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思想感悟

教师思想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思想感悟

教师思想感悟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以学定教 思想品德 实践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66-02

在新课程理念和“以学定教”原则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情分析是否到位。通过教学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道德素质,外显为道德行为,就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深入分析学情,依据学情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活思品课堂的生机。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有这样一些感悟:

一、要依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切合性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是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焦点。

在2011版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1.3中有一项要求为“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因此在八年级思品上册《两代人的对话》一课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十几年后,你们也都将成为父母,而对年幼的孩子(想象一下)你会有哪些叮咛与嘱咐?请说出三句你平时会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并说明理由。有一位同学回答道:“出门要小心;放学别太晚回家;作业认真做。”在问及理由的时候他说是因为妈妈平时一直是这样对自己说的。继续深挖问及他的感受时,该同学说很烦,觉得妈妈就像一个老太婆。再追问妈妈的叮咛是否正确,该生也认为是对的,就是说得太多了。但是当我问及如果你的孩子无法领会,反而觉得你太唠叨怎么办,就如同你现在的感觉一样,最后该同学还是认为说还是要说的,但也可能会改变方式方法。

这样的一个情境的设置符合了初中学生的情感特征,碰触到了学生的敏感点,学生自然而然地有情可抒,有感可发。通过这样的一个情境的设置,同学们换位思考,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讨论,并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使学生产生情感与思维的碰撞,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情感与价值观,学生体会到唠叨背后的关怀,从而学会理解与体谅父母,并尝试与父母进行沟通。

二、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征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相宜性

要真正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通过观察与分析等方式来掌握学生思维规律,然后“顺思而导”“蹲下身去”,用学生的思维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增强体验,而不能跟以往一样居高临下甚至脱离学生实际进行预设,试图让学生围绕自己的指挥棒转。

2011版课标1.4要求“了解教师的工作”“增进与教师的感情”。要真正达到这一目标,单纯的说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为了上好八年级思品上册《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课,在正式上课前的一个星期我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他们观察自己班级的某一位任课教师的活动并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请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观察的结果。原本我以为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体会到了老师一天工作的辛苦,自然地激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结果是有部分的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说老师一天也就上了几节课,很轻松,没什么辛苦的。

这样的结果是我始料未及的。在课后我又找这些同学交流了一下看法,发现他们就是抓住了老师工作中的一项活动而不计其他,因此得出了那样的结论。于是我请这几位同学去采访自己的任课教师,更深入地去了解老师们的日常生活,并根据自己的采访写出报告。最后这几位同学都认识到了教师工作的不易,加深了对老师的了解,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通过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相融合,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要求及目标。

三、要依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安排活动形式,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2011版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即使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也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地区、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能够兼顾到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通过对学生真实思想状态的了解,有的放矢地组织活动,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课堂的生命力,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师生沟通更为流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从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感受,有实际的收获,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思想感悟范文第2篇

【摘 要】高效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模式。文章结合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积极尝试运用体验、探究、感悟,提升这一教学模式,促进了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高效。

关键词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思想品德课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14-02

近来,高效课堂成了教育界的主题词,所谓高效课堂,从专业角度说,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从通俗角度说,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积极尝试运用体验、探究、感悟,提升这一教学模式,使课堂达到了高效,使学生获得了启迪。

一、创设教学情境,加深情感体验

体验式教学是本模式的起始环节,它是指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已有经验来认识周围事物,并认识、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真实情境,使学生感到确有探究的必要,从而积极参与课堂,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

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因素是学生熟悉的情境,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笔者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故事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这时候,教师应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协作者,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从情境中发现问题。例如,讲到“同伴互助同行”的有关知识时,如果只是单纯举一些友谊重要性的例子,学生可能也只能停留于理论的理解与体会,如果能够适时创设情境,开展一定的活动,则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笔者上课时开展了“风雨同舟”的游戏环节,请几位学生用眼罩蒙上双眼,让他们各自通过设置了障碍的路径回到座位,被蒙上眼睛的同学困难重重,最后没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改变了规则,允许有一个同学在身旁用语言或者肢体帮助,很快,有了同伴的帮助,他们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种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很快便能得出:“友谊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更为可喜的是,被蒙上眼睛的学生甚至还在分享感受时说到:“残疾人的生活很不容易,我们要关爱他们。”这种通过亲身体验产生的感悟,要比教师说教来得真实和深刻。

中国有句谚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人生经历而言,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是最难忘的,所以对体验式教学的探讨和尝试是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的挑战性任务,是贯彻创新教育的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更是时代的呼唤。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能把小课堂变大、变活、变新,把学习、研究、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它是当前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模式,它能促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二、转变教学理念,激发探究兴趣

单一、被动和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影响课堂高效的一个重要障碍,成为扼杀学生创新意识的无形杀手。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是推进高效课堂的必要途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因此,在激发学生主体探究思想品德学科兴趣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进而获得创造性成果。例如,在教学 “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笔者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

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有几种消费方式,哪一种方式可能让主人日子越过越红火?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给出选择方案。题目出来以后,学生们很有兴趣,讨论得热火朝天,最终确定了三种方案:第一,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第二,把鸡也杀了吃掉;第三,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在上述三个消费方案中,选择了第三个,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如此教学,学生们均感觉新鲜有趣,一下子把他们带到了新奇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纯理论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结合书本要求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举行一些辩论赛。在辩论中,他们不断探究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观点。例如,在讲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时,这个内容如果光靠教师讲一点新意都没有,学生也不愿意听,于是笔者在处理这段教材时,先让学生观看“老人倒地该不该扶”的视频,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并选出“伸手相助”和“悄然离开”发表他们的观点,辩论时学生伶牙俐齿,针锋相对。赞同“悄然离开”的学生表达了内心对做好事反被诬陷的担忧,表达了社会的冷漠促使大家不做好事的担忧,而赞同“伸手相助”的学生则义正言辞地强调助人于危难之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互帮互助是人性的光辉。在辩论中,笔者慢慢把他们幼稚、不成熟的观点引向正确,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消化了书本知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学生们在辩论中还对发生这种冷漠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显而易见,这种活动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才,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体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三、诱导心灵感悟,引领行为提升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和时事紧密联系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习了思想品德课以后,要力图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现实生活的问题,并将书本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着眼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这也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也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要求。例如,在讲到“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时,为了说明“中国的脊梁体现民族精神”,笔者在列举了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和英雄人物的基础上,又播放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的视频,其中,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事迹的感人场面深深震撼了学生。为了进一步营造气氛,升华学生的情感觉悟,笔者又充满感情地朗读了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使学生受到深深地感染和教育。教育要促动学生的心灵,但心灵的净化和觉悟的提高是一个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内化过程,在教学中,不能只止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停留在感官的刺激和一时情感的渲染,应着眼学生生命的成长和觉悟的提高,进行不断地熏陶、感染和强化,升华思想觉悟。

探求高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本文只是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高效化的实现途径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还需在实践中继续完善,不断总结,惟有如此,高效教学模式才会日臻完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闫冬至.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叶卫红.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教学[J].新课程(上),2011,(6).

教师思想感悟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82-01

一、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作者深厚感情的产物。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引起感晴共鸣。通过心灵的共振,情感的认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审美水平的目的。

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引人入胜的课前导语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也可以是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是背景材料,作者生平的适当介绍,也可以是教师饱含激情的讲解分析。总之,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文易法,恰当选择,灵活运用。一旦学生进入情境,思想教育的渗透也就水到渠成了。比如教《海上日出》、《可爱的草塘》等文情并茂的课文,如先向学生展示有关的风景图片,再播放配乐的课文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陶醉在祖国山河的雄奇、优美、壮丽的景色之中,体验到自豪、激动、奋发向上的情感,热爱祖国的炽热,真挚感情油然而生,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水融。

二、感悟体验,激感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有人说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意图和方法。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一句话,要激活经验,“以读求物,读中见悟”。只有感悟才会使思考有深度,感悟是情智交融的,感悟重于综合,感悟主要是同化,感悟的主体是参与者,感悟是全线相联,感悟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亲身感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对课文塑造的生活原型有设身处地的真切感受,催化自己的情感,与作者心心相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情的熏陶、理的启迪。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起共鸣。才能真正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为此,教师必须做到:1把全体学生看作感悟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2营造情感氛围,提供感悟契机;3架设一座沟通学生“主观存在”与教材“客观存在”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进入感悟境界。这种内在的感悟,是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其中的重要表现。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暗示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语文德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说服力,最易激励学生模仿,教师应以知传知、以情传情、以行导行,取得育德的高效。比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第一,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在快乐、舒适的气氛中感受个人非常强烈的肯定体验。第二,精读1—4自然段,让学生真切体味到叶圣陶先生给“我”改作文的情绪,联想自己的习作主动进行追忆的体验,通过想象记忆,把自己值得珍视的这段学习生活情感经验重新提取出来,联系课文进一步强化、巩固、整理、挖掘其价值和意义。第三,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品读5—10自然段,接受庇护性体验,感受到在叶圣陶先生家做客的那种温馨与快乐,接受“与空间完全融合,非常宽松,得到庇护,得到喜爱”的体验。第四、深读第11自然段,整体感知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接受新体验中把课文蕴含的精神财富和语言知识传承给学生,通过情感的陶冶,使它们得以接受,最后,通过创造性体验,让学生把从课文总结受到的综合信息重新组织、调整、创造,与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最终内化为个人的人格特征。

三、挖掘教材,熏陶品德

教师思想感悟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感悟 层次性 探讨

感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新大纲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感悟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看待感悟,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是否具有层次性,感悟的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否有内在的联系,笔者想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展开必要的探讨。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感知和领悟。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下面笔者把感悟过程划分成感性、悟性和灵性三个层面逐一加以剖析。

1.感悟的感性层面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在阅读课文并感悟语言文字时,感性层面是不可逾越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去进行阅读。一条是眼睛的“生理视线”,负责吸收语言符号以供心灵辨认;一条是心灵的“心理视线”,通过想象与联想,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图画。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舍得化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在与语言文字的反复充分的接触中明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此时,教师往往可通过提出读了这一部分“你了解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等浅层次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在感性层面上对课文内容掌握的信息量,而学生往往是通过复述或转述来反馈他们对课文的了解程度。

1.1 复述。复述是指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重新表述,一般分具体复述和简要复述两种。复述的顺利与否主要取决于复述者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知程度和记忆贮存语言文字的能力。

1.2 转述。转述是指学生参照课文的语言文字,通过组织加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表述。在语言的表达上,转述比复述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心智操作上,转述除了感知,记忆的参与外,还需要学生生活经验和形象思维的加入,并对课文语言进行合理的提取并重组。

复述和转述,属于感悟的感性层面,是感悟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不管是对全文的把握还是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此时教师应寻找到感悟语言文字的最佳切入口,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的介入,促使学生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感悟的悟性层面

感悟的悟性层面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介,是衡量学生是否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准。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那么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不完整的。所以在悟性层面上,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其思、动其情、明其理、得其法。

在悟性层面上,感悟语言文字的最佳方法就是“熟读精思”。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然后扣读导悟,以读见悟,保证学生有自主读书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潜心会文”、“切已体察”,“披文以入情”。在感悟语言文字过程中,教师还要顺应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的“导”就应以形象思维为支撑,经常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如即兴表演,画简笔画,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等。因为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个情境的。反过来,一旦学生看到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自然“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

在悟性层面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你读懂了什么?”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等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程度,学生一般通过提炼或阐发来表达自己感悟到的内容。

2.1 提炼。提炼是指学生在熟读精思后将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等内涵提取出来并加以归纳和概括。它是透过语言表象寻找内在本质的过程,需要学生思维、想象、情感的共同参与。学生是否能提炼并揭示出语言文字的内涵是评价学生是否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志,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感悟、去体验,教师要舍得化时间,学会耐心的等待、热情的唤醒、巧妙的点拨,让学生经历从迷茫到开朗再到顿悟的探究过程。

2.2 阐发。阐发,简言之即阐述和发挥。它是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内涵进行归纳提炼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拓展。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当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间的碰撞、交流、融洽。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自然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心田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萌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渲泄出来,此时的课堂气氛应该热烈、民主、和谐,学生会畅所欲言,议论纷纷,各抒已见,他们真正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3.感悟的灵性层面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而且要在悟性当中开发学生的灵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活泼开朗、争强好胜、敢于质疑、坚持己见、敢想敢说、标新立异……这些都是学生灵性的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当中,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汉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汉语文阅读的多解性,最能引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散,最能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辩力和创造力,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为开发学生的灵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地方特别多,因此在感悟的灵性层面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否、敢做,教师应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去发现、创新。如读完一段文章,可这样问学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儿,为什么?”“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比较一下,这几种看法哪种更为合适?”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此时,学生往往通过深入的质疑问难和独特的品析评价来展示他们的思维成果。

教师思想感悟范文第5篇

学科渗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重视学科渗透的研究,让教师走出去吸收新知识,学习新经验,才能大大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渗透水平。

1 移情感悟原则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体验原则,离开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将苍白无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移情感悟,对教学内容的移情感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而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移情感悟,对学习内容的移情感悟。对学习活动的移情感悟,对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

2 科学化、系列化原则

各学科的教材,都是依据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该学科特有的知识体系编排的,而德育内容只能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同一学科不同阶段的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及要求亦不同。

3 不断深入的原则

教材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旬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认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4 客观性原则

道德规范存在于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戒律、艺术作品等形式中,语文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德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这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即德性。

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英国哲学家赖尔认为:“美德不能单纯通过口授和训练的方式来救。确实,单纯的口授方式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纯自然的知识,通过反复训练也可以使学生习得一些技能。但单纯的用口授或训练的方式是不可能过到学生道德精神的升华之目的的。”

1 挖掘渗透法

教师需要对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渗透,让学生入境、生情、悟道,从中既学到了文化知识,又受到品德的熏陶和感染、得到思想上的教诲,可谓一举两得。

2 扩展渗透法

扩展能广泛读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得学生能从疑问转化为知识,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离不开拓展联想。

3 情感渗透法

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运用情感性教学手段,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达成德育目标的方法。

4 架桥铺路渗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