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投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企业 对外投资
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在其本身经营的主要业务以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境内外的其他单位进行投资,以期在未来获得投资收益的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条件下,企业对外投资已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动因
(一)国家对企业的“走出去”政策
“走出去”是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战略,以此增加中国直接对外投资,促进产品的多样化,改善本土市场的融资渠道,提升中国公司在欧盟和美国市场的品牌力量。
经常账户顺差意味着对外投资净额在增加。在中国,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即经常账户顺差没有体现为企业的对外投资,而是转化为国家的外汇储备在增加。这种国家代替企业的对外投资模式在金融危机前已经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包括资源配置上的效率损失以及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引起的宏观稳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国开始从政策上放松对企业对外投资的管制,并鼓励企业“走出去”。
企业对外投资用汇约束逐渐降低甚至取消,过去在外汇管制情况下受到用汇制约的投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同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也开始规范和简化,并明确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始制定和实施一些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
(二)中国企业有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广泛积极地加入世界经济中。中国不具有优势的上游生产活动往往在国外,为了寻求供应方的稳定,避免外部冲击对供应链和整个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为了在整个生产链中获得更大的增加值。中国企业具有向国外零部件、能源、资源甚至研发等上游价值增值活动进行投资的战略需求。而且,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也使得企业逐步有了对外转移生产能力和寻求技术升级的需求。
二、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现状
2000年以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此后,各大商业银行明显加快了国际化和海外布局的步伐。尤其2009年前后,中国金融业海外投资的规模更大,也更加引人注目。在这一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25亿美元,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年均增长48%,尤其在增长最快的2003-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57%。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达到671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对外直接投资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外资源能源、市场服务和先进制造业这三个领域,这既不是为了规避出口成本上升的水平投资,也不是为了分散生产的垂直投资。中国的对外投资不是产业转移模式,而是直接投资到自己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这一对外投资模式可称为“价值链扩张型”投资。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中国企业已成功在海外立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外资产和利润的占比逐步上升。2009年底,中国海外银行(含港澳)资产和利润分别占到总资产和利润的20.07%和24.57%,中国工商银行则分别占到3.27%和4.74%,从这两家商业银行海外资产和利润占比的情况来看,国外经营的盈利状况要好于国内。而是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采取了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三是中国企业正在全方位地“走出去”,加大海外布点和投资力度。
三、政策建议
第一,以多种企业联合方式共同从事海外投资。近年来,出于降低投资成本或出于规避政治风险的需要,类似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日益注重联合国外企业进行海外项目的收购活动。如2005年中石油和印度石油联手收购加拿大石油资产一案中,我国国有企业联合他国的企业一起进行并购,也是一种为了降低他国针对我国企业的歧视态度所可以采取的方法。在能源与资源产业“走出去”战略中,应开展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国有出资,民营出力,做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最终实现双赢。
第二,不断改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企业虽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和国际上的大型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仍然有很多弱点,比如管理体系官僚化、机构过于臃肿、集团与下属公司间的关系没理顺等。因此,我国政府在国际战略制定和实施中,应更加重视和支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可以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国有企业的重组,理顺政企关系;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企业体制及其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适应国外监管环境。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机构和欧美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从2012年摩根士丹利出现的巨额亏损来看,发达国家有可能进一步加强监管立法或执行力度,从这一点看,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想在全球立足,必须对国外的监管环境有所了解。
第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国际经营风险与国内经营风险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小步慢走,不断改善内部治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枝仲.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J].中国金融,2013(01).
[2]何帆.中国对外投资的特征与环境[J].中国金融,2013(01).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中国OIL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支持
(一)概念简介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是获取原材料、寻求知识、降低成本、规模经济、稳定国内客户等。
(二)理论支持
目前主要形成了垄断优势学说、寡占反应论、内部化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空间偏好论、估计生产综合理论、比较优势论等各种旨在解释并阐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学术流派。
基于产品周期理论及内部化理论,邓宁提出了产品生产这种理论,后又完善形成投资发展周期论。该理论适用于多类型的国家,具有普遍性,因此成为当代国际投资理论的主流。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OIL分析)
根据邓宁的生产折中理论,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用一国的人均直接投资流入量(IDI)和人均直接投资净流出量(NODI)表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2010年我国人均GNP为4283美元,显然我国现在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第三阶段。
(一)所有权特定分析
1.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来看,2008年、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最高的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位居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次席的是采矿业,列第三位的则是金融业。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金融业的投资净额少于采矿业,但其FDI存量却比采矿业高出两个百分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第三产业,符合边际产业扩张论。
2.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2010年,地方对外投资持续活跃,西部地区增幅最大。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84.8%,浙江、辽宁、山东名列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三位。不难看出,境内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仍为沿海城市,然而西部地区的逐渐崛起势必为今后我国的贸易及对外投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类型
2010年,FDI存量中,国有企业占66.2%,较09年下降三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占23.6%,较09年增加了1.6%;而股份有限公司占6.1%。国有企业仍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主体,但是随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势必下降。
(二)内部化优势
由于市场交易存在竞争壁垒、定价困难、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不完全竞争。此时,为了获取利润,企业选择扩大自己的经营活动,进行对外投资。
对于我国的民营企业来说,尽管规模较小,资金、资源也相对较为有限,但是经过长期发展已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通过形成产业群,以一个整体形式进行直接对外投,便可以充分利用由于形成产业体系而获得的内部化优势。
(三)区位优势
从覆盖面上来看,至2010年末,中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投资覆盖率达到72.7%,其中对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90%和85%。我国FDI在亚洲非洲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地处亚洲,在亚洲区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省去了交通运输上的诸多不变因素,因此享有在亚洲的绝对领导权。而非洲的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更为便宜,所以也是理想的投资地。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千变万化的国际局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仍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一)抓住机遇,努力寻求发展
尽管企业难免受到世界经济局势不稳的波及,但是通过近年来快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资金和经验,因此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讲,资金相当充裕,具有比较优势。当然风险问题不能被忽略,在选择对外投资的东道国时,要考虑到各种商业风险,做好应对市场变化的准备。
(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为FDI新动力
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开始崛起,为对外直接投资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继续开展,西部地区未来会逐渐与东部沿海并驾齐驱,增加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三)继续扩大投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将逐渐让位给私有企业。现阶段,国内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更多的私有企业将在国家的支持下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满足世界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大的市场利润。日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会涉及到更多领域,同时也会逐步提高在欧美市场上的FDI份额。
四、结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取得一定的成就。经过连年增长,2010年末,我国的对外投资流量已位居世界第五位。现在我国仍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内企业也已经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因此,未来我国的对外投资流量仍将处于上升阶段。尽管对外投资流量上已取得一定突破,但我国的政策法规仍不够完善,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劣势。在未来,政府有必要完善法律法规,为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提供更为完备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泽明,陈晓红. 内部化理论评述:兼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趋势[J].
[2]周升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趋势与政策[J].东亚论文,第 75 期.
[3]桑百川.FDI的未来机会[N].中国经济周刊,2010(1).
[4]齐晓华.中国学者有关FDI理论及模型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5).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12-0063-06 收稿日期:2010-08-07
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公开提出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势头。仅在五年之后的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即已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汹汹来袭的2008和2009年,当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均出现大幅下降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逆势增长,为实现我国产能的国际转移和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保证我国有力应对危机冲击,乃至增大我国在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中的话语权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走出去”战略确已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推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更公平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随着对外投资而来的海外利益对于维护和实现我国的发展利益更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陈伟恕,2009)。
一、现状与特点分析
(一)国内过度依赖资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国际延续根据本文作者的不完全统计,2008~2009年以中国企业为买方的跨国并购,仅交易额超过1亿美元的就至少有34宗,金额合计达571.3亿美元。其中,目标领域为能源产业的有13宗,交易金额277.54亿美元,占1亿美元以上并购案交易总额的48.6%;矿业15宗,交易金额262.34亿美元,占交易总额的45.9%;公用事业1宗,交易金额15.8亿美元;商业服务业1宗。交易金额8.58亿美元;制造业3宗,交易金额7,04亿美元(见图1)。我国跨国并购高度集中于能源和矿产行业,首要地是由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战略所决定的。近年来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国内现有的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都构成巨大压力。中国需要放眼于国门之外,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安排,保证以石油供应为主的能源安全,保证价格稳定。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使中国能够介入大宗商品市场,跟其它资源强国同台竞争。通过海外投资。掌握尽可能多的石油及其他资源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资源行业资金密集度高的特性同时也就决定了我国海外收购以大型企业为主体。
然而,过度依赖于进口资源对中国经济自身的伤害也将是极为严重的,便利地获得进口资源将弱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固化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因此,就根本而言,维护国家海外投资利益的最根本措施,在于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真正有效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问题是,从目前迹象看,在今后一个不太短的时期内,我国海外投资的主要领域仍将是能源、原材料领域,这也就意味着东道国对我国投资的疑虑与可能的摩擦并不会很快消除,从而难以获得长期的海外投资利益。
(二)增长高速。发展滞后自“走出去”战略提出并付诸实施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自2002年我国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以来直至2009年底,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达到48.6%,远超出同期GDP、出口贸易额、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率,且在绝对值上与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到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达559.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418.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4.87%;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839.7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1472.8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0.06%。据商务部最新预测,200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预计达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存量则已达1905.8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6.63%(见表1)。
但从整体来看。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构成中所占份额极为有限。2008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相当于出口额的2.93%,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0.97%;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GDP中所占比重为3.40%。2009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相当于出口额的3.60%,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到0,88%;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GDP中所占比重为3.87%。而在2007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在GDP中就已分别达到2.03%和16.80%,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更是分别高达4.71%和35.07%。中国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已有一些研究者基于经典理论的分析指出。中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匹配的(薛求知等,2007)。
(三) 国际拓展迅速,所占份额有限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迅速铺开。在2003~2008年的短短5年间,投资覆盖国家和地区新增35个。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12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覆盖率达71,9%。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0000亿美元,境外实现销售收入5343亿美元,境外就业人数达102.6万人,其中外方45.5万人。2009全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尽管发展迅速,但从总量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所占;份额仍然有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ATD)《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所载数据计算,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世界份额的2.25%,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排名第1位,低于瑞士、比利时、荷兰这样的小国,排在俄罗斯后面;存量份额占0.91%,排名第25位。低于香港、台湾,排在巴西、爱尔兰、奥地利之后(见表2)。相当于当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的14.3%和6.2%。200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排在美、日之后),第三大吸引外资国(排在美、法之后),第一大出口国,以此而论,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我国相对而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是不合理的,增长模式是存在
一定缺陷的,与世界经济融合的紧密程度仍然有限。
需说明的是,200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地位的比重有较大提升,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急升至4.34%,但此现象的背景是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剧跌43%。全球FDI出现严重萎缩无疑也是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拖累,在此情形下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保持6.5%的年增长率虽已属极为不易,但其真正的实力和发展水平尚需长期观察。
(四)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从“走出去”战略实施开始,跨国并购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就成为重要形式,并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这与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从2002年的仅有2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205亿美元,6年间上升百余倍。特别是在进入2008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迅速上升,在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占49.0%。并且,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世界跨国并购市场上所占份额已超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据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份额,在发展中国家并购交易中所占份额突出,已达到1/5(见表3)。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2009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2008年全球跨国并购额比上年下降了34.7%的颓势背景下,中国的非金融行业跨国并购却比上年剧增了225.4%。进入2009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表现不仅要好于同期全球跨国并购交易,而且还于2009年前三个季度出现逆势急升,特别在第三季度出现大量成交。跨国并购交易的逆势上扬,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局面的平稳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五)国企,特别是央企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在我国进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境内投资者中,就企业数量而论,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连年降低,从2003年的43.0%下降到2008年的16.1%,降幅接近2/3。在投资存量上所占的比重,虽在两年间快速下降了11.4个百分点,却仍然高达69.6%。值得关注的是,国有企业的让出,却并没有使私营企业相应地增加更多的份额。在企业数量上,私营企业一直维持在10%上下徘徊;在投资存量上,到2008年底也只有的1%。外资、台港澳资企业、集体企业亦称微不足道。异军突起的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企业数量上,有限责任公司在2008年已占有半壁江山,比2003年的22.0%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在投资存量上,达到了20.1%(见表4)。
能更加鲜明地反映出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优势地位的指标。是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分别所占的权重。中央企业和单位仅占境内投资者数量的5.6%,但在存量中却占有81.3%,在流量上更是达到85.4%(见表5)。
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资委监管的136家中央企业中,共有117家发生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占中央企业总数的86%。2008年末中央企业在全球127个国家(地区)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791家,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357.4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当年总流量的64%;年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6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63.3%。特别是在石油等能源领域方面的对外直接投资,完全是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
自2002年我国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起的历年数据均显示出,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一直都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中的力量悬殊对比,不能简单地被解读为某种挤出效应。首先,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John,1997)通常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需具有OLI优势,而这恰是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短板。其次,我国“走出去”战略的目的一直以来都基本上明确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产能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所需资金规模巨大,并且能得到当地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在我国,有能力占据这些前置条件并因而能得到国家支持的基本上也只有大型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前景,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总体实力的继续增长而逐渐明朗起来。
(六)受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政策变动影响显著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受国际形势特别是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时国内的政策性因素也发挥着强大作用。特别是进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后,随着危机的发展和国内反危机措施的出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出现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局面。
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在愈演愈烈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中,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比上年下降了14.2%。这一下滑趋势在2009年更为显著。在此背景下,2008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保持着同比增长229.0%、环比增长50.6%的高速发展势头,但到了危机全球性爆发的下半年,同比增长骤降为48.4%,环比增长更是下降为-36.9%。到2009年上半年,总体上看局面仍在继续恶化,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下降为一51.7%。环比为-23.5%,但实际上从第二季度起已止跌回升,当季投资87亿美元,较上季(环比)的37亿美元增长了18亿,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37.6%。到第三季度,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04.7亿美元,超过了前两季度的总和,较上季环比增长1353%,同比增长190.4%,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8.7亿美元,已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其中投资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1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4个。整个2009年下半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90.7%,环比增长249.2%(见图2)。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大型企业是跨国经营的主力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长沙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万向集团公司等一些优秀的民营大型企业,都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展国际业务,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
2.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大多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企业跨国经营的大型项目不断增多,技术含量也日益提高。财政部涉外司和外经贸部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的调查显示:68.7%的企业认为其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3.2%的企业自认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18.1%的企业在区域内领先,说明跨国经营企业一般具有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经营状况良好,并具有一定的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企业赢利状况良好的占90.3%,其余9.7%则处于亏损状态。年出口额1000万以上的企业约占70%。
3.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以独资和控股为主。由于跨国经营的特殊性,其风险往往大于国内经营,为了规避风险,我国企业大多选择独资或控股51%以上的投资方式,以便取得支配地位,掌握境外企业经营的主动权。
4.境外企业的管理以自派人员为主。对于境外企业的管理,除了海尔采取本土化策略外,其他企业均采用生产车间或自主决策的管理策略。而且九成以上的企业采取以自派人员为主的方式,把握着经理、财务、技术等关键部门和岗位。
5.企业在产品上大都有某些竞争优势。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52.4%的企业认为自身拥有技术和质量上的优势,18.8%的企业认为自身拥有价格和性能方面的竞争优势,17.8%企业认为拥有品牌优势,还有11%的企业认为其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拥有差异性优势。
6.跨国经营企业以贸易型和资源型为主。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行业,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工程承包、旅游餐饮、咨询以及农业开发和合作等领域。但投资的重点仍集中在贸易和资源领域。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普遍较小,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都比较分散,投资成功率较低,缺乏竞争力是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普遍状况。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1.企业制度落后,经营机制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企业在海外建立企业后,不能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仍旧沿袭国内经营的策略,使得企业在国外的发展处于被动局面。而且由于我国多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取向方面存在扭曲,责权不对称,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等,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企业不能适应国际经营和竞争。
2.资本实力不足,缺乏规模优势。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国有银行体系并未与国际接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惜贷”现象。
3.适应国际竞争的人才匮乏。国际竞争非常激烈,跨国经营需要技术、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等方面适合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由于传统体制因素影响,我国企业中人才的待遇和培训比不上外企,人才大量流失,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增大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和困难。
4.信息和服务缺乏。大多数企业无从获得到国外投资所需的信息,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市场、行业和产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而且无法得到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的服务,企业往往有对外投资的愿望,却无法实施相应的计划。有时即使实施了,也会因为信息缺乏而使风险性大大增加。
5.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水平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即使是当前非常看好的家电行业,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而且创新不够,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由于国内广大企业还远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多数为加工贸易型,产品也大多只是进入低端市场。
6.管理环节过多,监管体制不畅。由于跨国经营的主体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严重的管理环节过多和审批时间太长的问题,一个项目分别要经过国家、省、市三个级别,经贸、外经贸、外汇三条线的审批,经常使企业坐失良机,而且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国有企业境外机构来说,加强监管是提高经营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境外企业监管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
三、推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对策
1.把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纳入国民经济的战略规划,结合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对外投资战略。明确对外投资的重点区位、产业、行业和企业,对已确定的重点区位、产业和行业,应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确定部署、方法和措施,分阶段实施。在区位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有优惠政策、政局稳定、双边关系友好且双方有相当经贸合作基础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在行业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资源导向性项目、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家电和轻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以及被欧美等国家征收反倾销税而使我丧失市场的产品领域。
2.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仅有一些内部规定或实施办法,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政府应加快制定和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法》,明确投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对外投资企业的权益,优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环境。
3.建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促进体系。一方面,在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支持,加快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对外投资审批权限,逐步放宽境外投资外汇管制,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努力解决制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瓶颈,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企业返回的资源产品应给予进口配额、税收和外汇等方面的支持。参照法国外贸保险公司的做法,设立境外投资保险机构,对境外投资进行政策性保险。
4.加大研发力度,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强化所有权优势,进一步推动实施高精尖技术产业化。提高对外投资的技术含量,增强对外投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对外投资的层次结构,提高对外投资的成功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外汇储备 产业升级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同步。1979年,大型国有企业可以向外经贸委申请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格,到1985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还不足3亿美元;自1986年起,非国有企业也获得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格,可以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到1990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7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开始鼓励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走出国门,到2005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已经达到572亿美元,流量也达到122.6亿美元,已经成为分析全球经济时不可忽视的力量。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虽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在全球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小,2005年分别为1.6%、0.5%,但是,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了长足发展。图1和图2分别展示了对外投资流量和存量的增长情况。
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共分布在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的71.2%。另外,从境外企业的国别分布来看,香港、美国、俄罗斯、日本、越南、澳大利亚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45.6%。从存量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占存量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0%和16%;而在北美洲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较少,所占比例只有7%和6%。
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从行业分布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从流量上看,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商务服务业为49.4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40.3%;制造业为22.8亿美元,所占比例为18.6%;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分别为22.6和16.8,所占比例分别为18.4%和13.7%;以上几项加起来则占到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91%。从存量上看,情况也大致与流量相同。图3显示了2005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行业分布。
二、我国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什么中国企业会产生强烈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呢?总的来看,我国企业实施直接对外投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动机。
1、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购买能源和各种资源。我国的经济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经济增长对各种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强。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折合22.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43吨标准煤。在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以能源消耗翻一番支持了经济翻两番。但在这一轮以投资为主要拉力的经济增长期中,中国的能源消耗强度明显增长,能源弹性系数大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购买海外资源和能源成为我国企业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这种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表现形式是购买外国资源公司、购买矿山油田等资产。
2、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购买技术和品牌。虽然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是,中国的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技术和品牌,使得自己处于产业链条中的中低端,大部分利润被外国企业获得。而购并外国企业是获得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的捷径,因而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成熟的海外企业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例如,上海汽车收购老牌的罗浮汽车就是一例。
3、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销售渠道。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中国企业面临着国内产能的过剩和海外市场的壁垒。据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出口遭遇了诸如配额、反倾销、技术标准等各种贸易壁垒,涉及金额为全球之最。我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避免各种壁垒,增强在海外市场的销售能力。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就是一个例子。
三、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在日益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将越来越大。那么,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会给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对外直接投资将逐渐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改变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06年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外贸顺差和从事投机的热钱不仅使中国市场上流动性过剩,而且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对外直接投资为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找到了一个出口,不仅能够获得比外汇储备资产更高的投资回报,而且还能够降低流动性、改善货币政策环境。
2、对外直接投资将有利于改善中国出口格局,拉动我国境外承包、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行业的出口。传统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业。但是,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我国国外承包工程发展很快,2005年已经达到200多亿美元的营业规模,比上年增长25%。同时,我国机械设备行业的出口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出口收入由2000年的368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1045亿美元,年增幅达到23.21%。
3、对外直接投资为我国国内很多产业带来了产业升级的契机。在依靠资源投入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将竞争过度、技术含量落后的产业能转移到海外市场,而国内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升级型的产业投资。
4、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我国释放产能压力,有助于熨平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引发的经济波动。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相对国内供给能力而言消费需求不足,如果没有其它方式释放产能,就会导致市场价格下跌、投资回报下降,最终会导致国内投资出现大幅度波动。对外直接投资为我国产出找到了新的吸收渠道,从而弥补国内需求不足,最终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增长。
(注:本文受到华中科技大学985研究项目“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创新基地”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200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商务部。
[2] 刘红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 王锦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问题及政策建议. 世界经济研究,2004 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