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的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脑外科所有疾病之中,颅脑外伤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工伤、交通事故、意外跌倒或是撞击等情况是造成颅脑外伤的主要原因。如果患者的颅脑外伤情况较为严重,则可能发生患者脑内某些神经、组织以及血管的拉伤、扭曲甚至是撕裂情况。正是因为重度颅脑外伤的严重性,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和关键[1-3]。现实中,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案,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8]。本研究根据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共60例。这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43例,女性患者共17例;患者的年龄为19~78岁,平均年龄为46岁。所研究的60例患者中,造成颅脑外伤的原因分别为:交通事故原因的有33例,跌落造成损伤有15例,打击导致外伤的有10例,其他原因的有2例。60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有12例患者属于严重脑挫裂伤,有12例患者属于硬膜外血肿合并颅骨骨折,有4例患者属于硬膜外血肿,有7例患者属于颅骨骨折,有14例患者属于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有4例患者属于硬膜下血肿,有7例患者属于颅内血肿。所研究的6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紧张或恍惚,记忆力减退等,生活质量较低。
2 结果
本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接受住院治疗,住院时间在8d~5个月不等。所研究的6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有45例患者接受了开颅手术,另15例患者进行了保守型治疗,经过治疗和护理,共有46例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76.7%,8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好转比率为13.3%,另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0.0%。
3 讨论
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来说,除手术和药物治疗以外,临床护理也起着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如果护理人员能够克服重度颅脑外伤护理工作量大、难度系数高的特点,针对每一位患者建立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又细致的临床护理,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有关资料文献,结合本研究护理资料,现分析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重点如下。
3.1临床护理
3.1.1病情观察和记录 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病情的观察和记录十分重要,护理人员要实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措施。首先是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患者颅内压情况主要有血压显示,如果血压增加,且患者呼吸深大,脉搏缓慢,则说明患者的颅内压有升高情况。当患者呼吸出现有鼾声、叹息声或是抽泣样,则要注意患者可能病情危急,要立即进行处理。其次是注意患者瞳孔变化。病情急重的患者,瞳孔观察频率为15~30min1次。瞳孔两侧不一致且没有对光反射说明患者有脑疝情况发生,需即刻采取治疗措施。
3.1.2呼吸道护理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床头应抬高一定角度且保持头部偏向一侧的姿势,这主要是为了减轻患者的脑水肿现象,同时也可扩大患者肺部的通气量,降低颅内压,避免患者胃内容物进入呼吸道。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的窒息以及坠积性肺炎的情况,因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没有了咳嗽反射,极易发生此类情况而不自知。常清痰,根据患者皮肤情况常翻身等措施都有利于患者呼吸道工作。
3.1.3护理 除患者平时需保持15°~30°姿势外,在患者呕吐时,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患者头侧位,避免呕吐物导致患者窒息的情况。除此之外,要定期进行患者床单的更换,保持其干燥和透气,保住患者翻身或按摩。避免压疮。
3.1.4颅内感染护理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患者出现颅内感染。注意颅内手术过程中要全程采取无菌措施,手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及时记录,对创面定时消毒,防止感染。对于有脑积液漏情况的患者,护理时要对患者的外耳和鼻腔进行消毒,注意鼻饲和吸痰操作要在患者脑积液的对侧进行处理。
3.1.5气道护理 部分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可能有气管切开治疗的,在进行护理时需格外注意。保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的正常呼吸,注重病房内的消毒措施,护理用具要消毒1~2次/d。对患者采取按需吸痰护理措施,吸痰时间避免过长,达到即时显效、充分清理,时间为10~15s,吸痰停止标准为痰鸣音消失,注意吸痰管为一次性用具。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气管切开套管部位以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为其清洁无菌提供保障。
3.1.6饮食和体温护理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饮食需以营养成分高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昏迷患者通过鼻饲流食进食,频率为1次/2h。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频率为1次/4h,控制患者体温,减少组织代谢速度,缓解脑水肿情况,避免脑缺氧。
3.1.7深静脉置管护理 锁骨下/右颈内/股静脉穿刺置管属于比较常用的置管方式,但是要因患者自身情况选取适宜的置管方式,置管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对缺氧患者应加大氧气流量,确保外周静脉通道顺畅,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穿刺过程保证无菌操作,置管24h随时观察患者有无肿胀、气肿等特殊现象,定时用2.5%碘伏对穿刺周边进行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敷贴,此后定时更换敷贴,输液器更换1次/d,对三通管出现血迹或残留物及时进行更换。此外患者因长时间静卧、置管时间较长、穿刺对血管壁的破坏、导管尖端位置的差异及其导管材料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因深静脉置管引起的深静脉血栓,所以患者卧床休息时尽量抬高患肢高于心脏30°,禁忌按摩挤压肿胀的患处,做到细节上的优化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2康复期护理
3.2.1心理护理 一般情况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较重,治疗结束后往往会有生理功能性的障碍留下,此时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护理显得格外重要。护理人员此刻应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并对患者的各种疑惑给与准确且向上的回答,同时与患者家属多做沟通,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帮助患者病情的康复。
3.2.2生理护理 康复期阶段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需要进行各类生理机能训练。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护理。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关注患者在训练中和训练外的身体状况,鼓励患者合理加强运动,按摩患者肢体缓解疼痛。对出现有失语症的患者,帮助其进行言语训练,注意循序渐进,多给与患者鼓励,使其能持之以恒,最终恢复健康[9-12]。
参考文献:
[1]徐玲.1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头部深度压疮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4370-4372.
[2]陆殿霞.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8):49-50.
[3]吴复琴,曹香花.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5):90-91.
[4]傅洁洁.优质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预后影响[J].医药前沿,2014,(4):330-331.
[5]罗小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康复功能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8):356-356.
[6]曾文君.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1):2670-2673.
[7]孙玉芹,蔡相娥.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1):129-130.
[8]刘桂玲.62例重度颅脑外伤输液安全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70-70.
[9]谢燕.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36):208-208.
[10]钟丽.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1978-1978.
【关键词】 患者;护理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解决了人民群众治病难的问题,同时也使广大群众更加关心自身的健康和医疗消费,护理工作也以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为此梅河口市医院爱民医院从2004年起,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采取了诸多举措,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转变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
护士的工作就是护理患者,测量体温、血压、打针、服药,这是一百多年以来的护理模式,并被社会认可和接受,而新形势下的护理模式已由这种“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主线,而护理是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南丁格尔说:护理是帮助患者利用环境获得康复的行为,可见患者的康复与护理息息相关。以患者为中心其思想内涵就是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从患者的身心到精神、社会需求,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从而使患者获得健康,我院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中,从《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入手,贯彻忠于职守,患者至上的方针,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及平等就医的权力,一切为患者着想,在护理操作中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娴熟的护理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广泛的医学知识,热情的服务态度去赢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对他的重视和尊重,为配合治疗和护理打下良好基础。
2 提高护士素质,改变护理模式
护士的言行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首先从护士的仪表抓起,整齐的着装,长发挽起,统一头花,佩戴胸牌,面带微笑,淡妆上岗,给患者以精神饱满,端庄优雅,和蔼亲切的良好印象,同时,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实质和内涵,由过去的被动式执行医嘱,转为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要善于使用敬语,说好第一句话,耐心细致的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精神需求及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为他们解决各种困难。狠抓三基三严训练,从理论到实际操作,人人过关,在为患者服务时,娴熟的护理技术,热情周到的服务,是迎得患者信任的最好方式。做好第一项操作,也会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打造出我们护理的知明度。同时,注意培养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沉着稳重的应变能力,以便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发挥护士应有的作用。
3 提供优质服务,尽展白衣天使风采
提供优质服务,护士是关健,首先我们从思想教育入手,倡导四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四讲:“讲良心、讲道德、讲自觉、讲奉献”,开展为患者做一件小事为荣的活动。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我会需要什么样的护理,假如我们的亲人、朋友是患者,我们又将如何护理,从而使每个护士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护理工作对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加深了对护理工作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真正做到形象优雅端庄,语言礼貌文明,态度和蔼亲切,接待及时主动,解答耐心细致,服务周到热情,值班遵章守纪,医风严肃端正,让患者在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中感受到医院服务的优质与温馨。
以患者为中心是医疗护理事业发展的正确路径和现实选择。我们要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努力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创造属于自已的个性化服务品牌,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将人性化服务作为护理质量的追求,培养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护理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以迎接新时代护理工作的挑战。
参 考 文 献
掌握充分的眼科知识和技术后,还要明确在眼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工作重点,下面做一下简析:了解眼科患者的情况在患者前来就诊之后,再医生要求病人留院后,就要熟悉病人的情况,包括病人的病因,病情,以及药物护理的情况等,做好记录。其中在给病人打针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无误的提供的药物,一定要严谨,不能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给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护士给患者打错针吃错药的情况现在还是有很多的,在这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时代里,严谨是每一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在医务工作中,和患者打交道最多的还是护理工作者,所以一定要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个人性格等,然后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能够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沟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安抚和支持,让之后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在和病人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了解到患者的喜好,在简单的闲聊中偶尔的提一下相关的内容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帮助,因为患者会觉得您对他的关心很多,这样一来,护理工作会进行的更加顺利,当然不仅仅是眼科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到这点,只要是医务工作者都需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手术过程中做好配合工作很多眼科手术都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手术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护理人员在和主刀医师配合的过程一定要完美,这样会给医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让手术更加顺利的完成。其中手术室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一场手术需要哪些设备,哪些器械,都要做好准备工作。而且眼科手术需要做到精细,会有很多的手术器械,所以作为护理工作者,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能够快速的为主刀医生递送器械,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懂得主刀医师的需求,做好配合工作。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一些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最期待的就是手术过后可以重新清楚的观赏这个世界,因而在手术之后就会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如果没有很好的护理,那么患者很容易变得焦虑不安,而且因为患者通常都是缺乏手术常识的,所以就会非常担心自己的手术经过,害怕手术没有成功,这对于术后的恢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护理过程中就需要护理工作者尽快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护理工作。这个阶段身为护士,要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病人多做鼓励和健康心态的引导,给与强大的精神支持,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关于病情的问题,一定要有问必答,百问不厌,这样才能让患者有更好的认识,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除了以上精神上鼓励和心理的引导之外,还要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做到完美,比如说包扎过程,一定要有很高的技术。当然对于一些辅助措施也要做到谨慎,这样才能让护理工作更成功。
对病人和家属做简单的疾病知识的讲解在病人确诊疾病类型之后,因为他们自身比较缺乏相关知识,所以会很关心疾病的相关内容,因而会想医生和护士询问疾病的相关知识,所以作为护理工作者,可以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简单的为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简单的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让他们在了解知识后心理能有个准备和认知。而且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病情之后,对于所患疾病的一些病因,发病过程都有一个认识,这样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医生的做法,从而更好的配合。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一些眼科科普知识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了一个眼科疾病的患者,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让家属在一定程度上担心自己会患上眼科疾病,因而作为护理工作者,可以简单的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一些与眼睛相关的科普知识,或者是保护措施,可以让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有信心,也可以让病人的家属更加放心。如果患者是小朋友,那么还可以教给他们做眼保健操,不仅会给小朋友带来乐趣,还能帮助他在今后更好的保护眼睛。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把一些用眼尝试给病房里的病人降解一下,他们会乐于学习的。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血透; 关键接触点; 患者满意度
The discussion of the key contact point on carrying out the service of the nursing care of Hemodialysis Room ZHOU Xi-fang,Lianyungang East Hospital. Lianyungang 2220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key contact point on carrying out the service of the high-quality nursing care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Methods To survey the key contact point of 60 patients with questionnaire, and make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 according on it.Results Increasing the dialysis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and increasing the satisfaction rate. Simultaneously, the whole diathesis of nursing staff was improved obviiously, and the awareness of service enhanced.Conclusion Directing to the key contact point to carry out the high-quality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can increase the satisfacation rate of the nursing care better by patients.
【Key words】 High-quality nursing; Hemodialysis patients; Key contact point;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每一个时间点均为接触点,但最能“打动患者的心”以及影响患者下次就医抉择的时间点为“关键接触点”[1]。在对血透患者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针对关键接触点施行优质护理,可以更快提高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现有的有认知能力的维持性透析患者发放问卷52份,收回50份,有效率96%。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8~89岁,<50岁21例,50~69岁24人,>70岁5例。调查项目依据《透析患者透析流程》结合本科护理工作而制定。
1.2 方法
1.2.1 关键接触点的调查 问卷由16项内容组成,根据测试者对16项内容的在乎程度分为:很在乎、在乎、一般、不在乎、很不在乎,然后将患者所填护理项目中百分比高的内容进行排列。
1.2.2 关键接触点的提取 将问卷百分比高的内容定为关键接触点,依次为:透析过程中的巡视、观察、监测的需求,对所用药物及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的需求,对技术操作水平的需求,对透析环境及床单元的整洁、安全、安静的需求,对血透结束后告知瘘的保护的需求,透析前注意事项介绍及病情评估,告知下次透析时间的需求,对接诊的需求,对透析结束后告知饮食注意事项的需求,对血透专人、专责护理的需求,介绍透析室环境和人员,护士服务态度及沟通技巧。见表1。
1.3 制定护理对策
1.3.1 组织全科学习、讨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工作方案和主要精神,根据调查获取的关键接触点,制定科室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方案及工作流程,让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
1.3.2 完善工作流程,加强关键接触点的护理
1.3.2.1 加强接诊工作,热情接待透析患者。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给予称量体重、测量血压、安排透析机器,必要时护送患者到床前。对新来的透析患者,予以详细介绍血液透析的有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所作的检查、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需要配合事项,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打消心理顾虑。可现场介绍透析中的患者与之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及时给予解释、疏导。需要做深静脉置管的同时做好相关的知识宣教与护理。
1.3.2.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倾听患者的诉说,深入了解患者内心世界,给予同情和安慰。同时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并且正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积极暗示患者医疗技术先进,医术高明,医护人员经验丰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及依赖感。
1.3.2.3 安排科里资历深的护师为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动静脉瘘穿刺,保证穿刺成功率。不断关心患者,指导正确的饮食和睡眠,做好新入院患者的宣教,如动静脉瘘的保护,干体重的控制。不断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使患者对血液透析术有更进一步认识。树立正确的信念,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
1.3.2.4 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巡视、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为患者提供生活所需及舒适护理,如为患者安置舒适的、提供适宜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痛苦或不适。加强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所用药物及有关疾病的知识,提高其遵医行为。必要时为患者讲解所需检查化验的注意事项。
1.3.2.5 透析结束后,根据患者需要再次强调饮食注意事项,告知瘘的保护知识,通知下次透析时间,看护患者称量体重后交至家属手中,或护送回病房。
2 结果
笔者所在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运用关节接触点的管理,调查、分析出血透患者在护理环节中的关键接触点,针对关键接触点采取护理对策,使血透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上升。
3 讨论
3.1 关键接触点是一种进步的、实用的、有价值的管理理念[2]。质量是医院管理的生命线,若护理管理没有重点、缺乏针对性,往往导致护理人员对质量不够重视,护理管理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关键接触点采取针对性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的现代管理意识。
3.2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根据关键接触点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更快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关键接触点的管理使护理人员体会到人文精神的真谛及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4~6],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参 考 文 献
[1] 朱少明,金朝霞,徐汉军.“零缺陷”管理与医院接触点服务质量的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0(5):10-12.
[2] 苑记清.“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关键接触点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7(26):16-18.
[3] 胡世俊.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全科护理,2009,7(2):424-425.
[4] 李小萍,覃少珍.加强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3):108-110.
[5] 王金燕.加强护患沟通 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36-137.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同仁们能够提出宝贵意见。方法:通过权威的医学文献数据库查询系统查询相关资料,对其中关于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的文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并且给予了相应的评价。结果:中医护理的特点主要是运用辩证的思想来强调整体性的概念,它的主要依据来源于临床患者的数据,通过分析来确立潜在的疾病健康问题。结论: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来体会现代中医护理的特点以及其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作用,要善于发现不足并且不断的改进技术,推动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护理;特点;临床应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各种随之凸显的诱发疾病的因素不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间接的增长了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从而使得医疗保健面临的压力增大,因此,选择适当的护理方案对于缓解当前医学界的压力有着重大的作用。而在所有可实施的护理方案中,中医护理以其特有的优势往往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为此要充分了解现代中医护理的特点以及其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不足并且不断的完善,以便创建健全的中医护理体系。
一 中医护理的特点
随着医学护理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中医医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医护理技术已经成为了疾病患者的重要保健技术。中医护理是建立在中医医药理论基础上的,它着重体现了辩证的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辩证的优势备受广大医学界的青睐。为了发展多元化的中医护理,应该对中医护理的特点有所认识,有所探索。
1 整体性观念:中医理论往往将人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人体的各个成分都是相互关联的,然而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结构上的不可分割以及功能上的协调发展,而且还有病理和生理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人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要发展和谐的内外环境,这种整体性的观念既是辩证的也是统一的。
1.1 机体的整体性:机体整体性能的优良是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五脏六腑是机体的核心,因此在现实的中医护理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局部的病变还要注意五脏六腑的变化。以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前提,结合五脏六腑的病变特征,考察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等方面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只有在正确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因素条件下医疗护理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1.2 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够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而延续下去。目前有许多疾病都是由于环境所引起的,比如气候多变、环境污染等。因此,实施中医护理过程中有必要对气候的变化规律了解清楚,对可能发生的不适时宜的变化要及时做好防范工作。然而不同环境、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方式会有所差异,可见现实的中医护理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为此所采取的护理方法要有针对性,以求在整体上能够达到很好的护理效果。
2 辩证性观念:中医护理是以辩证的方法(望、闻、问、切)对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行分析和考证,然后针对不同的病征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其护理原则包括多个方面:
2.1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护理原则的目的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中医学认为疾病的根源在于邪气,而邪气一旦压过正气人体就会得病。扶助正气一般都是通过药补、食补、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身心等,驱除邪气就是使用攻逐邪气的药物,或针灸、火罐、手术等治疗方法,消除病邪。临床上因为正与邪之间互相消长而致病情复杂,故在治疗和护理中必须把“扶正”、“祛邪”两个环节辩证地结合,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祛邪扶正。
2.2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所谓的同病异护就是同一种病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中医护理手段,而异病同护则是指不同种病在其发展的某一阶段针对其相同的病症采取相同的中医护理手段。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无法预知,同一种疾病可能会有多种症状,而不同的疾病在临床上又有可能产生相同的表征,为此,在中医护理时,不要仅局限于疾病的症状,要把重点放在其内在的因素。
2.3 正、反护理:中医学中所谓的正护就是通过临床症状来区分疾病寒热、虚实本质,并且运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寒症患者平时要注意饮食,要避免食用寒性食物,可采取局部热敷或者艾炙等方法进行温热护理。而反护的应用会更加具体, 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比如对于阴寒太盛的病人要给予温热性的食物,多注意保暖,其实质上还是正护的体现。
二 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其整体性和辨证性观念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探讨一下中医护理特点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 整体性观念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护理中的整体性的概念是患者得到高质量护理效果的有力保证。中医护理学提倡患者在舒适的治疗环境下进行治疗,保持身心的健康,每天要规律饮食并且要做适当的身体锻炼来保证身心的协调统一,因为只有从整体层面上对患者进行护理,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实施中医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病症诊断,通过对望闻问切四个阶段的临床结果进行全面的、合理的分析,然后再结合患者的五脏六腑的病变特征来确诊病情,中医学的这种整体性的特点是患者病情评估的可靠保证。除此之外,中医护理中的整体性观念还体现在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上。就拿发热这一常见病症为例,不同病因的疾病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如果是由于外感引起的发热,患者需要注意保暖、避免风袭;而中暑引起的发热其护理方法会有所不同,护理时可以冰敷、乙醇拭浴等物理方法来降低体表温度,并且要多通风。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整体性辩证护理方法是中医护理中的重要方面,是病情得到有效治疗护理的根本保证。
2 辩证性观念在临床中的应用:由于目前人类疾病的多因素、多种类等特点,在中医的护理中仅仅依靠整体性的观念往往是不够的,所以运用辩证性的观念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辩证性特点在中医护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经常胃痛的患者,临床上的中医护理是会根据具体的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给予护理。然而胃痛也有很多诱因,如果是由于寒性刺激引起的胃痛,中医护理上常常会运用局部温热等方法给患者驱寒止痛;如果是由于情绪不稳所致的胃痛,中医护理中应该采取思想疏导或者思维转移来消除患者的精神压力,减轻疼痛。在实际的中医护理操作中,护士要严格遵守医疗护理中的相关规定,定期的了解患者病情,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护理,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潜在的问题并且给予合理的解决,在适当情况下可以结合精神疏导以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总之,中医护理的整体性和辩证性在临床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二者既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根据当前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尚且存在着一些不足,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完善。作为中医护理技术的贡献者,不仅要通过具体实践操作来体会现代中医护理的特点以及其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此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不足,通过不断的改进来推动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39.
[2] 万淑荣、谭 燕。浅谈中医护理的特点[J].中国护理管理,2007,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