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专业要求

教师专业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专业要求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模式 改革 要求

1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1 多样化

当今社会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各种学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多样化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这种时代特征为教学结构多样化提供了发展的前提。现代教学的目标是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每种教学模式只能承担起实现全面发展任务中的某个方面,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都不具备多样化的功能,都不能单独地完成如此复杂的教学任务。因此,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求教学模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发挥不同模式的优势,将其长处发展到最优化,然后再整合,以达到既多样又全面发展的目标。

1.2 综合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并非杂乱无序的多样,片面的多样或者多样的片面都难以完成现代教学任务。如果多种教学模式不能有机地综合,形成一个统一体,其效果必然会所有降低。因此,教学模式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是多样化的综合,并不是将几种教学模式简单地罗列,而是要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育理论作为基本原理、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制度的多样的综合。①

1.3 人性化

以往对教学模式的界定物化倾向太浓,而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如今,随着对学生主体性、教师主体性的关注,教学模式也需要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存首要掌握的生活知识和技能,而最根本的是人的价值生命的实现。”②可见,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是指向人的发展,将人性化提升到首要地位。因此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要凸显人的价值,将教学模式由一种无人的状态转化为有人的状态。教学模式的本体价值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1.4 审美化

一直以来,人们一直热衷于讨论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践运用,还有教学模式的建构于创新,但是很少有人将审美化作为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研究。教学模式的审美能最大限度唤起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达到相互沟通和融合。教学模式的审美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命融为一体,将教学目标的达成发展为学生学习生命力的积极表现。教学模式的审美发展将师生共同置于审美的意境中。师生之间打破原有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融入到一种平等的、轻松的、自由的、对话的教学情景之中。

2 教学模式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

著名学者叶澜、艾伦等认为,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随着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要随之发展。教师要有能力驾驭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在多中取优。如果在教师的专业理念中只有一种教学模式的话,那他将只会“以不变应万变”。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只有教师有这种意识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给学生。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要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吸收其他学科的精髓,与自己的专业相融合,避免杂乱的多样化。

2.2 教师专业能力的综合化

21世纪所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于具备综合知识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不能完全等同于综合化,但是多样化是综合化的前提和基础,而综合化是多样化的提升。首先,教师要有多样化的意识,(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33页)如果教师坚持“以不变应万变”,抵制多种教学模式的存在,也就不会去追求多样的综合。其次,教师要有综合的能力。面对多种多样的模式,如果没有能力或者不能有机的进行综合,那么教学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大大削弱。

2.3 教师主体性意识的提升

在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样不能忽视。人们普遍认为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就是如何快速高效地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这实际上忽视了教师的成长,遗忘了师生之间的共同生长。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向理解,走向体验,反对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学生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成为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参与者。

2.4 教师审美意识的发展

在人们的意识中,教师一直在为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教师是学生知识道路上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源泉。但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却忽视了“美”的存在,也淡忘了审美意识。教师要具备为学生提供充满审美意境的教学环境的能力。“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追求的一种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美的方法和规律来改善教与学的条件,使师生在教和学的活动中既有美的享受又能够更好地沟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评价观念,在评价尺度上也应以审美化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总之,以美的尺度来衡量,把评价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个人,让学生自己去衡量、体味与把握,寻找通向学生自由发展、身心和谐发展的途径。

总之,只有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能够跟上教学模式改革的潮流,改革才能达到原有的初衷,整个教育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士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 刘世,田宏杰.基于责任事件的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2篇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被广泛地应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也开始普遍使用这一方式。

课堂讨论的形式有多种,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它首先需要采用一定方式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由教师给出一定的话题,学生通过查找课外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一定的见解,先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意见的阐发和磋商,通过比较、分析和整合,形成一致的或若干不同的意见,并在小组之间进一步交流。

小组讨论事先往往由教师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讨论受阻或者偏离主题的情况下,教师通过提供信息、进行思路点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和进行适当的引导,使讨论得以继续和深化。教师还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使讨论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公平的发言机会。学生作为参与者,是事实上的活动主体,小组讨论结果的呈现是全组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小组一旦确定,成员之间要进行密切的分工与合作,以便有效地完成任务。

从讨论的过程和目来看,小组讨论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发展思维和交往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单方面地发出信息、学生一方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行。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参与来完成,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进行了理智的投入。同时,教师的“一言堂”,也使得学生在主要的生活场所――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大大减少。课堂讨论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机会,意见的形成、提炼和分享,需要运用复杂的思维活动,同时小组内的任务分工,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聆听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有的放矢地将讨论不断引向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接受新的刺激和挑战,沿着正确的轨道向纵深发展。

2.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进行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学。小组讨论方式下的学习,在讨论之前,从解读话题,到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分析、整合资料,再到形成观点,都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始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如何理解主题?如何查找正确、全面的资料?如何分析、整合资料?如何提炼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探索,也有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探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3.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一些灵感和顿悟往往在交流过程中的互相启发下形成。因此,作为互动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合作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在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对多”的形式,加之课堂时间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拥有与教师“一对一”互动的机会,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微乎其微。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讨论,打破了这种格局,为学生创造了在小组合作中互动学习的机会。

4.养关怀的精神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讨论的前期准备及讨论的过程要进行任务的分工,如对话题不同部分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讨论过程中的记录、PPT的制作等。讨论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每一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小组最终的意见,也是在综合小组全体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一种民主、平等、公平的精神。在进行意见交流的过程中,其他成员要认真倾听发言者的意见、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互相尊重的精神渗透其中。

正因为小组讨论的方式有诸多的益处,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如一部分同学活跃一部分同学漠然、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甚微,甚至课堂局面失控。要发挥一种好的方法的优势,往往还要以恰当的方式来使用。对于教师而言,要合理地驾驭一种教学方法,必然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

二、小组讨论方式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重要方面。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育知识,以及学科教育知识、课程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的哲学、心理和历史知识;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管理、研究能力;专业情意,主要是指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信念、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

(一)教师知识方面

1.讨论发生的心理机制

小组讨论是一个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整合自身经验,向同学表达自己看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和碰撞,最终调整原先不合理的看法,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按照皮亚杰认知理论中的四个关键词――“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理解,学生在进行讨论时,往往是通过 “同化”或“顺应”的方式,调整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以达到新的“平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本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较清晰的认识,针对学生在完成这一心理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如概念的混淆、理解的表面化等,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正确、系统和完善,并进行适当拓展。

2.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

讨论的心理机制表明,讨论本身是一种较高级的教学策略。因此,讨论方式的运用要受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年(11~15岁),即处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了“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此时儿童的认知趋于成熟,逐渐摆脱了具体实际经验的支柱,能够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1]处于这一阶段及以后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某些话题进行有意义和有效的探讨。

3.学科内容和跨学科知识

对于教师而言,关于教学内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教学目标的清晰认识是基础。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当对与所授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有适当的了解。讨论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意见交流对知识的理解深入化和条理化。讨论比较理想的形式是逐渐演变为辩论,不同的小组之间围绕主题有理有据地为自己的观点作合理的辩护。因此,讨论不同于预设性较强的讲授,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师需要有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较广泛的知识基础和理论视野,才可能给学生以合理、有效的指导。

总之,教师需对讨论本身、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具有较宽厚的知识准备,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当的指导,有效地实现学生学科知识、思维能力、高尚情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能力方面

在教师设计课堂讨论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研究”能力,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研究学生身心特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符合教学目的、学生实际和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保持一种敏感性,善于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并能及时记录教学中的感悟、困惑和随时迸发的灵感。在实际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两个方面。

1.提出“趣”而扣题的讨论话题

小组讨论通常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加以应用,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话题的选择既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这类话题往往来源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性话题。

2.营造“活”而有序的讨论氛围

活跃的讨论气氛是讨论得以开展和充分进行的必要条件。此处的“活”是指学生思维的活,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非表面的气氛的活跃。气氛能否活跃起来与话题的适切性和趣味性关系密切,同时与教师是否以一种讨论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对话有较大的关联。

3.运用“少”而精辟的指导语言

课堂讨论环节的主角是学生,因此,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教师的点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小组内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部分小组的参与指点;二是小组之间轮流进行意见汇报时,教师所进行的点拨和拓展。教师的点评应当既是对各小组意见的总结,又对小组间的不同意见作以比较,重在启发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情意方面

真正的课堂讨论是将课堂主体的地位完全地赋予学生,教师提供适时的帮助和给予适当的指导。如果讨论只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的重复书本内容或者不加限制地随意发挥,那么这样的课堂讨论只是流于讨论的形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碰撞。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足够重视讨论本身的作用并进行精心的准备;其次,教师能够对学生抱以期望并关注学生取得的实质进步。

1.关注学生能力和道德的发展

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交往能力,在积极地自主思考和意见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进行实际运用。讨论的过程遵循公平、平等的原则,培养倾听别人、与人合作的精神。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就应当考虑到这些因素,并在课堂实践的指导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

2.对每一位学生抱以较高的期待

课堂讨论是将课堂中的主动权赋予学生的一种重要形式,这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一种体现。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能够放低自己的姿态,摒除内心“学困生”“学优生”的偏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新观点,能将其作为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而不是流于形式地等待讨论结束,将事先预设好的结论不加修改地加以复述。对于讨论中出现的思维混乱或词不达意、表述不清的地方,教师能够积极地进行指点,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思路、提炼自己的观点、规范自己的语言,将讨论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俗话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小学教师所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通过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在我国教育体制内,小学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而能够为以后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具备过硬的文化素养,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爱心以及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从而能够做一名符合时展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师。

1、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

现阶段,大部分的语文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们只是按照教学计划来授课,特别是一些老师缺乏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定位,缺乏教育的针对性,最终不能够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这就使得小学语文课堂过于死板。在一些大城市中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主要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不利于促进教育模式的改进,最终使得素质教育很难发展下去。

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他们在经过数年的学习之后,开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主要表现在知识储备上。然而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自身的基础比较薄弱,从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一些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比较低,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文化素养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清楚的教育定位、死板的教育方式、淡薄的汉语文化意识、薄弱的国学功底等,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

2.1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因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在简单的传授关系,而是平等的探讨知识关系,最终能够促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这样做有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不仅要成为一名知识顾问,而且也要成为交换意见者,从而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2.2不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小学语文教师在学习上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在生活上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虽然这一理念早就被提出,但是却未能落实下来。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可爱,因此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的朋友。小学生需要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从而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以及多给学生讲一些故事,最终能够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在课下,老师要与小学生做一些活动,例如:跳绳、打球等运动,促使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3不断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国学知识

在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辅导班,比如:英语辅导班、跳舞辅导班等,但是现在社会上缺少一个大型的以及系统的国学培训机构,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社会上我国国民没有认识到国学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国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国学知识的储备,从而能够担负起国学的教育重任。

目前,在一些大城市的小学已经开设了国学课程,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课程,从而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国学知识储备。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学知识,最终能够教育处更好的学生。通过开设国学课程,不仅让小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让小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是非常自豪的。

2.4不断加强教师的阅读以及写作方面的创新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以及写作是必修的课程,因此阅读以及写作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在整个教育学习体系中,小学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如果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要注重对阅读以及写作的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功底,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较低,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并且也不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此时语文教师要将阅读的中心思想告诉学生,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我们学习语文的时候,写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要重视写作这一教学,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开设写作这一课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3结语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体制的不断改革,因此学校要不断改变教育模式以及转变旧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开创互动、开放以及自主学习的新方式,从而营造生动以及活泼的教学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最终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汪志娟.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 程然;胡海舟.汉语文化视野中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0(16)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苏兰;幼儿教师;教师资格;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1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159-02

近几年,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然而,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隐藏在行业内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由幼儿教师引发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关注。幼儿教师专业化成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讨论的热点,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幼儿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构建幼儿教师的能力指标结构体系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芬兰是世界上教育水平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有完善的幼儿教育体系。对子申请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必备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本研究希望对此分析,为建构本土化的幼儿教师资格能力指标建构提供借鉴。

一、芬兰幼儿教师资格专业能力要求

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于2009年颁布了关于幼儿教师资格的职业能力要求文件。在这个文件中规定了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课程设计、对申请者评价方式等有关的要求和实施方法。它成为芬兰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的标准,所有的机构和课程设计都必须以此纲领作为行为依据。在职业资格要求模块和核心科目的目标被定义为学习成果(知识、技巧、能力),以表格为基础描述了评价的目标,通过熟练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设备和材料,以及知识理解和终身学习的关键技能。文件对课程设计也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课程语言、内容以及资源提供的方式。申请者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获得职业资格,文件对两种不同的途径从要求和评价方式分别做了不同的规定。同时,对评价者的资格、成绩管理以及证书的颁发做了详细的规定。

二、职业资格能力要求的目标与结构

1.职业资格能力要求的目标

芬兰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能力要求涵盖了学前教育工作中的教学、保育、教育协作、工作环境、服务设计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它的目标是确保获得职业资格者在知识、技巧和能力方面所应具备的条件。例如,文件中要求获得职业资格的幼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教育学的原理完成工作。通过职业核心模块的学习,幼儿教师能够在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有专业的需求时,处理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在交互中促进儿童发展获得学习体验,尊重家庭为幼儿教育重要一方,根据教育伙伴关系的原则,鼓励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承担重要角色。通过专业发展模块的学习,幼儿教师了解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知道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工作。幼儿教师能够创造性和个性化地进行教学活动,能够意识到儿童普遍的和特殊的需求,并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幼儿教师能够在一个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尊重多样性和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作用。掌握了服务支持技能,幼儿教师就能够观察目标群体需要,并设计、开发和评估服务。

2.职业资格能力要求的结构

芬兰的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能力要求采用的模块化的方式,在形式上分为必修和选修。学习者完成规定模块的学习要求获得资格证书,如果想获得职业能力的深入发展就需要学习可选模块。

必修模块是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能力的核心,包括关心和指导孩子成长、面向家庭和社区的幼儿教育工作、教学活动等三个模块。关心和指导孩子成长模块的职业技能包括14个方面,内容涉及熟悉儿童发展的阶段知识,能观察和处理儿童的个性化需求,保障儿童基本保健和安全,能胜任幼儿活动设计和语言教学等方面。教学活动模块涉及12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组织能力,将道德和宗教教育融入教学中的能力,与家长合作、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指导儿童交流和关心他人,环境教育,熟练运用教学媒体,与同事合作能力等。

选修模块包括选面向全体学习者的模块、能力提高模块、针对职业教育中选修模块(培训机构不做要求)。面向全体学习者的选修模块的内容包括:教学表达技巧,应对家庭和儿童特殊需求提供支持和指导,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技能、宗教教育与服务提供。在选修模块中,各地的管理者可以根据本地实际设计学习内容作为能力结构的一部分。

能力提高模块主要是提高学习者的视野,为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职业能力的深入与提高、商业运作、职业发展、专业特长等。针对职业教育中选修模块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提出的要求,学习的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物理和化学、健康教育、文化和艺术等方面。而对于选修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文化知识和社会道德等方面。

三、芬兰幼儿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特点

1.将终生学习能力作为专业核心能力

在芬兰幼儿教师资格能力要求文件中,将终生学习的关键能力定义为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者在未来和新的条件下应对工作环境变化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这是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反映了个体智力在不同的条件下的灵活性和管理能力。它是提升职业素养的前提条件,通过学习能帮助学习者能够跟上社会的变化,并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他们还在一个人的个性的生活质量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结构化设计的统一性和多样化

芬兰的幼儿教师能力要求体现灵活性特点。在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中,既有基本的知识、能力、技巧等知识结构的要求,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又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在芬兰的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框架中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并将模块的要求设置为必修和选修的方式。在选修模块中针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又分别做了区分。在内容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设计,既包括针对不同语言、宗教群体的专业要求,又有针对学习者个性化的内容,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在模块内部结构上采用逐步细化的方式,对模块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结构化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必修的模块后,能够独立选择学习内容。这样更适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或未来就业的方向,设计出个性化的职业能力的学习路径。对于职业学校和技能培训机构来说,这能有效避免师范生的能力培养和用人要求存在错位。这些详细的解释能够帮助教育提供者和企业通过对条例的重新组织完成联合培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育提供者尽可能地与未来的雇主合作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完成资格证书学习的计划。这样就需要为学生提供灵活的条件完成职业资格证的学习,使学习者的职业规划更加具有可持续性,也为学校节约了培养成本。

3.混合式的评价方式

教师专业要求范文第5篇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而提出的,现在已经被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和社会所接受。由于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是面向工程实际、面向基本建设第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创造转化能力的人才,所以高等工程教育界都在积极地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提出“CDIO”模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等。虽然名称不尽相同,培养目标表述上各有千秋,但都具有一些共性的特征:在培养目标上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综合工程能力;在教学计划上,突出应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突出学生动手做工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次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采用“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学科基础培养阶段和专业方向培养阶段;在教学模式上,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校外企业实习基地教育相结合”等等。不论哪种模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面向工程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美国的工程教育一直引领着国际工程教育的潮流,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对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8项标准:①应用数学、科学、工程知识;②设计并实施实验,能分析解释并能获得数据;③能够按照要求进行系统设计或工艺设计;④能在工作中参与集体合作,并能和他人有效地沟通;⑤能够发现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⑥了解工程对于全球和社会的影响;⑦对终身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及自学的能力;⑧是从事工程必须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虽然美国的工程教育理念、欧洲工程教育模式与中国的工程教育思想在一些表述上有差异,但是也有很多共性。基于上述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能力要求可以概括为:①对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会不会做”的问题;②工程设计、建造与施工管理的能力;③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必需的操作技能,如测绘仪器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工程预决算、检测仪器使用等等;④工程实验、检测、鉴定的能力;⑤能够及时发现工程问题、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⑥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⑦能够与各方合作协调共事的能力;⑧能够在行业内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上述对学生的诸多要求,都需要从事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线教师去完成,需要高校教师具备更高的相应素质与工程能力要求。

二、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

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了大学的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高等学校的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是教师的本分和责任。教师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每天面对的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学生。专业教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解,教师在授课时的启发引导、逻辑推理、案例分析,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指导课程设计、工程实习、毕业设计辅导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其自身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能力培养。我们认为,在提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的同时,也应关注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要求。

1教育观念的更新

首先要改变一些高等教育的传统办学观念,主要有:一是认为应用型本科比学术型或教研型本科低一档次,有点接近职业教育,降低了学科、专业的层次,也削弱了教师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积极性。事实上,应用型与学术型或教研型专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外延上,体现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而不存在层次差别。二是过分强调学术化观念,追求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堂理论教学学时不断膨胀,而忽视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理论研究与跟踪调查表明,职业成长的潜力更多地取决于学习能力尤其是自我学习反思能力,而不是基础知识的宽厚。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不是传授的,而是建构的,这一点非常值得深思。当代工程知识更新很快,如不能授学生以“渔”,传授的这些知识很快会过时,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毫无帮助。三是将专业教育与学术训练混为一谈,重视传统理论、传统方法、传统工具的学习与应用训练,对新兴方法、新兴工具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认识不到位,对工程建设的新进展关注不够,对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认识不深刻。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方法落后于当前工程实践,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水平与社会需求脱节。例如:工程界的结构图早已采用平法表示,但许多学校的毕业设计仍采用单榀剖面详图表示,脱离于社会工程实际。

教育观念的转变影响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首先要变革现有的课堂理论教学学时不断膨胀,课程体系头重脚轻的现状。要进一步明确大学教育将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注重持续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2l世纪土木工程师的立业之本。其次变革课程内容的学科取向,改变目前以学科科目相对应的方式来安排课程内容,缺少必要的横向联系,容易产生条块分割,学生不能融会贯通的掌握工程知识;建筑工程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对所学工程知识应用自如,与学校课程内容设置有很大关系,学校课程安排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构件及其有关的设计施工要点来学会知识,这些知识只是工程应用中的局部专门知识,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有学到在各种总体问题中如何应用他们的专门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知识是从局部到整体,而工程师的工作思维是从整体到局部,使得学生将来工作所需要的实际工程设计模式与学习技术知识的模式之间是不连续的,甚至于流程是相反的。再次,要变革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教学过于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灌输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工程思维的培养、工程方法的启迪、创新精神的培育,在教育性与训练性之间失去了必要的张力和平衡,导致学生的视野狭隘、工具功能突出,发展潜力明显不足。教学要紧扣应用和创新,比如建筑工程行业中通用的电算程序、平法表示等都要在教学中加强,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得心应手。

2对教师创新能力的要求

大学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其在高校要承担的双重角色相对应,即: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这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教师要有科学研究的兴趣,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活动,才能把握学科的发展动态,了解学科的前沿;通过科研或社会服务,教师才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科研创新活动,才能对相关规范、规程有深入的理解。反之,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水平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很大促进。教师把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成果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从而影响、带动学生去思考问题、观察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创新是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较扎实的专业能力基础上的创新,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语言、教学管理、考试考核方法等等。关于课堂教学可以用八个字来简述:激情、明白、方法、效果。具体而言,作为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师,要对土木工程专业热爱,要把激情带入课堂,感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有充分的掌握,要建立该课程的逻辑思维方法;要因材施教,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法,如启发式、引导式、案例教学、类比教学法、互动教学等等;以楼盖结构课程设计为例,结构形式可以是单向板肋梁楼盖,也可以是双向板肋梁楼盖;可以设计成密肋楼盖,也可以是无梁楼盖。因为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不同,哪一种类型是最佳方案,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比较。又如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方法,就利用了混凝土结构中塑性铰的概念,而在后续课程《结构抗震设计》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也利用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提高结构的延性耗散地震能量,减少地震灾害。适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有效的传输知识,要关注教学效果,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地反思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取扎实的专业知识。

3教师对人和自然道德关系的认知要求

土木工程的建造要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对各种设施的需要。土木工程人能够使天堑变成通途,能把戈壁变成工厂,能够把荒滩变成美丽的新城,能够建造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学习、娱乐的各种需求的高楼大厦。但是,必须认识到土木工程不论是建造过程还是既有建筑,既是各种资源消耗的大户,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的破坏者。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才能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应不应该做”的理念。例如在毕业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心结构材料的用量及造价问题实现优化设计,节省的结构材料就是减少了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就是节能减排。因地制宜地做好结构设计工作,同时注重经济效益,提倡就地取材,形成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构设计模式。土木工程耗资巨大,工期较长,市场运作复杂,牵涉到的部门较多。教师要有经济管理意识,从前期的投资论证,到中期的规划设计,再到建造过程中,以及交付使用后的运营、维护、经营管理,都涉及到经济问题。教师要有经济管理的知识,要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对合同管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才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不断地优化设计,学会算经济账,学会回答“值不值得做”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浪费就是没有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不道德的。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