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践的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子白板 中职英语教学 实践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45-02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单词量几乎为零,口语练习机会较少,口语表达能力极差,更不用提阅读和写作能力了,而学习兴趣在逐步下降。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目前都处在思想、心理逐步成熟的阶段,或者说是叛逆的阶段,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代沟,如果严格管理,只会使有些学生更加反感和叛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被动,掌握基础知识都是一项非常高的指标,更不用说探索知识、独立思考的目标了,所以教师应该从本质入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用纪律强迫学生遵守。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步进军教育行业时,电子白板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模式,也在不断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而且能够很快融于课堂中,能够被学生接受和喜欢,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课堂质量在逐步地提升,电子白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一些难题,同时能够吸引学生听讲,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所以说,电子白板是教育教学的福音,尤其是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堪忧,更需要电子白板来提升教学质量。但是电子白板只是教学的一项辅助工具,如何运用电子白板在中职英语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才是最关键的。
一、电子白板概述
电子白板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其把计算机、投影机、黑板等教学工具结合为一体,更加直观地进行教学,并且能够把一些课堂内容及时保存下来,分为背投式、交互式、复印式、红外式白板和光学电子白板五大类,常用于教育教学中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把电脑与手写板连接起来,在电脑上进行操作会直观地显示在白板上,而在电子白板上进行书写和操作,也会直接显示在电脑上,而且在电脑上还可以以图文、视频等形式进行保存,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总结,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电子白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电子白板,方便教师教学。电子白板能够把多媒体和黑板联系起来,便于教师进行授课,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首先,教师身体健康得到保护,传统的黑板教学或者黑板+多媒体教学,教师都逃脱不了粉尘对健康所造成的威胁,电子白板,可以免除粉尘对教师健康的侵害;其次,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更方便及时地传递和修改一些临时性的知识点,比如发现电脑文件上的错误,可以及时进行更正,或者在某处知识点上即兴想起需要扩展的知识点,就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及时加上去,对于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非常方便和快速;同时还可以及时保存本堂课所讲的内容,便于教师在备课时能够通过之前保存下来的内容做及时的参照,避免知识点重复或者遗漏某些重要知识点,而且教师在通过以往授课保存下来的内容,可以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或者授课技巧等,便于教师进行及时的工作总结,对于以后工作的调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电子白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注意力。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便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电子白板虽然是教学辅助工具,但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加直观地营造出学习英语的氛围和语境。怎样让电子白板发挥成效,吸引学生集中精力,激发浓厚学习兴趣才是电子白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践的关键。
比如教师在讲解中职英语课程中“What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这节课时,首先就可以借助电子白板进行图片展示或者小视频放映,让学生猜想这些图片或者视频传递的信息是什么节日,这样能够很快吸引到学生融入课堂,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一边放映,一边在在电子白板上进行书写,而且还可以添加对一些节日吃什么食物和节日习俗等的知识讲解,或者引申一些历史人物、情景故事等,使多媒体与电子白板融为一体,把这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书写出来,以及与之对应的图片展示出来,图片和文字更直观地展示了所学内容,从视觉、听觉、联想等感官上刺激学生的大脑记忆细胞,使所学内容轻松易懂,学生自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而且电子白板还能直观地展示一些小游戏,在课堂互动环节,或者学生学习激情不高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做游戏,通过这种放松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习激情。
(三)在电子白板下形成互动式英语教学。电子白板可以不用拘泥于课件内容、课堂形式,随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课件内容的更改和调整,这种及时的作用更方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这种动态性的随时调整课堂形式、气氛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够被学生所接受,而且更利于教师设置情境,通过音频、图文等内容加强学生的参与强度。
比如,在讲解“An adventure in Africa”这节课时,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和多媒体的结合,设置一个情景模拟冒险,让学生描绘出“Toby”的冒险路线,先通过电脑把场景中的一些地点设置出来,但是要打乱顺序,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程之后在电子白板上对这些地点进行连线排序,或者先采用听力的形式对冒险之路进行放映,让学生先熟悉一遍路线内容,并自行对路线进行描绘,再把正确路线展示出来,之后再对每一个地点进行详细讲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印象,巩固了重要知识点的内容。这种动态互动式的课程对课堂能够轻松把控,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样化,很容易提升教学质量。
(四)电子白板可以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评价。英语教学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水平的,所以评价是对英语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不仅可以弥补教学中的疏漏,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在复习阶段也能更好地整合知识点,进行整体结构的创建。复习阶段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也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因为英语知识点较多,且比较零碎,容易出现混淆记忆,利用电子白板可以建立一个复习结构框架,并且其中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添加,把半学期或一学期学习的内容全部整合归类,对于一些相近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对比记忆,更加系统完整地呈现学习知识点,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加深记忆,而且当教师发现之前的讲解内容有所遗漏,也可以在复习阶段着重讲解。这样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很容易印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不仅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提升学生复习期间的学习效率,而且培养学生对总体架构的把握,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理解学习内容,不仅仅是通过记忆,更重要的是学习英语的规律。
比如,在识记一些固定短语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遗漏一些介词或者用错介词,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的形式,对一些重点词汇或者介词进行专门的添加或者去掉的直观的演示动作,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远远比仅仅是口头上的强调所产生的效果要大得多。因为可以借助电子白板通过多方位的感官刺激达到对学习内容的加深记忆。
总之,电子白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要如何实践好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电子白板的研究,使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投入更多的实践应用,发挥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相关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爱萍,李雪.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4)
关键词:行动导向;电子技术;教学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电气运行与控制等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般电子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门槛低,基础知识薄弱,对于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很难掌握,而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灌输式”教学,即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会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局面。这就很难实现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电子行业技术工人的目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德文Handlungsorien-tiertesLemenundLehren一词,直译应为行动导向的学与教,是近年职业教育理论的一种新趋势,被誉为世界先进职业教育方法之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以“行动导向”为主要方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完成任务的途径去学习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运用到实践中去。它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方面:第一,以能力为本位。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不断实践的过程为学习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势必要用到一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探索这些知识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以任务为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教学过程符合职业活动规律,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确定。第三,以学生为主体。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师是引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教师点拨、总结为辅助。第四,以评价来激励。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对实践过程、生产的产品、合作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来激励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案例
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些方法的统称,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七种:项目教学法、大脑风暴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对象来选择不同的方法。笔者认为,这几种教学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使用。笔者在课堂上也尝试使用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现以“流水灯电路的制作与调试”案例来说明。
1.明确任务
一是创设情境、项目引入。可根据企业真实工作情境,编写一个“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该学习项目在企业中是真实存在的,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如:在校企合作中,笔者学校接到某公司的订单,要求在两天内生产一批不同流动速度的流水灯,制作完成的电路需达到产品的要求、性能和技术指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接手这个任务,应该如何完成,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制作、调试流水灯。随后,教师通过PPT视频播放现实生活中流水灯的应用,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及激发学生自己尝试的欲望。二是描述学习任务。针对本学习项目描述其学习和工作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进行有机结合,而不能只描述工作过程。以流水灯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为例,学生接到项目后,明确项目要求,制订工作计划,根据项目要求,通过Protues仿真技术对原电路进行简单分析,并改造出不同于原电路流动速度的电路图,然后通过检测元件画出布局与接线图焊接布线检查调试一系列步骤,在万能板上制作出流水灯电路。制作完成的电路应能符合一定的电子安装要求并能可靠安全工作后,交付老师验收,并签字后,由组长统一收齐,交与教师。三是协助分组、项目分解。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在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分组,采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方法,模拟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流程,设置质检员、制图员、技术员等不同岗位。分组教学和角色扮演的结合实现了因材施教,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责任和职业意识。
2.制订计划
首先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为了让学生在工作中按时完成任务,要求每组制订计划。另外,通过小组协作、商量制订计划,形成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此时,教师巡回观察,对学生在制订计划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必要的时候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但是指导要以不干扰学生工作、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前提。之后是点评计划。完成制订计划任务后,教师对各组进行点评,以使学生增强工作信心。
3.工作准备
复习回顾,引导探究。教师通过PPT展示实物图与原理图的一一对应,让学生回顾与认识元器件,其中电阻、电解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是已经学习过的,但是发光二极管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元器件,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来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特点,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及观看多媒体视频正确掌握识别与检测元器件的方法。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为保障学生和设备的安全,同时避免繁琐、提高效率、节省资源,每组的制图员运用proteus仿真软件画出原电路并进行简单分析,与此同时,另外两名学生则在旁边进行督促、讨论与共同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改造出不同于原电路流动速度的电路图。此时教师只做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查看工作页。
4.计划实施
计划实施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对于重点问题,需精讲,排除学生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工作是:任务一,领取元件,每组组长根据本组改造设计电路中涉及的元器件各领取3套,此时组长充当分拣员的角色,并分发给组员;任务二,检测元件,保证电路质量;任务三,为制作后的电路考虑总体布局和整体美观,画出元件布局及走线图;任务四,插装与焊接,为保证焊接质量,需注意焊点的要求,必要时由组内技术员提供技术支持,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任务五,检查并调试,电路制作完成后组内互相检查,及时修正,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确认电路无短路,通电调试,调试时小组内一人调试,两人监督,保证安全;任务六,测试关键点电压,为能顺利理解电路工作原理做准备;最后,为腾出空间,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按7S的要求整理现场。
5.分析验收
产品验收,优胜劣汰。教师让各小组由质检员验收本组的产品,并填写生产任务单与验收单,然后交付教师进行验收,让学生了解产品的优胜劣汰规则。行为导向,得出结论。教师选出两块电路板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抛出问题:找出异同点。通过共同点(都是两灯一块亮灭,从而引出电路结构分析),以及不同点(发光二极管灯流动速度不一样),引出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演示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使抽象的知识点更为直观化,同时结合学生测试的三极管集电极电位,得出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并通过仿真得知充放电时间的快慢决定发光二极管流动的速度,从而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6.总结拓展
为使学生们对本次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制作电路的规律,需撰写总结,交流心得。为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升华,可以布置拓展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创新。
三、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注意事项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组织协调及沟通能力,成为一个有问必答的咨询师。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来加强教师队伍。“请进来”即从企业技术人员和职业技术师范学校中引进相关师资;“走出去”即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业参加顶岗实践工作。这样有利于教师拓宽知识结构,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对行业的人才需求有一定认识,也就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2.完善教学场地建设
要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场地。第一,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分小组围坐在一起的课桌椅。这是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必要的辅助工具和方便小组讨论的坐法。第二,电子操作实训台。这是学生在制作与调试电子电路时必要的工位。第三,计算机。行动导向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因此需要上网查找资料等,另外,在分析电路过程中需要对电路进行仿真帮助理解。这一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一位教师主讲并指导实操,因此理论实践教学场地应统一,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为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了保障。
论文摘要:结合高职院校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现状,以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对数字电路设计性实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实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验考核机制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深人,实验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已从过去单纯的验证性实验逐步深人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从利用实验来加深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深人到将实验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目的仁‘〕。
1高职院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字电路实验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机电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并按实验指导书的实验步骤去完成实验,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失去了“实验”真正的含义,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技能差,无法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2)0
2开设数字电路设计性实验采取的措施
通过多年来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了开设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电子系统设计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2005年我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加强基础训练,培养能力,注重创新”为指导思想,在面向各类专业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开设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数字电路设计性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1构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数字电路设计性实验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实验教学,是结合数字电路课程和其它学科知识进行电路设计,培养学生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及探索性[[4]。数字电路设计性实验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实验任务和实验条件,自行查阅文献、设计方案、电路安装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为了提高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心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特点与规律,构建了基础型、提高型、创新型三个递进层次的数字电路设计性实验课程体系。三个实训模块的内容坚持以“加强基础型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创新意识”为主线,由单元电路设计到系统电路设计,循序渐进,三年不断线,为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提高电子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空间,如图2所示。
基础型设计性实验是课程中所安排的教学实验,学生在完成了验证性、综合性实验以后,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技能,结合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单元电路,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实验要求根据实验室所拥有的仪器设备、元器件,从实验原理来确定实验方法、设计实验电路等,且在规定的实验学时内完成实验。如表1所示。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及应用,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查阅文献等能力。
提高型设计性实验对高职院校来说,可认为是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它体现了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课题内容是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及实验技能来设计比较复杂的系统电路,如表2所示。整个教学过程可分10单元,每个单元为4学时,每小组为一个课题。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设计题目确定课题,查阅文献、设计电路、电路仿真、电路安装调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等,完成从电路设计到制作、成品的全部实践过程。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学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报告撰写趋于成熟,善于接受新器件,团队协作趋于成熟。
创新型设计性实验主要为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技能熟练的优秀学生选做,为“开放式”教学,实验内容主要是结合专业的科研项目、工程实际及全国或省级电子设计竞赛的课题。通过创新型设计性实验,强化学生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为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字电路设计性实验课程体系将数字电路基本原理、模拟电路、eda技术等多门课程知识点融合在一起,从单元电路设计到系统电路设计,深化了“系统”概念的意识。在每一轮设计性实验结束后进行总结,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对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了解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大胆创新,设计不同的方案。
2. 2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中心依托省级精品课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基础”、省级应用电子技术精品专业建设,合理规划,制定了实验教师队伍培养计划;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培训;专职实验教师参加实验教学改革研讨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到实训基地担任实验教师tb},形成一支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跟踪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勇于创新并积极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的专兼职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实现了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 3开放实验室
为了保证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中心实行时间和内容两方面开放的教学方法。学生除了要完成教学计划内指定实验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规定以外的实验项目。为了提高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学校制定了系列激励政策,调动了实验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
2. 4建设创新实训室
为了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给优秀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提供展现创新设计的舞台,中心先后投人了30多万元,更新了实验仪器设备,建设了一个软件环境优良、硬件条件先进的创新实训室。该实训室配置了计算机、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扫频仪、数字存储示波器、单片机系统设计实验开发系统、打孔机、制版机等仪器设备〔7〕。
2. 5完善实验考核机制
对于数字电路设计性实验的考核,不能仅靠一份实验报告或作品来评定成绩,要关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如以100分计,分别从实验设计方案(20分)、实验方案的实施和完善(40分)、设计的创新性(20分)、实验报告或论文、成品(20分)几个环节来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为了激励优秀学生,激发创新欲望,中心建立了“创新设计性实验优秀论文、作品评奖制度”,对经专业教师评审选出的优秀论文、创新作品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准备
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 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存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2、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环节
2.1 适时办理交接手续
专业队伍一进场,总包单位就要求限时扫管,办理交接手续,否则不让穿线。而专业队伍从自身效益出发,匆忙办理交接手续怕漏项,总是一边穿线一边扫管,拖延时间。针对这个问题,管理人员要要求专业队伍增加人力,集中扫管,抓紧办理交接手续。
2.2 现场督促补管
在穿线过程中,经常遇到管路不通和漏做管盒的问题;开始总包方的对漏做的管盒处理比较容易接受,时间一长,就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拖着不补。为此,尽量要求弱电专业施工方将漏做的管盒一次查清、搞准确,并耐心与总包方说明。
2.3 分清专业施工界面
强电和弱电的施工设计图纸界面往往分不清, 如气体灭火控制屏的220V电源线、空调机的控制柜至电源箱间的管线等虽属于强电的范围,但在强电施工单位仔细审图,及早提出问题,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修改,让强电方施工有依据,避免扯皮现象。
2.4 耐心磨合,交错施工
甲方、监理人员要深入现场,掌握各专业施工进度,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土建施工时要督促风、水、电等专业的配合,电磁屏蔽施工前要组织各专业施工队的汇签,制定局部的施工进度配合计划,检查落实每一步琐碎的施工工序等等。做到各专业施工逐步适应计划,以期达到较好的磨合,得到较高的质量保证。
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
3.1 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 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 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3.2 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巾,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 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 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3.3 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 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4、设备安装环节的质量控制
由于电气工程专业性强,在工程投资少、时间紧、作业面宽、工程繁杂、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若不分轻重环节,势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在监控过程中,应认真学习、因地制宜、总结经验、分析工程实际、抓住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坚持报难制度、处理解决关键性质量问题、避免施工中的偷工减料和系统混乱状态的发生。
4.1 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脏,一旦出了毛病,人员和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为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毫不放松,严格按图施工和规范验收。
4.2 电力电缆
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若质量不高,就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工程中电缆集中、数量多,规格从4~185ram2的三芯至五芯电力电缆不等,如不分门别类、严格审查,就会出现施工混乱、以次充好,造成运行中电缆过热、发生危险的现象。
4.3 配电箱
配电箱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表量, 也是电力负荷在现场的直接控制器。要使工程中的动力、照明以及弱电负荷能正常工作,配电箱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工程中配电箱型号复杂、数量多,大部分配电箱还受楼宇、消防等弱电专业的控制,箱内原理复杂、设制严格。
电气系统施工队多个专业又有自己的使受用特点, 在设计中受各方干扰的情况较多,会造成设计修改通知单增加,配电箱内的设备和回路修改多。若施工单位在订货时只考虑按蓝图订货而忽视修改,在安装时只顾对号入座而不仔细地进行技术审核, 就满足不了有关专业功能的要求。甲方、监理方应对现场的配电箱按设计修改通知单逐一核对,纠正开关容量偏大或偏小、回路数不够的错误。电气设备的上下级容量配合是相当严格的,若不符合技术要求,势必造成系统运行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差,埋下事故的隐患。
5、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
5.1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5.2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5.3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 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关键词:质量检测;电网结构;分布式;DSP;ARM;网络;监测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工业体系不断进步,新能源在被开发之后已经广泛地接入到电网中,使我国现有的电网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大量的电子设备会造成不对称符合和非线性符合现象,这种情况导致电网使用质量不断出现问题。在电网使用过程中,电能质量的恶化及其相应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电网的调度部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一些列相应的技术从系统的角度对电网电能进行全方位检测。
一、电能检测系统的构架体系建设
在对电能质量网络进行监测的过程中,相关检测人员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数据传输上面,通过网络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测,将高质量的电能传输到指定的电能质量检测管理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电能进行采样抽查,再通过电能监理的后台数据库进行采样抽查,科学管理监测结果数据[1]。同时,各个相关部门在对电能的实用接口进行数据库访问时,应该将其中涉及到的各个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1]。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电能检测和电网中变电所的科学检测和与电网对接过程中的一些用户的电能质量进行可续性检测,在监测过程中采用分级、分层的原则,对各个子级权限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通过各种合理的表格和数据,来充分了解电网在使用过程中运行状况。
二、电能质量检测系统的单元节点设计
(一)在监控终端节点方面的硬件设计
在监测系统使用的过程中,终端节点采用了ARM和DSP两种模式的双CPU处理,在这个处理系统中,DSP的主要功能是对模拟数据的采集,初步压缩处理等环节的作用,ARM模块则主要负责接收DSP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传输的数据和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进入到后台数据系统的这一过程,其监测装置具备运算速度快等方面有点,能够更好的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DSP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选用的是32位的处理器,其最高工作频率可以达到40MHZ,在芯片方面也具备很强的兼容性。ARM模块在电路上集成了S3C410的处理器,在接口处设置了RS232的串口和一个相应的以太网连接接口,系统在总体形态上具备体积小、消耗电量低等方面的优点,其处理能力比其他传统系统具备更强的处理能力。
(二)在监控终端节点方面的软件设计
在对监控终端阶段的设计和使用中,软件设计同样可以划分为DSP和ARM两个不同的软件模块,DSP的模块软件部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通过采用汇编语言,在检测过程中来实现对A/D的有效转换,同时,在串口使用过程中,其底层部位可以进行科学有效的驱动,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采用C语言来实现。在ARM模块的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小部分,其中一部分在运行过程中,针对网络设备的最底层进行驱动,另外一部分则是通过对DSP模块和后台进行科学有效的通信,充分起到控制作用,同时对监测点的管理进行有效监控。
三、在电能质量监控中对监控中心软件的管理和运用
(一)完善监控系统设计管理
在监测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用到PROFIBUS技术,这种技术具备开放式通信系统的工作标准,在使用方面,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同样可以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从而大大简化了相关的ISO协议,在管理方面要充分参考网络协议结构,大大提高了数据输送的效率,减少了输送时间,同时具备输送效率高和可靠性好等方面的特点,在管理和维修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在系统的主监控站选用过程中,要完全支持PROFIBUS等方面的协议和 DP的图形化文件操作性,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提供了相对便捷的管控对象,将对象的链接和标签作为编辑工具,在使用中将通过检测系统内部强大的控制函数和组态软件发挥作用,真正实现与虚拟仪器平台的兼容,从而有效改变了传统工作中的监测系统更新速度方面的问题,解决故障状态下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缺点。
(二)数据库系统软件
在电网调度系统的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有效传送,通过数据对所有监测点的电能质量进行科学统一的管理,将电能的相关质量数据集中于一个稳定的数据库中进行科学的处理分析,再根据数据库的显示制定出相应的有效措施。在具体检查过程中,要采用SQLSERVER进行管理和存储,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各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上传,对各项已经上传的数据和经过程序处理的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包括各项历史数据、事件数据和历史参数等,在查询过程中为客户端提供相应的接口。数据库软件的相关服务器是通过API的接口程序,来与后台之间完成数据调用的。
(三)相关应用系统软件
应用系统根据程序的使用类别不同,可以具体划分为系统程序和后台程序两种,系统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以通过相应的系统程序,来完成对数据库的管理和相关设备的维护,在系统用户进行登录的过程中,系统对不同的管理人员设置了不同的权限,具备权限的人员通过后台的账号和密码可以进行到系统管理,来完成一系列操作。其中的设备维护模块中,维护人员要通过安装相应的监测点软件,来对系统的监测硬件完成一些列的修改和删除、添加等方面的操作。数据查询功能可以对各项指标和数据进行查询,查询到节点在运行过程中所监测到节点的不同工作状态。另外,要充分利用DPPROFIII的总线作为实现目标,通过实时操作系统来进行程序控制,计算机要通过以太网来实现目标的通信过程,在实现目标端的过程中同时将这些参数有效传输到主机接收端,实现监测过程的高效化和监测手段的科学化。
结束语:
本文通过笔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基于对嵌入式网络构架和Agent等方面技术构建的研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意见,通过电网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真正实现了电量的动态监控。同时,在工作过程中系统在不同的地点同步安装了很多个触发和监控设备,能够对监测过程中出现的谐波和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录入,通过有效的措施改善了局部局域网质量,在技术方面起到了支撑作用。监控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构建了拓展性强、层次分明的监控网络,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王玲,康健,邹宏亮,崔大伟,李晨光. 实时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0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