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籍的创意设计

书籍的创意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书籍的创意设计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平面艺术设计 数字媒体 创意

平面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存在多年的实用艺术设计形式,已出现发展瓶颈。有人说时代在进步,一夜之间冒出许多数字媒体元素。因为平面艺术并没有3D立体的数字媒体设计因科技因素而炫目,所以创作形式的局限性给它的发展与创新带来桎梏。平面艺术设计这一二维的设计形式正在逐渐被淘汰,不再被人欣赏。其实,学会软件只是一个平面艺术设计师的基本技能,好的平面艺术设计是不“平”的。无论艺术设计表现的形式如何变化,创意,始终是一个设计作品的灵魂,我们常常因为想不到好的创意而苦恼,甚至做不出好的作品,给自己的安慰理由便是没感觉,没灵感。难道创意,真的可遇不可求吗?设计师和创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你跑我追”的关系?当真正在工作实践中接触了才发现这里面的奥秘。其实,创意的本质应该是让作品更丰富化和多元化,那么作为一个创意工作者,设计师要让自己的设计出彩,必须付出许多辛劳的,因为无论何种表现形式的创意,只有经得起反复推敲琢磨的作品才能真正吸引大众的眼球。

每个人看待艺术设计作品的角度有所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那么首先,从自身反思呢?如果你的设计创意真的足够新颖独特,赏心悦目,为什么会吸引不了别人呢?反之,所谓花有百样,人有不同。因此,设计师必须丰富自己以满足别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收集更多更好的点子,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丰富自我的设计手法。因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付诸实践呢?其实很简单,一些好的小习惯是很有帮助的,例如:看到你认为会激发创意灵感的事物和突如其来的想法要随时记录下来,用笔记本或者是手机都可以,可不能小看这样的细节,说不定好的创意就来自于这日积月累。其次,只要对世界始终保持好奇心,用不一样的眼光观察事物。那么如何让自己的眼光变得独到呢?如何让自己看似平常的点滴记录变成有用的素材呢?我们一定要学会另外一门技能,那就是“借”。

一、什么叫做“借”

首先,这个“借”,并不是借书或是别的东西的意思,而是“借”创意。这并不是我们所忌讳的窃取别人的设计作品,我所谓的“借”是从欣赏的作品中得到一些自己的理解,再看看其他同类型的设计作品并从中借鉴一些喜欢的创意,接下来是将这些学到的知识、创意融合重组就会变成自己的作品,形成自己的艺术设计风格。

作为一个从事平面艺术设计教学近十余年的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向学生总结了以下方法:大概的顺序是找到崇拜的设计师学习他的设计作品从很多同类型的设计师身上学习“借”他们的创意(不是窃取他人的设计)融合自己的设计重组完成设计作品。好比在起初学画画的时候一样,我们画的都是立方体,但是你的画线条好,他画的构图很严谨,我画的阴影很细腻。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彼此的技巧,虽然最后画出来的都是立方体,但是各有千秋。

二、“借”什么

首先,设计师必须学会放大自己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可以让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的东西才是会“借”的人。那么“借”什么呢?“借”别人的优点,“借”适合自己的创意或者设计元素等,艺术大师吉姆・贾木许是位典型美国独立影片创作者,在好莱坞娱乐片当道的景况下他仍不屈于主流,持续保有强烈个人风格,而在全球影坛上备受瞩目。就是这样一位个性极强且创意十足的人说:“不管是那些能与你引起共鸣的创意还是能激发你想象力的想法,你都要想办法学习。好好去欣赏老电影、新电影,各种音乐、书籍、绘画、摄影、诗歌、梦想、胡言乱语、建筑、桥梁、路标、树木、云彩、水流、光线和阴影。找打那些能震撼你心灵的事物,如果你能一直这么做,你‘借’到的战利品都将成为真正的原创。”负责任地“借”,光明正大地“借”。真正地懂得“借”的含义,不要把他变成“偷”,不要误解一个可以让自己前进的机会。

三、“借”和“问”的关系

我们在欣赏其他设计师的作品时不难发现,有的创意你是喜欢的,有的创意你是不喜欢的。有的创意是你喜欢可是大众不认可的,有的创意是你觉得不好的可是却得到大众认可的。这个过程需要身为设计师的你感悟和提炼,这些创意究竟运用了哪些元素,我的设计是不是可以融合重组,多思考为什么别人喜欢这些设计,而自己觉得很一般,是自己并没有深入了解创意的本质还是它真的不是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例如,在2008年上奥运会上普遍运用的祥云图案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在设计上它借鉴了代表中国古老文化的祥云图案,祥云表示吉祥、幸福,它既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又意喻着对奥运盛会的美好祝福。然而祥云是古代很久以前就被运用的装饰图案,它并非是设计师凭空创造出来的纹样,这恰恰是一个很好的“借”。

奥运会并不是一个个例,同类案例还有很多,因此,如何“借”有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问”。问谁呢?自然要问自己、问别人,问古今中外,问一个为什么。

这里的“问”还要分两种:

第一种,要带着一种探索的眼光“问”,通俗点就是大量搜集资料和储存资料,想用的时候以便拿来“借”,想一个好的创意不难,难的是如何付诸实践,把它变为现实,并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尤其是针对一个刚刚涉猎设计行业的设计师而言,在还未完全形成独立的个人风格之前,你需要大量“借“别人的东西,如近几年流行的传统图案与平面艺术设计的融合,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设计元素和创意方向,许多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中都有类似案例出现过。

第二种,是“问”别人,因为个人的设计创意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往往不能完全代表大众的想法,那么设计出来的作品即使设计师本人认为是绝世佳作了,可是没有人欣赏也是瞎忙活。所以了解别人的设计,收集大众喜欢的创意就要“问”那些人。

那么详细点要“问”哪些人呢?首先,你要觉得随便去街上问不好意思,可以问工作经验比自己丰富的老设计师,他们会告诉你很多自己做设计的经验案例和一些独到见解,这其中不乏一些符合大众的设计理念,不过虽然这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能仅仅如此。

那么还可以“问”谁呢?

那就是可以“问”一些普通人。现如今的网络是一个十分好的平台,因为网络不仅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而且可以用来让我们搜集和获得更多有用信息。例如,你可以在一些论坛发帖子把自己的设计作品放上去,求得别人的评论和想法等,还可以从一些网站和论坛上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设计师,互相交流自己关于设计的感悟和创意的想法。当然你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设计作品“问”身边的人,问他们对于这个设计的各种看法,就在这样一些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创意就“借”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创意和想法,可以开阔眼界,对于设计师而言他们就像是活动的书籍一样。丰富我们的学识和知识,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

除了上述这些还可以向谁发“问”或者如何“借”呢?

其实,我认为任何人都是可以成为你“借”的对象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哪怕是一些根本不懂艺术设计为何物的人,不懂得使用设计软件作图的人也可以“问”和“借”。“你觉得这个图好看吗?”“你觉得这样想做出来的图像有吸引力吗?”也许正是这些所谓的外行给你的创意或者是建议会成就你的惊世之作也未可知。另外,从每个人身上都“借”到一些创意而累积起来,也许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有用到的一天,所以创意和设计并不仅仅停留在电脑桌前。也许离开你的电脑和小天地,放弃闭门造车的设计思维,大胆地发“问”和“借”,你在做自己的作品时,才会有筛选的余地,沉淀之后都是宝贵的创意和点子,那么只要再加之自我的想法和设计风格,就是你独有的创意。时间久了,自然会发现不知不觉之中你不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设计风格,而且学会了如何把握大众的审美趋势。在面对不同的设计需求时,自然就能有不同应对方法,而并不是一头雾水,不知去向。

平面艺术设计的是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它虽然有很多不同的称呼,但是它绝对不是我们整天坐在电脑面前,简简单单地操作几个设计软件,作作图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创意,并不是干旱时节的雨水,让我们守株待兔或坐享其成,而是在我们富足时学会储存以备不时之需。设计师工作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是收集好的创意,你收集得越多,在日后的工作中需要的时候才能从中挑选出合适的加以再创作和使用。虽然作为一个设计师兼教师已经十年有余,但我仍然认为自己现在“借”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拿本子或手机随时记录下身边的感悟和灵感,已经变成了我多年来的一个习惯。如若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就要学会时刻大胆地“问”、“借”。只有了解大众的喜好和他们能想到的创意,才能逐步累计形成自我的艺术风格。因为无论是对谁来说,未来的设计之路都还很漫长,要时刻谨记在学习中前行,并学会养成“借”的好习惯,让自己的创意设计更精彩。

参考文献: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79-01

在大学时,曾有过这么一个笑话:某天,某甲在黄河边上“诗性”大发,嚎叫道:“黄河,为什么这么黄?!”听者大笑。好事者总结道:“虽然很没有品位,但这样赞美黄河的,倒也算是一种创意了”。某乙听后,暗道:创意竟然如此简单。立刻跑到长城之上,仰天长啸:“长城,为什么这么长?!”。结果,被人严重鄙视。

从以上笑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意的格调或许有高有低,但“原创性”确是它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属性。如果失去了这个属性,那么将不是“创意”,而只能是“跟风”,甚至于是“抄袭”。

而创意的难点也在与此:它不同于技巧。因为即使再困难,再复杂的技巧,只要你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下去,抱着“铁杵磨成针”的态度,那你总有一天会掌握它。而创意则属于那种一刹那间的“灵光乍现”,它虽然只是一个想法或者“点子”,却是那么的难以捕捉。或许它就在下一站等着你,又或许它永远不会出现。

如果您是一位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老师,您随时会遇到学生们各种求知的目光,您有义务也必须帮助他们找到那个“起码看上去不错”的“答案”。如果您是一位设计师,面对客户和老板那咄咄逼人的眼神,您有义务也更加必须快速的给出那个“尽量使他们满意”的创意草案。然而现实却终究是现实。“灵感”绝对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如约而至”。我想这大概是每位工艺教师或者设计师痛苦的根源吧。

怎么样才能让灵感“来的更猛烈些“啊!

本人自大学毕业后,有幸从事了设计师以及艺术设计教育这两个职业。其中甘苦自知。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接下来的“手足无措”,再到“无计可施”,再到“怆然泪下”最后差点“破罐破摔”。回想一路历程,真正使自己走出来的,无非就是四个字“思维方式”而已。

因为“创意”就是一种“想法”而已。而活跃,灵动的想象力的确可以催生出许多“想法”的形成。正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而想象力则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获得的。

现在我要说的,就是怎么样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本人自身的体会,我觉得可以分为三项,如有不当或者误导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海涵。

1.逆向思维。

因为既然你的想法和别人差不多,又怎么能够让别人眼前一亮,暗道:“我怎么没想到?”呢?如果你习惯于从一件事物的反向去思考,往往会得出些有趣的结果。

例:笑话一则:某天,一数学家,一哲学家,一文学家外出,途经一麦田,便直直踩了过去。此行为理所当然遭到在此地辛苦劳作的老农的斥责。面对斥责,数学家先站了出来:“难道你不知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吗?”“我不管你什么两点,什么距离!你们快把我的庄稼踩死了!”这时哲学家又站了出来:“难道你没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吗?”老农无语,只好说道“好好的路你们不走,为什么非要从我的田里走?”而此刻文学家清了清嗓子,接话道:“先贤告诉我们:这世上本没有路,只因走的人多了……”。

2.联想。

联想可能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平面设计中最常见的。尤其是在大量的logo中。例如中国银行的古钱币,一汽的1汽鹰等等。同样的事物,不同职业的人看到后的想法是不同的。

3.转换视点。

就本人而言,觉得这是一个“赖皮”的方法。只是当我们脑袋空空的时候,却又在面对学生或者老板,客户的目光,你必须“立刻,马上”拿出来点什么的时候。可以用来救一下急。之所以说它“赖皮”,是因为这个方法是最“省”脑子的。因为不管是“逆向思维”还是“联想”,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而“转换视点”则没这么麻烦,而是直接换个角度看问题。只要你找一个人们不常用的角度来看待同一样事物,马上就会得到一个“仿佛很新颖”的结果来。虽然这个结果往往经不住推敲,但起码比两手空空强上一丁点,是不?

以上是我的职业生涯中的一点点心得,我要强调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思维训练及养成的方法而已,并不是说我们在知道了,甚至是掌握了这个方法之后,就真的“才思泉涌”好的创意一抓一大把的掏出来――那只能是一个白日梦罢了。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加丰富而且不受约束,从而使我们的创意的“产量”提高一些而已。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点浅陋的体会,如果能对您有一点帮助,那么将不胜荣幸。

参考文献: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43-2

一、前言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观念意识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加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二、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新性思维从整体上而言,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每个流派,每个研究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理念。但从整体而言,创新性思维依然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性。

(一)创新性思维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对人的思维方式有着很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创新性思维是一种复杂化的复合型运动。

(二)在进行思维创新时候,不能是空中楼阁,而需要建立在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上,需要结合已有且具备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经验而进行。

(三)在进行创新思维时候,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的活动,在进行创造过程中,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四)创新性思维是以中国不断发现问题,找出新的不足,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寻找新的落脚点,从而建立新的联系,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独创性和单一性,新型化等方面的特点是创新思维的标志。在此过程中,设计具有独创性,同时也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在进行设计时候,通过立足已有智慧和经验,充分发挥创造力,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并使得设计者的思维和能力不断发挥。

三、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一)逆向

也可以称为“异想天开”,本着一切彻底改变对事物固有模式的看法以及“不择手段,一切皆为我用,效果第一”的原则,最能创造出鲜活的形象。例如,在进行室内设计时,根据设计的主题,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精神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材料和方法,没有装饰材料和非装饰材料、对与不对之分,存在就是合理。

(二)异构

就是异质同构的方法,在“异”中求同,或变“异”为同。美国一家电子厂试图开发一种新产品, 他们四处采访,收集信息,以至访到了监狱里的小偷。他们了解到最令小偷害怕的是灯光。

(三)组合

将现有的造型、现象、方法进行组合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新途径,它能为创造性思维提供更广泛的线索。以卢浮宫扩建工程为例,以金字塔为象征的古埃及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类比

依据每类事物都有的共同点,继续扩大对该类事物的认识并使其发展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如“似鸟而非鸟”的TWA航空港的造型设计,就是将航空港和鸟进行类比,找到了相似性“飞行”,而设计出“展翅欲飞”的独特形象。

(五)跳跃

随时准备接纳“机遇”,在“偶然”中寻找“灵,感”之源。这就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个常备不懈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事物的闪光点。当思维的“前方”遇到障碍时,或跳过它,或绕过它,不钻死胡同,而是打思维的游击战、运动战,多出击,迁回包抄,思路极具变通性和弹跳力。

(六)收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从所接受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方向性、判断性、合逻辑性。

(七)发散

在解决问题时,用多视点、多角度的思维方法,不拘一格地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

四、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一)积累知识,发现创造灵感现代设计史上有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范例,它们给我们以鼓舞和启发,留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我们设计、创造时自觉的借鉴物,而不少这样的范例本身,也是借鉴了其他设计作品,受了他们的影响才最后完成的。

(二)培养敏锐的感知力观察事物时,能否迅速对其做出反映,体现了一个人敏锐性和判断力的强弱,感知能力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没有这种感知力,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创造思维都不可能。

(三)注重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不等于空想,它源于丰富生活的积累,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能引起人们的想象与联想,天空中漂浮的不断变化的云彩;地面上到处堆积的杂物;墙壁上由于侵蚀留下的印痕等等,都使我们感觉到它们的形状好象其他某种事物的形象。或者我们从某一具体的物体展开联想,由于人们想象力的不同联想到的东西也是各有千秋。

(四)具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在艺术设计中,对于每个设计者来说灵感出现的机遇都是相等的,灵感可能随时出现,关键是他们能否及时把握住,而灵感往往偏爱那些努力探索、辛苦工作、勤于思考的人们。

五、结束语

艺术设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然而在新的时代,人们的观念,人们对艺术的感受都是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着变化,只有在艺术设计上面也充分的发挥创造性思维,我们的艺术才能更好的被人们所欣赏,被人们所接收,因此,提高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至关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98-99.

[3]恩田彰.创造性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4]廖军.视觉艺术思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5]朱作仁.创造教育手册[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4篇

一、文字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原则

(一)适用性

文字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在正式开展设计的过程要重点注意,设计的内容要和设计对象表达的信息相匹配。比如,在广告设计的过程中,标题要统一运用同一种字体,因为每个产品本身都具备独特的含义,将其中的真正意义让消费者了解是文字的重要功能,否则广告就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女性使用的产品就要,字体就要保持端庄秀美。

(二)可辨识性

将文字用在艺术设计当中主要通过视觉效果表达含义,因此在水过程中要注重其可辨识的特征,可以让观看者顺利了解其传递的信息。如果设计的过程中无法实现这个目的,单纯将设计重点放置在美观之上,就会造成文字无法辨识,这种设计属于失败案例。因为文字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人们对其印象已经固定,因此在设计中虽然可以使用各种创新方式进行修改,但是尽量不要随意改变文字的结构,也不可以任意增删比划画。

(三)视觉美感

在平面设计当中,文字作为主要元素,也承担一部分视觉效果的表达作用。人们通常会以视觉的观察作为一个事物好坏的判断标准,视觉上有美感,那就会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人们的审美习惯进行研究,尽量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从文字结构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各个笔画之间的有效搭配,也要从文字的整体结构上安排,重视笔画之间的协调搭配,文字之间的联系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想要设计出具有魅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就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文字要能清晰传递信息,视觉上也要具备一定美感。

(四)个性化

文字设计本身就是创意的一种,因此要具备区别于其他设计的特征。在遵循主题要求的前提下,注重突出比较强烈的个性特征,让人们感受到新奇之美。因此,要从文字的形态和结构上下功夫,在不对文字的基本构成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让文字表现出自身强烈的个性,让文字具备自己的生命,从而让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设计时尽量避免抄袭或类似的情况发生。

二、文字创新设计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的应用分析

(一)异质同构原理的应用

意境美是艺术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想要实现这个目的可以使用异质同构原理。“异质”指的是客观物体或外在结构上的差异,“同构”指的是力的结构类似,比如不同的悲伤类型的音乐都会让听者产生悲伤的感受。这方面的感受并非是通过人们的理性思维推理得到的,而是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根据这个原理,可以让文字朝着图形化方向转变,使用抽象的文字表达主题。比如,英国的设计家琼纳森专门为苏格兰电视台制作了一个宣传设计,名字叫《真正的罗曼蒂克》。这幅作品去哪不使用拉丁文设计而成。对拉丁文的构成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是由点、线、面等各种元素共同组合而成,也代表了各种类型的情感。格式塔理论表明,物体的尺寸、倾斜、形变等留下的痕迹都能够生成运动的效果。在以上的作品中这位设计者使用尺寸和比例等方式,大小的变化就会产生运动感,虚实的变化就会产生层次感,方向和排列方式则表现出各种力的对撞。这些力在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清晰而又模糊、远近不同的画面,在这种情况下。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其作品又很像是构成主义的抽象作品,非常直观地表现出苏格兰电视台声音的播放效果。在利用这种方式对文字字体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不注重文字的具体形象,可以也抽象的方式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直接表现出来,模糊和清晰、大与小等条件对比变化,就会传递出空间的层次的丰富感和运动感。这种表现手法比较实用应用在表达情感的作品这种,但是同时一定要注意表现出一定美感。

(二)在海报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电影、专辑等上市之前都需要依靠海报实现宣传目的,因而海报的设计快速发展,文字在其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开始逐渐发挥前沿作用。在以文字作为主要表达形式的海报当中,都具备很强的独特性,能够清晰让人们对海报内容产生清晰的理解。比如日本设计是对汉字的研究非常注重,这从这些设计家设计出的招贴可以看出来,在借鉴中国文化元素基础之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体有独特风格的作用,手法简练、笔画非常精简,几乎已经到了无法辨别的地步。日本平野湟太郎设计出的《每日新闻67人展》海报当中,利用字母的方式组合成为具有浓郁日本风格的人物形象,这种非常具有创意的文字设计,让观众很轻易就可以体会到作品传达的信息。

(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是产品营销的重要手段,好的包装设计会对产品的销量形成有力影响。而在包装设计当中,文字不仅承担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也具备了渲染功能,利用文字结构可以准确地表达图形的直观感受。文字首先代表的是品牌形象,接下来就是宣传词,而后就是表明产品的功能和使用信息。文字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主要还需要和其他方面的因素实现融合,针对每种产品不同的特点对字体的形式进行确定非常重要。比如茶叶的包装设计通常就要具有古典气息,以此迎合茶文化的悠久历史。

(四)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在当前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网页设计已经成为促进网络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由于人们对网络的了解逐渐加深,人们对网页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本的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意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以创新的视角重新进行设计,文字设计效果的好坏对网页的设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对网站的整体性质进行研究,在关注美感的同时,还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制造出符合网站主题的氛围。比如,文学类型的网站在设计的过程中,文字就可以借鉴古代的书法作品的风格,让网站具备较为浓厚的文化氛围。

总结: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第5篇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基本上还是老套的程序与方法,即教室上课,讲课—作业—辅导—完成。这样的基本模式就可能产生教室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生对完成作业有着很强的应付心理,结果是作业都能交上,但是质量不高,不能发挥创造性思维去完成。艺术设计类专业对学生与教师的要求远不止这些,要求我们创新培养方式来适应时代和专业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的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在创新的思维方面有时候年轻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能够带动课堂秩序。实际上启发与讨论就基本打破了多年来班级概念,打破讲台概念,这就要求我们以工作室来代替班级那种传统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这种设计教学需要一种平等交互试的授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工作室教学体系下,采用两种教学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一是课堂教学课题制,在我们艺术设计类的各专业中,很多专业课程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这就可以以课题的形式来进行要求和教学,大家在做每一个课题的时候,基本就能做到基础课程与最后设计课程的统一。其二就是深化了的启发与讨论教学,起一个名字叫“头脑风暴与白板教学”,这行可以形象的说明这种教学的基本模式,头脑风暴是很多设计公司中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要激发创新性思维,我们这样的课堂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是同学们在一个课题的要求下集体“风暴”中产生新的设计想法不断的在预先设立的随时可以更改的白板上快速表达。记录通脑中的一瞬间灵感,然后再进行讨论将想法丰富成方案,这种交互式沟通下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种工作室引入课堂教学后所得到的很多新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课堂教学“课题”制,交互式讨论引发的“头脑风暴与白板教学”都能激发学生最大的思维创造,有了这样的思维习惯,才能为将来走出校园奠定基础。

    实践教学中的“项目”教学实践

    真正意义上的实际项目接触很少,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就不能达到目的,为了达到创意产业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采取“项目”教学的办法,将学校艺术设计资源进行精心的整合,提供项目载体。在多地的实践中都看到了一种模式,即建立创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与社会中的创意产业园对接,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校园之间搭建一个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通道来提高完成人才培养的能力,做到院校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无缝化对接将项目直接移植到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得到锻炼,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直接在项目中实现,可以说是双促进的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公司的模式进行虚拟的公司制结构,让项目教学带动思维转变,在培养市场型实践人才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运营意识,让领军人才在院校与市场之间良性循环中不断的涌现出来,这就有利于我们培养高端创意产业人才,可以说这才是教育资源整合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