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共116例患者,均来自于我院骨伤科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8例,对比两组护理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经护理后疼痛情况比较,经秩和检验有显著差异(z=-4.893,P<0.05),有统计意义。 结论: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减轻了骨科手术后病人的疼痛情况,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护理干预;术后疼痛;影响

痛觉是感觉神经系统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射机制,但同时又影响机体的整体或局部功能,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并日益得到重视[1],它不仅是许多骨科病症的首发症状[2],也是骨科创伤手术之后的症状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减轻患者创伤手术后疼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仍是临床工作者一项重大课题。我科自2008年5月-2010年5月,对我院骨伤科住院的116例创伤手术后患者采取有的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116例均来自于我院骨伤科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为分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l0-70岁,平均 (34.3±26)岁;其中四肢骨折47例,腰椎间盘突出10例,车祸腰椎爆裂骨折1例。干预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l3-72岁,平均 (35.6±3.1)岁;其中四肢骨折45例,腰椎间盘突出12例,车祸腰椎爆裂骨折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身体状况等一般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主诉疼痛时给予常规止痛药物治疗。干预组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进行对比。

1.3 疗效评估[3]:判断疼痛程度的标准,依据以下三方面综合评定:①患者主诉:采用口述评分法(以0-10分让患者自行评分)。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给患者一直线,分成十等份,一端为无痛,另一端为无法忍受,让患者自行分段评分)。③医护评估:采用针刺法。疼痛得分取3种方法的均分。疼痛程度按卡诺夫斯基计分统计:0无疼痛;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剧烈疼痛,4无法忍受。

2 护理干预

2.1 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疼痛的原因,改变患者以为“术后伤口疼痛是正常反应,应当忍受疼痛”的旧观念,告知患者术后疼痛虽然是手术的一种必然反应,但术后疼痛与焦虑、抑郁、恐惧、失眠成正相关[4],可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改善切口组织的氧分压和血液供应[5]。所以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诉说疼痛,与患者及时沟通,以利于疼痛积极治疗,从而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2.2 心理护理:术后疼痛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受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做好健康教育的同时,护理人员可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与患者沟通,告知可用可不用止痛药的患者,在剧烈疼痛的情况下,使用止痛药镇痛不易成瘾,而持续忍受强烈的疼痛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可告知患者家属平时与患者多沟通,让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减轻焦虑心理,可让患者听音乐、看电视等,从而分散注意力。也可以请性格开朗手术后恢复好的病人与其交流感受和经验,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及病友的关心,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2.3 镇痛药的应用:随着对疼痛问题的研究深入,国际上对原因清楚的疼痛采用预防性用药,且剂量比术后用药要小得多,镇痛效果好[6]。如我院采用镇痛泵镇痛,镇痛效果一般可持续48h,避免了患者手术后剧烈疼痛的发生,使患者情绪稳定,对健康的恢复树立良好的信心,对伤口的早期愈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一种良好的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展开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镇痛泵失效后,可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口服、皮肤贴剂、皮下注射、肌注和直肠给药等方式。多数情况下,护理人员只有在患者主诉疼痛剧烈时才给予止痛措施,没有客观的评估疼痛,患者也怕药物成瘾和不良反应而忍受疼痛,所以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多与患者多交流沟能,以便较好的正确评估疼痛。

2.4 其它止痛方法:应用冷、热敷,理疗法(电疗、光疗、传导热治疗、磁疗、按摩法),均能减轻疼痛。如肌肉疲劳引起的疼痛可用热敷和按摩法,热敷可以减轻肌肉痉挛,增加局部血供;按摩主要通过物理刺激增加血液循环,加速止痛物质的排出,降低疼痛的敏感度。冷敷可产生局部麻醉作用,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由充血压迫神经末梢而致的疼痛也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缩,解除压迫而止痛。另外不同的骨折患者,可采取不同的以减轻疼痛,如四肢骨折可选择抬高患肢,使肢体处于功能位,从而减轻疼痛;腰椎手术后,可选择睡硬板床,采用轴线翻身等方式减轻疼痛。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所有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 P

4 结果

两组经护理后疼痛情况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经护理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例(%)

组别n疼痛分级

0 1 2 3 4

干预组 58 28 16 14 0 0

对照组 58 6 17 29 5 1

注:两组比较,经秩和检验,z=-4.893,P<0.05。

5 体会

手术仍是骨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疼痛又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术后24 h内病人疼痛较剧烈。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越来越重视术后镇痛,而患者对术后镇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及时采用止痛措施,不仅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胸闷、急促等),而且可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医护关系,从且有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目前临床上对原因清楚的疼痛采用预防性用药,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了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大大改善,以利于患者伤口早期愈合。从本文看出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减轻了骨科手术后病人的疼痛情况,有利于伤口早期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陈浓南.骨科131例患者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0,23(5):183

[2]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

[3] 宋文军,吴凤英.骨折合并高血糖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6):170-171

[4] 蒙小燕.急性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19

[5] 张丹参.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指导;老年骨科护理

无论是创伤或手术所致的疼痛均为伤害性刺激对组织损伤及疾病本身病理改变所引发的一种机体反射性、复杂的生理反应和感知,可造成机体的循环、呼吸、泌尿、消化等各系统以及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心理、行为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安危[1]。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64例,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6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26.4±3.8)岁;上肢骨折14例,下肢骨折12例,脊椎骨折3例,腰间盘突出1例,颈骨折2例。对照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27.4±3.5)岁;上肢骨折16例,下肢骨折10例,脊椎骨折2例,腰间盘突出2例,颈骨折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临床基本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骨科护理中的临床作用。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 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χ2检验,P

2 心理护理干预

2.1手术前教导患者疼痛处理、提供过程及感觉的信息、指导降低治疗及活动时的治疗、提供非药物性的疼痛控制方法的信息:给予放松、分散注意力、等认知行为的信息,用冷、热、按摩等生理的疼痛控制措施,以及辅助药物的措施;鼓励患者发问或讨论术后可能的疼痛情形、讨论疼痛控制的选择、如何要求止痛、测量疼痛的方法、若有未缓解的疼痛应告知护理人员等。

2.2鼓励和赞扬老年患者对自尊心强和虚荣心强的老年患者,应以鼓励和赞扬的口气,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让老年患者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适时与老年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配合疾病治疗及积极进行康复运动。在合适的场合给予适当的赞扬.并告诉其它患者他的进步,让老年患者拥有自信,能积极地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勇敢地面对与克服困难。

2.3积极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①有真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②有礼貌,有礼貌才能体现尊重;③有真心,有真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④有信任,取得患者信任后才能获得其良好的配合;⑤有安排,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

2.4健康宣教 患者在经历疼痛时最大的期望是疼痛能立即被解除,尽管现代医学进步,患者可以在接受手术时处于麻醉技术下无痛状态,然而手术后现存性的组织伤害,对个体造成的疼痛仍是无法避免。手术后患者经常要忍受疼痛的煎熬,疼痛不仅不利于患者生理上的恢复也影响到心理上的恢复,更可能会导致住院天数延长及医疗费用增加。

3 结果

护理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术后疼痛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4 讨论

术后疼痛可干扰患者的睡眠、饮食乃至精神、情绪,使患者失眠、焦虑、烦躁、抑郁而处于一种无援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因素又加重了上述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使患者越发痛苦并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抗病情绪;影响机体正常恢复[2]。延长康复过程,甚至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由于术后疼痛可以给机体带来如此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术后镇痛是非常必要,而且应被看作治疗的一部分[3]。

临床上许多接受过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对于手术带来的疼痛是很难忘记的,但有许多患者对于手术后疼痛却认为是理所当然,只要强忍几天疼痛的煎熬,手术后疼痛自然会消退,甚至于有些患者会拒绝接受任何止痛处理,认为止痛药物会影响伤口的愈合[4]。刚从学校毕业、新参加工作的护士、聘用护士、实习护士,他们由于缺乏临床护理经验,技术水平低,不能正确预见潜在性护理问题。对重点患者护士长应做到一日三见面,对患者的病情、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的落实做到心中有数[5]。对重c护士要注意加强指导,督促检查。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6]。手术后患者疼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认知、疼痛处理反应及喜好处理方式等,一种固定的处方并非最好的疼痛处理方式,唯经过手术全期的疼痛处理流程,才能提供更合宜、弹性、人性化的疼痛处置。医护人员必须告知患者及家属有效的疼痛处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疼痛无法解除,应迅速通知医护人员,只要患者提出需求,医疗人员将立即给予处理,也许完全的疼痛缓解并非可达成的目标,但努力将患者疼痛程度降到可接受及最低程度仍是医护人员一致的目标[7]。成功的疼痛评估与处理之基础上建立良好及正向的医疗关系,让患者了解医护人员是诚心诚意在帮助他缓解疼痛。

本组资料显示,在老年骨科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着,不但能减少并发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来,患者满意度较高,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荔珍,姚青清,王新亮.心理支持联合疼痛与睡眠多维度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预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02:127-129.

[2]陈艳,赖萍,张霜美,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多瑞吉治疗老年癌性疼痛疗效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02:219-222.

[3]傅旭丹.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癌性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08:79-80.

[4]王宝蕊,张丽平,杨小芳,等.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预后的作用与影响[J].甘肃科技,2015,06:123-124.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龄;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风险分析;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b)-0133-02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年化及社会活动的增加,加之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尤其髋部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高龄髋部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并威胁生命,不但给患者自身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护理负担[1]。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医疗风险临床较常见,如何减少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医疗风险,是临床骨科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围手术期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疗效的优劣。为对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风险进行分析及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65~84岁,平均(74.62±7.11)岁,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7.23±4.81)d。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7例。76例患者在伤前均并存各种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高血压22例,冠心病18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糖尿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1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6例,脑卒中后遗症2例。

1.2 治疗

患者入院后视骨折移位情况,多数先行骨牵引,并作常规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再作X线胸部平片、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B超等检查。同时对并存症作针对性治疗。当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允许时考虑手术。手术方式: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1例,加压空心螺钉3例。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20例,动力髁螺钉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例,加压空心螺钉1例。术中常规心电监护,对严重糖尿病患者术中监测血糖,全部安全度过手术关。术后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至体温正常3 d后停用,一般5~7 d,术前并存感染者适当延长。部分并存症术后继续治疗。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加强专科护理。

2 结果

该组76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均顺利手术,术中未发生明显异常情况,术后2~5 d出现精神障碍等中枢神经症6例,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肺部感染3例,经治疗后均痊愈。1例压疮及2例尿道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该组治疗患者无一例死亡,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 风险分析及护理措施

3.1 中枢神经症

术后中枢神经症是骨科老年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手术后数小时到1周。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功能衰退,有反应迟钝、易疲劳、记忆力差、睡眠缺乏规律、行为不能自制等特点。另外,手术、创伤容易使患者知觉剥夺,产生认知障碍。有文献报道,感染、手术、创伤、代谢、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是引起老年精神症状的重要诱发因素[2]。该组患者经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发生谵妄6例。其中精神运动性兴奋4例,表现为言语错乱、幻觉、妄想、易激惹和定向力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2例,表现为睡眠昼夜节律紊乱。术后常规吸氧,根据缺氧情况决定持续给氧时间,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精神意识情况、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变化,及时识别谵妄的发生,监测血气、电解质,及时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补充血容量,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精神药物。保持环境的安全,专人陪护,预防患者发生拔管、自伤、坠床等危险,尽可能避免使用约束带,以免造成患者的激惹。向患者家属告知该病的相关知识,要求家属陪护,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对于睡眠紊乱的患者白天增加对患者的刺激,指导家属与患者多交谈,晚上适当应用镇静催眠药物,纠正患者的睡眠。该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精神症状均在1周内恢复,无意外发生。

3.2 肺部感染

老年人心肺功能下降,表现为胸廓僵硬、肺泡减少、小支气管扩张、肺活量下降、防御功能降低等。故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围手术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但咳嗽无力,痰不易排出,导致气管阻塞。加上骨折后需要平卧使肺活量下降、肺部淤血,手术麻醉、疼痛等因素使分泌物潴留于气管、支气管内,严重影响肺通气功能,极易造成肺部感染。在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呼吸功能评估,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手术后通过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咳痰不畅时雾化吸入以利痰液排出,必要时予吸痰。术后24 h取半卧位,根据患者体力进行扩胸运动或利用牵引床做引体向上等锻炼,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该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经有效的治疗及护理,3例患者均在出院前治愈。

3.3 泌尿系感染

髋部手术需要留置导尿管,对患者尿道必然造成损伤,特别是女性尿道的解剖结构原因,使女性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保持排尿通畅,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关键。留置尿管是引起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3]。手术后对留置导尿患者实行个体法,导尿时尿潴留量超过500 mL者,持续开放留置尿管24~48 h,以利于膀胱壁的逼尿肌恢复舒缩力。定时夹管,每2~4 h开放1次,补液和喂水期间,询问患者有无尿意或适当缩短夹管时间,避免发生漏尿。应注意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量的变化,保持会清洁,每天会阴护理2次,鼓励并落实每日饮水2 000~3 000 mL计划,保持每天尿量达到1 500 mL。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如指导患者进行逼尿肌锻炼及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导尿期间每次液时指导患者做排尿动作,患者尿意恢复后尽早拔除导尿管,拔管时间选择在患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导尿管同时嘱患者用力排尿,利用尿液的冲力将导尿管排出,减少尿道的损伤。自行排尿时取半卧位,减少膀胱残余尿,预防感染。

3.4 压疮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由于伤后长期卧床,术前患髋制动、牵引等致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老年人皮肤抵抗力下降,对刺激感觉迟钝,同时部分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尿失禁等压疮危险因素。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于病情限制不宜翻身者,给予每隔1~2 h伸入双手托起患者骶尾部,按摩受压处皮肤并间歇性解除压迫,利用气垫床、压疮贴等预防压疮。术后虽然较术前翻身方便,但由于患者因疼痛,为防止人工关节脱落,对翻身的手法和要求更加严格,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术后12 h后予每2 h翻身,通过手拉牵引床吊环及健肢足部蹬床三点支撑进行引体向上法抬臀减压,保持床整、整洁、无渣屑,移动时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如有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洁皮肤,更换床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足跟的保护。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饮食,少量多餐,对全身营养差者可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营养。该组1例患者出现压疮,经积极治疗后痊愈。

4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和骨质疏松及诸多合并症的原因,髋部骨折常常造成患者残疾,严重者甚至死亡[4]。随着现代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及诊疗手段的不断成熟,为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避免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带来的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难度的增加,而达到早起锻炼、早期康复的目的。但是髋部骨折手术的风险还是很大,加上患者及家属对病情及手术的认知度的不同,容易造成并发症的发生。该组研究通过采取积极的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积极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等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侯平,冯应树.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J].中国医师杂志,2006,5(11):1523.

[2] 王继华,郭亚萍,卢萍,等.29例老年谵妄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0-51.

[3] 胡美玉.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45-647.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四肢骨折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71-02

1 相关概念

护理,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骨折病例多数有受伤历史,且常在受伤以后立即表现为跛行、减负或免负体重等机能障碍。骨折后的患肢成弯曲、缩短或延长等异常姿势。骨折处明显肿胀,触诊疼痛,抗拒检查;它动时,患肢出现屈曲、旋转等异常活动;患处可有骨磨檫声或有骨磨檫感,不完全骨折,骨折处肌肉丰富,局部肿胀严重或断端嵌入软组织时,常常听不到骨磨檫声。开放性骨折,可以见到皮肤及软组织的损伤,有时可见断端暴露于体外。

2 常见四肢骨折分类

常见的四肢骨折大概可分为: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小儿。伸直型多见,多由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引起。表现为肘部畸形,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可合并正中、桡或尺神经损伤;肱动脉损伤或受压可引起前臂肌缺血,出现剧痛、苍白、发凉、麻木、被动伸指疼痛及桡动脉搏动消失,如不及时处理,以后出现缺血性肌痉挛。

尺桡骨干双骨折:较多见,青少年占多数。因致伤暴力不同,使两骨骨折线平面和畸形程度有所差异。表现为以旋转活动障碍明显,有畸形、骨擦音及反常活动;可合并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桡骨下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下端3?厘米以内的伸直型骨折,见于中老年有辜质疏松者。由于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引起。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由于跌倒时下肢遭受扭转暴力引起。头下型和经颈型,由于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大多中断。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基底型,因骨折端血运良好,骨折较易愈合。

股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多由强大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常表现为畸形,上1/3骨折,近折端屈曲、外旋、外展,远折端向上、向后、向内移位;中1/3骨折,骨折端移位视暴力方向而异;下1/3骨折,远折端向后移位,近折端内收向前移位,可合并股动脉或坐骨神经损伤。出血量可达500-1000毫升,容易发生休克。

胫腓骨干骨折:常见,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多由直接暴力引起,以胫骨前内侧紧贴皮肤,易形成开放性骨折。表现为有反常活动和畸形。

3 四肢骨折护理干预

应急护理干预,先判断伤情就地抢救,妥善处理伤口,给予简单肢体固定再送医院治疗。若合并有颅脑、胸、腹、骨盆伤,即送医院先抢救生命,而后再进行骨折处理。骨折处理先将骨折部位用木板(或木棒,竹片等)固定,防止搬运中再度造成局部损伤。若系开放性骨折,需保护局部清洁,以免造成感染,加重病情。

日常护理干预,合理饮食,预防骨质疏松、多食高钙、高磷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等。平时多活动,但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参加户外活动,要注意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骨质疏松。

卧床期间护理干预,卧床期间防止感冒,防止发生肺炎及泌尿系感染。注意骨突出处皮肤保护。防止压伤,每日可做3~4次局部皮肤按摩,增强皮肤抵抗力。必要时骨突出处用气垫、棉垫圈等保护。重视病人心理疏导,消除怕站不起来,不能行走的顾虑,取得病人配合,使其主动坚持锻炼。加强防病知识的了解,增强防护意识,防止意外跌倒致伤和骨折,尤其是老年人更应特别注意行走安全。

手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取平卧位,抬高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睡觉时仰卧位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不做盘腿内收或外旋动作,防止内固定的三翼钉脱出。术后在护士的指导下,正确做患侧股四头肌收缩和放松,踝关节伸展活动,掌握方法后可自行坚持每日3~4次锻炼。但要特别注意保持患肢的正确,骨折处未愈合不要负重。同时注意观察肢体温度、感觉、有无肿胀、颜色有无发紫现象。3个月后在他人保护下扶拐或助步器下地活动,每日3~4次,注意患肢仍不要负重。6个月后,调光照片检查,证明骨折线消失,骨愈合牢固,可弃拐行走,患肢开始负重。但仍应注意保护患肢不受意外伤、跌倒等。

4 结论

四肢骨折种类比较多,但是常见的即本文提到的这六种,发生骨折的高危人员涉及设计小孩、女性、老年人等,青壮年发生的概率也是很高,可见尤其在对于小孩、女性、老人这部分特殊护理的干预尤为重要,本文梳理了护理干预的角度,分别从应急护理干预、日常护理干预、卧床期间护理干预、手术后护理干预几个角度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骨折手术后如何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关键性部位;常见护理;方法或技巧

一、引言

骨科病人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可有不同程度的暂时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给病人心理、生理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加之卧床治疗时间长,在护理方面有其特殊性。因此,做好骨科护理工作意义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而骨科恢复除受伤部位、创伤大小等疼痛客观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患者的情绪、精神、心理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护理工作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而且能提高患者自身防御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积极配合药物镇痛,是术后减轻疼痛的有效方法,也可使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达到最佳结合,为患者术后创伤的恢复,心理生理状态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二、骨科治理新技术及其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近年来,骨科出现了许多医疗新技术,包括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以及康复支具等,有力地促进了骨科相关疾病护理和理论,给骨科护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相应的要求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是就内固定技术来说。术前一般不需进行刮除体毛的工作。因为内镜技术手术切口小,感染的机会较少,所以现在术前皮肤护理准备应改变观念,不需常规刮除体毛,如确需备皮,可在手术室进行,而且只需刮除手术切口周围的体毛即可。另外,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卧床时间常常由手术后1周缩短至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所以,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术前和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如,关节镜下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术前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患者早期恢复关节的稳定,减少打“软腿”,恢复移植肌腱的正常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是就微创技术来说,通常是在监视器下完成的手术,所以,手术护士对于系统的熟悉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些系统的良好维护也是必不可少。微创骨科的手术虽然创伤较小,但也会出现一些较大的并发症。比如关节镜手术易导致胭动脉损伤、胸腔镜手术易导致血气胸等。因此手术后的观察很重要,如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下肢的血运和感觉运动的变化,患者有无心慌气短等症状的发生。

三是就支具的发展来说,由于以前受支具材料及工艺的影响,支具治疗一直未有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材料和工艺的发展,支具治疗也越来越多。支具治疗使得单纯的基础护理逐渐转向康复护理,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手外科治疗中桡神经损伤的患者,为维持关节的功能位,使用手部功能支具,不仅能防止患者出现垂腕垂指畸形,同时可以锻炼患者手部的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所以,护士不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康复训炼。

三、骨科护理常规部位注意事项与技巧探讨

骨科疾病现在已经是一种高发疾病了,不论是小孩还是老人,上班族还是运动员,那么,骨科护理的常规事项有哪些?

本人认为,骨科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因此护理过程主要围绕这几方面:一是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二是输血输液,补充有效血容量;三是观察胸腹部有无异常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其次是要做好骨折部位的处理,因此护理过程主要围绕这几方面:一是妥善固定骨折部位于功能位,绷带加压包扎止血;二是注意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和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的加重,如使用止血带则应注意1-2小时放松3-5分钟,注意患肢血循环,并使用TAT测试;三是镇痛以稳定病人情绪,并且避免过多移动患肢;四是清洁伤口周围皮肤,肢体肿胀较剧烈时应剪开衣袖或裤管,一切操作都要谨慎轻柔;五是让病人要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告诉病人和家属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手术;剪开污染的衣裤,换上清洁衣裤;取下假牙、眼镜等,给予术前药,病人如意识清醒应配合抢救及治疗:避免各种管道的脱落,避免躁动;时刻关注患者的异常不适、疼痛性质及部位,避免绷带或止血带脱落。

四、做好骨科护理的策略探讨

1、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推动着护理服务理念的改变。要求医务人员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也要重视患者的情感和精神的需要,落实“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倡导人性化护理,充分体现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做到真正关怀、关爱每一位患者。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骨科病人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创伤部位各异,住院时间长,对知识需求量大,因此教育方法应具有针对性。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方式,常采用的方法有:口头宣教、文字宣教、手把手宣教,现身说教法等。

健康教育实施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创伤病人入院后,当班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体现人文关怀。第二部分,如要进行手术,手术前教育护士要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当班护士应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热情耐心地满足病人及亲属的心理需要,让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手术后教育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去枕平卧及进食水的时间、目的,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

2、针对不同的患者做好有针对性的引导工作

根据患者类型做好引导工作如下:第一,对于牵引病人。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做预防褥疮护理,指导患者使用吊环抬臀。时刻注意保护好牵引装置,告知牵引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第二,对于石膏固定病人。搬运、翻身或改变时,进行护理需要防止石膏折断。第三,对于骨折外固定病人。定期更换敷料,暴露患肢要注意保暖。第四,对于骨折内固定病人。要协助患者进行体能活动,植入物去除后要充分保护患肢防止再骨折。第五,对于断肢(指)再植病人。护理主要在心理、精神上要给予患者关心、安慰和照顾。术后窒温保持在24℃以上。术后l周内用持续可见光照射再植肢体,距离33―50cm,局部保温以促进血液循环。告知患者禁烟酒,予禁烟环境。

3、有指导性地推动病人做康复锻炼

一般骨科患者病人怕痛,且担心活动会加重病情,不愿合作,因此这个时候最应该的是主动引导病人康复锻炼,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做好疾病宣教和功能锻炼指导。对此,一是要鼓励病人进行患肢远端关节伸屈及肌肉的等长舒缩活动。二是告之病人功能锻炼每天坚持3-4次,每次肌肉活动控制在20―30分钟,关节活动要坚持10―15分钟,受伤早期每次可先5―10分钟锻炼;三是引导病人逐日延长活动时间和增加活动幅度。

同时,护理还可以指导病人用捏拿法进行患肢按摩,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告知这样做不但不能加重病情,反而会促进骨折愈合,利于肢端消肿。

参考文献:

1. 王月莲,尤泯,宋娟.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责任[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8)赵祯,刘益兵. 对骨科患者实施需求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 中医正骨, 2009,(11)

2. 周跃.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其对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