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1篇

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新世纪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担负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培养高质量人才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民族的兴旺。如何培养大批具有扎实基础理论,接受过优良工程教育,具备卓越创新能力的未来工程师,不仅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工科类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问题。[1]我国高校中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 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0%。在校工程研究生近50 万人,工程类人才培养成为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 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全方位提出国家对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中长期战略部署。作为《纲要》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就是一项高等学校与企业、研究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工程人才的重要举措,它将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这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2]。

2010 年教育部卓越计划启动后,南华大学(其前身是隶属于原核工业部的三所部署高校之一) 依托多年来在核学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丰厚沉淀,积极参与卓越计划改革试点。2011 年9 月,我校申报的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被列入教育部第二批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也是我校首个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它标志着我校在研究生培养上迈进一个新的台阶。在教育部出台卓越计划的新形势下,结合我校核技术工程硕士卓越计划的启动与实施,积极探索核专业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新理念和新视角,为国内其他高校的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我国工程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度过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人才数量、质量均有所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自身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步入一个发展的转型期,即由扩大招生规模转向提高培养质量,从知识外延扩张转向素质内涵发展,从以知识传授为本转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3],譬如研究生培养定位不够明确、缺乏特色,培养目标较模糊,以及培养层次不够分明;譬如,我国工程类全日制统招研究生教育虽然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但没有明确细化的人才目标;研究生教学师资比较落后,开设课程体系难以反映学科前沿,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思维运用不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求新知识的创新欲,以及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对企业生产需求一知半解。另外,研究生的创新动手能力、知识融合和综合运用能力明显不够。不少研究生在学术和工程应用上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意识,不能把各门类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从而难以在本学科前沿及交叉领域有所创新。

二我国核相关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现状

为面向未来社会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卓越计划于2010 年6 月正式启动。2011 年9 月,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被列入首批唯一的核专业研究生层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同时,华北电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作为首批核专业本科生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012 年9 月,南华大学申报的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被成功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目前,全国只有5 个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以及3 个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研究生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相关高校对核及相关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4],他们尚无成熟的培养方案,也没有培养出毕业生。究竟如何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核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尚需国内各高校共同研究与探索。

三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我校积极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2011 年9 月南华大学顺利成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4 个本科专业、核能和核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列入试点专业。近年来,我校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工程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结合校情,精心规划,密切校企关系,突出我校办学特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1 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培养理念

严格按照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核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通过文献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研究探讨,以及派遣学术骨干参加教育部高教司等权威部门举办的各类会议等,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案,吸收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我校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提高研究生培养理念,明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我国有关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涵,结合上述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我校核能和核技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严格训练,能够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核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满足核与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研究、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以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基础,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标准,结合核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注重课程开设的学科交叉性、前沿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优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比重,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关系,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承载实践教学,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核能和核技术工程“卓越计划”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核专业基础知识、核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工程研究与产品研发四个系统模块,集中体现于两个“知识”和一个“能力”。两个“知识”中,基础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数理知识、实验数据处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指核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一个“能力”即设计与研发能力,包括技术标准制定、工程设计软件以及核类仪表产品与系统研发。

3 强化师资队伍,双导师组联合指导

聘请核专业、行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师资与实践团队。积极委派我院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的核行业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进修,提升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制定“1+1+1”或“1+2”的卓越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按“1+1+1”培养模式,研究生第1 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校方导师课题研究;第2 年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第3 年进入企业(或科研院所),在对方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工程实践,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工程应用技能。按“1+2”培养模式,研究生第1 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校方导师课题研究。接下来的2 年进入企业(或科研院所),在对方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工程实践。

确立卓越计划研究生的导师小组制,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校期间每名研究生由1 名校方导师和2~3 名副教授及助教指导。在企业期间由企业方导师和2~3 名工程师共同指导。校内外导师组具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校内导师组主要负责研究生总体培养计划的制定,并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有关课程等校内工作;企业导师组负责研究生在企业具体参与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参与生产过程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校总体进度,与校内导师(组)交流协商,一同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和最后的学位论文答辩。这样一方面弥补了目前一些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高校与企业智力资源的共享。建立严格的卓越计划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校内导师需有大中型企业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经历、副高职称任职资格2 年及以上、高水平的一线科研人员、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充足的科研经费。校外导师的遴选条件更为严格,譬如遴选对象一般为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具有10 年以上的工程技术与管理领域的实践经验。

4 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是目前公认的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并借鉴日本的“产学研”实践模式,探索我校与其他高校、企业和公司的共同研究制度,初步组建中国高校与高校或高校与企业的核专业研究生教育战略联盟,通过强强联合、师资互补、协同发展,以及依托双方拥有的先进科研平台和设施,建设高水平科研中心和研究生教育基地,结合“1+1+1”或“1+2”的卓越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效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教学与教改研究等,共同培养核专业拔尖科研和工程人才。

我校核能和核技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研究生培养主要实施合作企业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集团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中核北京核仪器厂等。这五个企业都已经与我校签订了联合办学或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同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西安核仪器厂等企事业单位已与学校签署相关协议,成为核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实习教学基地。通过开拓卓越工程实践基地的努力,有效地确保了本科生都能够获得扎实的工程实践训练、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课题的研究条件,同时为这些单位解决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输送了急需的专业人才,真正做到充分发挥校企(所)的各自优势,实现双赢。

5 注重培养环节,加强学术研讨交流

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课程选择、文献阅读和课题开题、课题研究、论文写作、送审评阅及论文答辩等活动环节的规范管理。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影响研究生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进行持续地过程控制和不断地改进,使这些因素朝着有利于实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方向发展,进而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学校或导师组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及时掌握学生的科研进展,并确保研究生有一定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机会并尽可能做学术报告,让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发现问题,同时煅炼有效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6 优选研究生生源,实行“准入、退出”制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依据我院的研究生生源情况,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拔一批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开放交流能力的学生,组建研究生卓越计划培训班。建立研究生在校或在企的表现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体系规定淘汰不适应要求的学生,选拔其他班级优秀的学生进行补充,使研究生卓越计划培训班学员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及进取心。

总之,从我校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工程实践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践经验,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过程控制和条件保障四个方面,初步探讨和确定我校核专业卓越计划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虽已应用于我校2012 级核能和核技术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但仍有一些方面值得丰富和完善。通过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的工程教育精神,紧紧围绕教育部卓越计划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指导方针,重点夯实以下若干方面细化工作,包括加强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工程实践教育质量评估以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等。

参考文献

[1]李毅红.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J].高等教育论坛,2002(1): 40-45.

[2]王贵成,崔迪. 论“卓越工程培养计划”对学生的要求[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2-34.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格培养 大学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51

当代大学生作为心理弱势群体以及人格发展不成熟的特殊群体,不仅面临自身学业和人生发展的巨大压力,同时不断经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激增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多元混杂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普遍的诚信危机以及随之不断涌现的各类社会事件,都重重围绕着正在建立自我观念和人格体系的大学生周围。

1 推进以人格培养为根本的大学教育的必要性

从大学生多重身份看,人格危机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所专属,更是社会转型特殊历史时期的一般特征。因此,获得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途径和对策必然是站在系统和整体的角度关照和考察,才可能不违背历史的客观规律。大学生一方面作为家庭、社会的个体存在,另一方面作为教育体系的培养对象存在,同时作为成长中的自然人存在,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必然从这样几个层面出发,构建相对有利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建立相互关联的、系统的教育培养体系,从历史的纵向及现实的横向两个维度展开人格培养的全貌。

从转型社会对大学生影响及因素看,一方面,积极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单一的专才教育体制,创新育人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作为大学改革创新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积极应对社会转型期影响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各种因素,建立大学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格局。当然,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自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修养,充分激发大学生对自我人格建设的内在动力,养成理性思维和高尚情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样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界定了大学功能“育人为本”,育人工作“德育为先”。

2 大学人格培养尚处探索阶段

然而以人格培养为根本的德育教育体制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一是国家政策尚未有明确界定。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虽然多次提到德育,但尚未对德育有专门的统一的界定,多处对于德育的表达在内涵上有所区别和交叉;对德育的教育类型也没有明确说明,还未将德育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等其它教育类型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较为明确的界定。二是当前教育界对德育与人格健康教育的理解也同样众说纷纭,对德育和人格教育还处于各自摸索和实践的阶段。三是高等教育相对其他社会机构具有稳定性和迟缓性,其原有的德育和人格教育方式,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彻底地进行调整。综合以上情况,德育教育和人格教育当前仍然处于大学自发状态,而人格教育的水平也只能依赖大学具体的传统条件和创新实践的努力。因此,在从教育部门到各个高校普遍关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人格健康的重大问题的同时,大学健康人格教育依然只能有赖大学自身的自觉与警觉,具有人格培养的社会危机感,同时调动可控资源进行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3 由专才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

从现代大学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以育人为中心的初期阶段,科研创新为中心的中期阶段,以及当代侧重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三个历史阶段,这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人才和技术不同的需求和历史特征所决定的。而我国自建国初以来,主要是照搬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即国家计划下的教育结构和培养方式。从大学类型的设置,到学科专业的制定,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向都实行统一计划安排,其目的是在短期内迅速造就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快速投入生产建设。在这样一种教育培养方式中,人格教育被归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而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核心地位。

由此,高等教育亟待将以往以专才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向以知识、能力、素养为要素平衡发展的素质教育方向改革,将大学三项基本功能均衡发展,适当突出育人功能在人格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4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格能力

长久以来,大学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始终受到社会、市场和大学本身三者的影响,大学对人格培养的实现也同样受其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大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人格培养的独立性,同时也应根据国家、社会的需求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从长远的发展视角,大学肩负为未来培养健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重任,必然要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专科教育和综合性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要避免“急功近利”式的短期市场效益,为迎合短期市场需求简单满足专业化需要的人才培养观念。然而人格培养所具有相对的超功利性,必然要求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既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其高尚情感、崇高理想的熏陶和培养。只有在现实利益和理想价值的平衡点,才可能实现健康人格的构建。

当前大学教育普遍存在重目标轻过程、重实用轻理想、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学教育还需要有效处理理想与功利、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等的辩证关系,在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突出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从而在根本上改善大学生人格能力相对落后的现状。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就业视角;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14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人数也随之大规模增长,高等教育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逐步走向了大众化教育,社会的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高达727万。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就业政策下,择业是一个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博弈选择过程,劳动力供需双方有了更多的自。大学生作为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这些潜在的资源转化为有效的人力资本,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及其特点

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高校等开发主体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建设等有效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利用、塑造、改造和发展的活动,以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战略[1]。

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开发目的的高度性。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如何使这些潜在的巨大资源转化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所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所学知识得到最大效益地内化,自身潜力得到更好地开发,人格魅力得到更高地提升,把他们的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第二,开发内容的系统性。就人力资源自身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要素结构子系统、要素生存与发展子系统等。对大学生个体系统而言,既囊括了知识结构子系统、技能子系统、品行素质结构子系统、能力结构子系统等,还包括由社会、学校、家庭等组成的环境活动子系统。因此,在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系统地、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从诸如知识、技能、品行、心理素质、思想政治觉悟等要素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如果只是注重其中某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开发,势必会影响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第三,开发客体的能动性。作为开发的客体,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文化水平,因而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力资本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注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大学生人力资源切实开发好,就能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更大效益。

第四,开发过程的阶段性。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根据开发客体内外部因素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不同阶段开发的内容、措施和方案等。就大学生人力资源而言,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了解和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方式等特征,根据开发客体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2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

由于各个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分布不尽合理,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有些社会需求量极少的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工作,进而出现了很多学某一专业而从事另一个专业的工作的情况,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人才又严重不足。这种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带来的问题使得很多大学生的人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从而影响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质量。

2.2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机制、方式方法等还比较滞后,没能把大学生作为一支新生的潜在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重视程度还不够。一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有的高校及下属的二级学院还没有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或类似的机构,即使成立了相应的部门机构,但其工作职责与就业创业的实质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仅仅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政策宣传、信息、生源统计、档案整理等日常工作上,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人员、设施配备不足,专业素质有所欠缺。由于近些年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使得高校教育设施相对不足、教师资源严重缺乏,教师教学负担过重等,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负责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专业人员也比较欠缺,且运用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也相对不足。

2.3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不够系统科学且方法单一

从国内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连续性。对大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等各方面的培养和开发,职业生涯的管理和引导等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往往是各行其是,没有形成相互联动配合的格局,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效果。此外,从各大高校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手段来看,也显得较为单一。

2.4大学生自我开发的意识明显不足

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个体对于自己的主观评价,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也直接影响着潜在的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发展。从多数高校就业部门收集和反馈的信息来看,相当部分的在校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自我资源的开发意识明显不足或者不明确,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或毕业的就业去向问题处于完全茫然的状态。

3 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3.1 将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

要将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上升至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改变现有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由就业指导部门单一负责的局面,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要与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决策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部门的信息、咨询、指导、中介等服务功能。

3.2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建设

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要着重从就业指导人员培养、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及学生自我开发意识等方面进行。就业指导人员培养方面,要打造校、院、系、专业、班级等有机结合的多层级就业指导服务组织体系,按一定的师生比保证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的数量,并注重提高就业指导人员职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方面,要系统收集、整理大学生就业相关制度和政策信息,与学生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让在校学生从就业需要的角度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就业指导课程方面,要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予以建设,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并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编写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管理教材;学生自我开发意识方面,要通过口头说服、逻辑证明、行为示范、以往绩效回顾等方法提高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开发和提升他们的自我能力开发的意识。

3.3 创新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理念,进行全员、全程及发展式的模式

“全员”即改变现有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由就业指导部门单一负责的局面,需要高校所有部门共同配合,全员开发;“全程”即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要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不能等到大四找工作时才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进行简单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发展式”即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不能仅仅提供技术性、操作层面的服务,还要提供高质量、具有长远性意义的服务。

3.4 充分发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人才培养服务功能[2]

在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大量的猎头公司、人才中介公司、人才租赁公司等从事着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等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服务的业务,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在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进行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加强对在校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仅只是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观念、就业水平等进行简单指导,而是要逐步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使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进而发挥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作用,等等这些都需要依赖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个高校、社会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而在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的正是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因此要重视社会上的各类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4篇

一 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第一,高校定位“轻重”不分。办学中心上重规模,轻质量,高校学生数量激增,教学设施和教师严重不足,过于注重教学基础设施的兴建而忽视科研、教学设施投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办学类型上重理论,轻实践,也可认为是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轻视实用型人才培训。高校盲目追求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而社会需要更多的是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时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和技能操作都有所欠缺;在办学特点上重综合,轻特色,一些高校盲目追求综合性实力的提高,专业求多求全,而在自身特色专业上投入减少,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市场需要。在办学内容上重知识灌输,轻创新能力培养,导致高校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创新能力不足,参加工作后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

第二,急功近利,发展盲目,目光短浅。一些高校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或者实用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培养的学生工作后业务能力强,对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若过于急功近利迎合用人单位要求,缺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当前许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这与学科结构单一、办学特色弱化、缺乏个性等因素息息相关。此外,一些高校目光短浅,只顾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未从学生长远利益出发,未作充分论证便盲目开设所谓热门专业,或过度地细分专业,忽略了与师资条件、社会需求相挂钩,致使学生刚入学就要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

第三,培养目标相对单一,规格差距大,专业结构调整滞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即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录、教学计划等,导致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层次院校间、同一个学科专业或者不同学历层次间培养目标相似的问题,造成我国高校“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人才类型或层次过于单一,或比例、结构严重失调,就会与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类型需求相矛盾。另外,高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显得相对滞后。

第四,就业指导部门过多行使行政职能,却忽略了教育功能。高校就业服务甚于就业教育指导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仅把组织招聘活动,收集、提供、就业信息,举办人才交流会,办理就业手续等作为自身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仅仅只局限在内容上,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指导服务,而忽略了本质的教育指导。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已经改变,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未做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转变,导致目前大学生对人才就业市场缺乏认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职业意识淡薄,就业准备不充分,择业观明显与现实的人才市场需要不一致。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速运转的经济,需要素质较全面的人才。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是人才需求中不同层次、形式或专业的人才类型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的方式,其分为层次和专业结构,专业结构即指不同专业的人才类型,但就层次结构而言就是社会所谓的“研、本、专”的人才,相当一段时期内以本科生居多,但开始出现重心不断下移的趋势。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变化。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与高等教育界对人才培养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人才需求是按“实用”标准进行,且更倾向于具有实用技能,而非纯学术水准的人才,市场机制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随着劳动力向“技术化”发展,产业工人被知识型劳动者所取代,知识和技能的商业价值取代旧有的行业经营方式。因此,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技能特点不相适应,引起了一系列的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或者经济活动打基础,而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过高地估计了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期望过高,既希望基础知识扎实,又要求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尽快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学生很难做到,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学生的工作经验,却给大学生较少的工作机会,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伴随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与高校改革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目。

三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是专注于理论和实践的“专业教育”,又要承担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的使命。因此高等教育既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积极体制的要求,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 教育改革稳步化,教学内容市场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稳步化,不能只是摸索前进,而应多借鉴以往经验和国外案例,结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在理论指导下和不断实践中稳步前进,促进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当前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迫使高校开始面向社会发展,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的制度和计划要求,人才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培养适合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让学生既学会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解决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又能将工作技能转化为理论。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获得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及时把握好市场规律变化,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十分欠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更符合企业、公司的需要,更是对国家、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开设适合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课程并开展相关活动。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应重视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竞赛,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并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另外通过多渠道拓展学生的素质,如在人际关系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社会生活里庞大的信息,如何筛选出自己需要的,这就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在社会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都不可避免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诚信,理解和表达及化解工作中的矛盾等方面的能力。

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

高校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直接延伸到企业和社会,通常所说的“技能加学历”其实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拓展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出适应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还要保持与企业、产业以及社会的同步互动,培养出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匹配的、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另外还要注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培养,在课堂学习、环境熏陶、实践体验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另外,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重视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的反馈。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卓越医生;临床教学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明显滞后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国民的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民族地区尤为严重。目前我国民族高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课程相对独立,重复交叉内容过多;实验教学多以验证实验为主,对民族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存在专业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思维判断能力不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育模式观念陈旧等诸多问题。为此,教育部卫生部正式启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系统布置和整体设计,联合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民族大学医学院2012年成为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入选民族地区高校,为了保障此计划在民族地区顺利有效实施,我们拟开展“民族院校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专题研究。

一、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承担着对社会变化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重任,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医疗卫生体制变革势在必行,民族高校医学人才培养也不能例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我国医学类院校招生规模过大,在校人数超过了办学条件的承载,各种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给学校各项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因此,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目前面临着如下许多困境。

(一)严重匮乏的病人资源

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教学医院,病人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他们可以选择医院、医生,尤其是日益强烈的维权意识,他们有权拒绝实习和见习医生。病人的“不配合”与“拒绝”增加了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的难度并制约着临床实践技能教学。

(二)相关医疗法规的颁布对学生实习带来的冲击

近年来,国家各种相关法规不断出台。如《执业医师法》《规培政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这些相关法规的落实对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不仅提出更高层面的要求,使得医疗机构为了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制定了相关限制临床实习生的一些规定。加之,近年来的医疗环境差,医患纠风多,使得临床带教老师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实际动手训练的机会。

我院2012年成为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入选民族高校。为了保障此计划在民族地区顺利有效实施,我们拟进行“民族院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找出规律,为民族地区卓越医生人才培养保驾护航,探求一种能适应于民族院校的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构建民族院校的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便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非直属的附属医院,拓展社区医院实习点

现阶段临床教学和实习是我校医学教育最棘手的问题。承担着我校临床教学和临床实践技能训练任务的仅有一所二级附属医院。虽然学院和附属医院正在努力进行医教协同,但短期内仍无法解决这个十分突出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积极争取,已将我市一些实力强、条件好的三级以上医院,如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纳入为非直属性附属医院,弥补我们医学生临床教学和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的不足。借鉴民族兄弟院校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大力推进医教协同,保证了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卓越医生肩负着社区医疗服务的使命,为此,我校在全市范围内联系了4个社区医疗站为我们卓越医生见习和实习基地。

(二)强化临床实践技能教学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临床技能操作不断更新。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对我们的卓越医生人才培养,重新修订了卓越医生临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制定了配套的卓越医生人才培养临床实习手册、临床技能操作大纲。同时,制作完成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示范光盘,以规范临床实践技能训练。

(三)加强临床技能操作考核

执行分专业多站测试,由学院的专家组成巡考小组,对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教师进行考前培训和监督指导,采取随机抽签形式,统一考核操作打分尺度,提高考核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此外,加大其在毕业考试中分值比例,即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占50%,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考试占50% ,并规定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有一票否决权,不合格者不能毕业,考核合格后方能毕业。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把好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关;为医学生毕业后的执业医师考试和规陪进行预适应。

(四)加强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我校不惜高薪引进15名全市范围内的学科带头人,以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对在职的临床课教师加大学习进修力度,一个是送出去,在现有临床医生不足的情况下,每年派出多名临床课教师赴国内一流临床教学医院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临床带教水平;另一个是请进来,把相关专家请来定期举办院内临床教师培训。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把临床带教工作与个人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提高带教老师的积极性。组织临床教师进行观摩教学,开展院校两级临床教师教学竞赛。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热情和教学质量。

(五)积极参加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不断总结经验

国家卫计委、教育部为了加强医学生的“三基”培养,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全国范围开展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已举办了六届。我们从第二届开始参加,我们将抓住这个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向兄弟院校学习,总结我们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和培训中的经验教训,程序化、细化我们的培训流程,不断提高我院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水平。

(六)学习借鉴在教学改革中走在前列学校的先进经验

1999年6月9日,为了组织领导界定“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以下简称IIME)在纽约成立。随着“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出台,我国已于2002年率先启动GMER试验性实施计划,现在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医学教育认证,我们民族院校也不例外。目前,国家加大了援助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促进民族院校的建设力度。我们远有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援助,近有地处陕西、背靠具有先进教学技术和经验的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内依托自治区临床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的平台。有老中青结合、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结合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有兼具临床实践经验和临床教学经验的教师,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我们通过走出去,向有经验的先进大学学习借鉴引进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如,临床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建设、PBL/CAL教学经验、模块化实践教学、虚拟实验教学、OSCE临床技能考核体系的建立。然后通过对教师、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座谈两种形式,总结分析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