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秸秆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秸秆还田;效益;农场规模;农户
中图分类号F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69-02
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农业科学家关注的热点,而面对人口增加、需求增长、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如何保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点话题。在可持续的农业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循环是营养物质管理的关键[1],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备受重视。产量丰富、分布广泛的生物质资源不但可以提供能源产品,还可用于生产饲料、肥料、化学品及建筑材料[2]。
农作物秸秆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中的副产物,其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质量,而且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发掘农业土壤的固碳潜力,对于缓解气候变暖与实现农田可持续发展具有双重的积极意义。Tuyen et al[3]提出,水稻秸秆含有0.6%的氮元素、0.1%的硫元素和磷元素、1.5%的钾元素、5%的硅元素和40%的碳元素,是一种较好的养分资源,所以秸秆还田比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焚烧更能促进土壤肥力的增加和农民的增产。除此之外,秸秆还田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总之,秸秆还田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然而,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使用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秸秆还田率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秸秆大肆焚烧,浪费了宝贵的能源,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农户趋于秸秆焚烧的同时,农场却积极忙于秸秆还田,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场和农户行为差异背后的原因,对秸秆还田的效益进行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1样本来源及研究假设
1.1样本来源
该文所使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对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农场及周边农场(户)的实地调查。其中,对农户的调查采用直接入户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问卷220份,问卷有效率为95.7%。
1.2研究假设
为了便于农场和农户秸秆还田效益的对比,该文假设新洋农场与周边农场、户的气候条件、耕地条件及质量及其他一些自然条件基本一致,新洋农场的秸秆还田技术也可以辐射到周边农户。
2秸秆还田的效益分析
2.1秸秆还田的生态效益分析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益不仅体现在环境污染的减少、空气质量的提高,而且表现在土壤性状、肥力的进一步改善方面。
新洋农场进行秸秆还田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地处黄海之滨,江苏省射阳县境内,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有明显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属于麦、稻棉、豆两熟制地区,主要农作物有大小麦、水稻、棉花及大豆等。目前,农场分为5个分场、25个大队,有土地总面积6 233.33 hm2,其中耕地面积4 000.00 hm2,林带1 066.67 hm2,以粮食作物为主。在新洋农场秸秆还田的30多年中,土壤的有机质、养分及物理性状发生了演变(表1)。
2.1.1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据新洋农场506个土样的分析结果,土壤有机质由1980年的平均含量10.2 g/kg、1990年的13.0 g/kg、2000年的17.4 g/kg,提高到2010年的21.8 g/kg,比1980年提高了11.6 g/kg,比1990年提高8.8 g/kg,比2000年提高4.4 g/kg。1980—1990年平均每年以0.278 g/kg的速度增加,1990—2000年平均每年以0.442 g/kg的速度增加,2000—2010年平均每年以0.628 g/kg的速度增加,以国家的3级标准衡量主要属3级,有待于进一步培肥。
2.1.2土壤养分的变化。①全氮。随着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土壤氮素营养亦有所增加,耕层(0~20 cm)全氮含量范围0.85~1.69 g/kg,平均为1.34 g/kg,比1980年的0.62 g/kg提高了0.72 g/kg,比1990年的0.92 g/kg提高了0.42 g/kg,比2000年的1.15 g/kg提高0.19 g/kg,按国家分级标准属2级和3级,比1980年提高2级,比1990年提高1级。②碱解氮。据测定,2010年碱解氮平均含量105 mg/kg,比1980年的34 mg/kg增加71 mg/kg,比1990年的87 mg/kg增加18 mg/kg,比2000年的68 mg/kg增加了37 mg/kg。按国家的分级标准为2级和3级为主,比1980年提高1级,碱解氮范围64~231 mg/kg。③土壤中磷、钾含量。土壤速效磷的测定结果,条田之间的差异相对1980、1990年大幅度缩小,幅度8~55 mg/kg,所测条田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19.4 mg/kg,所测条田5~10 mg/kg占1.6%,10~15 mg/kg占23.7%,15~20 mg/kg占30.4%,20~40 mg/kg占39.4%,\>40 mg/kg占1.5%。按国家的分级标准主要为2级和3级,比1980年提高3~4级,比1990年提高1级。速效钾含量幅度86~252 mg/kg,平均131 mg/kg,由于常年钾肥施用很少,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由1980年的278 mg/kg、1990年的179 mg/kg、2000年的127 mg/kg,到2010年的131 mg/kg,部分条田出现缺钾现象。
2.1.3物理性状的现状与变化。此次复查结果表明,耕层土壤物理性状有所改善,此次测定容重样本16个,孔隙度样本16个,平均值为耕层容重1.30 g/cm3,犁底层容重1.62 g/cm3,4次测定结果,耕层容重逐渐减少,1980年达1.36 g/cm3,1990年达1.34 g/cm3,2000年达1.32 g/cm3,2010年达1.30 g/cm3。孔隙度大体上呈逐年增加趋势,1980年达49.07%、1990年达49.73%,2000年达50.39%,2010年达49.60%。犁底层容重逐渐增加,由1980年的1.49 g/cm3、1990年的1.56 g/cm3、2000年的1.58 g/cm3增加到2010年的1.60 g/cm3,孔隙度逐年减少,由1980年的44.79%、1990年的42.48%、2000年的41.82%,减少到2010年的38.3%。田间持水量由1980年的23%、2000年的26.8%,提高到2010年的30%。
论文摘要: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作为城市空间的主体,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空间的利用频率及人利用空间的方式直接反映了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因此环境的品质在与人的对话中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与表达。文章通过对临沂市人民广场典型节点的使用活动分析例证了上述关系,并提出实质性的意见与建议。
0前言
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是行为的潜在因素,只有在适当的行为配合下才能产生影响;行为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它可以激活环境因素,也可以创造环境。行为的发起者——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人们对交往的需求,对知识的需求,对激情的需求等,都可以部分的在公共空间中得到满足。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富于吸引力并且易于接近的,以便能鼓励人和人的活动从私密走向公共环境。
《希腊游记》的作者,古希腊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保萨尼亚曾经说过,“没有大型公共建筑和广场的城市不配称作城市”。城市广场,作为公共空间中极具代表性一种形式,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中不可替代的标志性区域,常被誉为城市生活的“起居室”和“客厅”。显而易见,城市广场上的人的使用活动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具有多样化和人情化的特点。本文所选择分析的区域,便是位于典型公共空间中的使用空间。
1区位环境分析
临沂城作为鲁东南地区商贸中心,山东省最大的行政区,拥有常住人口为63.7万(2002年),旅游、打工造成的流动人口达到70万次。城市生活的丰富多样及市民们在城市中对休闲活动需要的日益增多,从而促进了人民广场的形成。
临沂市人民广场位于临沂市中心区——东起临沂市主干道沂蒙路,西至新华一路,南起银雀山路,北至红旗路(图1),用地面积20.18hm(本文在此不讨论其面积的合适与否)。为保证广场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南北向的八一路在大约广场东西向中心从广场地下穿过,将广场地下功能分为2个部分:八一路以西为大型地下商场和超市;八一路以东为大型地下停车场以及部分以保龄球馆、KTV等为主的公众娱乐设施。广场西面为住宅区与商住楼,西南角为以电子产品销售、服务为主的商住楼;隔红旗路相对的是临沂师范学院分校及新开发的高层住宅区和商场;隔沂蒙路相对的是多层住宅区,广场东南角为桃园美食城、桃园商场及桃园超市;广场南侧为黄姑桥小区(多层)以及新开发的高层商住楼。总之,广场周围分布有市民及旅游者感兴趣的地点,可以解决衣、食、住、娱乐、健身等多种需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能吸引众多的使用者。
2小环境分析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到,人民广场本身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区域,其四周的绿化起到软化边缘的作用,使得广场与周围的区域之间存在一个富于柔性的自然过度,形成空间上交融和渗透的和缓的过度区。
广场具有明显的布局及视觉上的轴线关系,有较明显的功能分区,每个区域有鲜明的标志物,使得每个区域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山高水长”雕塑,无论从平面布局还是视觉关系与色彩,都具有明显的形象特征,使之成为人民广场附近较大区域范围内一种方位感导向,成为该空间结构的暗示。本文所选择分析的为包括该标志在内的节点A。A点位于广场东西主轴上,西侧为大型圆形集会广场,东、北、西均为可进入式绿化(图2)。
3典型节点
该节点平面如图所示,其本身也可看为是一个大区域中的小区域。由于其所含元素的特异性使得该区域成为整个广场大空间范围内的典型小空间(图3、4)。①领域性。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玛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等级”理论,他认为人类有5种主要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个阶层。这5种需求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自尊需求指的是空间的私密性和归属感。相对于整个广场而言,本区域属于半公共空间。②使用活动分析。人类生来就有“凑热闹”的本性, 喜欢观察别人也希望别人注意自己。使用活动或活动支持和允许这些活动发生的形体环境条件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要求,他们是相互影响和补充的两个方面。
3.1活动类型分析
简·格黑在《建筑物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空间的户外活动按活动对形体环境条件与质量的依赖程度划分为3个类型: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图5)。针对活动类型,笔者进行了调研与分类结果如表1。
3.2步行线路分析
人民广场的地理位置是决定人流方向与大小的主要因素(图6)。人的行为本身具有就近的天性,尤其在目的地可见并且障碍物可穿越时,必然会选择最直接的线路。由于该节点位于几个较大的商业服务与饮食娱乐之间,必然增加了该处的被穿越人次,从而使穿越该区的线路变的较为复杂(图7、表2)
映最为直观。通常情况下停驻时间的长短与环境质量的高低成正比。高质量的环境能吸引人的选择活动,给人以良好的空间感受从而刺激人从私密环境走向开放的公共空间。研究人的停驻行为尤其有利于空间模式的创造和使用者取得感情上的认同和共识。
笔者通过对该节点调研可见,雕塑周围A、B、C、D4块草坪边均设置可坐设施,在统计时间内A、B与雕塑东北的E点停驻行为使用频率最高。仔细分析原因,发现此三处多有树阴或阴影可遮阳。1、2、3、4的使用频率不同也是同一个道理。停驻行为反映环境质量的直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图8)。
3.4坐与座的分析
人们在选择与人交往或长时间停驻时多选择坐着的方式。坐姿利于人在交流中克服心理障碍,人们往往选择坐姿来体味物质环境之美。当然,只有可以选择坐姿的良好的物质环境才可以吸引人长时间停留。
通过对该节点座位使用情况的统计(图9),仍是南侧两处的使用频率较高。双向座位人们选择面对雕塑(即a、b、c、d方向)的比率为30%,有多数人选择面对绿化——柔性的绿色空间的方向(即图中A、B、C、D方向)。可以看到,物质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而且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取向。如同自然界的向光性一样,人类对于优良的物质空间环境也有潜在的趋向性。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存在问题
4.1.1可停驻空间与该区域缺乏有机的过渡
各类公共空间之间应该是和缓、流畅的过渡。从总平面图可见,广场四周空间质量好的区域仅占据了广场进深的1/5左右,人的步行本身具有就近的愿望,有一个例外就是远处的空间环境质量优于近处。中心标志区与周边柔性环境距离过远且中间缺乏可停驻的绿色空间过度,自然会使得该空间使用活动较少。
4.1.2缺乏柔性边界,场所
感有待提高过硬的硬化处理以及绿化处理上的不足使得该区域缺乏领域感、安全感和从属感。整个广场公共空间关系不明确,尺度过大且缺少明晰的边界,因而无人问津。
4.2相关建议
我们知道,户外活动的综合景象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与影响,物质环境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它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这些活动。自发性活动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的时候才会发生。户外空间质量不理想,就必然限制了自发性活动的展开。而改善该区域白天使用活动的频率及性质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善它的小气候——也就是它的微环境。因此,对于问题一,笔者建议进行景观修正,将通往核心区域的路径改为可遮荫的绿色走廊以引导步行者的进入;对于问题二,笔者建议广场周边增加乔、灌木的种植,改善边界柔性,增加广场与周围城市空间的柔性过渡。
5结语
建筑与空间的设计都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准则的。公共空间的目的便在于吸引人们从私有地域向公共地域的过渡,它必然要求空间使人能够看到正在发生的一切,使人有外出的借口与动机,使人有地方可走,有事可做。空间的利用频率及人利用空间的方式直接反映了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环境的良与否在于人的对话中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与表达,也只有经过与环境的对话方能感知环境得当与否。
笔者所做的分析一方面在于研究身边熟睹之场所中人的行为与环境互为因果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其一可以在以后的设计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其二也在力所能及的小尺度上为完善空间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均属于乙类传染病,一旦感染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孕产期妇女一旦被感染就可能通过垂直传播途径感染下一代,对社会和家庭构成极大的危害。近年二孩政策开放后,高龄产妇成为关注人群,如何保障母婴安全,成为生育家庭的头等大事,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中对某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7254例孕产妇进行以上4种传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所有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孕妇共7254例,其中2014年1877例,2015年2776例,2016年2601例。年龄17岁~45岁,平均年龄29岁,根据不同年龄段将研究对象分为高龄组(≥35岁)724例和适龄组(
1.2 试剂及仪器 所用试剂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诊断试剂盒,试剂均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试剂和质控品均为专用配套试剂和质控。所用仪器有深圳市汇松MB-580酶标仪、酶联免疫加速仪、离心机、加样枪、恒温水浴箱、洗板机。
1.3 方法
1.3.1 检测方法 HBsAg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抗-TP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IV抗体初筛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3.2 判断标准 HBsAg、抗-HCV、抗-TP、抗-HIV结果由酶标仪自动读取,检测中cutoff值≥1为阳性,
1.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多个样本率的比较采用检验,以P
2.结果
2.1 2014~2016年孕妇感染性血清标志物阳性检测结果
HBsAg、抗-HCV、抗-TP、抗-HIV阳性率分别为4.1%、0.7%、0.9%、0.06%,HBsAg阳性率最高为4.1%,HBsAg、抗-HCV、抗-HIV阳性率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TP阳性率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9,P
2.2 高龄组与适龄组孕妇感染性血清标志物阳性检测结果
高龄组HBsAg、抗-HCV、抗-TP阳性率分别为8.8%、1.2%、1.9%与适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HBV、HCV、HIV及TP是较常见的传染性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等方式传播,也可经产前宫内感染、分娩时产道感染和产后母乳喂养及母婴间密切接触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感染,因此孕妇在孕期和产前必须进行相应的血清标志物检测[1]。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本研究中,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3项,说明本地区孕产妇以HBV感染为主。研究中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陈彩菊[2]所报道的阳性率(15.9%)水平,可能因为地域不同,所引起的阳性率不同有关。2014~2016年HBsAg阳性率分别为4.1%、3.6%、4.7%,各年度间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说明本地区乙型肝炎感染率呈较平稳状态,而与刘影等[3]报道HBsAg阳性率有逐年降低趋势不一致,因此应该加强本地区孕产妇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及乙肝疫苗的接种。
本地区孕产妇抗-HCV阳性率为0.7%与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为0.7%~1.3%[4]相比,处于平均水平,虽然感染率不高,但从其对母婴危害方面考虑,不能忽视对孕妇这种传染病筛查的重要性,应做好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尽量减少母婴传播,以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综上所述,2014~2016年抗-TP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HBsAg、抗-HCV、抗-TP阳性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因此应该加强本地区高龄孕产妇产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同时需要增强本地区公民的婚检和孕前检查意识,大力宣传HBV、HCV、TP、HIV传播途径,加强孕前及孕早期检查,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源,并且对已经感染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周再稳,林玉.1885例孕妇传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2730-2731.
本项目是一种超高产、节能、环保的秸秆快速炭化技术,其核心设备是可进行中低高3种温度炭化和快速炭化的组合式炭化罐,其由分体式罐体、内胆、传热系统、散热系统等组成。其采用间接加热法,可在真空厌氧状态下炭化。其可彻底取代传统炭化法。该项目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产品特点
1.炭化时间快:炭化时间缩短至4—8个小时。
2.环保:在整个炭化过程中无烟无味无污染。
3.炭化成品成色高:整个炭化过程中不使用电源,不会出现夹生料或者炭化过度现象。
4.炭化成本:比传统工艺炭化成本几乎不用花钱。
5.应用范围广:可将自然界中多达300多种农作物可燃物和机制炭成型棒进行迅速炭化。
6.炭化温度高:可达500℃—1200℃。
市场分析
因机制木炭应用范围广,因此每年市场需求量都十分庞大,约6000万吨,而且最近三年还在以每年增幅17%的速度增加。国内生产机制木炭主要原材料都是秸秆,在此过程中秸秆炭化十分重要,传统的炭化过程都是用土窑、炭化炉、炭化池、地面码堆法炭化,其普遍存在炭化时间长,炭化过程不完全,容易产生夹生料,或者炭化过度变成灰,而且对周边环境有污染。而本项目可以改变市场现状,不仅可以确保100%秸秆炭化成秸秆炭,而且没有任何污染。目前该项目已经在江苏、浙江等地应用,产品颇受当地市场欢迎。
投资条件
炭化罐分为2罐、3罐、4罐、5罐等组合式一体化设备,价格分别为2.8万元、3.8万元、4.8万元和5.8万元不等。
以2罐炭化设备为例,投资者只需要投入3.5万元即可,其中设备投入2.8万元,流动资金约7000元,一个人每天可炭化1.5吨,可制成约2吨机制木炭。
效益估算
目前加工一吨成品木炭成本大约1500—2200元,市场销售价约3800—4200元/吨。若投资者每天按生产一吨计算,每月可获纯利润3—5万元左右。
投资提示
1、改性木材及其深加工项目
木材由原来的易燃烧,改性后达到难燃B1级。整个木材改性过程中生产成本低廉,改性后的木材尺寸稳定,木材本身硬度大大提高,具备极好的阻燃性且木材花纹美丽,可以深加工成实木门和实木地板。成为目前建筑、家具、工艺品等行业的首选原材料。
2、储能调温聚合木建筑板材项目
相变储能调温聚合木建筑板材是一种既可以代替塑料,又可以代替木材使用的全循环、高环保、节约型的高科技新材料,是用木材、锯末、秸秆、棉秆、竹制品、灌木枝条等木质碎料为主要原料(含量高达85%以上),用反应引发剂引发化学反应,促使木质材料塑化并重新聚合、复合后,用塑料加工方法制造出来的一种最接近自然的木质材料,是至今唯一利用了木质材料所有成分,不排放废弃物完全不含甲醛等有毒物质的人造木质材料。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回收;二是靠木质材料分子间的聚合成型,实现了零甲醛产品,调温相变点可达16-26℃;三是防水浸、抗酸碱、抗紫外线,不腐烂,使用时间长;四是保留了木质材料的所有成分和性能,承压强,弹性好,加工性好,能锯、削、刨、钉、能油漆加工等优良属性;五是制品用途广泛,现在用塑料、木材制造的绝大部分制品都可用聚合木替代,可用于室内装饰装修、家具、门窗、室外建筑、木质包装箱等。该项目采用了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已完成可研与选址,工艺方案设计正在进行。
以上两个项目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