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际交流分析

人际交流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际交流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际交流分析

人际交流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 避孕节育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18-02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2],由于无痛技术的不断普及,目前人工流产术、上环术、取环术人数居高不下,在人工流产的人群中,重复意外妊娠,再次人工流产占一定的比例[3],国际社会之所以倡导生殖健康,是因为目前生殖健康的状况并不尽人意。本文主要探讨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方法及其健康教育分析,现将临床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随机抽取在我计划生育服务站就诊的人流、上环、取环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超过2周的患者115例,其中人流术后95例,上环术后14例,取环术后6例。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婚姻生育情况、生活饮食情况等。

1.2.2 研究方法:对就诊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对阴道流血量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结合B超的监测,了解宫内有无残留,节育环位置及有无损伤等。

1.2.3 避孕节育方法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

首先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再将各种影响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

1.3 质量控制。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口服避孕药止血的临床特点,科学设计调查表,注意问卷调查的方法、质量及保密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的方法有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115例口服避孕药止血患者基本情况分析:115例患者中,65例流血时间在14-20天,30例流血时间在21-35天,20例流血时间>35天,其中有16例经B超提示为人流术后宫内有残留,给予短效避孕药口服,达到了有效的止血目的,彻底止血时间最短3天,最长一周见效。见表1。

2.2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方法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为分析几种因素与避孕节育方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将所要分析的因素进行量化。将各种分析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方法影响因素与感染、不良分娩史、宫内残留、多次人工流产史,及女性内分泌紊乱有关系。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国际社会之所以倡导生殖健康[4],是因为目前人工流产者数量大,年轻化,未生育者比例大,由于药流药物市场管理不严,很多未婚女性,未经医院检查,自行服药,不能及时就诊,再则流产间隔时间短,重复流产率高。

人流术后以及上环取环手术后,恢复期不能完全杜绝,因无痛人流技术的广泛开展,再次人工流产也无所谓,从而未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前,再次妊娠流产,由于阴道流血时间长,造成子宫内膜炎,上环取环后月经紊乱,宫内残留组织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同时也为子宫内膜的感染提供条件,感染影响子宫内膜修复,人流虽与继发不孕无相关性,但由于流血时间延长,造成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将影响输卵管的功能,而口服避孕药,在计划生育手术后应用[5],首先可以增加宫颈粘液的粘稠度,防止细菌再度侵入宫腔,并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很快修复,达到止血的作用,预防盆腔感染,并恢复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达到有效的避孕。所以目前要求我们努力宣教生殖健康知识,加强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易湛苗,翟所迪.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方法研究[J].健康天地,2007,6(2):17-23

[2] 杨培娟,石永恩.计划生育服务需求[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10,18(1):17-20

[3] 杨雪燕,吴克俭,李树茁.生殖健康领域的社会性别需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需求分析框架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县的调查[J].妇女研究,2008,12(5):35-39

人际交流分析范文第2篇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20天可以完成,现在工作效率提高了10%。现在几天可以完成?正确的算式是(

)。

A

.

20×(1+10%)

B

.

1÷[

×(1+10%)]

C

.

20÷(1-10%)

D

.

1÷[

÷(1+10%)]

2.

(2分)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比乙数少(

A

.

20%

B

.

25%

C

.

80%

D

.

125%

3.

(2分)有两箱橘子,如果卖出第一箱的

,则第一箱剩16千克;如果卖出第二箱的20%,则第二箱还剩32千克。两箱橘子相比(

)。

A

.

第一箱多

B

.

第二箱多

C

.

同样多

4.

(2分)搞服装生意的爸爸卖掉两件标价相同的大衣,一件赚了10%,一件赔了10%,卖出两件后,爸爸(

)。

A

.

赚了

B

.

赔了

C

.

不赚也不赔

5.

(2分)“书店新进了一批科技类,文学类和艺术类图书.其中新进的科技类图书最多,是200本.这个书店一共新进了图书多少本?”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确定一个信息,应该是下面的(

A

.

新进科技类阁书比艺术类多80本

B

.

新进图书的总数是文学类图书的5倍

C

.

新进科技类图书的本数占新进图书总数的50%

D

.

新进科技类图书与文学类图书的本数比是5:2

二、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6.

(2分)甲数比乙数多10%,乙数就比甲数少

三、填空题

(共4题;共5分)

7.

(1分)12是15的_______%;15比12多_______%。

8.

(1分)新华商店在一次清仓活动中,一件衣服标价180元,比原价降了25%,原来这件衣服_______元。

9.

(2分)分析如图的条形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汽车_______辆,十二月份比十一月份销售量增加_______%.

10.

(1分)家具厂4月生产沙发600套,5月份增产20%,5月份生产了_______套。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11.

(5分)直接写出得数。

4-

+

×12=

+

÷

×17=

12.

(20分)解方程。

(1)6.2+40%x=15

(2)80%x-35%x=

(3)

13.

(10分)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5%是

,这个数的

倍是多少?

(2)一个数比它的

,求这个数。

五、连线题

(共1题;共5分)

14.

(5分)看一本24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

六、解答题

(共7题;共35分)

15.

(5分)一年前,张叔叔有一套住房价值40万元,由于急需现金,他以原价的90%卖给了李叔叔。一年后,房价上涨20%。张叔叔总共损失了多少万元?

16.

(5分)小丽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小丽的身高比爸爸矮30%,小丽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17.

(5分)一本书,淘气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两天共看了7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8.

(5分)体育场共有12000个座位,举办方决定把门票总数的3%免费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出去的门票有多少张?

19.

(5分)玩具厂生产一种电动玩具,原来每件成本96元,技术革新后,每件成本降低到了84元,每件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20.

(5分)刚上市时每台多少元?

21.

(5分)李明收集了200张人物邮票,收集的风景邮票比人物邮票多20%。李明收集了多少张风景邮票?(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6-1、

三、填空题

(共4题;共5分)

7-1、

8-1、

9-1、

10-1、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11-1、

12-1、

12-2、

12-3、

13-1、

13-2、

五、连线题

(共1题;共5分)

14-1、

六、解答题

(共7题;共35分)

15-1、

16-1、

17-1、

18-1、

19-1、

人际交流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P2P 科学交流 著作权 侵权责任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4-0095-06

1 P2P共享环境下的著作权侵权问题

科学交流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交流。科学交流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网络是科学交流的重要渠道,其中P2P技术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科学交流的开展,同时导致了很多著作权问题。

1.1 P2P技术的兴起及其影响

P2P技术又称为点对点技术,其中“点”代表P2P网络中的参与实体。多数情况下,每个节点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节点之间可以互相通信。用户通过P2P软件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数据或服务的交换,而不必经过服务器。P2P软件让互联网中的用户直接互动,进行文件传输、协同工作、分布计算、即时通讯、搜索等业务工作。

P2P著作权问题引起关注始于美国的Napster诉讼案。1998年,年仅18岁的美国大一新生肖恩·范宁(Shawn Fanning)开发了P2P软件Napster。他没有想到,突然之间Napster成为人们奔走相告的“杀手程序”,因为它令无数音乐爱好者美梦成真。在最高峰时Napster网络有8000万注册用户。这给许多产业例如唱片、电影、软件、音乐等造成了巨大影响。美国1999年的唱片产业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增长,总产值超过146亿美元[1]。在Naptster出现之后,CD销量大幅下降,2001年下降6%,2002年将近9%,2003年超过7%[2]。接着Napster被到法院,并被要求对著作权侵权进行赔偿。

虽然Napster最后被判定侵犯了著作权,但这并没有阻挡P2P软件的爆发式增长。现在常用的P2P软件包括BT、电驴、电骡、迅雷、StrongDC++、Limewire、Soulseek、Azureus、Ares、Shareaza、BitComet(比特彗星)、KCeasy等。P2P软件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给相关产业和领域造成了较大影响,其中也包括科学出版和科学交流。

1.2 P2P环境下的相关著作权案例

美国的Napster案、Grokster案、索尼(Sony)案是有关P2P技术应用最典型的三个案例。这些案例确定了帮助侵权、替代侵权、引诱侵权、技术中立的非侵权使用等基本原则。在我国也出现了很多有关P2P的侵权案例。例如在“步升公司”案中,法院判定P2P软件提供者负连带侵权责任,因为其利用P2P软件非法向公众提供歌曲的共享、搜索及下载服务并从中盈利。在“陈乃明案”中,陈乃明利用BT电影被香港海关发现后将其拘捕并被判3个月监禁[3]。在“慈文公司案”中,法院认为提供P2P软件POCO下载电影《七剑》的公司因为给网络用户提供P2P软件及其注册、BBS、搜索及链接等服务,帮助用户顺利下载到涉案作品,要承担共同侵权责任[4]。台湾的滚石等唱片公司提供P2P软件的飞行网,法院判定飞行网的主要负责人、Kuro软件的终端用户“擅自以重制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权财产权”的罪名均成立。飞行网负责人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终端用户被处有期徒刑四个月,缓刑三年[5]。由此可见,P2P文件共享与传输的著作权纠纷类型多,且涉及软件的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商、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者等诸多主体。

2 P2P文件共享技术应用于科学交流的著作权法律关系

2.1 主要的P2P文件共享技术形式

美国第九巡回法院在米高梅电影制片厂(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诉格罗斯特公司(Grokster Ltd.)案中分析了P2P的系统结构,将P2P技术划分为集中索引系统、分布式索引系统、超节点索引系统三种类型[6]。国内更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分为集中式对等网络、分布式对等网络和混合P2P网络[7]。集中式对等网络的代表是Napster,它并不提供MP3资源,只提供动态刷新的MP3目录服务,资源散布在全球互联网用户手中,但是借助Napster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首歌曲。这种集中式索引系统模式虽然也有一个中心服务器,但和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不一样,传统模式中服务器存放所有资料,客户机只能被动地从服务器上读取信息,并且客户机之间不具有交互能力;而集中式P2P模式则是所有网上提供的资料都分别存放在提供该资料的客户机上,服务器只保留索引信息,此外服务器与对等实体以及对等实体之间都具有交互能力。第二种是分布式对等网络,以Gnutella和电驴为代表。当用户安装这些软件后就会立即变成一台能够提供完整目录和文件服务的服务器,并会自动搜寻其他同类服务器从而联成一台由无数PC组成的网络超级服务器。与Napster网络不同,它不存在中枢服务器,或者说所有的PC机都是服务器。第三种是混合P2P网络,以BT为代表,克服了单纯集中式易受攻击,单纯分布式缺乏快速搜索和良好扩展性能的缺陷,将用户节点按能力进行分类,使某些节点能担任特殊任务。技术形式不同,可能导致的著作权侵权形式和侵权责任都不相同。

人际交流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员工流失

当前许多企业都出现了大量的员工流失现象,其中企业主动裁员仅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反而是员工炒老板鱿鱼。员工大规模跳槽给企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员工流动的高比例、高频率值得思考与总结。

一、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员工流失的原因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在员工,另一方面则在于企业。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员工个人因素是不可控,可控因素在于企业,因此,本文主要是探讨关于企业的原因。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众说纷纭,主要集中在薪水低、福利待遇差、缺失发展前景、团队不和谐等等,然而这些只是表象因素,企业人才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缺失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信息,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根本性的,有助于打造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很多企业往往不注重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所谓的企业文化,然而却往往停在概念化的阶段。很多企业文化流于表面,口号喊得响,然而并没有真正把尊重人、促进人发展落到实处,从而导致员工流失。

(三)績效管理不科学

很多企业并未建立起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存在很多通病。首先,绩效考核的主体单一,往往限于直线领导。其次,考核标准设置不规范,未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职权、责任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再次,考核期限的设置存在随意性。最后,考核反馈不当,有的是考核结果未及时反馈给员工,有的是考核结果未与薪酬、升职挂钩,不能形成有效激励。绩效管理的各种通病,往往导致员工的流失。

(四)薪酬管理不科学

薪酬管理的有效程度,直接决定企业能否留住员工。薪酬管理的通病表现在,未建立起一套规范的薪酬管理制度。薪酬水平的确定缺乏市场调查,薪酬制度未与绩效考核挂钩,达不到激励的效果。薪酬管理的不科学导致无法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吸引外部人才,从而导致人才流失。

(五)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缺乏设计

就需求层次来说,员工在一个企业能否干得长久,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个人提供发展前景。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准备一份职业发展规划,其一般规律在于从较低层级向较高层级升迁,从事务性工作向管理类工作晋级,个人的威望、话语权、自由度逐步提升。大部分的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就有的引导,员工在职业发展遭遇困难无法获得应有的支持,极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二、企业员工流失的应对策略

防止员工流失,企业居于主导的地位。企业要留住人才,应该着眼于内部的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增加团队凝聚力和组织认同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员工流失的问题。

(一)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理念的核心,对员工融入企业起着导向和整合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从目标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应当确立并维系一种在企业内部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个体对集体认同、员工和企业之间相当依存,从而实现众心归一、团队凝聚,有效地稳定人才队伍。

(三)理顺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管理制度是每个企业的追求目标。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首先依赖于有效的考核机构,考核机构的成员应避免仅仅局限于直线领导的误区,还至少应包括被考核对象代表和有工作交集的其他部门代表。设置考核期限时,要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周期来确定,充分考虑岗位的实际情况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最后绩效管理的尾声阶段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绩效反馈,对绩效考核优秀的员工进行加薪、升职,绩效考核不理想的员工进行充分的绩效面谈,帮助其找出差距的原因并制定下一步的绩效提升计划。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所形成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员工流失。

(四)建立公正的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福利对于激励员工具有最直接的作用,公正的薪酬管理制度对员工忠诚度的建立意义重大。首先,薪酬水平不可主观臆断,应该结合薪酬调查结果和企业实际情况来共同确定。其次,员工薪酬福利的核算应严格依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忌吃大锅饭。薪酬管理制度应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奖勤罚懒,从而吸引和保留人才。

(五)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机制

人际交流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PAC理论人际交往策略启示

一、PAC理论概述

(一)PAC理论的含义及内容

PAC理论是一种帮助人们正确进行人际沟通的新工具。1964年,加拿大的柏恩博士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心理上都有三种自我状态即“父母(Parent)心态”、“成人(Adult)心态”、“儿童(Child)心态”。

P型(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表现为统治、支配、教训以及其他权势作风和命令口气;A型(成人)心理状态以客观和理智为标志,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他人,讲起话总是用商量的口气;C型(孩子)心理状态以冲动和变化无常为标志,表现为遇事无主见,要么感情冲动,要么绝对盲从。在人际交往中,“父母”常常会作出武断的判断和评价,在“父母”的语言中常出现“应该”、“必须”等词汇。成人自我状态是人对外界环境的客观反应与评价,以客观和理智为标志,以理智的心态与人交往,不盲动、不急躁,充分考虑交流对象的情绪,以对方感到心情愉快的方式交流,常用“我个人认为”、“是否”等词汇。儿童自我状态是人格中儿童欲望和冲动的表现,以情感和感觉为标志,与人交流时容易感情冲动、喜怒无常,无法接受别人说他不好,会产生受伤害与愤怒的心情,经常出现“我不知道”、“我就不”等词汇。

(二)PAC理论的类型

二、PAC理论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

PAC理论简单易懂,实用性强,通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易于理解掌握。该理论能够帮助人们通过改进沟通方式促进自身成长,并与他人进行有效交往而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经过学习掌握PAC理论,可以利用该理论分析自我状态,分析自我成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自我的积极因素,主动改变消极因素。在与别人交往时,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实现自我控制,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了解PAC分析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交往中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作出互补性或平行性反应,使信息得到畅通。倘能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状态,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给对方以成人剌激,同时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状态,作出成人反应,那就有利于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保持交往关系的持续进行。国外对管理人员进行PAC分析理论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人们在相互接触中的心理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PAC理论对处理人际交往的策略启示

(一)树立人际交往的信心

人类本来是具备思维能力的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人与人之间也渴望沟通,这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项基本诉求。人际关系良好的人到处受欢迎,凡事助力多而阻力少;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则完全相反。虽然在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成长过程、社会地位以及个人目标等,都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自身有信心敢于善于和他人交往,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调整内外因素,实现人际沟通顺畅

在PAC理论的架构中,强调通过内部因素调整和外部因素调整实现人际沟通之和谐与顺畅。其中,内部因素调整是指着重把握自己的上述三种自我状态与他人进行沟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学会问自己“这样的行为、想法和感觉对处理当前的事情是否恰当,能否解决问题?”外部因素调整是指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人的自我状态,努力形成A―A型的沟通方式。

(三)寻求准确适当的角色定位

在社会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有许多人会因无法准确找到自我定位,而盲目的和不同的人运用相同的方式去和他人交流,另外有些人会因社会身份处于优势时,通常受到的情景约束较少,则会出现自我角色错位等问题。往往不分场合把自己的角色转换为“教育者”、“管理者”角色,这种角色转换易于产生盲目的自高自大,服务意识差也就可想而知。在与他人交流时便以权威和教诲为标志的父母自我状态出现在他人面前,容易造成别人不满,相互交流也就可能中断。还有些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职业同其他职业作比较,由此产生自愧不如的自卑感,工作中缺乏应有的激情和责任感,以喜怒无常的C心态与别人交流,同样易于导致交流中止。所以应当准确定位,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适宜的方式与其交流。

(四)训练和提高应变与协调能力

在交流沟通中彼此了解自己及对方此时处于何种自我状态,以便控制、调整、引导形成A――A交流方式,使交流正常进行下去。训练人际交往能力时,训练者可以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典型的案例,通过情景设置,让训练者扮演特定情境中的角色,在活动中承担不同的任务,体验不同的经历,训练身兼多种角色的应变与协调能力。当你面对情绪激动的人、甚至被别人误解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化解矛盾,满足他人需求:(1)在交流沟通时正确分析自己和对方的自我状态;(2)关注对方的P状态,了解P状态表现的非理性情感;(3)肯定或赞赏对方的成绩,待他情绪逐渐平静后,再发表个人观点;(4)用A状态与对方交往;5)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满足其需求。

四、小结

PAC理论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理论简单易懂,与实际联系性强,比较实用,适合每个人去学习。另外PAC理论所揭示的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状态及问题很普遍,值得我们个人去思考自己所属的状态及问题。结合PAC理论所提供的可操作措施,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学会自我控制与引导他人,尽可能达到A-A状态,以实现高效交流,拓展人际关系,实现和谐相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巧玲.PAC理论在旅游服务外部沟通中的应用.泰山学院学报,2012(3).

[2]刘金蕊.PAC理论在人际冲突处理中的运用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6).[3]邓李肇.高校心理辅导员修辞策略的PAC分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08).

[4]袁梅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在图书馆馆读人际交往中的应用.图书馆论坛,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