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农村建设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83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12-0036-03
一、信贷资金需求分析
(一)信贷资金需求的总量较大
调查的10个样本村信贷资金的需求金额为3420万元。忻州市有农业人口252万人,农业产值为31.62亿元,占全市全年GDP23.2%。被调查的10个村农业人口为1.34万人,农业总产值为0.17亿元。按经济总量和农业人口数量测算,忻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总量大约为65亿元。
(二)信贷资金分布不均
信贷资金需求包括城镇化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资料购置、农村工贸业发展以及农民消费五个方面。从10个村的调查结果看,上述五个方面的资金需求分别为:324万元、222万元、564万元、1175万元和1130万元。按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测算,忻州市上述五方面的信贷需求分别为:6.15亿元、4.22亿元、10.72亿元、22.33亿元和21.46亿元。据调查,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需求目前还不明显,农民生产资料购置的资金需求略大于前两项,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用贷款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这方面的资金需求,另外,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使这方面的资金需求减少。农村工贸业发展和农民消费的资金需求较大,共原因是农村工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民子女上学、医疗、婚丧嫁娶等大宗消费呈攀升势头,有很大空间和缺口。
(三)地域信贷需求差异明显
五寨县地处晋西北,是一个纯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对当地农业冲击很大,在农副产品加工转化方面缺乏资金的支持。在该县调查的胡会等3个村中,有两个榨油厂和一个淀粉厂,多次申请银行贷款却始终没有落实。其信贷资金需求的61%源于农副产品加工转化,29%为农民的消费需求,10%为其他。定襄县是一个工贸业较为发达的县,法兰锻造业是其支柱产业,全县有710家锻造企业,产值占全县的一半以上,80%的财政收入来自法兰锻造业。被调查的神山等4个村,其信贷资金需求的65%源于法兰锻造业,22%为农民的消费需求,8%为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5%为农民生产资料购置。宁武县是典型的资源县,境内煤炭储量大,煤炭是其文柱产业,70%的财政收入和GDP来自煤炭企业。受国家“取小改中建大”政策的影响,该县煤炭企业不断进行质改扩建,资金缺口较大。被调查的余庄等3个村的信贷资金需求,58%来自煤炭企业,22%来自农民消费需求,12%来自农民生产资料购置,8%来自城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存在问题
(一)经济政策与新农村建设需要不吻合
1.地方经济发展与“三农”经济发展差异大。近年来,忻州市政府把“开放引进,大项带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一批大企业在忻州投资建厂,总投资达到245亿元。国有商业银行采取“抓大放小”战略,集中资金支持大项目建设,目前贷款已达6302亿元。这样,地方经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2002年以来,地方经济平均以13.6%的速度增长。与此相反,对农业经济投入不足,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一直徘徊在5%左右,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经济占GDP的比重逐年缩小。
2.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在使用上缺乏配合。1999年以来,中央和省每年支持忻州一定数量的扶贫资金、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等,用于农村的农业基本建设、饮水解困、电网改造、扶贫移民等,这些资金往往是独立使用,不能与信贷资金配套,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3.政府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不同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中央到地方下发了很多规范性文件,忻州市、县两级也出台了《忻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安排。从实际情况看,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基层乡、镇、村仍然是无计划、无安排、无行动,与过去区别不大。
(二)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不协调
1.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低的矛盾。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弱是普遍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一定数量资金搞农田基本建设、人畜饮水解困、电网改造、水利灌溉等工程,但是效果不明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政府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只能满足农民生产资料的资金需求,无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贷人政府没有还贷保证,导致这种贷款具有一定的风险;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缩减,体制僵化,缺乏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资金需求大与信贷供给不足的矛盾。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巨大,从农村路、电、水到水利设施,从个体户经营到企业生产,各方面都要资金的支持。而各方面投入到农村的资金是极其有限的,增加投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关键。
3.农民小生产与市场化的矛盾。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后,农民以户经营、分散生产,这完全与市场需要的规模化、系列化、科学化相脱节,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面临许多困难。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表现:(1)农民合作组织少,走联户生产、合作经营,上规模、上水平的路子难度大。(2)缺乏农业经纪人,在农产品生产、收购、价格,信息等方面缺乏桥梁纽带。(3)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未能很好发挥作用。(4)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不能充分吸纳当地的农产品资源,相当数量的农产品售往外地,往往是压价销售,农民增收困难。
(三)金融发展水平与新农村建设不匹配
农村金融在政策、布局、服务、信贷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货币信贷政策传导乏力。忻州市各级人民银行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精神,通过多种形式传导货币信贷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但收效甚微,二是金融机构收缩给部分乡镇留下服务“盲区”。全市撤乡并镇后,撤销乡级金融机构48个,这些地方已成为金融服务“盲区”。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正逐步“脱农化”。忻州四大商业银行按照各自的经营目标运作,把大项目、大企业作为支持的重点,已经远离“三农”。四是农村金融服务残缺。现在,农村信用社是唯一的金融机构,但它没有自成体系的联行系统,资金汇划渠道不畅,给客户造成很大不便,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五是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与农业特点有偏差。农村信用社硬性统一的一年贷款期限与农村养殖业、经济种植周期不匹配。
三、对策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战略要求下,加快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在科学发展观框架下,建立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从忻州的实际情况看,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良性互动,择优扶持,稳步推进
1.良性互动。新农村建设实现的前提是农村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社会化实现途径是高度的市场化,而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和商业化,说明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是良性互动的关系。所谓良性互动,就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双方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相互吸引的关系。具体说就是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度大,新农村建设速度就会加快;反之,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也会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2.择优扶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是多层次的,不同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实际发挥特色、突出重点,加大对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种植、养殖的投入力度;延长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现代农业企业和农村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生产要素和信息的积聚、辐射和共享水平,加大农村城镇化建设领域的投入。另外,要在促进农村科教文卫、通讯、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提供信贷服务。
3.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段时期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的建设中,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要在注重提高自身效益,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要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
(二)准确定位,职责划分,方向一致
1.准确定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金融机构改革应当如何定位,中央已作了原则规定。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允许设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小额贷款的组织,引导农户发展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中央的决策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职责划分。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应当重新整合划分:农村信用社要办成管理高效和运行安全的特色社区性银行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户生产小额贷款需求; 农业发展银行要改变粮食收购银行的状况,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信贷支持 ;农业银行要处理好支持“三农”与自身商业化发展方向的关系,对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村民营企业给予信贷支持;邮政储蓄要把在农村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返回农村,可以给农民发放小额信贷;保险公司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
3.方向一致。各金融机构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大方向,转变观念、想方设法,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适度倾斜,突出重点,切合实际
1.适度倾斜。新增贷款总额中,适度增加农业贷款,使农业贷款总量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努力使农业贷款多增长5个百分点;在项目上要适度倾斜,要把用于能源建设项目的信贷资金适量缩减,用于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在区域上要适度倾斜,要把用于城市的信贷资金减少一部分,用于农村和农民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村位于港南区**镇最南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丘陵连绵起伏,红壤土分布较广,有一条长1.6公里、已硬化的四级路通村委。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人口2270多人,全是汉族,其中劳务输出约1000人(以往广东打工为主)。分**等3大片。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人均耕地不足0.7亩,村民90%以上住钢筋混凝土楼房。
全村耕地1435.5多亩,其中水田1140亩,旱地295.5亩,武思江水库干渠有1.5公里流经本村,有毛斗渠4公里,鱼塘30亩。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养殖以白鸽、肉猪为主。
该村从去年开始实行了农村低保,有28户共83人享受了每人每月10元的低保金,还没有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在98%以上。计划生育率较低,农村独生子女户极少,多孩率较高,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和征收社会抚养费困难,外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困难。
党支部1个,有党员42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5周岁,女性仅1个,文化程度都是初中,“双带”能力较差,农村党员由于外出原因管理困难,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区位、资源、产业、政策优势没有,全村仅有18个沼气池,村级集体经济为空壳,经济收入靠劳务输出为主。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村在**镇各村中还是比较贫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人多地少,无工业,农业经济品种低下,缺少特色的主导产业。在生产发展中,产出经济效益不高,在“乡风文明”方面,赌博、“**”、吸毒现象极少,民风还是比较纯朴,主要是对计生有些抵触情绪。村容整洁较差,垃圾乱丢乱放严重,卫生意识跟不上。在民主管理方面群众意识沿尚不强。:
关键词:财政 金融 新农村 调研
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战略举措,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升华和发展。最近,通过对辖区几个等县市的部分农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关心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财政支持“三农”中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深深感到,近几年随着中、省、市各项“扶农、促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实行“一减免、三补贴”的政策后,广大农民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种粮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但随着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各项改革的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笔者建议,只有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才能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农村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收入稳定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明显提高。某农村经济平稳发展,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农村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财政对“三农”的保障范围越来越广,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直接补贴越来越多,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紧紧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让公共财政的阳光越来越多地照耀到广大农村。首先,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近几年来,中央先后取消了面向“三农”的收费项目150多项,县级财政部门严格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完全实现农村农业税收“零负担”。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进入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新阶段。其次,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主要支持了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改进财政支农方式,支农资金效益显著提高。制定和完善各项补贴政策,拨付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小麦粮种、地膜玉米、农机具补贴、兑付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实施小型水利建设,农综开发、扶贫、以工代赈、移民搬迁,安排抗旱防雹、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再就业培训。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基础;投入资金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弱势群体补助支出,实施村村通工程和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有利的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的财政支农工作,促进了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农民增收扭转了多年低速徘徊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尽管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投入的制度化、机制化建设任务还比较艰巨。其次是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改善等社会事业发展资金需要与实际供给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再次是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第四是大部分县乡财政仍很困难。特别是大部分乡镇财力缺口较大,政府债务负担沉重。
在农村方面,由于县级财政多属于“吃饭型”财政,各县底子薄、基础弱,建设新农村的压力大,困难多,主要体现在农村就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实施标准化作业难,发展农业生产难,文化设施建设难,实施康居工程难,村级债务化解难,乡村两级政权运行难。通过调查发现,收入最高的村人均纯收入1960元,最低的是850元,需要指出的是农民收入中有相当部分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而增加的,目前有60%的农户是靠农业收入为主的,受教育的程度较差,调查的3个村计852户,2890口人,大专以上户仅占3%,高中文化程度占10%,初中以下占50%,还有47%处户文盲、半文盲状态。其原因有以下方面:首先是农村集体经济资金来源匮乏,无力兴办公益事业。其次是农民增收渠道狭窄,虽然已达到温饱有余,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收入水平低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再次是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侵蚀着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近处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民通过“三补贴一减免”政策获得的好处已受到严重侵蚀,农民给笔者算了一笔账,2002年,按一亩两季(小麦、玉米)算,各种生产成本投入包括机耕、机播、种子、化肥、农药、浇水、收割、粉碎等,一亩地成本为360元,而税费改革后的2005年。生产成本及农业税费合计却是460元。两者整整相差100元,如果扣除每亩减免农业税20元,种一亩地仅生产资料成本就增加了80元,而粮食价格却没有大的提高。因此,农民种粮并不能增加收入。
三、措施及建议
新农村建设投资是关键,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一项难点工作,更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和整体推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1、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积极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其次是集中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调整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更多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生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基层人才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多渠道、大幅度增加财政对“三农”投入总量。再次是市县财政都要筹集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以及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奖励。四是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扶持、农民自主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投入多元化格局。
2、争取和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和资金。要切实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的争取和落实;省对县的“两保两挂”、“三奖一补”政策的争取和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1、因地制宜发展水果产业,夯实经济基础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红岩村探索发展“一村一产业”的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组织村民上山垦荒大面积种植月柿,家家户户建沼气池,建栏养猪。发展初期,村民主动邀请县、镇农业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下村传授技术;通过农技员现场指导,村民边学边摸索,逐步掌握了种植、施肥、剪枝、防病、护果等月柿优质高产管护技术。村民利用沼气池排出的沼渣、沼液给月柿施肥,经发酵后的沼渣、沼液,对提高月柿的品质、减少虫害有重要作用。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普及和生态肥的使用,使红岩村生产的“恭城月柿”具有“个大、肉厚、形圆、质软、含糖量高”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通过“猪-沼-果”的生态农业发展以及种植月柿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使村民种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月柿种植的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到2011年,红岩村的月柿面积达780亩,人均产果6600kg,生态种植月柿成为了红岩村的特色和支柱产业,村民也因此逐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经济的发展为红岩村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高标准建设红岩新村,逐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逐步富裕的村民,对改变旧村面貌、改善居住环境有了更强烈的愿望。二十一世纪初期,恭城县政府因势利导,把红岩村作为全县的“富裕生态家园”建设试点,重新规划和建设红岩新村。为高标准、高品味设计红岩新村,专门聘请了桂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合理布局;50多座别墅式的农家新房依平江河两岸依次而立,错落有致,与周围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红岩村和谐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整洁的农家别墅,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也吸引市民前来休闲旅游;村民开始走旅游发展的路子,从三位一体到“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红岩村又陆续投资兴建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观景台、月柿节主会场、停车场等旅游设施,修建了景区大门、村级柏油路和果园观光小道,开设了平江河水上乐园,建起了垂钓小区,具有观花采果、自助探岩、垂钓、水上游乐、民族风情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基本形成了食、宿、行、娱、购、游相配套的服务体系。2003年秋季,依托莲花镇的万亩月柿基地,恭城县在红岩村举办了第一届“金秋月柿节”,极大地提高了红岩村的旅游知名度,红岩村由此正式推出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产业结构也从生态农业逐步向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
3、旅游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从2003年至今,红岩村共建成了80多幢乡村别墅、生活污水处理站、可供应各家各户用气的大型沼气池;修建了通往景区交通道路、观光小道,攀登石山观光道以及具有瑶族特色的风雨桥等旅游设施;如今的红岩新村风景如诗如画,环境自然和谐;走进红岩新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画卷中,红岩新村因此成为大桂林旅游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目前为止,共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社会旅游收入达1.27亿元,产品、特产销售及附加效益5400多万元,有300多村民直接加入了旅游经营行业,拥有农家旅游标准床位700多个;2013年9月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契合了红岩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红岩村坚持把科教兴村、经济强村、文明建村、民主理村、依法治村的建设要求融入新村建设管理中。如今,红岩村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红岩村通力发展月柿规模种植、开展“富裕生态家园”建设、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业,由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一跃而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绿色家园”。成为全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下
二、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成功原因分析
1、当地政府主导,发展特色产业红岩新村规模发展月柿种植,开发了脆柿、柿饼、柿叶茶等系列加工产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并以节为媒,树立品牌,利用自然资源,举办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强化宣传,提高知名度,树立生态农业旅游的品牌。从2003年开始,红岩村共举办了九届月柿节,让许多游客感受了恭城红岩村的生态魅力,体验了瑶乡的浓郁风情,树立了红岩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品牌。红岩村的成功,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发展生态种植及乡村旅游业。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