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的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匠精神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表层工匠;深层工匠;高职教育

1背景介绍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是现下中国年轻一代的热门词,伴随而来的是“工匠”“双创”等词汇的红火。在这些人人必谈的词汇面前,有必要梳理一下它们更多的内涵。自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联合推出系列新闻报道“大国工匠”的报道之后,这些普通又平凡的劳动者便广为赞誉与钦佩,更激发了大家对“工匠精神”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的热情。大家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之尽善尽美的精神理念,即追求极致,专业且专注。与此同时,创新创业的滚滚洪流向我们扑面而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等学校亦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局势。高职高专学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上,更应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2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2.1工匠精神更是创造和发明精神

工匠,一般的理解是匠人,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一件事的人,公认的典型代表有做事严谨精细的德国、日本、瑞士等。不过,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给了我们不同的诠释。他们认为:工匠是一群不拘一格,富有创造和发明精神,且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作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有: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爱迪生、怀特兄弟、迪恩•卡门等,他们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富兰克林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工匠,我们从很多教科书上都可以看到他诸多发明的事例。同样拥有该美誉的是人人皆知的乔治•华盛顿,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好总统,其实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工匠。他们不仅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而且勇于创造和发明,这种创造发明的工匠精神,影响了美国整个国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而他们这些人的共有特征是:博学,充满好奇心,以卓越的勇气和毅力来重建世界。美国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说:“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简单来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引自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原话)。通过对美国进行大量的研究与调查,发现他们的工匠精神有三个基本内涵。(1)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2)工匠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是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对它的迷恋。(3)它是一种“破坏”,工匠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由此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将工匠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工匠和深层工匠。表层工匠们通过密切关注工作方法、工作过程,从而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深层工匠们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而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状态,是一种思维由表及里的全新构造和开拓。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精细耕作、精益求精,更是创造和发明,是创造与创新。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正是由表层工匠向深层工匠的迸发,从而有全新创新和创造的品质。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而中国此刻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这种“工匠精神”的回归,“创新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才是一个国家更合理、更永久的创新创业源动力。

2.2创新诠释工匠精神的精髓

创新是指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具备推陈出新的能力,能运用新方法、新方案解决问题而不是循规蹈矩,工匠精神倡导“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两者看似关联不大,甚至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工匠在经年累月的精雕细琢中,持续地对工艺和细节磨砺及锻造,这种多年的严苛磨练会帮助匠人练就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懂得深层次揣摩客人对产品的需求,能考虑到最刁钻的用户都无法想到的细节。正所谓“匠,君目所不及之处愈要用心”,匠人因触及常人所未能及之处,故眼界不同,“眼界不同,开创的世界不同”。无论在哪个时代,能够用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自身产品、审视世界格局、开创新时代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匠人,“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只能称为“工匠”,有了创新,才是“工匠精神”。

3创新创业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3.1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其辉煌灿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诗。早在《诗经》中记载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充分显现了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仅仅一句“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便足以显见中华民族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自古以来,我国同样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工匠传奇故事:游刃有余的庖丁、精益求精的鲁班、出神入化的卖油翁等。这些历史书籍及人物典故,充分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对工匠精神不懈的追求。

3.2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的积极的意识形态的总结,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工匠精神的悟透,会启迪人们“用智慧驾驭自己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引自《工匠精神》,付守永著)。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在修炼的道路上要披荆斩棘;它是一种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3.3工匠精神锻造未来的民族性格

工匠精神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安静。静,能生慧,让劳动果实拥有灵魂。在执着专注的劳动体验中体会工作的乐趣,树立工作的尊严。熟为人知的日本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直接缔造了他们在世界工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有数据统计,创办时间超过200年的全球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居世界首位;德国有837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也是这些公司基业保持常青的奥秘之一。我国自古就不缺乏技艺高超的工匠,可是工匠精神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很多人和事情都是追求“短平快”,只看重眼前效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只追求表面利益而放弃了深层收效,甚至有很多人空谈情怀,却不能务实苦干。这样的氛围使得当今中国很多事情流于虚浮和幻景,这是一种后患无穷的性格。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帮助国人塑造严谨坚毅的国民性格,更需要将持之以恒、专注敬业、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内化为国民品性,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3.4工匠精神成就创新源动力

创新虽然主张打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但是其中必然有一些一以贯之和衔接过去与未来的东西,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看似背道而驰,其实是并行不悖,两者既相互联系统一,又相互平衡补充。创新精神需要工匠精神作为支撑,而工匠精神又以创新精神为动力。工匠精神更强调细节、锲而不舍和永不满足的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则更强调思想灵动、瑰丽奇想和义无反顾的思维和态度。工匠精神更强调产品品质、稳定和完美;创新精神则更多体现在跨越式发展和断层式创新。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既能帮助我们矫正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又能够促进新经济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并促进传统经济增质、提效和转型。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正是一个国家更合理的创新创业驱动力。

4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举措

4.1通识课引领工匠精神

高职课程体系一般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课程里面有思政课、文化课。而在学生入学初始,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通识课程。我们可以通过通识课程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主阵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下,融入严谨专注等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并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来选用合适的方法及途径,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职业理念和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在培养职业技能之初便意识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并在后期学习职业技能时理解并实践,从而为成长成才做好准备。

4.2专业实践课凝炼工匠精神

通识课程帮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环境中切实体会到工匠精神。高职教育相比于本科教育,其实践技能课程比重更多,动手操作课程更多,这为工匠精神的践行提供了更多的实践舞台。进入实践实操课程阶段,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工作场景和技能操练,可以结合产品生产的过程、企业运营的流程,将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并不失时机地将“专注、坚持、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等工匠品质融入到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真切体会和感受,逐渐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执着的基本职业操守和素质,也使得工匠精神凝炼在学生工作的每时每刻中。

4.3教师以身作则辐射工匠精神

在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中,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要能勇担重任,务必严谨治学,严格执教。这需要每一位教师闻道在先、学业精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求真、求精、求实,以尽善尽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务实执着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以开拓进取的态度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浸润着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身体力行。

5结语

让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点,让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让新一代的大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凝结体并成为星星之火,从而引领中华民族回归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秀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益飞.以工匠精神推动创客发展[J].职教视点,2016(9).

[2]陈劲.工匠精神改变世界[J].人力资源,2015(03).

[3]雷克萨斯:注魂于物的大匠心[EB/OL].我要微信,2016-11-01.

[4]齐善鸿.创新的时代呼唤“工匠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6(5).

工匠精神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 促进优质就业

工匠精神要求具备的特质是:执着地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敬畏感。这种特质对于刚刚进入高职的学生全然没有,高职学生的生源大多是来自各中学学习成绩最末等的部分,这批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态度就是应付,没有良好的日常学习习惯。针对这批学生表现出来的致命弱点就是自由、散漫,对任何事情马马虎虎。学校要把他们打造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谈何容易。

1“工匠精神”释义

“工匠精神”,在百科词条查询词义中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咋听“工匠”一词,给人感觉它专指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种对工作执着、忠诚、精益求精的精神。网微平台中华国学文化中谈及“工作是一种修行”是日本韬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的主要观点,体现了在日本备受推崇的“工匠精神”。其实这种精神我们不是学习日本。翻翻我国的史书,我们会看到屠夫庖丁怎样游刃有余地杀牛,驼背老人怎样用那些竹竿告诉孔子粘知了的诀窍,也会看到买油翁怎样让油从钱眼里穿过而不溅出一滴……我国早在日本之前就已发源了“工匠精神”。而这种“工匠精神”就是尊重自己手中的工作,并把它做到极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建臣表示,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工匠精神”应用在各个职场中就是它表现了一种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一种耐心、执着、认真、踏实、专注、严谨、钻研、坚持和注重细节、要求极致完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2职业学校“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刘延东在天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讲话中强调“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扣“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两大主题,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需求,着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要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报国成才,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时代已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就要求他们具有过硬的本领,不但技术技能过硬,思想道德品质也要过硬,这就需要严谨、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3.1实践岗位上传承。职业学校要重视在实践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实践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通^学生的岗位认知见习、岗位实习和顶岗实习直接和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触,直接感染和学到企业行业的精神,对职业学校“工匠精神”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一环。

3.2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职业教育活动。职业学校的“文明风采”活动就是与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以竞赛的形式开展的德育活动。职业学校要重视这项工作,为职业学生搭建德育活动平台,以竞赛形式推进活动育人,在组织活动中要注重班班活动和学生人人参与,让全校都动起来

3.3完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品德评价标准,把“工匠精神”特质内容纳入学生考核合格的评定内容之中。在学校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中,要贯彻职业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从“工匠精神”的特质内容入手,训练学生做事要坚持、耐心、细致、认真、钻研等,把教育管理和考核评价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实训的各个角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强化以育人为目的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职业学校学生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实习实训,这期间的德育教育和考核不容忽视。

3.4通过家长学校开展传承家风家训教育活动,通过家庭成员不同的职业,学习和传承“工匠精神”。父母、家庭在学生成长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甚至是老师和学校不能取代的,职业学校要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为学生养成“工匠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

3.5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提高职业学校“工匠精神”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习实训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直接的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磨炼中锻炼学生的耐力,培养精雕细刻、钻研、认真等工作态度,这种实践的环节对职业学校学生克服职业困惑,坚定职业的“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3.6为学生提供技能技术比武平台,让学生通过技术比武,促进“工匠精神”的提升。职业学校的学生经过平常练功,技能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精神境界也在不断的提升,职业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技能水平标准组织学生进行技能展演、技能汇报和技能比赛,通过这种真刀真枪的实际演练,学生的“工匠精神”的提升会更快。

4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的强盛需要思想进步、本领过硬、精神振奋、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后备军。职业学校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为实现职业学校学生美好的人生目标和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不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平时的学习工匠精神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的钻研、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精雕细琢。此外,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庄西真.了不起的“工匠精神”[J].职教论坛,2016(10).

工匠精神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社会转型;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126

一、引言

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于没有考上普高的学生,这些学生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他们被迫来到中职学校,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浑浑噩噩过日子。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形成了优先保证升学率和就业的办学理念,重视传授知识、技能,却轻视“育人”工作,片面追求高考上线率和技能大赛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深化课改,将职业素养纳入课堂教学中,让“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扎根、开花、结果,实现中职学生的人生华丽转变,实现中职学生自身的“中国梦”。

二、什么是“工匠精神”

1. “工匠精神”的概念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于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优秀的工匠都专注于不断雕琢和改善自己的产品及工艺,他们对细节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对精品有执著的坚持,将工作做到极致。

2. “工匠精神”的意义

将“工匠精神”引入职业教育中,中职学校必须从入学开始就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培养符合现代工业需要的“匠人”,使学生养成对于学习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从而实现中职学生“人生梦”。对于改变职业教育的形象,对于调整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 “工匠精神”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近几年,国人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等,这深深刺痛了中国社会的神经。“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价格已不再是人们考虑的首要因素,而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品质、创意、人文关怀、参与感。于是,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最关键是重塑工匠精神,脚踏实地,提高产品的品质,更加注重细节,创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民族品牌。

2. “工匠精神”是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应该树立的信念,却也是中职教育容易忽视的一个盲区。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不同,其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根据对本地企业的调查,不部分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还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吃苦耐劳,具有责任心。因此,中职学校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以敬畏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3. “工匠精神”是学生立足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面对不同的职业岗位,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往往强调工作严谨,吃苦耐劳,有责任心,掌握一种或多种技能。中职学校在塑造学生素养时,若能强化其“工匠精神”的培养,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和个人职业的发展。

四、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养的措施

1.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培养模式就是与高考接轨,只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对学生的素养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素养的缺失。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其次,社会和家庭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肯定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摆脱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影响。只有将知识的传授、技能培养与“工匠精神”培养融为一体,不仅使学生有一技之长,还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牢固的职业信念。

2. 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才够使中职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将工匠精神培育成职业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因此,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充分利用各种隐性教育资源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不断地使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内心、行由侠础

3. 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不可能成为一位大国工匠。平时授课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使学生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学习、工作,以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职业。

4.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问题是职业教育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双师型的教师匮乏,另一方面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企业的实战经验,因此,不能很好地对口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谈及工匠精神。解决师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拓宽人才来源渠道,从企业聘请优秀的员工来中职任教。二是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在职培训,特别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应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并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规范和提高教师素质,更好地指导和培育学生具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养范文第4篇

在?W前和小学教育的诸多领域和学科中,美术学科以其物质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儿童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美术教育对儿童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程序意识

儿童在进行美术活动时,不仅学习美术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技术的规范和程序的意识。比如在绘画活动中,儿童首先要确立表现的目的,接下来要准备纸笔等工具材料,再接下来选择某种表现方法,然后按照一般步骤作画,其中要不断的进行反思、调整,直到最后检验效果、收拾和整理工具材料等。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而且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对各个环节的规范、程序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一旦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所谓技术程序意识,就可能为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实践活动提供一般的模式,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而这正是工匠精神在实践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动手意愿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机器生产和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动脑”而非“动手”。然而片面的强调用脑会导致人的创造性思维因缺少直接体验和行动支撑而陷于空泛,这也是如今强调工匠精神的原因之一。而美术活动从来都是“知行合一”,动脑的同时就要动手,比如在绘画构思的同时就要用笔勾画出草图,有时甚至是先动手画一画才会激发想象力,“动手”和“动脑”相辅相成,通过手眼脑的协调运作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同时,美术教育注重美术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儿童用美术装点生活、改变环境,通过社区美术设计、环保手工制作、人居环境美化等美术活动,儿童的动手能力逐步得以提高。美术教育能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就培养出儿童勤于动手的意愿,形成的动手能力对于将来无论从事技术劳动还是创造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

我们经常会发现儿童时期爱玩并且会玩的孩子往往很聪明,长大后也更具有创造力。其实儿童的“会玩”表现之一就是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接触和使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比如绘画活动中各种不同的笔、颜料、画纸,手工活动中的各种不同质地和肌理的线材、面材和块状材料等,极大的丰富了儿童对于不同物质材料的直观体验,也使他们在感受不同材料的美感和魅力的同时形成对探索材料的兴趣。而现代工业的发展与对材料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形成的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往往会对其在日后工作岗位上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创造精神是现代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美术教育的创造性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创造意识的树立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在美术活动中,儿童的自由度很大,教师会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这种不断的鼓励会使儿童形成一种创造意识,表现为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创造与革新的个性心理倾向。同时,美术创作的重要特点是依赖于直觉形象思维,即所谓的“知觉思维”。“一旦我们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艺术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便变得十分明显了。对知觉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培育是由艺术家提供的……”(阿恩海姆)。儿童在美术活动过程中,需要了解形式的多样变化、创造多样形式的技巧,将复杂的对象视觉化,同时发展视觉想象力和统整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因为创造力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会逐步的形成他们的一般创造力,影响到他们日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意志品质

“精”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而达到“精”的境界则有赖于人的“耐心”“细心”“执着”等意志品质,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这些品质。很多美术活动需要儿童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操作,反复调整、修改甚至推倒重来都是美术活动的常态,这就要求儿童不能急躁,不能厌烦,要学会耐心等待。基于再现的美术创作活动要求儿童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而很多图案、手工活动更加要求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做到用心、细致。“执着”指的是儿童需要在美术活动中做到专注,不轻易放弃。“耐心”、“细心”和“执着”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于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美术活动相比较于其它教育活动来说,其完整性和直接性更能够让儿童快速、直观的体验到努力之后的效果,强烈的成就感能够有效的强化行为动机,从而有助于这些意志品质的形成。

六、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养范文第5篇

一、工匠精神的三要素

笔者认为,以下三要素是“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1.乐趣和热情

匠人们面对固化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始终充满快乐、激情地工作着。面对繁琐、枯燥、重复的工作,要永远保持激情,并享受通过努力工作所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

2.坚持不懈

工匠从入行到成为“匠人”,要经历种种痛苦和挫折,勇敢直面困难,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克服困难,才能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匠人”。

3.精益求精

匠人们从事着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但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匠人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严谨细致,才能使产品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二、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工匠精神”缺失,普遍存在以下的学习现象:

1.目标迷失,无学习热情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中考失败的心理阴影仍旧存在,而且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不多,更谈不上喜爱,因此对专业提不起学习兴趣。

2.遇到困难就放弃

中小学传统教育侧重知识的灌输,加上城市中相对较优越的成长环境,导致大量学生缺乏面对挫折、面对困难的训练,在专业学习中,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不愿付出努力。

3.“差不多”就好,不求高品质

部分中职学生流行“六十分万岁”,能马马虎虎完成学习任务,拿到及格的分数就可以了,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更别提学习任务完成的品质了。

三、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三步曲

工匠精神弥足珍贵,但工匠精神绝非高不可攀。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笔者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培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三步曲。

1.在模拟实际工作情境下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习热情

情景模拟教学法研究指出:按照现实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高仿真的场景,能够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情景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深化对课程知识的认知,提升学习兴趣。设计好的情境和学习任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自主分解任务,把大的任务分解成一步步容易实现的小任务

心理学研究指出:面对一个大的困难,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但是把“大困难”拆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学生就能够坚持下来,最终解决“大困难”。多训练几次,学生慢慢建立起解决困难的信心和习惯,从而培养了坚持不懈的精神。

3.建立高标准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追求高品质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目标设得高与低、标准定得严与松,直接关系到最后结果的好与坏、最终工作的成与败。建立高标准的评价体系,从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想办法鼓励学生追求自己任务完成的高品质。

四、三步曲在通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下面以笔者的通信专业《通信设备组网》实训教学为例,阐述具体实施过程。

1.以“模拟工作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热情

按照不同客户组网的实际需求,笔者精心设计了实用有趣的工作情境和任务,这些情境和任务拉近了学生与技术的距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举例如下:

① 某公司分为财务部、人事部、技术部三个部门,计算机之间由两台交换机组成内部局域网,考虑到财务部的数据安全和保密性的需要,要求把三个部门所在的计算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网段,实现逻辑上的隔离。

② 某学校有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校办公区,这两处的计算机组成内部局域网,为提高网络可靠性,要求用两条链路将交换机互连,并避免环路。

……

2.以“自主分解任务”引领学生坚持不懈

上述第一个情景任务,学生初步接触了交换机,但是要正确配置实现逻辑上的隔离,却不太容易,学生往往做了一会儿还是做不出,就放弃了。笔者在布置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先把任务分解一下,考虑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并鼓励学生做好每一小步就能取得成功。下面是学生林某填写任务书中关于任务分解的部分内容:

① 了解可实现逻辑划分的VLAN原理

② VLAN配置的基本语句格式

③ 把财务部计算机所在的端口配置成VLAN2

④ 把人事部计算机所在的端口配置成VLAN3

⑤ 把技术部计算机所在的端口配置成VLAN4

⑥ 把交换机互连所在的端口配置成trunk模式

⑦ 验证需求是否实现

学生按照以上分解的小任务,一个一个地逐步完成,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能够坚持不懈,成功完成最终的学习任务。

3.以“工匠之星”促进学生精益求精

为客户组网的工作要求是高效可靠,从学生角度来说,就是需要完成得又快又好。为此,笔者制定了严格的质量和效率的评价标准,并以“工匠之星”荣誉称号,鼓励学生追求高质量、高标准,促进学生精益求精,荣誉称号评价等级具体如下:

五、三步曲培养“工匠精神”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17届2班的《通信设备组网》实训教学中实施了以上三步曲,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

1.提高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7届2班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比起往届传统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数据如下:

2.学习过程更容易坚持

往届学生遇到困难容易放弃,部分学生做了一半做不下去,就打起瞌睡或者玩别的去了,采用了三步曲教学过程后,从课堂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来看,17届2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数有所上升。同一个学习任务,同样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完成情况具体数据如下:

3.大幅提升了任务完成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