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市场营销过程

简述市场营销过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市场营销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市场营销过程

简述市场营销过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验;市场营销;课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41

[中图分类号] F713.5;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252- 02

0 引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得到极大的提升。市场营销课程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必须要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将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置于体验营销视角下,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体验营销”意识,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市场营销能力。

1 体验营销概念简述

“体验营销就是体验的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创造、提供和出售体验, 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有所感受, 留下印象, 精神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的一种管理过程。其核心实质就是要帮助所有顾客真正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崇高境界。”体验营销是基于人们消费行为发展的一种营销方法,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追求数量再到品质,再从品质满足到感性满足。因此体验营销是人们消费行为日趋成熟的客观需要。

2 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研究意义

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是由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决定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2.1 顺应市场营销课程发展要求

随着人们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人们越来越注重感性消费。这就需要市场营销课程进行及时地调整,构建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体验营销渗透,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营销要求的专业人才。

2.2 有助增强学生对体验营销的认识

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体验营销教学,强调体验在营销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基于体验营销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体验营销的认识,转变传统营销理念,重视体验在在营销过程中运用,积极尝试体验营销的方式与路径等,逐步构建起基于体验营销的营销思想。

2.3 有助于市场营销专业定位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出现同质化现象,迫切需要改变课程教学思想与理念。基于体验营销的课程教学,必将丰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理论,帮助学生树立体验营销思想。这将有助于新时期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发展不断调整课程定位,使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能够更贴近市场营销的实际需求,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3 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探索

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把握体验营销的方法。

3.1 细化营销对象,因人实施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实施的对象是人,因此基于体验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要做到因人实施体验营销。不同的营销对象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要提升体验营销的实效性,必须要根据营销对象的特点实施体验营销。具体来说,体验营销要充分分析营销受众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水平、消费习惯等细化营销对象,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对象,实施不同的体验营销策略,提升体验营销的针对性,切实做到因人而异实施营销策略,有效诱发不同营销受众的购买欲望。

3.2 深入市场调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必须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市场营销发展的动向,通过市场调研把握营销受众的消费心理。这样才能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具体来说,通过市场调研,要深入分析市场营销的现状,基于现状才能探寻有效的措施,构建基于体验营销的营销路径;要剖析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危机,形成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才能面对危机从容应对;要在市场调查的实践中,善于通过现象,深入本质,抓住市场营销潜在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市场营销受众的消费心理转变,只有抓住消费对象实施体验营销,才能提升营销效率,才能把握市场营销的市场需求,抓住先机,使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富有实效性。“体验营销的第一步是发现客户的体验过程。一般的体验过程应与客户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消费行为、交易过程相联系”

3.3 彰显个性特色,体现个性体验营销主题

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必须要彰显个性特色,在同质化发展现状中踏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营销课程实施的路径,才能在发展中独占鳌头。市场营销课程在实施体验营销教学实践中,要基于营销受众特点、学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实践、营销市场需求等,体现个性化营销主题。

4 结 语

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市场营销课程实践要具有开拓意识,积极探索基于体验营销视角的市场营销课程实施路径,提升市场营销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简述市场营销过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新经济背景;新思维方法;市场营销;策略

一、简述传统经济下企业在市场营销战略中的运行

英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有了企业营销战略的出现,在各种产品不断增加还有市场供给需求的影响下,使企业不得不M行有组织计划的营销方法;尤其是后来出现大量的工业产品,对市场的供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需求小于供给,把市场的卖方转换成了买方,企业生产的产品出现了销路困难的问题,同时市场的竞争力也在增强,这时营销战略开始登上市场舞台,很多企业开始对市场营销重视起来,很快就得到了普遍的应用;“4P”理论是典型的营销理论代表:主要思考价格,产品,促销,渠道方面推行的营销策略手段;过去企业的营销策略观念是将营销活动当做销售产品的方法,是给企业增加销售途径,把产品卖给消费者的一种经营手段,过去的企业以为物美价廉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不懈追求,而在企业产品的包装,样式,文化内涵,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等都没有价格重要,这就给企业提出了生产产品的工作重点,就是以最低的生产成本完成最多的产品生产;过去的企业并不把自己的客户进行分类,以为消费者需要的只是产品而已,能确保产品成本低以及生产的产品能批量完成就是企业达到的目标;这种思想觉得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销售总额以及增加利润等。

传统经济背景的企业把市场营销策略当作是投机取巧的经营方法,根本没有认识到营销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如今营销战略已经是企业不可缺少的营销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的市场营销是体现企业执行效果的技巧。

二、影响企业营销战略的新经济背景

在各国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进程中,企业市场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大量的企业营销活动人员都在进行激烈的竞争;企业推行的市场营销活动和新经济条件的因素是分不开的,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在市场营销战略中受到的影响主要有几点: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企业能够运用电子商务来开展企业营销内容,为市场营销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给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市场营销活动带来新的影响意义;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让企业抓住了市场营销的大好机会,同时给企业一个开拓市场空间的平台;电子商务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营方式,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企业市场营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是传统营销措施根本完不成的营销活动,它能够协助营销企业搜集消费客户的相关信息,从而能分析出消费都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模式,对此企业才能做出更好的营销战略方法。

更新换代的技术革命时期,缩短了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迅速,对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也让企业提高了生产的规模及其效率,这也加快产品运行的周期,一个产品从它引入市场,发展需要,成熟稳定以及退出市场的全过程要比传统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短很多,产品的更换频率非常快,尤其是现在的手机,家电产品等,这些产品的更换速度接踵而至;这种产品的特点,给企业的研究生产带来新的困难,我们要考虑该项目的产品能否在生命周期内达到盈利的目的,这也是企业在所有营销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如今人们的环保理念在逐渐增强,针对全球环境问题以及资源运用的大力开发,导致世界资源渐渐枯竭,消费者也有拒绝的产品,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我们对生活的世界过度运用开采,加剧全球环境污染情况及能源危机,尤其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饮用水,煤炭等的资源缺乏;所以,消费者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十分强烈;这对企业来说,产品的营销策略不只与企业利润效率有关,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企业在推行市场营销战略时,一定要把我们生活的共同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利益都要考虑进去,只有消费者认可的营销战略方式才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企业的品牌和信誉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营销战略在新经济背景下的新思维以及采取的相关战略对策

根据分析的新经济背景特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影响,总结当前企业在市场营销策略中的缺点和经营观念的偏差,让我们在新经济背景的条件下,应该怎样认识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手段;就此我们提出几点看法。

第一点,企业经营必须对电子商务进行充分运用,用它来开展市场营销的相关活动,还可把营销策略与消费者进行一对一服务;电子商务的运用拉近了产品消费者与企业生产者的关系,方便营销活动,不需要中间商,这样就能把生产者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双方的买卖成本都有所降低,这就能够实现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营销战略活动,这是传统企业营销者无法做到的事情;由于进行营销的企业与消费者能够进行正面接触,都是电子商务实现的手段,营销者能够对产品需求的消费者掌握第一份材料,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对消费者掌握的情况更加可靠真实,从而提高了对消费者需求产品的分析更加准确,这对市场营销的战略手段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第二点,我们还可以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行为及其购买特点来分析商业行情,把市场进行细致的划分,发掘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优势还要区分不同商品的市场需求如何,把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充分运用到针对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中去;对企业市场进行细分的行为是识别和发掘消费者购买模式的主要方法手段,同时也是发现产品市场的难得机会,企业市场进行细分,主要是对消费者需要购买的行为特征差异性,差别性进行细分的,把所有的消费群体按照购买需求的不同和购买标识的认可上进行细分,最后经过分析总结,做出对消费者有针对性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方案,并实行市场营销的开展活动,从而加强了市场营销内容的适应性以及对消费者的针对性,对企业的收益起到非常良好的帮助作用。

第三点,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实行市场营销战略的运用中,首先应该重视公共利益与社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该采取相关的营销策略手段,多多关注绿色环保理念与公共的社会利益,企业运用营销的手段表达出对社会的重视程度;因为现代企业推行的市场营销策略离不开社会的公共利益关系,还有相关的消费领域,消费群体的法律意识以及消费观念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了很多,树立了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这就需求企业对生产产品的质量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要相打出一个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口碑,是需要这个企业进行长期努力和刻苦研究的,如果想要损毁一个企业的品牌却十分容易,比如一种产品的一点儿缺陷就可能造成消费者的不满,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名声及信誉度,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特别不好的影响,一点瑕疵就会把企业多年的经营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在新经济背景的形势下,尤其是影响现代环境污染的传统企业,它的经营发展严重受到影响,对此企业在市场上的营销策略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公共的社会利益上来,特别是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宣传,把企业的宣传重点放在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对社会环境不污染无公害的大众消费产品。

四、结束语

市场的营销战略是对企业新形势下的挑战标准,做营销的宣传人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市场营销活动的需求,企业市场的营销战略必须要有过硬的营销业务水平人员,在市场营销的新思维制定与执行的指导下,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增强;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新思维是体现道路如何带来高管利润的价值,把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拥有辨别和识别标准的品牌企业;这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条件的经济特征与形势是不一样的,企业要在客观的方面上做出新形式下的市场营销活动,我们要从根本上与传统经济的营销策略进行区分;一个企业的灵魂就是它的市场营销战略,所以,在新的经济背景条件下,企业产品要在新市场营销战略的思维指导下来制定执行方案,现代社会的科技先进,我们必须运用好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企业运用这种技g对消费者的消费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类,认真做好市场调研与市场细分的工作内容,在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中要更加重视对树立环境保护以及维护公共的社会利益的思想表达。

参考文献:

简述市场营销过程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小企业营销创新概述,营销创新的基本类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营销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的营销创新能力远远未得到发掘,营销创新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竞争和发展手段,还未能融入企业的日常职能中去。企业间的竞争都普遍遵循相同形式的营销手段,采用恶性循环的价格大战,其结果是,同质化的竞争不仅造成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了社会资源。基于此,有必要对中小企业营销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以引起中小企业的重视。2003年12月1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属的中国企业评析协会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经济部、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联合在北京举办研讨会,《2003年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综合评价了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在我区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因研究发展资金投入少,生产装备落后,融资渠道狭窄,生产规模不经济,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知名度低,很难与拥有充足资金、技术和销售网络的大型企业抗衡,在市场竞争中常处于劣势。但是仍有不少中小企业因营销得法,在大企业面前获得生存空间,逐渐成长壮大甚至最终打败大企业。

一、营销创新简述

1.营销创新的内涵。营销创新是指经营者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把握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重新组织营销各个要素,建立起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综合经营活动过程。

2营销创新的基本类型。根据营销创新过程中营销活动变化强度的不同,营销创新可分为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或称改进型创新是对现有营销活动进行改革引起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根本性创新(RadicalInno)或称重大创新是指重大突破的营销创新。它常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营销创新乏力。目前各级政府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仍然比较困难,其中行业市场竞争过度和无序竞争是导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中小企业的调查走访中也发现,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技术和质量处于同一水平,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不惜竞相压价,大打价格战,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同时,整个行业也因竞争的无序而萎缩。在主营产品中,只有一成的企业能生产出国际水平的产品,45.5%的企业产品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一半的企业只能生产大路产品。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必然导致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这也构成了中小企业营销生存环境的主要特点。

2.“点”的创新多于“系统”创新。当前许多中小企业的营销创新总是从一点,或者说是企业对市场的一个直觉反应而进行的,这样可能带来的风险比较大。在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时还觉察不出,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这种依靠企业直觉进行的创新势必要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目前中小企业在营销创新方面主要是集中在点上,普遍还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局面,大部分企业还不能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营销创新,没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基本上是走一步,一步,普遍营销创新能力不足。

3.缺乏理性和科学的营销战略。营销实践的发展表明,那些随机应变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尽管生存下来了,但由于缺乏理性的科学的营销战略的指导,企业难以发展壮大。这些中小企业也意识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地,就必须发挥企业独有的竞争优势,生产与众不同的产品,通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目前,许多中小企业产品定位模糊,不经科学论证盲目上马新项目造成产品同质,最终导致放弃质量拚价格。促销手段单一,同时,受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的限制,信息面相对较窄,获取信息手段有限造成营销渠道过窄等现象。总之,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乏科学性、理性现象。

4.营销人才相对不足。人才是企业资源中最具能动性的一种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从营销人才的发展现状分析,在人才市场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最好找的是营销工作,最容易失去的也是营销工作。客观地分析,广大中小企业营销人才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机制。营销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许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一根软肋。

三、中小企业营销创新应采取的措施

运用目标营销策略有利于企业分析、捕捉市场机会开发市场,把自己的经营特色和特长与细分的市场特征相结合,利用有限的资源,经营有益于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产品,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同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目标营销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根据自身的营销能力和特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本企业特定的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由于这种策略是以小企业来定位的,因此,市场细分是目标营销的前提。运用目标营销策略有利于企业分析、捕捉市场机会,开发市场,把自己的经营特色和特长与细分的市场特征相结合,利用有限的资源,经营益于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产品,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同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

1.避开锋芒,创新营销。在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往往分布着大、中、小不等企业,企业之间势力不均,竞争是相当残酷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势单力薄,靠自己单枪匹马和强大对手硬拼是难以成功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小企业是在大型企业的巨大压力下生存,是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成长,时时有被碾碎的危险。但同时,中小企业规模小,相对来说,经营机制更加灵活,可以随时跟上社会发展趋势,采取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明智的中小企业在弱小阶段要避免和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即避免生产和大企业拳头产品雷同的产品,避开大企业的强势市场大本营,避开大企业传统的分销渠道,避开使用大企业惯用的促销手段。应学会运用穿插策略,利用市场竞争的空隙“见缝插针”,乘隙而进,培养自己的产品优势和营销市场,将企业产品标新立异,形成一些在本行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这种战略通常是通过设计或品牌的独特性、技术特点、外观特点、经营网络以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来加以实现的。例如“脉动”饮料,在产品创新方面,借助“非典”时期,消费者对补充维生素提高自身免疫力的空前认可,首先创造了“水分和维生素双补”的概念。其次,面对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它的产品瓶体和包装材料全部采用蓝色基调,与饮料水的传统的“白、绿、红”三色形成鲜明对比,从货架上很容易“跳出来”。在瓶形上,上部采用了三个圆环型,下部采用六棱体,与传统的圆柱体和四方体形成了鲜明对比。再次,“脉动”首次采用国际流行的广口瓶,迎合了年轻人不拘小节的心理。如果在市场竞争中无意与大企业碰撞,应采取迂回战术,避开锋芒,不能硬碰蛮撞。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才能在大企业包围中找到生存发展空间。否则,采用和大企业相同的营销策略,不仅会因为竭力与之拼抢市场而得不偿失,还会由于总是生活在它的巨大压力下而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势力壮大之前.可避实就虚,首先找到那些大企业没有发现,或大企业不想干但并非没有前途和利润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充分利用大企业培育出来的市场需求,快速抢占部分市场。这样,可以避开大企业的巨大的威胁等自己势力增强、时机成熟之后,再和大企业一争高低。山西南风集团的奇强洗衣粉定位便是选择上海奥妙美国宝洁和英国联合利华等大企业忽视的农村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而发展壮大的。

任何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不可能在多个方向、多个方面都有竞争力。而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难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及大企业,形不成成本领先优势、产品判别战略所需要的经营优势。所以,明智的中小企业要善于使用“并兵相敌”的原则,实施目标集聚战略,即对市场加以细分,主攻某一特定的顾客群、某一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或一个地区市场。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以一种竞争者不易模仿的方式专攻一个狭小的细分市场。把有限的资金、资源、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或谋求成本领先地位,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如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在形成相对竞争优势之后,要乘势而行,努力使聚焦战略不断取得结果,使企业在该目标区域内形成鼎立之态,形成核心竞争力。例如,“湖南科明”是一个具有完整低压成套能力的中小企业,但在市场上并无优势可言。在营销过程中,把握了近几年国家铁路电气化建设的机遇,集中力量经营铁道用直流电源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取得了成本相对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常胜的地位。

简述市场营销过程范文第4篇

多选5个10分

名解5个10分

判断10个10分

简答5个30分

论述2个20分

案例1个10分

下午2点30

第一章

服务营销学导论

一、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关系

(一)衍生,相通

市场营销学是服务营销学的母体和基础,在理论基础、结构框架、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上都是相通的。

(二)发展,差异性

1.研究对象不同

市场营销学:有形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营销行为。

服务营销学:服务企业的行为和有形产品营销中的服务环节。

2.

服务营销学加强了对顾客参与的研究。

3.

服务营销学认为人是服务产品的构成因素,因此强调内部营销。

4.

服务营销学更加突出有形展示问题。

5.

服务营销学更加关注质量的过程控制。

6.

服务营销学更加关注服务地点的选择和服务过程中的时间因素。

二、服务营销的含义

服务营销:是个人和组织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服务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社会管理过程。

主体:面向市场提供服务的个人和组织。

客体:服务产品组合和价值。

核心:交换和关系。

中心:管理顾客需求。

实质:社会管理过程。

三、服务营销的特点

1.

营销主体的双重性。

2.

营销对象的参与性。

3.

营销组合的多样性。

4.

营销渠道的单一性。

5.

消费需求弹性大。

6.

服务人员的技术、技能、技艺要求高

四、简述服务营销学的兴起背景和发展历程。

背景: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服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2.

在有形产品营销中服务日益成为焦点,服务已经成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3.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服务营销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发展。

发展历程:1.

脱胎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2.

理论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期)

3.

理论突破及实践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第二章

服务市场

一、服务的定义

服务:是指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特征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通常(但并非一定)发生在顾客同服务的提供者及其有形的资源、商品或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便解决顾客的有关问题。

本质:活动

基本特征:无形性

产生条件:一般需要借助有形资源,在互动中产生

目的:为顾客提供利益,满足顾客需求。

二、服务产品:是员工以活劳动的形式所提供的服务形成的,它结合服务场所、设施、方式、手段、环境等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综合构成。

三、服务的特征

1.

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服务的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在许多情况下无形无质,很难触摸;消费者在消费服务后所获得的利益很难被察觉。——基本特征

2.

不可分离性:服务的生产与消费通常在时间上不可分离。

3.

品质差异性:服务的构成成分及质量水平经常变化,难以统一认定。

4.

不可贮存性:服务不能在时间上储存,以备未来使用。

5.

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的转移。

四、服务的五个特征分别带来的营销问题和策略?

无形性带来的营销问题及策略

营销问题

营销策略

向顾客展示、传达服务困难

使服务有形化

缺乏专利的保护

创造强有力的、差异化的组织形象

定价困难

使用有形环境设施、服务人员、服务方式等作为价格的暗示器

不可分离性带来的营销问题及策略

营销问题

营销策略

服务员工参与服务过程

重视对一线人员的选择和培训

顾客参与服务过程

加强顾客管理

提供大量服务比较困难

开辟多家服务点

l

品质差异性带

品质差异性带来的营销问题及策略

营销问题

营销策略

难以标准化

定制化,即提供个性化服务,变差异性为机遇;控制生产过程,将服务实施过程标准化。

难以控制质量

筛选、培训和激励员工;用机械代替人工。

l

不可储存性带

不可贮存性带来的营销问题及策略

营销问题

营销策略

供求难以平衡

管理需求的策略

实行差别定价

制定预定系统

开发补充

开发非高峰期的服务

管理供给的策略

在需求高峰时雇佣兼职人员

鼓励顾客参与

与其它服务供应商资源共享

利用第三方

采用高效率的服务程序

针对不可转让性的营销策略选择

营销问题

营销策略

高风险

实行会员制

提供服务介绍

提供服务承诺

五.服务如何分类?

1.服务推广顾客参与程度分类法2.综合因素分类法3.服务营销管理分类法

六.服务业有哪些分类方法?具体如何分类?

1卖方相关分类法2买方相关分类法3服务相关分类法

1生产服务业2生活业3流通服务业4知识服务业5社会综合服务业

七.服务市场运行机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与购买能力之间的矛盾在通常情况下难以暴露,只有在矛盾相当尖锐激化的时候才反映出来,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大注意也不太关心服务市场的供求关系,这表明服务市场的供求弹性大,服务市场运行的自由度高。

服务市场:是服务产品的现实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

第三章

服务消费行为

一、服务消费趋势有哪些?

1、服务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服务消费的领域呈多元化扩大趋势

3、服务消费市场是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服务消费品呈不断创新的趋势

4、服务消费正在向追求名牌的境界发展

二、服务产品的评价

(一)服务产品的评价依据

总的来说,对服务产品的评估较之对有形产品的评估复杂而困难,这是由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决定的。服务产品的评价主要依据以下3种特征:

1、可寻找特征

(1)定义:指消费者在购买前就能够确认的产品特征,比如价格、颜色、款式、硬度和气味等。购买有形产品以可寻找特征为主,具有高实物载体的服务,也具有较多的可寻找特征。

(2)对策

改善服务设计,强化CI设计。

2、经验特征

(1)定义

指那些在购买前不能了解或评估,而在购买后才可以体会到的特征,如技术水平和满意程度等。一般服务产品都具有经验性特征。

(2)对策

鼓励顾客试用服务;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3、可信任特征

(1)定义:指消费者购买并享用之后很难评价,只能相信服务人员的介绍,并认为这种服务确实为自己带来期望所获得的技术性、专业性好处的服务特征。

(2)对策:引用权威、专业的鉴定;奖励重复使用;创名牌;树立目标市场领导者形象。

一般来说,与有形产品相比较在评价服务时消费者更多依靠经验特征和可信任特征,服务评价相对更难

(二)服务产品评价的特点

(

试分析特点、相关的原因及对策)

1、信息搜寻

特点:人际性更强

原因:大众媒体多适合传递可寻找特征方面的信息;

消费者规避风险

策略:关注口碑营销

2、质量标准

特点:单一性和间接性

原因:主要借助于价格和实施等进行评价

策略:性价比适当,设施与质量吻合

3、选择余地

特点:选择余地较小

原因:服务品牌单一;服务半径有限;信息有限

策略:提供多样化服务产品

4、创新扩散

特点:较慢

原因:服务很难演示和讲解,兼容性不强

策略:注重信息沟通,提供承诺

5、风险认知

特点:更难

原因:购买之前服务信息少;质量没有统一标准;出现失误难于更改或退换;有时因技术性强难以评判。

策略:注重信息沟通,加强全面质量营销,提供承诺。

6、品牌忠诚度

特点:更高更难

原因:品牌转移成本高

策略:实施会员制,建立稳定的关系

7、对不满的归咎

特点:可能将部分责任归为自己

原因:顾客参与服务

策略:对顾客参与给予指导

三、服务购买决策理论

(一)风险承担论

1、主要观点

该理论用风险认知的概念解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认为:

(1)消费者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较之购买有形产品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因而消费者的任何行动都可以造成自己所不希望或不愉快的后果,而这种后果则由消费者自己承担。

(2)消费者作为风险承担者要面临4种风险

①财务风险:消费者决策失当而带来的金钱损失。

②绩效风险:现有服务无法达到顾客的预期要求水准。

③物质风险:由于服务不当给顾客带来肉体或物品的损害。

④社会风险:由于购买某项服务而影响到顾客的社会声誉和地位。

(3)消费者规避风险的措施

①忠诚于满意的服务品牌或商号

②考察服务企业的美誉度和信誉度

③听从正面舆论领导者的引导

④对于专业性技术服务收集大量信息

2、管理意义

(1)可以使企业客观地正视消费者购买服务的风险性事实,为企业协助消费者规避、减少、降低风险提供依据。

(2)对于密切服务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化解在服务购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二)心理控制论

1、主要观点

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再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所困扰,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成为驱动人们行为的主要力量。因此,消费者感受到的对周围环境的控制程度越高,对服务的满意度也越高。

这种心理控制包括对行为和感知的控制两个层面。

行为控制表现为一种控制能力,需要注意平衡消费者与服务企业的行为控制。

感知控制是指在购买服务过程中消费者对控制周围环境能力的认知、了解的心理状态。

2、管理意义

通过管理控制来调节满意度。例如,在服务过程中增加顾客的参与;向消费者传达适当的信息,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拥有较多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控制力,充分理解服务全过程,减少风险忧虑。

(三)多重属性论

1、主要观点

认为服务业具有多重属性,包括明显属性、重要属性及决定属性,同一服务企业由于服务环境和服务对象的差异性,其属性的地位会发生变化。

明显属性:引起消费者选择性知觉、接受和贮存信息的属性。

重要属性:是表现服务业特征和服务购买所考虑的重要因素的属性。

决定属性:是消费者实际购买中起决定作用的属性。

决定属性一般是明显属性,重要属性不一定是决定属性

2、管理意义

根据各属性的地位权重设计服务产品,实施相关营销策略。

(四)期望不确认论

1、主要观点

认为消费者通过比较期望与感受来评价服务。如果感受到的服务等于或好于期望的服务,那么消费者就是满意的。

2、管理意义

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顾客的期望和感受来调整顾客的满意度。

(1)管理期望:有效地告诉消费者可以期望什么,以及不能期望什么。

(2)管理感受:感受的服务可能不是实际的服务。

(五)角色一致论

1、角色

某个人通过经历和沟通学习到的、为了最有效地实现目标、在一定社会交往中所实施的一组行为模式。

2、观点

认为顾客与服务员工的行为都与相互的角色期望一致时,双方都是满意的。

3、管理意义

(1)通过设计角色行为,提高满意度。

(2)与消费者和员工就这些角色行为进行沟通。

第四章

服务营销理念

一、关系营销的含义

关系营销:是为了满足企业和相关利益者的目标而进行的识别、建立、维持、促进,并在必要时终止关系的互利交换行为。

关系营销的核心是什么?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有哪些区别?

核心:交换和关系。区别:1、联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系营销在买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非交易关系,以保证交易关系能够持续不断地确立和发展。

2、区别

关系营销是在互动中创造价值;交易营销是通过渠道分销价值。具体区别见下表:

交易营销

关系营销

核心

交换

交换、关系

目的

实现价值,利润最大化

合作互赢,创造价值

与顾客的交往

单次销售、获得新顾客

与顾客频繁广泛的联系

导向

产品特征导向

关系利益导向

追求的指数

市场占有率

顾客忠诚度

市场范围

顾客

六大市场

强调服务的程度

顾客参与的程度

沟通方式

卖方主动

双方互动

营销作用时效

短期

长期

(四)、顾客满意服务的内涵

P75

1、纵向递进层次

物质满意层次

精神满意层次

社会满意层次

2、横行并列层次

经营理念满意

营销行为满意

视觉形象满意

产品满意

服务满意

(五)、试分析顾客满意度与理想服务产品、实际服务产品的关系

顾客满意度=理想服务产品-实际服务产品

三、超值服务理念

(一)超值服务的概念

P80

超值服务就是用爱心、诚信和耐心向消费者提供超越其心理期待的、超越常规的全方位服务。

1、超越用户的心理期待

2、超越常规

3、超越产品的价值

4、超越时间界限的服务

5、超越内外界限

6、超越部门界限

7、超越经济界限

第五章

服务营销战略规划

一、SWOT分析法如何展开?分别形成哪些战略?

展开1、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2、企业的资本状况及融资渠道

3、企业的目标市场顾客的信赖度、忠诚度

4、企业服务产品进入市场的难易度

5、企业竞争对手的状况

6、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员工素质

7、企业与社会有关部门的关系

8、企业服务产品开发空间的大小

1、是否有新的商机或新的竞争对手入侵

2、是否创新替代服务产品或被替代服务产品所取代

3、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是否有利于服务企业的环境

4、各类环境的变化对服务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利

5、企业的定位是否得当等

战略:1

so战略即扩张性战略2

st战略即分散化战略3

wo战略即防卫性战略4

wt战略退出性战略

二、竞争战略

(一)竞争优势战略

1、总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化战略:成本集中,差异化集中

(二)竞争地位战略

1、市场领导者

2、市场挑战者

3、市场追随者

4、市场补缺者

三、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一)市场细分(二)市场定位

(三)选择目标市场战略

四、服务市场营销组合:7P是服务企业依据其营销战略对营销过程中的7要素变量进行配置和系统化管理的活动。

(产品、定价、渠道、促销

人员、有形展示、过程)

五、制定服务营销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一)收集信息:服务产品、相关市场、竞争者和宏观环境状况的分析

(二)SWOT分析

(三)确定营销目标

(四)制定营销战略

(五)确定服务营销组合

(六)制定并实施营销方案

(七)损益预算

(八)评估与控制

第六章

服务产品策略

一、服务产品的含义

(一)服务产品:是服务提供者的活劳动结合服务场所、设施、方式、手段、环境等属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综合构成。

既有物的要素,也有非物的要素。

(二)服务产品的特点

1、许多服务产品是在消费过程中提供的。

2、有些服务产品具有时间制约性。

3、服务产品互动性强。

4、有些服务产品难以标准化。

5、有些服务产品难于出口。

(三)服务产品的构成

1、基本服务包

(1)核心服务:是服务产品被接受的关键,体现了服务最基本的功能。一个服务组织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核心服务。

(2)便利服务:是方便核心服务使用的服务。

(3)辅助服务:增加服务的价值或者使企业的服务同其它竞争者的服务区分开来。

2、服务递送体系

(1)服务的可获得性

即顾客获得服务的难易程度

(2)顾客与组织的互动性

(3)顾客参与性

(4)有形性

二、服务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

(一)定义

是某一服务产品从进入市场、稳步增长到逐步被市场淘汰的过程。

(二)阶段

1引介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5多地点合理化阶段

三、服务新产品

(一)服务新产品:是能够给顾客带来新的利益的服务产品。

包括:全新的服务产品、第二代及其后续的服务产品、现有服务产品但适用于新市场、对某一服务公司是全新的但在市场上却早已存在的服务产品。

(二)服务新产品的开发方向

1、完全创新产品:用全新的方法满足顾客的需求。

2、进入新市场的产品:已有的服务进入新的市场。

3、产品线扩展:增加产品组合的宽度。

4、产品革新:对现有产品的特征予以改进和提高。

5、形式变化:通过改善有形展示改变现有产品。

(三)服务新产品的外观特征

1、服务新产品的品牌大多表现为企业名称。

2、服务新产品缺乏专利保护,容易被模仿。

3、服务新产品需要提供售后服务。

4、服务新产品需要卖方保证。

四、服务品牌

(一)服务品牌的构成要素

1、表层要素

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

2、内层要素

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用户

(二)知名服务品牌的市场效应

1、磁场效应——维系顾客

2、扩散效应——延伸到其它产品

3、聚合效应——吸引供应商、吸引和控制其他企业

(三)服务品牌策略

1、建立以企业品牌为主导的品牌组合

2、创造强烈的组织联想

3、使用全方位的品牌要素

4、建立合理的品牌科层结构

5、品牌内化

第七章

服务质量管理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质量都是竞争制胜的核心武器。

一、服务质量概述

(一)服务质量的含义

服务质量:是服务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一般有安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表述。

(二)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技术质量、职能质量。

二、服务质量差距构成

差距1—管理者认识差距,即顾客期望与管理者认识之间的差距

差距2—质量标准差距,即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管理者对服务质量期望认识之间的差距。

差距3—服务交易差距,即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提供之间的差距。

差距4—营销沟通差距,即营销沟通所做出的承诺与实际提供的服务之间的差距。

差距5—感知服务质量差距,即顾客的感知服务与期望服务之间的差距。

意义:(1)揭示了服务质量的形成过程

(2)明确了导致服务失误的5种差距

(3)指出了感知服务质量差距是最主要的差距

(4)表明5种差距产生于设计、生产、交易、沟通和与顾客的互动中

(5)可以为管理者发现质量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指导,是实施服务质量全面管理的组织框架。

三、服务管理的原则:1、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质量,质量不能由服务组织单方面决定,它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欲望。

2、应该关注每一个关键时刻、服务接触和服务互动。

3、每个员工都应该对服务质量负责。

4、必须在整个组织内倡导质量观念。

5、应该将外部营销纳入到服务质量的管理范畴。

四、服务管理规划的内容:1、全面界定服务概念(利益、服务观念、服务要素、服务传递体系)

2、顾客期望管理计划

3、服务结果管理计划

4、内部营销管理计划

5、有形环境和有形资源管理计划

6、信息技术管理计划

7、顾客参与管理计划

三、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策略

服务失误

1、产生服务失误的必然性

(1)在出售和消费之前很难进行事前的质量控制

(2)无形性——服务评价具有主观性

(3)异质性——每个服务过程并不都是一样的

(4)易逝性——供求很难相互匹配

(5)不可分离性——服务提供者与顾客面对面

2、服务失误的类型

(1)服务执行系统的失误

得不到服务

不合理的慢速服务

其它核心服务失误

(2)员工对顾客的需要和请求的反应失误

(3)员工自发而多余的行为—顾客所不期望的行为

服务补救

1、服务补救悖论

定义:如果服务出现了失误,且组织给予成功补救,那么顾客的评价比一开始就成功地提供服务的情况还要高。

2、建立服务补救系统的原则

(1)树立服务失误的成本意识(2)主动征求顾客意见

(3)及时实施服务补救(4)充分授权一线员工

(5)从失误中总结教训

1-10-100服务补救法则:出现服务失误后,现场解决只需组织支付1美元进行补救,拖到明天解决将会是10美元的费用,再拖几天费用则可能会上升到100美元。

3、服务补救步骤

(1)识别问题

(2)道歉(3)紧急修复(4)移情(对顾客表示真诚的理解和同情)

(5)象征性赎罪(补偿)(6)追踪

第八章

服务质量

一、服务质量的概念

定义: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2、分类:

(1)预期服务质量

(2)感知服务质量

二、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

1、技术质量:服务过程的产出,即顾客从服务过程中所得到的东西。

2、职能质量:服务推广的过程中顾客所感受到的服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的行为、态度、穿着和仪表等给顾客带来的利益和享受。

3、形象质量:服务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它包括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企业所在地区的形象两个层次。

4、真实瞬间:服务过程中顾客与企业进行服务接触的过程。

它是服务质量构成的特殊因素,这是有形产品质量所不包含的因素

三、服务质量的测定标准

1、规范化和技能化

2、态度和行为

3、可亲近性和灵活性

4、可靠性和忠诚感

5、自我修复

6、名誉和可信性

四、服务质量的测定方法

一般采取评分量化的方式进行。

五、服务质量差距的管理

1、管理者认识的差距

2、质量标准差距

3、服务交易差距

4、营销沟通的差距

5、感知服务质量差距

六、服务承诺

1、服务承诺的内容

服务质量、服务时限、服务附加值的保证、服务满意度的保证

2、服务承诺的作用:有利于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令其满意,改善企业自身的形象。

3、实行服务承诺应采取的措施:制定高标准、不惜付出相当的赔偿代价、特别情况特别处理、提供简洁的保证、简化顾客申诉的程序、将服务满意度列为企业发展的经济指标。

第九章

服务定价策略

一、影响服务定价的因素

成本要素;需求要素;竞争要素

二、服务定价与企业营销战略

企业在确定服务产品价格目标时,必须考虑以下3个要素:

1、产品的市场地位

2、服务产品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

3、价格的战略角色

三、服务业的定价方法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1、利润导向定价

2、政府控制的价格

(二)竞争导向定价法

1、通行价格定价法

2、主动竞争型定价

(三)需求导向定价法

四、服务业常用定价技巧:1差别定价或弹性定价2个别定价法3折扣定价法4偏向定价法5保证定价法6高价位维持定价法7牺牲定价法8阶段定价法9系列价格定价法

第十章

服务渠道策略

一、服务分销渠道:服务分销渠道是服务产品从生产者移向顾客所涉及的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组织和个人。

二、直销渠道

三、经由中介机构的分销渠道

1、特许服务商2、服务商3、服务经纪人

中间机构类型:

特许服务商;服务商;服务经纪人

服务分销创新的方向:1.特许服务2.综合服务3.准零售化4.网络服务

服务位置的选择

一、选择服务位置的依据

服务提供者和顾客之间具有3种相互作用方式:

1、顾客来找服务提供者

2、服务提供者来找顾客

3、服务提供者和顾客在随手可及的范围内交易

二、服务位置的确定

一般来说,服务业可依据其所在的位置分为以下三类:

1、与位置无关的服务业

2、集中的服务业

3、分散的服务业

第十一章

服务促销策略

一、服务促销:是服务企业把服务产品向目标市场及对目标市场有影响的群体进行有宣传、说服、诱导,唤起需求并最终促使其采取购买行为的活动。

二、服务促销主要目标:沟通信息

1、建立对该服务产品及服务公司的认知和兴趣;

2、使服务内容和服务公司本身与竞争者产生差异;

3、沟通并描述所提供服务的种种利益;

4、建立并维持服务公司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5、说明顾客购买或使用该项服务。

三、服务促销组合:包括以下几个元素:广告;

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口头传播;直接邮递。

四、开展服务促销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一)建立口头传播网络

(二)作出适度承诺

(三)使无形服务有形化

(四)同时关注顾客和服务员工

(五)使服务更容易理解

五、简述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促销的要点。

(一)将顾客变成公司的代言人

(二)树立第一印象便是一切的观念

(三)建立同顾客的常规沟通

(四)开发公司简介

(五)培养有见识的员工

第十二章

服务人员

一、理解服务营销三角形和服务利润链。

服务利润链表明员工、顾客、组织三者的利益是统一的

服务营销三角形表明员工与顾客同等重要

二、组织和管理人员管理服务人员的策略和技巧。

策略:1、关心员工的问题并帮助解决;2、使员工了解组织内部发生的事情;3、树立组织的整体观念,增强员工责任感;4、尊重员工。5、授权并支持员工作决定。技巧:1、把握表扬时机2、批评员工十要(a考虑员工的感受b在私下里批评员工c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员工d当错误发生后,迅速给予关注e告知员工惩罚措施的目的)3、批评员工十不要(a讽刺犯错误的员工b发脾气c对员工进行欺骗或威胁d表现出个人喜好e采取过分严厉的惩罚措施)

三、内部营销的含义、作用、内容和策略。

n

含义:是以员工为营销对象,通过一定的营销策略和制度使员工满意,提高员工的顾客导向意识和服务技能,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策略:1、构建企业文化2、营造员工发展的良好环境3、管理员工(招聘、培训、激励、支持和挽留)4、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5、协调各职能部门。作用:(1)激励员工,让员工满意(2)提高员工顾客意识和服务技能,让顾客满意(3)协调和整合内部组织部门(4)保证外部营销计划的制定和执行(5)实现公司的战略和目标。内容:1、幕后职责部门对前台部门的营销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其它部门的营销3、企业对所有部门的营销。

四、管理顾客参与的策略?

1、了解顾客习惯2、了解顾客参与的决定因素3、建立顾客信任4、进行利益激励5、告诉顾客参与服务的方法

五、管理顾客等待的法则?

1、不占有的等待感觉起来要比占有的等待更长2、处理前的等待感觉起来要比处理后的等待更长3、焦虑会使等待看起来更长4、不确定的等待感觉起来要比已知的有限的等待更长5、不解释的等待感觉起来要比解释的等待更长

第十三章

服务过程

一、服务作业管理包括哪些程序?服务作业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一)服务作业管理的程序

1、过程规划与控制2、作业规划3、装备设计4、日程安排5、库存规划与控制6、质量控制7、作业控制8、预测及长期规划

1、按过程形态分类线性作业(生产线法)订单生产(顾客合作法)间歇性作业2、按接触度分类高接触度服务作业低接触度服务作业

二、管理与控制服务过程时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平衡服务业目标和产能(二)管理顾客的服务过程参与(三)解决服务系统的组织内冲突(四)加强质量控制(五)确立服务业的系统观念

三、服务蓝图的含义、构成及设计程序

是基于过程流程图的设计工具,是详细描绘服务传递系统的地图,一般由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组有序活动组成,包括三线四区。

三线:交际线、能见度线、内部交际线

四区:顾客活动区域、前台服务人员活动区域、后台服务人员活动区域、后台服务人员活动区域、支持性活动区域。

设计程序:1明确需要制定蓝图的过程2识别顾客对服务的需求3从顾客角度描绘服务过程4描绘前台、后台、支持人员的活动5连接四种活动

6在每个顾客活动加上有形展示

四、服务业生产率偏低的原因

1、服务业大多为劳动力密集

2、服务业节约劳动力的方式较少3、许多服务业规模较小

五、提高服务业生产率的措施

1、提高服务员工的素质2、采用系统化和科技3、降低服务层次4、用产品替代服务5、引入新服务6、改变互动性7、减少供需间的错位

第十四章

服务有形展示

一、有形展示:是指为开展服务传递,组织与顾客进行交互所处的环境以及一切可传达服务特色及特点的有形组成部分。

二、服务有形展示的类型

1、边缘展示

2、核心展示(p270)

三、物质环境展示

1、周围因素

2、设计因素

3、社会因素

四、信息沟通展示

1、服务有型化

2、信息有形化

五、价格展示

六、有形展示的效应

1、通过感官刺激,让顾客感受到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2、引导顾客对服务产品产生合理的期望

3、影响顾客对服务产品的第一印象

4、促使顾客对服务质量产生“优质”的感觉

5、帮助顾客识别和改变对服务企业及产品的形象

6、协助培训服务员工

有形展示管理的原则有哪些?在开展有形展示管理时,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原则:1、使服务有形化2、使顾客在心理上容易把握服务

关注问题:1、关注细节2、将有形展示管理和市场营销计划结合3、有形展示管理是每个员工的责任4、注重创新5、加强第一印象管理

服务业应该如何设计和创造理想的服务环境,以提高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

1、服务场景类型:自主服务场景、交互式服务场景、远程服务场景。

简述市场营销过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用电监察 电企 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就电力系统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必须要以网络监控为着手点,做好对相关设施、线路的监控工作,从而确保系统可以处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用电监察是联系电企与广大用户的桥梁,优化这一环节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增加电企收入的手段之一,还是提升用户用电质量不可或缺的方式。

1我国用电监察现状

国内研究人员在电力系统方面研究的较为深入的就是用电监察这一内容,然而由于国内相关管理人员自身问题与反偷电窃电工作效果的不佳,导致现阶段的用电监测工作依然依赖于工作人员的已有经验。尽管这一方式实施起来比较容易与简易,但却会经常性地受到管理人员自身阅历、认知水平与知识面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实施这一工作时不能保证监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最终使得这一工作环节的最终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对于这一情况,十分有必要优化用电监察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效果,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与水平。

2用电监察全过程管理简述

全过程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最为有效、先进的设备管理手段,还是一项管理理论界的新型技术。全过程管理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其非常注重对设备的多方面管理,包括设计、生产与投入应用等。把这些环节的管理内容都整理到该管理项目中,借助开展全过程管理使设备处在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中,并给电企、用户以及社会的进步提供高质的服务。实施用电监察全过程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监察工作的进度与质量,最终实现这一管理内容的增值目标。基于此理念,电企相关部门应和电力监察工作建立起联系,通过多种资源配置的优化来充分发挥出电力设施的功能。此外,全过程管理还可以提升电企的整体管理水平,尤其是用电监察环节,在增强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前提下加大对施工、应用以及检修等环节的管理力度,最终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进步。

3用电监察全过程管理措施

3.1建立管理体系

用电监察全过程管理包括了多个环节,例如电力设备的设计、购买、应用以及检修等。从某一角度看,该管理工作以时间作为发展顺序,为实现对用电监察工作的各个要点的控制与管理而开展的。构建全过程管理体系,把所有设备的使用策略都归纳到同一个管理节点中,最终达到提升广大用户用电服务水平的目标。该体系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管理方法,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用电全过程管理的规范性,从而通过定时或不定时检查的方法实施管理工作,以此来充分利用起电企已有用电设备。

3.2电力施工管理

对于电力工程而言,施工质量的好坏和电力网络顺利运行的安全、稳定以及时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仅如此,它还意味着电力网络在投入使用后的最长寿命。所以,在电力监察环节,对电气设施施工实施全过程管理十分必要。在这项工作环节中,要严格按照已有施工计划完成每一环节的工作内容,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通过提升每一环节施工质量来实现整体施工水平的提高。

3.3用户用电监察

电力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后,应按照相关的电网规划标准抽查施工进度、设备使用情况与基本器械的安全问题。而在电力监察工作内容中最主要的检查环节通常有:电力线路和地面、附近建筑或硬件设备之间的距离测量,线路布置有没有按照政府相关标准完成。此外,还要查看断路器等辅助设备的安装情况,如果安装质量没有达到项目施工需求,那么就要进行返工。电气设备工程的施工检查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有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不论是哪一环节的施工检查均会对项目的整体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3.4其他措施

用电监察全过程管理的其他措施还包括科学的供电方案的设计。供电部门需要事先搜集用户的基本信息,按照这些用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出相应的供电方案。现阶段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电部门在为客户接好了电路后,有些用户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私自延伸线路,最终导致了供电线路的交叉现象,这给日常用电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隐患。所以,用电监督部门要对用户的线路延伸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控,杜绝类似情况的出现。此外,还要对用户的用电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从而及时解决用电线路与电器元件的老化问题。

4结语

有效的用电监察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特别是管理方面,必须要做好全过程管理,从而不断优化这一管理工作的效果,提升用电的规范性与合法性。

参考文献

[1] 龙玉江,白雪,汪浩.PKVCA技术在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化,2008(11):33-34.

[2] 陈志勇,熊立,杜志刚.关于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思考[J].华北电力技术,2011(0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