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妇心理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分娩对大多数妇女来说,既有冒险的感觉,它令人兴奋,但又不能确定在分娩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而更多的是令人不安和惊慌,感觉是处在悬崖边,前面是没有标记的空间。尤其是对于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的经验,加之周围亲朋好友对分娩疼痛的夸大,使其对之充满了恐惧。给产妇持续地心理上安慰、感情上支持、生理上帮助,减少对自然分娩的各种干扰,充分发挥产妇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产妇安静、融洽、得到信赖和力量,让每个产妇能愉快地渡过分娩,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1.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
1.1 分娩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分娩是一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又是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的过程。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接受多种应激源的刺激,如陌生的医疗式的待产室和产房氛围、初产妇无生育经验、对宫缩阵痛的认识不足、疲惫和对分娩结局的担忧等,上述应激源的刺激,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心理方面的反应,导致产妇心理上的内稳态的破坏,认知能力降低,耐受力和自控力下降,敏感性增强,对宫缩阵痛难以耐受,紧张,恐惧,焦虑,失去信心甚至自控力丧失,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手术产增多,产后出血增多,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等。
1.2 对分娩环境及工作人员的认识 生疏的医院环境,陌生的医务人员以及产前的各项检查,不仅会影响孕产妇的心理状态,而且影响生理状态,尤其是医务人员的冷漠、严肃均可加重产妇的恐慌、紧张,以及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感,不友好感。
1.3 对社会及家庭的期待 社会及家庭的支持是影响孕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产前要对包括丈夫、公婆及父母等家庭成员进行有关心理卫生宣传,处理好与孕妇之间的关系,对生男生女均持正确的态度,让孕妇有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孕妇感到舒适安慰,减轻心理负担,全身心投入到分娩准备中去。
2 心理护理
2.1 与孕产妇的交流技巧
2.1.1 医务人员的衣着整洁,端庄大方,文明亲切,稳重提神的仪表、仪态和行为风范将会对产妇产生积极意义。
2.1.2 医务人员通过倾听和观察,了解产妇的需求和感受;真诚地领悟产妇的感受;设身处地地理解产妇的感受;将产妇的感受化为自己的感受。
2.1.3 温和自然的语言使产妇欣慰;亲切友善的语言使产妇信赖;诚恳坚定的语言使产妇镇静。所以我们医务人员应当学会问候性语言,安慰性语言,祝福性语言,鼓励性语言,积极暗示性语言。
2.2 分娩知识的宣教 要使孕妇知道,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几方面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其中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影响很大,以上任何一方面不正常都会影响产程的顺利进行。还要让产妇了解分娩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医学上的三个产程。产妇只有了解分娩中各产程的特点,并在分娩前开始积极做好心理准备,分娩时才能充满信心,积极配合。
2.3 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 阴道分娩对母子都有很多好处:规律的宫缩使胎儿肺得到锻炼,有利于新生儿呼吸建立;并能促进胎儿肺成熟,极少发生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湿肺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大大减少,免疫球蛋白G(IgG)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可由母体传给胎儿,剖宫产缺乏这一获得抗体的过程。自然分娩使产妇产后子宫收缩力增强,利于产后恶露排出使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产后恢复快。剖宫产是解决母婴并发症和难产的一种手段,手术的危险依然不可避免,如麻醉意外、羊水栓塞等,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还可发生产后出血、盆腔粘连等,产后产妇身体恢复也较慢。
2.4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中的心理护理 宫缩痛刚开始,产妇精力较充沛,应多与其交流,了解准父母对分娩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予以补充。不断解释说明疼痛的生理基础及减轻疼痛的方法,疼痛时产程的变化情况。鼓励其多走动、多喝饮料(补充能量)、进食、及时排尿。随着疼痛加重,恐惧不断增加,害怕分娩出问题,依赖性更强,此时医务人员与产妇更应该密切接触,及时采用一些抚摸和按摩等体态语言,减轻宫缩所致疼痛,以分散注意力,促进产程。进入第二产程时医务人员应多在身边称赞与鼓励,指导产妇配合宫缩屏气用力,对产妇点滴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无屏气感时坚持活动,随时满足产妇的生理需要,分娩后向夫妇祝贺,共同分享产妇的喜悦,尽早让母婴进行早接触、早吸吮。
关键词:心理护理正常分娩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246-02
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分娩是关键一步,在分娩时产妇难免会出理心理情绪上的波动,如何改善产妇产前焦虑的心理状态,以达到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出血,改善分娩质量,促进产妇、婴儿产后恢复、发育的目的。心理护理是其的重要环节,通过心理护理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产妇接受护理操作所需的心理状态,以期获得护理操作顺利。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产妇289例,既往无不良妊娠和流产史,无慢性身体疾病,无精神障碍。其中初产妇220例,经产妇69例。年龄20~40岁,身高150~175厘米,体重55~90公斤。将产妇分为观察组140例,对照组149例。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数据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149例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4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向孕产妇讲解分娩的自然规则及注意事项,满足其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从而减轻产妇的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良好的心态配合分娩,以达到顺利分娩并缩短产程的目的。
第一产程:每隔4~6小时测量血压1次,潜伏期每隔1~2小时听胎心1次,活跃期每隔15~30分钟听胎心1次,初产妇每隔4小时查1次胎头下降情况。每隔2~4小时排尿一次,观察羊水颜色、性状流出量。第二产程:每隔5~10分钟听胎心1次,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擦洗外阴,做好接产准备。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前,了解子宫收缩强度,频率,阴道出血的颜色、量;新生儿清理呼吸道,进行Apgar评分、处理脐带;协助胎盘娩出,检查胎盘及软产道;产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膀胱是否充盈、阴道出血量等
1.3 观察项目
通过对两组孕产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自定的调查表,调查本院的孕产妇通过实行心理护理后自然分娩和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人数,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率,记录两组数据并进行比较。
2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比较,观察组的正常分娩率为71%,满意率为99.29%,对照组的正常分娩率为62%,满意率为99.29%。经心理护理的孕产妇正常分娩率明显增高。具体数据见表2、表3。
表1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分组 例数 初产妇/经产妇 平均年龄(岁) 平均体重(kg) 平均身高(m)
观察组 140105/35 29.3+1.669+2.61.63+0.16
对照组149112/37 28.9+1.967+2.8 1.62+0.14
表2两组孕产妇以正常产或剖宫产结束分娩比较
组别 例数 正常分娩 剖宫产
观察组 14071 (50.71) 69 (49.29)
对照组 14962 (41.61) 87 (62.14)
表3两组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不满意
观察组 140 139 (99.29)1 (0.71)
对照组 149135 (90.60)14 (9.40)
3讨论
在分娩期大部分产妇都没有分娩经验,常害怕产痛,害怕阴道分娩后改剖宫产,担心阴道分娩对胎儿会不会有影响。其分娩过程顺利与否,同产妇的精神状态和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有很大关系。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减少围生儿病率及产科病率等。
3.1 对观察室产妇的心理护理
产妇入院,首先在观察室检查,心理难免紧张,希望得到了解和欢迎。要热情接待注意听她陈述,不随便打断她说的话,细心检查,尽量解答。详细告诉她应如何去做,这样产妇会觉得你认真负责,产生信任安全感。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耐心回答孕产妇提出的问题,对分娩注意事项给予解说,争取孕产妇的理解与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
临床中,常看到,一些神经类型较易兴奋的产妇,往往产程延长,产前精神已高度紧张,发生不规则的宫缩,感到难以忍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当真正进入产程时已精神疲乏,宫缩无力,产程图显示先露下降及宫口张开两条线均为直线,对于这样的产妇应多鼓励安慰,不厌其烦地对她讲解分娩发生的特征。反复强调规则宫缩的特点,劝其安静,防止滞产。
3.2 第一产程的心理护理
产妇感觉阵痛发生,疼痛的程度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的差异。临床中常看到有的感觉轻,宫缩时仅觉得腹部紧张有轻痛,能自控,宫缩时低声,而有的产妇则难以忍受,宫缩时大喊大叫,捶胸顿足,甚至不让人摸腹部。因此,要尽量了解每个产妇的职业,性格,气质,分别作出不同的心理护理。如自制力强的产妇,多鼓励,肯定她的长处,劝其及时反映不适,以免忽视意外发生。对自控力较差的多巡视多安慰,不厌烦她,使她感到时刻关心她。对孕产妇加强心理护理,于产前告知孕产妇分娩时的阵痛是自然现象,与受伤、疾病的疼痛有本质上的区别,人感受到的痛是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的作用,帮助其消除对分娩的恐惧不安,保持平静的心情[2]。潜伏期的特点是宫缩间歇长,持续短,但总的时间较长。一般产妇能忍受,但产生焦急,盼快生。这时应向产妇讲解,宫口开大时需要一定的过程,必须能吃能睡,耐心等待。给予必要的肯定和鼓励,教她宫缩时做深呼吸,同时手摸下脚,腰痛按摩腰骶部,提醒她小便,以免阻碍胎头下降。活跃期所需时间较短,宫缩较前强而密,产妇会大声喊叫,产生各种恐惧心理,不少产妇常说痛得厉害,是否难产,盼见亲人,望医务人员守候床边。这期间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切忌大声训斥,不得说伤害产妇的语言,用温和和话语给予安慰,抽时间留在产妇身边,使她感到你就是亲人,也可放些舒缓的音乐,稳定她的情绪。分散产妇对痛的注意力,讲些儿童可爱的故事,告诉产妇分娩是女人一生中最崇高、并渴望完成的一件大事,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事情,引起产妇对将要做母亲的幸福感。让其保持心情平静,全身放松,让她明白,能否顺产一定程度取决于产妇的精神与体力,如果心情平静,全身放松,按照助产士的指导去用力,宫口就会开得快,产程就会缩短,分娩时的疼痛感就会减轻。一些各方面条件都好的产妇,就因为精神疲乏,宫缩无力,导致手术产而结束分娩,而另一些条件差的产妇,则因本人情绪好,体力充沛,宫缩强有力,最终顺利分娩。
3.3 第二、三产程的心理护理
产妇宫口开全,护士要在身边陪伴,教会产妇掌握正确的憋气用力方法,并且不断鼓励产妇,增加信心,宫缩间歇时给她擦汗,喂开水、食品,呕吐者清除呕吐物。新生儿出生后以喜悦的语气恭喜产妇,并称她的勇敢坚强,增强产妇的幸福感,使产妇有良好的情绪,减少产后出血。第二、三产程各种异常情况易发生,应认真工作,一旦发生切勿忙乱,分秒必争,迅速处理,同时安慰产妇休息。不必回答她有关病情的话,以免因心理因素造成病情恶化。在临床上,当胎儿娩出时,评估产妇的情绪状态,对新生儿性别、健康及外形是否满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开导产妇,协助胎盘娩出,避免产后大出血,这样符合心理护理的要求。临床观察证明,恐惧、焦虑、疲惫、缺乏自信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均可降低产妇的痛阈,也可导致不协调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甚至出现宫缩乏力,使难产率和产后子宫出血量均增加。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临床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质量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将心理护理贯穿到临床护理全过程,全心全意、服务周到,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品质修养,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更有效地帮助产妇完成顺利分娩。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问题,并根据其手术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3000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身心方面的不适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排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激发患者争取早日康复的积极心态。
【关键词】剖宫产;围术期;心理反应;护理;体会
剖宫产手术(Cesarean)是利用手术方法切开子宫而直接使婴儿娩出的生产方案。剖宫产手术作为一种不通过软产道分娩婴儿的特殊方法,是解决部分产妇因分娩困难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解决难产、挽救孕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术方法。但是,手术毕竟带有创伤性,且破坏了产妇正常的生理代谢等功能,所以,常常会给产妇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我院近两年来共进行剖宫产手术3000例,经给予心理护理,均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09年5~2011年5月进行剖宫产手术的3000例患者,年龄在19~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7±3.4)岁,孕龄为35~42周。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的心理问题与护理:由于剖宫产患者的个体素质不同,她们对待手术的心理反应也不同。产妇入院后,当听到要做剖宫产手术时,其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与恐惧,具体表现有:①怕疼痛难忍;②怕花钱过多负担不起;③怕开腹丧失元气;④怕医生水平低,不认真;⑤怕留有后遗症;⑥怕婴儿有畸形;⑦怕腰椎麻醉致人瘫痪。于是,患者总是希望借助找熟人等方式,寻找技术又高、责任心又强的医生为她们做手术,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中,要给产妇精神上的安慰。对于高血压患者,要给其降压及镇静药物,以解除其不必要的顾虑与恐惧。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向产妇介绍医院有关的先进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的高超技术,令其相信诊断的准确性;告诉产妇,医院先进的麻醉器械、科学的麻醉技能,完全可以避免手术给其带来的疼痛;各种先进的急救措施和抢救手段,可避免手术意外和后遗症的发生。以上这些做法都能够解除患者悲观、疑虑和恐惧的心理。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鼓励同病室手术后的产妇将其亲身经历对患友进行讲解和劝导,谈谈自己在手术过程中的感受以及手术前后的比较等,使产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
1.2.2 术中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多数产妇在进入手术间时,她们的恐惧感会更为剧烈,血压会升高,精神高度紧张,对各种刺激均十分敏感。所以,对医护人员来说,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应特别慎重。对于术中神志清醒的产妇,护理人员要随时进行必要的安慰和劝导,不可边手术边谈论一些与手术不相关的话题,这样会使产妇误认为医护人员对手术不够重视而失去安全感,不利于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 术后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剖宫产手术无疑会对产妇及其家属产生巨大的震撼和刺激,对产妇的机体产生一定的创伤。由于患者各自的情况和素质不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也是完全正常的。问题在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好坏对手术成功与否、对手术后的健康恢复快慢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对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随时进行引导、安慰和劝导。要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把患者当亲人,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和亲切感。同时,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严格遵守各种医疗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方式,尽力减轻产妇的心理应激反应,这对剖宫产患者恢复健康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 结果经过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在手术前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也能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手术治疗后也有早日恢复健康的愿望,心理状态十分良好。
3 讨论 随着医疗模式的变革、发展,心理护理在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仅是简单机械的操作,还融入了新的角色,即根据病人在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让患者在每一个阶段都能以最健康的心理去接受治疗。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2];解除患者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能随时以轻松愉快的状态去配合手术;能够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相处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可以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中,体现以人为本护理服务信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母婴安全;鼓励产妇保持良好的心境,在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指导避孕方法和性生活方面,给予其健康科学的指导,并强调2年内避免再次妊娠和生育[3]。告知产妇随访的时间和内容,确保产妇和婴儿到院随访。 总之,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它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耐心、细致、宽容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观察力,还必须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护理人员要及时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减少医患纠纷,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70.
[2] 张巧云.剖宫产产妇心理特点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07-109.
正常分娩虽然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可它对人类却往往是一件重大的应激事件,尤其是初产妇,非常容易出现复杂的心理变化,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对分娩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分娩期间往往致使产程延长,而产程延长又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感染等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因此,产妇的心理护理在分娩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更应关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2005年1月~2006年9月,我院对698例正常分娩产妇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母婴的平安,提高了自然分娩的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组698例产妇,年龄18~38岁、平均28.5岁,初产妇572例、占81.94%,经产妇126例、占18.05%,住院1~8天,平均5天。
2 分娩的应激反应
分娩应激反应,是产妇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于身体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产妇对分娩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分娩时常常担心分娩不顺利,害怕手术,害怕分娩时的宫缩痛,害怕陌生的分娩环境,害怕周围产妇痛苦的或嚎叫,害怕医务人员冷漠的面孔或语言刺激。为胎儿性别烦恼,担心分娩后遗症,担心胎儿不能存活,担心产后无人照顾及经济费用等。
焦虑、恐惧、抑郁是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适当的焦虑,可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过度焦虑则不利于适应环境,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是增加助产率和产后出血的一个可能因素。不良的情绪反应可使疼痛阈值下降,加重疼痛。紧张-疼痛综合征可使产程延长,同时减少子宫血流,使胎儿缺氧。应激状态的产妇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下降,缺乏自信。由应激引起的强烈情绪反应,使产妇分娩的自控力降低或丧失。
3 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亲切和蔼,尊重产妇,热情接待,以礼相待,动作轻巧柔和,操作准确无误,并注意保护其隐私,同时保持环境的整洁、舒适。针对不同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使产妇充分了解分娩中各个产程的特点,并在分娩前积极做好心理准备,分娩时才能充满信心,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
3.1 第一产程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第一产程称宫颈扩张期,是指产妇从出现间歇5~6分钟规律性的子宫收缩开始至宫口开全。这一阶段时间很长,一般初产妇11~12小时,经产妇6~8小时,宫口扩张的速度不是均匀的。开始时(宫口扩张3 cm之前)较慢,随着产程进展宫缩越来越频、越强,宫口扩张速度也会加快。产妇易产生焦虑、紧张和急躁情绪,助产人员与产妇应密切接触,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了解其思想状况以及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通俗易懂地向她们讲述妊娠、分娩、育儿等知识,及时提程中发生的相关信息,帮助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可以增进护患感情,从而使产妇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消除对分娩的恐惧紧张情绪,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增强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对吵闹急躁者,更应热情、耐心、细致地进行护理与安慰。指导产妇正确对待宫缩时的疼痛,让产妇了解因为宫缩带来疼痛也带来希望,应该想到每次宫缩就是胎儿向目的地前进了一步。指导作深呼吸,指导或帮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以减轻疼痛,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鼓励产妇离床下地活动,让产妇看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片,看书、看电视、听音乐、交谈,以分散注意力,还可让产妇想像及暗示:想像宫缩时宫口在慢慢开放,阴道在扩张,胎儿渐渐下降,同时自我暗示:“我很顺利,很快就可以见到我的宝宝了”,以增强她们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分娩的到来。
3.2 第二产程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第二产程为胎儿娩出期,是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止。这一阶段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1小时以内。虽然这个产程时间不长,但对临产妇来说是最关键的时刻,宫缩的频率和强度达到高峰,临产妇躯体的不适感更加明显,其疼痛-焦虑-急躁-恐惧心理状态更加严重。因此,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沉着冷静,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支持与鼓励,缓解其焦虑、恐惧情绪,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使产妇对我们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保证胎儿顺利娩出。总之,第二产程护理是最关键的时期,指导产妇克服一切心理压力和躯体上的不适,强化其产生自信心,是帮助产妇正常分娩的关键。
3.3 第三产程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第三产程为胎盘娩出期,是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的过程,一般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产妇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关心新生儿有无畸形、是否健康以及新生儿性别,有的表现为喜悦,有的则表现为失望和悲伤。因此,当新生儿娩出后,我们首先要告诉产妇婴儿是健康的,并且无畸形。至于性别方面我们要事先进行了解,着重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共同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以免新生儿的性别与产妇期望的相反而精神受打击,导致产后出血和不能安心休养。如新生儿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发生,暂时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时告知,或选在其他适当时间再告诉产妇,同时给予安慰。
总之,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要求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整体关注产妇,通过做好临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解决临产妇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驱除心理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之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分娩,避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孕产妇;运用;心理护理;循证护理
大多数孕产妇容易对妊娠、分娩过程,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临床表现上多以焦虑抑郁为主。这种反应会影响机体机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使孕产妇对各类病菌的免疫抵抗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发生感染机率大大增加,设置会给分娩或手术打来不良影响。从我院实施面向孕产妇的循证心理护理后,获得了结果令人满意。
1 对象资料与开展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从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孕产妇中随机抽取148例,并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74例,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健康程度菌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排除对象:高危妊娠者;抑郁症患者;精神病患者;合患其他严重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医疗和心理护理。实验组的观察护理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护理人员根究孕产妇的实际情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并结合本院实际,因人而异的制订详细的护理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提高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在产前推荐给孕产妇们一些介绍妊娠、分娩知识的资料,开设产前知识讲座进行相关知识宣讲和操作示范,讲解妊娠期会出现的一些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开展指导孕期营养保健,并介绍有关分娩方式的优缺点和护理知识;定期组织孕产妇沙龙让她们能够相互交流心得。其次主动与孕产妇交流,建议其开展胎教,保持进行做产前检查,预防并及时发现妊娠期异常理现象和避免难产。待产期可以对其开展分娩常识的讲解,告知临产时会先出现的一些征兆,避免不必要的紧张焦虑,并建议及时入院待产,并告知入院分娩前事先准备和注意的事项。
(2)设置轻松舒适的待产环境。在孕产妇入住后护理人员应该详细向其介绍住院环境及相关事项,并告知其在整个产程中都有医护人员陪伴左右,减缓其焦虑情绪,放松情绪。设置家庭式的待产、分娩室,室内环境舒适安静,并有单间分隔,能够保障病人隐私;
(3)发动支持家庭成员的参与。在产前也要告知其丈夫和家属相关的知识,鼓励家人参与陪伴。发动丈夫支持和鼓励产妇并全程陪伴分娩,减缓其恐惧心理。④提供优质导乐服务。把孕产妇需求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在分娩全程都护理人员的陪伴,适时给予产妇指导,并密切关注产程的进程。护理人员针对产妇的个人情况和心理等情况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鼓励并提倡自然分娩,主动与患者交流,消除其对分娩过程中疼痛的恐惧和焦虑。有针对性地安慰、鼓励、支持、帮助、暗示等,尽可能满足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指导哺乳方式,鼓励母乳喂养。多与产妇及其家属交流沟通,及时反馈和处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积极构建护患互动参与型关系。帮助产妇进入母亲角色,主动倾听其想法和感受,教授她们如何护理孩子的技能和注意事项,鼓励其多与婴儿互动,如,触摸等动作增进母子/女间的情感交流,使她们树立起能够担当母亲责任的信心。
1.3 评价标准
以两组产妇的平均住院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焦虑评分及就医满意率为评价标准。焦虑程度和出院调研用的满意度调查表均有正规专业管理机构制作,内容含盖了对护理质量、安全等内容的评价,每个项目给予填表人五个选择,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平常、不满意、非常失望。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数据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产妇的平均住院时长明显更短,由8.59天降到5.70天,两者差异显著性(P
2.2 产妇焦虑评分
实验组的术前的焦虑得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非常显著(P
3 讨论
循证护理,即实证护理( EBN),指护理人员在主动获取有价值、可信的研究结果,同时与其自身专业能力、技能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选择,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因人而异的制订对应的护理方案。循证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帮助孕产妇以心态平和,放松的情绪面对分娩和产后面对的事项。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产妇产前焦虑程度远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史春香.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2]李贤,侯建香,陆素妍,高健,杨喜联. 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4:19-21.
[3],刘艳群.孕产妇的循证心理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06:69-70+103.
[4]王洪梅.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