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科技支撑体系 建设 研究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发生日益复杂化和频繁化,世界各主要国家不断加强对应急管理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应急管理实践,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美国多年来一直深化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加强了突发事件预警与防范系统、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还在应急法制建设、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教育和培训等很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保障了全球领先的应急管理能力;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也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建立了较完善地紧急事态专业处置机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平台体系,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在国内,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安全预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一直自立于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应急管理专家宋英华博士的《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等相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成果,丰富并深化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领域的研究。虽然近年来国内已越来越重视高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但是,总体上讲,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整体能力不强,应急管理效率不高,目前国内外的应急技术与管理的研究已远远滞后于应急管理实际发展的需要,应急管理已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角度来研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一、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概述

1、应急管理过程论概述

应急管理过程论是关于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实施的应急预防、应急预警、应急决策与处置、事后恢复全过程行为的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过程包括应四大活动,囊括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

应急预防是防止、控制和消除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人类生命、财产的长期危害所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减少事故、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应急预警是在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提高应对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行动的能力及其应急响应的效果;应急决策与处置是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期间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并有利于灾后恢复工作;事后恢复是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进一步改善的行动,事后恢复的目的是尽快创造人们生产、生活的物品,减轻灾害的损失。

2、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

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指的是为了给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科技支撑,全面增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而运用先进的应急管理技术手段,构建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科技体系、信息监控科技体系、决策指挥科技体系、紧急事态专业处置科技体系和事后恢复支撑体系等五大体系组成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运用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按照应急管理流程划分为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通过四大科技支撑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及有机运行,增强应急管理整体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要素构成

通过上述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由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见图2所示)。

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依次贯穿应急管理流程始终。其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是有效支撑并增强应急管理预防能力,提升应急管理预防效率的科技基础,并为应急预警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防科技支撑;应急预警科技体系是实现应急管理预警能力高效实施的科技支撑,并为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警科技支撑;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决策、高效处置、迅速救援等一系列应急决策与处置活动的科技支撑,并为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决策与处置的科技支撑;事后恢复科技体系是实现科学高效实施事后恢复一系列活动的科技保障。通过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有效地运行,实现了高端先进科技技术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增加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将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分析

1、突发事件日益复杂性和国际化增加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促使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导因素有了国际化关联性,造成了突发事件发生的日益复杂,并连带有国际化因素,对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要求不断地加强高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应急管理能力,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性、国际化的突发事件之需要。

2、应急管理高效化增强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面对复杂性和国际化的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是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管理”职能建设,而是侧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职能建设,就是说要不断提升应急管理高效化,以便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这就要不断运用高端科技,建设高端科技支撑体系来增强应急管理高效化,实现对复杂化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

3、应急管理科学性强化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除了要求应急管理高效化外,还要求要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就是说应急管理活动中的每个活动过程要求尽可能的实现科学化,尽量避免经验主义造成的应急管理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建设高端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活动,在应急管理活动不断运用高端应急管理先进技术,努力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实现应急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案三制”的保障下,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基本建成,有效地支撑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虽然,我们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技术落后,没有完善的安全监测与控制体系,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系统不科学;应急预警科技体系不完善,高科技含量的综合性公用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应急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不科学,应急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高端决策与处置技术支撑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缺失,造成应急决策与处置能力系统低效化;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高端恢复技术支持和先进的善后处设备支撑,事后恢复能力不强。

四、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构建与完善

针对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应用应急管理过程论,构建由科学高效的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如图3所示)支撑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1、建立与完善高效、综合的预防科技支撑体系

要依托科研院所,建立应急技术与管理综合研究基地和各类突发事件专业研究中心,加强预测分析模型、方法与预防技术的研究,并将技术研究成果运用于预防活动中,增强预防活动科技支撑程度;要建设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培训;要建设以应急信息平台,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公众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应急管理的数字化智能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信息预防监控科技支撑体系;要运用风管理管理理论,建设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支撑系统。

2、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预警科技体系

要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综合系统、重大事故灾难灾害隐患源监测预警体系、和金融风险等社会安全事件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重点工程的反恐体系等重点紧急事态领域的预警系统工程建设,增加监测点密度和监测覆盖面,改进和提高监测预警与防范技术和手段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完成网络化的风险隐患自动识别与排查,构建综合预警系统,提高各类紧急事态预警防范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完善突发事件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汇总和研判机制,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预警信息共享,提高对预警的反应能力;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公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重点完善偏远高风险地区广播、电视、报警器、宣传车、手机短信等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信息手段建设。要建立立体化的突发事件监测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监测预警机制。

3、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

要培养决策指挥专业人才,提升政府和各专业职能部门的决策指挥能力;要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职守应急、信息集成、事态跟踪、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功能;要以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为主体,整合现有专业救助力量,研究建立复合型、多功能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以及队伍组织运作体制、应急处置协同机制等,完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装备体系,健全队伍人员的培训机制与模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救助队伍;要建立易管理、易扩展、可控性强、安全性强的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信息数据库;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综合应急技术集成、系统平台研究与建设、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4、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事后恢复科技体系

要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遥测系统等技术对灾后损失开展图像化绘制工作,为决策层提供第一手真实灾后损失的图像;要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建立科学高效的灾后评估技术系统,加强对灾后损失的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要在科学的处理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展灾后救援、处理、恢复等各项工作;要通过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渠道,加强与大众社会权威媒体良好合作关系,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要运用先进的公共医学卫生技术,对个人开展心理援助,弥补灾害对人性造成的心理创伤。

五、结语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突发期”,突发事件发生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加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运用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宋英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庄越:安全事故应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 宋英华: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陵园设计;陵园管理;课程体系

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创建于2000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已形成了陵园设计、陵园营销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近几年来,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瞄准全国陵园和公墓企业的岗位需求,坚持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加快推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毕业生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连续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推行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充分体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改革成果,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系统化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专业领域技术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一)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构建与职业岗位群主要工作任务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目标”,[2]课程体系设计要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根据就业岗位任职标准和学生岗位迁移、职业迁移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最后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以能力模块来重构课程,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化,形成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坚持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突出职业性和开放性,按照学生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在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地整合课程,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3]

1、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2、能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现代陵园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策划等工作。

按照“岗位—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思路,基于四个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任务,内化到每门专业课程之中,开发了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模块课程,构建了符合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4]

(二)加强与行业企业对接,融入行业企业标准,体现专业办学特色

充分利用本专业与行业紧密联系协作的关系,收集行业企业最权威和最通行的技术标准或职业标准,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依据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教学分析和设计,分析和归纳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再按照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和知识技能的内在逻辑联系,排列课程内容顺序,以此来指导课程体系的制订。

(三)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融合

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在考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把民政部墓地管理员行业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墓地管理员职业标准牵涉的知识面广,有一些是我们以往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未涉及到的,我们在具体操作时采取“切割分散到课程”的原则,把标准融入各门相关课程。通过对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深入研究,查漏补缺,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融入专业标准的内容。

(四)系统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高标准的校内实践教学实训室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陵园设计与管理专业具有实践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任务繁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建立了一批高质量的校内实践基地,以满足校内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目前我们共建成了陵园规划设计实训室、墓碑设计实训室、专业画室、专业机房、陵园业务洽谈实训室、殡葬礼仪实训室。通过这些实训室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

2、与行业企业全面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以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与陵园行业企业“全面合作办学、全程合作培养、全员合作就业”为特色的办学格局。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建立了“教学-实习-就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清明实习和暑假学生行业顶岗实习,与行业零距离接触。实现六个“真正”达到的目标:即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真正解决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80%、半年以上顶岗实习100%;真正建设一支有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参加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真正实现专任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共同进行项目开发;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符合企业需要;真正提高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实现实习与就业一体,提高就业质量。

校内的实践教学设施再完善,实验条件再完备,也无法取代到生产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也无法全面模拟工作岗位场景。因此,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同行业企业广泛联系,利用各种有利机制建立牢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扩大实习实训基地规模,完善实习实训基地条件。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有机会真正接触了解并熟悉各种职业岗位,他们的技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马金贵.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

[2]郭淑英.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一、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实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向军事斗争准备需求为牵引转变

士官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以具体岗位为指向的,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层次性、实用性。所以,办学指导思想应摆脱学历教育条件下的办学理念,在立足我军任职教育鲜明职业特性的基础上,确立 “以军事需求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办学指导思想。应坚持士官教育与部队需求相协调,努力实现任职教育部队化,将部队训练、管理模式引进院校教学,按照建设一支优秀部队的标准建设院校,全面营造部队训练管理的环境,确保培养的士官人才能够快速适应部队的任职岗位需要,适应作战训练需要。

一是做好任职教育对象的岗位需求分析。在规划任职教育活动之前,运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任职岗位要求教育对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鉴别与分析,进而确定教育内容。对院校来说,就是要确认士官学员现有状况与任职岗位要求其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一方面要深人学习和理解总部制订的新任务规划,掌握士官学员任职教育的预定目标和所开课程,以确定对任职教育士官学员的预期培训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把士官学员的文化素质、军事素质和专业素质情况搞清楚,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士官学员任职教育提供直接、真实、可靠的依据。

二是解决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问题。院校士官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着眼现实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岗位任职的实际。任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主要是为了使培训对象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军事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而进行的专门教育。这种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学员任职能力问题。衡量院校士官任职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就是所培养的士官人才能否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能否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据此,对接受任职教育的士官学员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基本掌握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任职所应具备的能力。同时,要处理好“专才”与“通才”的关系。士官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专才”而不是“通才”。“专”的含义是惟一性,“通”的含义是广泛性。一般而言,专业技术越复杂、操作性越强的岗位,越需要专门人才,与之相对应的则需要通用性人才。士官的主要职责是操作(操作武器装备或从事具体工作),操作水平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体现,因而对士官的要求是必须精通本职业务,能够熟练地操作使用手中的武器装备等。当然 “专”与“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士官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专才”不是“通才”,是指士官教育的着眼点,士官教育首先要“专”,在“专”的基础上才可以逐步了解和熟悉相关知识,但决不能把培养“通才”作为士官教育的目标。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士官任职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模式

根据院校士官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应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岗位特色。各个任职岗位都具有鲜明的岗位特色,因此士官任职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必须突出岗位特色。要着眼对士官学员岗位任职

能力的培养,建立以深入研究部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体系,力求在能力生成上“实”。要根据培划专业要求,建立具有各专业培训层次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力求在专业指向上“专”。对士官的短期培训可不按系统培训模式设置教学内容,而是突出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以重点内容带动其他内容的教学,避免求大求全。

二是突出时代特色。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军革的不断推进,催生了许多新理论、新装备、新战法,要求任职教育要更加注重时代特色。为此,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其适应新装备的要求,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适应部队科技练兵的发展。首先,教学计划要快速更新。院校的士官教育有不同的类型,周期短、层次不一、知识更新快,这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周期大大缩短。因此,要针对每期学员的特点,制订和完善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教学内容要快速更新。要不断将新军事理论、新专业知识、新军事技能、新装备情况、新战法研究,以及院校、部队训练改革的新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再者,教材要快速更新。由于士官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以及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使得教材建设也不能滞后,要相应配套。

三是突出人才快速生成特色。士官任职教育周期短、内容多,教学安排比较困难,必须精选、重组教学内容,从不同对象的岗位任职需求出发,强干削枝,将学科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通过模块重组,形成适应不同培训对象和目标需要的新课程。

三、着眼士官岗位专业技能的需要,优化任职教育实践性教学模式

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士官人才的生命线,是形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专业技能的培养依赖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现在的士官教育由于受传统普教思想的影响和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实践性教学仅仅是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来设置的,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由此造成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士官人才的培养与部队需要的脱节,既造成了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生成。为了适应我军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士官任职教育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当中,完善实验实作体系,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安排足够的学时,采取“双线并进”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士官学员进行动手实践或模拟操作训练。

二是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力度,突出高技术条件下武器装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那些在部队无法或难以学到且部队急需的、有实战价值的课题进行重点研究。同时,突出实战背景下的训练,模拟设置多种情况,增加训练课题,实行交互式教学,使士官学员在近似高技术战争环境中得到全面锻炼。

三是实行开放办学,改变以院校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将实践性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部队和工厂,建立院校与部队、工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元”办学体制,探索一条理论教学以院校为主,实装操作以部队、工厂为主的实习路子,使士官学员可以经常参加岗位性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人才共育的良性机制。这样既可以为部队解决训练和装备技术难题,又缩短了士官学员到部队任职的距离;既可以缓解学校器材、场地和经费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全面提高士官学员操作使用和维修武器装备的技能。

四、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构建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模式

一是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现代教学论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可以说,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首先,要注重学前评价。通过文化复试和身体复检,对入院士官学员进行综合评价和资格认证,严格把好人口关。其次要注重学中评价。根据士官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考评指标,采用多种形式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价,规范教学行为,实施奖优罚劣。再者,要注重学后评价。通过书面、网上问卷、深入部队进行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士官学员上岗、任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同时请毕业士官学员结合工作实际对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提出改进建议,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要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活动的良险发展。所谓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模式,是指由院校训练部门负责,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组监控指导和学员评价共同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首先,院校训练部门主抓教学,对士官教学负有领导责任。院校训练部门要加强领导,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士官教学质量的监控。其次,教研室主任身处教学活动第一线,对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都比较清楚,因而发挥教研室主任的质量监控作用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应严格明确教研室主任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应负的责任,并将其所在教研室教学水平的高低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再者,教学督导和学员评价也是考评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应深入研究并建立可行的指标体系。要特别重视学员评价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而且有助于使课程设置符合学员的岗位需求,体现任职教育特点,增强院校教学的针对性。

五、不断提高教员执教能力,构建与任职教育相适应的教员培训模式

教员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我军现代化建设条件下的教员队伍,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把先进思想传授给学员;要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特长,能够把高超的技能以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员;要具有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采取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员的执教能力高低决定士官的培训质量,因此不断提高教员的执教能力,构建与任职教育相适应的教员培训模式,是任职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是在岗学习。院校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教员知识结构的更新,但体制编制和教学任务又制约着教员离岗学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本职岗位学习充电来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途径。院校领导应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强化以教学为中心的意识,加大改善教员学习环境的投人,建立起教员业务学习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激励教员在本职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不断丰富头脑,开阔视野,使自身知识储备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所谓”一体两翼"即“一体”是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主体,“两翼”分别是指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民办教育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基地,全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以下简称广外南商)为例,按照2016级广外南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对国际化认识以及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1 国际化人才的认识

《汉语大词典》中对人才的解释为∶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很多人都有对国际化人才的理解,比如,国内著名的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认为,国际化人才可以从个体跟组织两个层面来理解,联想集团柳传志认为,国际化人才就是能够创造国际化效益的人才等,大多数人对国际化人才理解为:能讲外语、熟悉国外环境等。

综合将国际化人才理解为: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次人才。

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七种素质: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

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公认为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维度和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2.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

课程国际化是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设计本国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合作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并通过分析比较、鉴别与筛选将他国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精髓融入本国文化中。

迄今为止,课程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开设一些国际课程,讲授国外科学文化成果,如设立国际税收、国际法、国际金融等课程;或在传统的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第二阶段是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第三阶段是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到课程的实施中,进一步加深课程的国际化程度。目前,除了世界一流大学以外,大部分国家高校的课程国际化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2.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课程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与本国传统课程相融合,创建自己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之中;第二,把本国优秀科学文化成果向世界推广,让外国人认识和理解本国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

一个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通用性的特征:开放性,即该课程体系向世界开放,能迅速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优化。共享性,即实现课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包括设立开放性课程、跨国选修课程、优秀教材的共享、先进教学方法手段的交流等。通用性,即通过国际上认可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使本国的课程、学分得到世界的认可。

3 创建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的构想

3.1 整体规划,形成合力,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我校应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政策机制,对国际化师资的引进、国际化教材的选用、国际化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组成校级团队在全校各院系实施和推广课程国际化,定期召开课程国际化研讨会、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等等,营造课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3.2 不断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通识教育类课程。例如增设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化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建议在保证大学英语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英语强化训练课程,如英语听说(第1 学期)、商务英语听说(第2 学期)、商务英语读写(第3-4 学期)。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的课程,例如《东西方文化比较》、《外国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经济史》等,为双语教学与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财务的视野,提高对外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从第1 门专业课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第1学期,部分双语),基础会计和宏观经济学(第2学期,部分双语),财务会计和金融学(第3学期、双语),国际金融和财务管理(第4学期、双语),管理会计(第5学期,双语),投资学和国际财务管理(第6学期,双语),国际税收(第7学期,双语)。

3.3 加强双语教学,推动教材和教辅的国际化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资本市场、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

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国际化建设。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在使用原版教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土化的内容,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3.4 大力推广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圆桌会议”、“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等方式形成“学生自学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

一、“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

所谓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就是针对一定区域与范围的、用以满足公众不断面临的公共安全需求的科学技术,它属于民生科技范畴,具有人为性、为人性、社会性、公共性等特征。其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区域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的器物层面主要指为提高公众安全、满足公众安全需要、实现公众科技权益而直接提供的公共科技产品与服务,在三层次中具有外显性特征;制度层面则指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力量为保障公众公共安全需求和处置公共应急事件而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精神层面则是指公共安全科技服务过程中渗透公众与社会之中的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精神和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价值德行。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体现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公众理解科技的重要内容。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将使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更加有趣并且更少威胁性的地方,因此,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应把公民排除在外,科技只有在满足公众需求与参与的基础上,才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在近些年所发生的如SARS、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事件中,一方面各有关部门以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对有关事件进行了处置,另一方面公众以利益相关人或关键人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科学决策过程中。这些实践证明: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公众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和谐紧密联系,体现了科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当前,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融合,科技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日益凸现,加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渐突出,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十分必要。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各地公共安全的特殊性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显得尤为紧迫。应该说,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主持会议,在听取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汇报时指出:区域性公共安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首次将区域公共安全科技列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加强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至少在以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1)有助于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形成机理的研究与科学预测,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多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和加强多目标多阶段的应急决策理论,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决策;(2)有助于在处置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件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科学处置,及时使救援力量得到优化调度、应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尽量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3)有助于在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后及时恢复社会秩序、舒缓民众心理、化解社会危机与矛盾,维护区域内的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与引导民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更是警示我们: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加快发展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并建立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中之重。

三、对我国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组织体系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成功应对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项目经费和数量逐年增长;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得到快速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我国还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研究,缺乏完善的区域性公共安全体系,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条块分割状态;(2)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安全体系的建立还刚刚起步,研究基础弱;(3)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服务的相关条件不足、设备相对落后;(4)区域内公共安全科技意识淡薄、专门人才不足、公众安全教育不够完善;(5)在公共安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条件等。

区域性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坚持“科技为了人民、科技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理念。要从理念、制度、服务能力、公民意识等角度加强体系建设。

(一)提高各级政府对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认识,深化相关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社会和公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府在公共科技服务上的责任意识,注重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理论建设;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定位和对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涉及政府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涉及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宣传部门,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要做好各部门间的事权配置,防止出现在履行公共科技服务中的模糊行为、责任承担时的相互推诿。

(二)鼓励供给主体社会化趋势发展,处理好责任主体政府与各供给主体的指导、协调、合作、监督的关系

区域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涵盖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形成了党、政府、人民团体和科技单位密切配合、大联合、大协作的新的工作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与协调,很容易滋生各方定位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继而出现相互推委、互不负责的不作为现象。要避免此类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加强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理顺工作关系,实现有效协作,统筹部署,集成资源,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科普事业的纵深发展。

(三)细化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增加区域性公共安全科技服务投入,实施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保证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率

加大对现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公众对保障自身权利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法规政策的细则化和可操作性;持续增加对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财政投入,开拓多渠道鼓励社会投入。要加大各级政府在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上的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投入,并有倾向性地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贫困落后地区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积极投入公共科技服务的局面;要加强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中的监测评估,尽快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要倡导由公众、社团、大众媒体在内的第三方评估,以保证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四)注重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的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提高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公共科技服务与公众需求相适应

增加可视公共安全科学空间的数量,提高可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学空间的服务质量;充分调动科学共同体作用,提高公共科学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公共安全科技信息资源,加大大众媒体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五)坚持公共科技服务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体系中公众的权利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机制

在建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公众对公共安全科学服务应享有的知情、获取、表达、接近、参与、监督等权利,针对诸如有关科学技术的突发性事件、热点事件、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建立积极、快速、高效的响应互动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发现、回应、表达与参与的机制,建立重大公共科技项目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公众听证会、协商制度,公益性科研项目报告公开、信息公开存取制度,实施“关键公众”接触,加强公民调查工作,鼓励公民科研行为等,创建全民参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服务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