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当IT厂商、电信运营商、各级政府越来越言必称智慧城市时,很多人开始关心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和发展趋势。论坛上,赛迪信息了《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与研究报告》和《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战略研究报告》,我们可从中一窥端倪。

参评城市均处在中间阶段

赛迪信息总裁路琨介绍,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和衡量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赛迪信息设计了智慧城市总体评价框架体系。该体系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感知环境、创新经济、智慧服务、市民幸福和智能治理。对应地,赛迪信息设计了五级评价模型来进行智慧城市发展阶段的评价,分别是启动阶段、展开阶段、发展阶段、提升阶段和完善阶段。路琨介绍,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分值,以20分为一个阶段,便于进行量化分析。

赛迪信息选取了13个参评城市,对它们的智慧城市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按照我们的发展阶段模型,参评城市都处在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路琨说。

“在城市的选择过程当中,我们考虑了很多因素,比如考虑了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有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也有欠发达城市;考虑不同地域分布,从东部、中部、西部,到南北综合考虑;还考虑了城市大小等。我们最终选择了北京、包头、扬州等13个城市作为这次评价的对象。”路琨介绍。

赛迪信息城市信息化咨询中心高级分析师师旭颖介绍,和其他参评城市相比,北京、东莞、扬州的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速度快、智能应用体系比较全面,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与应用初具规模。昆明、长春、绵阳、郑州、贵阳等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已呈体系化开展,部分城市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熟,并初步发挥了协同效应。

产业链已经形成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北京国宇祥工程咨询公司认为国家已从战略层面上肯定了智慧城市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并成为国家鼓励支持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也为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

一、总 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建设单位概况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二)项目实施的背景及必要性

1、实施背景

2、实施必要性

(三)项目概况

1、拟建项目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主要问题说明

1、项目资金来源问题

2、项目技术设备问题

3、项目供电供水保障问题

二、市场预测

(一)项目市场分析

1、智慧城市简介

2、国外智慧城市建设

3、国内智慧城市建设

(二)市场需求预测

(三)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四)营销策略

1、服务策略

2、技术领先策略

3、客户定位策略

三、项目架构方案及商业模式

(一)项目总体架构方案

(二)重点领域架构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项目B2B、B2C、O2O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四、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场址建设条件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装修方案

(一)技术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二)技术要求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设备方案

1、设备及软件选配原则

2、设备选型表

3、软件选型表

(四)数据中心装修方案

1、编制依据

2、装修要求

3、装修工程量及造价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七、场地使用、公用辅助工程

(一)场地布置

(二)公共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4、通风采暖工程

5、防雷设计

6、防尘设计

7、接地系统

8、安防系统

9、消防系统

八、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1、节能规范

2、设计原则

3、节能方案

(二)能耗指标分析

1、用能标准与能耗计算方法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九、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十、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1、设计依据

2、环保措施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设计依据

2、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

3、设计内容及原则

4、职业安全

5、职业卫生

6、辅助卫生用室

7、职业安全卫生机构

(二)消防

1、设计依据

2、总平面布置

3、建筑部分

4、电气部分

5、给排水部分

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二)人力资源配置

1、工作班次

2、项目劳动定员

3、职工工资福利

4、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员工培训

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十四、招标方案

(一)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二)招标内容

十五、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建设投资估算

1、建筑工程费

2、安装工程费

3、设备购置费

4、软件购置及开发费

5、期间费

(三)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四)项目总投资

(五)投资使用计划

十六、融资方案

(一)资本金筹措

(二)融资方案分析

十七、财务评价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销售收入

2、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1、直接成本

2、工资及福利费用

3、折旧及摊销

4、修理费

5、其它费用

6、总成本费用

(四)财务评价报表

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五)财务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六)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2、盈亏平衡分析

(七)财务评价结论

十八、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十九、风险分析

(一)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1、规划风险

2、组织机构风险

3、人才体系风险

4、技术风险

5、资金风险

6、实施风险

7、运营模式风险

8、信息安全风险

9、支撑环境风险

(二)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1、规划风险防控措施

2、组织风险防控措施

3、人才体系风险防控措施

4、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5、资金风险防控措施

6、实施风险防控措施

7、运营模式风险防控措施

8、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9、支撑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二十、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 表:

1、附表1 项目设备购置费估算表

2、附表2 项目软件购置费估算表

3、附表3 流动资金估算表

4、附表4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5、附表5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表

6、附表6 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7、附表7 项目摊销估算表

8、附表8 项目折旧估算表

9、附表9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智慧旅游”是在“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慧地球”是为了实现主体间互动的高效性,推动全世界的智能化发展,以便为人类社会带来更理想的发展契机;“智慧城市”是通过多网融合,物、人间的互联、互通、互感,实现数据的高效组合,提高城市创新发展水平。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推动“智慧地球”发展的基础,而“智慧旅游”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谓“智慧旅游”,指的是在旅游体验、行业发展及管理等方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包括信息处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数据挖掘等技术,深入发掘和优化整合旅游资源的新型旅游形态。智慧旅游的核心即借助云计算技术,基于云架构,将庞大的旅游资源信息加以整合,采用云服务方式为管理人员、游客、涉旅企业、开发商等提供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功能。就“智慧旅游”系统而言,其包括“一心”、“两端”、“三网”,其中“一心”指的是云计算的中心,即旅游信息数据库;“两端”指的是旅游信息服务端、客户使用端;“三网”指的是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网。

2智慧旅游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2.1智慧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依据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结果显示,发展智慧旅游,对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拉动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理论与实践依据如下。

2.1.1智慧旅游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

作为一个创造型产业———旅游业离不开科技创新,智慧旅游正是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形成的一种创新型旅游形式,因而已经成为推动旅游行业及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成为该行业有别于其他行业的显著特点之一。智慧旅游的推进,加快了传统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了创新型旅游系统,其本质即创新。与此同时,智慧旅游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增强了区域旅游行业的创新与实践,因此,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魏小安等曾经提出:“发展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经营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2.1.2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智慧旅游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科学地配置智力资源,加快智力产品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以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催生了不依赖自然资源的新兴产业的出现,在当前旅游行业,信息及知识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旅游行业是智力型产业,因此,智慧旅游的出现,为旅游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把智慧旅游作为支撑体系,打造更好的旅游产业平台,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智慧旅游的重要战略使命。

2.1.3以智慧旅游驱动生产力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

据中国科学院《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提出:“现代化本质,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在信息时代下,全球已经掀起了一场智能化、可持续化科技及产业革命,这场革命如今已经蔓延到了旅游行业,推动了旅游主体的发展与壮大,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旅游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改善了旅游业环境,促使旅游产业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智慧旅游驱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着力点。传统经济发展有赖于资源驱动,导致物质财富出现相对过剩、资源危机等情况,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此,智慧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经济运行与发展关键的内生变量。

2.2智慧旅游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智慧旅游的运营面向社会各主体,如旅游部门、涉旅企业,游客、周边居民等,而智慧旅游建设也涉及到各方面,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业务应用等。借助于信息技术,智慧旅游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大众提供了智能化服务,而智慧旅游建设所涉及的各体系,如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改善城市形象;信息资源体系有助于旅游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为广大游客及附近居民带来便利与效益,帮助涉旅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不仅如此,智慧旅游还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一方面,为当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智慧旅游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2012-2014年旅游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智慧旅游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超过46%,所产生市场价值高达900亿,而在2014年,智慧旅游所带来的市场总价值高达1450亿。智慧旅游建设,极大地激励了政府、涉旅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提升管理、运营能力,并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便利、智能化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旅游行业的整体收入,拉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智慧旅游产业的关联性与带动作用,进一步拓展了当地市场空间,为景区、酒店、旅游企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带来了更多市场及商机,为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智慧旅游的运营,实现了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由于智慧旅游建设需要技术、设施,产品、设备的生产、建设,因而涉及到制造业的参与与融合,逐步构建起了智慧制造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链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智慧旅游所提供的现代化技术,为传统制造业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制造业新型发展模式的形成。智慧旅游系统中充分渗透了各种经济价值,虽然智慧旅游建设耗资巨大,但投入运营之后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2012-2013年旅游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创造了1.709万亿元效益,同比增长30%;截至2013年中旬,我国在线预订酒店、旅游行程、机票、火车票等用户量高达1.33亿,占所有网民量的1/5。总而言之,智慧旅游运营有效改善了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环境,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优化,加快了区域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3推动智慧旅游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3.1加快构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一是加快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包括旅游资源及信息的云存储及云交换中心,为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推动旅游信息采集、存储、的规范化,满足智慧旅游的要求。就旅游资源及信息云存储中心而言,重点结合旅游资源、市场、游客的需求,以及气象、交通相关信息,构建资源数据库,对旅游资源及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就云交换中心而言,重点对接当地城市平台,借助于信息平台同有关部门交换所需数据,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协作的联动性,便于有关企业同步更新数据,更好地服务游客,实现在线营销。二是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利用信息传播媒介及渠道,向广大游客提供更为全面、综合的旅游咨询信息及服务。同时,打造相应的营销平台,统一对地区旅游品牌加以推广,对旅游产品进行销售。借助于在线营销途径,有助于提高对于旅游舆情及游客需求的分析能力,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延伸营销渠道,积极开拓中小涉旅企业,以拓宽分销渠道,与此同时,借助于数据仓库技术,深入挖掘游客信息及需求,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旅游产品及服务。

3.2深化多方合作,共建智慧旅游

一是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在地区政府的引导下及当地市场的驱动下,结合企业与社会投入,构建与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融资机制。就政府而言,应大力支持智慧旅游的发展,出台全面、系统的优惠政策,并设立相应的投资基金,以更好地吸引企业投资,建立多元化融资服务系统。并注重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融资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以便为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加快完善创业孵化机制。为培育地区智慧旅游高新企业,增强地区智慧旅游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必须加快完善创业孵化、培育体系。通过孵化加速产业发展及规模化生产,积极探索与当地旅游情况相适合的发展模式,协助涉旅企业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培训,提高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及市场开拓能力,提高旅游服务功能。

3.3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品牌智慧景区

注重智慧景区的宣传与推广,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全新的信息服务形式及服务手段,推动景区服务范围逐步横向延伸。同时,深入挖掘服务资源,给予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在推送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智慧景区健康、稳定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当地资源环境的监测,构建统一、标准的信息化服务设施,确保资源、环境等各方面信息充分整合,全方位、智能化地保护资源环境,推动当地智慧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3.4完善智慧旅游体系,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升级

通过搭建信息平台、深化多方合作、打造品牌智慧景区等一系列动力因素的作用后,地区智慧旅游的发展将日趋成熟,此时,需要完善地区智慧旅游体系,构建全面覆盖技术层、服务层、应用层。技术层为当地智慧旅游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深入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各类问题,摆脱终端设备的约束;服务层是智慧旅游体系的核心,依靠产业链中各要素的共同参与,全面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领域;应用层直接面向游客群体,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功能应用,真正使其体验到智慧旅游服务的便捷性与全面性。通过推动区域智慧旅游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与信息的综合服务,充分优化和利用地区旅游资源,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高区域经济增长。

4结语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政策连环,智慧城市市场持续升温

2013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当中在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的指导意见里提出了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

随后12月,工信部启动了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工作,选出68个试点市(县、区),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为主体,重点围绕建设宽带和TDLTE等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智能信息产品、培育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整合政府公共服务云平台、拓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引导信息消费体验等开展试点示范。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与“宽带中国战略”相辅相成,形成衔接。

而就在同年的1月和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公布两批共200多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区、县、镇),未来三年将联合国家开发银行投资800亿规模资金给予支持。

受此影响,国内外ICT厂商纷纷通过业务转型、业务调整、产品升级抢占智慧城市市场。神州数码、中兴、华为、太极等上市企业的最新公开资料显示,智慧城市业务逐步成为ICT行业土营,并有望在近几年内获得高速增跃。

技术演进,驱动智慧城市升级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在于泛在感知和全面互联。

感知层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兴起了智慧城市的热潮。网络层4G商用有望形成的泛在互联将进一步夯实智慧城市互联互通的基础。

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的最新研究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4的国家/地区的移动网络运营商(即150个国家/地区和497个移动网络)承诺部署LTE服务。到目前为止,已有104个国家/地区正式推出288个LTE商用网络。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宣布正式发放TD-LTE牌照。近日,工信部表示,三家运营商正在研究共同组建一家通信设施公司(“国家铁塔公司”),负责统筹建设通信铁塔设施,进一步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这将有利于解决4G新基站的建设难题,加快我国4G发展进程。

毫无疑问,在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4G将以其数十倍于3G的高速传输特性对ICT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加快形成泛在高速的互联网络,夯实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借助高速泛在的互联能力,远程医疗、车辆跟踪、路况监控、应急指挥、智能交通、移动执法、旅游信息、环保监测等各种需要实时在线的行业应用将得以深入开展,从而驱动智慧城市在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生产服务、民生改善等方面对应城市核心功能体系,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需求旺盛,创新应用提升服务是关键

工信部公布2014年3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3月,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8.5亿户,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累计净增4620万户,总数达到4.48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35.9%。TD用户(含TD-SCDMA和TD-LTE用户)净增3609.8万户,总数达到2.27亿户,占移动宽带用户的比重达到50.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又了《关于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告》,放开包括固定和移动的本地、长途、漫游语音,短消息,数据业务等所有电信业务资费。而虚拟运营商的加入将使得电信市场增添前所未有的活力。

市场研究公司GSMA InLelligence今年2月份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4G-LTE网络普及的速度将会比3G网络普及的速度快一倍,预计今年中国4G连接数将会达到1亿,到2020年将会达到9亿左右。

同时,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对4G的投资将带动终端等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进,加速4G的普及,“高速公路”构成了智慧城市全面深入的必要条件。

移动上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源于人们对快捷资讯、及时通信、网络购物、移动办公以及文化娱乐等信息消费需求的日趋旺盛。

国家适时推出《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从网络基础设施、终端产品供给、消费需求培育、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市场环境等方面做出部署,意在“积极释放有效需求”,切实扩大居民的信息消费。

仔细对比看,智慧城市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的服务,很大程度上与信息消费需求高度重合。智慧城市如何体现“智慧”,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之外,更大程度上有赖于提供有价值、切合民生的信息服务。

中国移动3月公布数据,截止2月份4G用户数达134万,预计今年年底可达5000万。相比同期新增的3G用户953.7万和累计2.1亿的量级,似乎除了在线视频体验畅快之外,4G传输速率的极大提升对3G或2G用户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吸引力。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字:智慧城市;创新;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建设智慧城市,进入信息社会,成为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要任务。目前,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在城市中生活起居,标志着人类文明全新的阶段。城市建设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城市在世界发展的舞台上起到了主导作用。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最近几年才被提出,其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IBM公司把“智慧城市”定义为利用信息科技对城市的核心运作进行分析、检测和整合的各种关键信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的保护、城市服务等需求做出的智能化响应,为人们建设和谐的城市生活。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智慧城市就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结合或者是数字城市和物联网的结合。他们这些都是在技术层面给智慧城市的定义。IBM公司在定义智慧城市时,没有注重人的因素,因此很多学者不认同。在《中国智慧城市体系结构与发展研究报告》中,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为“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构建了支撑城市发展的智慧化环境。它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结合他们的观点,笔者认为智慧城市是基于信息化和人的智慧,对城市的再形容,通过物联网,对城市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再结合实际情况,反馈给城市政府、居民和企业,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综合应用服务。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有三个层次的内涵:

1、全面的互联通信和透彻的感知。智慧城市本着无处不在智能传感器,全面感知城市情况,获取动态信息,对城市的核心运转进行分析,真正实现全面掌控全城市动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处理,方便人们获取信息,服务于民。

2、深入整合,协同运作。通过城市网络的融合,基于物联网的平台,构建智慧城市的信息设施,在该基础上设立服务平台,进行综合的公共管理,为城市居、企业、政府民提高更优质的服务。

3、多样的服务,积极的创新。智慧城市提供的服务是一种全新的服务,对城市运作感知到的信息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和分析,为人们提供不同层次,高效的智慧化服务。

二、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

(一)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创新发展的趋势

目前,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国内国外城市建设的趋势。从IBM公司推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来,就迅速引起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政府将建设“智慧城市”上升为国家政策。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对智慧城市加速建设。目前,国际上有超过300个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城市。我国的一线城市以及少数的二、三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利用人类智慧和人工智慧建设智慧城市,成为了城市创新建设的新趋势。

(二)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即将进入全面开发的阶段。届时,社会矛盾、治安等问题将会凸显,这是对城市政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考验。因此,需要用智慧去面对和解决。以物联网平台为主,使对城市的管理更加智能化。整合城市优质资源,构建科学的分析、预测、监测和决策体系。通过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城市正常运行效率。

(三)建设智慧城市是把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的举措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变革,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够吸引智慧化、信息化和创新的技术,还能利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城市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产业转型速度。通过建立智慧城市,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四)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着历史机遇

根据国家的“十二五”计划,要求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国家安排了相应的对策,大力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出台相应政策,给予大量资金支持。

三、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融合推进

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化和信息化的相互结合,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突破性的变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部门监督工作和相对应的系统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可以建立城市建设专项调查小组,对城市建设进行全面调查,获取更多的信息,结合智慧城市感知城市运作的信息,分析处理,推出更多的处理办法,提供优质服务。

(二)明确阶段目标,逐步实现

要有目标,才能实现目标,明确目标能够给出更明确的阶段性决策,要根据自身实力确定目标。如北京要建立成为世界级的智慧城市,深圳要建立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慧城市等。要清楚自身的定位,尤其是中小型城市,必须要先建设城市数字化、信息化,拥有相对实力的时候,在朝着智慧化迈进。

(三)处理好城市关系,彰显城市个性

处理好城市关系就是指处理好智慧城市建设同城市发展战略协调不冲突。最大限度的将建设资源整合,杜绝重复,避免造成浪费又淹没个性。积极学习先进城市的优秀文化和创新设计,并从中自行拓展,研发出更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彰显出独具风格的城市文明。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更多优质项目

建设智慧城市,要把城市中的物理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全部结合起来,构建相应的联系,成为新型的智慧化设施,认真完成运营项目,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服务管理等。另外,要大力发展与物联网相关的产业,在传感器、智能芯片等先进技术方面,我国还需要努力研发自主产品。同时,要引进更多的优质项目,项目的支持效应非常重要,按照智慧城市标准确定质量规模和要求,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五)强化城市整合力度,完善服务

城市建设在人才的引进、培训教育、公共服务以及要素保障等方面强化整合,提升力度。对人才需要推出更多的鼓励政策,在培训教育方面,多聘请专业人士开展人才培训。在公共方面和要素保障方面,成立创业服务中心和创业投资机构,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和保障。利用高科技研发成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六)探索发展新模式

城市管理的模式影响着城市全局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定位,城市的发展没有指定的模式,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探索发展出更多的新模式。探索符合我国自身城市智慧化建设的模式,需要社会大众的全力支持,增强城市文明素质。

结束语

总之,建设智慧城市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自己的创新举措,不能照搬城市建设旧知识。希望我们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也相信通过城市的智慧发展,我们会迎来一个幸福城市、绿色城市、和谐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许晶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类型比较研究[J].城市观察,2012(4).

[2]袁峰,徐昊.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展望[J].城市观察,2012(4).

[3]邹佳佳,马永俊.智慧城市内涵与智慧城市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