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建设的背景

文化建设的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建设的背景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文化 内涵;实践

新医改政策强调,医疗机构要在构建健康的医患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因此,在深化医改的进程中,医院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背景,对医院广大员工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达到对群体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共同认可,进而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一、医院文化的基本内涵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能“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所共同的观念和准则。[1]” 在我国,卫生事业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其性质应体现为公益性、福利性、经营性。医院文化是指被作为正确的标准供医院所有成员共享的一套价值观、指导信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能为医院成员提供一种组织认同的感觉,并能使他们产生超越自我的信仰和行为方式。

二、医院文化的主要内容

医院文化主要由价值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等构成。医院价值文化主要包括医院管理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诸多内容,是医院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追求,具体体现在医院宗旨、医院精神、医院理念以及各项活动等方面。行为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最能体现一家医院的文化特色。医院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定、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力量和作用。形成制订、执行、评价、修订、完善、提高的机制,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的物质载体,有利于树立医院良好的外在形象。主要包括院徽、院歌、标准院名、标准色系四个基础要素及其在建筑、指示标牌、办公用品、宣传用品等方面的应用。

三、新医改背景下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

1.制定医院文化建设战略

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证明,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需要不断被强化,绝非三年五载就能塑造成功。医院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取得成功,须制定一个科学的医院文化建设战略。一般来说,医院文化建设战略包括确定医院文化建设战略模式、划分医院文化建设阶段、制定医院文化建设的中期和短期计划、选择医院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2]。医院文化建设战略确定后,还需组建医院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建立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实施,工会、团委、院办、党办负责医院文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会通过开展多种寓教与乐的活动,提高职工对医院精神和办院宗旨的认同感,以及文化、技能素质的提高;共青团着力引导青年职工把个人发展融会到医院发展之中;人事部门要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激活人力资源,为职工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并做好职工培训;各职能科室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量化考核标准,不断规范职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医院核心价值的确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根据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院历史现实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伸到医院这个个体中。在确立医院核心价值观众,在注重职工的广泛参与,如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形式,征集到员工比较认同的价值理念。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如表彰奖励、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等,营造氛围,宣传价值取向,让广大职工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和启发,统一并提升职工的价值观趋向和归属感。

3.注重人文关怀

关注患者的人文需求。患者是医院的服务对象。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医疗环境和医疗服务上。医疗环境应温馨,减少患者就医时的焦虑感,设施应人性化,方便患者就医。在医疗服务上,应考虑服务流程的优化,医疗服务的扩大化,将医疗服务从院内扩展到院外,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医务人员的生理需求。要对医生的工作给予合理的报酬,医疗服务价格要体现其劳动价值,这已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中得到了体现。关注医务人员的安全需求。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紧张的医患关系下,伤医事件经常发生,医务人员的生命保障受到一定影响。医院以及卫生主管部门须为医务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4. 构建文化传播网络

实践证明,优秀的医院文化,必定具备有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特色鲜明的优秀的文化传播网络。好的文化传播网络,对于医院的高效运营、医院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医院文化建设中,一是要加大与媒体合作力度,主动向媒体提供信息,以媒体为平台向社会介绍医院人才、学科、新技术新项目、服务举措,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二是要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如院报、网络、主流媒体、微博、微信等,将医院的价值观、理念、精神、品牌等信息传递给医院职工和社会公众,传播和交流医院文化建设成果。

5.构建医院制度文化体系

医院文化要通过医院制度去实现,医院制度要体现医院文化的精神。医院制度的制定要以人为本,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广大医务人员的意见,制度要合情合理,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对职工的身体和心理的保护,使制度科学可行。制度的执行要注重职工习惯的养成,提高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制度重在执行,执行过程重在教育与引导,要立足于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长期坚持,逐步养成习惯,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制度建设要关注患者的参与,提高医患协调性。医院的制度与患者的关系密切,执行制度需要患者的配合,医务人员要耐心细致的向患者作宣传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患者尊重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和人格,这既有利于制度的执行,也有利于协调医患关系。

6. 加强行为规范体系建设

行为规范体系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利于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切实贯彻落实。在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要注重教育培训,将各项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员工手册、行为规范及院训、宗旨、理念等内容作为重要的制度文化内容纳入到全员培训中,同时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使培训达到入口、入心、入脑的效果。要加强考核。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科室、个人考核管理,制订考核指标,建立并落实奖惩。同时注重典型的培树。开展落实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如“十佳医生”、“十佳护士”、“优秀科主任”、“优秀护士长”、“服务标兵”、“医德标兵”、“服务之星”等评选活动,立身边标杆,树身边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社团文化建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逐步渗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过程中,充分提升了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了诸如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走在科技发展应用的前沿,互联网的应用早已融入这个群体的生活、学习中。互联网新领域的拓展深刻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即以立足于网络平台和实际生活的线上、线下高职院校社团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并日趋活跃。这种新型的组织活动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知识交流与个性发展的空间,以其传播迅速、活动蔽强、难以控制的特性,为社团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制度规范带来了巨大挑战。

1.社团文化建设体制日趋完善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的特点,社团中的大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特长爱好、学习兴趣进行社团的选择。同时,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目前,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体制日趋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准入制度规范化

社团管理部门对学生成立社团有明确的条件限制,如《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对社团发起人的身份、人数,社团的性质、宗旨,社团的基本组织构成、社团的活动内容及形式等都有明确要求。申报组建学院社团的学生需将拟成立社团的宗旨、章程、活动开展内容与形式、社团发起人等基本信息书面上报学院团委,报学院备案之后才能取得合法地位宣布成立。团委负责对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并存在院校、团委、学生的“三级”监督机制。

1.2管理制度体系化

建立了院校领导的网络安全评审委员会,不定期、不间断对各个社团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社团学生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和引导,强化他们把握学院全局、服务学院大局意识,培养社团学生干部的大格局。同时,学院积极完善院校、社团、会员三级沟通机制,注重对社团文化建设的引导,及时追踪会员的思想和行动变化状况,杜绝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和发展。

1.3考核制度合理化。

社团文化的长足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考核机制。我国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社团的成立程序与成立条件等准入制度进行考核基础上,还设置了考察期,同时制定了合理的退出机制。从准入审批考核到指导管理考核,使得社团发展处在这样一种全过程的考核中。如在考核管理制度方面,要求每学期由社团管理部门组织社团活动总结反馈会议,各社团学生干部必须参加,通过不同社团的总结反馈,及时发现自身社团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拟订调整和纠正方案;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评选年度优秀社团并进行奖励,激励后进社团,解散不合格社团,使其在联合会评审委员会的监督下更为合理与规范等。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困境

高职院校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由于成立前期的自发性、管理过程的松散性、日常运行的社会性等特点,在促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自主性的过程中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文化建设功能与作用的有效发挥。

2.1社团文化功能承载力不强。

随着“互联网+”与高职院校社团结合不断加深,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功能的承载力受到关注,网络自认而然地成为大学生社团的网上家园,BBS、QQ群、微信群等成为高职院校社团宣传、活动开展的常用沟通交流方式。但是在这种常态交流方式下,片段化的“鸡汤”营养含量不足,高职院校社团文化承载力也因此受到牵制。增强高职院校社团文化的承载力,需要借助互联网与社团的充分融合,实现“互联网+”社团的飞跃。社团要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活动信息、展示活动开展情况;利用即时交流工具商讨社团文化建设方案;利用平台或交流软件传送社团文件实现资源共享等,以此提升社团文化功能承载力。

2.2组织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团组织管理方面虽然有固定的社团管理部门,但是在组织管理模式上多存在层级结构管理冗杂、多头管理、体制运行不畅等情况,牵制了学生社团的管理质量和活动水平。同时,社团管理部门管理方式的一致性,忽略了不同类型社团的特性,管得过严过死。这种近乎相同的管理方法,缺少针对性,难以调动社团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社团管理部门在为社团文化建设提建议,帮助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加强社团组织的引导和管理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还必须更新社团管理理念,找寻“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新方法,建立兼顾社团普遍性与特殊性、兼顾社团专业性与社会性、兼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组织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化和个性化的大学生社团管理。

2.3活动经费保障不足

在美国,学校鼓励学生社团组织成为具有自身动力的自动化组织,通过学生活动办公室为学生创办各种实体,使之成为不依赖于行政拨款的自主活动、自负盈亏的组织[1]。而在我国,活动经费成为限制社团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活动经费的常规来源有连个部分,一部分是学校专门社团经费,一部分是企业活动赞助经费。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要想保证活动经费的稳定性,学校的社团管理部门和社团应齐心协力,尝试拓宽筹集经费的路子,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社团,通过开展有偿社会服务或服务交换的形式,实现社团经费来源多样化,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功能,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的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注重知行合一,推动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与拓展,真正实现了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于一体。

第一,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快速、大量、多元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团的社会性,社团成员可以借助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区域交流沟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第二,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张扬。“互联网+”衍生的新型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开放、自由、互动的平台,使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拥有一个更大的平台展现自我、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知社会。

第三,实现了“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延伸。高职院校可借助互联网,培训网络社团负责人、建立社团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宽了大学生受教育的领域[2],真正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要想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成功实现蜕变,必须把握好“互联网+”这一机遇,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拓展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活动开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建设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1]陈幼林.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德育课程改革是由传统的“说教课”、“讲大道理课”转变为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人为创造、长期形成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谈了4个方面的体会。

一、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德育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确立以育人为背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即在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提升校园的育人能力,是否能真正建立、形成一种和谐、健康、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做起。

建设校园大环境应着手于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典雅的建筑物、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精美的雕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美观整齐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命园区,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校园内人员整洁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特有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则反映出人员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校园大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美丽的环境氛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德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发展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操场和行政办公楼上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碑林、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变精神”,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问非常长,如果耳濡目染优良的文化,可以洗涤心灵,潜移默化地获得优良文化意识的渗透。拓展校园的文化空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则一座建筑物,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糖甜一口,心甜一生”、“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不摘果子是高尚的”等温馨警句,让学生看了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1.结合德育的有关课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祖国在我心中”教育活动;以优良公民教育为宗旨的“做个优秀公民”的教育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等,作为促进优良校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这些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从点滴的事情做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

2.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德育课程

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是德育、教学、学生就业三者有机的结合。应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护士节”、“读书节”、“科学节”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学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位。因此,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不要忘了校园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学生创设进步、文明、健康、高尚的校园氛围,以满足他们正常的精神需求。

三、加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主体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具体到德育更是如此,没有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再好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也只能是低效的。我们在十分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还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而校园精神文明环境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四、完善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学生的竞争压力明显增加,焦虑程度不断加大,情感领域的困惑与冲突也日益增多。德育教学内容的很大变化就在于加入了心理品质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学校应开设“心理话聊天室”、“心理咨询信箱”,增强师生交流的渠道,使有心理困惑或障碍的学生有处倾诉;设立心理辅导室,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坚定学生“我能行”的信念;开展“挫折与人生”、“我的快乐学校生活”等演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困难与逆境,培养学生内在的、永久的乐观感和自信心。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村庄空心化;文化建设;组织困境;内部承接;“中农”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6—0072—06

作者简介:李祖佩,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武汉430074)。

近年来,农村文化问题逐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已有研究大致从以下四点展开论述:一是对农村文化特点、内容等基本问题的研究①。 二是对农村文化供给现状和供给主体等问题的研究②。三是对农村文化建设绩效评估研究③。四是对农村文化产业研究④。这些研究对于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关注较少。2012年5月至8月,笔者参与了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湖北省23个县市近百个村庄的农村文化调查⑤。调查发现,对于人财物大量外流、村庄空心化特点明显的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外部支持能力不足、内部承接乏力双重矛盾,严重制约了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理解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双重困境,理清其中问题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而探索实现内外合力、克服困境的可能路径,应成为当前农村文化研究的重点。

一、村庄空心化

村庄空心化又称村庄“过疏化”,是指在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它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结果产生了空心村,既包括农村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公共品供给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⑥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带来农村常住人口的逐渐减少,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土地的闲置、村庄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的整体弱化等。但是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特点不同,村庄空心化的表现形式亦有明显差异⑦ 。就湖北省而言,村庄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即村庄中青年大量外流导致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村庄生活的主体;社会关系空心化,即人口外流和空间距离拉大导致的维系村庄秩序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松动和弱化;村庄社会活力空心化,即表现为内生组织的乏力和村庄公共生活的退化等。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尤其是山区出现的土地空心化,湖北省大部分因属于低地丘陵,农业耕作较为便利,耕地仍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空心化并没有凸显,这为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刚性存在,城市化、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相对于巨大的农村人口基数仍需长期过程,从而使得农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⑧。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农村出现空心化态势,另一方面,农村的稳定器功能发挥仍有极强的战略意义。面对村庄空心化的现实,将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以文化建设促进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克服村庄空心化的消极影响进而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缺少外部供给的农村文化建设,村庄内部因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资金支持而缺乏动力;缺乏村庄内部承接的农村文化建设,外部供给总量再多终会因载体的缺失而事倍功半。但是调查发现,一方面,空心化村庄本身内部结构不能有机整合、功能运转不畅以及自运转失效等问题⑨,带来对外部文化供给的高需求和高依赖,而当前的基层文化供给和服务组织(乡镇文化站或文化服务中心以及村级组织)乏力和无为,只是充当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务,无法反映农民文化诉求,更无力自组织开展村庄文化建设,大大降低了文化供给的效益;另一方面,村庄人财物大量流失,内部无法找到适应当前文化建设内容和方向的可靠抓手。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况。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改制后称为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包括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承担主要供给和服务职能,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任务需要依靠其具体实施,同时乡村社会中真正的文化需要和文化诉求需要其向上反映并承担其中部分自组织功能。但在当前,上述两种组织均面临不同的困境,严重影响其功能发挥和文化建设质量,且这种困境在空心化村庄中显得尤为突出。

1.乡镇文化部门乏力

2003年起,湖北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以钱养事”改革,即政府根据职能转换的要求和可用财力的许可,由乡镇和县级主管部门共同确定本地每年需要完成的农村公益项目,连同具体的服务时间、服务质量、服务价格、考核结算的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凡是具有规定资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竞争参与政府的公益服务活动⑩。按照改革要求,以文化站为代表的乡镇职能部门由原来的事业单位改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得收益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获得。

无可否认,“以钱养事”改革在压缩政府开支、克服原有“七站八所”的高成本、低效率等方面起到明显效果,政府不再承担臃肿的职能部门(原属事业单位)的庞大开支,通过改革引进竞争机制,使资金真正符合政策安排。这与改革初衷是一致的,体现了以强化公共服务为认同标准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要求。但是,改革后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导致实践效果与政策初衷出现明显张力。

第一,资金难以保证,人心涣散,乡镇文化部门成了“养老衙门”。从调查来看,改革后绝大部分乡镇文化工作者不再享受事业编制,且每年收益由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缺乏稳定的预期。而基层工作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往往牵涉到农村各个方面,如在体育建设场地建设中,往往涉及到占地补偿以及后续的土地调整问题,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复杂、任务量大,要求乡镇文化机构在充分理解农村工作实际的同时,有充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化解矛盾。基层工作的繁杂性与乡镇文化部门缺乏稳定收入预期的现实相对应,导致乡镇文化部门工作吸引力降低,“权小责大”、“财少事多”等矛盾彰显,一些年富力强的文化工作者因而另谋出路。其后果是乡镇文化服务组织乏力,甚至出现虽争取到政府文化建设项目资金却没有能力组织实施的困境。

第二,从组织关系来看,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乡镇政府中的地位进一步边缘化。长期以来,受“发展主义”和以GDP为主要政绩考核标准等因素影响,县乡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文化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财政部教科文司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国家财政对文体广事业费的支出在“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且从文化行业的局部看,由于基数小,财政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即便如此,中央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力度远超过地方财政。在这种背景下,文化部门在地方政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改制前,文化站作为一级乡镇职能部门,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税费截取)和稳定的文化供给项目(如电影下乡等)。改制后,文化服务中心的固定工作人员大幅缩减(一般为两人),且为增加收入他们在乡镇政府中任文员等职务,对乡镇政府的依赖性得到强化。在压力型体制和“一票否决”等制度环境下,乡镇政府的大部分精力和资源用于处理维护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和一线工作。依附于乡镇的文化服务工作者为在政府中谋得相应福利,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乡镇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去,影响了他们文化建设本职工作的开展。

第三,从组织实施过程看,改制后文化服务中心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即面向市场的公益组织,无法名正言顺地组织文化建设。原来属“七站八所”之一的文化站虽然存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多种弊病,但毕竟作为一个指导机构,对于村级治理组织属于上级,文化站工作人员属于“领导”,可以依靠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改制后的农村文化服务中心无法调动村级组织的积极性,导致诸多文化建设项目难以落到实处。即便一些文化建设项目在乡镇政府压力之下得以建成,这些项目也会因村级组织日常管理的缺失而不能产生应有效果。

乡镇文化服务中心面临上述组织困境,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外部依赖性强的空心化村庄的文化建设而言,至少产生两种后果:一是由于组织的乏力和虚化,无法有效承接政府用于文化建设的各种资源;二是对已有的政府文化供给缺乏必要的监管,文化供给成果的持续性和长期性不足,政府文化供给因为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而无法发挥作用。

2.村级组织弱化

乡村组织能力弱化具体表现为乡村组织只是简单机械地应付政府的文化供给任务,无法反映村民实际的文化需要和诉求,同时又无法依靠村庄集体能力自组织文化活动,从而导致部分政府的供给内容与农民的需要之间产生错位。

村级组织弱化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对于空心化村庄来说,资源禀赋有限,村集体收入较低甚至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集体收入,无法满足自组织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二是税费改革以来,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型。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许多政策都试图绕开乡村基层组织,直接进入乡村社会,或者直接与分散的农户相对接,即使在无法绕开乡村基层组织的情况下,也只是让村级组织从事一些从属、次要、配合性的工作。如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即为典型事例。从后税费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特点来看,市场化、契约化、个体化成为主要特点,而权力以资源为基础,对于村庄集体资源匮乏的空心化村庄的治理组织来说,后税费时期国家系列政策加大了向农民收费的难度,自身治理权力和治理责任的双重弱化成为基本事实。其后果自然是村级组织的弱化,无力满足农村文化等公共品需要。

村级组织扎根于乡村社会内部,村干部最了解村庄和村民的文化需要。但现实情况是村级组织并没有能力提供文化供给,在文化建设中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使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陷入困境。

三、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的缺失与契机

1.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缺失

上文述及,农村文化建设是自上而下的外部供给与自下而上的内部承接相互协调一致的过程,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农村文化建设内部承接主要依靠村庄内部承接主体来实现。所谓村庄内部承接主体,是指村庄社会中能够积极参与到现有文化供给中去,对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性充分认同,且能够在文化供给和服务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监管保障的农民,他们构成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农村资源大量外流,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缺位,村民对文化建设参与热情和参与度低,影响了文化供给的实际效益。据调查,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的农家书屋,竟有超过70%的农民不感兴趣,这种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大多数时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面对村庄空心化现实,找到推行文化建设事业可以依靠的承接对象,发挥其文化承接和建设功能,是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在湖北省,村庄空心化表现为人口空心化、社会关系空心化以及社会活力空心化,而土地尤其是耕地并没有出现空心化。土地通过村社内部的自发流转实现资源重新组合,带来了村庄阶层的重构,承接村庄文化建设的农民主体也因此变得复杂化。经过多年的土地流转实践之后,村社土地不断循环、交错流转,逐渐集中到部分农户手中,于是农户在土地耕种上就形成了差别——有的农户耕种数十亩土地,有的农户只有三五亩土地,还有的农户则不再耕种土地。由于土地耕种的差别,取消农业税后农业耕种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不同农户在农地上的收益差距越来越大,农村阶层分化开始凸显。据我们调查,以家庭纯收入为标准,当前空心化村庄中阶层(以户籍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精英阶层,该部分年收入在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不等,绝大部分已经脱离村庄,且土地转出,他们一般占村庄户数的3%左右;中上阶层,该部分举家外出经商或常年在外打工,有能力在城市立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大部分土地转出,他们占村庄总户数的10%左右;“中农”阶层,年龄在45—55岁之间,耕种规模在15亩以上,但一般不超过50亩,且家庭大半部分收入来源依靠农副业,家庭收入在5万元左右不等,土地大部分转入,他们占村庄总户数的20%左右;中下阶层,该类家庭往往家庭压力大(父母生病或是孩子读书),举家外出打工或是半工半农,因为开支较大,一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土地转出或维持原责任田规模,他们占总户数的40%左右;贫弱阶层,由于疾病或家庭变故导致劳动力不足,家庭收入在5000元左右,土地维持原有责任田规模,他们约占农户数的10%。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在带来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农民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但是,这种阶层分化的现实,亦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

2.“中农”阶层: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

上述“中农”阶层在现阶段是指主要依靠农业及其相关副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经济收入水平在村庄中属中等的农户。有学者称之为“新中农”阶层。相对于其他阶层,“中农”阶层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农”阶层利益关系在土地上,社会关系集中在村庄内部。“中农”以耕种一定规模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除一小部分土地是自己的责任田外,其他大部分通过亲戚、邻居等熟人关系流转获得,土地租金极低甚至为零,即遵循不安全市场化的土地流转逻辑。而要能够顺利达成土地流转,“中农”首先要与周围村民保持良好的关系往来,主动介入到村庄关系建构和互动中,因此这部分人在村庄中的口碑较好,是村庄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分子。相对于“中农”阶层,精英阶层在城市立足,其利益空间和社会关系早已脱离村庄;中上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虽然会在年纪增大后无法满足外部劳务市场需要时返回村庄,但在当前形势下,他们土地转出,各种关系重心在村庄之外;中下阶层和贫弱阶层虽然处在村庄中,但是自身家庭生活的压力极大弱化了他们积极参与村庄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中农”阶层在村庄社会文化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

第二,“中农”阶层自身生活质量与村庄社会发展和村庄公共品供给成效息息相关,更为积极、更有能力参与其中。因为“中农”以耕种土地为主要谋生手段,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主要在村庄内部,村庄的社会发展、村容村貌的改观、公共品供给的完善与“中农”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笔者在村庄调查时发现,这部分人对村庄文化建设和自身文化生活质量提升高度关注,同时因为长期生活在村庄中,他们对本村最需要什么、怎么建设也最为了解。相对于其他阶层,“中农”更有可能也更有能力组织开展文化建设。精英阶层虽然有强大的经济能力,但利益空间和社会关系早已脱离村庄,对于村庄社会发展较少关注;中下阶层和贫弱阶层虽然没有脱离村庄,但是受制于自身经济能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种土地的劳动力支出减少,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中农”闲暇时间较长,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以文化建设为代表的村庄公共品供给中去。调查发现,荆门农村村庄内篮球场的建立、篮球队的组建绝大部分都是以“中农”为主要倡导者和实际组织者的。

第三,“中农”阶层是当前农村政策安排的既得利益者,对国家有着较高的认同,成为国家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的坚定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均“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地使用权”,实行“生不添、死不减”,鼓励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自愿、规范流转。可以说,相对稳定的农地承包关系和制度安排能够保护以耕种一定规模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农”阶层利益。另外,税费改革之后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如家电下乡、良种补贴,使得利益关系在村庄中的“中农”阶层受益最多,增强了“中农”的国家认同,也即是说,税费改革及其系列改革的“政治逻辑”在“中农”身上得到了充分表达。因此,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中农”阶层最为拥护也最为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农村文化建设,“中农”阶层也更容易形成认同并积极参与。这一点在村庄调研时也得到了证实。

第四,“中农”阶层有其自身循环能力和再生产能力。中上阶层的部分村民在经商失败或是受制于年龄、技术而无法满足劳务市场需要时,会选择回到村庄耕种相当规模土地,成为“中农”阶层;中下阶层的部分农民在克服家庭困境后,也会通过土地自发流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上升到“中农”之列。“中农”阶层也会有一部分农民因年龄增大、劳动能力下降等因素而减少土地,导致收入较少滑落到中下阶层。因此,农村阶层呈现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农”阶层就在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中实现再生产。这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稳定的群众基础。

村庄空心化虽然带来人财物等内部资源的大量流失,但并不等于说村庄内部承接机制阙如,更不能因此对农村文化建设持悲观态度。“中农”阶层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变革后的新兴阶层,因其与村庄的高度利益关联、较高的参与能力和参与热情,完全能够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承接主体,发挥重要的承接功能,通过动态再生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农村文化建设的出路与对策

毋庸置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作为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功能发挥,仍对中国社会整体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正视日益显现的村庄空心化现象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结合上述分析,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应从内外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要在当前乡镇体制改革框架下,探索更为务实和高效的组织机制,夯实以乡镇文化服务部门和村级组织为代表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以村庄“中农”阶层为主要立足点,培育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使文化供给内容真正得到村庄的认同和接受,发挥文化供给的最大效益。做到以上两点,就能够有效克服以往文化建设有阵地无组织、重“送文化”而轻“种文化”的供给模式弊端,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供给模式创新。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从“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的外部供给上,有效克服组织乏力问题

应对“以钱养事”的改革框架进行必要修正,结合农村工作现实情况,从资金投入和政府组织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真正发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供给、服务和管理职能,保证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有能力做事、有热情做事、有尊严做事。同时,理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与村级组织关系,赋予前者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参与文化建设的权力,进而形成组织合力,克服当前空心化村庄文化组织供给乏力的问题。

温铁军在对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研究中指出:“在工业化从农业提取原始积累这个不可能跨越的历史阶段中,能有效地降低与高度分散而且剩余极少的亿万小农的交易费用,并且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制度安排,就是有效的。”这从某个角度说明了基层组织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取消农业税之后,国家进入“以工哺农”的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诸如文化建设等公共品供给任务。这种形势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基层组织在文化公共品供给方面的重要性有所降低。相反,在文化等公共品供给中,国家如何了解高度分散且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亿万小农的需求?国家又如何降低公共品供给中因“搭便车”而导致的高组织成本?这些问题均需要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由此,无论是税费提取时国家工业化积累阶段,还是后税费时期的国家反哺农业阶段,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建设都不容忽视。

2.在“空心化”村庄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上,充分激活和发挥“中农”阶层的文化建设功能

上文述及,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村庄内部没有承接文化供给的有效主体,而是已有的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充分激活和发挥“中农”阶层的文化建设功能,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吸纳“中农”阶层进入村级组织,通过对体制身份的获得激发“中农”的参与积极性,发挥村级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调查发现,“中农”阶层虽然有一些人进入村级组织,成为村庄政治精英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受改革开放以来所倡导的“富人治村”等观念的影响,“中农”在村庄权力结构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村级治理被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并不在村庄的经济精英(即富人)把持,“中农”阶层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要把“中农”阶层作为村级组织的重要力量加以吸纳,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在村庄有效开展。二是在政府的文化供给项目中,通过民主议事会等组织形式广泛征集村民尤其是“中农”阶层的意见,使政府工作充分得到“中农”阶层的认同和支持。面对村庄空心化这一基本事实,能代表村庄整体利益的“中农”阶层应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首要结合的对象。三是扶持“中农”自组织的文化活动。从调查来看,目前村庄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活动,如体育比赛、腰鼓队、健身舞队等,都是以“中农”为组织主体的,在这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此类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进行相应的项目安排,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综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增强乡镇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能力,同时构建以“中农”为主体的村级组织,从而形成内外合力,有效克服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文化建设困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资源投入体现国家意志,切实符合村庄内部文化需求,避免错位供给和过度供给。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文化发展和繁荣,调动村庄内生力量,增强村庄社会活力,进而克服村庄“空心化”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困境。

五、总结和讨论

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内外双重困境:一方面,村庄空心化导致对外部供给的高依赖,但从外部供给来看,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实现有效供给,农村文化建设出现了供给乏力和监管缺失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重组所形成的“中农”阶层长期得不到关注和有效利用,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承接主体长期缺失。结合实证分析,理清困境存在的内在逻辑,适时强化乡村两级文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同时扶持以“中农”为主的村庄主体,发挥“中农”的文化承接功能,成为克服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文化建设困境进而实现农村文化供给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与其他公共品供给在遭遇的诸多困境及其形成逻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本文不仅旨在理性分析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其出路,还可为农村其他公共品供给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5篇

    一、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学校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是什么关系?文化的发展与学校教育又是什么关系?民族学校教育及其文化与民族教育改革又是什么关系?本文对上述问题做如下探讨。

    1.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应该说,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关注人的发展问题。那么,我们提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是否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目标相悖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上,几百年来一直处于“以人为本”或“以文为本”的两极对立之中,产生了“人至上”和“文化至上”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人至上”论者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在文化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是发展社会文化的根本动力。而“文化至上”论者坚持以文为本,强调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决定作用,认为文化是推动包括个人在内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在处理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一种行为模式体现为尊重人、爱护人;另一种行为模式体现为尊重文化、尊重知识。这两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均有其合理性。事实上,人与文化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强调人的发展并不是否定文化的导向作用;强调文化的导向作用,但不能否认人的发展。如有研究者指出:“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两个永无止境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的发展为文化提高了主体支持。无论是发展物质文化,还是发展精神文化,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另一方面,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是用文化武装起来的自觉主体。离开了文化,人就不能成为自觉主体。文化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推动器。可见,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P413)

    因此,笔者认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是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与学校教育的人的发展目标是不相悖的,而是相互促进的。而其中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原因在于,我们承认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没有人,就没有文化。但反过来,文化又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发展。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的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对人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结构对人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文化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的放大和外部投射;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和塑造人格。这就是说,教育、教化对人格培育有重要意义。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文化教化;人格的发展,也依赖于文化教化。(P421~422)

    2.学校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学校是什么?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教育人类学者从文化的角度认为:“学校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学校是一种具有参照性的文化机构;学校是一种跨文化冲突和执行文化功能的竞争场所;学校是一种标定学生文化级别的科层制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人类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对学校教育都具有支配和控制作用,学校教育的每一层面都将受到整个文化的多层结构决定。学校教育与文化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变化和发展的一面。学校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变化和发展。”[12]学校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文化组织系统,而不仅仅只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学校所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风格决定了它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承担社会和历史赋予它的使命。“民族地区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一定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机械照搬汉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要使校园文化和学生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相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校有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P257)

    3.学校教育及其文化与民族教育改革

    一套教育改革方案最终必须在学校落实。而学校是由物质和材料因素、人类社会系统因素、组织结构因素及文化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育改革如果不想流于表面或虚幻,就必须深入探求学校文化的脉络,并生成与之相容的学校文化。英国学者霍普金斯等认为,当国家的课程改革框架与学校结合时,我们所要采纳的改革取向应表现在两个方面的结合上:一是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全面主动和积极的发展和进步,这是课程变革的终极目标;二是学校应对课程改革能力的提高。而前者的实现,必须以后者为基础,因为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机制和条件上的保障。美国着名学者富兰曾经更为直接地讲道:“如果欠缺一个支援性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无望。而学校文化转变是一件长久而棘手的事情。”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和进行教育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对于承载着教育人和课程改革任务的基本单位来说,学校面临着自身文化重建的艰巨任务,这是保障学校获得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和机制。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文化是教育改革的一个背景,是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土壤”。教育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关键是看这“土壤”能否为教育改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改革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转型,是对学校“文化土壤”的改造。有研究者认为:“课程改革即学校文化的改革。”同样,教育及其民族教育的改革也即学校文化的变革。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学生起着教育引导、规范行为等作用。但在民族地区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校园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或家庭文化存在着不一致之处。因为民族学校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受到其家庭和本民族社会道德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的影响,已初步形成了对自己的家庭、民族的一系列认同意识。但入学后由于受到他族文化,特别是主流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学校的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文化的不一致有时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会导致厌学、逃学。(P256)

    二、民族学校文化建设与民族教育改革

    “解决学校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冲突的可行性方法是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方案。英国教育人类学家杰夫科特(R.Jeffcoate)对此制定了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第一,内容选择需要具有国际性,其观点具有全人类性。第二,所提供的视觉形象、故事及知识要全面体现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群体。第三,学生应有机会获得有关种族和文化间异同的真实知识。第四,应客观地介绍各种移民和异文化群体。第五,允许各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其文化。多元文化课程的采纳有利于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的本性,摆脱某一狭隘文化的垄断,促进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并乐于接受。”(P257)

    1.通过民族学校课程建设传递民族文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国家统一的课程外,还应增设有关文学、历史学、风俗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发展历史,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尤其要开发本土课程。“本土课程开发的目标包括:使本土人民意识到他们自己完整、系统、历史悠久但却被长期压抑的本土知识体系;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重新唤起本土人民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通过本土知识的传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改造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课程,使他们本土化,剔除它们之中对于本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利的东西。”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出民族特色。课时的安排可灵活机动。学校应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关系等,这些隐性课程通常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民族学校的课堂教学要使用民族文字的编译教材和自编教材。编译教材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某些内容;自编教材则是各民族地区学校根据本地区、本民族实际自己组织编写的教材,也称乡土教材或本土教材。编译教材要准确、规范,内容的增删应适度,增加的有关内容应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自编教材要以民族团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结合本民族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实际编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的传授,使各民族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土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