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

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1篇

葛道凯司长在对全国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同时,就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推动校企合作,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运行水平,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在推进职业教育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创新性的做法,为国家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他同时强调,集团化办学是探索职业教育国家办学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推动集团化办学必须遵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企业、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下一阶段,有关方面要加强关于集团化办学的战略地位、内涵评价、产权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和公共项目等。

取得的经验

来自山东、江苏、河南等地教育行政部门、中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代表,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开展集团化办学的经验做法。

政府统筹规划是基础

推进职教集团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与政策支持。近年来,一些地方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将集团化办学作为推动职教改革创新的主要抓手。

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2008年以来印发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等文件都对职教集团化办学作出了专门的部署和要求。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办法(试行)》,对职教集团的组建与审批、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政策保障、指导与检查等方面作出了专门规定,引导全省职教集团向紧密型、规范化方向发展。

山东省2005 年出台了《关于组建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的意见》,推动当地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全省组建了9个省级职教集团和67个市级职教集团,累计有400多所职业院校参加,540个企业和19个行业协会参与。为更好地加强职教集团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该省组织各级行政部门建立了职教集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教育、经信和各级职教集团组成,教育行政部门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1次例会,根据需要不定期召集临时会议。联席会议例会的主要内容形成会议纪要,经与会单位同意后印发至职教集团成员单位贯彻落实,改变了以往会议内容需经各级部门层次传导到校的惯例,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江苏省教育行政部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将职教集团化办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试点工作来抓,在江阴市成立区域性职教集团。进入新世纪后,江苏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重点发展行业型职教集团。目前已经成立对接行业发展的职教集团20个,联系400多所职业院校、100个行业协会、1000多家企业,覆盖江苏主要产业、重点企业和多数职业院校。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是关键

集团化的良性发展得益于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这被与会的部分职教集团的典型案例所证明。

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由40所职业院校、33家企业,共73家单位组成。集团以平台为内联,构建共享运作体系。一是遴选应用中心,建设培训平台。在集团成员学校中选拔建设发那科数控系统培训基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遴选建立“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形成集团内多层次资源共享机制。二是开发网站,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集团网站实现与各成员单位之间的链接与信息动态传递功能,形成了校企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建设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双师”培养平台,构建以“做学教一体化”教材开发为主题的课程建设平台,探索以“准学徒”培养为模式的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等。

西安航空职教集团通过实行“三共享”,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互补。集团成员单位实现实习实训基地共享、骨干专业教师共享、职业资格鉴定站共享。集团还定期举办高峰论坛,建立起经常对话、充分交流的机制,为共赢发展建立了有效通道。

青岛市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家咨询委员会作为集团“协会”,指导集团办学与发展。按专业组设置若干个校企合作工作组,将关注点集中到工作层面,搭建起集团成员之间互相融合的接口。

青岛西海岸职教集团,在产权关系、利益分配、“双法人”制度设计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董事会领导下的集团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 赋予职教集团必要的事权和财权, 推动职教集团内部实现实质性融合。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重点

探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素质更高、能力更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适应的技能型人才是集团化办学的重点内容。对此,一些职教集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江苏商贸职教集团自2007年开始探索实施“双高双推”工程,中高职院校合作培养“双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依据人才培养实际进程,实行集团内“双推”(推荐就业、推荐升学)。在“双高”人才培养方面,由集团内中高职院校签订专业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就市场营销、会计、旅游管理等10个合作专业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标准及岗位技能标准,并形成相关专业课程及技能标准资源库。在“双推”方面,每年举办集团内院校毕业生参加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暨职业技能大赛,建立集团内推荐就业和推荐升学的长效联动机制。

西安航空职教集团在集团内部开展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试点工作。制定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集团内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电子信息学校、渭南工业学校开展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3个专业五年一贯制试点。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经贸学校、陕西机电工程学校开展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4个专业五年一贯制试点。

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结合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型人才现状,分析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做好行业人才培养规划。集团秘书处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开展集团联盟订单培养。如,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苏州宝玛数控设备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组建了宝玛数控国际班。校企为冠名班量身订制学习和工作内容,并共同研究制定相应工学管理制度。在企业设有学生实习岗,在校内建有宝玛数控实训室,学生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学习计划。

烟台船舶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以共建船舶制造实训基地为依托,在合作办学中实现“三统一”。一是统一使用按照国际船级社标准编写的培训教材。二是统一人才标准。三是统一就业。促进校企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实现突破。

困惑与思考

虽然各地在开展集团化办学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集团化办学的进一步发展。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职业院校长,合作企业管理者,教育研究机构专家围绕各地区、各职业院校在集团化办学实践中面临的主要困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职教集团组建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成员之间联盟的稳定性,特别是企业成员的参与程度。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多数职教集团的组织还比较松散,各成员单位原有的法人地位、管理体制、隶属关系、人事关系、财政渠道等不变,牵头单位、成员学校、成员企业及其他成员单位的责、权、利不明晰,成员单位处于一种比较脆弱的合作状态。

对此,与会代表建议: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集团化办学的法律属性、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和业务范围,以确立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二要积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实现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引导职业教育集团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三要建立合理的集团组织结构,推动集团化办学由松散型合作向紧密型联合转变,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合理设置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

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

当前,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还缺乏足够的活力。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机制,缺乏能调动各方积极性、积聚多方优势的内部运行机制,导致集团牵头学校负担过重、成员学校参与积极性不高、成员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教集团功能的充分发挥。

针对职教集团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与会代表建议,一要建立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办学动力机制。积极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校企合作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二要引导并鼓励企业投资捐赠职业教育,赋予企业在合作学校管理方面的话语权,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校发展定位等方面相应的决定权,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三要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的平台作用。发挥行业在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统筹资源,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库,实现专业与产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

从目前情况来看,集团化办学经费主要依靠集团牵头学校解决,缺乏长期的经费运行保障机制,而诸如学生实习、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受运转经费不足的限制,一些地方的职教集团发展速度不快。

代表们建议,要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制定、出台支持集团化办学试点的专项财政支持政策,设立集团化办学的政府专项资金,以保证集团化办学的深入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形成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通过政府投入吸引企业投资,通过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增强集团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

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

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择校热;集团化办学;教育均衡;典型引路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原来只是满足孩子“有学可上”,后来是“要上好学校”,现在希望“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一愿望,焦作市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给出了有益的思考。近几年来,焦作市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等模式,组建了“一体化”“互助式”等各类教育集团53个,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有效缓解了“择校热”现象,提升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一、“择校热”带来的现实窘境

每到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凡是有孩子上小学或初中的家长,都希望找一所名校,但能进到名校的仅是一部分居住在招生范围内的学生。于是一场择校“战斗”悄然拉开序幕,托关系找朋友,请客送礼。家长们废寝忘食地四处奔波,有的费尽千辛万苦把孩子的户口转到名校的辖区,有的不惜花重金在名校周围买房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在家长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不管通过何种渠道的择校,最后都要落实到学校。让谁上不让谁上,作为名校的校长绞尽脑汁也无计可施。于是招生期间校长电话不敢接,有家不敢回,学校不敢进。尽管这样躲避,开学时大班额仍难以避免。在大班额状况下,教师教学顾及不到全体学生,教学秩序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弱校却招不到学生。每年招生的时候,弱校都想尽办法积极宣传,扩大影响,以此来招揽学生,保住生源。但招生人数还是不尽如人意,有的只招到二三十人,有的只招到十几人,更有甚者,某校有一年只招了一个学生。

尽管国家正在实施教育均衡战略,各地实行划片招生政策,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不准择校,但现实情况是僧多粥少,“择校热”年年上演。把所有的学校都办成名校的条件还不成熟,家长择校的愿望又无可厚非。为了让家长满意,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出台措施,甚至为了显示择校指标的公平用了最原始的办法――抓阄,名曰“电脑摇号”,但治标不治本,仍然满足不了大多数人民群众让孩子上好学校的愿望。

二、集团化办学的实施路径和要点

为了破解“择校热”难题,2013年新组建的焦作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把“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反复论证,最后形成了“以强带弱,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施集团化办学”的战略方针。截至2014年9月,全市共成立了53个教育集团,其中解放区组建了5个教育集团,涉及10所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行动最快、效果最明显。焦作市集团化办学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上述成效,有下列三个原因。

(一)重视顶层设计

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将实施集团化办学作为全市教育的工作重点,并且列为全市的重大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和推进。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集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全市集团建设工作。规定“集团化办学模式”期限原则上不少于3年,在集团内既要实施相对统一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又要科学分析集团内学校发展基础、特点和水平,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个性。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制定“集团”捆绑考核细则,每学年对每个集团的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考核,结果纳入相关学校学年教育工作考评。市级以及各县(市)区安排专项资金为集团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同时出台集团建设的配套政策。2013年12月,市教育局组织部分局长和校长到杭州、上海等地学习集团化办学经验,从2014年7月起对下属各县区集团化办学的进度一月一汇总,推动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因地制宜运用模式

此次集团化办学,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两种类型:一体化和互助式。当然,以上两种分类不是绝对的,往往有介于两者之间或交叉重叠的部分。

一体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校区间距离较近的一体化,由一个名校和附近的弱校组成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只有一个校长、一个法人代表,人、财、物统一管理,其他校区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这种组合打破了原来的教师和学生分布,实行每个校区按年级分布。比如解放区的十八中和二十二中,新组建后七年级和九年级学生都在原来的总校区,八年级学生则搬到东校区即原来二十二中校区。另一种是校区间距较远的一体化,一个名校和与其距离较远的弱校组成教育集团。这种组合也是只有一个校长、一个法人代表,人、财、物统一管理,但由于校区间距远,往往无法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因此总校常常派几名教师到弱校任教,实施榜样引领。团小和闫河学校的组合、学生路小学和西王褚小学的组合即属此类。

互助式。互助式教育集团又叫联盟校,集团内的学校都还是原来的校长、师资和学生。其中一所优质学校作为牵头学校,通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使联盟校健康快速发展。沁阳市在2012年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其组建的8个教育集团中,有4个互助式教育集团。修武县第一轮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全部采用了联盟校的形式,全县的33所学校组建了8个互助式教育集团。

(三)校际、校区之间的管理融合

集团化办学不仅仅是校区的简单合并或学校之间形式上的联盟,更是学校与学校、校区与校区之间管理上的高度融合。

沁阳市教育集团采取集团理事会管理模式,成立集团理事会,实行常务理事长负责制,各集团牵头学校校长为常务理事长,其他成员单位为副理事长,共同制定集团的发展规划、管理规章和评估指标。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对集团各成员学校进行捆绑考评,纳入教育质量奖表彰。将集团内成员单位的“软实力”提升情况作为集团发展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接受社会的评价和监督。集团以“联研、联教、联培、联评、联谊、联建”的“六联”活动为载体,推进全市城乡初中、小学均衡发展。建立灵活的教师管理机制,成立大教研组,联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统一组织赛课;扩大核心学校调动、引进和选任教师的自,本着“优科相长,劣科互补”的原则,集团成员之间对富余或短缺的学科教师进行合理调配。

在一体化教育集团中实施“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即“工作安排统一步调、常规管理统一制度、检查落实统一标准、教师资源统一调配、绩效量化统一方案”。同时实施校区间的“三个融合”,即学校品牌的融合、课程的融合和教学的融合。分校区的课程设置,全部由本部统一安排,保证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和社团活动。暑期校本培训,分校区教师全部在本部进行培训,实现师资培训同步提高。集体备课、赛课、德育活动、安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都在学校本部的统一安排下进行。

三、集团化办学实施后的效果

家长和学生满意。原来的弱校加入到教育集团后,学生在家门口就能进到好学校。家长给孩子报名入学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家长暑假期间就带孩子到学校实地参观。往年薄弱学校开家长会,一些家长不到现场,成立教育集团后,家长踊跃到校参加家长会,配合和支持学校工作。按照往年的招生方法和划片范围,一些学生入校时不得不进入不愿去的“弱校”。集团化办学后,这些学生也能够享受和名校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是起始年级在弱校的学生,合校后或是进入名校总校区,或是进入名校分校区。

学校和教师满意。首先是优质学校不再为大班额而忧。焦作市十八中是市中心城区的名校,往年招生班额都在60人以上,最多时达到90人。组建了教育集团后,学校多了一个东校区,每班人数都不超过50人。十八中在“培优”方面有自己一套先进的经验,二十二中在“扶弱”方面有独特的方法,组建后正好相互借鉴。解放区实验学校、团小等名校即将迎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验收,按照相关标准,学校的生均在校占地面积都不达标,但分别和闫河学校、新兴电厂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其次是薄弱学校不再为招不到学生而发愁。解放区属于中心城区,其原来的东、西王褚小学,分别变成了学生路小学和环南一小的南校区后,招生人数都由往年的60人实现了翻倍,变成了120人。山阳区原光亚学校每年招生时片内的学生几乎没有,仅能招到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几十人,变成解东一小的南校区后,轻松就招了100多人。

组建教育集团后,教师之间学习、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更为广阔,集体教研更能高质量地开展。原来的弱校学生少,教师少,有些学校的学科只有一名教师,缺少和其他教师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组建教育集团后,这些教师能和集团内的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即使对名校的优秀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提升专业素质的机遇。

四、集团化办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发展不平衡。一是各县区进度参差不齐甚至悬殊较大,有些县区已全面实施,有的先搞了一些试点,有的还处在制定方案阶段;二是各集团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融合得很好,有的仅仅是表面的融合;三是集团化的组建形式和参与学校的性质比较单一,集团化办学主要形式是一体化和互助式,第一阶段学校还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初中和小学,而在成都、杭州地区还有“名校加民校”“培训中心或教研机构带动弱校发展”的形式,成都市的职业学校也组建了教育集团。

优秀教师紧缺。一些名校原本就存在学生多、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集团化办学后还要往其他校区派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更加紧缺。教育部门需要考虑提升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避免出现优质资源被淡化、“名校”被拖垮的现象。

硬件设施需改善。集团化办学之前,很多“弱校”校舍陈旧,办学设施不全。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头绪多,教师办公室、各功能室没有来得及配置,需要重新规划和改造。

管理融合不到位。集团化办学后校区需要统一人、财、物的管理,由于原来的几个校区隶属不同体制,学校管理工作还未完全理顺。比如,其中一个校区原来是农村学校中心校的一个教学点,现在变成了城市学校的一个校区,不仅财务需要上级部门统一协调,教师在集团内部交流、职称评聘、绩效工资以及生均经费的划拨都应建立相应的规则和程序。

针对焦作市集团化办学实践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坚定集团化办学的方向和信心。集团化办学的第一阶段较为成功,应该坚定地实施下去。当前,集团化办学也正在成为全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趋势,除原来的杭州、成都等城市外,北京、上海、郑州也都在实施集团化办学。接下来需扩大实验面,使集团化办学工作更加扎实。对于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人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3篇

这次会议是教育部与行业协会召开的第二次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建立,行业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全面提速。

四大挑战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和科技先导产业,国民经济90%以上的部门需要使用有色金属产品。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但是从总体上看,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高端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种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削弱了有色金属工业的竞争力,也影响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4月,我国提出全面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目标。大力加强行业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技能人才大军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战略实施的当务之急。

目前,全国设有有色金属相关专业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已达300多所,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如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局筹措大量资金建立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行业人才培养基地;新疆有色金属集团变招工为招生,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涌现了一大批技能操作尖子。

但是与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要求相比,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还面临不少差距和挑战。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的差距与挑战:

一是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有的企业认为,职业教育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有的企业没有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待职业教育,忽视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是经费投入和基础工作有待加强。有色金属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院校相比,所得到的各级政府财政经费支持较少,而有色金属实习实训设备昂贵,办学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体制机制和办学环境有待完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还不完善,校企融合还缺乏有效平台。

四是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有待改进。行业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型升级;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脱节;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培养有待加强。

陈全训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能力。

十项合作

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有色金属行业与教育部门的积极对接。在2010年启动的首轮职业教育与行业对接中,教育部就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了中国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对话活动。当年,按照教育部要求,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一大批行业骨干企业和有特色的职业院校参与其中。

2011年,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成立行业职业教育领导小组,由协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并在内蒙古赤峰与教育部共同指导开展了第二轮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行业对话活动。

同期,协会还举办了五届“中铝杯”职业技能大赛,三届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等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组织制定有色金属矿山类教学标准,组织开发铝冶炼、铜冶炼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积累对接经验,总结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能力,教育部和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第二轮对话活动中就共同研究决定要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通过两年来举办的产教对话活动,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产业之间增进了了解,不少行业内的企业感受到职业教育领域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尝试与有色金属行业联合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对话成果,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研究出台针对性措施,在更高层面建立教产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不断推向深入。

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促进双方加强合作的政策文件已经初步拟就。此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由教育部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共同起草的《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能力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共有4个方面21条政策,从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完善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加强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

结合《指导意见》,鲁昕从10个方面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行业的下一步合作内容。包括,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共同完善岗位技能标准,以标准建设为指引,规范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建设有色职教体系,在行业内学校探索从中职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建设;共同创新专业设置机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共同开发职教课程体系,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新生岗位的要求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实践促进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共同推进集团化办学试点,创新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共同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共同建设职教实训基地;共同应对人才国际竞争。

一个集团

长期以来,体制不顺、责权不清等问题抑制了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企业与学校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双主体,具有同样的责任与地位。办好职业教育直接的目的是为行业与企业服务。”与会的多位行业企业负责人表示,各地正在蓬勃发展的职教集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与社会各方面力量,是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铝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揭牌。该集团是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山东铝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成立的。陈全训表示,中铝职教集团将充分发挥国有骨干企业的示范作用,成为有色金属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对于我国首家由特大型中央企业牵头组建的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鲁昕要求中铝职教集团在职教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方面发挥出试点作用。

她指出,国务院国资委、教育部高度重视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体制的建设,此次联合批复中铝职教集团,就是要立足现实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破解社会转型期多重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职业教育国家办学制度创新。

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职教集团;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3-0019-03

职业教育集团化是以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技能积累、社会服务活动等为主要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为目的的紧密型合作组织。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不仅要选择区域内相关行业领域产业链长、成长性好的多家企业,而且要争取和吸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中高职学校等参与,以共同或相互认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目标和利益诉求的多方利益为基础,按照一定方式联结而成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和学校、行业、企业互惠共赢的一种办学模式。

一、优势分析

拓宽合作途径。职教集团在探索适合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途径上,积极发挥内部成员对口效应,探索院校间招生模式改革,调整生源结构和专业设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定位、协调发展。在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方面,职教集团可以发挥推动“中高职衔接”和高职内部“专本衔接”的作用[1]。由高职院校牵头,吸收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立师资、课程、基地等共建共享合作机制。根据企业岗位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和内容,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路径,逐步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衔接。积极开展中高职“3+2”、“五年一贯制”对接培养,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形成长效机制。职教集团具有中高职院校间的合作优势和能够保持长期业务联系的便利条件。学校在实施中高职衔接教育中将中职学校吸纳到集团化办学的校企利益共同体中来。通过集团化办学,可以有效整合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企业三个利益相关者的资源,“三方协同”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发挥集团功能。在集团范围内,教育主管部门依托职教集团推进中高职衔接,既有利于提高职教集团的内聚力,发挥集团内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又有利于中职学校有效解决普遍面临的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校内实训基地缺乏、学生后续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方便各级政府更好地进行统筹协调,落实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政府责任[2]。

二、实践举措

2008年,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浙江省建设职教集团,将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纳为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依托职教集团这一平台,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大力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衔接。

(一)衔接组织一体化

组织机构。保证浙江省建设职教集团日常运行的常设机构是秘书处,该机构设立在学校。以职教集团秘书处作为中高职衔接和合作的组织机构,作为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推进部门,该秘书处由学校发展合作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处、各系等负责人组成。

组织职责。优选中高职衔接的合作对象,在职教集团范围内遴选办学条件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中职学校,作为中高职合作对象。同时,发挥职教集团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选择行业影响度高、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强的企业,共同参与到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中来。

组织影响。以职教集团的运作效能吸引中职学校参加中高职衔接,提升中职教育的办学水平,发挥高职教育的示范效应,整体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二)人才培养一体化

课程标准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依托职教集团,学校成立由中高职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专家组,制定合作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根据行企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分析相关职业岗位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能力结构,确定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突出中高职教育在教学计划、培养标准、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关系。

教学评价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为实现教考分离,确保专业教学质量,真实测定学生学业水平,使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同一标准,学校与各合作中职学校协同开发中高职衔接专业试题库,试题库容量以每门课程不少于10套试卷为标准。同时,建立统考制度。各合作专业每学期抽取1~2门课程进行统考,加强对考核环节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考核顺利进行,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核心教材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在课程标准制定组的基础上成立教材编写组,根据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统筹开发中高职教材,实现教学重点、课程内容、能力结构以及评价标准的有机衔接和贯通。同时,积极听取行业企业的意见,围绕课程教学计划,大胆解构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以项目施工过程为导向,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组建若干个主题学习单元。开展相关课程建设,编辑出版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并在实施过程中构建一个适应新课程体系要求的多方参与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探索中高职德育教学改革,强调高职德育第二课堂平台的衔接设计,推动德育实践衔接建设;重视党团课的积极作用,发挥党团员在中高职学生德育建设中引领和示范作用;在中高职阶段分别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道德培训,实现职业道德培训的有机衔接。针对中职学生专业知识面过窄、专业素质偏低的现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提炼各专业及相关行业素养内涵,确定专业素质训练的内容。探索在中高职课程中突出专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突显中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的特色。针对中职生文化基础差、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在高职阶段增设一些适合中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人文讲堂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加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力度。

(三)教学管理一体化

实行“四统一”教学管理模式。根据“同一专业同一要求、同一课程同一标准”的原则,实行“四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即学计划、统一标准、材、统一考试。

构建“贯通式”质量监控体系。以职教集团为载体,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提前介入中职教育的质量监控工作,建立中、高职教育质量监控网络,加强对中职教育的督查力度,建立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机制,把人才培养中发现的问题、对中职的教学建议等,通过监控网络及时向中职学校进行反馈,实行质量监控前移,逐步推进“贯通式”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建立“例会制”。在职教集团例会的基础上,建立五年制职业教育校系两级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教学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积极开展共同备课、集中阅卷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共同探讨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问题,及时总结经验,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

(四)教学团队一体化

建立中高职师资轮岗互聘制度。发挥职教集团定期活动的优势,在中高职教师间定期实行阶段性轮岗、互聘,实现中高职教师互相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

建立中高职集体教研活动制度。合作专业中高职教师定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和集体听课活动。双方共同深入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情况和教材等,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和工作岗位要求。

建立中高职科研社会服务团队。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作用,成立由中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和职教集团内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的研发中心,共同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提高中职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开放学院图书馆、教学资源库,为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提高创造必要条件。

三、取得成效

合作学校规模持续扩大。目前,与13所中职学校的6个专业联合办学,招生570余人。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办学,不仅为学校提供了优质的生源,更拓宽了学校多元化招生的渠道,解决了小专业第一志愿录取不足等问题。

生源持续增加。随着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工作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学校面向中职生源的招生计划逐步增加,试点专业及学校也有所增加。以2013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3+2”招生为例,学校共计招生195人,报名的学生人数800余人,各合作中职学校最终录取分数线均高于当地普通高中的最低分数线。

学生素质持续提升。从专业学习来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避免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重复学习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将校园文化前置,将学校的“鲁班文化”“心育文化”“定向文化”三个校园品牌文化融入到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业质量持续提高。从浙江省教育评估院针对学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来看,学校中职生源的就业率均高于各专业普通文理科生源的就业率。调查显示,中职生源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集中在中大型以上的建筑企业,专业对口率高。

参 考 文 献

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镇化 高职教学 服务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 概述

当前,全国正掀起新一轮城市化建设热潮,其中农村城镇化是最为主要和关键的部分,农村城镇化进行的成败与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成败。早在201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就选择了一批重点小城镇,开展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然而,作为农村城镇化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职业教育,即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至今还鲜被人们重视。因此,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探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籍以促进职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品位、层次和承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重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全民素质。作为福建省首批21个试点小城镇之一的永安市小陶镇,镇区内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然而,资料显示①:小陶镇2009年末城镇化水平为14.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3 :68.7 :10.1,与全省的9.8∶48.7∶41.5(2011年)差距巨大,农业人口数量庞大,第二产业总量偏小,第三产业比重严重不足,城镇化基础十分薄弱。为此,结合小陶现有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将小陶镇发展规划定位为“宜农、宜旅、宜居、宜创业的山水田园城”的区域次中心城镇。总体目标为:经济集约发展,社会关系融洽,生态环境良好。在产业发展上,注重对科技型、环保型产业的引进与培育,积极发展房地产、旅游、教育、文化、商业服务等高层次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型的城郊型农业。

为进一步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可能性,我们将研究范围扩大至永安市。永安市地处闽中偏西,为福建省重工业基地之一。其“十二五”规划目标为②:集“园林城、汽车城、物流城、智慧城、幸福城”为一体的海西区域中心城市,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转型升级汽车及机械零部件、纺织、林竹、矿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建材、化工及化纤等重点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建设省级“生态示范县(市)”、“海西山地绿色生态旅游带”、“ 海峡西岸绿色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依据区域发展目标,永安市内的职业院校要把汽车及机械零部件、纺织、林竹、生态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作为专业发展重点,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规模。

2 职业院校在城镇化建设中服务能力分析

职业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重新规划人才培养规格、数量及层次。现具体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永安市小陶镇为研究点,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职业院校在城镇化建设中应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已具备的能力与不足、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等,并为城镇化建设对福建省高职教学发展影响的研究提供借鉴。

永安市内现有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三明市第三技校、永安市技工学校、永安市职业中专学校(含原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永安市农业学校)等中高职学校,它们在城镇化建设中所能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如表1所示(表中黑体字为地级市——三明市内的职业院校)。

通过上述分析,从表面上看永安市内现有中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基本满足“建设集‘园林城、汽车城、物流城、智慧城、幸福城’为一体的海西区域中心城市,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实际上存在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为:

(1)政策法规不完善,办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国家和地方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都非常重视,并出台了许多政策倡导和支持“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的配套完善不够,对企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约束,使得“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多数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得到落实,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厂中校”或“校中厂”) 难以建立,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高水平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外聘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培养、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

(2)办学规模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以永安市小陶镇为例,从2010年-2020年十年间,镇区人口要增加15000人,若按40%计算拟培养的初中高级职业技术人员,总量为6000人,年均需培训和引进600人(尚不包括原有非农人口的职业培训),但小陶镇现有的职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艰巨。

(3)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现有永安市内中高职学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山地绿色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工程等专业无开设或开设规模小,办学能力弱;三次产业人才培养比例与市场需求不接轨,从全市范围来看,在第三产业的就职人数偏多,从事第二产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的技术工人数量严重不足,且中高级技术人才尤其短缺。

(4)职教方法缺乏创新,各类教学资源整合效果不佳。目前,永安市内各种形式职业教育的办学方法还比较陈旧,各自为战,普高、中职、高职、本科相互间缺乏融合、渗透,教学体系脱节、重复现象较为严重,与国内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和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存在差距,这既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职业人才的培养。

3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1)切实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③加快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规律、人的需求规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互通体系——先在永安市第二中学(位于小陶镇)部分班级试点,总结经验后全面推广;要按照《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教高〔2012〕108号)精神,加强现有4所中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对口专业的课程衔接体系。

(2)积极拓展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途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永安市的职业院校可发挥区位优势和行业优势,吸收区域内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中化智胜化肥有限公司、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公司、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永林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等大型企业组成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学结合教学过程实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等关键性教学活动,真正培养符合企业标准、“零距离”上岗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同时,职业学院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技术员工、承担企业职工培训、共同开发各类科研项目,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此外,应充分发挥区域内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优势,进行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改革试点。同时,积极引进区域著名院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成立混合型职业教育集团,以提升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为城镇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坚持多元办学方式。小陶镇现有教育设施包括幼儿园1所、小学8所、中学(永安市第二中学)1所,无职业院校。资料①显示,近期(至2010年)小陶镇域人口为30000人,镇区人口规模不足10000人;远期(至2020年)镇域人口为32000人,镇区人口规模将达到25000人,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繁重,且职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建议近期永安市境内职业院校可在小陶镇设置教学点,远期可设立分校或独立的职业院校。此外,还应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短期与长期、订单式与定向培养、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等多元的职业办学方式,也是扩大职教规模的有效途径。

(3)加大专业设置和调整力度。高职院校应密切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国家、福建省及当地产业发展导向,调整和加大对人才紧缺专业的办学力度,永安市的职业院校要有针对性地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山地绿色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工程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例如:要以福建三明(永安)埔岭汽车工业园建设为契机,重点加大对机械制造、模具、汽车维修、机电等专业的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从事第二产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美丽中国”建设的构想,分别于2011年、2012年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了新能源技术和水土保持专业,“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与本科院校联系,力争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所创新,生态建设领域有所成就。

(4)不断加大各职业院校技术服务水平。区内各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如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依托学院设计所、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华远计算机公司、华大建筑装饰公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技术实体,为区域乃至全省水利、建筑系统开展技术服务,取得良好成效,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教师。

4 结语

课题组立足于福建省城镇化建设的实际,立足于福建省高职教学发展的变革与创新,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职业院校在城镇化建设中所能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已具备的能力与不足、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等分析,由点到面,提出福建省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调整、教育观念、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应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内容。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建立适应福建省城镇化发展要求,在全国有一定示范作用的高职办学体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 项目组.永安市小陶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