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职业认同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认同职业形象工作自主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和教师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其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视,随着学者对职业认同等一系列教师心理问题研究的日益重视,大量的学术成果得以涌现。然而,纵观现有研究,学者们的多关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较少涉及对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研究。本文认为,与中小学教师不同,高等院校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面对着更为松散的组织文化,其职业认同也必然呈现出显著的特殊性[1]。为此,本文将详尽梳理和评述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文献,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1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的界定
认同源于拉丁语“idem”一词,意为“相同的事物”;英语中认同(identification)概念的本意就是“身份”;在相关文献中,认同是指一种特定的情感联系,是个体自我认识的一部分,而这一自我认识源于作为个体的他存在于社会群体之中[2]。
社会学家最早开展认同领域的研究。社会认同理论(SIT)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所处的群体产生认同,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并通过对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获取积极的自尊[3]。Turner等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theory),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与SIT理论相比,自我归类理论添加了组织内部的行为,个人可以将自我在不同的层次进行归类:在个体层面(个体间差异)、团队层面(本群体成员与其他群体成员间存在差异)或者物种层次(人类与其他生物存在差异)。个体通过分类,将赋予自我符合内群体的特征,实现自我定型,并往往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己方群体成员。根据自我归类理论,我们很容易认清教师职业认同的实质:个体在团队层面,以教师职业为标准所进行的自我分类。
近年来,教师的职业认同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题,纵观已有文献,由于研究侧重点的相异,关于教师职业认同概念还缺乏明确而统一的界定:有学者从特征入手,将教师职业认同界定为一系列表征教师的职业特征,比如BEijaard在研究中提出通过某人所教授的学科、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角色或者角色概念三个范畴来完成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界定。也有学者从建构的过程入手,强调教师职业认同的动态性,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自我意象和其感觉到必须扮演的教师角色之间的复杂的动态的平衡[4],是教师通过与环境的持续互动来建构的对职业意义的认识。还有的学者如吴慎慎侧重于从教师本人的感知出发,指出教师个人对身为教师的认同概念,是教师知觉工作情境、赋予意义并采取行动的核心,或者更简单的说,教师职业认同就是教师个人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概念[5]。魏淑华在对中外学者已有观点做出详尽梳理之后,总结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既是个体从自身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其教师角色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职业认同有不同的认识,对职业认同的认识还需要统一。
2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动因研究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甚至个人成长经历都会影响教师的自我职业判断,进而对教师的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受到性别、教龄、所教学科影响,以及做学生的经验、重要他人、重要事件和教学经验的影响,还受到教学环境等的影响(于慧慧,2006,魏淑华,2008,温艳红,2009)。在本文中,主要从职业形象、工作自主性和组织环境因素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其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1职业形象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在已有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中,有学者依据教师对他们职业角色或职业群体的认识和理解,或教师职业的相应特征来解释职业认同[6]。而对职业角色或职业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师职业形象。教师职业形象是作为教师的群体或个人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教师职业群体或个人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的表征。魏淑华在总结Miller、Moore和Hofman、Korthagen等学者对职业认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也认为职业认同与特定的职业特征相联系,而职业特征是职业形象的关键构成要素。从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职业认同主要被用于刻画理想教师的特征,因而,教师职业形象的建立过程,实质就是对教师特征的理解和教师职业概念的形成过程,即对职业形象的认知将会影响到职业认同的形成。Bamber和Iyer在对同样作为知识性员工的审计师职业认同领域的实证研究中,证实了审计师的职业形象对职业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以及教师个体自身对其职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体系,都会影响到个体对教师职业形象的认可,进而影响教师职业认同。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尊师重教”和“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得到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和“为人师表”等评价,赋予了教师职业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这种正面的职业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加强了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
2.2工作自主性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工作自主性既是重要的组织变量,也是职业化的关键因素。中外学者研究发现,由于工作特质本身导致不同专业知识员工必须面对不确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故需要相应程度的工作自主性,以便及时决策并采取行动。Tampoe在研究中发现,知识型员工最看重的职业发展依次是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收入,可见知识型员工对工作自主性比对收入更重视。赋予知识型员工更大的工作自主性,既是工作环境的外在要求,也是员工自身的内在要求。高校教师是一种高度自我涉入的职业,他们不仅负有传授知识的职责,还需要承担创造知识的重任,为保持学术思想的独立性,还需要独立地思考与探索相关的理论研究、科学实验,还需要自主地对劳动过程进行设计和创新,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工作中更具开创性、自主性和灵活性。也即是说,对工作自主性具有较强需要的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更高。Norris和Niebuhr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中发现,工作自主性和职业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usso对同样作为知识性工作者的记者群体的研究也验证了上述关系。较高的工作自主性,有利于高校教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有利于其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进一步强化[8]。
2.3组织环境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先期研究认为,职业认同不是固定或预设的,而是在各种社会情境和环境中解释个体的行为、语言和日常实践。Litwin和Stringer认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个人对于该组织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知觉可以影响组织内员工的动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而一个组织总的环境性质是由生态学(指组织的物质资源)、背景环境(来自组织中成员带来的背景特征)、社会系统(指组织中正式和非正式角色的相互作用)和文化等四个维度相互作用决定的。很显然,个体对高校教师职业的知觉和理解,必然要从多个维度受到环境的影响。
职业认同是教师的个体经验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9]。Sleegers&Kelchtermans也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通过与他们的环境的互动来建构。组织环境的改变可从不同方面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还受到受到教龄,所教学科影响,做学生的经验、重要他人、重要事件和教学经验的影响,还受到教学环境等的影响。Moore和
Hofman(1998)指出学校对办学水平的高质量追求是与教师高度发展的职业认同相一致的[10]。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的措施会积极影响教师对职业认同的感知,组织架构的变化、新工作团队的建立和激励机制的变革也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参与度,进而推动员工的职业认同重构过程。教师所处的组织环境会对个体职业认同的建立、形成与发展产生全面且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职业目标的组织环境会增加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
3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果变量研究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11]。学者认为,组织内的员工同时肩负着组织角色和职业角色,在角色的互动冲突中,与所扮演角色相应的认同感之间也会产生显著的相互影响[12]。Russo以记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显示,作为知识型员工,记者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对记者职业的认同程度高于对组织的认同。同时,依据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职业认同强烈的记者,需要报社提供从事该项专业工作的平台,以及与有相同职业认同的同事工作的机会,当这些需求得以满足后,记者才倾向于表现出更强烈的组织认同。在后续的系列对其他行业员工(审计师、兽医等)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关系研究中,学者们也得到了较为一致性的结论,即职业认同会影响组织认同,且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果变量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的一系列行为状态相关。Moore和Hofman对350余名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强烈的职业认同有助于克服其对工作条件的不满,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他们的离职倾向。同样的研究也见于Gaziel和魏淑华的文章中,他们分别证实了在以色列和中国的中小学教师中间,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相关关系依然存在,结论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13]。此外,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教师越是认同自己的职业,他们就越少经历倦怠[14]。Day等人总结认为,教师职业认同能够有效规范教师行为,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动机、承诺和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
4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对职业认同概念,以及工作自主性、职业形象和组织环境对职业认同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已有研究努力推动了对职业认同的认识,然而大多仅限于对特定群体的个案研究,对职业认同的概念和理解还各有侧重而不统一,对职业认同特别是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国内对于教师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分析方面,虽然已有学者证明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收入水平等个体特征对其职业认同产生显著影响,但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中小学教师,并且未涉及职业形象、工作自主性等因素,也未见学者采用实证分析,探讨环境因素的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作用。国外的研究虽已涉及职业形象、工作自主性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但仅集中于审计、新闻媒体等特定行业;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结果变量的分析还仅限于离职倾向、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等变量,较少直接与组织认同相联系。在研究深度方面,除了少数研究是对一些个人特征所作的简单描述统计分析外,对于教师职业认同与上述变量之间的影响机理等还鲜有探讨。此外,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高校的特殊环境中,组织环境、工作自主性和职业形象如何对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产生影响,也还有等进一步研究。教师作为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职业,教师作用的发挥,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可小视。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的研究不能简单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而必须基于中国国情,考虑价值观、文化等差异,通过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的革新,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心理研究提供概念模型和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
[1]Goffee,R.&JonesG.,1996.“Whatholdsthemoderncompanytogether?”HarvardBusinessReview,Vol.74,pp.133-48.
[2]Tajfel,H.,1981,“Humangroupsandsocialcategories:Studiesinsocialpsycholog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3]Tajfel,H.,&Turner,J.C.,1986,“Thesocialofidentitytheoryofintergroupbehavior”,InS.Worchel&W.G.Austin(Eds.),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pp.7–24).Chicago,IL:Nelson.
[4]Volkmann,M.J.&Anderson,M.A.,1998,“Creatingprofessionalidentity:DilemmasandMetaphorsofaFirst-yearChemistryTeacher”,ScienceEducation,Vol.82,pp.293-310.
[5]Kelehterman,G.,2000,“Ellingdreams:AcommentarytoNewmanfromaEuropeancontext”,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Vol.33pp.209-211.
[6]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81
[7]BamberEM.&IyerVM.,2002,“Big5Auditors''''ProfessionalandOrganizationalIdentification:ConsistencyorConflict?”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Theory,Vol.21pp.21-38.
[8]Hall,R.H.1968.Professionalizationandbureaucratization[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33:92-104.
[9]Russo,anizationalandprofessionalidentification.ManagementCommunicationQuarterly12:72-111.
[10]Moore,M.,&Hofman,J.E.,1988,“Professionalidentity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inIsrael”,HigherEducation,Vol.17,pp.69–79.
[11]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12]vanDickR.,WagnerU.,StellmacherJ.,&ChristO.,2004,“Theutilityofabroaderconceptualizationoforganizationalidentification:Whichaspectsreallymatter?”,JournalofOccupational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Vol.77pp.171-191.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师也是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青年教师。据教育部2015年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2529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有1327所,占52.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有153.451万人,其中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有43.83万人,占29%。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的教师有89.2607万人,占58%,45岁以下教师有111.9472万人,占73%。据数据分析,40岁以下专任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成为普通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主力军。这一趋势,在高职院校中表现更为显著。因此,提升高职青年专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发挥青年专任教师的积极性,对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职业认同感的内涵
20世纪中期,职业认同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产生,国内外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表述了职业认同的内涵。Meyer认为,职业认同感是由情感认同感、持续认同感和规范认同感等三个因素构成的[1]。Smith(1999)指出,职业认同感不能被解释为固定的或单一的、稳定的实体,而是人们认清自己与他人或环境之间关系的一个过程[2]。职业认同感是个体在多种角色中进行动态平衡的一个复杂过程[3]。本研究倾向于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个体从心里认为其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意义、价值,能达到自我实现[4]。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起源于国外。最早可追溯到1987年,Crow首先提出教师角色认同感这一概念[5]。我国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起步稍晚。魏淑桦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情感、期望、意志、价值观及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感知[6]。于慧慧(2006)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从内心接受所从事的职业,并对所从事的职业从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7]。但关于教师职业认同感内涵的界定并未统一。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认同即教师对从事工作的正面、积极的评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影响其工作的心态、行为以及教学的质量。
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3.1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3.1.1青年教师的特点
本研究将青年教师的范围界定在25-35岁之间。该年龄段教师,在职业追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动态、心理需求等方面,均表现出强烈的年龄特征与职业特点。25-35岁之间的青年教师,大部分学历高、身体素质好、工作劲头足;对快速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追求感强,对自我实现的关注度较敏锐;对教师的职业目标与职业前景较重视。但因教龄短、工作经验缺乏以及工作任务的多元化,导致工作压力偏大。同时初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发生转变,使其收入方式由家庭给予过渡为职业收入,家庭责任由自我照顾转化为赡养老人、组织家庭、供养子女等,加重了青年教师生活重担与生活压力。在工作与生活等双重压力影响下,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易波动,从而促使其对理解与关怀的高度心理需求。
3.1.2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
当代的青年教师多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处在职业生涯的初创期,对自我的要求高,工作抱负大,职业感强,看重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既期望将掌握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期望学生的尊重、家长的肯定、社会的认可,以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越高,对自我的评价越好,教师职业认同感相应地越积极越正面。
3.1.3职业前景与培养机制
近年来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逐渐提高,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年龄与学历的优势促使青年教师对职业生涯具有良好的憧憬,职业规划意识强。但因初入教师岗位,缺乏制定职业规划的正确方法。因此,环境给予的职业规划引导直接影响职业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同时,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师生沟通、同事交往等方面均缺少经验,需要组织环境为其提供丰富的培养途径,缓解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职业认同。
3.1.4物质回报
依据家庭经济投入、家庭事务复杂度、家庭稳定度等,本研究将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的生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压力期,年龄在25-35岁,需要购房、组织家庭、赡养父母、照顾子女等,家庭事务多,家庭矛盾多,需要的经济投入大。第二阶段是稳定期,年龄在36-50之间,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家庭核心点集中于子女教育。第三阶段是自我享受期,50岁以后,工作压力小,生活压力小,经济实力相对丰厚,注重自我享受。青年教师正处在第一阶段,需要较高的工作薪酬缓解家庭压力。这一时期获得的薪酬水平直接影响青年教师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的满意度,从而关联对职业的认同感。
3.1.5组织关怀
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易诱导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压抑,处理工作与生活问题时,固执、偏激且缺乏耐心、责任心。其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均会作用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中,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影响对教师职业的肯定。因此,青年教师更需要单位、组织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关怀,缓解心理问题,提升工作与生活的幸福感,改善职业认同水平。
3.2高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3.2.1高职教育的特点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着力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对高职教师提出新要求,重视教师的双师素质,具备深厚的文化素质与熟练的职业技能,将高职教师的双师素质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关联。
3.2.2个人的职业技能水平与行业实践经验
现代高职教育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以“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技能展示、校内外实践实习等方面,都要求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输出与市场需求的接轨。因此,高职教师的职业技能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关系到高职学生是否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教师掌握的实践技能与职业能力越熟练,教学效果越好,从而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反之,则会影响高职青年教师工作的信心、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师对职业的肯定。
3.2.3社会评价
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层次最低的教育形式,高职学生的录取是最后一个录取批次。因此,社会认可度相对偏低。在高职院校中,因地理位置、建校历史、院校性质、办学水平、管理体制、组织关怀等方面,存在内部差异。优势越明显的院校,对教师的吸引力越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越高。同时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扩招,生源质量逐步下降。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降低教师的职业认同。
4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升途径
4.1依托青年教师自身,提升教师的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日益丰富。同时,工作岗位对高职学生岗位技能的需求也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部分高职学生有极高的求知欲,且自身文化基础扎实。基于此,需要青年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积极主动地对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岗位实践技能等内容进行主动学习,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教学基本功培训、教学技能大赛、岗位技能展示等,多参与行业企业的实践技能培训、挂职锻炼等。
4.2完善职业规划管理,加强职业规划引导
合理的职业规划是提升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应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管理部门,加强对高职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引导,提供正确的职业规划方法。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应从自我认知开始,准备自我认知是个人职业规划的前提;分析自身在兴趣、性格、需求、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找准职业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组织的发展目标,观察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的切合程度,调整个人职业目标。对于高职青年教师而言,个人职业目标主要有教育教学骨干、科研能手、职业技能专家等,是三者并重发展还是有所倾斜,是个人职业目标与组织目标共同作用的结果。职业规划目标能促进高职青年教师对职业前景的憧憬,提升教学质量,改善职业认同感。
4.3重视高职青年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依据高职教育特点,重视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建立双师教师培养基地,完善青年教师先实践、后上岗的岗前培训制度,建立高职青年教师岗中定期行业实践制度,鼓励高职青年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组织。丰富培养方法与途径,加强教学改革的培训进修、骨干教师的培训、国培、同类院校的参观学习。加强校内技能展示、校外技能指导、岗位实践、企业挂职锻炼等,提高高职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
4.4改善管理模式,重视人文关怀
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绩效评价制度,将工资分配倾向于双师素质的青年教师,适当提高物质回报。重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成立教师心理健康中心,定期调查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加强与高职青年教师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动态与心理健康[8],善于引导,既扮演好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引导者,也做好青年教师的心理导师。同时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培训,丰富工会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家庭状况,对需要重点帮助的家庭,给予更多的关注、关怀。
4.5重视宣传,提高就业率,改善社会评价
关键词: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职业期望
作者简介:陈水平(1979-),女,江西萍乡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心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和健康心理;张亚玲,女,江西省南昌市市政工程开发公司工程师。
课题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江西省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实证研究(编号:08YB124)”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陈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2-0069-04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当前对自己职业角色以及职业相关特征的感知,具体而言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识、情感、期望、意志、价值观以及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感知[1]。教师的职业认同会直接影响教师职业的投入、职业的承诺。在国外,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且已比较成熟,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在国内,有关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研究成果比较零散且有待系统和深化,主要表现为:在研究对象上,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大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而对于区域性、特殊性教师群体的研究甚少关注;在研究内容上,以往的相关研究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职业认同进行元研究,如构成成份、问卷编制等。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教师职业认同的跨文化研究和区域化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江西省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和特点,以期为江西省农村中职教师的管理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江西省萍乡、赣州、南昌、抚州、上饶五大地区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问卷358份,有效回收率为89. 5%。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
课题组参考魏淑华等编写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问卷》[2],自编了《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问卷》。为了确保问卷的信度,在正式调查之前,先对35名农村中职教师进行小样本的测试,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后再进行信度检验,结果为:a=0.88;本问卷共有39个问题,包含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六个因子。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被试得分越高则表明其职业认同感越高。对于调查结果本研究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
表2 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总体及各因子得分情况
注:M为平均数,SD为标准差,以下同。
从表2可知,在最高分为5分的计分标准下,总体来看,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不高(M=3.080),处于中低等水平。这与国内许多学者对中小学、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偏高的结果不太一致[3][4]。在职业认同各因子中,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职业期望、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和职业意志。
(二)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性别、教龄、学历和职称差异分析
表3 不同性别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性检验
注:*P<0.05;**P<0.01;***P<0.001,以下同。
课题组对男、女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平均得分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见表3):从总体上看,男、女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感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教师高于男教师。从各维度上看,在职业情感、职业意志上,女教师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但在职业技能上,男教师得分却显著高于女教师;在其他维度上,两者差异均不显著。
课题组对不同教龄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4:在总体职业认同上,不同教龄的教师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教师职业认同的诸因素上,不同教龄的教师仅在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技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他因素上差异不显著。
表4 不同教龄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性检验
对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进行不同教龄阶段的LSD事后多重比较,我们发现,4-10年和11-20年及21-30年教龄的教师职业认同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1-20年教龄的教师在职业认同程度上高于4-10年教龄的教师,其他教龄组教师的职业认同差异不显著;在各因子上,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技能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5 不同学历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性检验
对不同学历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课题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检验,研究结果见表5:不同学历水平的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感无显著差异。但总体上,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其职业认同感要比具有专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高。从各因素上看,在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期望因素中,不同学历水平的教师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经过LSD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职业情感上,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显著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在职业意志上,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明显强于本科以上的教师;但在职业期望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明显高于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其他因素上,不同学历的教师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中职幼师;职业认同;提升策略
G652
从我国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大地区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大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且切实落实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准入机制以及教职工编制工作。中职幼儿教师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们自身对于教师职业感的认同对于幼儿教师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次课题的研究中,将重点研究以及分析新形势下我国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来提高我国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一、中职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概述
在我国的《教育大辞典》中将职业认同感理解为: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以及认可度,同时也包括这个职业带给个体物质以及心理上的满足程度等。职业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但是职业认同是一个在现实中不存在的物体,同时也是本身对他人以及对其他事物认识的一个过程。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是具体是中职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认知过程以及感觉。具体来说,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个人对其自身所从事的事业的特点、社会地位和大众对其期望的认识、对从事幼儿教育应具有的职业素质的了解、中职幼儿教师愿意从事幼儿教育的愿望以及在工作中感受到的正面向上的情感体验。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说明,被调查的48.4%中职幼儿教师表示经常会有离职的念头,26.9%的中职幼儿教师表示后悔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份职业,同时还有部分中职幼儿教师表示只要能够找到一份待遇还不错的工作就会考虑换工作。从以上这些数据从侧面表明当前我国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比较低。
二、新形势下中职幼师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因素
从当前我国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普遍低下的现状来看,我国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地与我国的历史传统以及社会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期我国幼儿机构没有专门的职业要求以及相关选拔标准,导致了当时我国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下。虽然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工作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中职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现状还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中职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政策倾向因素
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幼儿的学前教育暂未纳入到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少部分公立幼儿园之外,其他民营性质的私立幼儿园的办园经费得不到保障,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中职幼儿教师的待遇不高,使得中职幼儿教师的生活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这些也影响了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三)职业特征因素
中职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通常对外界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一旦看管不利就有可能造成幼儿的安全事故等,现阶段,我国的独生子女比较多,一旦幼儿发生闪失就会引发家长的不满。同时,中职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十分大,中职幼儿教师不仅仅要在学校照顾众多幼儿的生活,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学前教育,中职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是其规定工作量的3倍以上,这些因素也影响了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三、中职幼师职业认同的提升策略
(一)打破历史偏见
新形势下,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价值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了让家长能够对中职幼师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文建议幼儿园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社会更多的了解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价值,从而打破历史偏见,对幼儿教师的职业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体现中职幼儿教师职业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中职幼儿教师的待遇水平。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同样是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中职幼儿教师的收入仅为小学在编教师收入的一半。巨大的收入悬殊会降低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幼儿教育经费制度。只有逐渐提高幼儿教师的收入,缩小各个教育阶段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才能提高中职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三)帮助中职幼师克服职业倦怠
由于受自身职业特征的影响,中职幼师的工作量大并且责任很重。在这种高压力环境的影下,中职幼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本文建议,园方应该努力为中职优势构建和谐以及宽松的工作环境,加强幼师之间的交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幼师的工作压力,通过组织一些轻松的娱乐活动来放松中职幼师的身心。
参考文献
[1]李欧. 工作满意度在民办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9:1355-1357.
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职业认同 重构
一、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一般被认为是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和职业生涯中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以往的体育教师在职教育和在岗培训,更注重将教师作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它基于教师已有经验,注重具体教学活动的反思,通过自我发现和自主解决问题来实现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大体包含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以及态度层面等等。其中,知识层面主要包括教育学知识、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层面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教学管理方法、运动技能技巧;态度层面主要包括身心的健康、敬业精神以及为体育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就字面意义而言,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被理解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或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可以被理解为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其职业发展的过程,把教学视为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即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即体育教师这一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成功地满足体育教育专业性职业标准的过程。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把体育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发展即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结构的丰富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体育教师群体的发展往往是以个体专业发展为基础的。
目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已由原先的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变为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体育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体育教师工作具有复合性、活动空间的广阔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紧密结合性等特点,而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无法适应体育教师管理的要求,缺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就动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无法激发体育教师的能动性和职业认同感,更无法使体育教师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由此可见,关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他们提供自主发展空间,激发其成就动机,激励其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学校体育师资管理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职业认同之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通过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感知和认定,并能体验职业生活的乐趣和幸福。职业认同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也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经历,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只有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教师才能以积极、主动、愉悦的心态投入职业生活,化解各种压力和矛盾,并从心里接受这一职业,把职业当作幸福和崇高的事业。
从“用职业实现生命价值”这一理想状态来看,体育教育既是传递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个体彰显生命意义和寻求职业价值的过程。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个体的体育教师对本群体行为模式的期望及其行为方式,包括体育教师的认知、意志、情感、技能等要素。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往往会影响其工作的满意度、职业倦怠感水平和工作压力程度。相关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和发自内心的热爱可以消解职业倦怠,缓解专业发展压力。因此通过强化体育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识,提升其反思能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可以克服职业倦怠,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职业认同影响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对体育教育职业是否认同,积极还是消极,是衡量体育教师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个体的心理体验和对体育教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是否喜爱、是否热爱。近年来的相关调查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的平均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较弱,往往对体育教育缺乏信心和热情,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受此心态的影响,体育教师有的表现出较强的职业倦怠,整日郁郁寡欢;有的另谋出路寻找其他的副业;还有的终止了职业生涯。总之,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心理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
2.职业认同驱动体育教师自主实现专业发展
积极的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而消极的职业认同则是其发展的阻力。体育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起就产生的职业认同感促使其实现由教育新手到熟手,再到能手甚至高手的华丽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其专业素养不断获得提高,专业能力不断获得发展,专业生活的认知不断获得深化,专业价值的思考不断得以升华。而且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体育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深刻反思自己的生命价值,平衡自己的物质条件与精神追求,正视自己内在动力与外部条件之间的差距,也有助于减轻专业发展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水平,提高教学效能感。
三、当前我国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
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的角色认同和职业认同受到许多挑战和影响。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应试教育及社会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普遍不强,处于“用生命回应职业需要”状态的体育教师数量远远大于“用职业实现生命价值”状态的教师数量,由此影响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1.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师的边缘化引发的职业认同危机
受我国传统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当前学校的体育教育存在严重的边缘化倾向,体育教育不受重视不仅存在于基础教育也存在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让渡于文化课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体育教师也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而体育教师的不受重视导致其职业认同感较弱、工作积极性较差,甚至出现职业认同危机。
2.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弱化了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
受一些功利主义的影响,作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重要组成的体育教育中存在着评价体系与实际权重的矛盾。社会把体育列为低于“数理化”的“低等级”学科,学生良好体质的保障、健康向上精神的塑造、和谐人格的培养等软性指标在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缺位,而这些工作恰恰是体育教师的艰辛付出。而且体育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社会评价标准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与体育教育的价值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有的是无法调和的,很可能瓦解体育教师的精神支柱,导致其丧失自我价值,从而降低职业认同。
3.学校对体育教师的期望值与投入之间的不对等降低了职业认同度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及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终身体育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体育教育的关注程度普遍有所提高。社会和学校对体育教师职业期望值的持续升高增加了其精神和心理压力,但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投入普遍偏少和滞后。体育设施的缺乏导致体育教育效果不显著,有可能导致体育教师对职业的失望,而内心追求与客观现实的差异会降低其职业认同。
4.多重角色期待导致体育教师产生角色冲突
由于大多数体育教师处在“用生命回应职业需要”的状态,因此常常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我是谁?到底是做社会期待中的我,还是要做理想中的我?后奥运时代的到来让体育教育备受关注,体育教师被赋予更多的角色要求,使得他们在组织和融合各种角色时常常会遇到不同角色期待的冲突现象。这就会使体育教师感受到行为上和心理上的多种矛盾冲突,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有的出现了角色缺位和迷失现象,影响了其职业认同。
5.长期的身心俱疲和单一工作易产生职业认同的“高原现象”
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其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反应。由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复单一,如果缺乏相应的奖励,就会使体育教师产生身心疲劳,出现职业认同的高原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期。这一时期体育教师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认同和职业倦怠,作为大多数体育教师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高原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其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
四、基于专业发展的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重构
伴随着人们对体育教育价值的重估、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体育健身和体质健康的关注,加上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学校体育课程会受到相应的重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社会评价也会相应提升,这些对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重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是让体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体味、探求和反思自己的职责和行为,体验到自我的存在,认同职业中的自我。此外体育精神的激励作用以及社会、学校的认可和全方位的支持也是推动体育教师重构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
1.充分感悟体育精神,激励体育教师唤醒职业认同
体育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也可以是一种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拥有体育精神的教师有助于形成外倾性、责任感、开放性的人格特质,也有助于提升其职业感受力,增强其职业认同感。而作为体育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升华的奥运精神对于体育重构教师职业认同则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强身健体的精神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基石,也是职业认同的物质保障。体育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做出更大的贡献。通力合作的精神可以增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意识,促使教师深化职业认同。体育精神是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认同感的重构也是群体性实践,可以通过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可以激励体育教师勇于创新、不断发展能唤醒人、调动人、塑造人。面对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倦怠、高原现象等,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体育教师的目标坚定才是支撑其实现专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2.审视现实生存环境,为职业认同的重构创造良好环境
热爱职业、持之以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对于体育学科而言,由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较为狭窄,外部因素对其专业发展很可能会产生更大影响。所以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更要重视外部条件和环境。
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弱化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也不是孤立产生的,必须关注它形成的土壤和重构所需的环境,关注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特点。后奥运时代为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唤醒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社会、学校和领导都要关心体育教育事业,关注体育教师的职业成长,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职业认同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在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等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中不断强化。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唤起更需要关注体育教育实践,依据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审视体育教师生存环境,分析其心理体验和倾向,帮助其重拾职业的信心和认同,使其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以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
3.提升自我反思能力,促使体育教师产生职业认同的内在动力
自我反思是职业认同的内驱力,而公众和决策层对体育教师角色和价值的期待,则需要体育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将其内化为职业认同。后奥运时代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体育教育的备受关注,可以促使体育教师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改变自我心理认知结构,从而通过自内而外的努力,寻求自我发展的外部环境,用心诠释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去接纳新思想,让体育精神融入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和实践,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不适和倦怠。当职业成为体育教师终身奋斗的事业时,才会产生无穷的乐趣,其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大大提高。
————————
参考文献
[1] 李芳.论高校职业认同对教师事业发展的意义.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 严玉梅.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概述.科技信息,2007(28).
[3] 曲中林.教师专业发展的运动取向:“体育精神”的视角.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4] 自我的迷失与重建:论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唤起.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