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社会实践信息

高中生社会实践信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社会实践信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生社会实践信息

高中生社会实践信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责任感;使命感

如今,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尤其家长为学生准备好了一切,使学生能够专心地进行学习,父母几乎不让我们从事什么家务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出时间,让我们能够专心学习文化课程,但是,父母对自己的行为考虑过吗?自己的行为对吗?考虑过我们的心理教育、素质素养吗?考虑过通过孩子自己的动手培养与锻炼能力吗?

一、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

如今,在每一个家庭,我们都是家里的宝,所以,在家里家长不同意我们做任何一件家务活,甚至连自己的衣服也是父母来洗的,而在遇到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在第一时间去找自己的家長,仅仅少数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做些事情,或者主动参加社会的实践活动。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在现在的高中学校,学生能够自我参加社会活动的人数不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他们认为参加社会活动大大浪费了学习时间,还有的学生认为参加活动时候,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做一些事情。另外,家长也不同意学生去参加任何一个社会活动,家长总觉得学生的能力有限,即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因此,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高中生人数不多,而学生仅仅参与通过学校组织的那些社会活动。

二、高中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对于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已经长大了,即不是小孩子了,所以,他们一些事情应学会如何去进行处理,以及如何照顾好自己,尤其对于任何事情不要依靠家长来处理。在我国,根据现有的学生情况而制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从而体验这些有趣的生活,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使得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1.通过社会实践学会照顾自己

对于社会实践,属于体验社会生活的一个活动,而学生的任务形式往往多种多样,比如,到大街上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学生也可以到没有人照顾的老人的家里,即帮他们打扫屋里的卫生,甚至可以参加一个具有自我生存特点的活动,从而锻炼一下自己品质和意志,照顾好自己,以及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因此,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时候,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不是孩子了,不需要家长的呵护了,即能够独挡一面了已经成为自己照顾自己的成年人。目前,我国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自我能力等方面均处于下降的趋势,据报道可知,中国与日本的小学生参加的夏令营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具有的自我能力,对于中国的小学生,往往在锻炼一段时间后,选择了放弃,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如何照顾好自己、问题如何进行处理,所以,只要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了,而日本的学生就不同,往往他们能够很好的因对每一种问题,从而很好地完成了夏令营的任务。通过这个例子说明,锻炼要放在平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换句话说,在平时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不会从容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我能力。

2.学会照顾需要帮助的人,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学会照顾自己,同时也养成了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发展社会的一个个栋梁,作为祖国的未来的一份子,因此,我们要有帮助他人的责任感,一旦他人遇到问题,即需要帮助时,我们就要及时伸出援手,并且按照合理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如何帮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面对遇到的问题,会独立思考来解决,而不再依靠父母。

三、如何开展高中生的社会实践

对于任何一个高中生,不仅要重视自己的学业,还要重视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要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只有锻炼,自己才能学会如何照顾自己、如何帮助他人。因此,学校要加大倡导与推广的力度,尤其增加学生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积极参加到社会中,即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1.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大部分家长不赞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分析其原因,包括:怕耽误学生的学习,怕学生上当受骗。因此,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根本实现不了,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学校,往往是最有号召力的,所以,学校一旦重视了社会实践,就会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很多学生都会参加进来。而学校可以多种方式来开展社会活动,例如,在学生的寒暑假,往往是开展活动的最好时期,可以实施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比如,宣传一些节能减排的实践活动;或者让学生照顾那些孤寡老人,又或是为了保护环境,老师可以倡导学生不要乱扔垃圾等,对于这些社会实践,其类型很多,而学生依据自己所关心的话题,来参加自己所喜欢的社会活动,使其为社会服务,即从内心真正的想去参加。

2.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识

学生是不是愿意参加社会实践,除了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自己的想法的影响,因此,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老师要养成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今后才能自己照顾好自己。所以,避免学生总是依靠父母,而父母每一天任务很多,即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你在身旁,所以,学生要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和他人。时刻提醒一下自己,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所以,自己完全有能力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还要提醒自己认真对待遇到问题,因其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在克服它之后,才会取得更大的胜利,因此,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提高能力,锻炼意志。

总而言之,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所以这是十分必要的,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处理事情有序的能力得到培养,而学生逐渐培养了自己的使命感,以及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了解,真正的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朱令臣.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08(09).

[2]李文娟.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选择[J].新课程(综合版),2011(01).

高中生社会实践信息范文第2篇

据一些权威调查显示,我国80%以上的高中生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70%的高考生对自己的志愿填报没有想法;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大学生认为若可以重新选择将选择别的专业。即便是“高考状元”,也有不少因当初选错专业而不得已跨专业选择职业,浪费宝贵精力,职业发展缓慢。从这些调查可以看出,我国高中生极度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育犯了“短视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应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但事实却是,在中学阶段,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的目标直指“升学”。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就是能否进入更高一级的优质学校。学生的任务就是心无旁骛努力学习,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高考,因此大家都忽略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与需求,更别提这些学生了。二是学生得了“依赖症”。学生从小被过度地安排,在学校,校方安排了每个时间段的学习,整齐划一,不可逾矩;在教室,教师安排着每个环节的学习,我讲你听,我说你记,举手、发言、练习,一切井井有条;在家里,父母尽可能包办一切,吃、穿、住、行、学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一直过着“被安排”的生活,学生失去了自主选择和自我规划的意识与能力。三是社会患了“缺乏症”。平时被关在围墙里的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了解社会的时间和空间。所谓“社会实践课”,大多数学校的做法也只是把学生从一所学校带到另一所名为“实践基地”的学校而已。在封闭的实践基地呆上一个星期,参加“军训”或“劳动”,学生根本无法真正了解社会。而每年寒暑假的学生社会实践更令人失望:去敬老院服务,学生不知道老人们需要什么;去社区做服务,没有组织者,社区也没事给学生做;去单位实习,单位嫌学生缺乏专业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纯属添乱……到最后,父母们也只能“各显神通”找个单位盖个章,应付差事。社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足够的资源支撑,学生们的社会实践变成了“盖章实践”。这样流于形式的社会实践不仅没能让学生真正去接触、了解社会,反而让学生学会了弄虚作假。

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亟待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从2017年开始,“3+1”高考模式将成为历史,接棒它的将是“3+3+综合评价”的高考新时代。新高考总成绩为语、数、外3门的高考成绩,加上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从史、地、政、物、化、生、技七门课程中选)。应对传统的高考模式,通常的做法是“一切为了高考,一切等高考之后再说”,学生们考前只要闭门埋头苦读,考完后再听从父母的意见,考虑填报志愿的事。但在新高考模式下,原有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新高考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从高一就要有长远考虑:高考时要选择什么高校、这些高校有什么专业、这些专业要求哪些学科的成绩。不同学科成绩的排列组合带来的最终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若不能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方向,不知道劲往何处使,精力分散,不仅难取得最佳效果,也易迷惘、缺乏学习动力。因此,高中生不可以再为追求高分而一味地埋头苦读,要主动去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自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尽早做出最佳选择,为职业生涯发展迈好坚实的一步。

三、培养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

高考模式的改革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紧迫性及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起步晚,起点也主要放在高等院校。目前,除了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基本都还没有开展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因而,当前要做好这项工作,亟需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支持配合,协同努力。

1.社会要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首先,教育部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有计划地培训专业人才,开发教材,设立课程,进行教育改革。比如,美国早在1989年就组织制定、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提倡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要从6岁开始。日本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为高中学校提供了职业教育课程所必要的设备、实习与实验经费。澳大利亚高中会考中加入10%的学习计划考核,在学习计划中学生需要对未来做一个规划,鼓励学生对未来进行深入思考,选修感兴趣的课程。

其次,教育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体制。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需要制度的创新。比如,建立起配套的社会实践指导制度、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制度、社会实践过程控制制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制度、社会实践对口单位联系制度、社会实践评估及奖惩制度等。像美国,它用《全国综合实践活动法案》、《全美服务希望法案》等法律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开设。它的社区服务活动已经被制度化了,中小学生可以利用暑假做各种社区公益活动,而社区也会对学生参加的每一次活动做详细的记录。这些真实的记录是学生迈入大学的一个必要门槛。这种真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不同职业的人群,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有资质的机构培训更多的职业规划师;政府亦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呼吁社会大众关心和支持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呼吁企事业单位为高中生提高便利的社会实践环境。

2.学校要搭建生涯教育平台

首先,学校应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让职业生涯教育纳入高中教育的常规课程体系。只有开设了独立的职业指导课程,并配有专门的专业教师,才有可能科学、系统地对高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提供咨询与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发展的关系,顺利地完成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

其次,学校要创新利用各种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教育。比如,设立“职业日”,邀请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校友精英、高校校长、优秀大学生到学校作职业或专业介绍,现身说法,直观形象,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与职业生涯教育发展较成熟的高校合作,建立职业生涯辅导网站及手机短信参与平台,实现高校、高中、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交互,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模拟训练营、职业角色扮演短剧,采访亲朋好友等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对职业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共识,合力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开设丰富的选修课,如烹饪、缝纫、木工到电子、舞蹈、设计、艺术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专长。

最后,学校要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这些机构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访谈、实习等活动方式,获得职业体验,实现社会化发展。

3.家庭要创造积极的成长环境

首先,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现在,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片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亟待转变。比如,只关心吃饱穿暖,不关注生理教育;只关心成绩排名,不关心智商情商发展;只关心听不听话,不关心价值观形成;只关心有无早恋,不关心情绪波动;只关心眼前不能输在起跑线,不关心以后将跑向何方;只关心专业的热度,不关心专业的适合度等。

其次,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很多高中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没有自己的专长。孩子尚还年幼,家长们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名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一到初中就全给学习成绩让路,许多技能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开了个头就夭折了。现实是,天赋异禀的孩子是少数的,多数孩子并不能明显地显现出特别的兴趣爱好,家长若不苦心栽培,孩子是很难有一技之长的。当孩子练习的某项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便能体会到拥有这项技能所带来的好处,进而产生愿意主动学习的兴趣。而当孩子能把这种兴趣转化为能力,把这种能力与职业相连接时,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水到渠成了。

高中生社会实践信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主任 高中生 生涯规划 指导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7-02

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进而影响他对工作的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一生发展至关重要。高中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应引导他们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可以促使我们:(1)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我们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2)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3)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4)有效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2.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它可以促使学生从入校起就科学树立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尽早标定自己的位置,避免“高不成、低不就”;利于查找自身差距,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

3.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职业活动的竞争尤为突出,高职生面对上有研究生、本科生,下有中专、技校生的同场竞技,整个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局面,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班主任的指导工作应如何进行

1.生涯教育的具体方式

(1)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

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来看,开设职业指导课可以在普通高中各年级开展,但必须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同时密切结合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科学、系统的开展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未来社会角色定位的引导,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

(2)职业指导咨询

职业指导的咨询方式可分为团体的职业咨询和个别的职业咨询两种。团体咨询可以起到信息的传播的作用,咨询人员必须搜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来协助学生作出一些重要的决策,并通过团体咨询的过程激励学生职业决策的动机,使高中生能够主动开始探索自己的生涯。个别咨询应帮助指出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给他们分析各行各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及考入高校所需的条件,帮助他们把握好机遇。

(3)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的参观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职业体验,锻炼自己在工作中交往和交流的需要。学校可以利用周围及外部的资源,与社区、用人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这些单位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访谈、实习等活动方式,了解某些单位或某些工作场所的情况,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机构见习,加强社会实践。

2.生涯教育的具体内容

(1)自我探索

高中生并没有直接进入职业领域,已有的职业意识仅仅是来源于书本知识和他人的谈论,是一种间接的经验。因此,此阶段的自我探索是对儿童时期梦想的反省,对自身的初步了解和对职业观具体化的过程。所以,高中生的自我探索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兴趣和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价值观。兴趣和爱好的自我探索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回答“最喜欢什么?最喜欢做什么?”。兴趣和爱好与职业满意度有很密切的关系。能力的自我探索是知道自己“目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方面存在优点?哪些方面存在缺点”。能力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成功的水平。高中生阶段是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决定着对工作价值的认识和工作选择的种类。高中生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希望通过职业获得什么?”。

(2)环境探索

环境探索是探索外在的工作世界,包括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高中生的环境探索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以及自身主动的信息收集来对职业环境进行认识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观访问相关就业单位或机关;要求学生访问自己的亲友或邻居;进行角色扮演,了解不同工作角色的特性,以获得参与工作状态的体验。

三、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

家长对学生的职业选择的影响最大,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职业生涯意识,以及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家长要把自己放在观察者的位置上,重点是支持孩子自主搜索信息,鼓励参加兼职工作和志愿者活动,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和有机会在极少干预的情况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所以教师和家长要立即改变传统的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发展的思想,帮助学生直达成功的彼岸!

总而言之,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确立后,更有利于学生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去发展。学生能更清楚地定位自己,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择业时就不显得盲目,能尽快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这些工作无疑是现今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而且当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的自觉、自律性等各方面都会加强,班级随之也会容易进行管理,何乐而不为了。

参考文献:

[1] 刘峥.浅谈高职班主任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解和开展[J].科技信息,2013,24.

[2] 华伟.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高中班主任的新任务[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3.

[3] 伏洪空.高中班主任――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领路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8.

高中生社会实践信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课程信息化 能力培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给课程带来了改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它还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使得评价方式多元化。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改变”了现代课程,所以称为“课程信息化”。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缺少完整设计和具体实施展开讨论,认为在美术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作为手段与课堂进行整合,更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美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去。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美术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综合课堂,这将有效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和教学效率。

一、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的特点

(一)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形象、直观、生动

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它能显示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为高中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艺术作品,既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觉,又化深奥为简易,提高了高中生对作品的理解和领悟。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以其独特的感染力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作品,多媒体可以模拟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过程,吸引高中生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来,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师生共同学习。

(二)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

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可以增加高中美术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是解决学时紧张的方法之一。美术课本的艺术作品数量有限,加之画幅小,不能完全展示出作品所体现的艺术效果。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展出一系列相关的学习内容,它能紧扣教学目标,多视角、多形式、多方位表达相同的信息,分解信息的繁简,为高中生减轻了认识上的困难。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可以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展示作品信息:横向是探寻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认识、鉴赏及评价;纵向是从时间上追溯美术及其相关艺术家的历史背景,用信息技术独特的方式展示出来。

(三)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的评价机制

要使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达到最好的效果,还要建立评价机制,用质性评价方式,促进教学相长。质性评价能够比较全面反映课程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教育和课程实践提供真实的依据。师生通过交互白板,将有更多合作、探讨的学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高效地解决复杂的概念和问题。美术评价过程将有利于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达到教学效果最佳化。美术创作是非常个性化和具有创造性的行为,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因此适合质性评价。

二、高中美术课程信息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现在的学科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是融合其他学科、结合社会实践的综合性教学,这让美术教学充满各种可能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体现出来。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需要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课外写生课,教师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观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描绘,需要学生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进行写生活动。在艺术实践中,教师可以巧妙地把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带领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高高中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二)有利于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发挥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在关注有结论的知识时,也要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一些作品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讨、研究、思考,自主地去寻找结论。例如一尊佛像缺少了手而难以下定论,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或者图片展示学生复原后的作品,让学生就此开展一次大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探究,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高中生从整体关系来思考知识问题的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有着巨大的资料整理功能,所以它可以把高中美术知识组织成一个知识网络,形成框架。这样可以让学生去思考知识内外部关系,学会融会贯通。教师引导学生微观地进入知识,宏观地把握知识的关系。

与信息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高中美术课程模块有美术鉴赏、摄影与摄像、电脑绘画与电脑设计等。学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领略美术的魅力,这样对所学知识有迁移作用。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摄影,就可以从摄影出发,领略生活中的美。

(四)有利于提升高中生善用现代媒体艺术与信息技术的能力

现代媒体艺术是一种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创作活动,与一般传统美术创作是完全不同的艺术活动。它借助高科技手段创作艺术作品,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经历和成果。如DV摄像、数码照相机、计算机软件等,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引导。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讲授美术知识时,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高中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中主动去鉴赏美、发现美、探索美,注重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背景知识,在学习中提升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提高美术教学效率,从而实现美术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马中华.浅析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J].学周刊,2014(1).

[2]路向前.浅析高中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才智,2013(22).

[3]石峰英.改变模式学会引导培养能力――高中美术课改的心得体会[J]. 新课程(中旬),2014(2).

高中生社会实践信息范文第5篇

因为看到了村内资源在科普方面的巨大价值,以及周边地区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的巨大需求,滕头村在1998年11月成立了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下文简称“滕头基地”)。多年来,滕头基地充分挖掘滕头村和周边地区的科普资源优势,利用科普展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拓展野营基地等设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其中,与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有关的科普活动,是滕头基地在传播科学方面最大的亮点。

科普资源的“自选超市”

拥有多项荣誉的滕头基地,并非一座展示各类科技知识的科普展馆,更不是深度介绍某一方面知识的展示场所。基地本身拥有大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科普场馆。2012年,基地还对展馆进行了扩建,在明清奉帮石窗馆、天文掺望台、科普探究实验室、滕头村文化展厅等现有展厅的基础上,投资兴建了人防展厅、禁毒展厅和科技馆,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内容。

不过,滕头基地能够提供的最具特色的科普服务,还是在滕头村。或者说,滕头基地更接近于一个科普资源信息的整合平台:滕头村拥有的环保、现代农业、国防教育等各种科普资源,以及滕头村周边的工业企业、医院等机构,再加上蕴含在全村文化中的“滕头精神”,都被滕头基地开发成科普资源,使来此参观的青少年可以各取所需。

正是因为滕头基地自身所掌握的科普资源多样化,它能够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不同年龄层次群体,提供“主题化设计、模块化操作、自主化实践”的科普服务。来到滕头基地参加活动的青少年,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都可以从环保、现代农业、天文、人民防空、国防等不同主题之下的各项资源里,挑选自己喜爱的进行活动。由于大多数青少年都会在基地留宿,因此他们大多会选择几种不同主题的资源进行活动。由于每一个主题之下还有若干子活动,算下来滕头基地总共可以提供100多个科普项目,供青少年尽情选择。如此丰富的科普资源使滕头基地更像一座传播科学的“自选超市”。

环保调研独具魅力

资源种类格外丰富的滕头基地,在科普活动设计方面也别具一格。这里的绝大多数科普都以“走访实践”的形式进行。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活动中的自主程度也会有所变化。也就是说,越高年级的青少年,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的指导就越少,他们需要通过思考独立完成调研的部分就越多。比如说,同样是环保方面的活动,初中生和小学生通常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水质或空气质量测量,或者沿着街道收集废电池、废碟片等容易污染环境的垃圾,再听取关于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等方面知识的讲座。但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或许就会自行设计一个环保方面的小课题,比如尝试绘制出滕头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路线图”。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高年级学生希望掌握更多自的心理特点。

具体来说,前来参加活动的高中生,通常会依兴趣以10人为单位组成小组,分头开展调研。比如,一组高中生想要调查滕头村使用新能源的情况,那么小组成员就需要先统计村内太阳能路灯和其他新能源装置的数量,了解这些装置在同类物品中所占的比例。用大约45个小时完成这项任务后,他们再拿出自己的数据,与相关技术人员探讨新能源的优势。在“调研”结束之后,他们要完成研究报告,并交给随行的指导老师,第二天由基地的科技教师进行点评。

亲近自然学到科学

滕头村闻名全球,很大程度上赖于它优美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当地现代农业的进步。持续多年的建设,使滕头村拥有了世界先进的农业设施,以及先进的农作方法。

在以现代农业为主题的活动中。青少年可以了解植物组培技术,以及奇花异果棚、蔬菜瓜果种子繁育基地等生产设施背后蕴含的高科技。

这些将生产劳动与科普相结合的活动项目,不仅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结出的累累硕果,而且也会让他们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向着更深层次的领域探索。

举例而言,当一批青少年来到滕头基地的时候,其中对农业感兴趣的青少年,就可以提前表示出自己的兴趣需求,并被编入农业兴趣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农业生产大棚“调研”,深入基层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滕头村内代表着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温室大棚,可以让青少年亲自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灌溉、除虫等养护过程。负责这些大棚运作的农业技术人员,则作为一项“活”的科普资源,以自身经验传播农业生产知识。

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滕头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了解植物组培技术,参观高科技下的产物奇花异果棚、蔬菜瓜果种子繁育基地、采果尝鲜,在快乐农庄里学习各种农活,编草鞋、推磨、踩水车、打年糕等;参观植物园、盆景园,了解各类植物性能特征、生长期等;在农艺师、园艺师指导下,学习无土栽培、植物无性繁殖技术,亲自动手给植物修剪、整枝、盆景造型、植物上盆等,让广大青少年广泛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滕头精神”融入科普 激励年轻一代

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10余年来,科普教育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这座科普教育基地以普通学校不可能具备的独特资源,为周边地区的广大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群体,提供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绝佳平台。

而对于有幸来到滕头村,利用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开展活动的青少年来说,每一次参观之旅虽然短暂,却是对他们头脑的洗礼。亲眼所见的事实告诉他们,“农村”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破旧平房和纯粹的“靠天吃饭”。现代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介入,已经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面貌,而滕头村只是这一切的缩影。

更重要的是,在与滕头村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受到了“滕头精神”的感召。“一犁耕到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滕头精神”,与滕头村人关注环保的理念,潜移默化地传承给了年轻一代。

【基地简介】

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是宁波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它是宁波市、奉化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下的,集参观旅游、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等于一体的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基地成立于1998年11月,坐落在“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村内,总面积2km2,分为生态旅游区、教学综合楼、展馆以及拓展野营基地等模块。多年来,基地承接了奉化及宁波部分地区小学五年级、初二、高二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高一学生的军训工作,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结合实际设计了百余项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