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的语言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范文第1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启发。”在各种不同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播、学生能力的培养、记忆素质的提高,都需要依赖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师的角度来看,通过教学语言才能将知识传播给学生,教学语言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需要将要传授的内容和讲解思路通过系统规范化的语言描述出来,才能达到更好启迪学生的目的。

1.语言艺术影响舞蹈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密切的关系。具有魅力的教学语言是启迪学生和提高学生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清或者表达太过沉闷、没有生机,都不利于塑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舞蹈是一门将技巧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教学课程,舞蹈教师需要通过可视化的动作演示及巧妙的语言艺术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确保学生可以顺利地学习舞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用形象化的语言将想象的舞蹈意境描述出来。教师需要综合的协调好语言艺术与动作演示的关系,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舞蹈教学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舞蹈教师应当将语言艺术融入教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舞蹈的精髓。

2.语言艺术是舞蹈教学的主要手段。不管是常规的课程,还是类似于舞蹈教学这些非常规的课程,语言教学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舞蹈教师通过语言艺术保持与学生良好的心灵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从而确保提高教学质量。舞蹈教师也需要通过语言艺术将动作要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确保学生的学习速度和质量。

3.语言艺术影响舞蹈学生自身能力发展。舞蹈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不但会对教师自身教学课程的进展和教学成果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还有可能影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首先,学生通过舞蹈教师的语言艺术中探索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能提高自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循序渐进的影响力,学生长期在教师语言艺术的氛围中,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喜欢上语言,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灵活应用语言具有很大的帮助。再者,舞蹈教师对于舞蹈意境的优美生动的描述,使学生从中感受美丽的存在,并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确保学习质量。而舞蹈教师就需要具备对事物的感悟和表达能力,以确保他们的语言艺术具备审美价值。

二、舞蹈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语言艺术

舞蹈是一种通过人体动作体现美的艺术,舞蹈教师不仅要知道怎么样造就这种魅力,更重的是了解怎样把体现美的技术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具备非常强的教学修养。舞蹈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正确地运用语言艺术。

1.教学语言需要清晰准确。舞蹈教学中存在多种专业名词和术语。舞蹈教师在进行动作解析和理论知识传授的时候,表达一定要清晰准确,以避免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偏差,不能理解核心精髓,从而导致学习情况差,甚至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因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并做到教学语言准确无误。这需要舞蹈教师熟练地掌握舞蹈专业相关知识,并能通过语言艺术表达,让学生尽快学会舞蹈动作。

2.教学语言需要生动有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可以使用诸如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述舞蹈的动作和精髓,通过想象描述舞蹈表现的环境和背景,让学生觉得轻松愉悦。对舞蹈动作生动有趣的描述,可以渲染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激情,同时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总的来讲,舞蹈教学老师生动的语言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审美和表达能力的作用。3.教学语言需要精练。舞蹈教学的独特性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要精练。舞蹈教学是动作和语言描述同时进行,如果舞蹈教师语言不精练,首先会导致教学信息量太大,学生不能抓住重要内容,学习质量下降,延迟教学进度。其次,舞蹈属于一种艺术性的运动,学生在学习或者练习舞蹈动作过程中,精神兴奋度高,如果教师语言太过烦琐会抑制这种精神状态,从而造成学生心理和身体上不适,另外学生还容易产生反感情绪。

4.教学语言需要亲切。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甚至会有受伤情况发生。在学生动作不到位或有消极情绪时,舞蹈教师的语言过于生硬严厉会使学生的情绪更受到打击,内心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学习过程。如果舞蹈教师可以采用亲切的态度,并使用适当的语言安抚、鼓励学生,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提高自信力,在舞蹈学习方面也可以有所造诣。

5.教学语言需要富有情感。舞蹈传递人类的情感不仅依赖于舞蹈造型和动作,重要的还有情感因素。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展现情感的作品需要融入感情地讲解,从而创造合适的学习氛围。舞蹈教师需要将语言赋予情感,使用丰富、生动的词汇将学生带入舞蹈体现的环境中。只有当学生对舞蹈展现的感情有深刻的感触时,才能更加激发学习舞蹈的激情和学习的质量。另外,学生在此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审美观念。

三、结论

教师的语言艺术范文第2篇

语言交流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仅仅通过语言来有意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有目的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促进和提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教师在语言艺术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语言要规范

英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教师都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job!”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教师的语言要能用丰富多彩的语词来进行说理教育,不能在正式的教育场合中随便使用谈家常所用的词语,也不能在和学生促膝谈心时使用外交辞令,有些语言词只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使用。因此,教师应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学生说不同的话,并使语言的含义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既要注意语义的转换,又要表现出语义在语境中的逻辑功能。说话时更不能搞老一套,贴标签,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教师的语言必须“客观真实”、“主观真诚”、“情境真切”。

二、语言要有情感性

“若要使人心动,必先使已动情。”教师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

语言的情感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心理学家发现有的情感因语词刺激发生波动,造成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的变化,导致皮肤导电率的相应变化。皮肤电反射强度即可说明语言符号的情感性效应的大小。由此证明,教师的语言艺术的情感性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教师满怀情意,单调的教学就能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到的就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而似乎是种深情的诉说。

英语教师语言的情感性一般表现在语调的平、升、降、曲四方面。平表示淡漠、庄严、悲痛和沉郁的感情;升,表示疑问、愤怒、惊异、召唤等语气;降,表达坚定、感叹、祝愿、祈求等情绪;曲,表示幽默、怀疑、调侃和讽刺和语意。

此外,英语教师语言情感还体现在语气的变化上,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气息可以表达不同的语言。如“气徐声柔”,给学生以温暖感;“气满声高”给学生以喜悦感;“气短声促”给学生以紧迫感。

三、语言要有激励性

激励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感染力强,针对明显。例如,某女生因连续再次考试失利而流露出了消极情绪,她在作文中写道:“一切希望都是失望,一切理想都是幻想。”笔者阅后批道:“Be yourself on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will be yours”然后又附上“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这几句话给这个学生以极大的鼓励,使她重新燃起了自信之火。

班里还有一个学生非常喜欢画画,常常在英语课上画画,而英语成绩却一塌糊涂。笔者没有在课堂上点名批评他,而是在他的作业本中写道:“Your drawing is very excellent. You are really a clever boy. If you learn English just like you learn drawing, your English must be very good. I am sure you can .”另外笔者在课余找时间跟他交流,对他喜欢画画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又指出他不应该在课堂上分心,影响学习。给他阐明学英语的重要性,又鼓励他在课余多学画画,学有专长。这样引起他的共鸣,师生心灵沟通,他也因此喜欢学习英语起来,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英语教师语言的激励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比激励和夸张激励两个方面。人比人,激励人。教师常在班上倡导比、学、赶、超的学风,比字当头,极富鼓动性,它能使学生心底的激情喷发而出,使一些纷繁难题峰回路转。这种“比”就像一杆路标,激励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前进。除了运用对比手法来激励学生外,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在有意识地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说法来表达、突出、强调某种思想,从而激励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出迅速的反应。

教师的语言艺术范文第3篇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总体特点

(一)、规范性

准确规范,是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熟练掌握常用汉字的准确读音,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达到吐字清晰、连贯流畅、快慢适中、富有感情的基本要求;身边就有任课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好,唯独普通话不过关,导致学生评教要求换人,教学比赛中痛失良机。反之,一位字正腔圆,有着标准流畅的普通话的教师范读课文则会先声夺人,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语言的准确规范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内涵,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硬功之一。

(二)、科学性

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用你的精辟与深入轻轻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自己去享受明媚[1]的阳光。讲解《风筝》,学生大都能感受到笼罩全篇的浓浓的“悲哀”,但他们眼前看到的只是“我”因“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二无法弥补的“悲哀”,我在准确深入的分析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对中国儿童教育制度的“悲哀”,对儿童精神被虐杀二不自知的深沉感慨,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了文章中的情感。

(三)、生动性及趣味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规范,还要生动。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如:教师不善启发或启发不适时、不适度或启而不发等不利于优化教学语言的现象,使学生的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2]。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生动、饱含情感而又富于启发的。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深奥变浅显,枯燥变得风趣。

二、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语言问题

课堂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的始终。应该说,课堂语言始终是课堂的生命象征,教师语言失去了生命的色彩,那么课堂也失去了生命活力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着一下问题:

(一)、课堂教学语言日常口语化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教学口语语体,要求有口语化,又要有科学化和准确性,但又与日常口语不同。我发现,孩子们听后很疲劳,下课时简直筋疲力尽了。我开始仔细听教师的语言,使我大为吃惊。教师的语言是那么混乱,没有逻辑顺序,他讲的教材的意思是那么模糊不堪,所以学生不得不用全部的力气,才能听懂一点点东西。孩子们感到疲劳的原因正在与此。”[3]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教师课堂语言的非日常口语化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语言无目标指向

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即为了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相反,流畅清晰的表达,有着明确目标指向性的课堂语言,就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清晰,表达干脆利落。教师的乐天教学语言变化快,而调整、引导的策略就完成于瞬间,因此,都有赖于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明确的目标指向,才能将“山穷水复疑无路”引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

(三)课堂教学语言缪误横生问题

在教师课堂教学方面,通过听课调查、录音分析等反思手段,发现教师的口语存在着不足现象,其中又因人而异。仔细分析,教师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归为四类:第一类是错误类,含四种:第一种是语法错误。第二种是语音不准。第三种是口头语说法不当。第四种是字词误用。第二类是重复。教学中教师口语的重复可分为积极重复和消极重复。积极重复即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强调和突出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而运用的重复性语言。消极重复是教师无意识的多次重复,是属于物必要的重复,在课堂中表现为同一语句多次重复或重复学生的回答,没有意义。因而在教师教学中要消除消极的重复现象。第三类是语癖。这里的语癖指不适当的口头禅、惯用语、语气词等,有的来源于语音习惯,有的来源于思维阻滞和心情紧张等因素。第四类是插曲。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拉扯话题(题外话),所讨论,讲述的内容跟教学内容、目标不相融,甚至毫无关系,不仅破坏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氛围,更大程度上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意义及优化策略

(一)、提高普通话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教学必须使用准确规范的普通话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准确的利用语言传达信息,在语言准确的基础上,注意提高自己在音色、音强、音高、音长等方面的表达,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负载丰富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更大的满足。与之相反,使用普通话教学,咬音准确,行腔舒缓,轻重鲜明,和谐中听,方能提高教学语言的整体文化品味。

(二)、增强课堂教学语言运用艺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尽享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增强教学语言表达的艺术呢?在此,以我所在的学校做为调查对象特地整理出几条措施:

(1)语言表达准确精炼

所谓准确,不仅是指语言、语法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指用丰富多彩的词汇、句式表达事物的千差万别,说话喜欢“套话”贴标签,或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所谓精炼,就是句句话说在点子上。教师的表达确切简洁,耐人寻味,从教学功能上讲,有引发思维、拓展思路、启迪智力的作用[4]。如当代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在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这几句话,诱发人们的想象,刺激人们的“内视觉”,生动地再现了上火,会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体态语自然、得体、有感染力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带有一定的感彩、能够传递一定信息、表示一定态度的、在人的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非有声语言的表现。教师用动作代替了口头批评,不飞口舌不动声色不影响教学,真可谓是“经济实惠”的教育方式,这就是体态语的妙处[5]。体态语言表达系统大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言语者身体的动作及态势(包括面部、上肢、躯干、下肢);第二部分是副体态语表达系统。副体态语表达系统是指言语者穿着服饰、发型打扮等能给人一定感觉信息的附加物。第三是言语者的空间表达系统。空间语言表达也能传达重要的信息。比如教师看到教室混乱,便无声地站在教室门口。学生看到教师这样,慢慢地停止了说话,安静下来。这便是教师的空间语言表达系统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

[2]钱威:《教学语言前探》,载《教育研究》,1991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师的语言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工具;学习兴趣

语言是教学中必要的工具,尤其是在语文课上,语言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而懂得运用语言的魅力,提高自身语言的表达艺术,是对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通过语言去传播知识,对学生进行启迪,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会一扫课堂的枯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容易投身于语文的学习中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懂得运用语言艺术很重要,不单会提高教学水平,甚至会使学生受益一生。

一、什么是语言艺术

所谓的语言艺术就是通过自身丰富的知识和感情,使单调的话语变得更加生情并茂,更加容易被听者所接受,使听者更容易融入说话者的语境中去。增强语言的艺术性,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吸引听者的兴趣。语言是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钥匙,懂得运用语言,学会语言的艺术,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语言艺术在初中语文课上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艺术是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学会运用的一项基础技能,学会运用语言艺术,教师使自身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用动人的语言传授枯燥的知识点,用语言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感受到听课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活跃课堂气氛

提到语文课,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枯燥。这时,就要靠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来化枯燥为生动。充分运用语言的艺术,在授课过程中,运用亲切、活泼、幽默的语言形式,引经据典,把枯燥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的形象和直观,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言艺术一方面可以充实自身的语言,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内涵。另一方面,懂得运用语言的艺术使语言更加温和,对学生多用肯定、鼓励的话语,避免恶言相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语言艺术范文第5篇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更是如此。一堂成功语文课的教授,往往是语文教学语言的华美展示。对于教学语言的特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要具有一般教学语言艺术的共性,还要有自己的特殊性,具体而言:

一、语言的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采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

教学语音的准确性是达到教学清晰美的主要途径,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只有当教师十分准确地利用语音传递信息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并产生审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音韵调之间关系密切,若语音不准,表意则可能差之千里;汉语中多音现象、混音现象繁多,就更需要教师在准备教学语言时,潜心推敲、稽查,以求准确通畅地表情达意。因此,教师的语言要规范,要学会使用普通话。

二、语言的的情感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和一般的语言不同,那就是它必须具有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感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是语文教学担当的独特的使命。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就必须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要求语文教学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上共鸣,使学生在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过程中去求真、崇善、爱美,从而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再者,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第三,从老师传情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中的“三情合一”即文章情、教师情和学生情的同步流转,高度融合,要有教师的思想感情起中介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时语言要有感情。有感情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亲切感人、激动人心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使之乐于接受新知识。

三、语言的形象性。

这个特点是由语文教学语言的文学性决定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又是作者精心刻画的形象。语文教师通过形象化的教学语言,可以还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形象的教学语言让人容易接受,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再现事物的形象,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套语文教材,荟萃名家名篇。如果没有形象,就没有小说;没有意境就没有散文;没有生动形象的语言,语文课就是沙漠。李燕杰教授说:“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事物,深奥的变得浅显,枯燥的变成风趣。可以说,教师形象性的语言可使文中的形象活生生地动起来。

四、语言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例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这样问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来塑造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仔细学习,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五、语言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