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行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61-01

一、中学生道德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1、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偏差

学校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为了抓教学质量,而严重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加之学校的道德教育教学教材缺乏,不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即使学校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也只是分散在各个学科的教科书中,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偏少,并且教师对道德教育的方式只是局限于说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和抵制情绪,使学生认为道德教育过于空虚,进而会导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作用。虽然中学生在学校中已逐渐脱离对家庭的依赖,但家庭仍然是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影响很大,因此,家庭环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深深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方式,并影响学生人格塑造。不良家庭教育价值观对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会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进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目标偏离。

3、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充满了一些不良因素,尤其在当下一些不良风气滋生,比如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为了选择好工作,有些学生通过走后门等方式和功利主义等不良现象的过分追求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还有许多家庭倡导让孩子早些离开学校的思想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由此可见,不良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外部条件很容易会导致一些中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过多追求个人利益,也直接影响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对策

1、创建优良校园道德环境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针对当前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建设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发挥校园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加强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倡导良好的学风和道德教育环境,确保学校成为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和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要优化学校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生道德行为中的主渠道的作用。

2、强化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

针对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深刻影响,所以要尽可能提高家庭教育在中学生道德行为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由于学生的许多时间生活在家庭中,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初步判断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体系,并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践行道德观念的行为。同时要严格区分关爱和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应该以爱为基础教孩子明辨是非,而不是盲目的顺从和溺爱孩子。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孩子道德行为的重要措施。做家务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常做家务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抵御贪图享受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加强与学校老师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和孩子一起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良好的道德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优化。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并且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为了推动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击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同时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杜绝低俗文化的侵害,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生文化建设的投资,为建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奠定物质基础,并加大舆论正面引导,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等场所的整治,营造积极的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对污染因素的控制,进一步净化社会教育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教育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却存在重智轻德、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针对当前影响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因素,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不断创新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充分净化道德教育环境,使道德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 肖 虹.新时期中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第2篇

摘 要:品德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关注道德认知的建立、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实践的开展,规范和完善学生的道德评判体系,并转化为最终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品德学科;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1;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08-01

品德学科致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是本学科的最终要旨。教师在执教品德课程时,切不能以道德说教为手法,而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觉主动地形成道德认知,并在一系列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的激发下外化为道德行为。

一、创设良好的道德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正确的道德认知是实施道德行为的起点,没有符合道德规范、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不可能促发让人称赞、被社会拥护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反映的是个体对整个社会道德规范、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基本认识。正确的道德认知为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坚实的根基,更是指导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先决意识。而道德认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自己的特定规律:学生在自主积累诸如好人好事、购物的学问、爱护花草等方面的道德材料时,会对其产生敬佩之意,萌发学习的信心,产生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道德认识,再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从而使道德概念渐入脑中,以应用于社会事件的道德评判。因此,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创设良好的道德学习情境,还要将个体生活环境的差异纳入设置范围,从而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教师通过生活中有关水的使用场景,唤起学生对节约用水的共鸣,感知水对于人类和生活的重要性。本课的第二环节是“小水滴看中国”,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对中国水资源的认识。接着教师播放了一则缺水地区现状的视频,里面谈到了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状况,学生们非常惊讶,从而升华了对水的认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水资源再利用的环保节水意识。

二、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促使学生由道德认知向道德情感升华

道德情感作为高级社会情感的一种,是在具备一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所产生的憎恨、喜好、敬重等个人情感,更是连接建立道德认知和实施道德行为的关键一环。随着道德认知的不断深入,道德情感将被逐步激发,待这种情感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后,便会激励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学生思想上的进步。反映在品德课堂上,便是积极营造顺应情境的教学氛围,创设学生周边、真实存在的道德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从而实现道德情感的催化,达到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提升情感修养的目的。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一课为例,无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每个家庭成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为了让学生感受长辈小时候的艰苦,与现在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拟好问题,向长辈询问过去的事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家里存放的、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带到课堂中,并配上背景音乐,让他们拿着老物件深情讲述长辈的过去。这种安静祥和的氛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触动学生的情感心弦,激发他们对长辈过去的情感体验,并扩展至对长辈的尊敬、家庭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惜,然后将这种敬老爱家的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情感。

三、扎根真实社会中的道德生活,促使道德情感激发道德行为的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要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学生的个人道德行为准则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学生接受社会规范作为个人认知和信念,二是这种认知和信念被亲身感受到。”因此,教师进行品德学科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的道德认知,激发起坚固恒定的道德情感后,就应鼓励学生将学校与社会进行衔接,踊跃参加社实践,将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这也是在实践教育中检验道德认知,提升道德涵养,完善道德评价体系,促进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途径。以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为例,教师要激起学生更为浓厚的道德情感共鸣,并让学生将道德动机转变为道德行为。例如,学生可以满怀感恩之心走出教室,给校园里的清洁阿姨递上擦汗的毛巾;学生也可以走上街头,给环卫工人递上一块毛巾、一瓶水,陪他们聊聊天,讲讲学校里的趣事,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道德感受,为真正养成尊敬劳动者、感恩社会的道德行为习惯提供实践机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品德学科最重要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道德行为的实施,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但要达到这个目标,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际,引导学生建立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并在逐步稳固的基础上,一步步促进学生实施道德行为,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第3篇

一、 激发动机

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不同的动机有着不同的道德意义,例如:几十个孩子同做练习,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是为得到表扬;还有的是为了以后的开学……这就要求老师对思想行为作以正确指导。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关系,意识淡薄,脑子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颜色。他们的未来要靠我们老师去涂,什么样的色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绚丽呢?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辨别能力差,模仿性强的特点,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如:有的小朋友主动给别的小朋友让路,有的小朋友借笔或本给其他小朋友用……每当此时,教师都要极力表扬。鼓励其他孩子学习这种良好的行为,教育他们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关心别人。

幼儿时期,是思想道德种子最容易在心里生根发芽的时期。虽然他们有时还不能断定,做某件事是否道德,虽然他们还缺少一定的自觉性,但他们要尝试要模仿,他们更有向师性。他们常常把自己的老师当成道德的典范,由此看来,教师的个人素质、行为习惯,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在规范孩子道德行为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的每一言一行。时刻提醒自己,发挥表率作用,以引领孩子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严禁不良的行为习惯玷污孩子纯净的心灵。

二、 指导方式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但事实表明,幼儿园的孩子,即使有良好的动机,由于不掌握方法、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有时也难免事与愿违。就拿一次吃午饭来说吧,我班侯梦奇为了帮老师给其他小朋友递饭,不小心把碗掉在地上,摔碎了,还把自己吓哭了。这就是缺少道德行为方式指导所造成的,要告诉孩子,做这类事时,要不着忙,端稳了,慢慢递过去,等对方接好在放手。这就很可能避免前面一幕的发生了。

道德方式的指导是多种多样的。要针对不同的行为做不可的指导,可以通过学习《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让孩子明确生活的基本行为要求;可以利用故事,使他们理解某些典型人物行为的合理性,还可以组织爱护公物的讨论会,启发他们的道德行为。

三、 锻炼意志

对于幼儿来讲,他们虽然有一定的道德动机,也懂得了一些道德行为的方式,但也不一定能够坚持去做。有时还甚至发生不道德的行为。记得有一次,我让孩子们捡自己周边垃圾,就有一个孩子趁别人不注意,把自己的垃圾扔到前桌的椅子底下。被发现后,我叫来盘查时,说得明明白白,还为自己的做法感到后悔。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就是缺乏道德意志的结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意志,可向他们提示道德意志完美的典范,讲述战斗英雄的故事,如《》、《》等,用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教育孩子们要热爱集体,向英雄人物学习。激发他们锻炼意志的愿望和志向。还可以通过实际,无论天气怎样恶劣,都要求孩子坚持上学。并定期总结,及时反馈,对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做不好的问清源由,个别教育。以此来培养孩子们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由于幼儿的性格不同,意志的种类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引导、锻炼,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各种意志能力。

四、培养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一种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嘛!幼儿品德的可塑性大,行为习惯较易形成。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行为情境,让幼儿不断地重复,而且每次重复都要给予肯定或表扬。如: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习惯。让他们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无信不立”。要求每个孩子都能诚实,重信守诺。在生活中,无论任何人、任何事,只要是诚实守信的,就表扬,反之就批评。更不轻易放过一人一事。

其次,教育幼儿敢于同有坏习惯的人做斗争。如检举课堂上搞小动作的孩子;活动时偷偷摸别人东西的孩子等。以此来警示他人,使坏习气遏制在萌芽状态,良好的习惯得以滋生蔓延。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体系;大德育观;主体性;实效性

目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接受程度不高的现象,也存在着重认识,轻行动;重灌输,轻实践的情况,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限制了学生品德行为的成长。因此,在探索德育工作有效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德育工作的目标性和方向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构建多渠道的德育工作体系;二是应彻底解决好德育工作模式中的“认识―意识―行动”中“行”的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着力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思想需求和心理状况的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在现实中更具有说服力和实效作用。

一、注重德育工作“知与行”的结合

在以往的德育中,强调了“知”的作用,但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过多地强调政治性,没有注意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在“行”方面的要求和做法不明确性。然而在实际中,“行”是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直接指向培养学生德育目标的。在实践中,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到道德行为上,即认识―意识―行动第三层次中的“行”,是关键所在。在“行”的环节上使学生“乐行、会行、能行”。

1.利用道德行为的诱发点,促使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

小学生模仿性强,所以可采用树立榜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觉仿效模范人物的行为,自觉控制不符合榜样标准的行为。

2.运用道德行为的规范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习惯是人的道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定式,所以在德育教学中要使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变成必然性,克服只在课堂教学中起作用,出了校园不管用的短期行为。

二、注重德育工作多渠道教育

1.注重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我们知道,知识是一个人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但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那是终身受益的。因此,学校有责任通过常规教育的开展,让学生遵守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让学生懂得维护校规、校纪、校风,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养成合格的行为举止,并对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反馈,给予正确指导,使之化为自身进步的动力。特别在后进生辅导工作中,要做到不等待、不放过、不歧视,对后进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注意带动其他学生帮助后进同学共同进步。

2.注重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

学生自主管理是突出人本观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从思想到行动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行政管理是学校工作必要手段,但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管理,当然并不是指可以放任自流,而是要有一个高层次的自主管理,这要比仅通过外力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效的多。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学生参与意识,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体现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也能充分挖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潜能,达到发自内心的自我规范,从而成为自觉行动。

三、注重德育工作贯穿于校园生活

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德育活动都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模块教育,但在设置具体的模块进行活动时,必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贯穿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德育工作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载体的。因此,各科教学都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如,语文课中的在讲授古诗或文章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课中有关于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教育;美术、音乐课可以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美的情操;社会公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另外,利用数学课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掌握自然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这一特点,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劳动技能课上则可以开展自己动手、自己设计美化教室活动。

2.德育工作贯穿于校园学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学校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要精心策划,营造庄严、肃穆氛围,并安排系列化、有针对性的演讲,使每次升旗仪式都能让学生受益;主题班队活动,可以让学生自我组织,安排表演,教师适当点拨,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3.注重借鉴古今中外道德典范,培养公民意识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注重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本土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借鉴古今中外道德典范,吸取其精华。学校通过组织观看优秀影片、阅读书籍等方式,让学生接受良好的道德影响,使学生懂得道德规范与民族兴衰密不可分,一个国家要强大,首先每个公民要有道德意识,有道德行为;懂得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继承民族传统,发扬美德,使自己成长为一个爱国的、有社会公德、知文明礼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教育工作。要充分看到德育工作在小学教改和素质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赖于人的素质提高,而人的素质提高则有赖于教育的提高。我们要积极探索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德育方式,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机遇,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达到我们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范文第5篇

从古至今,道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主导地位。在我国,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治环境获得了巨大进步,社会对道德的呼吁不断提高。当前我们面对的道德问题主要有:道德认同感弱化、道德评价标准混乱、道德反叛。

改革开放使人们从计划经济跨入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时至今日,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多元化,还有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合理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并且培养和突出自己的个性。但是,在任何一个年龄段,我国道德教育从计划经济时期继承过来的那一套过分强调集体利益,过分强调共性,而剥夺了个人发展机会,不具有主体针对性的道德及道德教育模式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得到多少改进。

以涂尔干的理论来说,在当前这个时代,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和共性的道德标准或原则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发生了冲突。旧的道德不再适合这个时代,却仍然起着作用,新的道德还处在探寻成长阶段。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原则不能相互认同,发生着斗争。这就形成了我国现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集体之间相互的道德认同感不强。而且,随着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知识结构水平差异的扩大,道德认同的鸿沟也在拉大。

基于和道德认同感弱化同样的原因,不同群体持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他们评价行为的标准也就不同,他们的价值观也就不同。社会的利益群体如此之多,以至于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也是“多元的”。因此,按照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来看,道德认同的弱化、价值观的不统一和道德标准的混乱造成了人们的不良偏好、道德冷漠、超道德、道德疏忽和道德缺点这几类不道德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产生道德反叛,明知是不合道德的却要去做的行为。

在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道德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我们所实行的那种以政治制度为保障,过分强调服从,不注重个体思想和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发展的道德教育体制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合社会整体的发展。现今,探索和建立新的道德教育体系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社会话题。

二、不道德行为的来源及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

20世纪前后,先后出现了涂尔干的道德价值内化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模式、阿德勒的个体心理观、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取向、马丁·霍夫曼的异情和社会认知理论、科尔伯格普遍适用的多等级形式的道德发展的优势范式等道德教育理论。在此,针对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涂尔干的理论及基于这一理论发展和扩展的理论对我国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一)不道德行为的来源。“道德是基于道德原则的操作系统。因此,有道德的是与行为中正确操行的原则相关联,行为是与已经接受的、认为什么是正确的、善良的或正义的原则相一致的”。不道德行为正是违反了这一原则的行为。一旦认识到了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我们就能更好地区分道德和不道德行为,并且可以进一步避免不道德行为。R.D.米卢利用分类法使不道德概念化,认为不道德行为的三种来源是:不良偏好(或价值观)、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心、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按照这三种来源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的不道德行为。

不良偏好(或价值观)是不道德行为的第一种来源,它包含了持有不道德原则或者是由于偏好导致的超出道德原则的行为两种类型。前者是持有错误的道德原则,认为其行为是道德上要求的或者是道德所允许的;后者则是行为者已经意识到他所做的是错的,但他更加喜欢某种目标的达成而放弃不做错事的原则。

超道德和道德冷漠构成了第二种不道德行为的来源——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心。超道德是指行为者没有关于争议行为的道德原则,即他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也不认为是对的。道德冷漠是指由于拔高了欲求的目标,而做了道德上不好的事,并且行为者完全没有被行为的错误所打动。

第三种不道德行为的来源是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他包括道德疏忽和道德缺点两种类型。道德疏忽是指行为者不能防止情绪和欲望歪曲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持有道德原则的行为者不知道他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原则,并因此认为其行为是正确的。道德缺点指行为者愿意避免做错事,但其行为的欲望要比避免做错事更强烈。这有点类似于由于偏好导致的不道德行为,但这里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

(二)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是社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社会人。道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研究:一是我们试图去发现和理解它;二是在特定的时代,我们去评价它。在道德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有三种基本成分:第一是权威和纪律精神;第二是对社会团体的情感;第三是自主性和自我决策。涂尔干在论述道德规范(纪律)的特征时认为,“道德规范被赋予了特殊的权威,正因为这些规范令行禁止,人们必须服从它们”。权威和纪律的结合对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作用,纪律对被教育者灌输了行为习惯、规范和规则的功能,将儿童整合到稳定的、发展的社会现实的节奏中。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目标,它调节着儿童最初的自我中心主义。

对团体的情感说明了人的道德生活应该超越个体达到社会道德生活的层次。“我们必须区分道德两个同样真实的方面:1、由大量规范构成的客观道德,它形成了群体道德;2、每个人的个人良知构成这种道德的主观形式”。“我们精神生活的全部本质都源自于社会。集体理性和非个人理性非常醒目地把科学的构成及其过程称为一种社会性的事物,我们的个人理性也具有同样的价值”。个体道德价值的实现是在于其从事的社会活动,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虽然存在差异,但是现实中这种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在

道德一致性前提下的区别,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这并不影响个体和群体道德的一致。

自主性和自我决策层次接近康德的理论,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并且理解那些围绕道德决策的行为规则,把个体和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达到一致。但同时,涂尔干强调,可求性和义务是道德的两个特征,两者同样重要,不仅要理解道德规范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还要认识到这些义务和责任的可求性,即认识到道德要求与现实结合的可能性。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反复灌输行为的习惯,还要灌输对社会现实的正确理解。

三、对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涂尔干、杜威、柯尔伯格、迈克尔·斯克里文等都把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我们的道德教育首先要明确的是:道德教育是以个体和社会价值观培养为核心的,塑造的是能适应社会、时代的社会人,我们所实施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性的教育。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构建包容的社会价值观。这里的“包容”指的是一个能把各个社会群体价值判断的主流价值观容纳、协调,让大家达到一个对社会共识的认同。这就需要我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得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得到各方面的认同。毕竟马克思早已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一套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公平的、至少是机会均等的分配机制。让人们认识到自己享有的权利,能够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地位,重要的是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意识到社会流动性的可能。这就可以在各个方面抑制和抵消当前的“仇富心理”、“破罐破摔”等消极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然,有了统一的价值观,还需要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利用舆论、社会评价、法律等手段来保证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价值观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道德教育。

(二)理解社会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如前所述,涂尔干认为道德规范具有一种强制性,同时人们还要认识到,规范保障了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规范对人具有吸引力,这样的规范才能发挥其作用。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儿童时期可以是灌输的,但更要注重理解,强调认知的道德发展意义、重视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涂尔干、杜威等所倡导的“无灌输的道德

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应是一种“开放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以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和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学生的道德观念是经过理智的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第二,它应是一种“发展性”的道德教育,亦即这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道德教育必须服从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服从学生的批评性思维;第三,它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或实践获得道德的成熟。

同时,行为的结果对每个人都具有吸引力,我们要结合后果分析来强化人们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对道德规范的强制力和吸引力作出说明,还要对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加强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当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知和认同了道德,那么道德对人才具有约束力。当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他们才能够进一步进行道德内化。从而,我们的社会可以避免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该以对价值观和道德认知、理解为核心,才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社会学与哲学[M].(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梁栋译.上海:上海人们出版社,2002.

[2]道德发展的理论[M](美)里奇著;姜月飞译.哈尔滨:黑龙江人们出版社,2002.12.

摘要: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政治、经济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社会的发展是各方面协调发展,人们对道德的诉求日愈强烈。道德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道德教育。本文讨论的是在众多道德理论中,不道德行为的来源和涂尔干道德理论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和实践所具有的启发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