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气安全技术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前言
转炉煤气是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转炉在冶炼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烟气,该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CO气体。CO是有毒气体,同时又是一种优质的气体燃料。如果转炉烟气直接外排,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是一种能源浪费。
随着我国能源短缺加剧和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钢铁企业对转炉烟气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必要,它可以提高钢铁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环境保护的能力。
转炉烟气经过除尘、净化处理后就是转炉煤气,其主要成分是CO气体。转炉煤气可以直接用于炼钢和轧钢生产,也可以用来发电等,其热值比高炉煤气高,可达6 800~10 000kJ/Nm3。相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中的CO含量要高得多,(可达60%到70% 积比)。CO是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化学活动性强,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着火、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
转炉煤气的密度和空气差不多,能够长时间和空气混合在一起,容易聚集不易扩散,且其爆炸极限范围比较大(18.2%一83.2%)。可见,其危险性是很大的。所以,转炉煤气回收和利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就显
得尤其重要。
1 转炉煤气的产生
转炉煤气是由氧同铁水中碳、硫、硅、锰、磷和矾元素氧化生成的炉气和炉尘组成。炉气中含有80%左右的C0 , 15%CO2、还有5%的氮及微量元素和氧化物。转炉煤气的热值是随着CO的浓度变化而波动的,转炉煤气比高炉煤气热值要高,且加收后可以综合利用制作合成氨,钾酸钠等有机化工原料。
炉气中的CO来自于氧化亚铁与溶于生铁中的碳进行反应的结果,其反应式为
FeO+ C= Fe+ CO
氧同一氧化碳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2CO+ O2⇌ 2CO2+ Q
而且在转炉冶炼过程中CO的含量有不同的变化过程。
2 转炉煤气回收的危险性分析
2. 1 转炉煤气爆炸
转炉煤气在20℃和一个大气压下,爆炸浓度在12. 5%- 75%,与氧气混合爆炸范围在13% -96%。转炉煤气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均处于爆炸浓度范围之内,而且由于其自身生产特点,完全具备了其它二条爆炸条件,即温度条件和火种,爆炸可能性较大
2. 2 转炉煤气中毒
煤气中的CO浓度高与低,直接与其毒性大小成正比,转炉煤气含C0 50%以上,最高可达8000,这比焦炉煤气(CO含量60%- 90%) 、高炉煤气(CO含量25%左右)的毒性要大的多,以煤气加压风机为界,煤气加压风机到各用户的管网为正压系统,都有煤气泄漏的危险,一旦煤气泄漏都可能导致不可挽救的煤气中毒事故。
3 转炉煤气利用
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采用“OG”法来回收转炉煤气,即以双级文氏管、三级脱水装置为主要设备,采用湿法冷却、净化回收转炉煤气的方法。其工艺流程为:转炉炉气由转炉炉口 活动烟罩 二文三脱 煤气鼓风机三通阀 转炉煤气柜 电除尘器煤气加压机 用户。在三通阀处,如果转炉煤气的成分不合格(主要指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则通过放散塔点火放散。
4 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技术措施
结合其回收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性能特点,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和方法,来保证安全地回收和使用转炉煤气。
4.1 完善安全保护设施
针对不同的作业区域,配备不同的安全保护设施。
(1)在水封等容易发生煤气泄漏的地方装设固定式CO探头,并装设声、光报警装置,一旦该区域内CO的含量超标,便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作业人员便远离该区域,避免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同时,把该信号传送到主控制室,便于操作人员准确及时地进行判断处理。
(2)配备足够数量的便携式CO报警仪,便于操
作和维修人员作业时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检测作业
场合的CO浓度,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主控制室是作业人员停留时间最久,人员活动最为频繁的场合。因此,这里的CO含量监测和安全防护最为重要。为此,在主控制室内不同位置有代表性地选择几个点,装上固定式CO报警仪,时刻检测室内的CO浓度。房间内最好还应装设压缩空气管路,以便在外部发生大量煤气泄漏事故的时候打开压缩空气,使主控制室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防止外界煤气向主控制室的房间内扩散,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主控制室内还应有一定数量的保护和消防器具,以备不时之需。
(4)在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的地方设置一定数量的消防栓,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带、灭火器等消防用具,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无阻。
(5)加压机房也是煤气容易发生泄漏和聚集的地方,因此,这里也应装设一定数量的CO探头,对房间内CO含量进行实时检测,并把相应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中心控制室。如果机房内CO含量超标,则及时启动机房通风机进行换气。
(6)风机轴封处也是容易发生煤气泄漏的地方,这里最好装有氮封装置,并在该处装设集气罩。集气罩上部通过抽风管路直接与外界相连。这样,就可以把泄漏出来的氮气和有可能泄漏出来的煤气及时抽到室外去,尽量减少煤气向风机房内扩散,保证风机房室内的空气质量。
4.2 转炉煤气的检测
为严格控制转炉煤气中的含氧量,在炼钢三通阀前、转炉气柜前、电除尘器前都装设有微量氧含量分析仪,实时检测转炉煤气中的氧含量,并把测量值及时反馈到中心控制室。这些信号分别与相应的阀门、电除尘器高压控制开关等联动,一旦转炉煤气中氧含量超标,相应阀门或开关则自动关闭,确保转炉煤气中的氧含量不超标,大大减小转炉煤气发生着火、爆炸的可能性。
煤气加压机前,即一文、二文活动烟罩部分及管道为负压段要确保设备有良好的密封,在净化回收系统中,特别是低温区域确保消除火源和控制氧含量在2%以下,系统c o 和含氧的检测设备是必备的,并且确保灵敏可靠,超标后能自动报警并与三通阀连通,超标时能自动将煤气放空。转炉煤气含c o 浓度高,煤气在回收和非回收期间的一氧化碳值均可导致人员中毒身亡,因此,加压风机后到各用户的正压段要确保煤气设施、管网无泄漏,检修必须安排在非冶炼时间。转炉煤气系统要与焦炉、高炉煤气系统一样建立煤气防护机构,建立健全煤气管理、动火、操作等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H对于微量氧分析仪,CO报警仪等重点仪器、仪表要定期进行校核,不合格的及时检修或更换,确保其测量数值的准确无误,保证生产的顺利运行。
4.3 安全管理措施
4.3.1 煤气汽化冷却系统的管理
汽化冷却系统要严格控制水位和压力,压力控制要设置工作压力、报警压力和安全压力,保证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三大安全附件灵敏可靠,水位操作应采用中水位操作,防止高水位和缺水断水操作。
4.3.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作业人员在上岗前要认真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进行一定的安全培训,通过必须的安全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2)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严格按照安
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进行每项作业前要经过多级安全确认。
(3)要严格电除尘器的高压操作,在情况不明确时免送高压电。要经常对微量氧分析仪进行校对,定期人工取样分析。用人工测量值和仪器测量值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原因,确保电除尘器的安全运行。如果电除尘器停运时间比较久,下次投运前一定要取样做煤气氧含量分析,氧含量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4)严格按照动火制度进行动火作业,检修作业时使用铜制或木制等防爆工具,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和保护用品。
(5)认真做好日常性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直至恢复正常生产。如煤气回收系统中,合格煤气通过切换输入储气柜,不合格的煤气排至大气,故对系统的三通切换阀要求高,要确保三通切换阀灵敏,切换时间越短越好,要防止灰尘堆积在阀板四周,破坏密封性,造成打不开、关不死的现象。堵灰使阀板卡死,电机过热烧坏,这对储气柜的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6)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制定完善的安全事故预案,并定期进行演习,提高职工的快速应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7)对煤气水封、阀门、管件等容易发生煤气泄漏的地方要定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8)进行检修和巡检作业时,应佩带便携式CO报警仪、对讲机和相应的保护用品,并至少有两人以上同时在作业现场。
关键词:大型焦炉;生产;技术;管理;实践;探讨
0引言
焦炉大型化是炼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大型焦炉在稳定焦炭质量、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十多年来,我国在大型焦炉运用和改造过程中,解决了诸多技术管理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我国大型焦炉的发展历程
大型焦炉的定义是随着炼焦技术的进步、焦炉炭化室容积的增加而变化的,上世纪70年代攀钢建成投产的炭化室高5.5m顶装焦炉,是中国大焦炉的雏形;1985年宝钢引进炭化室高6m的焦炉,促进了焦炉大型化发展的进度。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炭化室高6mJN60型焦炉在北焦投产后,6m焦炉逐步成为我国焦炉的主力炉型。2006年6月山东兖矿国际焦化公司引进德国7.63m顶装焦炉投产,拉开了中国焦炉大型化发展的序幕。此后中冶焦耐公司开发推出的7m顶装、唐山佳华的6.25m捣固焦炉,以及目前已研发出炭化室高8m特大型焦炉,实现沿燃烧室高度方向的贫氧低温均匀供热,达到均匀加热和降低NOx生成的目的,标志着我国大型焦炉炼焦技术的成熟。2014年重新修订的《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规定,顶装焦炉准入的最低门槛是炭化室高6m,捣固焦炉炭化室高5.5m。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把炭化室高6m以上的7m及7.63m顶装焦炉以及5.5m以上的捣固焦炉界定为大型焦炉。截至2016年底,我国正常运行的7m顶装焦炉有66座,7.63m顶装焦炉有17座,6.0m及以上捣固焦炉有22座,其焦炭的总产能占2016年全国焦炭总产量的15.8%。
2大型焦炉生产技术管理的难点
以炭化室高7.63m焦炉为例,从目前生产技术管理、四大机车运行状况来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需要改进完善的技术难点:炉顶空间温度过高、部分热工及操作指标偏低、PROven系统不稳定、四大机车控制系统故障多、化产品收率低等。
2.1炉顶空间温度偏高
武钢、马钢、太钢的7.63m焦炉燃烧室加热水平均为1210mm,可调节跨越孔导致炭化室炉顶空间温度偏高。焦炉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炉顶空间温度为(800±30)℃,而7.63m焦炉普遍高达900℃。由此带来两个严重后果:一是炉顶及上升管荒煤气裂解积碳,挂结石墨;二是荒煤气中宝贵的苯类化合物分解,回收率低。7.63m焦炉对配合煤挥发分要求在(24±1)%,而我国7.63m焦炉厂家实际配合煤挥发分普遍在26%以上,由此更增加了炉顶挂结石墨的机会。
2.2热工指标系数偏低
大型焦炉是炉体结构最为复杂的热工炉窑,7.63m焦炉还采用了多段燃烧工艺,蓄热室分格、单侧小烟道,蓄热室顶部吸力不能测量,只能改变小烟道顶部的金属喷射板孔尺寸来调节燃烧室立火道温度。这种粗调的方式及2-1推焦串序,使得7.63m焦炉的直行温度均匀系数Kb及燃烧室横墙温度均匀系数K横墙较低。(1)Kb系数焦炉的2-1推焦串序,使得焦炭已经成熟的炭化室与刚装煤的炭化室间隔距离变小。对于1座70孔的7.63m焦炉来说,前半部分炉室可能刚刚装煤,燃烧室需要大量供热,立火道温度相对偏低;而后半部分炉室内焦饼处于半焦或接近成熟,立火道温度相对偏高一些,直行温度Kb产生不均匀现象无法难免。(2)K横墙系数7.63m焦炉蓄热室顶部无测温孔,蓄顶温度及吸力均无法测量,影响了立火道温度的微调,制约着燃烧室横墙温度由机侧向焦侧的有序递增。横墙曲线产生“锯齿型”、“多峰型”,K横墙<0.85。
2.3自控系统缺陷多
大型焦炉的四大机车采用炉号自动识别、对位联锁技术,各个动作之间关联性极强,一个微小偏差也会导致四大车全部“停摆”,无线通讯系统受作业环境、建筑物、管道的影响时而掉线。炭化室负压无烟装煤的PROven系统,因动作复杂、压力调节灵敏,导致维护检修难度较高。
2.4化产品收率较低
从运行的7.63m焦炉可以看出,由于炉顶空间温度高导致化产品质量不稳定,煤气成分也呈现一定幅度波动,粗苯和焦油产率明显较低。生产实践表明,焦油产率低于3.5%,粗苯产率低于0.8%,而且焦油质量差,其粉尘及甲苯不溶物含量明显增加。
3大型焦炉技术管理的改进
近年来我国科研院校在大型焦炉的炉体构造、传热机理、热工理论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各焦化企业在稳定炉况、精调热工指标及提高智能控制系统稳定性等进行了改进与优化,积累了大型焦炉稳产、长寿的实践经验。
3.1炉况管控操作的稳定
现代大型焦炉的炉况,对配合煤指标波动、热工制度变动、结焦时间变更以及大气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影响反应十分敏感,必须确保这些外部因素条件的稳定性。马钢焦化公司应用统计技术对7.63m焦炉实施流程管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实施评估和监控。对焦炉主要运行技术参数进行检查评分,准确判断焦炉运行状况,有效地对焦炉工况进行多层次、全方面监控;同时强化标准化作业,控制配合煤细度在(73.5±0.5)%,保证焦炉的顺产稳产和焦炭质量稳定。首钢京唐焦化公司开展单因子结焦时间方差分析,以最佳结焦时间来改善焦炭的冷热性能。三年来焦炭的抗碎强度保持在90%以上,耐磨强度在5.8%以下,焦炭热强度也处于较好状态沙钢焦化公司严格按照结焦曲线进行操作,确保稳定的结焦时间,合理编排出炉计划、减少非正常检修时间,规范热工管理。针对炼焦煤中水分偏高的难题,该公司投巨资修建64个贮煤筒仓,完善电子秤自动化配煤工艺,配煤准确率明显提高,焦炭质量得以改善,近三年来焦炭抗碎强度由88.0%提高到89.2%。平煤神马集团首山焦化公司借鉴6.25m捣固焦炉的运行实践,攻破煤饼密度和装煤烟尘治理两大瓶颈:研发出高效弹性轮和摩擦板,采用固定小间距的捣固锤及低噪音、抗磨损导向技术,对煤饼稳定性做了深入研究,将饼密度提高到1.1t/m3,煤饼的高宽比达13.5,煤饼的技术参数见表2。装煤车上设置可靠密封框,并借助相邻炭化室上升管Prove系统产生的负压,把烟气导入相邻炭化室,成功将7.63m顶装焦炉改造为捣固焦炉,并于2013年10月投产,该焦炉也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特大型捣固炼焦炉,其成焦率达75%,单孔产焦在50t以上,实现了煤源的多元化,降低了炼焦成本。
3.2热工指标的优化调节
焦炉热工管理包括压力和温度调节,焦炉压力制度和温度制度是热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压力制度和温度制度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对压力和温度各项参数指标必须勤测细调,并且做到实时监控、随时分析、及时调节,以压力制度的稳定性来保障温度制度的均匀性。以7.63m焦炉为例,由于其加热水平低、三段空气加热及单个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导致炉顶空间温度>850℃,焦炭过火,直立砖煤气道窜漏。为解决此类问题,焦化企业均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有益探索。首钢京唐公司把7.63m焦炉加热水平调为1440mm,沙钢公司调为1500mm,首山公司调为1416mm。马钢公司坚持装满煤,将煤线控制在500mm以内;适当降低标准温度,通过增大孔板直径降低加热煤气压力,减小煤气的喷射力、增大风门来加大空气过剩系数α,炉顶空间温度降低到860℃以下。由此,三年来煤焦油平均收率达2.847%,粗苯收率达0.960%,该指标是国内同类型焦炉最好水平。武钢公司焦化在热工调节中,关闭了部分二三段空气口,稳定配合煤的水分、挥发分,适当扩大喷射板尺寸。对20多个窜漏砖煤气道进行灌浆密封,用半干法喷补技术做喷补处理。通过采用这些技术措施,焦炉的直行温度均匀系数Kb达到0.88。
3.3控制系统的可靠“智能”
大型焦炉各移动机车之间联锁性强,热工程序关联因素多,单台设备操作时间即使推迟几秒钟,也会导致下一工序设备被锁定,机车作业和焦炉加热“智能化”系统的可靠性为焦炉的正常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武钢公司为提高大型焦炉无线通讯质量,对天线的安装和调试都做了改进。将原来的天线高度降低,将双天线之间的距离加大,全向天线改为定向天线,开发出光电地址译码器。该脉冲编码器用于检测机车在两个码牌之间的绝对地址,实现自动走行定位。首钢京唐公司焦炉在横向加热温度调节上,辅以“火落”智能化专家控制系统,自动判定焦炉火落温度,提高了焦炉日常生产及管理效率,相应的炼焦能耗降低2.91%。河南中鸿煤化公司6m捣固焦炉的自动化加热控制系统(图1),建立多模式模糊控制模型。将“火落时间”作为焦炉加热的主要控制指标,立火道温度实现自动检测,其烟道吸力关系模型Y=aX+b(Y为烟道吸力,X为煤气压力,a为系数0.04,b为可调常数,单位Pa),稳定调节煤气压力、烟道吸力、立火道温度等,压力温度控制稳定,提高了大型焦炉的自动化水平。PROven系统的关键介质是循环氨水,必须保持其洁净,为此,生产中除了加强管道清扫外,首钢京唐公司、太钢焦化公司还为循环氨水安装了过滤器,确保炭化室底部在结焦过程中保持微正压状态。对大型焦炉来说,安全技术措施至关重要。太钢公司对焦炉加热设备的煤气短缺进行自动充氮、煤气超压自动放散、地下室光栅检测、CO在线检测,以及焦炉四大车网络信号确认、速度自动调节。对这些本质化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再优化,其可靠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三年来冶金焦率由89.80%提高到90.40%。
4结语
目前全国有20多个城市在进行地铁规划及建设,而地铁施工基本都在繁华的城市市中心建设,市政管线密集度大,地铁前期施工就牵扯到各种各样的管线迁改工程。同时,各管线权属单位竣工资料与实际相差较大,现状管线位置与物探资料位置、埋深等出入较大,资料与现场不符,还有未探明的大直径管线。另外,场地狭窄,专业交叉多,施工密度大,在同一断面上可能同时有污水管道、煤气管道、电力管线、通信管线,在有限的工作面内难以协调诸多原因造成了地铁前期管线迁改施工非常困难。因此,如何做好地铁前期施工监理工作也是工程管理方面一大难点。下面以一地铁施工例子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做好地铁前期施工监理工作。
工程简介
东莞地铁试验段2304标工程范围包括天宝站、东城站、下桥站~天宝站~东城站盾构二区间,共2站2区间。
天宝站位于东城中路和温南路交汇处,埋设于东城中路下呈南北向布置。车站范围内控制管线为沿东城中路东、西两侧各一根直径2.2m,埋深约3.5m 的给水管。同时还有燃气管道、电信光缆、10KV架空电缆、10KV埋设电缆、移动光缆横跨基坑。
东城站位于东城中路和东城路交叉十字路口附近,呈南北向布置于东城中路下。东城中路和东城路均为28m宽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交通繁忙。根据目前管线资料,车站范围内管线较多,主要有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电信管、电力管及煤气管等管线需要迁改及保护。
管线迁改施工中出现的案例及监理部对管线事件应对措施
1、2010年7月7日,承包商挖断美好集团外直径10cm供水管,此水管埋深仅60cm,由于埋深较浅,在作业是中根本未预料到。此次事件发生后,监理部组织召开会议,加强对前期管线探挖的安全管理工作,作出以下决定:
(1)管线开挖前,要求承包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管线探测技术交底,包括管线探测具置,并将原有管线设计位置及探测位置做好标记,避免盲目开挖。
(2)要求承包商严格按施工方案作业程序,先人工探查,后用机械作业破除混凝土层,然后再进行人工开挖的要求进行施工。
2、2010年8月5日,承包商在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天宝站西侧主体围护结构C19幅连续墙成槽施工时,再一次挖破一条埋深约4.7m、直径25cm的移动通信管道。通过这次事件监理部进一步加强管线安全管理,作出决定如下:
(1)要求承包商加强工人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再一次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线探测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管线位置、开挖注意事项等等。
(2)要求承包商必须做好管线探测工作,做到管线探测开挖位置明确,并做好管线标识。同时,要求承包商在有做好管线标记附近开挖施工时,必须有技术管理人员现场监管、指挥情况下方可进行开挖作业。必须遵循先人工探查,后用机械作业破除混凝土层,然后再进行人工开挖的施工原则。
(3)要求项目管线探测开挖前,必须通知监理部现场旁站。同时,通知管线权属单位现场监管,对新发现的不明管线做好保护,并通知权属单位现场确认,在各方明确后方可开挖作业。
(4)加强监理内部培训,详细熟悉管线分布,并编排值班表,安排人员全天轮流值班,监理部针对管线的复杂性,特别做好内部工作交底。
(5)加强监理巡查、旁站,保证现场有施工,现场有监理巡查。对于管线探测开挖点,设置旁站点,监理部重点着人现场旁站监管。
两次事件后监理部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做的工作
1、现场管理方面:监理部加强安全管理力度,设置安全专监,监理部根据监理部人员技术经验特点进行分工。监理部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问题现场督促承包商整改,如有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安全专监反映,由安全专监督促整改,以保证现场监管到位。安全专监具体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每日对施工现场安全巡查不少于两次,核查人员证件佩带、及防护用品佩戴情况,检查现场施工安全问题并做记录。
2、安全检查方面:每周由总监代表带队,组织对2304标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月末由总监带队组织监理部对工地进行月度安全检查并通知业主代表参加。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由安全专监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于整改不到位情况,进一步监督整改,向总监报告,根据隐患情况发监理工作联系单或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直到隐患问题解决为止。
3、设备管理方面:监理部严格把控施工机械,对新进场机械进行核查,尤其着实于对特种机械的把控,核查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严格遵循一机一档制度做好设备管理。
4、监理部在安全教育与培训方面:在教育上,监理部督促承包商加强新进场人员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前掌握、熟悉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同时,报市安监站对新进场人员进行平安卡考试,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在做好教育且考试通过,持卡进场施工作业。
总结
在监理部付出诸多努力下,类似事件基本得以控制,整个前期管线迁改施工得以安全有序的进行,现将监理工作总结如下: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施工 协调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08-0217-02
项目施工中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协调工作,既有项目部内部的,同时也有项目部外部的协调,针对协调的内容不同项目部将一名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的生产及对外协调工作,另将配备一名协调员进行项目内部诸因素的协调,协调的目的是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项目组织的运转效率、消除项目按计划施工的任何不利的因素、保证施工项目的进度。
一、为什么要加强协调管理
现代建筑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其它建筑物的建设,都有一个专业协调的问题。要建造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产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与品质。
先看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问题的实例:某住宅工程分包水电的安装队,在埋设开关线时没有注意到门的开启方向,结果待门安装好后,发现开关的位置正好在门后边,使用起来十分不便,不得已只好把粉刷好的墙面凿开,重新埋管改线路。另一个是某甲方人员按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电梯尺寸,让设计院设计电梯井施工图。而设计人员也没有多问,就按原尺寸进行设计,结果电梯运到现场后发现,电梯轿厢尺寸比电梯井的尺寸大了200毫米,这时大家才又翻图纸核对,发现设计人员把电梯厂家标注的净空尺寸当成电梯井的轴线尺寸,但此时发现已没有办法,只好将电梯轿厢改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和产生这样问题的例子并不少见,像消防、煤气安装等,由于是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施工队,与土建及其他专业队之间配合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到了工程主体完工被发现时已很难处理。不得已只好改线路、打楼板,把一栋好好的建筑搞得乱七八槽,面目全非,并因此带来了种种问题和隐患。
在很多建筑物建设中,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在理论上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却不能尽如人意。由于各专业在施工中不能很好的配合,往往出现、误工、返工等问题。并因此影响工期,影响建筑物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
二、各专业分项工程施工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施工众多,因协调管理不好出现和产生问题的例子并不少见,像消防、煤气安装等,由于是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施工队,与土建及其他专业队之间配合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到了工程主体完工被发现时已很难处理。不得已只好改线路、打楼板,把一栋好好的建筑搞得乱七八槽,并因此带来了种种质量问题和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
2.1 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有水电、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频网,等等。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它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2.2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的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认为这么大的工程项目,出现一些小问题,返返工是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以后总有办法补救处理,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再者,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就是本专业的问题,也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和困难。
三、施工协调管理的措施
根据形势的发展,结合当前施工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企业在施工中要大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根据事故统计,70%的施工安全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从事故原因图(见图1) 亦可知,安全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检查失控有较大的关系。因此,结合目前多数施工企业情况,笔者认为:在各项施工措施和管理手段中,切实做好工人的安全教育、学习和安全检查工作,将能较好地提高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水平。目前,施工企业的工人大多为农民劳务工,文化素质低下,他们对施工操作规程不了解,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企业因工人的不稳定性、流动性大等因素,忽视对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学习,使施工企业的工人长期处于低素质的水平,这是施工质量和安全保证长期得不到较好提高的主要原因。
图1 事故原因图
检查是搞好安全施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工作。在施工中,很多项目经理部未制定有关的安全检查制度,或有制度不执行,或检查不认真,在工地走一圈,什么隐患也没发现,或发现隐患不想整改,不记录,使检查流于形式。结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搞好安全检查工作,应做好以下3 个方面的工作: ①企业和项目部必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检查次数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项目每半月不少于一次,班组每星期不少于一次,如发现隐患及时报告项目部和通知班组长,以便能迅速采取措施和使安全技术交底、班前活动有针对性等; ②检查人员的构成要合理和每次定期检查要有重点方向,并记录所有安全隐患,然后整理出哪些是要立刻整改的项目和一时无法整改的项目,并及时把检查结果通知有关人员,使安全技术交底、班前活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3〕;③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并要有复查情况记录,使检查真正达到目的。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也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需36V的安全用电而无降压设备,这时在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活动就必须重点强调指出,做好有关安全措施(如接好保护接零、漏电开关、派人监护工作等),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被检的必须如期整改并上报检查部门,现场应有整改回执单。
2、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既要进行质量、工期、安全的控制,又要进行成本的控制,因此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成本控制可以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和减少非生产性成本等手段,提高成本效益。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对编制施工方案和工期的控制较为详细和认真,而对质量、安全控制一般只有一些文字性叙述,没有象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一样编制质量、安全控制计划,其可行性和实施性较差,严重影响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出质量、安全控制进度和措施方案计划,使质量、安全、工期控制有机地结合,并在施工过程中程序化和具体化,提高可操作性,真正有步骤地实施和按期落实各项质量、安全管理计划措施,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例如,某管道工程施工计划:在施工前,事先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安全质量进度计划(分别见图2、图3) 和措施控制方案。这些措施方案一定要结合项目施工时的实际状况做必要的补充和调整。
图2 施工进度计划
图3 安全、质量进度计划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必须随时做好准备工作, 方方面面均需有所准备, 同心协力, 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安全生产委员会机构职责及工作制度 1 目的
为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时传达上级和首钢长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布置、落实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促进站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2 适应范围
质量监督站所属单位及所属被考核单位。
3 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机构
3.1质量监督站及所属各车间均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站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结构。
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站 长
安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生产副站长 技术设备副站长
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全管理员
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委员:生产管理科科长 生产管理科调度长 综合管理科科长 技术设备科科长 督察服务科科长 检验车间主任 理化车间主任 检验车间副主任 理化车间副主任。
3.2质量监督站安全生产委员会是站安全工作的最高议事、决策机构,负责统筹、协调解决质量监督站所属各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
3.3各委员应对本站安全生产坚持“齐抓共管”原则,严格贯彻国家、地方政府、首钢长钢公司及专业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3.4各委员负责把各自管理的安全生产责任纳入各自职责分工以及管理区域的从业岗位的职责范围,负好各自的领导管理责任。
3.5各委员应对站安全生产工作要相互支持、互为保障,并做到责任无盲区,管理无死角。
3.6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协调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质量监督站生产管理科。
4 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常务委员及各委员职责
4.1主任职责
4.1.1负责站安全生产委员会全面工作。
4.1.2督促召开单位每月安全生产分析会议,定期听取各委员的安全工作汇报,组织分析安全生产风险,对有关工作进行布置。统筹、协调解决站所属各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
4.1.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和有效实施,审议批准安全工作的年度计划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措施等。
4.1.4贯彻“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落实领导班子轮流现场带班制和安全检查制的同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1.5组织事故情况调查、落实,及时、如实上报事故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严肃处理。
4.2副主任(生产副站长、技术设备副站长)职责
4.2.1副主任(生产副站长)职责
4.2.1.1主持安委会全面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修订站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方案和安全生产规定、办法。
4.2.1.2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听取各委员对当月安全生产分析和分析下月安全生产风险汇报,针对各委员所提问题和分析风险所制定的措施,给予确认或建议,对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确定方案,并贯彻落实。
4.2.1.3落实现场带班工作,组织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和对安全隐患的治理整改工作,组织制订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并落实到岗到人。
4.2.1.4组织并督促检查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推广模范典型和先进经验。
4.2.1.5组织制订、落实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上报事故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组织本单位工伤事故、职业病、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及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
4.2.2副主任(技术设备副站长)
4.2.2.1负责劳动组织、职工培训、用工管理,组织新招收职工的入厂安全教育、培训及有关体检工作。配备相应安全专业(兼职)人员,负责组织行政、生活等分管专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落实安全生产奖惩办法,组织评选安全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批后予以表彰、奖励。
4.2.2.2负责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设备维护、检修(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安全工作的定期检查或专业检查,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竞赛活动,负责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含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建档及合理调配,负责组织工业建构筑物安全及机电设备、仪器安全运行管理。
4.2.2.3负责组织技术、工艺、质量、科研和技术进步等以及其它分管专业的安全工作,听取各委员对当月安全生产分析和分析下月安全生产风险汇报,针对所提技术、工艺、质量等安全问题,对涉及技术操作、工艺、质量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及时组织治理整改。
4.2.2.4负责组织淘汰落后的技术产品,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研究审定安全生产的技术、科研方案,不断强化技术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能,负责组织技术部门为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提供有关技术资料。
4.2.2.5负责落实现场带班工作,对生产事故进行技术原因分析,提出并落实技术改进措施,及时、如实报告设备、技术、工艺、质量安全事故。
4.3常务委员职责(安全管理员)
4.3.1负责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制定站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方案,落实站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和部署,组织每月安全生产风险分析。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专业管理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职责和安全生产奖惩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检查监督贯彻执行情况。
4.3.2负责开展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管理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监督检查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情况,做好上报备案工作;督促各科室、车间安全管理及安全隐患治理整改措施
的实施、落实。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或紧急情况时,立即通知生产调度系统下达停产处理和人员撤离指令,并通知有关领导。
4.3.3负责组织开展劳动安全“三同时”工作、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负责制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审核把关及使用管理的监督,负责保健、食品和防暑降温管理,组织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4.3.4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负责工业煤气安全防护工作监督;负责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管理监督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总结、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经验;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站安全防护水平。
4.3.5负责协助主任、副主任工作,组织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工伤事故、职工过失行为(安全类)的管理、统计、分析。
4.4委员(生产管理科科长)职责
4.4.1负责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站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方案,落实站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和部署,负责组织每月安全生产风险分析。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专业管理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职责、安全生产奖惩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4.4.2负责开展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管理监督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督促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落实上报备案工作;负责监督各科室、车间安全管理及安全隐患治理整改措施的实施、落实。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或紧急情况时,立即通知生产调度系统下达停产处理和人员撤离指令,并通知相关领导。
4.4.3负责组织开展劳动安全“三同时”的监督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实施;不断改善生产劳动条件。
4.4.4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负责工业煤气安全防护工作;负责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管理监督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监督工作,积极总结、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经验;强制
推行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安全防护水平。负责组织每月安全生产分析会的协调、确认,监督每月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的建议及措施的落实到位情况,并以书面形式备案。
4.4.5负责协助主任、副主任相关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工伤事故、职工过失行为(安全类)的管理、统计、分析监督,对其正确性负责。
4.5委员(生产管理科调度长)职责
4.5.1负责指挥生产过程中,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生产要服从安全;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或紧急情况时,立即下达停产处理和人员撤离指令,并立即通知站领导和安全管理员,不得违章指挥。
4.5.2负责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同时,安排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4.5.3负责制订生产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4.5.4负责组织、参加安全检查工作,对出现的安全交接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4.5.5负责对生产现场发生的工伤事故组织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对有关情况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通知安全管理员。
4.6委员(综合管理科科长)职责
4.6.1负责建立、完善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负责组织编制资金预算的同时,将安全部门提出的安措项目、劳动保护以及安全教育等费用的计划、建议纳入资金预算安排,保证隐患治理、劳动保护和安全教育等各项资金的落实。探索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负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投资纳入项目建设概算,负责年度财务预算中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并及时足额提取,切实管好用好安全费用。
4.6.2负责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置,负责劳动纪律管理,对职工执行劳动纪律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
4.6.3负责劳务用工管理,根据职业禁忌要求,对上岗人员素质进行把关;组织开展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工作;负责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培训、建档及合理调配,负责组织每月人员安全管理生产分析会的确认和每月要害部位治安、防火及密集场所、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分析的建议及措
施落实,以书面形式报生产科备案。
4.6.4负责易燃、易爆、放射性元素、剧毒物品等危险品管理,负责对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做好日常管理和检查工作;负责要害部位治安、防火及密集场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负责民兵组织和预备役部队以及交通战备、治安联防、防洪抢险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4.6.5负责按计划、按标准,保质保量供应各类防护用品;领取的有关材料和工具,必须是具有合格生产资质单位生产的合格产品,对自制的有关材料、工具,严格按有关规定检查把关。
4.7委员(技术设备科科长)职责
4.7.1负责各种机械、电气、动力设备和仪表、管道、采暖通风装置及工业建构筑物的技术状况管理,使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制度要求;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和定期检验、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负责对特种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运行、改造、维修、报废等相关手续的办理情况进行审查;负责审查施工单位相关资质;在组织设备检修、抢修工作中贯彻“五同时”原则,督促检查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
4.7.2负责编制或修订的工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负责对安全隐患治理方案进行审批,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组织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负责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书面形式报生产科备案。
4.7.3负责监督、审查施工单位相关资质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安全措施计划;负责监督建设单位办理劳动安全“三同时”和特种设备施工有关手续情况;负责监督施工单位组织工程施工的安全交底和安全措施方案,并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4.7.4负责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负责对在监理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通知施工单位要求其立即整改;负责编制或修订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对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等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负责组织工艺、技术方面的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或安全
隐患及时组织解决。
4.7.5负责组织淘汰落后的技术产品,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负责组织每月各种机械、电气、动力设备和仪表、管道、采暖通风装置安全生产分析会的确认和每月各种机械、电气、动力设备和仪表、管道、采暖通风装置等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的建议及措施落实,以书面形式报生产科备案。
4.8委员(督察服务科科长)职责
4.8.1负责组织编制或修订的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4.8.2负责组织工艺、技术方面的安全检查,对工序间存在的问题或安全隐患及时组织解决。
4.8.3负责组织每月工序安全生产分析会确认和每月工序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的建议及措施的落实,以书面形式报生产科备案。
4.8.4负责对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指标、工序对接之间等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
4.8.5负责组织淘汰落后的技术产品,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
4.9委员(车间主任)职责
4.9.1负责健全完善本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安全职责;对临时性任务以及检修、抢修工作,组织制定安全措施并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4.9.2负责落实危险源监控措施;对本车间安全生产进行检查签认,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装置处于完好状态,对不达标设施、设备、装置提出建设性意见。
4.9.3负责组织开展本车间安全教育和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规范组织周安全活动;健全完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加强日常演练。
4.9.4负责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和上级指示精神,负责贯彻“五同时”原则,每周组织召开车间安全工作和安全风险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落实具体措施;可委托车间副主任,将每周组织召开车间安全工作和安全风险分析按月汇总一次并签字,以书面形式报生产科备案;对保护职工的安全
与健康负责。
4.9.5负责及时、如实上报事故情况;严格落实“四不放过”原则,负责对轻伤处理意见;对重伤及以上事故,保护现场,立即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10委员(车间副主任)职责
4.10.1负责协助(车间主任)健全完善本车间安全规程和安全职责;对临时性任务以及检修、抢修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具体安全措施并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4.10.2负责落实危险源监控具体措施;对本车间安全生产进行具体检查、签认,及时消除隐患;协助主任确保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装置处于完好状态,对不达标设施、设备、装置提出建设性意见,报生产科备案。
4.10.3负责具体组织开展本车间安全教育和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规范组织周安全活动;协助(车间主任)健全完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加强日常演练。
4.10.4负责具体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和上级指示精神,协助(车间主任)贯彻“五同时”原则,每周按时组织本车间安全工作和安全风险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落实具体措施,每月汇总一次,以书面形式报生产科备案;负责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4.10.5负责及时、如实上报事故情况;严格落实“四不放过”原则,对轻伤处理意见;对重伤及以上事故,保护现场,立即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 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
5.1质量监督站安全生产委员会每星期一至星期五由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在生产例会中安排安全生产工作事宜,每月第三周星期四下午4:30分召开至少一次的安全生产分析会议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会。各职能科室和车间全面分析上月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个月的安全工作。
5.2质量监督站安全生产委员会每月组织进行一次全站范围的安全大检查,并按制度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性和季节性安全检查,督促各科、车
间、工段、班组做好安全工作。
5.3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应按时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召开的会议。针对质量监督站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5.4每月对各车间检查后下达的整改通知,各车间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完成,并将完成情况反馈到生产管理科。
6 考核
6.1安委会成员无故不参加会议或未请假的一次考核100元。
6.2安委会下达的整改通知未按时完成或未整改的,一项考核责任单位300元。
附加说明:
起 草 人:左文俊 靳忠庆 赵文忠 李忠民 常慧敏
樊世立 韩璐雁 苗永红 杜俊林 赵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