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议专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课岗证”一体化 会计专业 融合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115-02
“课岗证”一体化是指在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加入国家职业标准对会计人员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在教学中结合岗位实际操作鼓励学生考取会计相关证书,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理论学习、岗位实践和获取证书的“课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课岗证”一体化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并将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将会计相关职业证书考试标准与课程大纲相衔接,做到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能力融合,理论学习与职业证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具体来说,就是将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有效地融合到大学的核心课程当中,形成基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课岗证”一体化的核心课程体系。
一、现有会计教育模式的不足
会计相关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为理论教材内容授课+部分实训课程+期末纸质考试,包括:按教材讲授相关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等;按实训教材组织相关实践练习,如ERP沙盘模拟、虚拟账务处理等;期末考核以纸质考试成绩为主,结合课堂表现、实训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这种模式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岗位技能,对学生通过相关资格考试的帮助也不是很大。
(一)考核方式单一。对于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会计专业,以理论纸质考试作为主要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并且无法全方位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会计相关专业能力要求包含全面的会计岗位操作技能,必须通过全方位的考核和评价模式,才能更好地督促学生把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尽快提高相关实践操作水平,争取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偏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现有会计课程的安排,先根据教材顺序讲授会计要素的发生和计量办法,再选取相关案例进行适当练习。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由于教师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缺乏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实训环节形式化,技能要求模糊化。实训过程按照传统的实训教材安排,笼统地展示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岗位情况和业务种类介绍,展现了企业所有的会计处理流程,但缺乏对每一个处理流程的细化,缺乏实际操作环节练习。实际工作当中,很多会计岗位都分得比较细致,实训课程与企业实际会计业务情况脱节,导致学生对会计岗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无法达到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同时实训课时安排较少,缺少实训场地和器材,实训的效果不是很显著。
二、推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岗位要求与执业证书考取深度融入到课堂日常教学中,通过三者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大量岗位操作技能练习课程,同时有针对性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会计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使毕业生同时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岗位操作技能和执业证书,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有利于普通高校创建自己的精品专业与精品课程。高校的发展与生源的扩大离不开精品课程的创建,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推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必经之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已深入开展,各类高校都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探索,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应把握时机,积极通过推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类型多样的会计类精品专业与精品课程,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素养,促进普通高校会计专业的发展。
(三)会计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能够在准确掌握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按照会计基本操作规范进行建账、会计凭证整理、登账、对账、试算平衡、财务报表编制、结账以及基本财务分析等工作,此项工作流程较长,工作内容较为繁杂。虽然会计准则是全国统一规定的,但是如何正确运用该项准则则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唯一的和绝对正确的标准化答案,而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实际操作和师生互动及长时间的工作积累方能形成,所以,实践能力培养一直都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普通本科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使学生适应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校会计专业必须建立“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坚持以下原则:
(一)相关课程与会计岗位的要求相融合。高校应依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设置与会计岗位高度结合的教学体系,例如,可以构建“四环双轨制”的实践育人体系,也就是要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实践。
(二)相关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可以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时,尽量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时间保持一致,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课程开发与构建。“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是将财政厅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和财政部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融入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实现专业知识和社会认证相结合。课程与职业证书相融通后的课程体系,分成四个学年来实现。
第一学年:完成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出纳实务、资产岗位会计核算、往来岗位会计核算和薪酬岗位会计核算的学习,能够获得相关技能认证。
第二学年:完成资金岗位会计核算、成本会计岗位核算、财务成果会计核算、主管会计岗位核算、纳税实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内容的学习,要求没有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获得该资格证书,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部分学生可以报考助理会计师证。
第三学年:完成会计信息系统-供应链、会计综合实训等学习。
第四学年:安排顶岗实习,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获得企业颁发的企业实习经历证书。
(三)相关课程与职业技能比赛结合。为了检验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各类行业团体和各级教育机构均在组织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也为各院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由于此类竞赛以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为主,学生要在规定时间里在线按手工和电算化的操作要求完成总账、分类账、报表、核算、供应链管理以及往来项目管理等模块的处理,学生要综合运用全部所学知识并以团队为单位展开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此项任务,积极参加此类职业技能比赛对于会计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
四、推行“课岗证”一体化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急需创建双师型结构的教师团队。要将“课岗证”一体化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理论素养,还要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双师型结构的建立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例如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导致很多教师不能深入企业实践,缺乏实践经验。
(二)教材不能满足“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许多高校现用的教材都是偏理论而轻实践,已经不能满足“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也正是因为教材的实用性较差,影响了“课”与“岗”的一体化。
(三)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不到位。“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例如“课”与“岗”的一体化,需要有众多的企业与学校合作,但企业与学校的社会责任与目标定位不同,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学校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帮助学校能够与供学生实习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当然,资金的支付也同样重要,必须具备完善的实训室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才能更好地保证“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五、解决办法
(一)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并分批次安排理论型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由学校牵头购买各种网络视频资料供教师学习,深入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并带入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同时,分批次安排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深入企业脱岗实践。争取在3年内使双师型教师达到教师总人数的70%以上。
(二)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高校可以将各自的优质资源共享到一个公共平台,各个高校在此平台吸取别的高校的资源,取长补短。
(三)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会计类专业实施“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学校可以建立专门针对会计类专业的相关基金,或者建议当地政府加大对会计类专业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保障学生对基本学习设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青松.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经济,2012,(19).
[2]龙菊梅.电大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4,(6).
关键词:社会保险关系 转移续接 问题 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迁移较为普遍。由于当前的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与续接显得较为滞后,难以适应现今劳动力大迁移的局势。基于此,有必要对当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以便找到较为适宜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途径,使我国社会保险获得长足发展。
一、何谓社会保险关系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而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保险一般由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构成。社会保险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社会再分配,发挥稳定社会生活、繁荣经济的用途。
(二)社会保险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关系即参保人员的缴费与享受的法律权益的实现。也就是说,社会保险关系即指社会保险计划中当事人之间由于社会保险所建立的关系。社会保险关系所涉及的主体包括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保险人指社会保险机构,它受社会和政府委托,作为一个社会公共组织代表社会和政府行使社会责任,对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转移续接、资金管理等负责;投保人指具有投保条件的特定经济组织或者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社会成员;在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下的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与投保人是一致的,社会保险只对投保人发生关系。我国规定了社会保险缴费的最低年限为15年,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保险机制运作过程中,这些保险关系体现出一种连续性。
二、当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主要问题
(一)跨地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的退保问题
社会保险基金作为一种社会保险的组成形式,它通常是以各主要省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通常来说,当地为了保护自身的社会保险基金不致流失,在劳动力发生转移时,一般采取保护性措施,只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险个人账户,而保留劳动力社会保险中经济组织支付的那部分社会保险,这就形成了劳动力在向其他省域转移过程中的退保问题。退保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保险转移续接的不力。退保不仅打击了个人参与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使投保人的权益难以得到合法维护,也使国家因此丧失了大量的社会保险基金,动摇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基础,不断拉大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给社会保险制度的推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而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顺利推行。
(二)跨区域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中的保障真空
随着城镇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也逐渐得到推行。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完全是依照城镇社会保险制度来推行的,这就使得在推行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险的复杂性被忽视,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续接过程中的社会保障真空。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区域间的投保基数存在着相应的差别。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险投保基数较高,而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域社会保险投保基数则较低,这就使得劳动力在经济情况不一致的区域间流动时,会出现保障真空。例如,一个从青海到广东打工的工人,按照当前的社会保险转移续接政策,他在广东地区按照当地的投保基数进行投保之后,如果投保期限不够15年的话,它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将转移续接到青海当地,他缴纳了广东地区较高的社会保险基金,却依然享受不到广东当地的社会保险待遇,只能享受到青海当地的社会保险水平,造成该工人在广东地区社会保险事实上的保障真空。而同时,由于该工人在广东地区投保,青海地区的社会保险机构并没有获取该工人的社会保险费用,在该工人进行社会保险转移续接时,青海地区往往不愿意接受该工人的社会保险关系,造成该工人投保在两地都难以得到保障。
三、改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问题的措施
(一)消弭区域间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的障碍
为了促使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国家应该打破以区域为单位的社会保险统筹关系,在全国范围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统筹关系。只有实现了社会保险的全国统筹,才能够保障人力资源在全国的自由流动,促使我国人力资源得到最佳调配。在全国统筹的层次上,国家可以充分根据各地劳动力的需求,制定社会保险的全国统筹标准,使社会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顺利推行。例如,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到发达地区工作,发达地区使用了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就要充分尊重劳动力个人的意愿,由劳动力本人选择按照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险基数或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险基数来缴纳社会保险基数,而不是按照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险基数来缴纳社会保险,这也是对落后地区劳动力的一种补偿,同时也能够保障劳动力至少能够享受一方的社会保障,不至于出现社会保障真空。
(二)建立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险转移续接机制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险机制尚未形成,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转移续接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从实际来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机制,为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提供重要保障。例如,建立一个专门农民工社会保险机构,制定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基数和缴纳标准,并建立相应的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保护措施,使农民工无论在何地参与工作,都由农民工保险机构代收社会保险费用,累计记取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缴纳年限,从而有效避免了农民工不断的退保问题,也保障了农民工应该享受的社会保险权限。
参考文献:
[1]刁春燕。有关我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经济职能 转变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确立并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经济职能未能发生转变,政府在经济职能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日趋突出,对正常的经济活动产生干扰,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在经济职能上进行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政府要从宏观角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制定规划、协调发展、服务人民、监督调控的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等,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统筹安排。这些职能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扰乱正常市场经济活动的违法犯罪进行有效打击,对市场正常运行进行监管,防止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符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在经济职能上的建设要对市场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进行监督、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加强监管、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缩小贫富差距并消除两极分化、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上,必须要符合市场经济体系的规律与特征,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起着决定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作用效果显著。但是,如果市场脱离政府干预,那将导致市场的决定作用失灵。价格由于供求关系出现变化导致价值上下波动,使资源出现浪费,部分行业出现垄断的情况造成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发生,最终出现对抗性的矛盾,造成社会动荡。市场配置资源本身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例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存在市场因素的关系决定了政府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来弥补市场的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这就要求政府的经济职能要不断进行转变。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经济职能要进行转变的要求。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再加上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所以在针对实际国情上,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政府在经济上要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同时要把发展方式进行转变,避免走向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能转变的方式
(一)从掌控市场职能转变为市场调控职能
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当中,政府包办一切,对所有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直接承担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市场配置的资源逐渐得到增加,使政府对相关资源的控制有所放松,但是政府在部分职能上面管理内容仍然较多较死。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仍然需要市场来发挥相应的职能,政府不应过多的干涉。但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环境仍不健全,部分企业在经济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市场经验能力不足。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发展无法对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政府在部分职能上要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的管理上要有选择有重点。
(二)从直接管理职能转变为间接管理职能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最大问题是我国政企合一现象,虽然政企分开的经济体制改革仍然在进行中,但是政企分开已经成为经济生活的重大趋势。只有将微观经济的职能交给企业,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涉有所减少,才能对市场经济条件的环境建设上有所完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将相关审批的项目要逐渐减少,政府在市场经济建设当中绝对不能出现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情况,在相关决策上要有透明度,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度,通过转向间接管理的职能,为企业正常经济生产提供一个平等、独立、稳定的环境。
(三)从参与竞争职能转变为制定规则职能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我国确定到现在仅仅只有25年的时间,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确立。但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新旧体制的转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政府在经济体制的转轨上的问题要引起重视。但由于政府参与市场活动并进行监督管理的现象一直存在。因此,在职能转变上政府应为市场服务,来对市场活动进行监管,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四)从管制市场职能转变为服务市场职能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要从原来的管制市场职能到服务市场职能进行转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当中,经济市场活动的中心是政府,一般由政府对市场的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成为了经济活动的中心,之前的旧体制对市场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政府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经济活动上应主动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市场反过来对政府的服务管理提出更好的要求,因此通过两者的互动,政府能更好的服务市场。
关键词:体育专业;社会养老;网络管理
1 前言
人口老龄化是在发展速度快及高龄化态势显著情境下来临的。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中国人口老化速度是极其迅速的。全国老龄办在2006年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202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205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1.78%。据相关研究可知,自理能力随年龄增大而不断降低。80岁以上的老龄人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老年人口的25%,老年长期护理照顾需求压力将会非常大【1】。
大学之为大学,其职责无疑是为社会造就可用之材,其根本出发点与归宿点无疑就是“服务社会”。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报告,在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学校体育场地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按照以上数据,全国每2329个人拥有一个体育场地,2006年高校在校生约1738万人,平均605人拥有一片体育场地。依照比例是全国人均数的3.85倍,相对社会体育场馆优势明显【2】。高校体育设施有专门人员负责保养维护,安全性和耐用性上超过社会体育设施。因此,地方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面向社会服务,以此可以由体育专业建立养老的示范点以及学生实习基地。
总之,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出现了“空巢家庭”,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而现有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在管理、服务、资金、人员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一、体育专业具有精良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人力资源,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地和人文条件;其次,政府通过对高校教育资金的投入,在进一步改善校园建设的同时,也为养老中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环境和人文化境,既加强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有缓解了社会养老压力,一次投资,达到双赢的效果;第三,切合实际是学校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学校针对养老中心调整课程设置,培养相关及专门型人才,丰富学生勤工俭学、实习及就业的新的渠道;第四,老年人拥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他们严谨的态度也将监督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双向发展的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尽管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社会养老基金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养老制度的安全运行,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难见成效。形成这种困难局面的最基本原因,是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过少,覆盖面过窄,尤其是参保规模出现持续萎缩的倾向。
2.1 传统的社会养老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是人间正道。在政治和经济学意义上,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抚养费用,是进入社会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组成部分,劳动力再生产是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劳动者的收入不足以抚养子女和父母,由政府的社会保障资金来补贴。这里的家庭概念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形成的利益共同体。所谓家庭就是这样一种利益集团,它们是由法律关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成员间彼此具有供养义务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基本单位。他们每一个人的劳动力使用价值中,都物化了前辈的劳动,形成他们劳动力价值的必要生活费用中,都必须包括他们应该赡养人口的必要生活费用。
2.1.1法律规范的强制
我国的宪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都规定赡养扶助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若子女违背这种法定义务,则要受到相应的制裁。同时,199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0条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这些规定表明,家庭养老是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公民必须无条件地履行。
2.1.2老年人口与家庭的经济互动
老年人口从家庭获得养老资源,可以看作是老年人口与家庭经济互动的结果。老年人口在年轻时的劳动收入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家庭成员的消费,平生几乎无积蓄;同时,在他们进入老年后还放弃闲暇,为子女提供家庭劳务,甚至有疾病的老年人亦不例外。因此,老年人从子女处获得的养老资源,可视为老年人提供收入和劳务的延期隐性支付。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持续上升,老年人口扶养比增大。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在城市和农村具有普遍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用全国总的老年人口扶养比来粗略地说明目前老年人口扶养比增大的趋势:1997年老年人口扶养比为10.35%;2000年上升到15.60%;而到2050年,则猛增到48.49%。同时,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内部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高龄(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快于低龄老年人口。老年人口扶养比的增大,高龄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意味着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增加,家庭养老资源需求增加。
事实上,中国家庭结构正趋向核心化和小型化。代际分离使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生活照料产生了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演变加速,代际隔阂增大,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难度增加,老年人口的情感需求难以获得满足。所以说,现有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养老的需求。
2.1.3传统观念束缚,社区养老意识不强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孝”文化的国家,几千年以来都推崇家庭养老,因此,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4社区居委会行政性强,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社区由于长期受到单位体制的挤压,本身的发展并不完善,社区组织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学者指出这造成了目前社区养老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行政化色彩很强的法定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大背景下,为配合上级的要求建立起一些养老机构,这些养老机构在体制不顺畅、资源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在福利化和经营化取向之间左右为难;另一方面,又因为社区本身服务质量欠缺、居民的不认同等因素影响,使得这些养老机构生存举步维艰。
2.1.5社区资金不足,来源不稳定
资金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社区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补助、社会筹资、个人捐赠、适当收费几种类别”。现在政府补助在逐渐增加,但是相对于社区需求来说,它还存在很大缺口。目前社区还没有很好地启动利用社会筹资和个人捐赠机制。因此,社区资金主要以自筹为主,这既消耗了社区集中于专项养老事业的精力,也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且不具有稳定性。
2.1.6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供需不平衡
有资料表明:托老所,18.9%的老人需要,仅有0.5%的老人得到满足;保健指导,36.8%的老人需要,仅有9.3%的老人得到满足;家庭病床,42.5%的老人需要,仅有14.8%的老人得到满足;定期体检,57.8%的老人需要,仅有7.6%的老人得到满足;应急服务,45.1%的老人需要,仅有0.7%的老人得到满足。同时,很多社区服务设施仅限于一些简单、基本的运动器材,而且并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特点。在一些老年人急需的比如医疗设施、老年人服务中心、老年人商品方面投入不足,使得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与服务对象的需求时有脱节。
2.2 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现状
调查得知,高校体育资源较为充裕,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基本上能满足学校教学需要以及日常体育锻炼活动需要,由于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进行,一部分高校新修建了一批体育场馆设施,使高校的体育资源得到充实。从表1、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资源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多数社会群众认为目前体育健身场所、设施还不够充裕。各高校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的一些法规的约束,都建有一定标准的体育设施与场地,但这些体育资源仅限于学校内部使用,并未对外开放。相对而言,他们的使用率较低,如果实行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和社会养老相结合,不但能缓解广大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而且也能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使用率。
2.2.1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的资源优势
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报告统计,高校体育场地拥有量占全国总数的3.4%以上。大多数高校除了体育场地相对较为充足外,非体育专用的空地也相当多,而且环境幽雅,绿化面积大,是进行体育活动,开展健身运动的理想场所。周围的老年人在余暇时间,既可健身又可领略知识殿堂的文化熏陶。因此,高校体育资源的空间因素对社会养老的健身条件而言是其他体育设施所不能比拟的。
2.2.2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从使用的时间上是可行的
据调查发现,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的高峰期一般集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与训练时,大致时间为上午与下午及课外活动时间。清晨和晚间使用率不高,节假日与寒暑假则更低,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高峰期。因此,在使用时间上,开放高校体育资源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影响不大,充分利用节假日及寒暑假学生离校的时间,能有效提高学校的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表3 社会群众体育锻炼的时间统计 n=600
2.2.3高校体育资源具有社会化的人才需求
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的学生以及学生体育骨干作为学校体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体育技能和丰富的体育健身知识,在完成本职工作与学习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从事对群众体育健身锻炼的业余指导及活动的组织。有专业的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是群众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需要。
因此,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不仅解决了社会群众参加体育锻炼需要体育指导员的问题,也为体育教师与学生体育骨干施展才能提供实践机会。
2.3 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的可行性分析
2.3.1以地方高校为依托,联动推进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从南方诸省市的发展来看,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是积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国内乃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最有效的途径。从实践轨迹来看,地方政府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这些省市的地方政府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采用了多种鼓励措施吸引高校前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这些措施包括直接经费援助、贴息贷款、各种免税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类似鼓励区域发展的措施,称之为区域“胡萝卜”政策。这些区域发展以高校作为知识经济的原动力,极大的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升级发展(如广州郊区番禺,以及上海的松江、杭州、宁波、无锡的郊区等)。
2.3.2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具有明确的政策指导
在全民健身的大潮中,体育场地、设施与指导人员不足成为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拥有一流体育资源的广大高校,并未向社会开放,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制约。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经明确指出:“各种国有体育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各省根据纲要制定了高校体育工作规划,为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
2.3.3共建教育,开放教育市场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发展正在从工业加工型为主转变到城市文化与高等教育为主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我们一定要根据其人文和地理特征,从根本上转变,利用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定期的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深入发展,其关注焦点逐渐发生了转变,从宣传开放理念、积极实践,转向了深层次问题,如高质量的资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更有效地促进教学应用等,这些也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要从目前以求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康复保健服务、暂托服务、医疗照顾服务、娱乐学习服务、情感慰藉服务等一体化的服务。让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选用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
2.3.4统筹兼顾,开发人力资源
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由于各种疾病增多,生活不能自理,与子女的沟通也越来越少,常常会产生孤独寂寞感。对他们应以学校为依托,以高校人力资源为载体,以照料服务为主(即家务助理服务),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洗涤、购物、餐饮、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对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和缺少家庭照顾的高龄老人,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也可依托学校文化资源使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体育、教育活动。为老年人构筑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救助网络。要通过社会救济和低保线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温暖活动。学校方面要动员学校各方面力量,组织自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子活动,使老年人在学校中安度晚年。
高校不仅要教会人们在文化继承中运用智慧去选择精华,而且要创造时代需要的新精神、新文化,要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起示范、传播和带头作用。因为高校云集了一大批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有知识渊博、堪称师表的教授、专家和学者;有经过严格筛选、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有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有丰富的馆藏文献;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这一切使得校园文化能够始终处于社会文化潮流的前沿,处于领先一步的地位,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先导。
2.3.5协调发展,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是为高校社区师生员工服务的卫生机构,在医疗机构的定位中属非盈利性机构,承担着初级卫生保健的三大功能,即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最终目的是稳定教学秩序、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高校医院在长期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对服务范围内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中的高校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老年教职工的疾病谱主要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需提供定期随访、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各种上门服务项目,而这正是养老卫生服务的内容之一。同时,由于高校中人员比较密集,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以,高校医院的医疗保健服务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医疗服务,而应为老年人提供一种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
总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过快及高龄化态势显著情境,现有的社会养老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需要, 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对社会养老起到管理与示范作用势在必行。因为只有两者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文资源和地理资源的优势,更好的填补社会养老在模式和服务上的单一和不健全,使其资源得到最佳的互补和配置。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是可行的,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使社会养老的服务上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学校教育与养老相互融合”的养老新观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可以使地方高校体育场地资源、体育指导员为老年人提供很好的运动处方、康复保健的方法与实践指导。
3.1.2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可以让老年人感受到大学校园强烈的文化学习氛围,对老年人从心理上摆脱孤独、寂寞、忧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1.3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可以使地方高校医疗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种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
3.1.4老年人在经历一生的风雨洗礼的人生经验和心得体会,是学生享用终身的财富。老年人发挥余热,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老年人讲座和座谈,向年轻人传授人生的哲理,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有意义。
3.1.5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给社会体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是走出现在体育教育死胡同的一条有效道路,是改变社会对“体育人”认知的捷径。
3.2 建议
3.2.1以高校体育专业为龙头构建社会养老网络,必须走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道路。
3.2.2.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不断加大对这一事业的投入,并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政投入机制,既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又解决了社会养老的疑难问题。
3.2.3建立高素质的管理与服务队伍。在校园中用2至3年时间,通过培训、考核等形式,培养一批热爱养老服务工作、有护理专业知识的骨干,并逐步建立持证上岗制度。
3.2.4营造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拓宽思路,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创办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的思路, 建立社会养老与地方高校资源共享这一模式,让地方高校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社会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需要。
参考文献
[1]孙建丽.社会转型期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262-2264.
[2]刘小平.对我国高校体育场地与人力资源及社会共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6).
[3]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4):39-41.
[4]张小强.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化养老体系的构建[J].中国民政,2006,1.
[5]卡佳.美国退休社区与居家援助养老[J].社区,2004(12):26-28.
[6]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旗妇儿工委办公室:
按照《关于“两纲”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的通知》(妇儿工委办发〔2020〕2号)文件精神,我局对照问题整改清单进行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题研究妇女儿童会议次数较少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我局进行整改,加大了专题研究妇女儿童会议次数,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加强专题研究次数。
二、各成员单位联络员更换频繁,工作衔接不够顺畅
以前的单位联络员有所变动,在合并后就一直是一位联络员,没有变动情况,工作人员在旗妇女儿童联络微信群中,工作衔接顺畅。
三、成员单位档案资料还不够完善,比如,38个成员单位只有4个单位有“两纲”实施情况自查报告,但内容还不完善,需重新撰写
我局有“两纲”实施情况自查报告,在接到整改通知后,继续完善了内容并重新进行撰写,现已撰写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