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外市场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前景分析
首先,中国证券市场对本土企业IPO日趋具有影响力。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宏观格局来看,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经济增长核心,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中国企业无论是否具有国际化的战略前瞻,其主导目标客户仍然在中国,任何一位理性的企业家都不会忽视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证券市场。
其次,中国政府发审和监管效率提升。伴随中国政府监管机构监管能力的日益提高,政府在企业IPO过程中发审效率将会明显提升。从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发行演变历史来看,从计划经济的额度制、推荐制到目前的审核制,一方面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审制度的并不断优化,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完善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作为促使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最主要因素正在发生质的改变。发审效率的提升将会使更多地企业选择本土证券市场IPO。
再次,层次分明的市场结构逐步形成。中国证券市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级市场结构正在形成。质优大盘股对应主板市场;收益稳定、盈利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选择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风险大、高成长性的企业选择创业板上市,一向面临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在中国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通道业已打通。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本身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从市场替代效应的角度来看,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渠道的完善,更多地中国企业将会被本土市场所接纳。
最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长远来看,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仍然存在,外币贬值降低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估值水平,削弱了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力。
总体来看,中国企业本土市场可上市选择性增加,必将对海外市场上市带来消极的影响。但是,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必将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需求与市场扩容的可承受能力之间的缺口依然存在,加之一些企业配合国际化战略的定位,海外市场上市仍将会是中国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中国企业海外市场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
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上市市场选择的问题, 从2009年1月~5月份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统计来看,共有13家企业成功实现海外证券市场IPO,香港证券市场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市场。从IPO企业数量来看,香港市场共有六家中国企业成功上市,占海外上市企业数量的46.15%,从IPO企业融资总额来看,13家企业共募集资金17.75亿美元,香港证券市场占比87.66%。无论上市企业数量还是筹资总量来判断,香港证券市场均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市场。
一般而言,公司在选择上市地点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1)上市规则的影响。上市规则即包含公司所在地政府关于上市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同时也包含了证券交易所所在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的影响。(2)上市成本的影响。上市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直接成本一部分是指上市所直接支付的资金,另一部分是指与筹资规模相关的承销保荐费用。间接成本主要反映了不同市场上市所需要的时间成本。(3)估值水平的影响。本质上而言,IPO是原始股东对投资者出让公司预期收益的一种交易行为,那么价格对公司上市地的选择至关重要。上投资者的认同程度、市场估值水平和股票市盈率高低往往左右了企业对交易市场的选择。(4)流动性和再融资能力的影响。成熟的交易市场往往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再融资能力。既方便股东股份变现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公司发展过程中再次融资的资金需求,降低了公司持续经营的风险。(5)发展战略的影响。企业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市场、客户和国际化进度, 企业与拟上市地国家(或地区)业务的关联度等对企业上市地的选择在理论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香港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市场首选
中国企业在谋求海外上市的进程中,更多地把香港作为首选,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国两制”大的经济和制度背景优势。政策优势是其使它地区证券交易市场难以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了吸引中国企业赴港上市,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中国政府为了稳定和促进香港地区的经济繁荣,巩固其金融中心的地位,先后也出台了鼓励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政策。
地缘、文化和认同使香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2009年1-5月份,香港上市的每家中国企业平均平均募集资金2.6亿美元,同期在其他地区上市的中国企业平均募集资金不足两千万美元。地缘、文化和认同带来的高估值将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公司赴港上市,联交所就具有更为宽泛的范围进行优中选优,进而形成了一个正向促进的闭环。
筹资成本差异。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IPO需投入的直接资金成本约为600万港币,承销保荐费用占募集资金成本约为8%~10%。中国企业赴新加坡上市直接成本支出与香港基本相同,但承销保荐费用占募集资金成本的815%左右。但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初始IPO成本,IPO直接资金需求约为150万美元,约合1000万人民币,承销保荐费用也高达15%~20%左右。
[关键词]二手车;出口市场;市场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5.42.132
1引言
2011 年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 50.0%。但总体而言,我国汽车出口尚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的整车出口也是表现偏弱。2014年的整车出口金额仅为整车进出口总金额745亿美元的18%,较2007年的40%高点下滑23个百分点[1]。对于二手车的出口来说,根据目前的出口相关政策,对原产于中国的二手车出口需参照新车出口相关的规定执行。如果按新车出口的规定办理,就需要二手车出口商在产地检验、符合新车的技术标准、需要取得生产企业授权并获得出口许可证,这就导致二手车出口门槛过高,二手车出口企业通常无法符合要求。
2中国二手车出口市场前景分析
2.1国外二手车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目前,在许多没有民族汽车工业的国家,对二手车进口并没有过多的限制。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二手车甚至占据市场主流地位,且二手车的车龄普遍较长。如非洲市场以二手车需求为主,刚果、塞内加尔等市场二手车的份额约为70%~80%。亚太地区缅甸、越南、中国台湾、柬埔寨、朝鲜、印尼等国家和地区都是允许国外二手车进口的,这些都为我国二手车出口提供了商机。
2.2二手车出口的国际环境有所改善
近年,我国主要汽车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网络、售后服务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例如,长城汽车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在全球80多个国家建立了营销网络。吉利已在俄罗斯建设了7080个销售网点。同时,这些企业的汽车在海外市场的热销也证明了中国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正在逐渐提升,这为中国二手车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3国内二手车流通障碍驱动二手车出口
目前,我国机动车环保和油耗标准迅速升级,全国已有300多个地级城市出台了二手车限迁的政策(主要是排放要求),这就为二手车的异地流通带来了非常大的障碍。二手车异地流通渠道不畅会导致限迁城市成为黄标车聚集区,既不利于节能环保,也不利于新车销售。因此,我国发展二手车出口具有内生驱动力。2015年6月新限迁标准出炉,随着各地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限迁城市基本上包含了全国大中小城市,国四标准也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二手车在国内的流通障碍将驱动其出口。
3国外二手车出口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一,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二手车的销售量分别是本国新车销售量的3.5倍、2倍、2倍、1.4倍,而且第三方鉴定评估中心、旧机动车的质量认证体系、与新车同等待遇的售后服务以及便捷透明的交易环节等都是国外旧车市场能够繁荣的因素。另外,消费者购车观念的更新也是二手车市场能够欣欣向荣的重要力量。
第二,在欧洲国家很多城市都可以进行跨国买卖,只要是经过了系统认证的机动车都可进行流通,而这些都是由二手车商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交易的。互联网外销渠道的推行使得在东欧的很多国家甚至可以买到日本的二手车,这就意味着真正实现了二手车的大流通。
第三,在日本拥有自己完善的二手车信息系统,同时日本已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收购和销售的体系,健全的二手车拍卖系统,以及各种评估机构公正、有效地运作都使得日本二手车市场长期趋于稳定的状态。而且日本对于二手车检查非常严格,费用高昂。2005年起日本实行《汽车报废回收再利用法》,购买者需为车辆支付相应的报废费用,但用于出口的二手车可以退换报废费用,这就极大地提高了经销商发展二手车出口的热情[2]。
4中国二手车开拓国外出口市场的策略
4.1充分了解二手车国际市场情况
由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国外二手车的交易市场环境复杂,只有这样才能对国际二手车市场的开发做好最充足的准备。目前,在许多没有本国自主民族汽车工业的国家,当地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减少、消除二手车对其市场的冲击和影响,这为我国民族汽车工业提供了商机。建议企业应当将国际二手车市场作为突破口,在出口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策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4.2建立一套完善的二手车流通体系
建立一套完善的二手车信息系统,消费者可以凭车辆的VIN码在这个二手车信息系统上方便地查询到车辆的所有相关的信息,很好地解决了二手车流通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收购和销售的体系,健全的二手车拍卖系统,以及各种评估机构公正、有效地运作都使得二手车市场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4.3建立良好的二手车国际信誉,加强售后服务
加强二手车诚信体系建设,包括机动车自购置之日起的保养、维修、保险等各项相关记录,消费者及二手车经营单位等可联网查询记录,并作为二手车交易中必须提供的证明文件,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应将其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建立较好的售后服务保障,行业加强对二手车严格检查,建议由专业机构牵头,汽车企业参加编制二手车出口市场和出口车型指南。根据汽车企业海外营销网络建设情况,明确每种车型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可以得到售后服务保障。
4.4加强行业协会组织以及政府的作用
针对中国二手车的出口,行业协会可要求开展二手车出口商需持有相关执照,并须成为汽车拍卖市场的会员,同时需要具备进出口商的标准代码,海关方面可根据进出口商标准代码对出口商的信誉做出判断。此外,各国对二手车进口有不同的规定,行业协会可以针对这些规定设立相应的检测机构使其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同时对于二手车出口商的资质和出口产品的质量也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把关。因不同国家对进口二手车都提出了不同的规定和条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制定标准化的出口检查和整备要求。
4.5积极运用“互联网营销”模式促进二手车的外销
二手车商可以建设自己的互联网站,国外的消费者可以登录网站,去查询自己喜欢的车型。如果确定购买,通过现在发达的网络支付形式,即可在线随时下订单完成支付。二手车商完成正规的出口手续之后,再通过现在同样发达的国际货运物流将汽车运送到消费者所在地。这种网络销售模式,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二手车商的库存中自己向往的品牌、款式以及价格,对于二手车商来说,二手车的库存及应收货款方面的风险都会降低。
5结论
现阶段,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我国汽车二手车出口尚存巨大的增长空间。我国二手车交易开始代替新车销售逐渐成为汽车主体市场,中国在 2020 年有望实现新旧车交易量的1∶1比例关系。在新车销量不断增加以及汽车保有量不断扩大的共同作用下二手车市场蓬勃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二手车时代,这为二手车出口提供了时代背景。在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中,国IV及以上的机动车所占比例将越来越高,二手车的质量也将不断提高,并将逐渐具备出口海外市场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彭龙.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2:15-16.
[2]曲婕,吴松泉.日本二手车出口经验与借鉴[J].汽车与配件,2014(16).
[3]陈俊颖,王慧梅.中国二手车交易模式展望[J].企业导报,2011(7).
[4]柯雅瑜,江三良.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态势与制度环境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0(17).
关键词:绿色食品;开拓东北亚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加强本土化的建设和发展。本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取得本土化成功后再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化是若干本土化的集合,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期准备,也是更大范围的本土化。
(一)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要突出加强的工作
1.扩大基地规模和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在黑龙江和吉林发展绿色大米产业和山特产品产业集群;在内蒙、黑龙江发展绿色乳制品产业集群;在山东发展绿色果菜产业集群;在浙江、江苏、福建发展绿色茶叶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本土化营销的重点,也是向跨国本土化发展的基础[2]。在扩大基地规模和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参与,内蒙的蒙牛成功的吸引了2600万美元的外资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与跨国本土化相适应的营销组合。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特色、价格、渠道与促销活动诸方面考虑本土化营销组合及其重点,特别要适应出口国绿色壁垒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3.建立与出口国优秀经销商的合作关系。用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出口我国绿色食品,使国内的本土化与跨国本土化更好结合和融合。如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著名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合作,可通过这些渠道将我国的产品更大范围的销售出去,这是实现由本土化到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新棉精米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地与日本企业合作,将绿色大米打进日本市场,就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二)做好跨国本土化市场定位 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市场营销环境也大不相同,因此,开拓国际市场要求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科学性。首先应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目前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以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第三个层次是以中国、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但随着质量和标准的与国际化接轨,特别是市场定位(出口国、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产品需求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从本土化到国际化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有把握的。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应采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搞好市场定位,提高营销的针对性,这是成功进入出口国市场,并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国际化的营销策略 首先,分步国际化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逐步到位的国际化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刚进入陌生的国外市场时对市场需求的产品、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知之不多,对这些产品的市场前景没有把握,要求营销人员自己动手或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比较确切地了解现有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当地的本土化需要,接着将国外市场信息反馈给产品研发人员,以便开发出能在国外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国际化营销策略是逐步实现的。其次,一步到位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自始至终以一种整合的全球观点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它又对营销人员的责任心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策略下,企业和营销人员努力挖掘国外市场上与本公司生产能力吻合的最新需求,对顾客的类型和行为模式也更多注重研究。此外,企业和营销人员还应尽职尽责地做好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竞争,实现双赢
(一)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回旋余地小,市场风险大。要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就要在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不断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利润率。
(二)通过合作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中国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AA级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
(三)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项目和好的合作伙伴
外来资本和投资者到中国投资是来寻求好的投资回报,使其资本增值的。所以好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好的项目主要包括:项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而处于研发期和导入期的项目,由于市场前景不清晰投资者更多的是观望、等待,择机行动);项目的规模、投资回报、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预测和分析。目前大多数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不大,很难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企业规模不够大,还意味着需要进一步重组和整合,对重组与整合的考虑会使投资者举目观望。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选择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三、根据目标市场特点战略
(一)锁定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周边国家,实施从本土化到区域化的营销战略。美国、欧洲、日本是重要的潜在市场,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出口增长的目标市场。欧盟东扩后,为我们开拓这一市场提供了条件,欧盟的新成员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上与老欧盟成员有一定差距,在对食品消费需求方面更适合绿色食品,这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1.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这一市场的商业设施完备、市场环境良
好、消费意识和环保意识超前,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AA级食品),可将此作为重点出口市场。
2.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是适宜进入的区域市场,如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一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成本相对较低,一些成长中的绿色食品企业和A级产品可先选择这一地区出口。
3.容易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条件、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与我国相当,一些中小绿色食品企业可将A级绿色食品定位于这一市场,逐步扩大出口。
4.扶持重点企业和产品的出口。在选择重点企业和产品扶植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既要着眼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重点发展有特色的或市场前景广阔的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
(2)产业基础。主要是强调要立足现有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出潜力。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比如,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尽管专用品种没有美国那么多,但近年来在品种开发和生产工艺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单产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特别是在我国黄淮海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大兴安岭沿麓等地区,专用小麦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很好。把这些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竞争优势,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3)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在选择重点企业时应考虑该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与出口国的同类产品比是否有比较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综合实力的持久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业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该企业实力是否有满足出口国需求的潜力,以防止市场开拓后,因供给不足,使他国竞争者趁虚而入。
(4)合作伙伴及进入策略。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外国企业在全世界建立的销售网络,向更多的第三国市场渗透和开拓。这种合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参加外企的大企业集团在海外的承包项目;二是与外国的企业合作,利用外企的营销网络,共同开发产品,合作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尚未涉足的第三国市场,更适合采取此办法打开市场。
(二)企业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不断创新
1.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1)以实力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市场定位,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可加大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的开发,扩大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规模小、生产能力低的企业,可进行A级绿色产品生产,首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逐渐向生产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方向发展。
(2)以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以发掘地方产品的传统优势和特殊的生态条件优势,将企业定位于绿色+特色模式、绿色+优质模式、绿色+低成本模式、绿色+品牌模式。
2。持质量和信誉取胜的发展方向。“以质取胜” 是产品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为此,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观念,并从思想上对产品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培育“拳头”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的力度,增加研发投入以要适应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应按着“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对产地环境、原料生产、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强化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靠质量和信誉的不断提高,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作好品牌整合,加强品牌的竞争优势。品牌在开拓市场和提高企业效益中的作用。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办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把品牌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上;明确企业品牌或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品牌扩张。
我国绿色食品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就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培育和发展驰名品牌,靠质量和信誉开拓国内外市场,赢得社会经济效益。但市场品牌杂乱就难免盲目竞争和过度竞争,企业和地区的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如黑龙江省大米市场上出售的品牌过多(现在有30个以上),不利于发挥黑龙江省“北大仓”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品牌过多说明企业规模偏小,在采用高科技及市场研发方面的投入受到限制,品牌多还为假冒企业和产品提供了藏身之地和以假乱真的机会。如能从现有的30几个品牌整合到l0个左右品牌,则可大大提高竞争力。即集中30个品牌的产品研发和促销费用,使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的上升都会起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地区和企业的角度,统筹考虑绿色食品品牌整合,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辅以适当的行政推动,为培育和发展著名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好的市场、法律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指投资及产品的产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市场信息畅通及交易条件良好;法律环境是指对投资人的财产和投资行为的合法保护及对其正常经营的合法保护。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大学科技园区、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等为载体,实现相关产业的高度集聚,从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魔芋种植;市场前景;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S63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229
魔芋的生命力顽强,很少受病虫害侵袭,种植管理难度都比较小,且魔芋块茎及其干制品具有很强的耐贮性,运输和加工都十分方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以魔芋精粉为代表的魔芋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欢迎,并表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发展魔芋种植成为促进地区农业增收的一条有效路径。
1 适宜的气候和政策为魔芋种植提供前提
魔芋为半阴性植物,所需光照为一般植物的65%左右,最佳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在海拔200~2500m的山地均可成活。近年来,六苴地区结合国家对产业政策的扶持,盘活地林资源,采用核桃林下套种魔芋,具有较好发展魔芋种植模式,特别是六苴海拔在1500~2300m之间,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光照及温度都比较适宜,并且六苴地区现有100hm2核桃,有近一半核桃还没挂果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套种魔芋,不仅商品芋率高,而且质量上佳,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 魔芋本身的经济价值
2.1 食用价值
魔芋的块茎内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并且含有钙、铁、磷、蛋白质、维生素等重要营养元素,更为重要的是,魔芋富含葡甘聚糖,这也是决定魔芋经济价值的最主要因素。葡甘聚糖有助于肠胃蠕动,能够增强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魔芋可供食用的部分是地下块茎,其中葡甘聚糖的含量高达50%以上。葡甘聚糖有着良好的溶胀性,吸水率接近120倍,其溶于水后,可使水溶液产生明显的凝胶性,再溶于冷水后,可得到粘稠溶液,将鲜魔芋用碱处理后即可制得魔芋豆腐,其味道清爽可口。葡甘聚糖具有可塑性、乳化性、保水性等特征,可制成各式各样的食品添加剂,或魔芋面条等保健食品。魔芋中的葡甘聚糖还是一种特殊的膳食纤维,将其添加进不同食品之中,还可加工成各种广受欢迎的功能食品。
2.2 药用价值
我国重要的药物典籍《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魔芋药用价值的记载:性寒、味平、具有消肿解毒之功效。古代人民经常用魔芋来解蛇毒,或治疗各种肿痛、溃疡、烫伤等。魔芋制成精粉后,可用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总胆固醇水平,还能够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效缓解糖尿病伴随性便秘等症状。有日本学者研究指出,魔芋对肠癌、肺癌、脑瘤等多种癌症也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可作为出色的抗癌食品使用。正由于魔芋精粉具有降脂、防癌、活血等多种功效,被冠以“东方魔粉”之称,在食品加工、医药制造、化工生产等诸多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普及应用。
2.3 加工价值
魔域属于原料性产品,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制造之后,才能面向普通消费者,这就为发展魔芋加工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魔芋加工离不开加工企业的参与,对此,六苴地区可在政策、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帮助,率先发展一批魔芋加工企业,为魔芋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推力。在魔芋加工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上,结合外部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实际需求,计划好魔芋精粉的加工总量,并通过精粉产量的变化来对种植规模进行调控。为了促进魔芋加工产业的良好发展,应从完善种植体系入手,增加单产能力,优化粗加工环节,从根源上保障魔芋精粉等加工品的质量;在产品定位方面,应主要围绕精粉加工进行,努力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市场定位方面,要瞄准国内、国外2大市场,其中,在国内市场主要发展食品、保健品、化工用品等领域;而国外市场主要面向日本、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主打干性产品,包括魔芋精粉、膳食纤维等。
3 广阔的市场前景为魔芋产业开发提供了保障
自20世纪60年代起,魔芋的保健药用功效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并在日本等国家兴起了一阵魔芋研究的潮流。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魔芋已成为日本日常食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阶段,日本共有3000多家魔芋食品企业,加工规模巨大,其产品不仅风靡日本国内,还畅销欧美等国。再加上中国的魔芋精粉、干片等销往日本,不受配额限制,因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而近年来,魔芋产品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大,年采购额已突破5亿美元,这更是为魔芋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 结 语
魔芋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加工价值,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而六苴地区的气候条件优越,十分适合魔芋种植,魔芋产业化开发的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因此,六苴地区应大力发展魔芋种植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一条新道路。
关键词:光伏产业;未来;国内市场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国都把光伏产业作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劣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但对国外依赖度过高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一个相对稳定并快速增长的内需市场是打通光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通道的重要手段。充分开启国内市场不仅是未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更是希望所在。
一、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下的国内光伏产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成长为世界上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国外。过度依赖出口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国外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国内光伏产业就飘摇不定。2008年金融危机,国外光伏市场迅速萎缩,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寒冬”,成为“重灾区”。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数据显示,当时我国已有350家光伏产业组件企业倒闭歇业,幸存者只剩下约50家[1]。2011年,受欧债危机和美国“双反”调查等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再次陷入低迷的景象,这同样是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结果。可以说,过度倚赖国外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光伏产业的瓶颈和软肋。我国光伏产业要想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摆脱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发展路子。
二、重点发展国内市场的重要意义
1.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重点拓展国内市场是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一个产业的发展过度依赖外需,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缺乏国内市场的支撑,等于把发展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交给了别人,不利于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启动国内市场,才能让光伏产业链条完整,让产业步入正常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可以说,拓展国内市场不仅可以为我国光伏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缓解或避免产业链失衡,也可以为产业继续发展壮大构筑可靠基础。
2.从国家新能源战略和发展目的看,只有充分开发国内市场才能不背离发展初衷。国家推出新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环境,达到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人民的目的。在新能源战略指引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同样要承担起这个责任。然而光伏产品大量出口在给国内光伏行业带来风险的同时,更使得光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没有在国内得到补充,没有让我国人民享受到光伏发电产品的环保效益[2]。可谓背离了发展初衷。
三、国内光伏市场前景广阔
1.从太阳能资源看,资源丰富适合开发和利用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源,假如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能的0.1%按5%的转变率转化为电能,每年的发电量可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3]。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西部地区日照条件更为突出。可以说,我国非常适合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如果能将太阳能充分利用起来,对应对能源危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从可利用空间看,潜力巨大
我国房屋总建筑面积约500亿平方米,其中可利用建筑面积约为100亿平方米。如果其中20%的面积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就会有20万兆瓦的屋顶光电资源量[4]。除了建筑屋顶可以利用,我国还有不少农村地区因为地形原因而无法架设电网,一直没有电可用。而太阳能技术的利用则能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给广大农民带来光明。除此之外,我国还有百万公里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同样可以让太阳能大展身手。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要达到10GW以上,将形成近1500亿元市场[5],光伏产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3.从政策扶持上看,力度逐渐加大
从目前来看,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启国内光伏市场的重要性。在“送电到乡”工程、大型光伏电站示范工程等一系列举措之后,2011年8月出台了1元/kWh的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为光伏应用市场注入了“强心剂”;2012年2月份之后,国家又推出了新一期的“金太阳”工程,补贴标准从8元/每瓦降低到7元/每瓦。而工信部公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不仅为我国光伏产业指明了方向,还称通过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和可再生能源等相关规划,统筹制订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扶持政策,积极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6],为光伏产业提供了制度、政策保障。我国光伏产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兵.并购潮 倒闭潮 光伏企业只剩50家[N].北京:证券日报,2009-03-04.
[2]刘欣欣,侯大伟,张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令人担忧:生产大国 使用小国[N].北京:中国证券报,2010-08-06.
[3] 陶文彪,万利.浅谈太阳能发电[J].科技传播,2011(15).
[4]龙金光.成本急降撬开国内光伏市场金矿[N].广州:南方都市报,2011-12-16.
[5]任其昌.卷首语[J].光伏产业观察,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