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债券市场格局

绿色债券市场格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债券市场格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债券市场格局

绿色债券市场格局范文第1篇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将着力解决种子、化肥、农药的假劣问题,重点做好春耕备耕、三夏、秋播三个关键农时季节的农资监管工作。通过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遏制区域性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切实增强基层农资监管执法能力,不断提高农资监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农民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金融时报

个别地区天然气供不应求 发改委多措施稳定供应

数据显示,预计201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达1300亿立方米,市场缺口为5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1000亿立方米。为缓解天然气供应偏紧状况,实现稳定供应,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一是协调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化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国内主要天然气生产企业,采取各种经济、技术措施,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二是加强监测和协调,根据季节特点统筹安排天然气资源,做到有序供气,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协调解决;三是加强需求侧管理,制订天然气供应序位表,首先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公交及公共事业等重点用气;四是研究制订天然气利用政策,推动用气结构优化,实现有效合理利用;五是加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工业项目管理,严禁盲目建设,促进天然气市场有序发展;六是加强对油气田及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安全保护工作,维护天然气供应体系安全稳定。

――中国新闻网

煤炭探矿权申请暂被叫停

经国务院同意,国土资源部近日出台《关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以避免因煤炭勘查投资过热而出现产能过剩,保持煤炭生产基本稳定。

该《通知》明确规定,除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煤炭开发项目和使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或省级地质专项资金开展煤炭普查和必要详查的,可以设置煤炭探矿权外,全国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使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或省级地质专项资金进行煤炭勘查,要制定煤炭勘查专项资金计划,经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同意后,按规划有计划地设置煤炭探矿权。所设煤炭探矿权要按照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该《通知》指出,已经批复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凡现有的矿业权布局与批复的矿业权设置方案不一致的,要进行整合和调整。同时强调,如发现有违规出让煤炭探矿权行为的,国土资源部将依法追究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中华工商时报

企业年金基金准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月28日联合公布了《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企业年金基金获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交易。

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

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自建立以来,积累的企业年金基金近1000亿元,安全、合理运用这些资金显得十分迫切。

此次的《通知》,主要从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制度安排以及债券托管账户开立的条件、程序和交易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年金基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此外,企业年金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利于拓宽其投资渠道、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年金基金的进入增加了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类型,将促进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有利于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

央行有关人士透露,下一步,央行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出配套政策,引进住房公积金、投资理财工具等各类投资主体,丰富和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队伍,促进市场快速发展。――新华社

商务部:六举措促农业发展

商务部为推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日前向外界公布了六项举措。第一条举措就是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鼓励各地研究制订符合中国农产品特点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政策,推动完善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并且通过开展海外市场研究、营销策划和产品推介活动,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知名度。

另外,商务部称2007年要力争建设10万个连锁化农家店,到2007年底累计建设农家店25万个,覆盖75%以上的县市,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针对去年开始实施的“双百市场工程”,商务部今年将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流通法制建设,重点加强对农产品批发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大力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工作,推动“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引导农产品进入大型连锁超市销售,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

与此同时,商务部今年将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商网建设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建设,利用新农村商网平台开展常态对接服务和集中对接服务,建设以县(市)为主,覆盖乡、村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

在商务部公布的六项举措中还包括开展“三绿工程下乡”活动:一方面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上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和安全消费。

――第一财经日报

曹玉书:西部开发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难点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强调,在中国总体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里,西部大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

3月1日,国新办就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举行新闻会。曹玉书是在会上回答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曹玉书说,我们要深入地推进西部大开发,也需要其他地区包括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因为只有其他地区加快发展了,特别是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了,我们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才能增强。我们国家整体的实力增强了,财政收入不断地增加了,那么我们才有能力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实施一系列的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在内的扶持和支持的政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四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曹玉书说,在总体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里,西部大开发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大开发是我们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推进总体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的过程中,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仍然非常重要。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的力度不能减少,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投入不能减少。当然,西部地区也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的过程中要倍加努力。

――中国新闻网

田成平:将建立社保基金管理使用信息披露制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日前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将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今年要尽快归还被侵占挪用的基金。同时研究制定从源头上预防的措施,建立基金管理使用的信息披露制度。

2006年8月,审计署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不含上海和)2005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在1999年前发生的违规问题金额23.47亿元,2000年以来的违规问题金额47.88亿元。

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显示,违规问题包括动用保险基金对外投资、购建办公用房、委托金融机构贷款、借给企业等多种形式。

田成平说,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生命线,劳动保障系统管理的基金规模庞大,上海违规动用社保基金案件和去年在审计中发现的其他问题也都说明当前在社保基金管理监督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他表示,今年要认真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尽快归还被侵占挪用的基金,同时要查处审计发现的违纪违法案件。田成平指出,要建立基金管理使用的信息披露制度,落实基金要情通报制度。

――上海证券报

王金祥:西部对外商开放力度和领域比其他地区大

3月1日,国新办就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举行新闻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金祥在会上回答提问时称,西部地区对外商开放的力度、领域都比全国其他地区要大。王金祥指出,西部大开发六年多以来,我们感受到在取得各项成绩的同时,有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就是西部对外开放的水平、吸引外资的水平还不够高。西部利用外资的总额占到全国利用外资的总额只有3%左右。所以,今后西部大开发能不能够持续、快速地向前推进,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

在哪些领域对外商有什么样的好处?对此,王金祥说,西部地区对外商开放的力度、领域都比全国其他地区要大。中央关于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国务院的33号文,都明确了对外资投入西部应当享受的优惠政策和他们可以得到比其他地方更宽松的投资优惠,包括外资进入的限制,包括外资进入的领域,都有明确的规定。

王金祥称,在规划中,我们提倡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希望外资能够跟我们国内的优势企业一起,共同来抓住这个机遇。

第一, 能源及化学工业;第二,西部优势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希望吸引外资参与西部优势矿产资源的开采,特别是深加工;第三,西部特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业;第四,装备制造业;第五,高技术产业;第六,旅游及与旅游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中国新闻网

吴敬琏:今年中国改革面临哪些挑战?

吴敬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问题,“九五”期间又把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规定为一项基本目标。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依靠更多的物质资源投入,仍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途径在于毫不动摇地沿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既定方向推进改革。当前,如何动员和引导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是继续推进土地管理制度、能源和资源价格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幅度强化市场机制在关键生产要素的配置中的作用,减少乃至彻底消除某些领域中生产要素价格因政府干预而形成的扭曲。

这些改革如能取得较大进展,将会校正市场信号和激励机制,从而进一步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绿色债券市场格局范文第2篇

从面上看,现在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已由原来融资渠道单一、过于依赖银行贷款逐步拓展到从多层次融资市场获得资金。目前,仅直接融资渠道就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报价系统和产权交易“五级”融资市场。初步培育了以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河南为特色的“东西南北中”区域产权交易市场格局。从1998年开始试点到2008年底,全国已发展各类融资担保机构4300多家,累计为7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1.75万亿贷款的担保。目前约有10个省市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试点。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促进了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从点上看,中小企业存在着企业规模小、资信等级低、信息不对称、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财产有限、运营管理不如大企业规范,在交易合同、知识产权、房产和土地使用权等方面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由此带来的银行惜贷现象,使银行信贷变得更加谨慎,也是中小企业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多年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困难,但对如何解决、怎样解决中小企业中长期发展融资途径提出了严峻挑战。

中小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破解融资难题是一种尝试。自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两年多来只在深圳、北京和大连三地发行了3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额度仅为18.2亿元。纵观“07深中小债”、“07中关村债”和“09大连中小债”成功发行,带给中小企业的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优化了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一批高成长型“高端”企业脱颖而出,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级别。忧的是环节太多。其一是企业审批程序烦琐、收费高。其二是发债成本高。据了解,3只中小债的综合成本是高于当期银行利率水平的。其三是缺乏退出机制。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集合发债企业是不可以中途置换退出的。其四是发债审批周期长。由于协调跨度大,组织周期长,与企业资金需求不能同步,影响了企业积极性。其五是集合债的门槛太高。依据《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不低于6000万元,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能够偿付公司债券1年利息的,才可以发行债券。从三年来发行3只中小债情况看,不言而喻,反映了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局限性,也令意欲涉足集合债这条融资蹊径的企业难识庐山真面目。

绿色债券市场格局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碳金融体系衍生品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8-030-04

一、引言

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成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科学家们警告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先后于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了四份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的报告,引起了各界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广泛重视。在此背景下,人类开始反思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

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并未形成约定俗成的定义,一般是指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低碳经济已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很多学者,将低碳经济视作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的一场新浪潮,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并将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在实践中,低碳经济的外延不断拓展。低碳经济意味着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在这过程中,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技术的支持,也依赖金融体系的支撑。而金融体系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实现其各项功能,应该具备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金融体系也必须同步变化。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从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到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计划,碳排放权成为一种独特的商品,且已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交易市场已逐步建立,并发展成为年交易量超千亿美元的大市场。这类新兴市场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连通,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与之相关的货币、贷款、投资等金融问题相应产生,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活动日渐增多。金融业已在低碳经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低碳经济也对金融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受环境容量制约的困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中国产业发展模式、转换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战术突破口和战略大方向。当前,中国布局发展碳金融具有多重作用和重大的意义,将有利于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能源结构多元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服务功能。作为一个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大,碳金融发展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构建碳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型为低碳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低碳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对于货币体系的影响

从过往货币的演化历史来看,在特定条件下,计价、结算主要商品的货币,将可能成为国际货币,影响货币体系格局。18世纪中叶,生产方式从手工劳动向蒸汽机等动力机器转变,煤炭成为了主要能源,使得与煤炭绑定的英镑成为国际货币。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使得石油的能源地位提升,主要石油出口国的角色助推美元崛起。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20世纪70年代,因与沙特达成 “不可动摇”的协议,美元成为了石油唯一计价货币,美元霸权地位在牙买加体系下得以巩固。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一直保持着以美元为主导的格局。

如今,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迈入低碳经济时代,未来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到了化石能源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了碳排放权额度的制约。新兴碳排放权商品的特殊性质,及其交易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影响货币体系格局的新因素,因而排放权商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也将可能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

目前,碳市场分布在世界各国,建立在不同的交易机制基础上,并未形成统一的市场,所以计价结算货币存在多样化特征。在世界碳交易总量中,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占据九成份额,欧元是碳排放权商品现货及衍生品市场的主要货币。随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国国内碳市场的兴起,美元、澳元、日元、新元也开始成为碳市场货币。同时,由于《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交易,除了欧元、美元为该市场的主要货币外,中国、印度等项目开发大国也有采用本国货币作为核证减排量价格单位的趋势。未来,在国际减排目标日趋严格、碳市场规模日渐扩大、不同市场间融合度日渐提高的前提下,与碳排放权商品绑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将会直接影响现行货币体系的格局,冲击美元霸权地位,助推多元化新格局的演进。

一些学者还提出了“碳币”的概念,将碳排放权商品作为衡量世界上各种货币币值的新标准,进而形成信用货币与碳币挂钩的“碳本位”货币体系。这意味着碳排放权商品未来需首先演变为各国储备币种,并最终担当锚货币的角色。但是,碳排放权商品是基于国际规则和各国法规而形成的信用商品,并不拥有稳定的价值基础,因而与以贵金属或其它实物商品为基础的“商品本位”不同;同时,碳排放权商品发行、认证方式多样,与以国家支撑的各国货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亦不同。因此,在现有的规则和市场体系下,用碳排放权商品作为锚货币形成“碳本位”体系,建立全新的“商品信用本位”将会为世界货币体系带来更多动荡的因素。

综上所述,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已经开始影响各国币种的地位,影响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货币关系,但是将碳排放权商品称为“碳币”或者期望形成“碳本位”货币体系的观点,仍然值得商榷。

(二)对于投融资体系的影响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素就是资金与技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资金的投入。因而,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对现行的投融资体系既提出了量的要求,也提出了质的新要求。

第一,建立投融资环境标准,引导金融资源在低碳经济时代实现更有效的配置。通过建立一套科学、清晰、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和方法,帮助金融机构摆脱忽视项目环境效应或仅凭经验和环评报告判断项目的状况。现行最为著名的标准就是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EPs),指20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西德意志银行和花旗银行在伦敦制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赤道原则是为了决定、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而确定的金融行业基准。该原则将环境和社会标准明确化、具体化,已广泛运用于国际融资实践,并发展成为行业惯例。目前,采用赤道原则的机构已扩大至27个国家的67家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的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业务总量占全球项目融资85%以上份额。此外,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也是绿色信贷政策的主要实践者。

第二,碳基金成为市场投融资的重要工具。在《京都议定书》的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利履约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基础上,各种模式的碳基金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为国际减排行为扩展了资金渠道。目前,国际上设立的碳基金约有50家左右,碳基金的规模大小不一,从几千万美元到几亿美元不等。一般设立碳基金的主体为国际组织、政府、企业。碳基金的资金来源各有不同:有政府直接出资的,如芬兰、奥地利碳基金等;有政府和企业按比例出资的,如世界银行设立的碳基金;有企业直接募集资金建立的,如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碳基金。每个碳基金根据设立目的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运营时限和投资领域。碳基金的设立和运营,推动了碳市场交易的发展,资助了减排项目的运行,全球减排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创新债券等长期融资工具。低碳经济时代的构建,需要改变原有的生产设施、能源利用模式、生活方式等,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业。因而,前期需要在基础设施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短期内的收益却未必可观。因此,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需要开发债券类工具,以弥补信用贷款和股权投资等方式的不足。例如:美银美林证券,就是为鼓励保护森林而开发的“雨林债券”。

(三)对于衍生品市场的影响

由于碳排放权的发行、买卖、存续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碳商品交易风险较大。根据交易类型划分,碳市场包括配额型市场和项目型市场两大类。不同类型的市场,承受不同的环境及规则的制约,蕴含着不同类型的风险。例如,欧盟排放权配额市场,主要受到欧盟体系减排总目标、各阶段排放配额分配和使用规则等因素影响;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受到项目审核机制、发达国家补偿项目使用规则等因素影响。因此,市场参与主体对于避险工具的需求强烈,碳排放权已经成为了全球衍生品开发的重要对象。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金融衍生品如掉期产品、期货产品及期权产品不断涌现。

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平台的争夺也十分激烈,众多知名交易所特别是涉及能源商品业务的交易所都上市或准备上市相关期货交易品种。一般而言,期货市场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交易者带来了大量的供求信息,标准化合约的转让又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供求状况,同时又为现货市场提供了参考价格,起到了“发现价格”的功能。国际期货市场往往也是世界性的定价中心,具有定价功能。在全球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碳排放权已成为一种新的大宗商品;同时,由于碳排放权直接关系到各国的发展权力,其也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和资产。因而,大力发展碳排放权期货等衍生品交易,也有争夺碳排放权商品定价中心之意。相比别的市场,欧盟碳排放权市场环境较好,衍生品市场交易平台已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最大的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平台――欧洲气候交易所所在的伦敦,也因此成为了全球最关注的碳交易中心。

此外,碳排放权衍生品市场的开发,也为不同商品市场间的风险规避和转移提供了新的工具。由于在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大部分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不同化石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获取相同发热量时,煤炭的排放量远大于石油和天然气。但是,由于煤炭的价格相对较低,当石油、天然气价格较高时,煤炭使用量上升,碳排放量增长,碳市场需求量增长。因而,碳市场与能源市场之间存在传导机制,碳排放权商品市场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商品市场息息相关,与二次能源电力市场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关联性。

三、发展中国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发展中国碳金融体系,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也要注重中国与别国发展碳金融的条件差异。第一,区别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在经历工业化、城镇化阶段,排放总量的增长不可避免,此时需要鼓励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降低排放增长的速度。第二,区别国际减排体系角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依据历史责任的不同,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第三,区别各国金融体系的不同。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各有不同,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也不同,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处于转轨期和发展阶段。

结合这些特征以及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中国应当构建多层次市场交易体系,突破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瓶颈。因此,中国金融体系应从建设交易平台、创新交易产品、改进投融资标准和拓宽投融资渠道等多方面着手,发挥金融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一)建设交易平台

从现状来看,在现行的国际规则下中国无须承担减排责任,但已成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主要开发国和最大卖家。从长远来看,中国为了实现到205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下,需要建立新型的市场机制以激励国内减排行为。因此,建立集中的交易平台,开发碳交易产品,有助于中国碳市场规范发展。此外,围绕交易体系的运行,与之相关的核查、注册、交易等配套设施也能同时得以发展完备。

中国碳交易平台的发展,应当以政策为基础,以经济效果为目标,构建包括现货交易与衍生品交易在内的多层次平台体系。从2008年年中开始,北京、上海和天津陆续建立了相关的现货交易平台。由于市场还处于起步培育期,不活跃的交易阻碍了平台作用的发挥。在“十二五”期间,需要更为明确的政策导向,鼓励国内企业进入市场平台交易,才能促进现货交易平台的发展,促进期货等衍生品交易平台的加入。

(二)创新交易产品

中国在碳交易产品的开发方面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现有的工具仅为原生工具,衍生工具尚未出现;交易标的物以项目打包为主,标准化认证标的物分割交易较为少见。在上述的现货交易平台建立后,主要业务集中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交易、自愿减排项目交易、合同能源管理交易、节能减排技术交易等方面,业务量很小。而衍生产品的缺失,也使得中国无法掌控买卖碳商品的议价权,中国企业也无法有效管理碳交易中的风险。

今后,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是必然的,但是可以预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国内碳交易机制却会有所不同,交易产品也会存在较大差别。现有现货交易平台上的产品,是在当前国内外政策条件下开发的产品,且开发时间晚于国际政策的执行时间。当前,应当宣传集中交易的优势以及推广碳交易的理念,使得企业越来越熟悉交易碳商品,现货交易产品会不断走向规范成熟。未来,在政策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推出以可标准化可分割的碳排放权商品为标的物的期货等衍生交易产品,以满足市场价格发现和转移风险的需求。

(三)执行低碳信贷标准

在2007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央行、银监会,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该“意见”被称之为中国的“绿色信贷”。同年11月,银监会吸取赤道原则的部分理念,印发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高耗能、高污染风险,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国内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基础上,也已建立了自己的绿色信贷政策和判定标准。例如,国内最早推出绿色信贷的中国工商银行,信贷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保评价的一票否决制、贷后环保专项检查、客户环保信息标识制。兴业银行已于2008年正式对外承诺采纳赤道原则,与国际标准相接轨,成为中国第一家本土赤道银行。未来,环境信贷标准中还需细化相应的低碳信贷标准;需建立环保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流机制,为信贷政策的执行提供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内部需加强自身的基础能力,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环境相关事务。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

中国应当重视碳基金的发展,支撑减排项目的建设、低碳产业成长和低碳社会转型。由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更加复杂,具有周期长、技术新、投入大等特点,需要以创新的理念积聚相关资源,设立独特的碳基金。尽管国际社会已经建立了众多碳基金,中国的很多项目也可以获得国外碳基金的支持,但是发展符合中国政策及顺应中国机制的本土碳基金仍然是当务之急。目前,中国在设立碳基金方面已有所行动,但数量较少,规模较小。例如,中石油、国家林业局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全国公募性碳基金“中国绿色碳基金”,南昌市与国开行建立的低碳与城市发展基金“南昌开元城市发展基金”。如果要发挥碳基金工具的作用,应当吸引更多的公募和私募基金进入该体系,通过政府的力量引导基金的设立,发挥基金的放大效应以撬动更多的投资。

中国应当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市场的作用。2008年国务院提出的金融三十条,要求证券市场在促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中国具有低碳概念的新能源企业、能效企业及输配电企业,在国内上市的已有多家,也有不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国外证券市场上市。今后,中国应通过完善证券市场准入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为低碳产业领域公司的上市发展提供空间;通过再融资政策的倾斜,促进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在低碳领域的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证券市场应配合国家低碳产业发展政策,使得上市公司中低碳企业数量提升、上市公司经营业务低碳化,真正发挥证券市场活跃的低碳融资功能。同时,中国也可以鼓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发展难题。

注:

本文得到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重点项目“09R21422000”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69727”的资助。

参考文献:

1.Sonia Labatt, Rodney R. White, “Carbon Finace: The Finacial Implications ofClimate Change”, [M], Wiley Finance,2007,21-22

2.任卫峰. 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38-42

3.管清友. 碳交易与货币主导权[J].西部论从,2009(10)19-21

4.阎庆民. 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2010(4):41-44

5.曾刚,万志宏. 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 国际金融研究,2009(10):19-25

6.黄孝华. 国际碳基金运行机制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4):108-112

作者简介:

绿色债券市场格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收支不平衡;产业分工;内需不足;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43-01

1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际收支不仅在总量方面规模快速增长,而且开始出现了以“双顺差”为特征的结构性转变。从1999年到200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八年“双顺差”,经常项目特别是商品贸易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构成部分。

2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形成的根源

2.1 内需不足

内需不足方面主要表现为储蓄过剩,资金闲置以及资金利用率低等现象。截至200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0663亿美元。相对于如此之多的国家储备,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民消费观念的差别,使得在政府中存在着大量的政府储蓄,微观经济主体中存在着大量的私人储蓄。政府对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投入的不足也使得微观经济主体对未来医疗、教育成本预期的上升,进而减少即期消费,增加了私人储蓄。

由于内需不足,使得国内资金利用率低。为了确保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实际贷款利率明显偏低。而且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之下,可以用来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资金,大多数被用于生产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这些造成资金的低效率使用。

2.2 资源不合理利用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经济持续发展不能持续。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最近几年内钢铁、电解铝、焦炭等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并形成了过大的生产能力,超过国内消费的能力,因此相关产业必须通过出口找出路,这是我国钢铁产品、电解铝、焦炭等“两高一资”类产品出口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近几年外商投资持续增加,以机电产品为主导的国际制造业向中国大量转移,使我国成为部分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国际制造中心。一些产业生产能力大大超出国内市场需要,这是出口大量增加和贸易顺差等不平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相关政府政策的不足

以发展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的产业政策。在该政策出台初期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外部资金,充分利用了我国的比较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济活力。但是,这种政策使得我国受资源约束,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出口大量增加。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地方政府政策。长期以来,各地政府为了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往往把GDP的增长作为评估其政绩的主要指标。各地政府的出口创汇、招商引资成为重要的手段,并最终以“双顺差”反映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其中地方政府在各地的投资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吸引外企的政府优惠税收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配套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也同样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口退税政策、“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政策等多项税收减免政策,都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型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其全球的利润中心,以充分享受优惠的所得税政策。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的形成。

2.4 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国内金融市场欠发达、融资渠道单一也是造成目前国际收支状况的原因之一。从金融市场发展来看,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发达,融资渠道以银行体系为主,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资金融通中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尽管国内积累了大量资金,但由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通,形成了国内资金流动性、外汇储备、境外融资规模“三高”并存的局面。

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1)增加政府职能,扩大内需。在贸易顺差巨大的情况下,增强国内消费是消化长期高速增长的投资形成产能的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持续、稳定、合理比重的国内需求是维持GDP长期稳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增加国内需求也是解决“双顺差”不平衡最根本的途径。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以及教育体系,加快对相关公共设施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和发展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吸引微观经济主体参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通过政府和媒体抵制资源不合理利用。在政府方面,应当在各地政府当中,积极推广并采用更能反映资源稀缺性和体现经济外部性的绿色GDP来衡量各地政府的绩效。通过政府从更加宏观的方面把握整个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媒体方面,可以通过媒体来加大宣传节约资源,反对浪费等观念,从人的价值观上来影响微观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引导其更加健康合理地消费。

(3)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征收资源费、排污费,提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成本。通过征收资源费(税)、排污费(税),将厂商生产的负的外部效应成本化,也就是将社会成本反映在厂商的产品生产成本中。当前我国价格体系尤其是资源类价格体系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这使得企业丧失了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或强化管理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4)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5)对于金融市场层面的调节,应当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满足境内外机构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仍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企业融资依然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在我国压缩信贷规模的宏观调控背景下,一些国内企业只能转向境外市场融资,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因此,需要继续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推动债券、股票等市场的平衡协调发展,并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完成各市场间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绿色债券市场格局范文第5篇

在世界经济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历次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与实体经济基本不关联,但深究其根源,他们都与当前金融“脱实向虚”的过度发展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在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正确把脉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党的十提出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重塑被一再强调,并提升到新的战略发展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金融业的高度集聚性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反复的欧债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复苏态势一波三折,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已进入到一个趋势性放缓的阶段。当前,“脱实向虚”、“以钱生钱”热潮不减,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分离趋势日益明显,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转型发展攻坚期,实体经济企稳回转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双重压力。虽然国内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在以往思路上已做出适当调整,但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围绕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寻求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最佳的组合与平衡点成为决策者及监管层必须面对与解决的工作难点和重点。笔者从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评估出发,分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以稳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动关系为着眼点,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一整套金融政策体系与调节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评估

为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问题,国家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但实体经济身陷困境的局面仍未缓解,突出表现在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基础薄弱、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节分离的趋势明显两个方面。

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的基础薄弱

实体投资锐减,产业呈空心化。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依靠原材料、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的共同投入推动。受危机重创之后,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挤压之下,实体经济投入大量流失,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一路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逐步逼近,如图1所示。

据统计,2013年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占GDP的比重为45.9%;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4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首次超过制造业。其中,投资锐减是引发产业空心化的最主要原因。第一,在一度放缓的经济复苏进程中,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延续疲态。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第二,受投资瓶颈的约束,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迅速转移和外迁,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2012年1~12月,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速增长0.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54636亿元,增速比1~11月回落1.1个百分点。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在危机之后出现首次下降,总额达到1117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3.7%。2013年一季度,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58.2%,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2.2个百分点。国内经济发展存在因实体经济投资不足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外需持续疲弱,出口增速剧降。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并不明朗的形势下,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拉动国民经济出口方面遇到瓶颈约束。虽然外贸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但外需疲软仍在继续,出口增速下降,外贸依存度进一步回落,如图2所示。

此外,我国贸易顺差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企业利润的下降同步发生。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净出口(顺差)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6%,外贸依存度降至47%;2013年5月我国出口1827.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出口外需萎缩停滞,外需的超预期下滑阻碍了实体经济回升。

企业生产下挫,实体利润缩水。面对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资金不足、订单外流以及贸易摩擦等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自身信心不足,盈利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态势不明。据《201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一季度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57.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5和6.5个百分点,企业销货款回笼指数为62.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2个百分点。第二,部分行业利润下滑比较明显。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企业产销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已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的913家上市公司中,有多达52%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并多集中于餐饮旅游、化工、农林牧渔、钢铁业、传统机械制造业等行业。

经济失衡增加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内金融部门发展速度已超过实体经济,而且部分地区的金融资产规模也超过实物资产规模,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互换的表象背后,隐藏了经济失衡的本质,经济体系内的不平衡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资金价格双轨,施加融资压力。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渐进式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内部的自发调节机制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及其诱发的资金价格双轨制给实体经济施加了较大的融资压力。在“影子银行”和“全民泛金融化”的趋势下,银行的存贷利率并不能客观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真实价格,资金市场上价格双轨并行。长时间维持的高位同业市场资金价格进一步扰乱了市场流动性预期,金融机构去杠杆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流动性收缩力度,使得利润微薄的实体经济融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短期资金成本逐步上升。自2013年5月以来,长期资金成本已上升1.5个百分点,未来12个月还可能上升0.5到1个百分点。

高倍利润差额,加速虚实背离。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其必然流向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巨大的利润差,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向高利润的非实体领域急速流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背离。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同业市场间低价易得的资金使得不少金融机构绕开信贷额度控制和杠杆的限制,通过信托融资等系列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利活动,将资金等投向房地产及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脱离实体经济实现自我增值。从审计署公布的36家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看,包括信托融资在内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融资从2010年到2012年末已飙升125%。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被扭转为“以钱生钱”的虚拟活动,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一旦市场流动性收紧,实体经济融资主体极易遭遇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困境。

金融杠杆高企,催生投资泡沫。金融机构的高杠杆与资源错配,导致了企业的流动性过剩和高杠杆经营,国内实体经济忽视扩大产能,转向虚拟投资,造成实体经济振兴乏力。企业通过实体平台取得的融资流向虚拟经济领域,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热钱”,引发实体经济投资泡沫。这突出表现为上市公司利用大量闲置资金购买金融投资产品,忽视扩大产能再生产,非上市公司通过利用各种途径从事民间借贷活动牟利,大量资金流向增价资产和政府投资平台,原本流向实体经济的生产资金被抽空。根据摩根大通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5.86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

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方向下,大量的信贷投放与政府投资等各种刺激政策接连不断,但资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实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鼓励与引导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正常的复苏轨道。

金融支持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强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对政策的贯彻落实缺少监督,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功效的短期化特征明显。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效应日益敏感,在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政策执行缺少规范,信贷倾斜政策未能有效落实,对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更加严格,实体经济受益于金融支持的范围与力度有限。此外,相关配套辅助政策、信用环境等也制约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发挥。

金融资源错配投向偏失。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金融体系的功能不能完全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金融部门依托贷款形式,通过利率管制压低资金成本,为重资产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实体经济体系中大量轻资产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产业、绿色经济产业则尚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此外,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游离于监管体系边缘的民间资金难以通过有效合法的途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失衡。实体经济过分依赖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具有不可持续性。国内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增长过快,截至2013年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39.57万亿元,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50万亿元,其中贷款增长最快,已从2007年底的27.8万亿元达到目前的67.22万亿元。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很不发达,虽然截至2012年底,债券市场的发行余额已超过23.8万亿元,但债券余额的60%以上仍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持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之中,阻碍了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金融创新正负效应倒置。从理论上讲,金融创新重在以金融体制的变革和金融工具的研发与推广来增添潜在利润,维持一种以盈利动机推动金融持续不断发展的状态。当前,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效与预期相差甚远,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创新帮扶实体的正向效应小于挫伤实体的负面效应,金融创新效益倒置。除了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处理不当、契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缺乏等原因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基础性产品的发展也远远不足,金融工具的同质化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相反,影子银行体系内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非正规金融创新泛滥,徘徊在监管体系边缘的影子银行将资金输入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将风险隐患传染给了实体经济的运作。

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缺位。虽然社会融资总量在增长,但真正到位实体经济的融资数量并不多,在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机制缺失。从准入上说,国务院已出台相关规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动民间资本开办银行和金融机构,但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对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尚不明确,多层次的竞争性格局并未形成。从退出上说,当前扰乱金融秩序的违规违法活动存在于整体金融体系之中,风险不可避免地在传递,甚至波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清理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无法及时有序地退出高风险投资领域,实体经济资金注入不到位。

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透过经济表象寻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深度把握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配合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的进程,以市场机制调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是引导资金从虚拟市场导入实体经济、扭转流动性“脱实向虚”趋势的政策选择。

推进市场化改革,激活实体经济。在以银行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本网状联合控制的格局下,要将资本配置于具有最大经济效益的实体经济部门,就必须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面对信贷市场供求偏紧、贷款利率上浮压力较大的局面,在可监控的范围内完全放开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定价、信贷额度控制以及贷款投向管制,在市场主体可容忍的范围内,将资本配置于高回报率项目或强竞争力企业。另一方面,在当前存款增长缓慢、流动性相对紧缺的情况下,由存款利率减档过度到完全放开利率上限,推动储蓄向投资转化,为大量民间闲散资金疏通投资渠道,加速实体经济产业资本的形成。此外,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用市场机制来化解风险,最终构建一个成熟的市场化体系,利用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亟待升级的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具有经济效率、就业创造能力的中小企业。

盘活资金流动性,渗透实体经济。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适度微调流动性管理策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政策的适用性。第一,差别化流动性管理已成为央行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第一步,组合运作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创新工具,审时度势,调节银行体系流行性。有限度地允许商业银行核销坏账,将部分资金从产能过剩企业撤出,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实体经济领域。第二,在新增贷款有限的情况下,要有步骤、有差别地退出房地产、平台贷和“两高一剩”等高风险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盘活贷款存量,同时深入了解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势,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根据项目资金的周期性特点,实施资金账户监管,确保回笼资金及时归还,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第三,利用政府对资金流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减免中小企业税收等方式,以高投资回报率吸引资金流入。

调整金融结构面,对接实体经济。“钱荒”高峰过后,国内资金面滑入“紧平衡”状态,围绕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利用信贷杠杆推进金融结构面的调整,保持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银企双方隐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调整融资结构,改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失衡的状况。加速开发契合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完善制度安排与优化准入标准,鼓励经济活跃地区的实体经济主体走向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融资渠道;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有序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包括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挂牌公司推荐、股权买卖等业务。另一方面,调整客户结构,纠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偏离现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针对大中型核心企业客户,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理财、资产管理、财产保险、投资咨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针对处于发展状态的中小企业客户,要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配合地方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警惕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

加大金融再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因,金融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借鉴国际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准确把握金融创新的量与度,是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的关键。首先,以传统业务为前提,通过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金融机构要做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传统业务,将优化业务流程、精简组织机构、改进考核激励等贯穿于日常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效率化经营。其次,以现有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创造实现创新。各方市场要围绕服务对象及资金投向,借助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技术,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大力推广我国已推出的利率、汇率、股票、权证、股指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继续推进衍生品的品种和业务创新,推进基础资产金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