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文学专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81-01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解析
“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传统学徒制”而言的。“传统学徒制”以培养具备熟练技术的工人为主要特点,而“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它试图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教育的一场重大革新。“现代学徒制”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目标,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合作的具体内容上,都有明确的利益共享机制,有着相对完善的协调管理办法和措施。学校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设备或是专家师傅等资源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既解决了学校专业设备条件不足,师资缺乏等矛盾,又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实习问题,还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岗位技能。校企合作的程度越紧密,人才培养质量就越高。而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报酬,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活费用,同时,也对未来就业提供了一定经验支持。
二、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矛盾。鉴于存在的矛盾,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频繁跳槽的问题,表现出大学生自身从业、就业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出现了不选择酒店工作,而从事其他类别的工作的现象,这又表现出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不忠诚性。由此,产生了高职院校的资源浪费。
三、“现代学徒制”与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现代高职教育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探索,主要形式有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采取到酒店实地参观和顶岗实习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主要的学习时间还是放在校园,与酒店的实际工作环境大行径庭,而且授课的主体依然是学校老师,虽然具备双师资格,但是,不能随着社会发展和酒店行业的变迁而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基本上人才培养的模式还是以学校为主,企业的实际需求为辅。而订单模式,是在学生大二的时候,用工企业与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与学生签订委培用工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实训标准。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学校完成,技能和实践部分在企业完成。工学交替和订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会出现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在企业不能有效转化,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等。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现代学徒制”,企业应该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在行业具有良好的口碑。学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制度,学校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招生方面,学校和企业共同招生,让家长、学生本人深入、详细了解“学徒”须知,将阶段性的学习、工作任务做分解,让家长和学生充分了解到“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从而,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四方共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路线,进行有效地规划。针对酒店行业的服务技能方面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师资库”,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一线优秀员工纳入到“师资库”中。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学业、实习和就业的问题。这种模式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优秀文化的传承,实现企业“师傅”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可以为企业补充新鲜的血液,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引入,为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探索有效的、长效的机制,破解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今后应该深入研究和不断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2]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专题研究,2013(16).
[3]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教坛视点,2013(6).
现代汉语 教学问题 解决对策
一、高职文秘专业《现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开设专业分析
《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他中文或者语言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以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系统的讲授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内容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各方面知识,是阅读、写作、理论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以促使学生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文相关类专业都选择性地开设了语言类、文学类和文艺理论类三大类型的课程。一般而言,《现代汉语》所属的语言类课程对学生来说吸引力不是很大,文学类课程却大受学生欢迎。
2.课时及学生重视程度分析
就我校文秘专业教学实践表明,同《现代汉语》相比,同样是语言课,《大学英语》更受重视些。现在四六级英语考试正在改革,由应试型英语向实用型转变,英语的教学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英语成绩要与文凭学位挂钩的,关系到个人的前程和事业,所以学习热情普遍高涨不下。
作为理论知识传播课程,《现代汉语》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尤其是语法部分,对各种语言单位的分解组合,显得更是抽象乏味;现行的几种影响较大的教材,大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教学理念上重理论轻实践,过于强调系统性和科学性;《现代汉语》课不重视对口语的研究,脱离现实语言生活,只是从静态的、形式的角度去研究语言,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度很低;大学《现代汉语》课中的许多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在中小学时代就接触过,到了大学不过是将其系统化条理化,并增加一些深度而已,很多人认为在汉语母语国家考试《现代汉语》,不学也能够混个及格吧,这样的心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
3.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便于系统地教授学科知识,但是这种类似新闻联播式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和心理上产生疲惫感。师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重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值的学习效果,包括知识、理论、方法、技能、操行等诸多方面。以上这些,教师在教学中都有深刻的共识。不少教师希望通过提问来争取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原因是提问也有局限性,提问过滥,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等,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甚至出现“问”而无“答”的尴尬局面。更多的时候,不少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情绪低落、消极漠然,教师的热情反而被学生给冷却了。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冲着学分来学《现代汉语》的,这种心境下,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都很难进行,更不要说理想的教学效果了。
二、解决《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教学对策
1.打破现代汉语原有的教学体系,调整原来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特点,废除落后陈旧的知识体系,取消原来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大板块各自独立的格局,吸纳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等方面的科研新成果,建构一个各部分密切相关的科学的动态的汉语教学新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现代汉语的本体研究,重视语言和社会、语言与人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把最新的科研成果适时的介绍到课堂中去。教师要多做科研,以科研促教学,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充实、更新教学方案,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
2.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课堂设计有关语言方面的趣味问题,或者选择一个语言热点 ,或者引入一些精彩范例,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寓教于乐,乐中有得。如在讲授语音时,不妨举些这样的例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中的孩子是真正的孩子吗?首先提问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而不解的情况下,结合方言知识把答案讲出来,原来“孩子”是南方方言“鞋子”的谐音,南方一带,声母“x”也有发“h”的习惯,“鞋”一般读成“hai”,所以这里的“孩子”应是“鞋子”,因为做父母的不可能狠心到把孩子扔出去套一个狼回来的地步。讲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时,举例说明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名词不能重叠,但有一个例外,儿童语言中常把名词重叠起来。
其次,课堂上经常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灯谜、歇后语、笑话、幽默小品等,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好的帮助。还可以将外国人学习语言的体验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如比较下面两句话“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两句话中胜利的是哪一方?学生们会迷惑起来,因为可以体会出两句话意思完全一样,但是表面用字却是相反的。这时,教师再适度引导答疑则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教师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突破教法上的单一性、一贯性,适当引进现代教学技术,把有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声情并茂地进行演示,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现代汉语》课的内容包括知识、理论和技能,但是教师往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却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一学就会、一用理论分析问题就不知所措的现象。在《现代汉语》课上使用问题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和意义,就是督促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现代汉语各部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将自己的观点自如地运用普通话来表达,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现代汉语》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指引性作用,但是学生对于自己一知半解、没有多大趣味的教材内容,感到味同嚼蜡之余往往是浮光掠影的浏览一遍,学而不思则罔,慢慢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多问学生一个为什么,施行启发性教学,体现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老师要因势利导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是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工具性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发现《现代汉语》不仅仅是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而且是可以用来解释说明奇妙的生活语言现象的工具,这样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让这门课程在学生的心目中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
4.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开展适当的专题讨论课
在教学中,除了讲授书本知识外,要较多的引用并分析现实语言生活中的相关用意,引入相关学术性的信息。例如,对歌曲《牵手》中的“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这句话中的快乐和悲伤二词的用法解释,前一个“快乐”“悲伤”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后一个“快乐”“悲伤”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再有分析歌曲《大中国》中的“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这句歌词里长城的量词用“条”可以不可以……通过分析这样的例子,学生就懂得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开展适当的讨论课,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提高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三、文秘专业提高《现代汉语》教学效果的措施
改善《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围绕着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能力的理念来进行,建立面向21世纪的实用型的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模式,让现代汉语教学充满生机和美丽,让《现代汉语》课成为老师喜欢教、学生喜欢学并且能够学以致用的课程,我校文秘专业教师大胆进行了如下教学改革:
1.删除教学中过于繁琐的语法理论知识,以贵在精要而不在繁复的原则去构建知识点体系,适量增加与语言运用密切的文化内容,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能分析并解释语言现象,并长于听说读写,具有较高的语言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安排丰富的技能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构建一个技能训练的结构,课堂上安排合适时间进行这种有语言背景的技能训练,课后还要求学生做若干练习,以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与语言实际的联系,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1)讨论式教学。课前拟好问题,发给学生资料,课堂展开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师生互动,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引发式教学。教师尽量少讲、精讲、讲关键内容,尽量多提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指导学生去观察研究。
(3)比较式教学。通过古今对比、汉英对比,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分析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实践性教学。建立现代汉语学习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如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普通话知识竞赛等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4.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网络提供大量的与《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有关的资料,吸收《现代汉语》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的最好的教学内容和优秀教学软件,并应用于课堂,精心挑选和设计网络教学内容和课题,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5.选取据有广泛代表性的语料进行课堂分析。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的语料,应用写作中的语料,提高知识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6.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着民族的思维模式、习俗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我们认为不能离开文化的背景去谈论语言教学问题,适量引进文化内容到现代汉语的课堂,以增强课程的厚重感,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热情。
四、《现代汉语》教学今后仍将努力的方向
1.改进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活动就不存在教学。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活动的主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价值,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改进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更有信心。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和过程。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尝试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改变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1)就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在教师的作用下,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对于语言学习而言,既没有高涨的参与热情,又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这很容易使人厌倦,因此提倡在教师的激发诱导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将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变成积极,这样,教学效果则事半功倍。
(2)就思维能力而言,要把讲给学生问题,指给学生思路,转变为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联系当代社会语言世界中的语言现象,列举他们感兴趣的语言事实,促进言语表达的丰富性。
(3)就实践能力而言,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设计形式多样且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要把学生上课――做作业――参加考试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创设广阔健康向上的学校大舞台和社会大舞台,引导学生自我投入、自我选择并全身心活动起来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利用时间能力,开创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校企合作
U471-4;U472-4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走进了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据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中职在校生人数达2400多万人。一方面,大量的初中毕业生涌入中职学校,给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带来了“繁荣”;另一方面,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却遇到了“萧瑟”。单从就业率来看,我校汽修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可达到95%以上,但在这个数字的背后,却是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符,顶岗实习期间鲜有在企业完整度过实习期,难有上升空间等问题存在。
归其原因,我们从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发现,由于中职学校现有教学模式主要来自传统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加之汽修专业课程中含有大量的机械原理类知识,内容相对枯燥难懂,学生很容易晕晕欲睡,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而在实训课程中,由于汽修行业发展迅猛,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的财力难以跟上设备的更新换代,因此造成实训环境与企业工作场景脱节,学生到达工作岗位后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最终,导致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率不高,长此以往,将会对中职学校的办学带来较大的冲击。
改革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教职成厅[2012]5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中对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因此,中职学校应着力于学生的技能培养,辅以理论学习,达到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技能的方式选择多种多样,教职成[2014]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为中职学校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现代学徒制。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将传统“学生”的身份双元化,“学生”即是“学徒”,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它试图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的一场重大变革【2】。
“现代”是相对于“传统”提出的,“现代学徒制”在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体系和运行机制,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以及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是其中典型代表,另外在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现代学徒制”也有广泛的开展和应用。本文试图从呈现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成果出发,归纳总结“现代学徒制”在国内外运行的成功经验,为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一、关于国外“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
2015年1月14日对中国知网搜索“双元制”,可以找到5805条结果,“英国现代学徒制”可以找到1185条结果,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可以找到2621条结果。在高级检索中,主题“双元制”可以检索到4506条结果,主题“英国现代学徒制”可以检索到34条结果,主题“新学徒制”可以检索到47条结果。
关晶的论文《西方学徒制研究》从“双元制”的背景因素、开展情况、法规框架、组织管理、教育实施、改革与管理几个方面综合呈现了德国当代双元制的特点:双元制的法制化、培训的标准化以及工业培训方法的现代化。其中,对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叙述如下:在德国双元制中,学徒通常是由雇主直接招募的,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一般而言,学徒在企业的培训时间与在学校的脱产学习时间比例约为7:3。学徒每周3-4天在企业中接受职业岗位的技能操作训练,另外的1-2天在职业学校中进行专业知识及普通文化学习,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又各司其职【3】。
郭扬、雷正光的论文《借鉴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对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构建如下【4】:
熊萍的论文《走进现代学徒制―英国、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研究》中,对英、澳两国学徒制发展史、现代学徒制产生的背景、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文中指出,英国现代学徒制与英国NVQ水平资格证书整合、产业负责、广泛行业的参与、培训的灵活性与广度、培训期限的弹性化、学徒具有雇佣身份等,另外,留了扩大培训和向更高级别学历晋升的机会。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是将原有的“学徒制”和“受训生制”进行合并和改革后得到的产物,具有:培训的灵活性、培训对象的多样性、培训证书的通用性、培训的广泛性、培训经费的强大支持等特点。同时,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在培训结束以后,可获得全国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AQF),使劳动者在全国范围进行职业流动称为可能。此外,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培包是他们教学模式的亮点,设计培训包的目的是为了将工业界规定的能力和评估指导原则与国家证书文凭标准联系起来,培训包计划明确了产业界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结果的要求,并向注册培训机构提供一个设计自己培训项目和培训服务的工具【5】。
二、关于国内“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传统学徒制由来已久,但是在近代,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因素,中国自始至终没有经历工业革命, 真正的机器大工业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所以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起步较晚,在研究方面相对也比较欠缺。搜索知网“中国现代学徒制”有1893条结果。
在职业院校的试点运行中,2006 年,江苏大仓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企业合作,形成了本土化的“定岗双元制”高职学历人才培养模式;2011 年宁波北仓职业高级中学以协议的方式开始试行中职教育学历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广州技师学院与企业合作探索非学历技工培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6月,江西省新余市委、市政府拟投资60亿元规划建设江西职业教育园区,在园区内构建新余市现代学徒制实验基地;2013年,广东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启动了以现代学徒制为主导的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皮连根的论文《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中对汽修专业课程体系作了如下的探究:根据汽车的结构特点,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即:汽车发动机学习领域、汽车底盘学习领域、汽车电器学习领域、汽车车身学习领域和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学习领域。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特点的同时,将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能力按照初级、中级、高级进行划分,对不同等级的岗位能力所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整合,按照应知、应会、掌握、拓展等不同要求,从简单到复杂,结合具体车型的结构特点以及汽车维修案例编写适合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学生手册和教师手册,把不同等级的岗位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进行梳理,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技能要求,以工作任务的方式,结合企业的操作规范和汽车维修规程,编写专业技能训练手册和任务工作单,形成适合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6】。
胡秀锦的论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提到:“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典型模式,也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最佳形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既有相关的政策文件支持,又有合作双方的协议, 同时还有一定的组织保障,使校企合作在教学层面上得到升华, 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使学生在掌握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在企业实习、实践,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 从而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7】。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关于“现代学徒制”不管是从理论还是试点运行,均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案例可供参考。
三、结语
我校汽修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核心问题就是要对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前提,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将教学模式融入企业的工作场景,把课程体系结合企业需求,在教师、师傅的共同引导下,实现“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的相互转换,培养懂理论、会操作、能干活、有潜力的新型实用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吴义勤介绍说,文学馆举办公益讲座的初衷,是服务于中国作协工作的总体要求,配合中国作协在凝聚作家评论家力量、展示文学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统一规划,力争把“文学馆讲座”办成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形象的品牌窗口。同时,也为广大作家、批评家、专家学者、文化学者提供一个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高端平台”,以展示中国文学的成就与魅力、活跃文学和学术气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听众的反映来看,讲座实现了这样的预期。吴义勤说:“十年来,听众对文学馆讲座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充满期待。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拥有固定听众群、具有品牌价值的著名学术讲座。很多老年听众,一次不落地来听讲座,记笔记,热烈讨论。有些同志讲座结束了仍恋恋不舍,还边走边在本子上写着感想和心得,其情其景,令人感动。”学者周思源在《坚持品位,雅俗共赏――我与“在文学馆听讲座”》一文说:“笔者1996年起在国内外参加讲座百余场,举办者有大学、科学院、博物馆、企业、街道、网站、电视台等。这种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免费开放的大型讲座,据我所知,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星期日公益演讲――‘在文学馆听讲座’,是历史最长、累计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之一。”不但如此,文学馆工作人员还不辞辛苦,将大部分讲演稿整理、编校,出版了“在文学馆听讲座”系列丛书25种,成为深受知识界、读书界喜爱的连续出版物,为很多因地域和时间限制不能到现场的读者提供便利,扩大了讲座的受众面,也保存了这些演讲所积累的文化成果。吴义勤表示,今后的讲座内容仍然会结集出版,但是将更加强调“品牌效应”,不再采取以往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方式,而是以“中国现代文学馆讲座丛书”的名义由一家出版社集中推出。
“相对于以往的讲座,新一轮讲座将更强调‘文学’本身,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契合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特点,充分展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成就,增强讲座的时代性与学术品位。”吴义勤对记者说。但是,“公益性、学术性、高品位”的宗旨是不变的,所有的调整都要以此为前提,维护讲座已有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我们希望通过讲座为中国社会的精神积累、学术积累和文化积累贡献切实的力量。这样的文化诉求当然会面临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挑战,但是因为文学馆本来就是一个纯文学的殿堂,我相信每一个走进文学馆的人都会有一种对于文学的神圣感,文学馆的讲座将会进一步增强听众对于文学的神圣感。”
吴义勤介绍说,中国作协的领导对中国现代文学馆讲座非常重视,党组书记李冰同志更是多次听取关于文学馆讲座的情况汇报,并做出了重要的批示。陈建功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也专门对文学馆讲座进行了指导和部署。新的文学馆讲座规划,就是在他们的关心和指导下确定的。
据了解,新一轮讲座将设立“青年批评家讲演系列”、“著名作家讲演系列”、“现代文学大家研究系列”、“热门影视作品研究系列”四个专题。“青年批评家讲演”是为了集中展现中国当代新锐批评家的风采,“著名作家讲演”是为中国当代一流作家更好地走向听众、走向读者搭建平台,“现代文学大家研究系列”是为了展示著名学者、专家等学术“大家”研究“现代文学大师”的最新成果,“热门影视作品研究系列”则希望通过编、导、影和研究者的讲演让听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热门影视作品。届时,从卓有成就的作家铁凝、陈建功、何建明、莫言、张炜、韩少功,到深受青年人喜爱的张悦然、当年明月、安妮宝贝,以及近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石钟山、龙一、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冯小刚、麦家、海岩、都梁等影视剧导演、编剧,都将走进文学馆,和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存在的问题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二、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
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
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具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入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并兼顾着各种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分为三类,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种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兼顾文学思潮,去除时间化,避免文学思潮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并不可完全将时间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学思潮的叙述当中,对时间意识做适当的调整,使用互见性的叙述方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兼顾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类思潮,并顺应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保证其符合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意思就是在文学思潮重构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确保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顺应思潮史的发展规律,另外,还需要对现当代文学史重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思潮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高文学思潮重构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