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实践活动

小学实践活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实践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实践活动

小学实践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活动搭台 创新能力 实践中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在素质教育要求的大背景下,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摆在了突出位置。现代教育必须从小着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重视以活动为基础的数学课程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以学生的活动为基础,浅谈认识与体会。

1 活动是学生开发智力、茁壮成长的

平台

1.1 建成“情景、方法、应用”三位一体的基本模式

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来,使学生主动思考去在实践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把实践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以致用。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我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上设计“超市购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出了商品的价格,知道小数表示的实际钱数。当学生进入角色时,紧接着结合教材的教学出示相关问题。这时学生学习小数已成为自身迫切需要,他们主动参与探索,逐步建立数学知识。课后,又能把所学的小数知识与方法应用于生活具体实践。这样,就用活动架起了知识与现实之间联系的桥梁,激起了学习情绪,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2 形成“合作、探求、交流、”三点一线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学生合作主动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来研究讨论,获取亲身体验。从而使掌握的知识更加稳固。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先让学生回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探寻过程,并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点拨学生试着自己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共同特点。我观察了一个较差小组的讨论情况:开始,学生按着整除2、5书的特征,寻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结果不行。一会儿,一个学生说:“12、15、21、都数能被3整除,这三个数的个位分别是2、5、1,个位是1、2、5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有同学举反例:11、22、25个位是1、2、5,但都不能被3整除!正当同学们处在困惑之时,有个学生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论怎么互换,都能被3整除。这一思维上质的改变,为找到规律提供了可能。小组学生们为此不断举例验证,得出了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是个位、十位数之和能被3整除。并延伸到三位、四位、五位进一步验证,最后终于找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样同学们在合作、研究、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与成功。

2 活动是展现创新、展示个性的最佳平台

教师创造性地教,小学生创造性地学。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突破书本,标新立异,以新的思维、新的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2.1 标新立异,让学生张扬个性

一个问题会有多种解决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敢于标新立异。让学生主动探求,多方式、多角度思考,使问题得到创造性地解决。我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首先出示问题:用多种工具,多种测量手段,对一元的硬币找出圆心,画出直径并测量出直径的长度。然后同学们分头做实验。在让学生交流做法时,有的是用直尺沿硬币边缘找最长线段的方法测量的;有的是同时用直尺定位、两三角板直角边加固硬币边缘的方法测量的;有的是紧贴硬币外面画正方形的方法测量的等等。这样,多种思维方式、不同的操作方法实现了殊途同归。在这种热烈而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积极学,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得到了真正发挥。

2.2 增强数感,让学生焕发创力

怎样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积极而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我认为只有将数学融于生活、融入活动,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良好数学情感,激发出创造力。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我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让他们交流感情,以焕发出创新的火力。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弄懂元、角、分的关系后,接着,我打破教材限定,设计了“我当银行专银员”的实践活动。当“顾客”拿着1元钱来找“工作人员”(全体同学)换零钱时,大家想了各种各样的换钱方法,如:10张1角的、2张5角的、2张2角、1张1角、1张5角的……课堂气氛热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在此基础上,又设计购物活动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东西”。从而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同时注重了学习延伸,让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购买物品。使数学课成了活动的课堂,表现自我、激发创造的课堂。

3 活动是学生开放学习、自我发展的

平台

立足学生发展,只有采用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应把自我发展的空间交给学生,使数学活动形成学生自由开放、整体发展的机制。所以,在开放性的数学学习中,应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成功机会。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强烈求知欲和创新潜能。如“位置与方向”教学,我为学生设定了“为居民小区设计合理布局图”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会辨认方位,并会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后,前后位的同学结组拿出事先准备的一张居民小区平面图。课件出示:居民小区应建哪些公共设施?建在哪?为什么?说说这些公共设施的方位。由于活动是开放性的,学生们的设计各式各样,且富有创造性。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将机械模仿变为探索创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活动是学生充分实践、培养能力的

平台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应努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教师在一个盛有水的长方体缸里放入一个圆柱体石块,水面上升,使学生对物体占据空间这一特性有了直观理解。然后学生亲自观察体验、动手实践,并感性出计算液体体积的多种方法。这种对未知事物的主动探索,使能力在实践中得以生成。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大胆想象,探索不同事物的关系,让学生真正体会了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小学实践活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主要问题;基本措施

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是指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的一个团体,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组织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挥特长。小学社团实践活动是小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有效地弥补了现行小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不足,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当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尽管逐渐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普遍认可,但是从各所学校社团实践活动的普遍状况来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范围不够广泛,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往往局限于一些常规性的实践活动,其他形式的社团实践活动较少,因而难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目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大多存在注重形式,忽视效果等现象,对于排入课表的社团实践活动,有些教师大多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忽视了开展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对于那些未能排进课表的社团实践活动则是流于形式,可有可无。有些教师虽对社团实践活动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对社团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也很明确,但社团实践活动的内容随意性强,心中无数,加之长期采用单一的辅导方式,只注重实践活动的结果,忽视小学生体验活动的过程,因而,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3.活动开展的空间和时间受到限制,成效低

社团实践活动不仅包括校内社团活动,而且包括校外社团活动。但是目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中,重校内,轻校外,加之学生真正参与社团实践活动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有些学校常会通过教学、升学等各种借口挤占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致使所开展的社团实践活动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事实上,对于校内开展的一些小学社团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只有当家长了解了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和意识,看到了活动开展的成果后,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搞好社团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当志愿者、做义工、看望孤寡老人、清洁街道,或者是帮忙看店铺、销售东西、派传单等,引导学生走到校外,增长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开展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基本措施

1.注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设计

首先,要确立社团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社团的建立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因此,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设计应以自愿报名与教师推荐相结合为原则,以级段为单位组建社团,每级段可以组建7~8个社团组织。各团队成立后,再次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成立各小队,选定组长,为小队命名。

其次,要确立社团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将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相关因素有机结合,以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特长,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再次,要注重活动空间的开放与整合。小学社团实践活动打破了班级授课制,将学生的活动场所拓展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更拓展到校外环境中。通过学生的观察、调查、体验,获得感悟,进而引导学生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社团实践活动的形式也应是多样的。如利用乒乓球、篮球、田径等运动类社团,音乐、舞蹈和美术类社团等特色活动,推动学校在体育、艺术、文艺、科技方面的进步,同时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加强创新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社会还是群众对学校实践活动内容的拓展和组织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性,因此,学校应克服传统教学弊端,将基础类的课程教育、拓展类的课程教育以及综合类的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变灌输式教育为学生自主的实践体悟,鼓励学生自主实践,为学生发展个性和展示才能创造空间,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认知能力、把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开展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自主活动的正确引导,在总体掌握的前提下及时指出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3.完善社团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

小学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愿结成的团体,活动的评价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有很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要注重社团实践活动评价方式的完善,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积极的评价机制。小学社团实践活动评价贯穿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评价的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不同体验。评价的形式力求多元化,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全班互动以及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或将学生的评价与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联系起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又有助于使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展视野、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江伟.小学社团活动的误区及对策[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

[2]李茜.小学社团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012.

课题编号:A28,属于贵州省基础教育课题,此论文属于阶段性成果发表。

作者简介:

赵建敏,(1977.8-),女,大学本科;讲师;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薇,(1981.6-)女,贵州桐梓县人,大学本科;单位: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镇将军希望小学;职称是小一。

小学实践活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主体选择;延伸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十分关键的,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及课程主题的选择上要充分地勾起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乐于参与到其中。也只有这样,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达到。这也是综合实践课区别于其他传统课程的最明显之处,综合实践课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而其他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和掌握程度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问题,而实践课是一门自始至终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的一门课程,这就决定了它需要学生有着极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然而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综合实践课活动主题的选择极为关键。笔者根据自身从事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经验,对于如何进行活动主题的选择做出以下几点总结。

一、主题选择要以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为基本出发点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孩子还是建立在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学习,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还没有形成,做好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切中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综合实践课的活动主题选择上我们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尽量地选择一些孩子们所喜爱和普遍给予关注的主题,如果在有教育意义和为孩子们所喜爱的主题之间进行选择的话,笔者认为还是先从孩子们所喜爱的主题进行选择开始,因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先将孩子们带到这门课程中来,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渐地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逐渐地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乃至是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而再在课程中安排一些让学生深受教育的活动内容。

建立在孩子们兴趣和关注基础上的主题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来,能够让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孩子们经常所接触到的东西,如琳琅满目的饮品,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去自主调查现在商店里所出售的饮品种类,选择出自己所喜爱的饮品种类,并说明为什么喜爱这些饮品、这些饮品的营养价值是什么、这些饮品经常饮用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学生丝毫不会感觉到陌生,并且这也是每个小学生所喜爱的,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二、主题选择要具备知识的延伸性

活动的主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让学生通过主题活动感受到什么,如前文所举之例,饮品的种类多种多样,每一个孩子的选择也是不尽相同,但是有多少孩子会选择正确健康的饮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一定的关注,要在上述活动主题之后再设置一个延伸性的活动主题,那就是在我们分析了这些饮品的营养成分以及对身体的影响情况之后,我们该如何选择我们的日常饮品、如何搭配我们的饮品结构等等,这不但对学生的延伸性思维有一定的锻炼,同时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有着一定的帮助。

小学实践活动范文第4篇

作者  牛国翠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且在实践中能不断创新发展,以达到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我认为开展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应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提高,这不仅是英语教学的呼唤,也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迫切需要。具体分析如下:

一、在实践中学习

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学会如何让英语在生活实践中得以运用。每当学完一节新课,我都会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情景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如我们学习了许多水果、动物、食物类的单词,我鼓励同学们回家后都可以大胆地用英语表达出来。在校多用英语和大家交流。其实英语教学是和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的,如在学习新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y? ”我让学生们课下当小记者去采访班上的同学,每人各采访6名,并做好详细记录,用英语写出喜欢这个季节的原因。通过查看学生们的访谈记录,学生们都很用心地对班上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并很详细地做了记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此次访谈活动的开展巩固了所学句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间组织会话的能力。

又如比谁积累的单词多,我们每学一节新课前,我都让学生们事先做出小卡片,图文并茂,用完后好好保存,定期开展“单词大聚会”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你做我猜”、“摘苹果”、“单词大接龙”、“抢拼单词”等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来巩固所学单词,增强了学生们的记忆力。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还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实践中学会了知识。

二、在实践中创新

在实践中创新,开展小组活动更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我所教的班级人数较多,要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中都得到相应的交流机会,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分组进行操练、小组一般由前后两桌人组成,这样操作方便。每组里选出一名成绩好的同学任小组长。小组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小组对答、小组互测、小组帮差、小组竞赛、小组轮答等。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小组演示活动可以把语言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3《How many》一课时,主要是学习数字11到15以及巩固1到10。为了避免枯燥,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一些小活动。如挨个报数,报完15后,从1再开始另报;到室外分小组踢毽子、拍球、跳皮筋等学生们喜欢玩的游戏来进行小组内的比赛,最先数到15的为获胜者,要求英语发音要正确。这些在我们看来不足为奇的活动,但却让刚刚入门的小学生们快乐不已,并且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了本课的数字。这种实践活动不仅使书本知识融入了实际生活,还使更多的学生在英语课上找回了学习英语的自信,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师生共同合作的默契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更能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要“活化”教材内容,挖掘实践活动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还要合理地支配教材,也可以结合教材特点和学校背景,改造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实践活动。如编故事:教师先给学生们起头,让学生们每9人为一小组,根据给出的第一句话每人续写一句,直到最后一个人写出故事的结尾。要求要有创意,联想合理,注意前后句的衔接,所述故事尽量做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附优秀作品展示: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tree. They’re big and red. I want to eat the apples. But I can’t reach the apples. A monkey comes here. He climbs up the tree. He picks some apples for me. The monkey is friendly. We share the apples together. The apples are delicious. )

这次创新活动的开展,首先以讲故事为主题,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培养了学生由词组句、由句到篇的能力。在小组的交流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一些不善表达的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了英语故事带来的乐趣。但在续写过程中,个别学生的词汇不丰富,对组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善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展示不出自己的优秀作品。在教学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有差距的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强化训练,从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对他们进行了词汇的积累和口语的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又如:在学习了很多的动物单词后,让同学们自编英语小谜语考大家,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不计较语法上的错误。小组内挨个口述自己编写的谜语,并让伙伴们抢说出谜底。每组评出最佳谜语,让编写者进行口述,并让其它小组抢猜。通过编写谜语,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在复习所学单词的基础上,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既动了脑,又动了口。课堂气氛活跃,这种形式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一些同学在词语的积累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需要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并要求这些学生平时注重口语交际,多为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中创新,我们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态度,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能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激活各种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会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将会有很大的进步。

三、在实践中提高

要使综合实践课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我们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活动时间,才能真正实现活动自主性,有效性,使学生们的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给予学生自由的活动空间,并不一定只在教室里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活动的需求把学生带到合适的场所。如:解除固定座位编排的限制,采用小组活动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离位,找自己的小伙伴进行交际,甚至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带到超市,带到动物园进行实地教学,切实做到变静为动,动中有序。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并伴随学生的思维活动,肢体活动。可以是画画学英语,唱歌学英语,全身反应活动学英语,对话学英语,表演交际法学英语,练习比赛学英语,全方位地解放学生的身心,以“动”促学,以“动”促用,把英语从学生嘴里“挖”出来。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意识到活动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活动课不只是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模仿和说说、唱唱、玩玩的活动,仅在直观兴趣和课堂表演上下功夫。尽管有时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热热闹闹,但学生并未真正习得语言。所以,我们在活动前一定要说清活动的目的,并要求学生们积极地完成任务,才能收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要想让学生们能很好地在实践中得以提高,我们英语教师自身还应不断地学习、探究如何开展好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实践证明,自开展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以来,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增,组织会话和表演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气氛活跃。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说说唱唱,跳跳演演,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又营造了浓厚的英语氛围,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些后进生在优生的带动下也得到了难以得到的表扬,学习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感觉自身的组织教学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拉近了和学生们的关系,学生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期待着下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小学实践活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6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由此可见,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可以这么说,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尝试。

一、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便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例如,一年级“数学乐园”实践活动课中,用“虎口脱险”的游戏,将学生带进愉悦的童话世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无味。课前老师在操场上画上地画。一只老虎蹲在小白兔下山的出口处,准备吃了它,小白兔必须按1到9的顺序下山,才能脱离危险,教师请同学们都来当一回小白兔,亲自走一走。再如,学习认识图形知识后,进行实践活动,首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间相互设计活动游戏,可以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找出“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小步枪等玩具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布置活动场地,自备活动道具,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活动选手。各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决定,这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形成思维的工具的镜子”(苏霍姆林斯基语)。操作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地劝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某一教片段应用较为普遍。如在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的圆片、拨数位顺序表的珠子等大量的具体学具的操作过程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圆等操作方式主动认识分数,都属于这种形式。又如在“认识物体”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鞋盒、牙膏盒、茶叶筒等自备学具,并进行“摸物体说特征”的游戏活动,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说,再引导学生将这些自备“学具”分分类,总结出物体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很好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