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科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指导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禤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4]胡根海,岳庆玲,周岩.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29-229.
一、树立为“三农”服务意识,增强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农村教育问题。站在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和为城镇化进程输出经过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高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培养,强化养殖业(包括特种养殖)培训和畜牧业、大豆产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项目的技术推广,加大推进“绿色证书”教育,不断增强我省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明确涉农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更与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等级上的差别。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办出自身特色。以培养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国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保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能将客观规律和原理转化为物化形态的、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
三、坚持“三个结合”原则
1、坚持“教学与生产指导相结合”原则
结合当地季节,气候等因素,教师指导学员进行农业生产。指导内容予以农业生产实例为主,如春季备耕、备种、备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2、坚持“教学与调查回访相结合”原则
在实践指导教师结束田间指导之后,通过电话、网络等媒介进行回访,询问农业生产情况,并及时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难问题,必要时派专业教师到实地进行解决。
3、坚持“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原则
应结合农业实践,适时地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案。不仅仅是学员关注的课堂技术传授与实践中的“奇法妙招”,而且要把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涉农专业学员的实习基地,为学员介绍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发抱团闯市场的激情和想高效益就必须有组织上规模的经营意识,有力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优化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结构。
涉农专业本身就具有特殊性,“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村一品”的农业生产特点,决定着涉农教学必须突破常规,结合科教支农、科技兴农、科学富农,推动乡镇地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应学员之所需,教学员之所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五、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实习难是困扰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各职业院校要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作法,积极寻找出路,我部结合村屯区域特点以及自身师资情况,采取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教师实地指导,开展专业实习
根据村屯区域种养殖特点,选择学员共性问题,实践指导教师在实地进行分析讲解,巩固理论知识,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建立家庭式实习实训基地,稳固实践教学效果
涉农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较强的生产实践、推广、实验和管理生产的技能,还应具有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这除了加强和改革理论教学各环节外,还要十分注意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这除了在实验场(站)进行外,更有必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学员自家地作为家庭式实习实训基地,选派老师定期轮流到实习实训基地去从事于教学、生产、实验和推广等活动。学员也定期去进行生产实践和教学实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从设计方案、实际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和生产、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直接的全面的实际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验能力、生产计划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3、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践教学环节是涉农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而实习基地的建设。又成为限制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已经成功建立了高规格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涉农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稳定和完善地保障。
六、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1、实践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担任各实践教学管理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加大力度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主要是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和指导生产教学的“生产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
关键词:跨专业生源;补修课;植物保护;地方院校;农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41-03
2011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获得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资格。目前,学校在农业硕士类别下设置了植物保护、作物、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化4个领域的培养方向。对于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在转变教育理念、主动服务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三双、四模块、七学段”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工作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引导高等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推动科研和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依托现有农业硕士平台,本文从科学合理的农业硕士培养定位入手,探讨现阶段植物保护领域专业补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植物保护领域提出一套与专业相符合的系列补修课程,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应用型植物保护人才,满足湖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我校研究生生源现状
自奈夜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录取的比例也在同步增加,主要原因有:(1)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考试的科目除了英语和政治外,学校只考两门专业基础课,减少了跨专业考生备考难度;(2)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各类专业有进一步了解后,对喜欢的专业定位更明确,此时想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3)有些学生追求热门专业,如近年来农学学生就业率开始居于各专业之首,因此选择跨专业考入农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4)大多在职的及少数应届考生仅仅为了获得学位而考研,部分应届考生为了推迟就业,因此选择较容易上线的专业[1];(5)目前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大多为2年,少数为2.5年,故因工作或考博需要而跨专业选择学习时间短的农业硕士。基于以上原因,近年来跨专业考生及录取的比例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跨专业研究生也成为研究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按照本专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跨度的大小,可以把跨专业研究生分为以下三大类:(1)一级学科内各二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植物病理学、昆虫学专业跨入农药学专业。(2)相同学科门类下各一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园艺学、作物学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3)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英语、中文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1]。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中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专业的。也有学者曾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做过调查问卷,调查发现,跨学科的考生占57.3%[2]。通过对近4年我校植物保护专业考生生源分析发现,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学科考生的比例就达60%以上,加上跨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的考生,跨专业考生超过80%。我校跨专业考生第一学位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物理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运动训练、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在不同专业之间日益交叉融合、跨专业研究迅速发展和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跨专业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农业硕士属于新申报的硕士点,对校外生源的宣传力度和吸引力均有限,主要以本校的应届各专业毕业生及在职教职工为主,造成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种跨专业考生学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跨专业学生学习硕士专业课程很吃力。非植物保护特别是非农学专业的本科生缺乏对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基础,在第一个学习阶段突然面对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显然无法接受、理解和及时消化所学知识。
2.无法在第一、二学段带着目的去学习。学生在第一、二学段面对大量专业课的学习,依然只能像本科生一样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甚至不知道课后应该要去学习什么内容,因为学生并不知道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和所要研究的课题。
3.获得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每门专业课的校内实践,学习到的只是病虫草害发生的典型案例,而那些以为自己全面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学生们,到生产实际中去重新了解和认识病虫害时,才发现两者相去甚远。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在每门课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只是看到了病虫害发生发展的一个小的部分,对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3]。
跨专业研究生学习上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植物保护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常用方式为入学后补修部分相关专业课程。
三、补修课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生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占有较大比例的跨学科研究生,其学习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我校跨专业考生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对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现状及特点形成了全面认识,并根据跨专业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补修部分课程,并依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引起教育工作者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关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也促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理论的科学化,并为提高其他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质量提供借鉴[4]。
四、现阶段补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学校目前在落实补修课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导致了补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1.补修课程组织落实不够。按照研究生管理部门规定,每门补修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生同时进行。但调查发现跨专业学生在补修课程中普通存在学习课时数不足的现象,学生的到课率并不高,有的甚至直接参加考试以达到拿分数完成任务的目的。造成以上结果,一方面是因为补修课的授课时间与研究生课程、外出实践等存在时间上的冲突;另一方面是由于补修课并不计入学分,仅作为毕业的一个附加学习要求而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2.学生学习过程中监督不足。相对于研究生学习期间纳入毕业学分内的课程而言,补修课的考核比较宽松。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只要求提交一份补修的考试成绩,往往不关注平时作业、教学活动、学习小组活动等传统的考核项目,造成学生到课率及是否认真听课全取决于学生的自觉。
3.考试难度低而应付现象多。目前,补修课由本科教师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阅卷,一般多采取开卷形式,考试难度小。学生即使平时不看书、不听课,临时应付一下也能过关,因此天生的惰性使学生对补修课不重视,学习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相关文件资料管理不够。补修课程相关文件资料应该包括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过程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考试试卷、成绩等,由于管理人员和学生普遍忽视补修课程的重要性,造成目前对学生补修课完成与否的检查往往只有试卷和成绩[5],同时对相关文件资料的保存也降低了要求。
五、解决补修课教学中的问题的几点思路
针对补修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补修课教学实施办法,在制度上保证、思想上重视、过程中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目前补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1.制度上应保证补修课程有序进行。完善补修课教学实施管理办法。招生人员在新生入学前汇总跨专业新生补修课信息表,要求根据是否跨专业,填写所需补修的课程和免补修的课程,管理人员将此表报教务处审核、签字确认;需要补修课程的学员,按照本科手续报选修课,教务人员组织相关教学,安排补修课考试等一系列考务工作,最后将考核结果反馈回研究生管理部门[6]。
2.思想上应重视补修课程。补修课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绝大多数跨专业学生能否顺利修完专业课程。所以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改变观念,不能因为不计入毕业学分就轻视补修课程的学习。同时管理人员应在新生入学时做好宣传工作,使其从思想上对补修课程加以重视。
3.教学前应加强组织管理。补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解决跨专业学生突然面对大量专业课出现学习难的问题,所以补修课的开设时间必须在专业课之前,一般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段,管理人员要在这段时间内做好补修课程的教学安排,不能因故推迟,并与硕士专业课程做好协调工作,避免时间冲突[7]。
4.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效果。补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补修课的教学效果,直接体现在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所以,补修课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管理。任课教师应将学生的到课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等纳入到补修课的考核中,作为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教学点要建立O管机制,形成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补修课程的期末考试,应该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试命题应该增加实用性、灵活性更强的题目,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解答,尽量避免让学生“抄书”。
5.考核上应改进资料管理。研究生管理人员除保存学生补修课程的教学记录、考试试卷和考试成绩外,还应将学生的补修课程进度详细记录在学籍档案中,包括学生参加补修课程学习的时间、取得的成绩情况等,最终作为学生毕业的考核内容[8]。
六、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研究生补修课程的设置
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设置的专业课程有植物有害生物鉴定与监测、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植物保护技术与应用、农药管理与营销、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市场化运作的原理与实践、农业生物安全、农药剂型加工与残留分析、绿色植保与农药无害化应用、农田杂草、植保机具、农药活性天然产物及其分离技术等。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以学生掌握了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学、农药学、植物保护概论等课程为基础的。而植物保护领域硕士入学考试的课程包括: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土壤学、植物保护概论,复试课程为植物化学保护,除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外,已基本覆盖所有基础理论课。
目前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硕士的补修课程为农药学和植物保护概论,其中农药学的内容与复试课程――植物化学保护相似度很高。植物保护概论为初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已通过了这两门课程的考试,所以可不再需要补修该课程。综上所述,现可考虑对以下课程进行补修。
1.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两门重要专业骨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掌握植保专业知识以及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前这两门课程仅为同等学历考生的加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同样需要加强这两门课程的学习。
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植物保护领域学生在实践及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工作,而对于跨专业,特别是对于不同学科门类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显然不具备进行试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因此可考虑将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为跨专业考生的补修课程。
参考文献:
[1]孙淑萍.提高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5):60-62.
[2]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Z1):104-108.
[3]蒋琳玺.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及对策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2):229-230.
[4]王珍珍.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王炫.有效分配资源 完善质量保证――关于开放教育基层教学点开展本科补修课教学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25-27.
[6]景姗娜.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院补修课程教学管理办法探讨[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3(19):35-37.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农学 师资队伍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62-03
The Strategies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Path of "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 in Our Agronomy
Liu Xiaolin1 Chen Jipeng1 Tu Yulian2 Liu Ling1 Yu Chaoying1 Zhou Guohua1
(1.Yichun University; 2.Yichun People's Hospital, Yichun Jiangxi,336000,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ing of "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 Related to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nd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he articl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our agronomy in fostering the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 Meanwhile, it proposes its main strategies of the "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
Key Words: Double - professional teachers; Agronomy;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Strategy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有机结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其独特的地方属性而导致其在教育竞争中面临诸多生存和发展困难。因此,重视人才质量的培养,实行人才兴校、质量立校已成为学校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能够主动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其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和客观要求是培养和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2]。该文结合该校农学专业的实际,提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 “双师型”教师的涵义
长期以来,“双师型”教师是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高职专业课教师的需求,而对高职专业课教师提出的一种素质规范,也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关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学术界曾提出了“双证”说、“双能”说、“双素质”说、“叠加”说、“双职称”说、“双层次”说、“双资格”说、“特定”说、“双师型”说等不同称谓[3-5],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王义澄1990年在其发表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双师型”这一术语。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部门最早指出了“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而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后来,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进一步指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实质,就是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2013年,学者宋睿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概念[6]。他指出所谓带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是指中国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教育行政命令色彩浓厚的教师。并进一步提出,“双师型”教师是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高职专业课教师的需求,对高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这一素质规范。综合以上内容,我们认为,所谓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是指必须具备高校教师资格所要求的基本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学理念,懂得教育心理学,能够运用基本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且在专业上必须具备丰厚扎实的专业特长,尤其是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这里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二是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一定是拥有良好行业态度,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的教师[7]。他们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专业理论课教学,还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性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双师型”教师培养对农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介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之间,它综合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方面的特点,培养既有扎实的学术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职业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发挥地方和国家之间、不同层次院校之间“中间站”的作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农学专业是以“服务地方农业生产、提升农学专业水平”为办学宗旨,以“拓宽农科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农科学生创业素质”为目的,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农科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r学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种子科学与工程的技能和方法。(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具备作物学的基本技能,具有自主创业的基本能力。(7)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农学专业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必须培养出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因为“双师”型教师能够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对农学专业的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突出作用。
3 该校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3.1 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三专一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成立宜春学院。宜春学院现设有16个教学院、71个本科专业。经过十几年来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是宜春学院的一个主要分院。其设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艺、园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生物科学8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专业是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的传统专业,是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2006年被列为宜春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农学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11人;有博士11人,硕士3人,大学本科7人。在21人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仅为30%。“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非常严重,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师来源比较单一,造成“双师”型教师先天性缺乏。如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主要是从农业院校毕业后直接就上了讲台, 没有经历生产实践锻炼, 对生产、经营和管理不熟悉, 缺乏工程技术素质。而来自生产一线且具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尤其缺乏。 二是学校和分院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认识不足,长期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计划,而且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三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双师”型教流失现象严重。四是受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如日常的教学任务繁重,学历要求和评聘职称面临的压力,科研任务重等造成教师提高“双师”能力的主动性缺乏。五是受其他外界因素如企业认识的影响等。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该校农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
3.2 搞好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
“双师”型教师培养无论是对学科发展还是对人才培养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专业来说,其“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认识,积极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及早做出规划,制定培养计划,出台培训政策和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落实培训措施,建立校内“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要鼓励教师不断参加各种培训,特别是生产实践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力度,以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通过建设各种工程如师德工程、“强师”工程、校企合作工程、人才引进或合作工程、“以老带新师徒结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等,打造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教学技艺精湛、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自我加压,端正认识,提高“双师”能力建设的主动性,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积极投身到生产一线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技术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学校要主动与农业部门或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对接。生产企业或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一切便利,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或到企业挂职锻炼, 锻炼其熟悉掌握生产环节和技能操作,并加强指导服务。教师也要帮助生产单位解决面临的实际难题。
参考文献
[1] 葛敏.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培养机制探索[J].高教论坛,2013(10):88-97.
[2] 吴耀兴,陈政辉.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123-125.
[3]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86-88.
[4] 沈嘉.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能力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微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6-27.
[5] 华大龙,华山.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36):9545-9546.
(一)调查对像与方法。本文采取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及毕业的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6份,收回72份,有效问卷70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满意度调查情况。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对目前实施的培养模式满意的占据7.14%,比较满意的占76.19%,不满意的占16.65%。这就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目前实施的培养模式不是十分满意,认为培养模式的某些方面需要改革。
2.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调查情况。(1)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情况调查。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到,认为目前采用的课程设置很合理的占4.79%,基本合理的占78.57%,不合理的占16.65%。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有它的缺限和不合理的地方,还有待于不断修订和创新。(2)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中的学位学分要求是否合理的调查情况。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农村教育硕士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6学分,其中课程学分占28学分,教育实习占8学分。调查统计结果反映出,认为课程学分制要求很高的占7.14%,较高的占38.1%,合理的占54.7%,认为课程学分较低或很低的没有。这说明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学位课程学分要求是比较合适的,但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学分要求太高,难度偏大。(3)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课程知识面的宽度情况调查。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到,认为课程知识面很宽的占4.76%,课程知识面较宽的占38.1%,课程知识面一般的占42.86%,认为课程知识面较窄的占4.76%,知识面很窄的占9.52%。这就说明课程设置在课程知识面方面有待拓宽。(4)对课程知识的前沿性的情况调查。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7.14%的研究生认为课程知识面的前沿性很强,28.57%的研究生认为课程知识的前沿性较强,45.23%的研究生认为课程知识的前沿性一般,认为课程知识前沿性较弱或很弱的分别占到14.29%和4.76%,这反映出课程设置过程中课程知识面的前沿性有待加强。(5)对所在学校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中的重复情况调查。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选译课程内容重复性很高的占11.9%,较高的占30.95%,较少的占52.38%,没有重复的占4.76%。这说明研究生阶段所开设的课程与本科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性。
3.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教学情况调查。(1)所在专业研究生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情况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结果了解到:选译“讲授式”的占64.29%,选择“启发式”的占11.9%,选择“讨论式”的占7.14%,选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占16.67%。这就反映出教师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授课所占比重较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比重较小。(2)安排教学内容应注意哪些方面情况调查。这是一题多选题,选择“内容的实用性、前沿性”的占92.85%,选译“理论教学”的占9.52%,选译“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占80.95,选择“多安排一些学术讲座”占38.1%。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课程内容安排上能考虑它的实用性、前沿性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导师制度情况调查。(1)所接受的导师指导方式情况调查。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选择“单一导师制”的占76.19%,选译“双导师制”的占2.38%,选择“导师指导小组”的占21.43%。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指导方式是“单一导师制”,少数学生接受的指导方式是“导师指导小组”和“双导师制”。(2)学生喜欢的导师指导方式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选择“单一导师制”“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的分别占25%、42.43%和32.57%,这说明选择“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的人数在增加,但还有1/3的人习惯接受“单一导师制”。(3)导师与学生讨论学习及学位论文等相关研究工作的频率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反映出“每周交流一次”的占21.43%,“两周交流一次”的占23.81%,“每月交流一次”的占42.86%,“很少交流的”11.9%。这说明导师跟学生每月交流一次的比较多,但还有部分导师很少跟学生联系交流,导师指导学生不到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5.有关教学管理情况调查。(1)所在学科是否存在合并上课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选择“存在,两门以上”的占38.1%,选择“存在,一门”的占9.52%,选择“没有”的占52.38%。这说明不少学科存在合并上课情况。(2)农村教育硕士能否采取比较灵活的弹性学制情况调查。调查统计数据告诉我们,92.85%的学生选择“可以”,选择“不可以”的点3.38%,选择“不清楚”的占4.7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赞成采用弹性学制。(3)是否有必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才能毕业的情况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16.67%,认为“有必要”的占57.14%,认为“没必要”的占26.69%。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把“在期刊上发学术论文”作为能否毕业的一个条件,这也是学生科研能力的体现。(4)目前培养方案中哪些培养环节应该加强情况调查。这是一题多项选择。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反映出,选择“基础理论”的占21.43%,选择“校外实践研究”的占78.57%,选择“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的分别占35.7%、47.62%和23.8%。这说明学生很想加强的培养环节是“校外实践研究”,其次是“学术报告”。
二、启示和建议
本课题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导师制度以及培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情况是真实可靠的。通过调查我们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导师制度以及培养管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为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修订提供了事实依据。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情况了解到,学生对目前培养模式“满意”的占7.14%,“不满意”的占16.67%,这说明学生对目前的培养模式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导师制度以及培养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立政策性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扩大农村教育硕士招生规模。从访谈及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广西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两所高校可以招收农村教育硕士,目前招生规模太小,每年招生人数在10-20不等,这对相对于城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而显得庞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来说,由于其招生规模太小,这对农村地区教师的素质搞提高的影响并不大,也不可能解决农村地区师资溥弱的问题,所以有必要设立面向整个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政策性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放宽农村教育硕士报考条件,不局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入学,各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也可报考。教育部可采取各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影响,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植。这样才能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农村教育硕士在农村教师中的比例,对农村教育地区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起到真正提高作用。
(二)改革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根据调查情况我们了解到,认为目前课程设置“很合理的”的只有4.79%,“不合理的”有16.67%。这说明课程设置有它的不合理性,特别是课程结构中教育学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而且政治理论课和教育理论课在本科阶段已学过了,有重复性开课情况。这就有必要对目前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使课程改革与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在课型上课程设置要区别于学术型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减少理论性课程,并增加开发新的适合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以实践教育为核心,理论教育为基础,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技能课。如开设一些技能大赛,模拟上课,评课等课程。课程设置必须从实践型目标出发,结合中小学教学实践,多开设一些专业性强而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型课程,力求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社会人才需求为目的。
(三)建立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度。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学生实际接受“单一导师制”的占76.19%,接受“双导师制”的占2.38%;但按照学生意愿选择“单一导师制”“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的分别占25%、42.43%和32.57%,说明更多学生希望接受的指导方式是“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由于高校导师缺乏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经验,所以针对农村教育硕士导师指导方式应以“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为主要指导方式,即安排高校教师同时再配备一位有中小学实际经验的教师共同担任农村教育硕士的导师。在导师指导制度上可由学生自由选择。
(四)导师指导方式应多样化,导师责任心有待加强。导师的指导方式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导师的指导方式也应有所变化,可把多种指导方式融合在一起。从导师指导学生见面的频率调查情况来看,“每月交流一次”的占42.86%,“很少交流”的占11.9%。这说明有些导师对学生指导不到位或干脆撒手不管,对学生指导缺乏责任心,另一方面导师遴选时要坚持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只有那些品德高尚,学术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杜绝那些毫无责任心的教师混入导师队伍中来。
(五)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及知识前沿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从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占64.29%,采用“启发式”的占11.9%,采用“讨论式”的占7.14%,而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没有。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普遍采用“讲授式”,过多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应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师讲授形式,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开设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研讨会和实际教学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其次,从“安排教学内容应注重哪些方面”情况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研究生首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前沿性”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别占92.85%和80.95%。这就告诉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前沿性,更要加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那种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轻经验的指导思想应摒弃。教学内容上要安排一些实践型课程,如“听课”“观摩教学”“说课训练”“中小学校长讲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