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目标之一,同步计划、同步设施、同步考核。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本年度工作目标及任务,调整成立了局长汪颖晖为组长,副局长吕志新、郑晓锋为副组长,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吕志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分管,易婷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及时传达学习《区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并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召开专题会议,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文化活动内容,制定全年的文化活动安排表,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春节、端午、中秋、国庆期间,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各个社区、村小组,开展“春联送农家”、“社区迎新春文艺演出”、“粽意浓、暖乡情”2020年迎端午美术作品展、“送戏进校园(村)”、“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活动。一年来,举办送戏下乡5场,放映农村电影290余场,送图书1000余册,开展“送戏进校园(村)”活动14场。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开展低碳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

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牢牢抓住《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这个契机,加大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申报力度。积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沟通、协调,使遗址公园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并做好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宣传,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全省非遗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观摩交流等方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知。大力推进非遗宣传活动。组织信江石雕、水麯果仂、齿哨、芳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全市文博会展演,为非遗文化搭建了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这些工作都对丰富区历史文化内涵,带动生态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做大做强黄蜡石文化产业。积极做好破产重组相关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破产管理人员的对接。今年以来,召集相关部门就协调、协助做好旅游文化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破产重组工作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积极与局挂点文化旅游企业对接,协助做好复工复产相关工作。8月15日在黄蜡石文化产业园举办了为期3天的黄蜡石精品品鉴交流会,共展示精品1400余件,吸引了来自河南、福建、安徽、浙江以及本省的黄蜡石协会75家,黄蜡石爱好者12000余人参加,交易成交金额3800万元,有力的促进了黄蜡石产业的发展。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一、创建目标

到2015年底,在全区创建环境宣传教育点20个;分两批进行:第一批2014年,计划创建10个;第二批2015年,计划创建10个。

二、工作机构

创建工作由区环保局组织开展,为推进工作落实,区环保局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区创建工作。

三、创建对象和标准

(一)创建对象

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建设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先进典型;在区域内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与社会形象,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区有较大影响和较高水平的,教育辐射面广的单位,计划在企业、风景区、公园、学校、社区、生态镇、村等等中选取。

(二)创建标准

1.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模范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自身各种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等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在环境友好型建设或生态建设方面有较突出表现的先进典型。

2.有健全的环境宣传教育点领导机构和创建工作计划;能定期组织参加或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培训,生态文明意识强,环境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具有较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3.具有为社会公众获取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环保知识和技能提供宣传服务的展览、学习、接待等专门场所,宣传教育设施齐全。

4.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有开展各项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专兼职人员。

5.单位规划有序,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具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示范作用的优美环境,有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料、宣传栏、环境标志牌、宣传广告、标语等。

四、创建步骤

(一)前期调研、准备阶段(2014年1月-6月)

1.开展工作调研,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研究拟定创建范围和对象,制定创建标准要求。

2.进行宣传发动,(创建工作分两年进行,2014年7月—11月为第一批10个;2015年1月—11月为第二批10个)。先选取2014年10个创建点,进行宣传动员,组织创建工作培训,着手开展第一批创建工作。

(二)实施阶段(第一批2014年7月—11月;第二批2015年1月—11月)

1.各创建点根据市区创建环境宣传教育点工作方案,按照标准要求,制定本创建点创建计划,成立创建机构。

2.开展内部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建立相关环境保护制度,针对本创建点存在的环境问题制定切实措施进行整改,做好环境宣传教育点的基础示范工作。

3.各创建点在区环保局指导下,按照创建标准要求落实创建内容,建立宣传角、宣传栏等硬件措施,并落实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第一批2014年12月,第二批2015年12月)

各创建点对照创建标准,进行自我检查评价、纠正,在全面完善的基础上向区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区环保局组织人员对各创建点进行相关材料和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给予通过。

五、创建奖励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而旅游正是其中一项重要选择。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这需要以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环境质量、协调的人文景观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即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形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载体,是肩负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破解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金钥匙。其核心就是倡导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展旅游活动。本刊为探索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邀请了部分生态旅游研究者、从业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研讨,为生态旅游未来发展问道探路。

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多个方面,在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纲领的推动下,“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生态养生”等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需要,在增加更多目的地、增加更多内容、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玮提到,我国生态旅游正赶上了发展机遇期,内外因共同促进生态旅游大发展,尤其是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要求参与者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呵护。然而,当下我国的旅游业依然存在不少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张佑印博士谈到,基础设施的过度建设、活动范围的不当扩大、超承载能力的开发、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运行不正常等现象并不鲜见,都不同程度地导致旅游地生态被破坏、环境受污染以及景观退化等恶果。这些都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必然对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因此他强调,发展生态旅游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感召下,更充分地考虑生态保护的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科学谋划、系统布局、统筹安排的能力和水平。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产品设计、内容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发保护和长久发展要求,做到布局合理、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优势显著,实现生态有保障、发展有后劲。

发展生态旅游难在何处

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在生态旅游的认识、规划设计、协调管理以及日常的宣传教育等方面都亟待提高。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对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三点梳理:一是生态旅游认识不清,概念泛化。一些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缺乏对生态旅游的完整认识,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产品、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种标签式使用直接导致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照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对生态环境构成隐患。二是相关规划交叉,环保监管能力不足。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全面科学的环境规划,一些自然保护区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企业旅游发展规划都在景区内发生作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存在相互交叉、冲突的现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也尚未发挥有效作用,一些景区日常的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三是社区参与不足,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当地社区往往被排除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外,不能全过程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仅仅出售一些简单的旅游商品,当地社区受益的比例不高,无法调动当地居民主动参与维护景区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邓荣霖教授谈到我国生态旅游现状时说,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良好基础和条件。对大多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要在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上,增加效益。如此不仅可以发挥生态资源的巨大价值,也可以促进当地加快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然而,他也指出,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生态效益。他提及目前在我国有些地区不顾长远利益,过度利用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破坏甚至不可恢复,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在没有正确分析形势和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发,结果效益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物、财力。这些都是应该坚决避免的。

生态旅游模式创新的关键

当旅游者已不满足于单纯追求观感上的享受,而更重视实际体验和参与时,生态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就不断被提上桌面,一种全新的综合型、多业态的生态旅游样式呼之欲出。

以投资生态旅游地产为主业的深圳七彩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国军认为,生态旅游在未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保护生态到享受生态,从偶然性消费行为到既定养成的生活习惯。闫国军以他们公司在广西巴马、云南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生态旅游项目为例展开分析,从单纯的发起生态旅游项目到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一套适合个人的休闲养生度假方案,包括旅程预定、生态体验项目、健康检测、信息化管理、健康购物等系列化增值服务。他提出一种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以及旅游地产、养老房产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形式——依托美丽的景区或者改造现有的生活环境,建立生态养生度假基地。一方面为参与者打造休闲度假游服务,一方面又通过生活环境的改变引导参与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参与者体验生态健康的旅行之余潜移默化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引领集休闲度假、生态环保于一身的生态旅游新风尚。

张佑印对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新样式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旅游地产、养老房产是利国利民的项目。他结合对国外一些生态旅游模式的研究,为我国打造专业化、综合化的生态旅游升级样本提出建议。他指出新型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一种资源优势基础上,不断挖掘外延价值,做深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关节,为参与者提供由身到心、由心到情的打包服务,使参与者在单次旅游过程中唤起长期参与、永久参与的意识,从而在日常生工作活中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进行生态养生活动,把生态化的旅游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

邓荣霖以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展开论述,他评价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样式是一种创新,并就“如何处理好市场机遇与环境的挑战”、“内部制度建设与外部竞争的关系”、“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相关企业提出建议。他认为,生态旅游企业必须树立消费者利益第一的企业定位。只有当消费者参与到旅游中,能真正获得生态体验和享受,才会促使他们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带动更多人养成保护、呵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如何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收益的同时带动更多参与者去重视生态环境,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乃至引领一种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应该成为生态旅游企业崇尚并追寻的价值。邓荣霖教授建议生态旅游相关企业要对从业者进行系统的培养,以硬性的管理制度和软性的企业文化这“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去引导消费者与景区、旅游活动与生态环保之间建立起和谐的默契,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居民达成共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张佑印、邓荣霖就外部环境、内部主体、合理宣传与自我约束等几个层面为生态旅游新局面开拓提出了建议。

首先,要完善生态旅游政策、法规、标准。张佑印指出,全国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发展生态旅游作出了具体安排。此外,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实施细则》,这些文件的印发和实施必将对加快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而新近出台的新《旅游法》更详细、具体地对旅游产业、生态旅游发展作出规定和约束,使生态旅游在法律的护航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要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吴晓青认为,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编制规划,更要严格的环评检测机制。应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别是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要根据其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要提高科技含量,推广试点示范经验。邓荣霖倡导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他表示,要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就要积极引入现代新科技,如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示范点建设与推广,静心打造一批经得起环保部门专业环评和消费者口碑评估的生态旅游样板,为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范例,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区参与。张佑印表示,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要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生态环保意识。此外,如何与当地社区、居民处理好关系也值得研究,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带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是生态旅游价值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尊重当地的特色,尊重景观、文化的差异性,才能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邓荣霖建议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联合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从上述保护区性质变化的阐述可以看出,它就是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及其它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的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洋。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保护,但要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它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含义。生态文明建设靠它来落实具体的任务,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促进持续与和谐的建设,为人民造福[4,5]。

2保护区类型的划分

保护区只是一个泛称,常可根据不同的实际要求将之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保护对象、级别、归属、管理要求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称谓,彼此是相互相成的,不存在任何实质上的矛盾。但管理类型是最重要的,199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公布了一个具有6个管理类型的方案,即:(1)严格的保护区保留自然环境面貌的地区;(2)国家公园;(3)自然遗迹;(4)栖息地物种管理区;(5)保护景观;(6)资源管理保护区。这是一个对保护区管理要求权非常有指导意义的管理类型分类系统,但仔细分析一下,其中有些名称似乎含义不大容易掌握(例如严格的保护区),有些类型不属管理类型(例如自然遗迹)[6,7]。为此,我们将之改为以下5大类型。(1)综合管理的保护区:全面开展有关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五项工作,一般在保护较好、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各个自然地带类型中选择建立,主要应由主管部门认真负责管理,做出试验示范,不追求数量,重在质量,像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四川卧龙保护区就属于这一类型。(2)国家公园:主要在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保存面积较大、风景美好的地方建立,主要侧重在保护和生态旅游方面,其它任务可围绕着这两项任务的要求来开展,著名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都可属这一类型,可由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公私组织依法负责管理。像四川九寨沟保护区、新疆天池保护区和哈纳斯保护区就属于这一类。(3)保护景观:主要指一些特殊的自然和文化遗迹与具有独特景观的区域,由于其稀有性、代表性、美学性和自然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加强保护并开展生态旅游,发挥其潜在的作用,面积大小不等,需要加强适宜的公私组织依法管理,像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保护区、贵州安顺市黄果树瀑布景区、云南昆明石林风景区就属于这一类型。(4)栖息地物种管理区:是指通过人工管理来维护栖息地,以满足特殊的物种生存需求的区域,要根据实际要求来划定面积,委托有关公私组织依法管理,陕西汉中朱鹮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长江新螺段鱀豚保护区、安徽宣城市扬子鳄保护区、上海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都是这样的区域。(5)资源管理保护区: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对自然生态系统开展资源持续利用的区域大多数保护区都应属于这一类型,面积大小不等,可委托或承包给有关公私组织依法管理,是最典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8]。当前,我国保护区事业还处在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各主管部门都抓住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建立各种各样的保护实体,以致保护区各个管理类型都独立自主地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彼此毫无关系,还矛盾百出。显然,这是保护区事业发展的早期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特别是现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会很快地促进它们联合,彼此都属于保护区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下经营,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3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3.1明确所属保护区管理类型

任何保护区都必需明确自己所归属的管理类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适当的生态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其侧重点,逐步实施管理的要求。对任何保护区都一概而论,重点不突出,是很难发挥其应用作用的。当前,我国各种各样的保护实体都能在这个管理类型系统中找到自己的归属和地位,对号入座[9]。

3.2明确保护区的主管部门

任何保护区都必需要有自己名副其实的主管部门,一切由其规划和安排。含糊其词地有许多主管部门但又不认真管事的情况应予改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曾公布了一个保护区监控类型系统。它包括以下几类。(1)政府主管部门管理的保护区:由主管部门或其下属单位负责管理,严格说,综合管理保护区应由其管理。(2)政府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的保护区:大多数保护区都应实施这种管理体制,以发挥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作用,谁为第一主管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3)民营保护区:委托或承包给个人、集体、非政府组织、盈利或非盈利的法人依法管理的保护区,以发挥广大公众积极参加自然保护事业,我国极少这样的保护区,应予大力发展。以上三类保护区都应建立管理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协同工作,前者吸收有关部门领导、社区和利益攸关者代表共同组成,负责统一协调、制定总体规划、监督、资助和组织保护区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实施规划的各项要求;后者,要聘请一个适当的学术机构或大专院校为顾问单位,通过它来筹建顾问委员会,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组成,以帮助保护区出谋划策。(4)社区管理区:这是由社区承担管护残存小片生态系统类型的区域,不一定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主要依据村规民约指定专人负责,我国各地建立的众多保护小区就是这一类型。表面看来它的作用似乎不大,但是,全国各地把这些残存的生态系统管好,无论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保护区主管部门应视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发挥其应起的作用[10~12]。

3.3认真划定保护区内功能区域

保护区内应根据生态发展规划的总体布置,划定核心区、缓冲地区和试验区的范围。前两者主要要求搞好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后者主要要求发掘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资源,进行试验示范,以利向外推广。随意在图上勾划的后果造成以后工作产生矛盾是不可取的。当前,特别强调要和周边社区合作共建过渡区,大力开展生态发展事业。它不属保护区的范围,但要在保护区统一规划的要求下大力从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创建新兴的生物多样性产业和发展生态旅游就是其所关注的工作。这是争取社区群众的参加保护区建设最好的途径,保护区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必需搞好这工作[13~15]。近来,有人建议保护区内不再划定试验区,把其工作列入过渡区去做,这未尝不可,目前不必严加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处理。

3.4建立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试验站

各个保护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建立定位研究试验站,特别是综合管理保护区,还应在生物多样性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多下功夫,顾问委员会可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其它类型的保护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安排项目,不开展研究,工作难有进展[16,17]。

3.5建立教育培训和生态旅游服务中心

保护区是一项长期的不断要求深入发展的事业,所以,教育培训是保护区工作的核心,缺乏这一环节,工作难以持续下去。首先,要弄清自己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特点的本底,制定中、长远发展规划,阐明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现况和设想、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的内定,利用现代化的光、声、电等手段,把有关资料、图片、标本、光盘等,通过建立展览馆、陈列室、影视厅、演习馆等,展示给广大公众,一方面是宣传自己的丰富资源和工作成就,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提供教育培训的场所,也帮助导游、员工队伍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公众的生态发展意识。因此,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出版必要的刊物,发放宣传手册和培训资料就成为其日常的任务。作为生态旅游中心还需建立咨询室、招待所、休息室、出售自然保护资料和土特产品,帮助广大公众解决观光和生活等各种各样的问题[18]。

3.6创建有发展前景的生物多样性产业

大力发掘本地有发展前景的材用、城镇绿化树种和花卉苗木、药用植物、果蔬、野生菌类和其它经济植物、野生经济动物和养蜂等,通过试验,大力推广,以丰富栽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大力发展竹木业系列产品加工厂,生产有关生活、生产和工艺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会大大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是生态文明建设最迫切的需要[19]。

3.7创建生态旅游发展体系

首先利用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以及发展观光农业,建立农家乐庄园和民族文化村等确定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然后建立必要的展示、监测、公共事业、后勤服务、生产发展系统等方面的措施,以保证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最后,制定生态旅游指南,使各方面工作都能规范地进行[20,21]。

3.8重视生态小城镇的建设

生态小城镇的形成是农村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它是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地减少农村人口的一种措施。城镇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基本原理与生物生态系统的情况是一致的。它的动态平衡要从调节能量流动、水分动态和物质循环等入手,来提高其生物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水平。这就要根据其本身的自然特点、资源现状和本地需求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切忌单纯无节制地建房、迁移人口来扩大。保护区可帮助它来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房屋建筑和绿化、美花建设等来达到预期目标[22]。

3.9加强生态发展教育,发动公众积极参与建设

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保护区最根本的目标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构建持续社会与和谐社会,从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创新型的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必需发挥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这就要充分地认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彼此的密切关系,它们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将之对立起来,要从认识区域的承受能力和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入手,依靠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达到预期目标,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编写通俗易懂与具说服力的材料,供校内、外教育讲习、媒体宣传和培训之用[23]。5.10加强国内外的合作和交流保护区是一项国际性事业,不应闭关自守,要通过国内外合作和交流将之不断向前推进。建立跨界保护区和姊妹保护区是最好的捷径,顾问委员会在这方面将能发挥巨大的作用[24,25]。

4实施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的关键途径

4.1完善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世界各国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尽相同。表面看来,我国保护区仍处在各自为政的阶段,但仔细分析,可以概括为实施“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应该说,这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只是统一协调机构的能力较差,既无专门的经费支持,也缺乏专设的机构来操作,难以得到公认和信任。分散管理虽然各抓一种类型,但并不专心一致,由于缺乏统一协调,信息也较闭塞,也只能从自己的那点利益去考虑,因此只能是应付一般的运转,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的进展,而且对广大公众参与自然保护管理的信心认识也不充分,低估他们的力量,不发动和组织他们参与就显得孤军奋战,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26]。生态文明建设已列入最高领导机构的议事日程,由其推动各级政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来专司此事,将是最理想的。贵州省贵阳市政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实践经验,值得总结、提高和推广,这是今后一项重要的任务[27~29]。

4.2建立自然保护领域的立法体系

统一协调部门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制定立法体系。实践证明,没有法律的指导和监督,一切都难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是同一事物从理论阐述和实际要求不同的表达,自然保护领域都包含它们的内容,应首先制定自然保护法作为根本大法,在此基础上指导编制其它方面的法规才能顺利制定,以免彼此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意见。我国当前有关自然保护的法规大多是根据公益事业来看待的原则出发制定,这种看法实际上已经过时,不但不起积极推动作用,相反经常出现延滞和抑制作用。我国多次讨论制定保护区法问题都不成功就是由于对保护区的性质、目的、任务等的变化认识不足,始终无法取得统一意见,难以制定。有了自然保护法作为依据,其它方面的法制就容易解决了。当前,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文化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生物入侵防治法、生物安全法、自然环境污染防治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是非常急需的。这样,一切都有法可依,不只是一般的号召,事情就好办了,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30~32]。

5结语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6701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