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业生培养方案

毕业生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毕业生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毕业生培养方案

毕业生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就业数据;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87-02

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发展的根基,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方式等都需要在培养方案中一一界定。目前地方一般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基本上都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和重点院校的培养方案制订的,没有考虑地方院校和重点院校相比在生源质量、教学水平、基础设施及就业方向上的不同,导致制订的培养方案不能很好的执行,不能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所以地方院校必须在重新审视本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一个专业乃至一个学校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要看其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本文以学生的出口即就业为依据,对地方一般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进行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对大连大学金融学专业2015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其次,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分析结论;最后根据调查问卷的结论,提出对地方一般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的对策。

一、问卷设计与测试

1.问卷设计。目前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者针对毕业生就业方面做了很多调查,但是这些调查都是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渠道等进行调查,无法为专业发展和培养方案改革提供建议。因此,为了给培养方案调整提供依据,本文以就业为主题从五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包括:基本就业信息、通识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①基本就业信息。对基本就业信息的调查主要想弄清楚一个问题,即大连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是好还是不好。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设置问题:首先是客观指标,包括就业单位的属性、就业单位类型和初次就业时的起薪;其次是主观指标,即实际就业和期望就业的差距。②通识教育。本部分调查主要是想理清基础通识教育(包括专业通识教育)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以便对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进行改革。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就业的影响、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对就业的影响、专业基础知识对就业的影响。③理论知识教育。本部分调查主要是希望理清金融学专业知识培养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包括:课程的重要性排序。④团队合作、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一般来讲,企业都比较重视团队合作、实践与应用能力,本调查的目的是理清目前培养方案中哪些课程对团队合作、实践与应用能力形成了有效支撑。⑤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亦是企业比较看重的能力,本调查的目的是理清目前培养方案中哪些课程对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了有效支撑。

2.问卷的测试。大连大学金融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有35人,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前,35人均返校参与答辩准备。此时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工作单位,因此,针对这届毕业生发放了问卷。问卷发放35份,收回35份,回收率100%。

二、调查问卷的结论所揭示的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1.虽然就业率较高但是就业层次偏低。①客观指标所揭示的问题。客观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就业单位的属性、就业单位类型和初次就业时的起薪。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是私营企业,其次为国有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中以金融企业为主,还包括其他类型的企业,例如外贸类企业。国有企业以银行为主,但是主要就业单位集中在各类银行的县级支行,甚至镇级支行。银行是就业的最主要去向,其次为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从起薪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于2000~3000元,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起薪为1000~2000元,1000元以下主要是未就业学生。总之,从客观指标来看,大连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层次不高,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选择是银行,只有在银行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时才考虑其他金融企业。起薪普遍较低。②主观指标所揭示的问题。主观指标主要考察了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和预期就业情况的差距。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连大学金融学专业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低于就业预期。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本专业的就业水平较低;二是,毕业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较高。

2.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空泛和时代的融合度不够。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就业的影响。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毕业生并不认为人文社科知识对就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发现产生这一结论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认为目前学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及授课内容设置并不符合社会的需要,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②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对就业的影响。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毕业生并不认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对就业有很重要的影响。经与学生详细了解后发现:一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类知识对金融学学习的重要性;二是,这类课程的设计和专业课程脱节,其实用性并没有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体现;三是,金融企业更注重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③专业基础知识对就业的影响。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毕业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在就业中所起的作用都比较认可。鉴于此,应该在今后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特别重视专业课程的选择和优化。

3.专业理论教育众口难调。专业理论课开设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工程学》、《投资学》、《计量经济学》、《保险学》等十二门课程,让每位毕业生选出这些课程中对就业最有价值的3门课程。从结果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学》、《保险学》以及《证券投资基金》是排在前面的课程。这说明不同就业志向的毕业生看重不同的课程。这虽然给我们制订培养方案带来了困难,但也提醒我们要注意课程的多样性,并突出重点。

4.实践教育培养方式粗放,精细度不够。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和实习两个部分,涵盖了从金融交易模拟到毕业论文的十门课程。同样本次调查让每位毕业生从中选出最具就业价值的3门课程。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最具就业价值的实践课程是毕业实习、经济数据分析、金融交易模拟和认识实习。经过和毕业生的深入访谈发现,实践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实习内容充实、安排合理,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增加实践知识,掌握操作技能。

5.创新创业教育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有三门课程,分别是创新教育、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根据毕业生调查结论,这些课程并不能对就业产生良好的支持,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授课内容脱离实际、教师素质和上课形式是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

三、地方一般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建议

1.培养目标定位应更加切合实际。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规格,也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取向和自我认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金融学专业的就业更趋向于基层金融单位,应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基层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的应用型人才”。

2.优化通识课内容紧跟时代。从调查结论可以看出人文社科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在就业中起的作用不大,原因在于这些课程内容陈旧,无法和学生专业知识融合。因此,新培养方案应该充分对通识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注重和学生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

3.专业课程应模块化。从调查结论可以发现,不同就业取向的毕业生看重不同的专业课,所以专业课应该尽量模块化,例如:将银行类课程、投资类课程以及保险类课程分别设为不同的模块,供不同就业取向的毕业生选择。

4.实践类课程应避免流于形式,要和金融行业紧密结合。目前的实践类课程有一些流于形式,学生不能从中获得就业需要的实践技能。在未来培养方案的调整中有三点需要加强:一是,充分利用金融实验室,目前的金融实验室可以进行包括股票、银行及保险的模拟操作,应充分利用;二是,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到金融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三是,聘请金融界人士作为专业的校外导师和本专业教师共同授课。

5.创新创业教育要更注重效果。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教师素质还是创新创业环境都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创业需求,因此,未来对培养方案的调整应着重于两点:第一,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素质,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增加行业经验,或者引进有行业经历的教师;第二,从授课形式上来讲,应该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结合,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充分利用各级创新创业平台。

总之,通过这次对大连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了目前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为未来对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地方一般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斌.2014届管理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期望调查报告及对应分析――以河北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4,(5):68-69.

[2]董井瑞.财经金融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70-75.

毕业生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社会调研;职业岗位;职业能力

 

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以30%左右的年均增幅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门类[1]。“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3.5万亿元,在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甚至具备一定优势[2]。

 

2013年,徐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6亿元,仅次于泰州(625亿元),占全省1/7以上,位居全省第二[3]。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924.2亿元、增长15.6%。2017年徐州市颁布了《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未来几年我市将深入实施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推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到“十三五”末,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要突破1500亿元[4]。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目标就是培养管理、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5]。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革新优化,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了配合学院的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药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对淮海经济区的生物制药企业进行详尽的调研。

 

1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制造2025》、《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淮海经济区和江苏省生物制药产业为依托,以徐州市、连云港市等城市生物制药产业对高职人才需求以及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需求为内容,以江苏省及淮海经济区生物制药行业协会、制药企业、一线工程师及技术人员、药店、药房、药物研发部门和机构、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及实习的学生为对象,以科学的方法为工具,从而获得大量的有关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要求和建议第一手资料。在分析归纳总结资料的基础上,探索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教学改革,紧贴市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调研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2.1调研对象

 

本次主要调研了淮海经济区及江苏省的主要生物制药企业、行业协会、知名连锁药店、医院药房等,主要调研了相关的专家、企业的高管、一线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科研人员、药店的店长、药房的主管和我们的毕业生以及实习生。共调研制药企业30余家,专业人员50多人,毕业生30多人,实习生40多人。主要调研的企业见表1。

 

2.2调研内容

 

主要调研生物制药行业的生产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生物制药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药店、药房的职业岗位需求及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科研机构、科研院所的职业岗位需求及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个人创新、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行业、企业、药房、药店等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及实习生的意见及建议,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和实习生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2.3调研方法

 

2.1.1直接访谈法

 

通过预约和行业专家、企业的负责人、一线工程师等直接面对面的交流,获取第一手直接的资料。

 

2.1.2电话访谈法

 

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对相关人员访谈调研。了解生物制药行业的用人状况,人员流动情况等。

 

2.1.3问卷调查法

 

设计纸质和电子的调查问卷,包括:专业调查表(学生版)、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学生版)、专业对口企业情况调查表、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版),通过邮递的方式或E-mail形式邮寄给调研单位,然后收集整理。

 

2.1.4QQ调查法

 

利用药品生物技术专科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班级QQ群和校企合作理事会QQ群,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随时掌握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状况,收集学生在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听取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2.1.5网上调查法

 

利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网、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网、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网、医药英才网、中国制药产业链网等知名网站,了解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信息、职业岗位信息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3调研结果与分析

 

3.1生物制药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各种方式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社会需求进行社会调研,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需求的主要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及能力要求见表2。调研的结果见图1,各个生物制药企业对一线的技术技能型员工需求量最大,占所有需求岗位的35.2%,其次是生物药品销售员占24.3%,接下来是质量检测员占14.8%,再接下来是研发助理占6.6%,其它占15.6%。从调研结果来看,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准确的,生物制药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最多是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研发助理需求量较少。

 

3.2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要求

 

对调研材料分析,可以发现生物制药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整体素质要求包括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责任心占20.80%,在毕业生素质中比例最高,调研中企业的负责人认为生物制药工作是非常严谨和精确的,这对毕业生的责任心要求非常高,稍有差池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对和我们专业合作密切的企业的负责人如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认为我们的毕业生责任心很高,很符合企业的需要。排在第二位的学习能力17.40%,企业普遍认为制药专业毕业生应有足够的责任心,专业知识和能力欠缺一点关系不大,但是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其次是团队合作精神占毕业生整体素质的14.30%,生物制药生产过程一个团队相互协作来完成的,这就需要毕业生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调研中还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素质有创新能力的要求,占毕业生素质的9.80%,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毕业生工作2-3年后,对自己的工作应该能够创造性的发挥,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3.3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

 

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主要包括:上游工程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融合技术、PCR技术、基因操作技术、菌种的选育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培养基优化技术等);中游工程技术(细胞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培养基及设备灭菌技术、发酵放大技术等);下游工程技术(生物分离纯化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检测技术等)。通过调研发现,学生选择传统的微生物发酵、药物制剂等岗位较少,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基因工程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岗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生物制药企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革,从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向现代生物技术制药转变,这也要求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紧贴市场需要,不能因循守旧。

 

3.4企业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要求

 

调研发现,企业和毕业生对学校的课程中生物化学、生物发酵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生物药物检测技术等课程对工作岗位帮助非常大,占调查比例的78.6%。分析化学、微生物与免疫、酶工程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课程也比较重要,占调查比例的56.3%。接下来,实用药物学基础、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物化学、药物储存与养护等课程,占调查比例的28.3%。

 

4调研的结果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启示

 

通过对淮海经济区及江苏省生物制药行业调研,我们对生物制药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生物制药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调研发现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脱节,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生物制药企业的生产,所以我们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市场为导向,走“产学创用融合”的路线。

 

4.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能力为本位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以能力为衡量标准,所以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也应以能力为本位,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企业希望缩短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期,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和企业一起制定,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使学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4.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调研发现很多企业特别是现代的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完成现有的岗位职能外还需要学生具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也完全符合国家发展现状,国家正在大力的提倡“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参考文献:

 

[1][3]韩子睿,张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及“十三五”发展建议[J].科技和产业,2015(4):22-29.

 

[2]吕伟斌,肖琼莉,卢洁,等.玉林市生物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7(6):52-55.

 

[4]贺星岳.基于现代职教体系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61-65.

 

[5]李阳.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9):85-88.

 

[6]曹正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调研报告[J].职业,2014(10):77-78.

毕业生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调研;改革

一、背景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大法,学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如何更好地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工作。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社会对人才的中长期需求,要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就业[1][2][3]。当前,信息管理工程专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实践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走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等问题[4][5]。为使专业培养方案适应广东省社会企业实际需求、跟紧学科自身的发展、力创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特色,我们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研。通过调查问卷、资料搜索、分析比较、校友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培养方案的现状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并针对目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对、分析,希望在此基础上形成新一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思路,抓住培养中的几个重点问题,形成信管专业的培养特色,适应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

二、调研内容及对象

信管专业培养方案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人才能力组成和结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和模式等5个方面。总的来说,社会发展的近期和远期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导向,与产业和行业的结合是学科专业优化的主导思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学手段和模式的改革是人才培养的配套措施。

调研范围包括:毕业生就业典型情况;企业需求和满意度;国内同类学校同类专业典型情况;本系教师和本专业在校学生。

三、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包括: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互联网络问卷和回收数据,获得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广东省内企业对本系学生需求和满意度的第一手资料;邀请企业校友回校面对面座谈;通过网上信息搜索,了解国内典型高校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比我校信管专业和国内高校的培养计划,发现趋势、特点、差距和不足;通过教师、在校生座谈以及问卷调查,收集我校信管系教师和在校生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分析

1.毕业生就业典型情况

设计并通过互联网络问卷,10天内回收58份有效问卷,代表了毕业生就业的典型情况。问卷设计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职业选择信息、职业能力分析、专业培养体会和满意度调查,目的是考查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下面进行典型分析。

(1)从毕业生就业综合情况和专业培养,体会识别人才培养总体成果和目标。由数据可知,目前我校信管专业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包括IT与通讯业,金融、证券、保险业,商贸业,电力、石化等能源业,新闻传媒广告业,房地产业,医药食品业,旅游交通民航业,制造业,政府机关等多个行业中,集中、依次分布在外资合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民营私营企业及政府机关等广东省典型企业和部门中,就业在多个岗位。仅有两成左右的毕业生换过两次及以上的工作,超过六成的毕业生没有换过工作,能实现准确就业。近半数认为与自己专业对口,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的占50%,3000元及以上的则超过七成。这说明本专业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较好,未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可以沿着原有的思路,继续定位在面向广东省内。

对于原培养方案,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集中、依次表现在缺乏实践、专业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专业技术、课程内容陈旧、各课程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上。这说明了未来的培养方案急需在实践、定位、课程设置和内容上下功夫。

(2)从毕业生职业选择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数据显示,按照工作内容来划分,本校信管专业毕业生最集中依次分布在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信息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人员、信息系统程序人员、面向信息系统的企业管理人员、信息系统设计师、信息管理师、信息网络工程师等工作岗位上,与原先确定的人才培养图谱基本一致,涵盖了信息管理师、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和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人员等中间位置,但从事信息化建设管理咨询师这一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数量太少,只有3人,而有17个毕业生都有意升迁或转换到这一岗位,说明原有培养方案的目标没有问题,是方案落实上出了问题,远远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升迁/转换意向则反映了随着经验的增长,毕业生逐渐趋于转向面向信息系统以及信息企业的高层决策管理人员,以及信息化建设管理咨询师和信息系统分析师这类综合岗位,说明原有培养方案的定位比较准确。

(3)从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设计。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得知,他们认为对各领域管理知识的学习对于从事业务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其中,位于前几位的分别是工作流管理、人事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网络营销。同样,毕业生还对辅助决策所需的信息管理类知识的重要程度给予了评价,这些都为本专业今后开设管理类和信息管理类课程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针对原有培养方案中的信息系统方向,由于受技术发展的影响很大,所以问卷中也设计了几道问题来调查目前市场上对该类人才职业能力的组成和结构的要求。相关信息都为开设信息系统类课程提供了参考。

2.企业需求和满意度调研

针对企业满意度,首先设计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在实际操作时,将该问卷的问题进行了适当的精简合并,组合进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通过网络,邀请毕业生所在单位领导填写。此外还请毕业生及其领导站在他们的角度,给出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1)企业满意度。数据显示,企业对本校信管专业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总体满意度在75%以上,具体数据见表2。

此外,企业和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优势主要、依次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理论知识面广、就业选择性大、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技术能力强”一项中,参与调查的58人次均未给予肯定意见,这说明我校信管系原有的人才培养的总体力度还不够,学生或单位普遍认为本专业没有“拳头产品”。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整合理论知识传授的内容和方式,加大专业技术知识、特别是技能训练的力度,力争在保持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同时,突出优秀的专业技术能力。

(2)企业需求。从表1的数据可知,企业或毕业生认为单位紧缺的主要人才依次是信息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人员、信息化建设管理咨询师、信息系统设计师、信息系统程序人员和面向信息系统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就业容易的人才主要、依次是:信息系统程序人员、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人员、信息系统分析师、信息网络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和面向信息系统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有潜力的岗位主要、依次是:信息系统分析师、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人员、信息化建设管理咨询师、信息系统设计师、信息系统程序人员和面向信息系统的企业管理人员。与单位紧缺排序一致。以上数据说明信息系统技术类人才的就业易于信息系统管理类,但从长远看,综合类、高层次人才更符合企业所需以及毕业生发展的方向。所以当前的课程设置必须将学生的长期发展和短期就业相结合,仔细权衡,精心设计,达到总体满意。

此外,近半数毕业生认为以其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能在自己单位中找到3-5个适宜的岗位。说明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现代化,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信息管理涉及咨询、服务、物流等很多行业,本专业学生有很多的就业机会。

企业对应聘员工的能力要求依次排序为:实践执行能力、个性心理品质、分工合作能力、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智慧胜利能力、印象管理、情绪调控能力、经济学方面才能。说明若想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就必须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实践锻炼,并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将更具有竞争力。

3.国内同类典型专业情况

目前,国内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存在3种模式: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工商管理模式,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以及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信息系统技术导向模式。

(1)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工商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般将本专业设在经济管理学院,侧重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以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的应用、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提高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展基础理论、企业管理模式、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这种模式结合了IT和经济管理,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技术与经济管理的完美结合,目前随着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的流行显示出了新的魅力,是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模式。

(2)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本专业一般设在信息管理学院,其前身是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等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3)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的技术导向模式。该模式下,本专业一般设在信息技术学院,其主要培养目标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满足各类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的迫切需要。

五、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研通过调查毕业生、典型企业、同类院校、在校师生等多个调查对象,从不同侧面了解了比较丰富的信息,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模式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图谱的总体思路仍然有效。本专业仍将发挥本校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全面发展的优势,面向广东省地方经济建设,致力于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信息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信息化规划和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评价以及信息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但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技术两个方向人才的培养方案,要引进订单式等培养模式,参考走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道路,落实以强化学生高级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强“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把握市场当前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实现人才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潜力之间的最佳平衡。

2.关于人才能力组成和结构

本专业人才贵在“复合”,难在“复合”。应突出以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增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个性心理素质。通过在校接受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掌握现代经营管理原理、方法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事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信息组织、分析、传播与开发利用等信息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与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开发与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情报检索、信息搜索、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信息分析与开发能力,能了解并跟踪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及其市场的发展动态,从而形成较强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

3.关于课程体系建设

应强化融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厚基础、宽口径、适应能力强”的专业特色,对于定量数学决策优化模型技术、计算机领域技术模块,以及代表信管专业问题解决特色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核心课程知识模块等三大知识团,需要进一步精心设计、组织知识点,做到逻辑连贯、没有过多的重复,理论学时精简、合理,淘汰一些技术内容已经陈旧的课程或章节,引入先进技术内容的章节或课程,健全、完善我们的课程体系。实现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和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三大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融经济、管理与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

4.关于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信管专业,怎么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都不过分,这是因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落实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上。应在整合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重新审视课程实验、实训,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这一系列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体系,精心安排实验项目,尽量将多个知识点组合成较大的实践项目,并严格指导,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商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关于教学手段和模式

本专业十一五期间每年招生逾200人,为很好地完成对广东本地以及珠三角地区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的支持,实现人才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和谐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利用教师的纵、横向科研项目成果,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大力建设好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库,突出技术规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基于行业与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的学习法等学习方法,加强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减少必修课学时数,增加选修课学时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6.对学校、学院配套政策的建议

(1)关于素质教育。针对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了解太少,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参照上海交通大学的做法,在所有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程中设置实践环节,均匀地分布在1-6学期,其实践环节均在假期中完成。这样总学分不变,但省出了课内学时,又可使学生到社会上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具有更加明确的主题,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更加深入广泛地了解社会,锻炼其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2)改善实验条件,充分挖掘现有条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许多课程无法开展实验,不能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新的想法和思路也很难通过实验加以检验。当前条件下,一方面要争取对于实验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使学生能得到较多的训练。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中设置科技创新类选修课,通过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现在已有一些类似的政策和手段,但是还需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完善措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从时间上、经费上、指导上、制度上给予保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高我校信管专业学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牛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探究[J].科教文汇,2009,(3).

[2] 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8):128-131.

[3] CISC2005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劲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8,(11):102-106.

毕业生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强弱反映出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对高校的评价。贫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但实际上他们的就业能力并不高,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1学生。从贫困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其就业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就业目标模糊,期望过高,导致盲目投递简历,成功率不高;(2)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不扎实,没有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3)就业心态浮躁,心理承受能力较差;(4)社会实践能力不足,面试技能薄弱;(5)社会资源匮乏,经济压力较大。

1.2高校。高校是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者,然而其在追求高就业率的时候并没有充分重视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1)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错位,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变窄;(2)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创新创业教育滞后;(3)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忽略贫困毕业生的真正诉求;(4)缺乏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薄弱;(5)高校会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分配给学校的招就处或者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来做,校内部门之间缺少联动,负责部门势单力薄,无法共享学校资源,以致对贫困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无法提供应有的保障。

1.3企业。企业是检验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高低的试金石,企业认可和需求也是高校开设新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标。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有些急功近利,缺少耐心,多数企业希望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以增强贫困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1.4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政府责无旁贷。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政策支持是增加高校学生就业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国家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学生就业,然而,针对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帮扶措施却很少,政策制度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相应的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没有搭建较好的平台用于贫困学生的社会实践,政府在毕业生就业选择中出现责任的缺位。

2、提升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2.1贫困毕业生要与时偕行,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高校贫困毕业生大都来自经济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使的他们在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兴趣特长等方面赶不上其他同学,需要他们进入大学后培养自立、自强、勤奋、好学、敬业、有抱负等优良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知识技能比赛,扬长补短,激发奋斗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举办各类职业生涯规划和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同时,贫困毕业生要摆脱“受助”的精神依赖,提高自己情绪的调节能力。

2.2高校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注重贫困毕业生的养成教育;提高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关注贫困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保障性资助向发展性资助的重要体现。高校要健全科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重视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办“自强补习班”,夯实贫困生专业知识;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加大经费投资力度,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让毕业生能充分认识到企业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择业目标。加强就业政策法规的指导,“使毕业生认识到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

2.3企业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建立“校企合作贫困生培养体系”新模式,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办学,可以同贫困学生达成培养协议,资助他们在校完成学业,假期提供实习;学校除按照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外,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由企业提供教学指导,让毕业生提前接触到该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工作流程等,缩短了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培养周期,实现共赢。此外,企业要客观公正的对待贫困毕业生这一特殊的求职群体,重视挖掘他们就业能力,避免就业歧视。

毕业生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毕业生;反馈;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147-0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毕业生数量成倍增加并且持续攀升,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其培养的学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怎样?培养的毕业生是否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如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这是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必须回答与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毕业生信息跟踪与反馈体系。通过对毕业生的信息跟踪与反馈和对这些信息进行的分析评价,让学校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预测,做到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式与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

一 构建高校毕业生信息跟踪与反馈体系的意义

1 高校毕业生离校后信息跟踪与反馈工作可以使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劳动力市场接轨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体现量的变化,而且在高等教育的入学起点、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这个结构性的变化,突出的特征是多样性。既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还要承担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服务显现出广谱性特征。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情况,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与劳动力市场接轨。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再是原来狭窄领域里人才资源的简单配置,而是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而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日益显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成为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两个主体。构建毕业生信息跟踪与反馈机制,有利于动态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人才流动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科专业设置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2 高校毕业生离校后信息跟踪与反馈工作可以全面反映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情况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按照自己设计的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当他们走向社会,利用在学校里学习的很多的知识参加很多活动,在学校所积累的东西能否真正成为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助推器。这些只有通过他们在社会职业岗位上的检验和时间上的检验,对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进行反思,找准劳动力市场反馈的信号――诸如:我们的“产品”有何优点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生产中需注意哪些问题等。通过反映出的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在下一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调整、改进、优化、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进而使学校教育工作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使人才培养和使用形成一个连贯、科学的体系。

3 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信息跟踪与反馈工作可以反映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的成败内涵,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不断改进。

在一个职业更迭与职业流动加速的时代,当前高校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面临着各种机会与挑战。一个成功的判断和选择能使他们节省很多在人生探索中所付出的成本。然而这种选择必须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集中在每年即将毕业的前几个月中做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种选择的真正意义只能在他们步入职业生涯后才能真正全面地反映出来。经过时间检验后的成功职业选择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可以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者最重要的理论源泉。这些案例将为提高学生就业辅导工作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

4 高校毕业生离校后信息跟踪与反馈工作可以促进对高校毕业生的各种社会资源的利用,为高校在校生开展各种活动提供支持。

高校毕业生是高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步入职业生涯后的他们,有很多时候会以自己是某高校的毕业生为荣。他们也愿意尽自己所能为母校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比如将自己职业探索的真实体验反馈给在校生,为在校生去他们所在的企业参观实践提供支持等。

二 高校缺乏毕业生信息追踪与反馈机制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系统地收集与教育教学方方面面有关的信息,科学地进行分析,建立教育教学信息反馈体系和机制,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就学生而言,绝大部分的高校对毕业生质量与学校长远发展的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尚未形成对就业后的毕业生进行质量追踪的有效反馈机制。这就造成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盲目性的问题:高校作为教育“生产者”,却并不清楚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投入市场后的用户反应,对于自己的“产品”,其生产环节是否合理,“产品”的构造(毕业生的知识构成、能力构成、素质构成等)是否符合实际使用需要(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需要),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其他高校的毕业生质量)相比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在这些方面,各个高校并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而总是在和其他“生产者”进行交流,只是在看其他“生产者”做过什么,不断地考察其他“生产者”的“厂房”和“车间”(高校的各种教育资源)里有什么,再据此进行不断的改革――看别人有重点实验室就加强实验室建设,看别人在组建学术科研团队就不顾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而上,看别人SCI和EI的录用量高而不顾其他片面追求录用量……然而,很多高校却并未考虑“用户”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未考虑自身所输出的“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后,“用户”使用后认为还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要求高校教学做什么相应的改革等等。由此可见,高校自身产品的质量所蕴含的信息资源并未对高校教学改革产生应有的影响,高校尚未主动将产品质量信息转变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显然缺乏规范、有序的质量追踪调查机制。

三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校毕业生信息跟踪与反馈体系的优势

1 传统毕业生信息跟踪与反馈方法的局限性

当前,一些高校虽已注意调查了解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活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种联系大多是零星的、随机的,不能全面地、广泛地反映毕业生的真实动态。分析原因,主要是:(1)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回收较为困难,尤其这些毕业生离校后各奔东西,难以联系,且他们毕业后不再受学校管束,对这种调视程度不够,往往会嫌麻烦而不填写或寄回问卷。(2)有些高校采用访谈法,能较为清晰、全面的获取有效信息,但访谈势必要耗费大量

的人力、财力,从而制约了这种方法的普遍使用。(3)同学聚会、校友会等形式也能提供信息,而且信息可信性很高,但毕竟这是少数的不定期的反馈,信息量较小。既然传统的方法存在种种局限,那么我们有必要开辟新的途径。

2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毕业生信息跟踪与反馈体系的优势

针对传统毕业生信息跟踪与反馈方法的局限性,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毕业生信息反馈体系,充分发挥网络简便、快捷、交互的优势,部分替代实际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工作,数据统计也较为准确;同时,调查范围更广,信息量反馈更大,也更科学。

在网络虚拟空间里,没有面对面的尴尬与拘谨,易于师生、生生就某个问题(如专业学习、就业感悟等)展开平等地对话与讨论,既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学生毕业后的情况,也能就一些问题给学生以指导,为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学生也愿意积极参与。

信息技术平台支持下的毕业生信息反馈体系,突破了时空的局限,非常适合与毕业后在五湖四海闯荡的校友们的交流与联系,让他们畅所欲言,能听到一些真实的声音。同时,该平台的建立,既利于学校与校友间的联系,也利于班级与班级、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进行信息交换。

四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毕业生信息跟踪与反馈体系的构建

1 校友信息采集。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采集学校校友的就业信息,学校负责学生就业的部门,尤其是各个院系部就业的部门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从思想上提高对构建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在校生班级信息体系的认识。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做好构建高校学生信息反馈体系的准备工作,让他们认识到该体系能够帮助他们与校外校友进行联系,能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学习,合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等,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利用该平台,建立以系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及班级辅导员为主,班干部为辅的层层负责制的班级信息系统,为大学期间学生的信息管理提供方便,也为学生管理的工作带来方便。

(2)构建初期毕业生信息体系。学生毕业时,将前期构建的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在校生班级信息体系,转变为校友跟踪与反馈信息体系。为使该体系得以健康发展,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应届毕业生意识到该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意义,宣传该体系即可以引导他们就业,也可以帮助他们联系校友,甚至可以继续联系选择更好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是他们毕业后联系的渠道。

(3)构建完善的高校校友就业信息反馈体系。为加强学生毕业离校后的信息采集,学校相关就业部门将各个院(系部)及各个班级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成完善的毕业生信息反馈体系。为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成为一个活灵活现地有生命力的信息体系,学校各学生就业部门及班级是信息站,班级辅导员及热心为班级工作的学生是信息员,继续为班级信息体系维护出力,使得班级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及时输入到毕业生信息体系中,保障体系正常运转。

2 毕业生信息数据分析处理。理论上,毕业生的生命周期是从高校毕业到退休的职业生涯周期,但在实际应用中,毕业生生命周期对高校价值比较大的时间是毕业后的10年左右,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工作也不可能长期进行,我们按三次调查进行设计,即毕业后半年的跟踪调查、毕业后一年半的调查和毕业后三年半的调查。建立科学的毕业生信息分析统计,对校友毕业及毕业后的去向进行分析统计。一方面反映校友就业率,反映校友就业层次。同时也可反映校友性别、与专业对口相关的就业情况、工作领域、工作环境及地区、薪酬和福利、个人就业满意度、单位对个人工作的满意度、工作时间年限、培训机会、失业时间和原因、处于闲置的时间和原因。在此基础上继续细化指标,进行更深层次的校友就业信息跟踪与信息反馈统计和分析,也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3 预测毕业生就业方向。已经毕业的学生通过在大学的学习和社会上的历练,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专业技术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通过毕业学生的反馈意见,学校可更清楚地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以及本学校学生在社会上的定位。因此,将高校校友就业信息逐年整理分析,使之逐步趋于完整。通过分析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毕业后就业去向,可预测本校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同时,对就业工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绘制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图,并建立稳定的信息互换机制,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以及根据社会需求,提出学校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要求的合理化建议。学校应逐年把校友就业信息分析结果纳入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视野,对学生就业前景进行有效的预测及分析,依据市场需求设立专业及招生,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沟通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以适应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迫切要求。

4 构建数字化资源学习平台。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在校学生班级信息体系,在该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各专业教学院系教师指导下的数字化资源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学生自我知识建构的虚拟学习社区。通过该平台,一方面教学院系展示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知识引导,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外学生的联系,了解他们的知识需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模式。

五 结语

构建行之有效的毕业生信息跟踪与反馈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科学公正评价高校毕业生质量,了解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第一手参考资料,也是高校调整完善培养计划和专业方向及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通过信息技术构建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体系,有效利用该反馈机制,可以改革和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人才,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李听荣,对高校毕业生离校后信息跟踪与反馈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5)

[2]陈霞,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建设研究[J]档案,2007,(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