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发热患儿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磁热穴位贴;肠炎;儿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5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66-01
非细菌性小儿肠炎是由于进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恰当时,消化过程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积滞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消化功能絮乱,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
小儿肠炎的轻度:
主要为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每日可达10余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块和泡沫,有酸味。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无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
小儿肠炎的中度:
主要为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一天大便次数超过10次,大便呈黄绿色、黄色,成蛋花样或水样,有脱水现象,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细菌性带有黏液、脓或血液。因细菌有毒素,常引起痉挛、昏睡、休克现象,严重者甚至死亡[1]。
我院儿科于2012年4月开始应用磁热穴位疗法辅助治疗非细菌性小儿肠炎[2],方法简单,无痛苦,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04月――2012年12月本科共收治非细菌性小儿肠炎患儿270例,男170例,平均年龄9+月;女100例;平均年龄8+月,查大便常规无细菌感染。将27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营养状况、病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执行常规补液治疗的基础上加予磁热穴位贴敷治疗。13 具体方法 采用武汉兴嘉业堂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提供的磁热穴位贴敷,入院后第1天开始,每天早上治疗护士到床边实行双人核对确认身份后,摆好,用酒精清洁穴位皮肤,待干,揭开棕褐色的医用压敏胶,将4帖磁热穴位敷贴分别贴在神阙穴,天枢穴[4],每天贴1次,每次贴8-10小时,连续3天。对照组常规执行补液治疗。
14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均做大便常规检查,了解症状表现和排便次数、性质,与对照组对比,使用磁热穴位敷贴治疗第2天大便次数较前减少,由蛋花水样便变为糊状烂便,呕吐症状消失,病程为5天,对照组常规补液治疗,第3天仍间有呕吐,第5天大便性状开始改变,由蛋花水样便变为糊状烂便,第7天大便性状好转,病程为8天。
2 护 理
21 治疗前护理
211 护理评估 着重评估患儿的年龄、病情、局部皮肤情况,评估有无胶布、酒精过敏史。
2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以温和、热情的态度耐心地与患儿及家长交谈,在宣传疾病相关知识的同时,介绍本治疗的目的、方法、疗程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强调这是一种实用、经济、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22 治疗中护理
221 敷贴部位准确 患儿取侧卧位或坐位,检查穴位处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破溃,皮肤是否清洁,如有污垢,先用温毛巾擦净、擦干,再用75%酒精涂擦穴位,目的是去除皮肤表面的油污和角质,保证敷贴与皮肤紧密接触[3]。将药物贴片的单面胶撕开,正确粘贴于神阙穴,天枢穴穴位。
222 加强巡视 由于患儿哭闹不安,出汗多等原因,很容易引起穴位敷贴的脱落,影响治疗效果。在护理中加强病人的巡视,注意观察,及时发现,保证治疗的完整。
23 治疗后护理
231 皮肤护理 8H后指导家长正确揭撕敷贴,忌硬撕、快撕,后用温毛巾轻擦洗敷贴处皮肤。
232 健康宣教 告知患儿家长治疗时不洗澡。注意保暖,尽量减少外出。合理安排起居时间,保证休息睡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喂养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奶具、餐具定期消毒。合理调整和适当限制饮食,停喂不消化和脂肪类食物,可进食粥、面条等,并少量、多餐。
3 讨 论
婴幼儿的大便呈酸性,对局部皮肤有刺激,肠炎患儿大便次数增多,更加会引起臀部皮肤发红,甚至导致皮肤破溃。应用磁热穴位敷帖治疗操作简便、价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能大大地减少大便次数,减轻脱水,有效地防止臀红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治愈率,缩短病情,减轻费用,促进护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童秀珍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07-01
[2] 洪策穴位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研究新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1-12-15
[关键词] 发热;儿童;健康教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c)-141-01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加之各系统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功能很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使其体温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异常。当婴幼儿肛温超过37.8℃,口腔温度超过37.5℃,腋温超过37.4℃,可以认为发热。有部分儿童对发热的反应较敏感,甚至引起高热惊厥。临床上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发热感到恐慌和焦虑,迫切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作出降温处理。针对家长在发热患儿表现出的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对其进行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是科学治疗和护理发热成功的关键[1]。
1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2007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发热患儿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个月~4岁。惊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神志恢复快,时间短,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2实施全面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分析小儿发热的原因
2.1.1非感染因素①年龄越小,器官系统的发育越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整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加之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散热和储热功能低下,使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②一日内体温波动:一般清晨2∶00~6∶00体温较低,傍晚8∶00体温较高;③饮食与衣着薄厚:日常进食、进水可使体温升高,衣着厚,温度较高,反之较低;④沐浴与运动:热水沐浴、哭闹等都使产热增加:⑤季节性温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⑥新陈代谢率: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体温高。
2.1.2感染因素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母体提供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易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起急性、全身性、局部性感染,使体温升高。
2.2收集家长对发热婴幼儿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家长在患儿发热而无明显症状时难以发现,一旦发现患儿发热和高热时表现出惊慌失措。②患儿家长对小儿发热症状发展估计不准,常急于要求采取降温措施,对医护人员采取保守措施表示不理想。③年轻的父母,对小儿发热的护理经验不足,面对婴幼儿发热表现出惊慌失措。
2.3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
①正确判断小儿发热。②了解常见发热的护理方法。③能实施物理降温方法。④列出小儿发热的预防措施。⑤掌握发热时的急诊信号。
2.4健康教育干预及评价
2.4.1健康教育方式对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多以个别指导为主。
2.4.2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①讲解何谓小儿发热及判断方法。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判断孩子发热可以借助体温计测量,在婴幼儿确实体温升高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动作等。②描述发热过程及其临床表现,发热过程分为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与体温下降期。③讲述发热的护理方法。a.症状观察,注意体温升高程度及变化规律,观察呼吸、脉搏、意识状态变化;b.患儿应安置于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环境;c.卧床休息:发热时机体消耗增多,代谢加快,食欲下降,能量供应不足,因此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保持舒适;d.补充水分及营养:高热时代谢增快,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减弱而导致食欲下降,加之退热时大量出汗,导致机体明显失水、失盐,鼓励给患儿多喝水,少吃多餐;e.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高热时因唾液分泌减少,加之机体消耗增多,消化能力减弱,营养缺少,不利于症状康复,因此注意保持患儿口腔、皮肤清洁;f.高热39℃以上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一般家庭以冷敷、温水和酒精浴常用;g.药物降温:婴幼儿发热时,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如补感敏、小儿退热栓、中成药等;h.讲授发热的预防措施和需就诊的情况:平时应适当安排婴幼儿户外活动;定期预防接种,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平时衣着适当,根据气候和活动量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促进新陈代谢;当患儿高热时,出现惊厥、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提示病情危重,应紧急送医院就诊。
2.4.3效果评价通过对其家长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并实施于我们的整体护理过程中。结果患儿治愈率达100%,平均病程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
3讨论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许多原因引起,对机体来说有时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小儿由于解剖生理特点方面的因素,高热容易导致惊厥,失去保护性意义,如不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采取有效措施,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如果采取了及时、有效措施,则会使患儿很快康复[2]。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家长的自我保健与护理患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摘要】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58例单纯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 通过对发热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采取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控制体温、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除3例既往有惊厥史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外,其余患儿均未出现惊厥。结论 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惊厥的发生。
【关键词】高热惊厥;患儿;体温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是由单纯发热引发的惊厥,多见于1-3岁小儿,在儿童期的发病率为2%-5%[1],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者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小儿高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惊厥发作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单纯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58例。发病年龄6个月-1岁15例,1岁-3岁32例,3-6岁11例。有高热惊厥史者12例。体温38℃—39℃21例,39℃-40℃29例,40℃以上8例。
2 护理干预
2.1 基础护理 保持室温18℃-20℃,湿度55%-65%,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清新,通风良好,光线不宜过强,治疗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保证睡眠及休息,病床安置护栏,以防坠床。给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取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食及半流食[2]。
2.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惊厥与发热程度密切相关,多数惊厥在发热后12小时内发生[3]。因此,对于发热患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每半小时测量1次体温,如患儿出现精神不振、寒战、肢体发凉、呼吸加快等,说明患儿此时体温正处于上升期,易发生惊厥,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因此,一定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2.3控制体温 (1)无惊厥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5℃时,首选物理降温,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冰袋用毛巾包裹后使用,防止使用不当造成局部冻伤,置于颈旁、腹股沟、腋下等大血管处,10分钟更换一次,亦可用32℃-34℃温水或30%-50%的酒精擦浴。擦浴时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等变化,注意胸部、腹部、足心禁擦,避免引起不良反应。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如无效,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2)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时,除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口服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必要时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常规加服苯巴比妥[4],苯巴比妥有保护神经作用,可降低脑代谢率,使脑耗氧量减少,减轻脑损害[5]。使用药物降温后,由于患儿出汗退热,应及时补充温开水,防止大量出汗造成脱水,及时更换衣被,防止受凉。半小时测量体温,使用药物降温后如体温再次升高,4-6小时后可再次给退热药物降温。
2.4 心理干预 高热惊厥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指导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发热时的表现,掌握退热药使用方法及剂量,教会家长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明确高热惊厥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教会家长紧急处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及时采取物理以及药物降温控制体温,指导患儿家长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加强体质锻炼,预防感冒,注意天气变化,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拥挤的场所活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控制高热患儿发生惊厥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小结通过对高热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患儿体温,避免惊厥的发生,对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小兰.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8)
[2] 张桂花,王孝女.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
[3]张洪莹等.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及出院指导 .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26)
[4]张丽华.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05, 19( 8)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观察 患儿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52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为常见。该病的潜伏期多2~10天,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由于该病传染性强、传染途径广、传染速度快、在短期内易发生大范围流行,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其纳入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
临床资料
本组手足口病患儿39例,男20例,女19例,<3岁21例,>3岁18例。这些患者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发热。②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伴随明显疼痛,手掌、脚掌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且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③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所有患儿均予抗病毒、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5~8天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溃疡愈合,饮食恢复,大部分患儿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出院后1个月回访无1例复发,治愈率100%。
护理措施
消毒隔离: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所以一经确诊,就应将患儿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度适宜的病房内给予隔离治疗。而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后应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浓度为500mg/L的有效含氯消毒剂泡手;所有诊疗用物、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都要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呕吐物及粪便用含氯消毒液配置成1:100的浓度,混合1小时后倒掉,垃圾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外贴特殊标签,焚烧处理;病房内每天通风2次,用紫外线循环风定时消毒,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避免交叉感染。
皮肤护理: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均出现多发甚至泛发的炎性丘疹、疱疹,由于汗液刺激皮疹常继发感染。因此,要每晚给患儿洗澡,并保证患儿衣服宽松、柔软,床铺平整、干燥,被褥清洁;勤给患儿剪手指、脚趾甲,破溃处及时涂龙胆紫药液,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损处;对于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患儿大小便,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护理:手足口病患儿会因口腔黏膜疱疹、溃疡等引起的剧烈疼痛而影响食欲,加之发热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容易感染。可用棉签蘸3%碳酸氧钠溶液擦洗患儿口腔,然后在溃疡面涂上锡类散,已有溃疡的患儿要给予金因肽局部喷雾,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休息与饮食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如有剧烈活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易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因此患儿应当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在饮食方面注意增加营养。若患儿因发热等原因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应配以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必要时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发热的护理:体温升高是手足口病患儿最常见的症状,护理人员要注意每2小时监测体温1次,发热时每30分钟1次。体温37.5~38.5℃的患儿应予散热、温水浴等物理降温,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达到38.5℃及以上,则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若患儿有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跳过速等反应,则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做腰穿、心电图、X线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由于疼痛刺激以及陌生的隔离环境,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因此护士在接待患儿时,态度要亲切、和蔼,取得患儿的信任,由于该病需要实行隔离治疗,家长可能很难接受,此时护理人员必须向家长作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取得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来共同帮助患儿进行治疗与康复工作。
讨 论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该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重在预防。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若发现小儿出现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作为护理人员,应在掌握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供全面、科学、高质量的护理,来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35.
2 张湘婷.73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7):1553.
3 王仁春.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2):186.
【关键词】 小儿;高热;护理
高热为儿科疾病较为常见的症状,许多病因均可引起发热。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反应。除一些少见的情况外,发热本身对机体并无益处。高热使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消耗量也大大增加。由于氧消耗增加,产热过多,因而心率加快,而加重心血管负担。发热可增高颅内压,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或抑制,对6个月到5岁年龄组的儿童增加良性热性惊厥的危险,而对原发癫痫的病人则会增加其癫痫的发作次数。发热时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缓慢,可引起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持续高热可使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恢复健康。
1 一般护理
1.1 患儿需卧床休息,以减轻机体负担,小儿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散热,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否则易导致高热不退。
1.2 室内环境安静,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也要避免阳光直射。病室适宜温度为18~22℃,适宜温床为55%~60%。
1.3 多饮水:发热时或服用退热剂后,患儿常会大汗淋漓,大量消耗体能,这时应多喝白开水,可在水里加些盐和糖,以补充出汗所丢失的水份和盐,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有利于降低体温。如果患儿不肯多喝水,可适当冲淡牛奶给患儿喝。
1.4 饮食护理:总体原则是易消化、富含营养、少量多次饮水,避免强求患儿饮食量而导致患儿胃肠负担过重。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应给患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少荤少油腻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并在孩子病愈后每天增加1~2餐,增加营养,让孩子尽快恢复由于生病造成的体重减轻,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要注意饭前、饭后、睡前一定要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2 降温护理
2.1 物理降温
2.1.1 头部冷敷 冰袋降温是临床上常见的方法。适用于体温不是特种高的一般患儿,可以降温并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方便且安全有效。方法是将冷毛巾或冷沙袋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2.1.2 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可用30%~50%浓度的酒精用小毛巾沾湿反复擦拭大动脉经过处。促进周身血管扩张,加速散热。擦浴中要随时观察病人面色,脉搏,呼吸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疯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新生儿因解剖生理的特点,不适宜酒精擦浴降温法。
2.1.3 温水擦浴 采用比患儿低温低1℃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
2.1.4 冷盐水灌肠 既可降温又可通便,可用生理盐水200~300mL,温度以4℃~6℃为宜,将肛管用甘油等油擦拭后插入,再将准备好的盐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夹紧10分钟左右,以防盐水排出。
2.2 药物降温
2.1.1 解热药 阿司匹林较安全而有效,此外安乃近,消炎痛,扑热息痛等药可选用,但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大汗促使低血溶量性休克的发生。
2.1.2 口服降温药或用小儿退热栓:患儿退热每隔4到6小时使用一次,以免发生多汗,肢体厥冷等虚脱现象。
2.1.3 25%安乃近溶液滴鼻:此法简单有效,适用于5个月到一岁左右的婴儿,每次1~2滴,滴入鼻腔,一般1小时以内既可降低体温。
3 口腔护理
注意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3~4次每天。婴幼儿可勤喂开水,既利于退热,又可保持口腔清洁。如有口唇干裂,可用甘油加等量水,轻轻涂抹。
4 心理护理
以温和的态度和亲切的语气关心体贴患儿,陪同患儿做一些有趣的游戏,让患儿父母陪同患儿一起,发现患儿优点给予表扬及鼓励,以取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以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紧张,这样可以帮助患儿放松,起到促进小儿疾病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