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婴幼儿护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婴幼儿
心内直视手术后 护理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的,术中经历了全麻、气管插管、升降体温、阻断循环、心肺转流等过程,术后机体易产生循环、呼吸等代谢的改变,同时,婴幼儿体重低、体表面积小、器官发育不全,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施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2例中:男性65例,女性57例,年龄最小3个月,体重最小4.5kg。其中:房间隔缺损28例;室间隔缺损45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8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5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3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12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2例;法洛三联征+动脉导管未闭3例;法洛四联征6例;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3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全组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正术,结果122例治愈出院。
2 术后护理
2.1 维持循环稳定 患儿术后血压不宜过高,收缩压维持在(12.0±1.3)kPa左右即可。本组患儿均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支持心功能预防低心排。严重低心排患儿对升压药依赖性很强,在更换升压药的瞬间可出现血压突然下降,因此更换升压药时常规备两路升压药通路,当一路升压药即将用完时,将另一条升压药通路开放,待这条通路接上后再停前一条通路。心率维持在120-160次/min,新生儿心率不能低于140次/min。
2.2 水、电解质的监测及护理 小儿的肺和心脏较小,心率快,尿量及体液量较少,微小的偏差在小儿比成人显得更重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年龄愈小,愈应精确。液体和各种血管活性药一律采用微量泵输入,以控制输液的速度及输入量,使液体均匀分布于24 h内。一般静脉补液的速度为2ml/(kg.h)。动态总结、了解出入量情况,量出为入,保持负平衡状态。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注意术后低血钾的发生,同时注意尿量情况。
2.3 体温的监测和护理 用电子体温头连续监测直肠的温度,维持患儿体温在36.0-37.0℃。有文献报道,体外循环术后,此体温有利于机体保持最佳生理状态,消除体温过高或过低对心脏的影响[1]。当肛温
2.4 呼吸道的护理
2.4.1 气管插管的护理 由于婴幼儿的气管短小、狭窄,易发生插管脱出、堵塞或过深滑入一侧支气管,发生急性窒息和肺不张。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护士每班记录和床边交班气管插管的深度。患儿燥动时,于约束带约束四肢,防止拔除管道,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经常听诊双肺呼吸音,及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后给100%氧气吸入3min,增加氧气储备,防止缺氧。首先吸净大气管内的分泌物,在吸气时向气管内注入无菌化痰稀释液0.5-1ml,用带氧气的简易呼吸器膨肺3-5次,充分膨胀肺泡,使细小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挤至大气管,有利于清除分泌物;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不宜超出气管插管,以免造成呼吸道损伤;吸痰时间控制在10-15s内,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必要时镇静后方可吸痰,以免刺激支气管和应激反应;气管导管内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回路每天更换灭菌备用。同时吸痰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率和心律等变化,一旦出现紫绀,心率明显加快等严重缺氧表现时,应立即停止吸引。两次吸痰时间间隔以经皮血氧饱和度恢复到正常为准,防止发生缺氧。
2.4.2 拔管后的护理 拔管后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鼻翼煽动、呼吸增快、费力、三凹征、烦燥不安等缺氧表现。听诊双肺呼吸音,了解通气情况,保证充分给氧。拔管后不宜用抑制呼吸和咳嗽反射的药物。加强体疗,每2h翻身拍背一次。每日雾化吸入3次,利于气道湿润,使痰液利于排出。拔管后禁食4-6h,进食时取半卧位,每次进食后抱起患儿,叩拍背部,以防误吸。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湿疹 变态反应 反复发作 湿敷
婴儿湿疹又名奶癣[1],多发于
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2或第3个月开始发生,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①渗出型湿疹:多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②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
儿童湿疹: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儿童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故容易发生过敏性湿疹反应。①应注意避免局部刺激,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清冼局部,更不能局部涂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②了解慢性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我科门诊108例患儿,其中男62例,女46例,年龄1个月~6岁,其中
药物组成:①生大黄、川连、黄柏、苦参各10g粉成粗粉水煎15分钟滤液、凉后装无菌袋密封,每袋100ml备用。②氧化锌油10g,内服扑尔敏0.35mg/(kg・日),分3~4次口服。
用法:先用氧化锌油涂患处少许,再将中药用纱布浸湿,湿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结 果
共治108例婴儿湿疹,用药3天治愈者32例,5天治愈者51例,10天治愈者25例,108例全部有效。
护理体会
湿敷的注意事项:①慢性肥厚性皮损适宜热湿敷方法,偏于慢性期皮损时可用温湿敷,亚急性湿疹偏于急性皮损表现适用冷湿敷,急性湿疹适宜冷湿敷。②水肿明显、渗出明显时可做持续湿敷,湿敷的面积不能过大。
要仔细寻找致病因素或诱发加重的原因,如吸入物、接触物、食物变应原检查,斑贴试验,也不能忽略对性格嗜好、思想情绪、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方面因素的了解与分析。
当皮损泛发或继发感染时,要及时看医生,避免发生引发全身红皮或皮肤溃烂。
避免婴幼儿的不良刺激和感染源的接触以及错误应对疾病的某些方法。如:无度搔抓易引起感染,急性期不宜热水洗烫,内衣宜用柔软舒适的棉质品。
对于起湿疹的婴儿护理,室温不能过高。
禁忌酒腥、辛辣及可能诱发加重病情的食物,避免过度疲劳,保持皮肤清洁。
不能让婴儿用手指抓挠疹子,以防止复发,并且也可能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化脓加强日常护理和喂养很重要。
湿疹严重时不要洗澡,特别是洗头和洗脸。还要注意每天更换枕巾,热水浸泡或84消毒药消毒,婴儿接触的被子部分可缝上棉布做被头,每天换洗1次,可以热水浸泡或84消毒药消毒,后晒干备用。婴儿用具要单放。
哺乳母亲最好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参考文献
1 孙金玲.婴儿湿疹的护理.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
【关键词】儿科婴幼儿患者;静脉留置针;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对于某些疾病的婴幼儿患者,需要通过静脉输液对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1]。但是婴幼儿患者普遍年龄较小,在穿刺的时候会因为疼痛出现抗拒以及哭闹的情况,从而引起穿刺失败,刺破血管或者是液体渗漏等情况出现,造成反复穿刺的后果,使患儿痛苦增加,并破坏其血管[2]。而新型材料――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使穿刺次数得到显著减少,同时操作简便,对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减轻也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率,本文研究了影响儿科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的因素并总结了护理对策。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在2015年1月-11月间收治的9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婴幼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43例,女性患儿为47例,年龄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3岁,年龄均值为(1.5±0.7)岁。本次使用的器械为一次性BD密闭式留置针,使用的敷料为3M透明贴膜。
1.2 研究方法
1.2.1 穿刺过程
首先需要对患儿的静脉进行选择,一般要选择的静脉需要较为柔软且富有弹性,同时其走向要较为笔直,这样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另外在进行穿刺之前需要进行备皮处理,其范围要比使用的敷贴大,从而使留置针头的固定更加方便[3]。在穿刺成功之后,需要将留置针取出,然后对输液管进行空气排空,并将肝素帽中刺入头皮针并将两者固定,将留置针中的空气排空,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范围一般要在5cm×5cm之间。等到消毒液体干燥之后将穿刺部位固定好,并保证皮肤处于绷紧的状态,将留置针置于右手进行穿刺,针头以及皮肤之间要保证一定的角度,一般为15°-20°,观察是否有回血情况出现,如果有那么就要将其再进行推进,推进距离为0.1-0.2cm,且要沿着血管进行。最后在支撑点为针芯时送入外套管,送管不能在回血之后立刻进行。将针芯退出之后固定调节器。
1.2.2 固定过程
将穿刺位置作为中心使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固定的牢固以及平整程度,同时反折延长管,使其保持为U型并实施固定和包扎,防止有导管针出现移位的情况。
1.2.3 选择封管液以及封管
在进行封管时要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本次使用的为剂量3-5ml的生理盐水或者肝素钠稀释液,使用的封管方法为脉冲封管法,因为这样能够使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得到显著的下降[4]。通过脉冲封管法进行封管,能够使生理盐水漩涡产生于导管内,从而冲洗干净其中残留的药物,防止因局部血管受到药物刺激,而出现药物性静脉炎的情况,或者是使导管发生堵塞,使留置时间延长。如果有患者患有凝血机制障碍,那么在选择封管液时,应该使用生理盐水更具有优势。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或者存在酸中毒现象,那么可能有区域性循环障碍存在于其体内,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此时使用肝素稀释液更具有优势。
2 结果
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的90例患儿,其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在24-48h左右,保留的平均时间为(32.6±2.7)h。其中一次穿针留置成功的人数为80例,经过两次穿刺留置成功的人数为6例,三次及以上穿刺留置成功的人数为4例。分析穿刺不成功的原因,发现包括患儿无法与医护人员配合、病情导致血管无法充盈,还有血管不显等,另外还有5例因家属疏忽导致其自行将留置针拔出,12例因为药物刺激或者脱水,导致局部渗出大量输液液体,4例活动度过大,引起渗血情况,还有3例出现针头堵塞,1例对透明贴膜过敏,剩下的65例患儿则顺利完成输液。
3 讨论
作为一种新型器械,静脉留置针解决了常规普通针头穿刺所具有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因为婴幼儿患者年龄较小,极为容易出现留置针滑脱以及刺破血管等情况出现,因此对于儿科婴幼儿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且护理人员要注意几个方面:
3.1 无菌操作的遵守
在实施护理以及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对患儿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且要及时对留置针进行更换,不能将一个留置针使用于多次穿刺中[5]。另外在进行消毒时,其面积要比贴膜面积大,并且穿刺要等到消毒液干燥之后进行,防止污染贴膜,或者使其出现松脱的情况。除此之外要使用碘伏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定期对无菌贴膜进行更换,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无菌操作意识,可以定期组织会议或者是学习,使其无菌概念得到加强,减少人为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3.2 选择合适的血管
在对患者实施穿刺之前,血管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穿刺选择血管必须要具有丰富的弹性以及血流量,保证既粗且直,同时要不存在静脉瓣,另外不能选择耳前静脉等不易固定的血管。另外由于,婴幼儿患者具有较短且口径细小的血管,所以在穿刺过程中极易出现液体外渗以及肿胀的现象,因此要选择科学的穿刺方法,并选择合适的静脉实施穿刺治疗。
3.3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
留置针的选择对于穿刺成功率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患儿疾病的穿刺不具有特殊要求[6],那么使用的留置针要尽量细且短,这是因为在机体血管中置入较为细小的留置针,能够使其在血管中进行漂浮,降低机械摩擦的发生率,并避免损伤其血管内壁,防止机械静脉炎等并发症。
3.4 合作程度的提高
婴幼儿不稳定的情绪以及乱动乱抓等情况都会降低穿刺成功率,或者是使留置针出现移动以及脱落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引发静脉炎。因此穿刺前,护理人员要嘱咐患儿家属穿刺成功的重要性,建立其信任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避免患儿乱抓等情况出现,如果患儿神志不清,那么则可以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止留置针松脱。
3.5 穿刺成功率的提高
如果护理人员没有掌握良好的穿刺技术,或者是在穿刺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导致血管刺破等情况,或者降低留置成功率。其次,因为患儿家属给予护理人员的压力,也会使其因担忧而穿刺失败,所以医院可以对讲座以及培训进行定期举办,使其熟练掌握穿刺的技术以及方法,保证其自信心的增强,对患儿血管进行有效的保护。
3.6 药物以及留置针刺激
因为有的患儿需要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如果血管受到药物的刺激,那么就会损伤其血管内皮细胞,增加患儿血管的通透性以及渗出,使其出现水肿以及充血等情况,如果情况严重,那么还有可能出现组织坏死的现象[7]。其次,如果药物的PH值超出了内皮血管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就会使其通透性受到影响,破坏患儿血管内皮结构的完整性。受到化学以及物理的双重刺激,患儿的血管容易出现严重的损伤,影响其疾病的治疗,所以对于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患者,需要严密观察其情况,如果有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留置,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输入的液体数量较大,那么可以对静脉通道的数量进行增加,通过交替输入来避免刺激血管的情况,降低液体渗出发生率。
相关研究显示,静脉留置时间一般在2-7d左右,留置时间与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呈现正比的关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有所增加,所以在留置期间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及时进行巡视和观察,并遵照相关标准实施严格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李敏,蔡大会等.儿科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6):158-159.
[2]盛敬伊,史刖В苏丹等.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97-198.
[3]彭亿平,李凤,刘芳等.儿科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4):176-177.
[4]付爱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539-540.
[5]宋炜.优质护理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9):2919-2921.
【关键词】营养不良、婴幼儿、社区护理干预
婴幼儿期作为人一生中身体、头脑发育最为迅速和旺盛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不仅会对智力和健康造成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后代[1]。所以,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对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状况进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人口寿命的延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主要与其父母的饮食习惯、营养态度、文化程度以及营养知识等有关。因此,社区儿保部门在对本社区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之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的改善上,效果显著,先将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社区在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体检的93例营养不良婴幼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年龄0-36个月,平均年龄为(14.5±5.6)月,在93例营养不良婴幼儿中,有87例在临床诊断上为中度营养不良,有6例在临床诊断上位重度营养不良。
1.2方法
1.2.1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的有效评估方法
在对社区婴幼儿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时,主要将体重和身高作为判断标准,在进行具体测量时,运用统一的体重计、身高计以及量床,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2.2病例分组
在本组的93例营养不良婴幼儿中,87例为中度营养不良,6例为重度营养不良,在进行病例分组时,主要采取随机形式将87例中度营养不良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1例,实验组56例,而6例重度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则被全部划入实验组。
1.2.3干预护理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法
在对社区营养不良婴幼儿进行护理干预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调查喂养现状。在对本社区的婴幼儿喂养现状进行调查时,主要采用填写表格的形式,调查主要包括“家长饮食习惯”和“基本情况”两部分内容,全面了解婴幼儿的喂养现状、父母文化程度以及饮食习惯等;(2)在社区进行营养知识群体性健康教育。通过多媒体设备,对两组婴幼儿家长进行营养知识教育,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派发宣传单的方式,帮助家长正确了解婴幼儿喂养知识,提高家长的婴幼儿喂养水平;(3)对照组婴幼儿的护理干预。儿保门诊部门应该定期对营养不良婴幼儿进行针对性治疗和基础保健;(3)实验组婴幼儿的护理干预。儿保门诊在对实验组婴幼儿进行基础护理保健的同时,还应该针对问卷调查找出的问题,将婴幼儿家长可能存在的喂养误区、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喂养态度等找出来,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包括:正确指导家长对家庭饮食环境进行改善、合理安排营养膳食;引导家长了解婴幼儿的进食特点,尤其需要掌握喂养固体食物、糊状食物的技巧;指导家长密切关注婴幼儿的成长变化,根据婴幼儿的成长需要,添加相应地辅食。在对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群体性健康教育之后,儿保门诊部门应该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每个月对家长进行回访一次,及时掌握婴幼儿的喂养现状,一旦发现问题,要正确指导家长不断改进。
1.2.4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
在对营养不良婴幼儿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之后,一定要及时对干预效果作出正确地评价,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注意:(1)评价内容和时间。干预后,对社区婴幼儿营养状况进行三个月一次的回访调查,分别测量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高,及时了解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具体改善状况;(2)干预效果基本判断标准。在测量出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之后,要参照WHO的标准值进行有效判断,分为:有效(包括好转、痊愈)和无效(包括加重、不变)。
1.2.5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营养不良婴幼儿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2-3、4-5以及6-7个月之后,状况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88.2%以及91.02%,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7.42%、59.14%以及73.2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据相关调查显示,相比较过去而言,我国婴幼儿和新生儿体格发育改善明显,但是,从当前我国婴幼儿的营养现状来看,由于很多家长缺乏健康营养知识,存在比较多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以及喂养态度,从而导致我国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概率逐年上升[2],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在本次研究中,对93例营养不良婴幼儿的家长饮食习惯和喂养现状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婴幼儿之所以会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主要是因为家长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充分认识到婴幼儿营养的重要性,不重视营养搭配。如果家长能够对婴幼儿的成长变化进行密切关注,根据婴幼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求,及时对营养膳食进行改善,添加正确辅食,就可以有效改善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现状[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营养不良婴幼儿基本情况相似,家长的饮食习惯和喂养现状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由于对照组的营养不良婴幼儿只给予了基本护理保健,而实验组的营养不良婴幼儿在给予基本护理保健的同时,儿保门诊部门还对家长的饮食习惯和喂养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且与家长一起进行分析,找出喂养误区和不正确喂养行为与态度,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2-3、4-5以及6-7个月之后,状况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88.2%以及91.02%,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7.42%、59.14%以及73.2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针对婴幼儿营养不良这一现状,对其进行全面的社区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帮助家长改正错误的饮食习惯和喂养方式,有效改善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提高婴幼儿的智力和身体素质,有效预防疾病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江丽.社区婴幼儿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5):353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 镇静; 对比剂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76-02
婴幼儿体表血管瘤采用激光治疗效果很好,但仅按病变表面所见进行治疗易出现误区,磁共振成像及血管动态增强技术无辐射和无碘过敏,能获取丰富的软组织信号,能提供其病变范围和血供关系的影像,指导临床进行激光治疗的评估。磁共振检查时间长、噪声大,婴幼儿在检查中无法配合,因此护理工作在整个扫描过程较为重要。本文总结44例婴幼儿行磁共振平扫、血管成像及增强检查的病例,以探讨婴幼儿磁共振血管增强检查中的专业护理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笔者所在医院MR检查的患儿44例,女32例,男12例,年龄6 d~6岁,其中1岁以下35例,1岁以上9例。9例1岁以上患儿病变部位为胸部和肢体,其中3例乳腋部位曾手术切除一个瘤体后发现新病灶,1例术后复发。被检部位有:四肢、头面部和体部,临床均诊断为体表血管瘤。设备:PHILIPS 1.5 T超导型双梯度磁共振系统;材料:BD密闭式24 G静脉留置针,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生理盐水10 ml。
1.2 护理方法
1.2.1 检查前准备 向婴幼儿家长耐心解释磁共振机房环境与温度的特殊情况,检查全过程需有家属在检查室内陪护。询问婴幼儿既往病史及过敏史,经家长同意接受钆对比剂造影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定婴幼儿及陪护人无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并更衣,陪护人除去随身金属物品,以防干扰磁场。
1.2.2 建立静脉通道 可以选择手背、脚背或头皮等部位静脉,用带有延长管的头皮式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用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并以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告知家属留置套管针期间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及注意防止婴幼儿拔管。
1.2.3 给予镇静 检查全过程需完全镇静,并按医嘱给予镇静,确定婴幼儿完全镇静后带入检查室,技师依检查部位放置婴幼儿舒适,适当固定被检部位并带上耳塞。用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与留置针连接并妥善放置,便于动态增强时注射对比剂。
1.2.4 注射对比剂 将按医嘱计算的对比剂用量抽好的注射器与留置针连接妥当,按检查技师指令进行相应流率的推注,注射与磁共振动态扫描同步进行,在注射的全过程与机房保持通话,随时关注婴幼儿反应及有无渗漏,注射完毕在机房内观察其至检查结束。增强检查结束后,保持留置针观察30 min,无不良反应可拔针离开。
1.3 扫描及图像后处理
按检查部位选择线圈,被检部位于线圈中心置舒适,采集范围包括病变部位的体表软组织,进行蒙片扫描后接着注药和扫描同步进行,连续多个动态扫描。在3D工作站减影,获得逐渐显影和旋转的血管瘤动态显示的血管影像。
2 结果
44例体表血管瘤检查婴幼儿未出现对比剂不良反应和渗漏,31例镇静效果较深的婴幼儿,均一次完成磁共振的平扫序列扫描、增强血管成像扫描和增强序列扫描,图像清晰,占70.45%(31/44);13例镇静效果较浅的婴幼儿,其中5例推注对比剂后惊醒,将其抱出检查室,待其睡沉后无法再采集动态血管图像,只做增强扫描,占11.36%(5/44);8例推注对比剂后,经较长时间不能入睡导致检查不能再继续,改天重做由麻醉师使用药物镇静后完成检查,占18.18%(8/44)。
3 讨论
磁共振三维增强血管成像(3D-CE-MRA)技术[1],经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对比剂,动态多期采集增强血管数据,利用后期图像减影和重建技术,获取多角度旋转各个时相的靶血管图像。检查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被检部位保持不动,由于婴幼儿其生理的特殊性不能主动配合检查,且婴幼儿磁共振检查要求较深程度镇静,要使得这一特殊受检群体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的MR图像,这是工作中的主要难点。一次完成整个扫描序列的案例不高,主要原因是镇静效果不好、婴幼儿的镇静用药量不易把握、用药量不足、给药时机不对、镇静后等待时间过长、个体差异及幼儿未熟睡时磁共振检查噪声惊醒等,以上因素均可导致效果不良。对婴幼儿行3D-CE-MRA检查,由于其血管瘤发病部位和病变范围复杂多样,检查过程噪声大和时间较长,平扫、动态血管成像及增强扫描连贯完成需十几分钟,在操作上有较大的难度,必须在有效的镇静状态下快速完成必要的序列和多期血管数据采集[2]。
因此,婴幼儿检查前,镇静药物的使用和血管增强药物使用更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关注,注射增强药物时密切观察,确保婴幼儿的用药安全和检查安全。磁共振血管成像笔者选用钆喷酸葡胺(Gd-DTPA)对比剂,用手推注方式给药,推注点最好选择从健侧手腕部注射,若从足部静脉注射对比剂,难以达到团注效果而影响血管显示。推注增强对比剂时,用手推法检查留置针是否在血管内[3],避免对比剂外漏,需要注意的是推入少量液体,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或推注不畅,静脉内缓慢注射对比剂,观察婴幼儿面色、呼吸,注药过程中注意有无外渗。
本组44例婴幼儿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扫描,均给予药物镇静,用24 G留置针置管,增强时均手法推注,所有被检婴幼儿无过敏反应、对比剂外渗现象。这组幼儿中能一次性完成检查的占70.45%(31/44),而不能一次配合完成检查的占29.55%(13/44),主要是幼儿睡眠未沉睡磁共振扫描噪声将其吵醒,或是镇静药物用量偏少致睡眠不深等原因。因此,有效的镇静决定了3D-CE-MRA检查是否顺利完成,需要将婴幼儿镇静强度提高至相对较深及时间相对较长[4],才能不致被扫描噪声惊醒。婴幼儿不具备有较好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不可能从心理、认知和环境等方面与其进行沟通[5],只能实施有效的护理监测措施,是婴幼儿用药安全和检查安全的保证,还有正确选择血管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计算药物剂量,把握推注对比剂时机和流率,方能保证配合磁共振检查的顺利完成,才是确保婴幼儿3D-CE-MRA检查成功的关键。各个部位检查所需扫描时间不同,尽量扫描常规序列后,快速进行增强血管成像,要求技师需熟练扫描操作流程,护师应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技巧及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磁共振的应用操作流程,掌握影像专业护理技术,协助完成全程扫描,顺利获取诊断磁共振图像。
参考文献
[1]刘德祥,贺兰,陈汉威,等.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在肢体软组织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3):65-67.
[2]戈明媚,刘志钦,王秋良,等.婴幼儿磁共振检查镇静剂首次应用失败原因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273-274.
[3]姚学会,吴爱英.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8,3(23):254-255.
[4]刘淑兰.小儿核磁共振检查前镇静药物的应用及护理[J].西南军医,2006,8(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