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全民阅读 公共图书馆 书香城市

1.盐城市大丰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现状

大丰,是江苏中部一座充满活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兴海滨城市,也是崇尚读书、富有书卷气息的现代城市。大丰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江苏省文明城市、首批江苏省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等命名和称号。

近年来,大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文化建设和“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城市”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把书香城市建设作为提高市民人文素质、打造精神高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加强统筹协调,创新思路办法,广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高全区居民综合阅读率,推动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风尚,努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涵养出丰沛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动力。2015年大丰区居民综合阅读率为87.5%,实现“十二五”末居民综合阅读率达85%的目标;居民阅读指数为77.80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29点。2016年,大丰区被列为省创建书香城市示范县选树县(区)。

2.大丰区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城市”活动中的作用

2.1注重阵地提升拓展,做大做强区级阅读主阵地。

全区现有公共图书馆5个(区图书馆、图书馆新馆、区图书馆少儿馆、大丰中学馆、港区馆);按“四个一”模式运行的图书分馆187个;农家书屋262个,中小学达标图书室(馆)63个,职工书屋35个,全区图书馆(室)馆藏图书文献321万册。2015年,大丰区投资1.8亿元、建设占地46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新馆,2016年底将投入使用,成为该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新的主阵地。实施农家书屋纳入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程,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初步互联互通的图书公共服务体系。

2.2加强策划引导,广泛开展全民参与阅读活动。

坚持以活动为抓手,搭建平台载体,打造特色亮点,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和参与全民阅读,逐步形成以读书节为引领、阅读精品项目为带动、常态活动为支撑的全民阅读活动品牌体系。大丰区图书馆持续举办全民读书月、4.23读书日、农民读书节、社区读书月、中华经典诗歌朗诵会、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好书伴我行――未成年人读书活动”、红领巾读书征文、七彩夏日、缤纷冬日、图书漂流等系列活动,形成了一批惠及全民、影响力较大、带动力较强的阅读活动品牌。2014年以来,大丰区图书馆先后邀请中国阅读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徐雁、潘知常教授来丰开设专题讲座;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曹文芳、黄蓓佳为城区中小学生举办“我的作家梦”等为主题的阅读指导讲座。

2.3建立载体平台,引导阅读风尚,提高全民阅读覆盖率。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阅读成为新风尚。大丰区图书馆开通了全民阅读微信公众号,加强阅读指导。为满足各类读者的个性化需求,2015年开始推出“你点书,我买单”的点读服务,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通联动,达到阅读精准服务的效果。推动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建设,带动市民多读书、读好书。大丰区图书馆“小茶小爱”分馆把餐饮服务与阅读文化结合起来,营造新型阅读空间,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典范社会机构。

2.4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阅读竞赛活动,重视特殊群体阅读关爱。

在2014年“全国少年儿童中A经典读物诵读视频大赛”中,大丰区图书馆选送的作品获得个人组银奖1个、铜奖1个,团体组优秀奖2个。在第二至第四届“盐渎风”读书月活动和盐城市“书香伴我成长,经典浸润人生”演讲比赛中,大丰区图书馆选送的选手荣获多个阅读演讲比寒一等奖。针对残障儿童、盲人读者等群体,大丰区图书馆组织了学雷锋文化志愿活动,为残障儿童提供了精品书籍和阅读辅导,添置了盲文书籍和音像资料。

3.大丰区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城市”活动中面临的瓶颈

大丰区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城市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部署要求、与先进县(市、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社会关注度还需要提升。目前,对全民阅读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有些领导还存在“阅读是个人行为”、“抓阅读无用”等认知。二是活动同质化,品牌影响力还需要提升。开展的活动虽然多,但形式和方法雷同,同质化明显。全区并没有形成主导性、统一性和影响力特别大的品牌活动,降低了大丰阅读活动在全省全市的影响力。三是保障不够到位。在经费保障方面,大丰跟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制度保障方面,大丰区于2016年8月份,成立了大丰区全民阅读促进会。成立全民阅读促进会,是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大丰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快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全民阅读促进会要坚持把握重点、精准发力,努力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阅读带来的“福利”和“实惠”,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到大丰的每一块地方。

4.公共图书馆在加快推进“倡导全民阅读、创建书香城市”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措施

4.1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优势。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热爱读书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共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重要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在引导阅读,推广阅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公共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使命。大丰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大丰区图书馆作为开展全民阅读的组织者和重要的阵地,必须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为社会成员提供无差别服务,引导每一位成员崇尚阅读,充分利用图书馆。

4.2构建完善的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图书馆建设要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就必须大力构建全面覆盖城乡的、完善的、全面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作用。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构建中心馆―分馆(乡镇)―农家书屋(村)三级网络体系的总分馆体系,实现全区各级图书馆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和一证通行、通借通还,为全体市民提供优质、就近、便捷、无差别和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2014年,大丰区被选为省农家书屋纳入总分馆制建设试点。2015年底,大丰区所有农家书屋全部纳入总分馆运行。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以总分馆为平台阵地,进行各类社会图书服务资源的整合尝试,引导加盟的各图书服务单位参与总分馆制建设和服务,达到“双赢”的效果。

4.3加强宣传,实施阅读文化培育工程。

充分发挥大丰文广新系统的主流媒体宣传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户外广告等各种媒介,培育崇尚读书、热爱读书的大丰文化价值,形成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要把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亮点,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并争取在形式与规模上都有新的突破。其目的,一方面,开展与读者互动的活动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让读书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让追求知识、努力学习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尚。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传承地域历史文化载体,忠实记录保护传承好是书香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大丰区图书馆重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组织编纂、收集水浒文化、知青文化等文献图书,形成具有大丰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库。

4.4创新服务模式,做好导读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单一的借还模式已不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如何改进工作,更好地为全民阅读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多举办贴近群众的读书活动,使读者与图书亲近,向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推荐适宜的阅读书目。要特别重视为青少年推荐书目工作,使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图书馆,会读书、读好书。

图书馆馆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尊重读者,善于交流,掌握熟练的服务技能,在读者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

大丰城东新区图书馆新馆即将投入使用,为实现全开放服务理念提供物质保障。我们将以新馆开馆为契机,做好宣传工作,以文字和图片多种形式向全区人民展现图书馆的历史与未来,让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图书馆,增强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要努力创造条件,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读者打造舒适的读书环境。

4.5健全加快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保障体系。

要把书香大丰建设作为对各镇和全民阅读工作I导小组成员单位文化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实考核激励措施,保障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公共图书馆要增加购书经费,以读者需求为依据,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图书资源,让更多的人有书可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民阅读事业,不断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与小茶小爱合作共建分馆是大丰区图书馆在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创新举措。“小茶小爱”所倡导的阅读休闲生活与图书馆致力于推广全民阅读的理念相契合。在城区繁华地段建设分馆,让图书馆更多地出现在市民的面前,让图书馆融入市民的生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大丰成为一座书香四溢的城市。

今后一段时间,大丰区公共图书馆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民阅读和书香城市建设的部署要求,围绕2020年全民阅读率达90%的目标,在依法促进全民阅读、加快书香城市建设方面,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打造更加完善的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为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邓声梅.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探索――面向成年人的阅读推广[J].贵图学范,2016(03).

[2]姚华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惠民工作中的实践与突破[J].大众文艺,2016(19).

[3]王晓芳.黑龙江省全民阅读活动探析[J].图书馆学刊,2016(01).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范文第2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今年3月是全省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宣传建设教育月”,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巩固“创优”、“创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果,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我局对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活动作了细致安排,并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和辖区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认真落实,务求实效

根据县文明委的安排,结合我局实际,我局认真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参加了县文明委组织的集中宣传活动,印发公民道德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20余人次;

(二)认真开展文明礼仪大宣传活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县文明市民手册》等思想道德教育资料,使全局职工充分认识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的重要性,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提高文明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自觉性。使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积极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着力打造“廉洁勤政”的政务环境,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文明意识、公仆意识、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打造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

(四)认真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活动。要求系统内窗口单位认真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活动,着力打造“规范一流”的服务环境,鼓励组建窗口行业志愿者服务队,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五)大力开展“遵守公德·习惯文明”活动。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认真开展农贸市场规范建设和煤矿扬尘治理工作,着力打造“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诚信视域;新时期;公民;道德培养;诚信缺失

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构建良好的诚信环境、完善诚信体系是推进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以来,人们对公民道德建设有了新的认知,而《纲要》强调的“以诚信为重点”也成为新时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指南。在当前社会主义转型重要时期,基于诚信视阈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民诚信角度出发,阐述了当代中国诚信的特殊价值,对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中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诚信”角度提出了加强公民道德培养的策略。

一、当代中国诚信的特殊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社会对市场规范的有效行为并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状态,基于有限社会利益前提下利益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即当公民个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将以牺牲道德的形式来满足自身实际需要。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欺骗已经成为一种不合理牟利的主要方式,“诚信”被践踏也已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这使得商业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公民个体之间信任度降低,不安全感急剧上升,社会矛盾极其突显。诚信的缺失对我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性影响。因此,对诚信的认知和理解无论是从功利主义取向出发,还是从道德理论角度出发,都应始终明确其出发点与结论的统一性,即“做人要诚实和守信”。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本素养,也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道德并非是抽象、不可理解的存在,道德的发展与公民身心发展规律有着一致性,它既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环境及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其社会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培养过程中,诚信已经成为人们推崇的第一美德。诚信道德虽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会给人民带来直接的收益,但它是一种无形的原动力,具有促进道德完善、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国家兴旺等多种社会功能。因此,在当代中国诚信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新时期公民道德培养中加强诚信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公民诚信缺失现状

新时期公民道德培养与公民道德体系构建中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与人交往中存在诚信缺失问题在对公民交往对象信任程度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公民人际交往中最信任是对象通常是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对与自己关系并不密切的人信任度较低。这种诚信情况与当代社会诚信文化有着直接关系,由于社会发展的开放,受欺骗伤害机率不断上升,使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度较低。另外,在调查恋爱过程中欺骗行为来看,近年来关于欺骗性婚姻的报导越来越多。此外,在男女交往中,也有诸多非诚信行为出现,如对自己的经济实力任意夸大,对自身个人能力恣意放大等等,这种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公民道德意识培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2.经济领域方面存在诚信缺失问题从社会道德及公民诚信角度对经济领域方面的诚信问题来分析,诚信缺失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地铁、公交逃票情况较为常见。以上海地区为例,在2015年上半年中通过不定期对少量旅客列车进行抽查,仅仅是从上海虹桥站就查获无票旅客接近1.5万。针对这种逃票现象大多数公民表现出比较冷漠的状态,通过这种现象可以看出当代社会道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关于经济领域范畴内的诚信缺失问题还可以通过信用卡恶意透支、电话卡欠费等行为进行例证。这种公民的非诚信行为不仅仅会银行、通讯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也影响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因此,针对公民类似失信行为应构建有效惩罚机制,以规范公民自身行为。3.就业求职领域存在诚信缺失问题现阶段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为更获取更好职位,部分求职者想通过伪造学历的形式为自己加分,目前这种学历伪造诚信案件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对真文凭所有者权益的一种侵犯,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讽刺。除了学历造假,一些公民在求职中为脱颖而出而进行证书伪造或工作经验伪造等等。这种虚构、伪造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一种常见现象,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加强对公民尤其是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引导显得至关重要。4.网络媒体领域存在诚信缺失问题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我国公民上网人数仍呈逐年增多趋势。在对公民关于网络信息可信度的调查中了解到,只有3%左右的认为网络信息具有较高可信度,61%的公民都认为网络信息可信度一般。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利用网络进行欺骗、经济诈骗案件越来越多。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某些个体基于某种目的进行网络疯狂传播,造成网络谣言产生,使公众对网络的信任度不断降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加强公民诚信建设,对规范网络媒体、促进网络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公民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思考

造成上述公民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1.相关制度不完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当市场体制将人作为市场主体时,个体渴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利润。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具有趋利性,当我国的诚信制度还未有效的构建,当以失信作为牺牲能够换取更大的利益时,诚信意识将会受到利益的冲击和影响,出现诚信缺失问题,影响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人与人个体之间的交往已经不再局限于熟人社会,而更多的人际交往属于陌生人社会,这就造成公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意识需要改变,以适应新时期的契约意识。再加上我国诚信制度的建立相对较晚,其制度内容中涉及到的领域范围也相对较小,新时期的道德规范又尚未完善,这进一步加重了道德文化危机,使得现阶段公民失信现象随处可见。因此,在当前经济转型重要阶段,加快构建诚信制度等体系尤为必要。2.道德信仰的缺失就我国传统思想教育来看,受“仁义礼教”思想影响深远,尽管儒家思想中某些思想对人的思维有一定禁锢影响,但不可否认这些思想对促进我国道德观念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深入,积极提倡无神论,在以往人们心中信仰的神逐渐消失。与此同时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社会事件及某些道德缺位事件引起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使一些人道德信仰和认知错位,为自身利益触碰道德底线。由于缺乏对诚信的正确认知,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造成道德信仰缺失,频触道德底线。3.功利主义影响基于人的生物特性来分析,利益的追求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动力,所以利益是公民在进行选择时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在合理合法范围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可非议,这种利益追求属于适度自利,即能够有效的权衡自身利益与道德、法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做出明智行为,合法追求自身利益。还有一种逐利行为是任意自利,主要是说公民个体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始终以“利益”作为核心,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忽视道德,甚至触碰法律底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深入,个人利益得到尊重,同时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个人利益得到保护。一部分人受到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影响,盲目追求个人利益,使公民道德弃之不顾。在长期这种社会背景下造成社会道德与利益最大化之间形成冲突矛盾,影响了社会健康发展。

三、当代诚信视阈下加强公民道德培养的策略分析

在新时期公民道德培养过程中应将诚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开展,从系统化角度出发,促进诚信道德建设,提升公民诚信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注重诚信道德教育,实现道德规范向自觉自律的转变

在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工作中,应始终将诚信道德教育作为首要工作,促进公民对道德意识培养和提升,逐渐实现基本道德规范转变为公民道德信念,实现自觉自律规范自身,选择诚信道德行为。1.领头人诚信道德教育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诚信道德教育是积极推进诚信道德建设的第一步。为实现全体社会诚信风气的构建,各级领导干要做好领头人,做出积极表率。因为各级领导干部所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群众关注,因此其更应当积极践行诚信道德教育,做好人民群众的领头人,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诚信在领导干部中间的直接体现为官德,即诚信在特殊行业中体现出的职业道德,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还要具备为政之德,立业之德以及爱民之德,常怀自省之心,切实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2.全体公民诚信道德教育社会道德建设及诚信道德教育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努力。诚信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依靠社会公民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来维系的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的诚信道德规范。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市场主体的诚信,首先要实现公民的诚信道德意识培养,以树立良好自身形象。要将诚信意识深入传播到社会公民中,明确“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理念。为真正推进全体公民诚信道德教育,要注重教育途径的选择。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优势,促进诚信宣传和教育,构建诚信典范,以实现社会大环境中诚信普及教育。3.注重诚信道德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在诚信道德教育过程中还应注重其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及教育方法的有效性。针对过去的道德教育来看,不能一味的强调奉献牺牲,忽视利益原则,要将诚信、道德和公民个体的利益权衡与实现结合起来。诚信道德从根本上来是一种公共服务或公共利益,切实践行诚信道德的人能够获得一定利益。通过对诚信与利益关系认知,使个体能够从遵守道德底线角度出发,合理维护个人利益,并逐渐将诚信原则转变为自身的理念。在诚信道德教育过程中单纯的说教效果较差,公民接受度较低。因此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公民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道德教育切忌空洞说教,要结合具体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素质情况,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诚信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制度实现公民行为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教育基础和法律支持的同时,还要制定并执行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要求的政策,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建立健全充分体现相关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的规章制度,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在全社会树立诚信风尚,既要通过宣传教化,更要依赖法律制度的保障。1.强化与完善法制建设针对当代公民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从强制性约束层面对公民行为进行规范。针对那些在社会人际交往、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各方面出现的诚信缺失、触犯法律底线的个体或单位或企业要进行严厉打击,通过法律制裁来规范不诚信现象。而对那些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先锋模范人物要积极地予以表扬和嘉奖,让良好的诚信品质获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让群众在“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强化诚信理念。2.公民个人信用档案的构建针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的角色(如政府官员、法官、律师、企业领导者等等)建立对应的个人信用记录,这份个人信用记录具备法律效力。无论是个人或组织,一旦其出现失信行为,就有效地对其进行记录,这样能够作为对其进行信用考察的有效凭证。若企业领导者或经营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记录,那就针对该个体要设计具体制度约束,限制其在一定时间内部再次取得银行贷款、工商注册等等;若其出现严重失信的记录,可以考虑予以通报、披露或曝光等等。通过诚信记录对公民个体信用形成档案管理,这对公民既有约束性作用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失信带来的风险。当实现相对完善的信用档案体系时,一些为获得自身利益而失信的个体将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并警醒其他人应保证自己信用良好。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需要道德建设诚信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参于国际竞争,需要道德建设诚信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需要道德建设诚信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环境,完善诚信制度,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高扬诚信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英.我们需要培养“道德圣人”还是“合格公民”———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一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3,05:12-13+39.

[2]江亚南.公民道德培养在公民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海南省为例[J].学理论,2013,19:140-142.

[3]杨峻岭.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以铜仁学院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32-133.

[4]李婷,赛音德力格尔.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培育新时期“四有好网民”[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S2:302-304.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范文第4篇

一、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以学校作为“双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通过开展的各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及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使在校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也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促进“双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二、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让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切实受益是“双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乡妇联整合多方资源,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以文艺活动为载体,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今年“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乡妇联、乡团委及XX乡中心学校联合举办了主题分别为“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三万三讲’活动、贯彻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感恩、礼仪、诚信争创和谐校园”的演讲比赛,演讲内容紧紧围绕“感恩、孝道、诚信”,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儿童在娱乐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2.抓住奥运会契机,加强未成年人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为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奥林匹克精神传传达给我们团结,协作的信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未成年人容易受周围环境、事务的影响,变得冷漠,残酷。乡妇联抓住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的契机,通过开展“微笑迎奥运、文明庆城运、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倡议活动,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3.建设关爱家园,爱护特殊儿童。

乡妇联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措施:第一,发挥各方力量,在全乡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管护网络,把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职责;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着重对有问题苗头的留守儿童进行对口帮助;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予以亲人般的关怀;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侵害留守儿童利益的犯罪行为。第二,及时调整人口管理体制,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适当鼓励、帮助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第三,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

“留守儿童”档案,配备“家长”,设置“亲情电话”,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也能得到生活上的温暖,同时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

节假日期间,镇妇联走访、慰问艾滋病患儿,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献出片片爱心。

三、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德;状况;原因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281-02

引言:道德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生活,这种精神生活不是欣赏和享受,而是自律、自省、自责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社会中有了道德,生活才能和谐、安定、有序,否则就会充满矛盾、曲折和悲剧。正如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二重性时说:“劳动创造了宫殿,但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了畸形。”[1]

一、中国公民道德发展取得新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不断增多,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建立现代化社会公民所需要的道德观念。具体说来:

(一)爱国热情高涨。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民族自尊心得到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公民能密切关注国内外人事,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事件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二)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使道德产生了新的飞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观念正在主导社会生活。自立平等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人才意识、时间意识、信息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大大增强。

(三)诚信问题己引起广泛关注。从社会监督体系的逐步完善,媒体不断曝光的政治领域的腐败现象、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情况,人际交往相互不信任、社会上存在“诚实意味着吃亏”等事实,都显示出社会诚信问题己到了不得不引起广泛关注的程度,社会中对诚信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代化中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发展不相协调的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人们基于多元的利益产生了多元的道德模式,人们的公共生活道德与自律意识也有所下降,致使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现在一些人的是非观念、荣辱观念己完全被金钱所左右,金钱至上、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它们在一部分人中大行其道。高尚的理想和人格常遭贬抑和嘲笑。一些人对真善美和假恶丑分不清辨不明,高尚的精神遭到怀疑和猜忌。一些意志不坚、内心浮躁、精神空虚、思想迷茫的人极易迷失自己的人生航道。

(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冲击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激励了人们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然而也使一些人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甚至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不顾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搞不正当竞争。

(三)诚信危机出现。在现实的社会公共生活中,无契约、无承诺、无规则的行为大量发生,只要对自己有利,契约、承诺或规则就可以不遵守或随意破坏,根本不顾及对方的权利。目前我国社会诚信的缺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腐蚀剂。综上所述,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直接的挑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削弱经济全球化时代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三、影响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分析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导致利益多元化,引起道德失衡。“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分局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经济关系中吸收自己的道德观念。”[2]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利益驱动机制容易刺激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它的主体多元特征容易助长个人主义倾向。现实生活中,敢于打破规矩,一夜暴富,能挣会花者成为一些人眼中的人生典范。于是,世俗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道德。这股世俗化、功利化的大潮,成为我国目前道德失落的一个大背景。

(二)行政化的社会组织逐步解体,多样化的社会组织结构形成,道德约束处于软化或真空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和道德的规范是在政治权力的高度参与下,道德与政治原则、政治手段合二为一作用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结果,而并非主要实现于个体道德自律。

(三)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消极社会心态制约了现代社会道德的发展。我们常常说中国人友好、热情,但不少人热情友好的对象只限于熟识的人,而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往往表现得非常冷淡甚至无礼。在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影响下,大众对他人的爱是狭隘的、分等级的。如果对他人提供帮助,首先关注的多半是有关系的或关系近的。我们经常看到,济困解围的行为,被一些人视为虚伪;当有人见义勇为时,旁观者竟无人响应,反而会怀疑当事人的善良本意。在这种消极的社会心态的影响下,自己的利益当会尽力争取,若是几个人的或大家的那还是等别人去出头,有了少不了我的。公共领域更是如此,以安分守己、少管闲事、避祸自保为处世原则。在公共场合,经常遇到一些不守公德的人,对他们,大部分人采取“忍”的态度,勇于站出来维护社会公德的人不多,即使有了,也很少有人声援。还有源自于传统中庸思想的随大流心态,本来知道要遵守公德,也想遵守公德,但大家不做,也就缺少了坚持选择正确行为的勇气。人们常常认为,我表明了与大家的不一样,有可能会受到孤立,其实多数情况下这种孤立并一定来自外在,常常是心理的。这种现象更多通过一个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体现出来,随大流的心态把中庸思想的“和谐”扩展至绝对。

(四)现代化促使城市结构发生变化,使公民道德主体的素质更加参差不齐,道德建设的难度加大。当开放性不断加大的同时,现代城市人口集中度越来越高,人口流动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也必然导致城市主体愈加复杂。一方面是“老市民”的素质面临着新挑战。他们中的某些人长期习惯于传统的城市生活而对现代城市的本质和功能缺乏深刻理解,带有浓厚的小市民意识,虽然生在城市但从心理和行为上并不具备现代性的道德素养和文明修养;另一方面“新市民”和城市隐性市民的道德索质有待提高。他们以临时身份居住下来,并在城市总人日中占很大比重。随着城市的加快发展,这一特殊群体队伍将还会不断壮大。亿万农民走出家园,走进城市,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农民勤劳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带入了城市,同时也将长期以来在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条件下形成的某些陈腐落后观念和思想行为带到城市。这些城市公民主体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的正常秩序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消极作用,使公民道德建设难度加大。

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各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化研究专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9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1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