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网页设计

创新网页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网页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网页设计

创新网页设计范文第1篇

信息平台及相关技术,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发展趋势有着重要影响的要素。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平台为社会的运行提供了更便利的渠道,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网络教学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网页设计教学,作为信息领域的一门专业科目,教学改革也应当得到充分重视,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文章当中将针对网页设计教学的创新进行思考分析,为国家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出意见。

关键词:

网页设计;教学创新;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发展方向不断倾向信息化,信息技术的改革成为了提升欧国家综合实力、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样的发展趋势,为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带来了更多便利,也带来了更多挑战,教学领域亦是如此。网页设计教学当前页面对着这样的发展需求,教学创新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所以文章中将针对当前网页设计教学的改革进行分析,以促进教学改革。

1网页设计教学内涵分析

网页设计是网络上每一个平台建设过程的重要一环,有了设计过程,才能让网络平台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来。所以网页设计技术对于信息领域的人才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项技术。这这项技术的掌握,对于人才未来在信息领域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特别是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网页设计课程的改革,对于信息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信息相关的教学科目即便是作为当前时展背景下的重要科目,在我国应试教学体系的影响之下,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进而导致教学认知不准确、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对于学生的自主精神亦完全不重视。这样对网页教学设计是有害无利的,只有认清趋势,不断改革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开拓精神,才能让教学作用真正体现出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信息人才[1]。

2网页设计教学问题分析

2.1教学认知不准确

任何科目的教学过程,都只有依靠校方与教师对这一科教学要点的明确认知,才能有更明确的方向。网页设计教学是同样的道理,校方与教师应当更加明确这一科的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才能让教学作用进一步体现出来。但是由于当前受到国家应试教学体系的影响,所以许多教师对于网页设计在这一门课程的认知与规划也是十分单一的,这会导致教学不符合时展趋势,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2教学方法缺乏先进性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成效,这一理念在各科教学过程当中都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否认的,网页设计教学亦然,所以校方与教师也应当更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才能够让网页设计教学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但是当前许多教师都只是单纯遵从固定的教学方针,依照固定步骤去落实教学。这样会影响教学的灵活性,使得教学实效性无法体现。

2.3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影响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我国教学体制的影响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长久以来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也是一项重要的事实。教师如果始终意识不到学生对于教学过程是怎样的存在,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永远得不到重视,教学改革也自然是空谈。但是由于我国教学体制长久以来都是由教师主导的,所以教师很少会去思考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喜好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这样自然是不利于教学改革的。特别是对于网页设计这一类需要以个人创新思维为主导的科目,更需要教师以学生的视角去思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反之则只会让学生愈发感到枯燥,甚至很可能对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对网页设计学习完全失去兴趣[2]。

3网页设计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3.1明确教学认知,确保教学意义的体现

教师的眼界开阔,对于教学的认知精准且创新,那么教学规划也自然会更加灵活、更有意义。所以当前网页设计教学要得到创新,最重要的一项课题便是教师教学认知的改革。教师应当进一步意识到网页教学的本质,摆脱长久以来被我国应试教学体制所限制的教学思想,以更具创新性的思想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去合理规划网页设计教学。例如在规划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对当前社会上信息领域网页设计需求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去了解哪一类网站是当前在设计领域最受重视的,并且将这样的设计项目融入教学过程中,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3.2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先进性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成效,在网页设计教学当中这一理论依然适用。所以教师为确保教学先进性的体现,应当更加注重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特别是在当前追求创新的时展趋势下,教师应当注重更多先进教学要素的融入,可以利用主题项目教学方式的融入,将各类网站的设计作为探索项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去进行自主探索,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3注重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让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国教学领域当中始终缺乏认知,但却是必须要得到重视的因素。学生乐于投入学习,乐于主动积极的去探索,教学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所以教师在规划教学时,应当更注重学生的性格、喜好以及发展方向等等,并以这些要素来对教学进行改革。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个人需求得到重视,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这样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激发。例如对于课堂的实践项目,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来决定主题、内容等等,并且可以适当轮班,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机会去决定教学,这样对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十分有利。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身擅长的部分,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对学生优势的激发。例如部分学生擅长电商类网站的设计,便可以让其决定设计主题,并引领同学学习电商类网站的设计细节,部分学生则擅长论坛类网站的组建,那么则可以带领同学向这一方向去探索,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有激发性[3]。

4结语

网页设计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是学生步入信息领域所必须具备的,也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赢得更好发展的必胜筹码。所以对于网页设计教学改革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当前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网页设计教学也自然应当审时度势进行改革,才能确保教学作用的体现,帮助学生提升设计能力,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这样的网页设计教学,对于社会信息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引用:

[1]李素铎.网页设计公共课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4):217-218.

[2]刘敏娜,葛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3):164.

创新网页设计范文第2篇

一、采用教学内容项目化的教学方法

现在大部分院校采用“理论+实践”的模式来开展教学,即先在教室上理论课,然后去机房实践,并且在理论讲授时,学生只能看教师的操作而不能及时动手操作。由于排课的安排,上机要到一两天后,等到去机房实践的时候,大部分理论课上的内容已经基本忘记,学生实践的内容还需要教师再演示,即使这样,学生只能跟着教师模仿操作和练习,结果导致学生只会课堂上的几个实例,课后仍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学效果较差。由此看来,高职《网页设计》课程的实训方式改革势在必行。“项目化教学”的教学内容体现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激发学生关注未来的职业需求。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工作过程训练,使学生获得普适性的工作过程,实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完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项目化教学”,促进教师改变传统课程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树立新的课程教学观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组织课程教学,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在《网页设计》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即教师在讲授这门课之前,设计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站项目,要求学生在学期结束之前完成。该项目既要易于理解,又要与学生的背景相关,难度要适中,项目不能太过于具体,也不能太复杂,以能够将所学知识点串联为目的。还需要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独立完成,并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将每个子项目分给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教师以项目为主线,根据学生所要完成的任务,主动引导学生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每个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可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合理引导学生将相关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每个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不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并将所学的知识链接起来,形成系统性。项目化教学法比传统的实例教学更具有创新性,学生的创造性得以自由发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化教学法,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正确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得以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说,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和实践合理结合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

二、考核评价方式合理

《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网站设计、开发和维护的知识和技能,能制作出较高水平的网页,同时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早期的《网页设计》课程考试主要采用卷面笔试的方式,考核范围局限于理论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就很容易得高分。因此,笔试不利于学生发挥出真实水平。现在该课程的考试由原来单纯的笔试发展到上机考试,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后上传至服务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软件基本操作能力,但是不能考查学生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操作能力。因此,单一的上机考试仍不能完全满足考核要求。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在《网页设计》课程考核中应减少理论考试的比重,增加综合实践技能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加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网页设计》课程特点,该考核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就是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评定,主要分两部分,即平时考勤和平时课堂作业,占总成绩的30%。2.课程大作业考核课程大作业考核就是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的综合作业,教师根据课程中的各个知识技能点给出项目要求,学生自定义网站的主题,自行设计制作,在规定的时间交回作业,而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予评定,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所学知识运用以及创新能力。考核中采用真实项目和情景模拟,以达到测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承担相应的工作。此部分占总成绩的45%。在考核过程中,为防止学生作弊或到学期末“加班加点,突击完成”,该项考核要分阶段进行。主要分为网站选题、网站设计、网站制作三个部分。在网站选题阶段,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要求选定自己网站的主题,做出策划书,提交给教师,得到相应的成绩。网站设计阶段,学生定出网站的设计风格以及布局结构图,提交给教师,得到相应的成绩。网站制作阶段,学生根据自己做出的规划及教师给出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出所有的网站页面,并完成测试后提交给教师,得到相应的成绩。3.期末考核期末考核主要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采用机试或笔记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践部分采取上机操作的方式,完成教师给出的操作题,主要考查课程中的关键技术操作,此部分占总成绩的25%。该考核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过程性考核,既保证了学生的到课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有了较完善的接触和掌握。同时,通过大作业模拟真实的工作流程,训练了学生网站策划、设计和制作的能力。这样,从学生的考核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成绩呈现出正态分布,对实施教学也有了明显的改进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畅玉洁 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网页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知识溢出 网络关系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产业集群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一个产业集群无论初始竞争优势如何,但如果长期不进行技术创新,迟早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被很多文献所关注。一般认为,集群企业与分散的企业相比,具有创新环境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知识溢出效应。 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知识的溢出使企业创新资金被耗散,导致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本文以我国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现状为背景,客观地分析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关系。

一、知识溢出的正效应

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主要来源于群集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创新资源的可得性、“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吸聚作用以及植根性等方面(刘友金等,2001)。产业集群由于社会网络增进了信任和联系,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有利于隐含知识和敏感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技术创新的优势(蔡铂等,2003)。知识溢出导致的集群企业创新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知识溢出改变了集群企业创新的知识环境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实现的,企业学习有多种途径:一是企业及其个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取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实现创新;二是企业不断地吸收外部同类竞争对手的信息、顾客信息、科研机构的信息和直接聘请外部技术人员,实现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一般情况下,企业靠自身知识积累实现技术创新速度缓慢,获取外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信息成本较高。但在集群中,由于“近邻效应”和社会化效应,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多,知识转移过程障碍少,特别是技术人员在集群企业间频繁流动、密切交往,导致知识信息快速扩散,从而降低了企业相互学习的成本。集群企业不仅能够较好地直接相互学习,而且可以共享集群知识。因此,集群企业与分散企业相比,多了一个学习渠道,或者说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知识溢出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资源实现互补

企业为了开发新的产品和生产技术,需要把自己的知识和存在于其他企业内部的知识重新集成,需要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但在远距离条件下,会产生较高的合作成本。集群方式缩短了企业间的认知距离,集群内部长期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实现创新合作。集群企业的创新合作更多地表现在共享知识上,企业在吸取集群其他企业知识同时,也在开发自己的知识,其中很大一部分溢出成为集群知识。在每个企业知识信息不断生产和扩散的过程中,整个集群知识水平会不断提高,反过来,较高的集群知识水平为企业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平台。也就是说,在知识要素流动及叠加的基础上,企业更容易通过组合和再创造实现知识更新。我国一些传统产业集群中,往往有大量同类和相关类企业,这些企业既有能力和资源方面的同类性,又有差异性,正是在同类和差异的基础上才构成了集群企业特有的知识互动。有时,尽管企业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在相同的条件下从事经营,可以共同建设同一区域,由于对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产品比较了解,便于企业比较和发现自身的竞争优势,推动生产的差别化、专业化。

(三)知识溢出容易使企业探寻到合适的创新路径

企业创新能否成功,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市场对新产品的认可度。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产品需求市场变化加快,对单个企业来说,把握市场需求脉搏并非易事。单个企业获取的信息毕竟有限性,因而创新决策充满风险。集群是同行业企业的聚集,可以形成多个企业共同搜寻市场需求信息的局面。由于信息传播,群内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成为其他企业的信息源,每一个企业创新成功与失败的结果都可以作为其他企业的决策参考。一般情况下,企业无需自己加以试验,通过近距离观察其他同类企业应用新技术的结果,就可以确认采用该项新技术的成本和市场收益,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集群引致大量顾客聚集,同时也形成了市场信息聚集,在这种环境中,企业能更快地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容易寻找到合适的产品创新路径。

二、知识溢出的网络关系负效应

创新取决于创新者预期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在降低跟随着创新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创新者的收益,即知识溢出具有两面性。Lamoreaux和Sokoloff(1997)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玻璃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创新产出进行了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并不是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充分条件,产业集群降低了原创企业技术创新收入现值的期望值,出现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负效应。

知识溢出的负效应与集群内部的企业组织结构高度相关。如果集群内规模相近的中小企业数量很多,那么在溢出效应的情况下,技术创新带来的外部经济性会随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加大,这大大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动机(Henderson,1998 )。我国传统产业集群中,鞋类、纺织、服装、陶瓷、玩具、家具、五金等类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多数,进入这些行业的技术和资本门槛较低,因而集群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甚至有很多微型企业和作坊式企业;加之多数企业从事同类产品生产或者最终消费品生产,内部分工程度不高,知识溢出导致集群内产品雷同化,出现恶性竞争。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人力和资本条件。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现金流量和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的一个内部约束。小企业普遍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和资金支持,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另外,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即存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如果创新的外部性很强强,企业的技术模仿动机会超过创新动机。总之,一个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企业平均规模较小,规模分布离差亦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就会较弱(李永刚,2004)。

知识溢出的负效应与知识产权保护乏力相关。集群内激烈的竞争环境是企业创新的动力的来源之一,但企业的创新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即创新行为不能产生预期收益,创新动力就会减弱。如果没有外部制度约束,加之顾客需求没有进入挑剔阶段,模仿产品或低质产品往往由于生产成本较低,可以制定更低的价格从而获得一定收益,那些缺乏创新能力而求生存的企业必然选择模仿,而不是创新。严格说,企业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来提高收益相对于通过增加其它投入来提高收益的比率越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就越少,甚至不进行技术投入。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尚不完善,在一些集群内,知识溢出强度超出一定限度,集群内的创新企业没有能力排除集群内的其他企业从技术创新成果中受益,创新者积极性受到抑制,企业研发投入较少,缺失创新活动。更有甚者,一些集群中,制度建设缺失,管理松弛,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因此,套牌严重,抄袭成风,企业在产品、价格、营销模式、广告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低质化现象。甚至在品牌命名、商标设计上都存在模仿。

过强的网络关系也抑制了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知识溢出与网络关系密切相关,关系资产的存在是技术知识信息在集群内得以快速扩散的主要原因。不仅知识溢出本身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而且过强关系嵌入也给企业创新带来不利影响。因为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限制了外部信息、技术与人才的流入,使得模仿与跟随策略就成为产业区内一种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光等,2007)。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知识来源是多渠道的,如技术引进,外部合作,自我积累,这几种渠道对包括集群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集群企业还可以享有集群内部知识扩散的好处,这得力于内部的关系网络。但关系网络很可能使企业的注意力集中内部知识而忽视外部知识,长此以往,企业视野变窄,惰性增强,缺乏主动获取外部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创新能力。

三、结论和对策

知识溢出为集群企业创新提供了条件,知识溢出来源于集群企业的网络关系,但知识溢出和网络关系是把“双刃剑”。知识溢出使企业模仿成本较低,特别在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同构、知识产权保护乏力的情况下,导致集群企业过度模仿和恶性竞争;过强的网络关系很可能使企业关注内部知识而忽视外部知识,抑制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增强集群企业创新动力、提高集群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健全和完善集群区域内对技术创新和专利的各项保护制度,这包括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二是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品牌意识、名牌意识,推进企业分工和差异化竞争,为提高技术创新企业和品牌建设企业的收益创造条件。三是要通过舆论宣传、培训辅导等形式,建立区域“诚信”文化,培育创新文化,树立企业长期发展观。四要树立开放意识,引进外部企业、资本和人才,加强群内企业同外部企业、高校、研究结构等相关组织间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学习型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刘友金,黄鲁成.产业群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1,(2):33-37.

[2]蔡铂,聂鸣.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J].科学学与技术管理,2003,(7)):58-59.

[3]Porter M.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9(6):77-90.

[4]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2001,(3):23-30.

[5]Henderson D.Build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Networks:Lessons From the Welsh Medical Technology Forum.Regional Studies. 1998,32(8):783-787.

创新网页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生态;业务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19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Grid Social Service & Management Based on Information Ecology Theory

Abstract Grid Social Service & Management System is a way of intensive and intelligent governa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theory and combining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e of social service management, Haidian District realizes the closed-loop service integr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including the "big, small, micro" triple loop based on the hierarchy theory, five kind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centered on the principle of feedback control, and the seven key links for the purpose of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Key words grid; social servi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ecology; mechanism; innovation

1 引言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这种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引起了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应用,自2005年6-7月间,建设部和北京市下发文件,在全国27个城市推广北京市东城区的做法[1],全国多个城市实施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改善了原有的社会服务管理业务流程。“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是以责任制为核心,在社区(村)以下划分网格单元,并通过网格整合力量、共享资源、优化流程,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精细化服务的智能化社会管理方式[2]。在社会服务管理方面,全流程主要是指各个地区为解决群众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所经历的一系列工作环节,这些环节协同进化,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目的。

北京市海淀区在借鉴这些城市或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以信息生态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社会服务管理的实践特点,实现了全流程闭环业务融合,并借助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业务机制实现管理创新。海淀区政府综合考虑了“人、地、物、事、组织”等因素与相关理论的指导实践,搭建了一个基于信息生态的整体系统,并通过内外联动、环环联接、有机融合的“全流程闭环模式”实现业务、流程、环节三者的协同进化创新。其中,海淀区政府提出的全流程闭环业务主要体现在以层次性为基础的三级循环、以反馈控制为核心的五项机制、以协同进化为目标的七个环节,通过上述三方面业务的有序执行、正确反馈,开展海淀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活动。

2 理论基础

全流程闭环业务模式是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基础的。信息生态理论认为信息生态要素包括技术、人与信息行为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由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既涉及到技术又涉及到人,更依赖人在信息基础上所采取的信息行为,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进化系统,所以整个管理实践活动离不开信息生态理论的指导。

2.1 信息生态的概念及特征

“信息生态”是研究人、信息技术与信息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并协调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三者的发展。若将信息生态看作一个宏观的系统,信息生态系统则是由人、工作、价值和技术组成的信息环境,并通过技术支持人的行为或工作流程[3]。简单来说,可从两个视角理解信息生态,一是从人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信息活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态度的转变;二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信息生态,更能准确表达信息生态的内涵。

根据相关研究,笔者将信息生态系统的特征归纳为五点:(1)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的各种联系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即信息生态是一个由多要素共同组成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变动和连动,促使信息生态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及人的能力[4];(2)这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层次性的复杂系统,即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结构性都是相对的,是具有层次性的。其中,系统内的运作不受到因果规律限制,其投入与产出没有严格的因果联系[5];(3)这是一个具有地域性的复杂系统,即信息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影响与制约[5];(4)信息生态系统通过系统开放性促使不同部分依据各种联系共同改变与协同进化,即开放的特性使得信息生态系统成为一种生命系统,通过自组织能力使各组成成分相互联动共同改变和协同进化[5];(5)人是维持生态生存必须的关键性物种,人作为联系关系的纽带与桥梁,不但可以吸收更多的因素进入系统,也可以联结与操作各种因素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4]。

总的来说,信息生态理论强调系统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强调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强调系统的进化思想[6]。

2.2 国内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现况

到目前为止,全国多个城市实施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并提出可借鉴的流程机制。如北京市东城区根据网格化社会事件管理特点,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事件“发现上报-指挥派遣-处置反馈-任务核查-评价考核-结单归档”的六步闭环业务协同法[14]。北京市朝阳区优化工作流程,健全运行机制,在完善信息采集维护机制、问题源头发现机制和综合管理执法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信息分级共享机制、任务协调处置机制、分层处理解决机制建设。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进行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流程,总体可划分为监督和指挥两大职能,涉及信息采集、监控和评价、指挥调度和协调、具体执法和事务处理等四个层次,而工作业务流程则包括了信息收集、信息登记与核实、任务立案、任务分配与处理、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六个阶段[15]。晋中市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采取了五项机制,即实施党建引领、闭环运转、部门联动、组团服务、效能考核五项机制,实现服务管理高效化[16]。长沙市开福区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实施情况,是通过“发现上报、指挥派遣、处置反馈、任务核查、考核评价、事件归档”的六步闭环档案,动态显示了每一件网格事务处理的全过程和处理效果,从而使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时效得到了加强[17]。

纵观上述文献和实践可以发现,各地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成效显著,对于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2.3 信息生态理论与全流程闭环业务融合

全流程闭环业务涉及许多方面,如信息采集、任务派遣等等,在具有独立、特定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一个有机系统,维持整个网格化业务体系的正常运转。整个业务循环过程中包含信息、人、技术、信息环境等要素,并且维持要素之间的平衡。因此,全流程闭环业务可以被视作一个信息生态系统。

内嵌于信息生态系统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必然使信息生态系统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地域性、协同性和以人为本等5个特性。本文将这些特性视为海淀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机制的主要设计原则:(1)系统性。在社会服务管理中主要指各要素、各环节、各层次、各部门构成了一个整体,整体效用大于各部分效用加总之和;(2)层次性。根据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地区特点和实践总结,对社会服务管理的层面划分,各层面能够处理的问题,由各层面独立解决,对于较为棘手的社会问题,则由各层面协同解决;(3)地域性。不同地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不同,社会服务管理方式具有差异性;(4)协同性。社会服务管理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命体,各要素、各环节、各层次、各部门具有自组织的能动性,实现协同进化;(5)以人为本。从整个社会的利益来讲,实施社会服务管理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再从社会服务管理的要素来讲,在社会民情信息、工作人员群体、技术和信息环境等要素中,工作人员是主导性的因素,工作人员相互协作,使得社会信息得以采集、相关技术得到最大利用,从而改善信息环境。

综上所述,信息生态的相关理论和思想可以为全流程闭环业务实践提供指导,渗透到各个业务环节之中。北京市海淀区在信息生态理论的引导下,完善了社会服务管理的运行机理,实现了业务机制的创新。

3 以层次性为基础的“大、小、微”三级循环

实施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生态是指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由信息人、信息流、管理实践和技术等因素构成的一个自组织、自我进化的系统,其中信息人作为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由个体的自然人、群体或组织构成,他们在系统中可以分别承担信息供应、信息传输、信息消费和信息分解四项职能[7]。

信息人主要是指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社会信息的工作人员;信息流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客体,是信息内容及其运动状态的统一体,是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或信息;管理实践即指在信息流基础上,针对社会问题展开的社会服务管理活动;技术则包括“一网一库一平台”在内的所有相关信息技术。技术化的环境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信息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社会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依托这种技术化的环境及时应对或者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从而最优化地实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这一有机系统的价值。

层次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即构成系统的结构。信息生态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信息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信息生态系统。能级原理源于管理学,是把系统内的各种管理手段和要素,按其能量大小进行分级,制定出每一能级相应的行动规范和操作标准,以此来建立管理系统的稳定结构,确保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

结合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实践,根据社区(村)、街道和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具体情况,运用能级原理,将网格化社会服务生态系统分为社区(村)、街道和区3个层次(见图1)。每个层次在社会服务管理中担负的职责不同,因而所处的能级不同。在自身构成系统的同时,又与其他层次相互连通。以此能级原理为依托,海淀区网格化系统融合分析平台除了按照前述五个服务管理机制的主要原则,综合考虑了业务集中化、流程规范化等业务原则,充分整合现有信息系统的共性特点,将业务办理流程全部融入“微循环”、“小循环”、“大循环”总体业务流程(见图2)。

在区级层面:信息人即区级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人员,这些管理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包括技术平台)从社会中采集信息,在了解情况之后,受理立案,联系相关部门,并根据职能不同进行分拣派遣,属于区级问题,批转至区专业部门,属于街镇或社区问题,先下发至街镇级平台办理。在事件或问题下发到相应平台之后,对任务进行处理、反馈,并进行结果督查,最后完成结案。

在街道(镇)层面:信息人主要指街道(镇)级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人员,他们除了通过多种渠道直接采集信息外,还会受理区指挥中心下派、社区(村)上报的问题。所以,在海淀区整个全流程闭环业务中,街道(镇)层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连接作用。

在社区(村)层面:社区统一受理街镇分中心下派、网格员上报、监督员上报等渠道反映的问题,社区层面的信息人是指社区层面负责社会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这个信息生态系统中,社区层面处于最基层,也是最不可忽略的一层,社会问题通常是由基层人员上报,才得以被及时发现。

通过对整个区进行合理划分,实现3个层次的各司其职,有效运转。而且,无论是层内,还是层与层之间,社会服务管理都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是愈来愈重视人、信息、技术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关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果。归纳来说,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处理好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生态系统“独立”与“联合”的关系,所谓“独立”是指各层级内部业务不太需要与其他层级业务有所交互,有较大的独特性,由此导致各层级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存在于一个封闭而稳定的状态。但这3个“独立”的层级生态系统并非完全“独立”,而是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相互对接与协同。如,区级平台接到反映问题的信息后,对街道单位责任范围的问题,及时转到街道级平台、街道级平台接收反映问题的信息后,对社区能够处置的问题,及时转到社区级平台等,实现问题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业务之间保持协同,因此,这些层级生态系统是“独立”基础上的联合系统,互通互联。

二是运用信息生态的整体思路实现了社会管理信息和对不同类型信息的集成,并把所有参与或影响组织信息管理活动的因素全部纳入到社会服务管理生态系统中。如,网格员、群众以及各级组织的工作人员等,使得社会服务管理生态系统组成因素的角色范围扩大、联系渠道增加、相互影响加深。

三是吸收了信息生态系统的进化观点,持续完善业务流程,提升了办事效率。在信息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对流程进行了深入研讨,在“大、小、微”循环的基础上,根据街镇、社区自身的实际情况,优化工作流程,形成初步方案,开展意见征集,从而完善了以反馈控制为核心的五项管理机制,并建立了以系统协同为基础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

4 以反馈控制为核心的五种管理机制

在控制论中,“控制”的定义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于该对象上的作用。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任何控制都有赖于信息反馈来实现[8]。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控制论研究的对象是系统,反馈又是控制论的核心。因此,在管理机制方面,充分利用控制论中的反馈原理,并拓展反馈原理的应用方式。以满意度回访机制为例,当基层将问题信息反映到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之后,相应的办事部门会根据群众提供的问题信息按规定的流程来解决问题,在问题得到处理后对群众进行回访以了解问题是否得到真正的解决。如果仍存在问题有待处理,那么相应的层级平台会进行再调控,通过这样一种反馈控制的过程使提出的社会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社会服务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五项(见图3)。

4.1 协调联动机制

在组织运行实践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联动,关于协调联动机制,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一是逐步完善无缝隙联接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与区办重大信息共享机制;三是建立与区司法局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四是与区法制办合作形成城市管理问题处置责任争议裁定工作机制;五是建立与区监察局的协调联通机制,加强问题的协调督办。

从反馈控制的角度来看,当社会问题反映到相关平台之后,该平台会对问题进行判断,与问题涉及的部门及时沟通,例如上述提到的区公安局、区办、区司法局、区法制办和区监察局等部门,传达问题信息,相关部门收到问题信息后,进行相应处理,与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协同联动,处理完毕之后向该中心传达处理结果,中心据此进行相应调控,实现一个完整的反馈控制过程。

4.2 双向考核机制

在现有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依托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实施条块“双向”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网格工作人员、网格、街镇、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双向”考评机制,强化街镇、社区(村)对区属专业部门及其派驻机构履职情况的考核评价。从反馈控制的角度来看,双向考核的对象在了解到自身的考核结果之后,会依据考核结果对各自的工作方式进行调整,结果稍差的人员可以据此改善工作手段,更新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解决社会问题的需求。当然,考核对象如果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诉,由领导小组处理。

4.3 案件跟踪机制

通过建立案件跟踪与提醒机制,防止漏办与延办。借助于系统设置和短信提醒,加强对到达案件、快到期案件的警示,使承办单位及时接收和办理案件。同时,采取人工梳理的办法,时刻加强对案件的跟踪,防止案件的丢失与遗漏。案件跟踪与提醒机制本身就是信息传输的过程,承办单位在接到提醒或警示信息后,可以加快推动业务流程的运转,提高办事效率,保障案件全部得到办理。

4.4 首接责任机制

推行首接负责制,做到首问必答、首问必释、首问必果。对于社会案件,做到件件有人办,事事有人回,减少了办事的环节,提高了办事的效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经过了解之后,对案件进行派遣,保证整个信息反馈系统的畅通,有助于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且,通过相关文件对首接负责制进行过详细的说明,包括工作目的、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问责,使首接责任落到了实处。

4.5 满意度回访机制

加强满意度回访,提高群众参与程度。通过定期进行满意度回访调查,对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实际解决诉求情况等方面征集群众的意见,并将有关数据反馈给责任单位,要求做出正面回应。反馈是信息的反馈,无论上述哪一种机制,都与信息紧密相关,是利用信息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只是不同机制下,信息的表现形式不同,例如双向考核机制中涉及的是考核信息,首接责任机制中涉及的主要是社会问题信息……借助于接收到的信息,控制主体得以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

5 以协同进化为目的的七个关键环节

协同效用[9]是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用。对于系统而言,均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

协同效用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过程中主要体现在社会多元要素的参与: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合作,相互协调,组成富有弹性的协同网络,各方力量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治理功效,共同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当然,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协同思想不仅体现在各关键环节之间,也体现在各环节内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见图4)。

5.1 信息采集

在信息方面,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的任务重在预防,这种预防有助于在出现社会问题时,及时调用相关计划、资源和机制,从而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预防的过程中,精确、完整、可靠的信息是处置社会问题的基础,但采集信息时单靠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的力量是不够的,迫切需要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进行信息的协同采集。为此,在数据库建设方面,海淀区坚实推进“四个实有”数据库建设,整合公安、综治、实有办、计生、人力社保、教委、民政、卫生等多个部门信息资源、实现 “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归类管理,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精准化社会管理新模式。

5.2 案卷建立

在案卷建立方面,通过持续完善案件上报手段,拓宽案件来源渠道。实现了通过PC桌面终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事件、案卷填报功能,为基层网格员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事件上报渠道。这一环节的协同效用强调的是各方的合作,在案卷建立之前,首先要发现问题,问题的上报者可以是群众、可以是网格员,也可以是社会机构,为此,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部门拓宽了宣传渠道、加大了宣传力度,例如加大了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微博宣传手段、运用公益广告做宣传。通过这3种宣传方式的协同,提高了社会凝聚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方力量的协同作用,及时发现社会问题。

5.3 任务派遣

在任务派遣方面,首先判断任务是否紧急,如果是紧急任务,提交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启动紧急预案,否则,监督中心将案卷批转到指挥中心。对属于部门办理的案卷,由指挥中心将任务派遣至相关专业部门处理。相关专业部门按照指挥中心的指令处理问题,将处理结果经由指挥中心反馈到监督中心。如果需要多个专业部门协同处理该任务,指挥中心则充当该任务的总协调者。能够在社区(村)网格层面解决的尽量在网格内及时解决;社区(村)网格解决不了的,在街道(镇)分中心、区中心的协调下,街道(镇)、区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和权限逐级解决。

5.4 任务处理

在任务处理方面,承办单位建立健全受理制度,梳理专项处理流程,明确具体责任。各承办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并在24小时之内签收系统交办的任务,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一般应先进行初审,确认情况属实后报领导阅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整理,报送本单位领导阅批。任务处理的过程中,群众反映的社会问题通常较为复杂,更多的情况下,需要层级或部门之间协同处理。

5.5 处理反馈

在处理反馈方面,注意收集积累情况,各单位及时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向区级上报经验材料。注意收集图片、音像资料、加强信息报送,每月至少向中心上报一条工作信息,每年上报本单位非紧急救助服务工作总结。

5.6 核查结案

在核查结案方面,处理结果反馈到监督中心后,监督中心指派监督员到现场核查,如果确定处理完毕则结案,否则,继续协调解决。对中心交办的事项,未进行认真处理的,中心将联合区监察局进行督办。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敷衍了事、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区监察局将进行督办,直至启动行政监察程序。

5.7 考核评价

在考核评价方面,综合运用社区(村)监督评价、社会监督评价和信息系统数据资料评价等多种渠道,对网格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运行过程中问题发现、报送、分析、派遣、处置和反馈等情况进行监督,对网格工作人员、街道(镇)、职能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建立社区(村)、街道(镇)、区属职能部门的“双向”考核评价机制。对网格工作人员的考评结果按照隶属关系纳入到街道(镇)和职能部门的考核体系中,对街道(镇)和职能部门的考核评价纳入到区政府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中,并适时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同时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对问题发现处置不及时、服务管理不到位等不履职的情况进行通报。

无论处理社会问题的业务流程具体涉及哪些环节,这些环节都是协同进化的关系,信息采集的完整性有助于案件的及时建立,从而加快后续的任务派遣、任务处理,通过交互反馈对案件的处理进行优化,最终解决问题、核查结案。相反,信息采集的不完善,将使后续环节受到极大的影响,使案件的处理效率降低。此外,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比如群众对社会服务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加关心社会问题,那么将推动信息的采集、案件的发现,促使所有业务环节都得到有效地开展。因此,可以说,环节与环节之间是种协同进化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方式的拓展,海淀的业务流程会愈加完善。

6 结语

在信息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北京市海淀区结合地区特点,针对信息采集、案卷建立等7 个网格化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环节的协同进化。借助反馈控制原理,完善固化协调联动等五项网格化工作机制,将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嵌入“大、小、微”三级循环[10]。在区级层面,做好信息汇总、协调处置、监督检查等工作。在街镇层面,统筹整合和协调督促区域工作力量,落实属地责任。在社区(村)层面,做好网格内民意搜集、案件采集、矛盾调解等风险隐患排查。通过三级监控处置平台的建立有效缩短信息传递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信息收集更加准确、处理问题更加迅速。根据层次性对业务循环模式进行了划分,使各层面明确区分但又相互连通,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业务机制得以创新,相关工作得到了有力地推进。

参考文献:

[1] 王名,杨丽.北京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2):119-121.

[2] 熊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推广与完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3):65-68.

[3] 刘伟章,张洁芳.电子政务行政生态与信息生态理论评析[C].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0.

[4] 张广钦.信息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韩子静.信息生态系统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08(2):230-234.

[6] 赖茂生.信息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 罗卫.电子政务“信息孤岛”新探―基于信息生态的视角[J].情报科学,2013,31(1):31-35.

[8] 杨文士,焦叔斌,张雁,等.管理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李辉.论协同型政府[D].长春:吉林大学,2010.

[10] 北京市海淀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平战一体 融合发展―北京市海淀区创新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应急管理,2013(10):30-35.

[11] 魏建龙.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探索与思考――以福州市鼓楼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为例[J].福州党校学报,2015(3):34-36.

[12] 胡衡华.创新应急管理工作 构建公共安全体系[J].中国应急管理,2015(5):22-24.

[13] 陈鹏.中国社会管理创新体制模式研究――基于四种模式的案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24.

[14] 北京市东城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东城区网格化的工作模式、精细化的城市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1(9):10-12.

[15] 樊永婷.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中的城市网格化模式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创新网页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15-02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显著增长,以及中国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成功转型,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要求。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比较深厚的市场消费基础,因此,积极探索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创新绩效至关重要。2012年,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达到3 178亿元,出口额为28.4亿美元。2013年,我国共认证绿色食品企业3 229家,产品7 696个。全国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7 696家,产品总数为19 076个。2013年,国内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达到3 625.2亿元,出口额达到26亿美元。显然,绿色食品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导食品,国内外对绿色食品青睐程度明显提高。据调查,77%的日本消费者只选择符合生产标准的产品;80%的加拿大消费者宁可多付10%的钱也愿意购买绿色食品;84%的荷兰消费者、89%的美国消费者和90%的德国消费者在购买食品都会考虑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因此,绿色食品企业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创新绩效、保证绿色食品质量就变得非常重要。

二、理论基础

“社会网络”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将其应用在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行为理论和社会学中的组织管理理论等领域。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专家和学者才广泛认同社会网络理论,各种观点和理论层出不穷,并且已经完成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目前,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企业创新绩效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Elizabeth Rosenthal (1997)[1]利用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社会网络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社会网络的异质性与团队绩效变动呈显著相关关系,指出企业可通过个人网络把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联系起来,对提高企业团队绩效具有重要作用。Bat&Batjargal(2007)[2]通过比较中国和俄罗斯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发现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中国国家农业部于1989年最早提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紧接着在1992年设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刘连馥(1998)出版了《绿色食品导论》一书,系统地论述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如何构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体系和未来发展战略。李志纯(2014)[3]认为绿色食品产业是一项民生产业,从开发绿色农业、建立专业流通市场、创新绿色科技、实施流通全程监控以及建立企业联动机制5个角度提出了绿色食品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蔡镭(2004)[4]通过对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实证研究,提出绿色食品企业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就应该创新思路,加强绿色食品企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这是绿色食品企业开展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强化公共服务和管理的重要职责。赵大伟(2007)[5]认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进入成长阶段的中期,客观上绿色食品企业要求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促进其整体上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才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在绿色食品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机构和政府政策的导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网络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是绿色食品企业获取创新资源和创新信息最直接的渠道。绿色食品企业构建的社会网络是指由具有社会关系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零售企业、批发企业等众多绿色食品企业构建的网络,这些网络成员拥有庞大的信息流和知识流,能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巨大帮助。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是网络成员之间为了获取新资源和了解有关绿色食品创新发展的最新动态而自发组建的保持长期稳定联系的动态组织,其网络中存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成员之间通过直接方式或间接方式建立的社会网络关系有利于企业间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从而能够强化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企业之间联系构建的社会网络,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分享经验,主动消化吸收知识及进行创新学习,使企业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尤其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绿色食品市场上,更需要绿色食品企业增强创新学习的动力,开拓创新思维,从而提升绿色食品企业的创新绩效。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虽然我国绿色食品产量较大,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缓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流通效率低和创新能力薄弱。所以,我国绿色食品企业之间有必要联系起来共同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从而利用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使企业开展持续性创新及突破性创新,进而全面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笔者分析了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中的网络密度、网络关系强度及网络中心性作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一)网络密度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作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必然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企业社会网络密度是网络中行动者与其有关系的行动者之间联系的频繁程度,绿色食品企业网络密度越大,表明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就越容易分享和探讨信息。比如,企业之间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战略、制定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开展“公司+基地”的绿色食品运营模式等等。而企业网络密度恰好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合作的平台,这对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二)网络关系强度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网络关系强度是衡量企业社会网络中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紧密程度的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绿色食品企业获取知识和资源的质量和多少,进而影响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强网络关系代表着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紧密,相互之间了解更透彻,比其他网络成员更熟知对方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式,有利于企业之间分享新知识和新资源,从而开展合作进行共同学习和互助学习,缩短知识获取时间、增加共享知识广度及提高知识利用效率。再者,强网络关系意味着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度较高。企业之间的关系强度不仅仅是通过频繁联系建立起来的,更重要的是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才可以构建强网络关系,使知识、资源在网络中传递和分享,将其与本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高频率关系的社会网络提高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增强了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是保证绿色食品企业市场地位和推动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

(三)网络中心性对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中心性是指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通常用于评估行动者在网络的重要程度,这种重要程度一般指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信誉度、社会地位、影响力等。其绿色食品企业网络中心性越大,表明在网络中的信誉度、社会地位、影响力也就越大,所支配的资源和信息量就更大,自身就具有支配力量,掌握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借鉴和学习拥有较好的管理模式和较高管理水平的绿色食品企业的机会越大,对其自身的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提升就越有利。

四、结论

社会网络是企业获取有效资源和信息的关键路径。提升创新绩效已成为绿色食品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绿色食品企业仅凭自身资源和优势提升创新绩效是很难成功的,必须要与社会网络中的成员保持频繁的联系。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掌握着丰富的资源和知识,这些资源和知识在网络中流转,尤其是像管理经验及管理模式等显性信息,对提高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企业社会网络作为企业对外沟通的桥梁,要与其他网络成员分享本企业的资源,不仅可以获得网络中潜在信息,还可以得到隐含信息,其中,隐含信息及技术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最有价值的。企业社会网络为企业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增进了企业之间的关系密度,无论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都能给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机遇。

参考文献:

[1] Elizabeth Rosenthal.Social networks and team performance[J].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1997,3(4):288-294.

[2] Bat,parative Social Capital:Networks of Entrepreneurs and Venture Capitalists in China and Russia[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7,3(3):400-413.

[3] 李志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新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