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管理理论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范文第1篇

(1)进度计划的制定。建筑的承包商需要依据合同里规定的工期和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来制定具体的进度计划。其中,计划的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开工前准备工作的确定、施工方法的选择、协调好施工中的各个工种、安排好物资的供应以及确定好施工的目标工期等,这些都需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在进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一些可能影响到进度计划的因素,比如工程量发生变化、材料供应出现问题、设计出现了变更等因素,这些都会使计划进度和实际的进度之间出现差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对进度计划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顺利竣工。

(2)组织实施进度计划。在经过监理和业主双方审批之后,就可以按照具体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此时,工程的承包商需要与业主和监理时刻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定期的将工程的进展报告给他们,对于业主及监理所提出的要求和指令要及时的处理好。对各分包单位要做好监督工作,协调好他们工作,对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要做好合理的调配,确保准确、到位。为了更好的实施进度计划。

(3)对实际施工的结果和计划之间的偏差进行检查分析,找出出现偏差的原因并及时作出改正。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主要包括:①施工的组织不合理。比如没有明确的施工目标、任务分配不清晰、施工场地没有布置好、机器和人力没有协调好等,这些都是组织不到位的表现,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②施工技术出现问题。由于一些工程承包商没有正确的评估好工程的技术难度,贸然使用一些新的工艺和技术,导致施工过程出现了问题,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最终不得不进行返工。③施工条件的问题。由于自然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是合同里不可抗力的约束,使得施工无法正常的进行,从而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④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2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

(1)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达到相应的施工目的。使在施工之前,以实际的情况为依据,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得到企业的相关主管部门许可后,将其交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对一些新材料的使用或是对一些比较关键的地方进行施工时,要至少提前一周制定出施工方案和技术的相关保证措施,并将具体的证明材料交由监理工程师的主管进行审批。

(2)根据优化的组织设计与组织方案来做好准备工作。将分部分项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依据企业的具体规范和施工作业指导书,让他们制定出各工序工种的具体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图纸的会审、技术的培训等,并将作业指导书和质量技术交底发放给相应的施工班组。如果要推广新的工艺或技术,则需要事先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学习。要明晰各项施工的工序、方法、质量要求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于施工的相关机械设备要合理的调配好,平时注意维修和保养,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良好的运转和工作。

(3)要按照施工程序进行规范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隐蔽的工程必须由监理工程师或其他相关单位签字之后才能继续展开下一道工序。对于一些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的部位需要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点,派专人进行看管。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除了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相关内容的检查之外,还应该在一些重点工序开展之前,对一些重要的项目展开复核,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防止细小差错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3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管理

(1)转变管理观念,加强危机管理的意识。危机管理意识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管理的观念,加强危机管理方面的意识。危机管理意识的要求对危机要有很强的敏感性,只有对各种危急时刻保持敏感才能在危机出现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应对,所以,对于建筑施工的相关管理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危机管理方面的意识。

(2)加强对危机管理意识方面的推广,创造危机管理的良好氛围。危机管理意识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中最直接的就是创造较好的危机管理氛围。建筑施工的相关单位可以在建筑设施和其他各个角落展现危机管理意识方面的一些内容,比如贴出相应的口号和标语、放置一些危机管理的警示牌等。为了强化危机管理的成效。

(3)加强对危机预防的重视,创设预警机制。危机管理意识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中最本质的是创设危机的预警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地展现出在施工管理当中的危机管理。因此,想要更好地预防各种危机,就必须建立灵敏度高、预警准确的危机预警机制,通过这一危机管理体系来使危机管理意识具有更好的可执行性。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范文第2篇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或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和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1863—1936)是这股思潮的理论中坚。

在狄尔泰看来,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二者无论是从研究对象上看还是从研究方法上看都截然有别。自然科学的对象是独立于人类精神作用之外而存在的实在,即自然界——它要受制于因果律;而精神科学的对象则是人类精神及其产物,是社会的、历史的实在,即精神世界——它是由体验构成的,不受制于因果律。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是因果解释(说明),是归纳或演绎的论证;而精神科学的认识方法则只能是理解,即通过外在的生命表现(Lebensu βerungen)来把握内在的体验内容的过程,实即对他人的体验内容的重新体验(nacherleben)、重现(nachbilden)或复活(nachleben)过程。狄尔泰将历史、国民经济学、法学、政治科学、宗教学、文学与诗的研究、艺术与音乐的研究、哲学世界观与哲学体系的研究以及心理学等都算作精神科学之列。在他看来,所有精神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他所谓的描述的、分析的心理学。

和狄尔泰一样,文德尔班也严格地区分开了两类不同的科学。不过,他不太喜欢“精神科学”这个称呼,而代之以“文化科学”或“历史科学”。因为在当时的学术思想界,“精神”这个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经验性的“灵魂”或象生理学派新康德主义者所说的“大脑功能”,要不然就让人联想到德国的精神哲学传统,特别是黑格尔式的思辨哲学的“精神”概念。文德尔班认为,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寻求“法则”(“规律”),历史及其他文化科学的目的则在于寻求“形态”(Gestalt)。换言之,自然科学就是力求达到对合乎法则的、普遍的、无时间性的本质的理解,而历史和其他文化科学则力求达到对个别性的、时间性的现象的理解;前者是建立法则的科学(nomothetische Wissenschaften),后者是个性记述的科学(idiographische Wissenschaften);前者从特殊开始上升到普遍关系,具有抽象性,由诸全称必然判断组成,后者则把握特殊事物的特性,具有直观性,由诸单称或然判断组成。文德尔班认为,历史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根据历史素材重新复活或重新体验过去的真实面目,使过去的言语、各民族的信仰、权利、自由、斗争、诗艺、思维等等,“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研究者或读者的“心”中。因而他断言,历史的创造与美的创造、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等是相似的。

李凯尔特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文德尔班的上述思想,使之更加系统化,也更趋极端。他认为,在自然科学里,概念被用来组织我们对物质世界的了解,但科学概念却非经验实在的完整的表达,相反,在经由抽象的方式而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实在的独特性与丰富性被牺牲掉了。自然科学概念的真正本质乃是对物质世界的过度简化,实在界的两大特征——连续性和异质性——是科学概念所无法完善地加以表达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历史科学(文化科学)则是关于实在的真正科学,可以说它们深入到了事物的最为内在的本性,因为它们并不盲目地追求普遍的法则,而只以个别的事物、一次性的事件为对象,因而能充分地照顾到事物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和文德尔班一样,李凯尔特坚信,只有独特的、不可能重现的个性才具有本身固有的价值。因此,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二者除了在概念形成方式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一个是采取普遍化的方法,一个是采取个别化的方法——之外,它们在概念的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自然对象无所谓价值,因此自然科学无需谈论价值;而每一个文化现象却都必有价值意义,因此文化科学非谈价值不可,“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任何历史科学”(〔1〕,第76页)。据此,李凯尔特认为我们可以将“评价的思维模式”和“非评价的思维模式”作为区分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由于个别的文化对象、一次性的文化事件数目繁多、千差万别,它们都有自己的固有价值,这样在究竟将什么样的对象或事件选取出来作为探究的对象的问题上便会有陷于相对主义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危险,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坚持认为,文化科学必须以一种绝对的、普遍的价值哲学或先验的规范科学(Normwissenschaft)为基础,而绝不能以心理学、人类学或任何其他的事实科学为基础。在这里,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还进一步断言,心理学不仅不能为整个文化科学奠定基础,而且它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科学。这与狄尔泰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本质上的统一性

对狄尔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的上述观点,石里克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在他看来,科学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都是由本质上相同的知识构成的。为了深入地论证他的这个断言,石里克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形式和内容的区分学说。

石里克所谓的形式结构就是指构成一个事实或一个表达的诸要素的结合方式或排列次序。而他所谓的内容就是指实在(事物、事实)的本然的当下状态,特别是主体对这种状态的当下的直接经验、体验或感受状态,即主体所具有的一切意识材料或意识内容(如颜色、声音、软硬、香臭等感觉性质以及快乐、悲伤、失望等情感体验)。

石里克认为,只有形式才是可表达、可传达的,而内容是不可表达、不可传达的。“内容不可谈及、不可表达”(〔2〕,第209页)。“每种传达都总是结构而非其他东西的传达”(〔3〕,第153页)。而且,内容的表达或传达的这种不可能性是一种逻辑的不可能性,是内容的本质和表达的本质使然,而并非人类的表达或传达能力的局限性所致。“表达就是要将内容排除于考虑之外。原物借以与它的所有可能的图象、复制或表示区别开来的东西是它的内容。如果我们要用过时的哲学术语来表示它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将它比作经院哲学家们的‘haecceitas’(即‘thisness’,个体性,‘此’性,殊性)或者将它称为‘principiu minpiduationis’(个体化原理)。一个图象〔即表达〕如果不是原物本身,那么它就不能具有与之相同的内容……,而如果它是原物本身,它也就不再是它的表达了。”(〔2〕,第301页)

由于内容不可表达、不可传达,只有结构(形式)才可表达、才可传达,但另一方面;我们人类彼此之间事实上又能相互理解,互相知道对方所要表达或传达的意义,由此石里克断言:意义、理解只与结构(形式)有关,而与内容无涉。“我们的语词的意义被完全包含在直观内容的结构之中”(〔2〕,第322页),“即使在人们的心灵的内容之间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他们也能完全相互理解,我们断言:理解和意义完全独立于内容,与它没有任何关系”(〔2〕,第298页)。

在石里克看来,虽然任何表达(命题)都只是结构之事,它们能够向人们传达的只是事实的结构,但它们却能在理解了它们的人那里引起或唤起内容意识,促使他们为它们传达给他人的结构填充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比如,当作曲家们将他们心中想到的优美旋律以乐谱的形式构写出来以后,看到乐谱的人或者听到演奏者的演奏的人就会从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出发给其填充上丰富多彩的内容。

由于按照石里克的观点,所有的知识(认识)都是表达,而所有的表达又都只是结构(形式)之事而非内容之事,因此我们可以说:“所有知识按其本性就是关于形式和关系的知识,除此而外别无其他种类的知识”(〔4〕,第151页),“认识从本性上说就是针对于纯形式的”(〔4〕,第150页)。这也就是说,只有形式(结构)才是可以认识的,而内容是不可认识的。“谈论什么关于自然的内容的知识是自相矛盾的,这样的短语毫无意义可言”(〔2〕,第336页),“……认识实在的内容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构成了我们的分析的知识概念的本质部分”(〔3〕,第164页)。

在石里克看来,对于事物的结构的认识也就等于对于事物的真正本性的认识,从认识角度看,结构和事物的真正本性是一样的,两者间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你在研究引力的本性,那么爱因斯坦的方程式便对你关于引力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作出了解答——你当然不能期待比这更多的东西,你不能指望人们会对你提出的不可能的、无意义的问题作出解答。针对于引力的‘内在’本性——它不同于爱因斯坦方程式(它们当然是纯粹形式的)所揭示的那些性质——而提出的任何问题都是无意义的。所谓事物的‘内在’本性和‘外在’本性的区别没有任何意义。‘电的本性’的最好的表达就是理论物理学家的方程式……”(〔2〕,第385页)。

石里克宣称,内容虽不可表达(不可传达)、不可认识,但却可以体验、可以直观(直觉),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与内容都有最为直接的关系。石里克将这种关系特称为“理会”(Kennen),以与“认识”(Erkennen)区别开来。

基于以上考察,石里克最后断言道:包含在精神科学中的真正的知识和包含在自然科学中的知识从本性上说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通过结构的重复(复制)来表达事实。因而,无论是在自然科学中,还是在精神科学中,只要我们达到了对事物的结构的认识,那么我们也就达到了对事物的真正本性的认识。从这个角度看,精神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价值是一样的,哪一个也不比另一个更“内在”、更“深刻”。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如下事实中来认识科学本质上的统一性:为描述一切人类事物所必需的概念事实上绝不是历史性的,或为精神科学所独有的,它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业已使用过的,而且当我们思考它们的真正意义的时候,它们最终都能被归约为自然科学的概念——描写外在的东西的概念最后可以归约为物理概念,而描写内在的东西(精神性东西)的概念最终都可以归约为心理学概念。这也就是说,精神科学根本就没有它们自己的独特的基本概念,它们的基本概念都是从其他的知识阶段、知识领域(自然科学)借用而来的。它们自己只处理从这些基本概念中推导出来的复杂的结构。事实上,只要精神科学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类本质、进而关于世界本质的深刻的洞见,那么就总是通过包含在它们之内的心理学而完成的。所有历史学科总是有意识地使用着心理学,而它们又反过来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而旨在通过人类的行为去认识人类精神生活规律的心理学在这里当然应该被看作是属于自然科学。

当然,石里克也不否认精神科学确有其独特之处。研究精神科学的人的最终目的常常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获得某种体验、某种激情,最终说来,它们“根本就不是纯理论性的,它们的主旨不是为了获得纯粹的知识,而是为了最终成为体验的手段。而自然科学的真正目的则只在于满足人们的求知渴望”(〔5〕,第393页)。如就历史科学而言,尽管“对于真正的历史家而言,他的努力的主要目的或许经常是对于事件的因果解释,在这种范围内我们说他的努力是科学的,但在他的心目中也存有另外一种意图,即内在地体验一下他认为历史英雄们曾经体验过的情绪和思想,在他自己的想象中想象一下过去的人们所亲眼目睹的伟大的历史事件。对于多数人和许多历史学家来说,这也是他们从事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2〕,第339页)。石里克认为,狄尔泰等人所谓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指精神科学所独具的这种唤醒作用——它们能唤醒某些情绪和想象的图景,也即内容。但很明显,这种唤醒作用本身并不是一种特殊种类的“认识”——“精神科学的认识”,它不能为我们提供任何知识,严格说来,它只是精神科学中所包含的真正知识的一种结果。它是一种体验(理会、直观),而绝不是什么理解,因为正如我们前面已经看到的,真正的理解只与结构(形式)有关,只有通过对因果结构的认识才能达到。

总而言之,科学作为知识系统,作为关于实在的真命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整体,是一个统一体。“它不是镶嵌图案,不是由众多不同种类的树组成的小树林,而是一棵具有很多枝杈和树叶的大树,它为人们提供关于一个世界的知识。这个世界也同样没有分化为不同的实在,比如,没有分化为自然之域和精神之域,因为借助于这些语词所表示的那个区别并不是事物的本质上的区别,也只是研究实践(Forschungsbetriebe)上的区别,也即所谓的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工作方式(Verfahrungsweise)上的区别”。(〔5〕,第382页)。

三、科学和世界观的构建

作为一个统一的知识系统的科学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图景(Weltbild)。石里克认为,通过对这个世界图景的意义的分析我们便可以达到我们的世界观(Weltanschauung)。“……从世界图景到世界观的过渡是经由下述简单的过程而发生的:完全弄清楚世界图景的意义,清清楚楚地回忆起人们借助于它而传达的东西,正如对一件艺术品的‘观赏’(Anschauen)——这不同于对它的简单的知觉——在于它的个别的颜色和形状都具有了一个特定的意义,表示了某种东西,向观赏者叙说了某种东西一样。换言之,世界图景之成为世界观并不是因为新思想的附加,而是因为它被理解了”。(〔5〕,第384页)

在这里,石里克还作出了如下一般性断言:“在统一的科学内部,所谓的自然科学概念——或者更为准确地说,它们中的基本概念——是这样的概念,通过对它们的澄清,世界观的本质特征才会出现”。(〔5〕,第384页)因此,“哲学家只有从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出发才能达到他的世界观”(〔5〕,第396页)。那么,这样的断言的根据何在?石里克认为,它的根据在于:其一,恰恰是自然科学决定了世界图景的基本特征,它们的分析可以说深入到了“事物的本质”的极深处;其二,自然科学的方法对概念的形成(Bearbeitung)提出了最高的要求,借助于它我们便能获得精致无比的概念,达到无与伦比的精确性,因此它也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关于实在的断言的终极意义的发现过程。

石里克认为,他的上述断言是有着充分的历史根据的。在人类思想史中,那些意义重大的世界观的转变、人类对于世界的精神态度的重大转变,总是和那些决定世界图景的基本特征的深刻的、具有深远影响的自然知识的进展一同发生并受到它的制约。比如,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转变在人们的心灵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使人们认识到人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宇宙的一份子。再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也曾极大震动和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改变(或加深)了人类对自身与周围世界、与其他的存在物的真正关系的认识——人只不过是动物进化序列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如果我们考察一下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它不仅始自于人们对自然的思考,而且它的每一个决定性的进展和每一个意义重大的转变,也总是在与对自然的解释关联之中和数学精确性的氛围之中发生的,事实上,也只有在这种关联和这种氛围之中它们才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柏拉图哲学就与他的数学和科学素养密切相关,他甚至在他的学园的大门上写下了这样的著名警语“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持有与柏拉图的世界观正相反对的世界观的德谟克里特也同样具有很好的数学和科学素养,可以说,他就是一个数学家。而比他们稍后的亚里士多德更以“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闻名于世,他的科学建树绝不比他的哲学建树逊色,现代科学的很多学科都源起于他的真知灼见。到了中世纪,哲学家们一般只关心怎样去应用亚里士多德的原则,没有作出什么创造性的哲学贡献,而这恰恰是他们没有进行独立的自然研究、没有进行科学概念的重新构造活动的结果。独立的哲学活动在近代的再次觉醒和近代科学的崛起不仅仅是一并发生的,它们也不仅仅是同一个基本观点的不同的表达,根本说来它们就是同一个过程。那个天才的时代的伟大的哲学家的名字是不能被排除于科学史之外的,同样,那个时代的伟大的科学家的名字也不能被排除于哲学史之外。比如,可以正当地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同时也是解析几何的创建者,他的著作不仅是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科学巨著。笛卡尔自己就曾经说过:“对于我来说,一切事情都变成为数学的了”。在斯宾诺莎那里,数学—科学的精神可以说构成了他哲学研究活动的驱动力和源泉,这一点甚至从他的写作风格上即可看出。近代哲学的另一个主要代表莱布尼茨同时也是一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和牛顿共同享有微积分发明者的荣誉),在其卷帙浩繁的著作中,他向人们充分地证明了下述真理:精确性精神是哲学活动的父亲,对自然的思考是它的母亲。在康德哲学中,对自然的思考也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一般都承认,他的整个哲学的中心是《纯粹理性批判》,而在这部不朽之作中康德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努力澄清牛顿的自然科学系统的基本概念,以期达到对时间、空间、实体和因果性等概念的真正意义的体认和切实的把握,并由此而勾勒出一个世界观的基本轮廓。康德曾写过许多专门的科学著作,其中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普通自然史和天体理论》(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des Himmels)在科学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如果康德不曾具备他所具备的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素养,那么他的哲学就不复存在了。最后,石里克断言,在哲学史中是不存在他的断言的反例的。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休谟就是一个绝好的反例,在自然科学方面,可以说他没有作出过任何贡献,而在历史科学方面他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石里克看来,休谟并不构成他的断言的真正反例,相反,恰恰是休谟的例子最为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他的断言的正确性。因为在休谟的哲学探究中,没有一处与历史的概念或历史的方法相关,他并不是从历史那里达到他的世界观的。作为因果性概念和自我概念的批评者,他并没有探究历史过程的任何因果性(他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没有谈论过这种因果性),也没有研究过历史的个体的概念。他的一切例证和思考的材料都取自于物理学和心理学,而后二者则可以说分别企图以精确的概念去把握外在的和内在的自然。因此,作为历史学家的休谟也是从自然科学的方法中获得其哲学的刺激力的。另外,人们也许还会将苏格拉底抬出来作为石里克上述断言的反例,因为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是以“自然思考的敌人”而闻名于世的。但石里克认为,即使苏格拉底也不就构成了他的断言的反例,因为他也是非常欣赏数学的,而他之所以不满意于当时的自然哲学,恰恰是因为在他那个时候人们还不能用精确的概念处理宇宙问题。他为自己确立的终身目标就是努力用精确的概念去认识人的本性。

石里克的上述断言——自然科学在我们的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作为对狄尔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等人的观点的反对而提出的。狄尔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等人之所以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截然割裂开来,其中心目的就是为了强调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的片面性、不完全性、浮表性。在他们看来,哲学更应(甚至只应)从所谓的精神科学中吸取营养或材料,在我们的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之中,只有精神科学所提供的知识才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对这些观点,石里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批驳。

第一,在第二部分我们已经看到,精神科学中所包含的真正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本质上说是一样的。因此,就与世界观的相关性而言,我们至多可以问:通过对精神科学的程序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获得全新的结论,而且这种结论是否比通过对自然科学概念构造的分析所获得的结论更为深入?对这个问题石里克给予了断然的否定性回答。比如,通过对现代物理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命题的义意义的分析,我们获得了关于实体、空间、时间、因果性等概念——任何一种世界观都要以它们为构成材料——的更为深入的理解。但在历史学科中,我们却找不到能够与此相媲美的事实。

第二,按照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的观点,历史的文化科学所关心的只是确定一次性的事实,而自然研究者所感兴趣的则是一般的规律。石里克认为,在某种特定的范围内,我们当然可以这样说。但他同时认为,正是历史的文化科学的这个特点使得它们不可能在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因为世界观的大大小小的特征都只是由世界图景的一般特征、由制约着事件的规律决定的。一个单个的日期、任意一个特定的个体(即使他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人物)是绝对不能在世界观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只是通过在他身上所展现的一般规律,他才具有了某种世界观意义。世界观只与“本质”相关,而个别的东西的本质是通过它所服从的一般规律的展示而给出的。由此,我们可立即引出如下结论:只有自然科学才向我们提供了构建世界观的材料。相反,精神科学的方法则在世界的个别的多样性面前止步不前了,它们的目标不在一般,而在于个别。

与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相反,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即使历史科学也以建立一般的规律为旨归。但石里克认为,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历史科学在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有什么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独特作用。因为每当历史科学企图建立一般规律的时候,它们就必须在它们自己的领地之内使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它们必须把历史事件看作是自然的过程,必须努力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由诸多原因和诸多结果组成的混合体,并且努力从来自于气候和环境方面的物理的影响以及来自于领导者的心理方面的影响推断出各民族的命运。

第三,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之所以认为在构建世界观的过程中只有文化科学才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文化科学才从价值评估的角度考察事物或事件,而世界观当然是价值评估的结果。但石里克认为,价值评估上的考虑并不能向人们提供任何世界图景,它至多能够对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图景的价值进行评估,因为只有理智才能描画这个图景,可以说理智按其本质就是一种描画能力。而为了尽可能精确地描画它,理智就必须使用那些被称为自然科学的东西,并且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般性,它还必须使用数学的形式。正因如此,说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是片面的、不完全的,在借助于它构建世界观之前我们必须用精神科学的世界图景对其加以补充、甚至于加以取代也就无意义了。同样,说存在一种自然科学的世界观和一种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无意义的,我们甚至都不能说存在着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一种非科学的世界观。正确说来,只存在唯一的一种世界观,它是经由如下途径而形成的:对理智借助于自然的知识所描画的世界图景进行哲学的解释。

四、结论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并不存在什么明确的科学门类之分,也不存在哲学和科学之别。在那时,科学是统而为一的。后来,随着人类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不同门类的具体科学相继获得了“独立”地位。由于个人精力的局限性、研究兴趣的不同,等等非本质的原因造成了研究分工的不同。正是这种分工的不同致使一些人认为在不同门类的科学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狄尔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等人则更欲从理论层面上将这种区别进一步强化并固化为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两相对立。对于这种观点,许多哲学家都作出过尖锐的批评,维也纳学派的成员更是不遗余力地抨击过它,并力图以“统一科学纲领”与之相抗衡。但除石里克外,该学派的其他成员并没有意识到应该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深层的理论根据。石里克虽然没有象卡尔纳普等人那样具体地实施过“统一科学纲题”,但他通过他的形式和内容、认识和体验的双重区分为之提供了深层的理论根据。

参考文献

[1]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

[2] Moritz Schlick,‘Form and Content’,in Philosophical Papers,Vol.Ⅱ,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9).

[3] Morltz Sehlick,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in their Interconnections,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7).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范文第3篇

1.职业教育观念不足

现代职教具有一些普实性特征,教学中呈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安全教育到位、教学组织有序、行业气质浓郁、内涵丰富等特征。而现实中,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学生评价等均因师而异,虽呈现百花齐放状态,也给教学质量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根本问题还是观念没有转变,以完成“任务”为基本标准,以教学任务重为由,表现为职业教育理论不足,职业教育实践不足,敬业精神不足,对建筑行业所需的人才标准理解不足。

2.专业能力欠缺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等方面,是从事实践课程教学的前提。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的不足,缺乏从事教师职业特有的知识和能力,直接导致学生应用知识能力滞后于学习知识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严重滞后于专业技术能力。真正做到“上得课堂、下得厂房”的老师还是较少。

3.标准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说明,课程教学就是达成目标的细胞,而实践课程教学就是其核心细胞。宏观看,实践课程教学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所需的标准很难界定,例如,过于偏重理论或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文教育不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教学中难以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方面不可控。如何定量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内容标准、方法标准、程序标准和评价标准是学校和教师都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策略建议

职业教育首先是先成人,然后成才,虽然有诸多定性的教育内容渗入其中,但对建筑类实践课程教学来说仍然可以定量的对待每个环节,相应的教学标准或参考标准的制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1.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重构

建筑类职业教育体系中,不管是人文教育、道德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是为了学生发展提供原动力和基础,归根结底是学生要走上社会接受挑战。重构实践课程体系应从每门课程入手,每门课程均应设立必修实践环节和拓展实践环节,设立具有弹性的课程实践体系,注重相应实践知识与应用,人文有人文的实践,职业道德有职业道德实践,真正做到“打好宽基础、拓展专业基础”,再在毕业前重点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育力度,在通才的基础上打造专才。

2.实践课程内容优化组合

根据实践项目的侧重不同,对实践课程内容优化组合,把实践项目设计为小综合实践与大综合实践两类,小综合实践存在于每门课程,大综合实践围绕技能综合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要围绕学生自身的生活而展开的,形成培养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反复练习的培养环境。这对于学生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实践项目的设计要符合和覆盖教学内容,建筑类实践课程教学要有实际工程案例支撑,典型案例选取对于标准的制订和有效实施非常重要,建立建筑工程案例资料库,不断丰富教学案例。

3.实践教学行业特质培养

教师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具有实践性,学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证明职业教育的质量和价值。指导实践的教师应具有建筑行业特有的气质,在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行业气质,实践教学的载体实训室也应具有行业特质,通过吸引、引导、组织、影响、熏陶等作用提高师生的专业修养。

4.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实施

近几年学校对师资培养投入力度很大,通过挂职、科研、课研、技能大赛、信息化等方面引导,出台一系列鼓励激励政策,使得教师在专业知识、文化修养、专业实践能力,职业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课程设计能力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

5.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手册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手册是实践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对学校实践课程教学提出的最低要求,对实践课程教学的政策、管理措施、程序设计、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设计和运作,规范程序、规范教师言行、规范学生言行,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实践课程教学管理标准,实践课程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手册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制度框架下对教师教学的充分尊重和引导,激发教学活力,激发学习动力。

三、案例分析

1.专业技能竞赛引领师资

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大赛、两课评比、科研与教研等活动,已经使学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教师群体,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锐意进取、竞争性强,在教师中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之一。

2.学生评价反映实践水平

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毕业生认为实践时间偏少,究其原因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体会的实践仅限于认识实训、工种实训、生产实训和毕业实训等环节,课程内实践环节没有吸引他们注意;其次是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体会不到,或是与社会需求之间有差距;再次是表明我们的师资在带给学生实践经验方面有不足之处。

3.校企合作初显成效

学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成立工程中心,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染绿”,直接推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同时把在国内职业教育和行业中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作为我校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以适应行业发展,提高校企合作层次。

4.新校区工程建设带来的契机

新校区工程建设为学校建立工程案例库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将来组织编著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事故预防与处理、文明施工、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方面案例集提供素材,使之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通用资源库。新校区实验实训室建设对实践课程教学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提供压力和动力,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

四、结语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学 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时间管理

提起课堂管理,人们总习惯把它和维持课堂秩序相提并论,殊不知,那仅仅是课堂管理的一个方面――课堂纪律的行为管理。此外,课堂管理还包括教学环境的管理和教学时间的管理。

教学时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分配时间,即课表规定的某一课程的教学时间,指全班学生参加学习的机会;第二层次为教学时间,即教师实际用于教学内容的时间,指教师在完成常规管理任务后用于教学的时间;第三层次为投入时间,即学生实际上积极投入学习或专注于学习的时间,它是每个学生实际花在学习功课上的时间;第四层次为学业学习时间,指学生完成学业功课所花的时间。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即投入时间和学业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成绩呈明显的正相关。教学的质量并不是花的时间越多越好,而是与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真正投入学习的时间成正比。所以,为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时间的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控,慎用自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策略,对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教师教课时比学生课堂自习时的参与性要高,这是因为教师在教课时能较大程度地对学生进行监控,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而言,教师的监控增加,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也会增加。据统计,受监督的学生只损失5%的时间,而不受监督、自己独自学习、自定学习步调,则会损失15%的时间,并且从一个活动过渡到另一个活动还要花去10%的时间。因此.教师为争取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就需要在课堂教学时增加对学生的监控,尤其是在使用自学法时,更要做到有效地监督,合理适时地指导.绝不容许有放任自流的倾向。

其次,要加强语言组织,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教师的语言是教育的媒介,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导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它不仅影响着教师对知识的传导,而且也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的投人程度。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有效性,旨在使教师的课堂语言能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既要能清楚、流扬地把话说出来,又要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晰、有条理、有组织,让学生听起来能明白教师所提问题的关键,理解教师对概念原理的阐释,懂得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将要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如果教师的语言含糊其词、模棱两可、颠三倒四、只言片语,不但达不到教学沟通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不知所措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第三,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性。这是增加学生投入有效学习时间的最佳途径。

1、做到教学材料新颖、生动、富有吸引力。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并能使学生把这些时间投入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所用时间的质量。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态度。所以,教师要注重增加教学材料的趣昧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极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对教学材料还要做到组织有序,逻辑严密,避免学生茫然不知所叙而走神。

2、加强过渡,转换自然,使教学环节紧凑。在教学内容进行转换时,要避免“急转弯”,在从一个主题过渡到另一个主题时,要给学生一个信号,使衔接自然流畅,如流水行云,学生也就会自然地随着教师的引导“水到渠成”地转移注意力,从而保持教学的紧凑性、流畅性。

3、始终使教学水平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学习的投入时间与教师所提供学习材料的多样性和挑战性有关。太容易或太难,都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保证学习的投入时间;只有难度水平合适,通过一定努力学生能够完成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保证学习时间的质量。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范文第5篇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

1、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2、网上协作: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

3、网上测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新一代高中数学网上测试和评估软件系统进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部审时度势,根据国家“十五”规划提出的基础教育战略目标和基础教育现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和措施。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指出:“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思

我们已初步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校园网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流程图。

四、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环境――虚拟实验室

目前,我们初步构建了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环境――高中数学虚拟实验室,它由硬件、软件、潜件三部分组成。

1、硬件:

我校校园网配有思科交换机、浪潮服务器、长城客户机、千兆主干100M到桌面等硬件设施,并将多间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连为一体。

2、软件:

置以下应用软件系统:网络光盘资源共享系统、网络视频点播系统、资源共享系统、视频广播系统、屏幕广播系统、师生网络学习与创作的编辑系统、新一代高中数学教学软件系统、新一代高中数学网上测试和评估软件系统。

3、潜件:

研究人员以自学为主,采取专题培训、讲座、讨论和外出参加培训等多种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思想,掌握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方法和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软件开发方法。本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

1、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