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控制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境

银广厦事件在各个相关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股民损失惨重,一纸诉状要求赔偿;证监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受到指责,证监会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理论界也对该事件的成因及其引起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从昨天的琼民源、红光实业到今天的麦科特、银广厦,股市可谓风波不断,且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金额也越来越大,影响面也越来越广。每一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复杂的原因,上市公司之所以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乐此不疲,简单说来就是其收益远远大于成本,但是细细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原因。首先有需求才会有供给,正是市场有对虚假信息的需求才会有上市公司的供给,正如学者刘峰在对红光实业做了案例分析后,认为现在我国并未确立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制度;其次是上市公司为虚假会计信息付出的代价很小,以前可以说没有,相比之下,对银广厦的处罚是对此类案件最重的;再次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导致权力集中,缺乏制衡等。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了这一系列的造假案。本文仅通过对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分析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希望能通过从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和加强方面来遏制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及其现状

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内部控制的雏形--内部牵制。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帐制度",我国西周时期的内部牵制都是内部控制雏形的表现形式。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重大变化,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成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因而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办法,即当时的内部牵制,它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交互核对为手法,以钱、帐、物等会计事项,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成--以职务分离、帐户核对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逐渐演变成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的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的该阶段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各级管理人员不得不进行全面企业管理的探索。在泰罗等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从内部牵制原则出发,尝试着组织结构、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方法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对其所属部门的人员及工作进行组织、制约和调节。至此,控制系统得以形成。

第三阶段: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该时期的代表是1988年美国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它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并提出内部结构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这也是我国目前CPA沿用的内部控制结构。

目前关于内部控制最具权威的概念是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同时指出了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环境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对内部控制结构的描述与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构成要素有差异,后者更强调了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而更少地局限于会计,这也是内部控制概念越来越广,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具体体现。目前理论界有这样的争论:是否借鉴COSO的关于内部控制的概念体系的争论?就笔者认为,因为现代企业的运营方式和运做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内部控制之间已经相互交织,内部控制就不应该停留在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层面上,而应该把两者相结合。同时因为中国已加入WTO,为了与世界接轨,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应该做适当的调整,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都应该在借鉴先进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我国内部控制急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学者都认为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诚然一个公司没有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是无法良性运转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于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的失效。因此,笔者认为当前重中之重是要弥补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正如COSO的内部控制概念中所说,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基础中都存在极大的缺陷,其他因素即使是构建得再完美,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OSO对控制环境的描述是: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

我国CPA对控制环境的描述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外部影响八个方面。

比较以上两种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COSO更加重了人这个因素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而在其他几个方面没有重大差异。由于COSO的描述更为贴近现代公司的状况,以下就以其对控制环境的界定,并按各因素对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

1、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传递者和使用者的人无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深入探讨目前上市公司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需要引入经济学中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经济制度建立在人的心理基础之上,任何行为都需要不断的被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是物质的奖励,他人的认可,也可以是自我的认可。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感到其努力能带来自身福利的变化。为了激励行为者,必须让其能够获得自身的劳动成果,这是市场经济理念的一个基本点。

对上市公司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笔者无法获取可信的资料,因此假定他们都是诚信正直、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经济人。在此假定条件下,他们的经济行为将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所有能影响合理理性的经济人的因素归纳起来也就是激励和约束的问题。正是由于激励与约束的扭曲,使得上市公司的核心人员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在股市上"圈钱",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

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1)管理当局对待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2)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3)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在不考虑其他控制环境因素的情况下,如果管理当局是受某一个人或几个人支配,那么,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增大。目前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现象很严重,而作为能够控制公司的大股东或者是内部人在缺乏相应的约束下,更容易出现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而利于自身利益增长的短期行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莲曾经说过中国的股市是个大赌场,这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股市的现状。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来抬高股价,不断从股市上获取巨额资金,最后受损失的只能是中小股东。

3、董事会

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如在董事会里成立一个有效的审计委员会,有利于公司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董事会监督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而审计委员会则监督会计报表。审计委员会除了协助董事会履行其职责外,还有助于保证董事会与公司外部及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直接沟通。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发挥作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是完整的,但从内部分析来看,不难发现起弊端。据有关调查表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100%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22.1%,50%以上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78.2%,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的公司占总样本的47.7%,由此可见,这种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过是给中小股民表面上的一个交代而已,几乎没有相互制约的力量。

4、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且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

如果银广厦的内部审计有效,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制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但会加大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因此可以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既然银广厦能够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可见其内部审计即使存在,也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不过是又多了一个摆设。

5、人事政策和实务

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公司必须雇佣足够的人员并给予足够的资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这是建立合适的控制环境的基础。公司职员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所谓"高薪养廉"是指公司为防止员工的腐败行为,给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高薪水的做法。虽然高薪不一定养廉,但养廉一定要高薪。

而我国上市公司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因此在人员的聘用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国有企业的色彩,同时也没有完全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加上外部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约束不力,雇员极有可能产生短期行为。

6、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的因素较多,最直接的外部影响来自于有关管理机构实施的监督及提出的要求,这种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控制意识。对上市公司而言,其接受的直接管理机构的检查来自于中国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中国证监会在股票上市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要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要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事故的处理。但中国证监会一方面要禁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以免引发资本市场危机;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扶持,而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1998年以前总体效益低下,要上市就需要包装,过度的包装就会有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境也一样,从独立的原则来说,是应该采用合理的审计程序发现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以维护该行业的声誉,在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就是其赖以生存的条件;另一方面,这一行业竞争激烈,如果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只是一味地坚持公正、独立的立场来出具审计报告,可能上市公司都不会请这样的事务所为其出具审计报告。所以中国证监会在监管的过程中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都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在这种状况下,中国证监会和中介机构都没有形成完全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企业的控制意识。

7、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和管理控制方法

管理当局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地建立授权与分配责任的方法,运用适当的管理控制方法都可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相对来讲上市公司在这些结构与方法的设置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因为在存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尽管构建的组织结构、授权与分配责任的方法以及管理控制方法是合理的,很难说公司在运做过程中是严格按照其所构建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来操作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结构和方法的设置上,还在权力的制衡以及外部的约束上。

三、重塑内部控制环境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重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权力有所制衡。现在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就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项具体措施。中国证监会近日初步拟订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境内外各上市公司应当在2002年6月30日前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一方面要确定对独立董事人员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确定独立董事的组织方式。一般来说,独立董事大都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人士或专业技术人士,现阶段,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律师、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金融中介机构中的资深管理人员以及在大公司任职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可以作为独立董事的来源。对于独立董事的组织形式可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逐步建立专门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进行独立评估的机构,他们以类似于律师事务所的组织方式依赖市场化运做来谋求生存。

2、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核心人员及其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股票期权制度在理论上来讲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在具体化操作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激励和约束的度,一定要使激励和约束相适应,这需要各个公司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期权额度和行权价格等具体实施细节。通过这种激励和约束,使公司核心人员更关注公司长远的发展,从根源上消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公司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

3、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转化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要加强审计的作用,先要提高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否则只能是行同虚设。同时要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到对公司的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上来。

4、加重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从而增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同时,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使得注册会计师更为谨慎持业,保持其持业的规范性和独立性,形成一种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尽管《公司法》中规定"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的规定,但从迄今为止尚无公司因此而被暂停上市的现状看,似乎并无一家公司有"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的行为。这也说明了尽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但是却不能依法办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一个无法得到执行的制度,就不具备基本的约束力。从对一系列会计信息造假案的处理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中介机构,处罚力度都在逐渐增大,当然渐进式的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制度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起来的,随着各个方面运做的规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也就随之形成了。

参考文献:

阎达五杨有红会计研究(2001年第02期)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朱荣恩会计研究(2001年第02期)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

刘峰会计研究(2001年第07期)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课题组会计研究(2001年第11期)现代企业内控制度:概念界定与设计思路

赵晓红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05期)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王成秋王松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09期)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尚红涛邓黎阳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12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的理性分析

内部控制环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69-03

引言

(一)COSO理论下的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COSO理论下,内部控制被宽泛地定义为一个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旨在为实现以下各类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包括5个相关联的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环境作为其他所有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提供了秩序和结构,控制环境要素包括:主体员工的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管理层分配权力和责任、组织和开发其员工的方式;以及董事会给予的关注和指导。

(二)COSO理论下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高校内部控制是指高校为了维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防范财务风险,防止财务舞弊,实现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而形成的一套制度、方法、措施和程序。其基本目标是:保证高校经济活动和会计行为的合理合法性、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完整,以使高校及时发现存在风险、有效防范风险,保护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本文依据COSO理论框架,从组织结构、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高校社会责任作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四个指标对高校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高校对于人、财、物的管理使用效率,节约高校运营成本,降低高校运行风险,实现高校长足稳健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一、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现状

(一)高校内部控制及控制环境重要地位及相关问题日益凸显

高校作为国家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前沿力量,在整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也必然带来高校发展备受关注,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成了高校自身员工及社会、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随着告别计划经济和政府包办,其发展的自主性在不断增强,但同时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组织存在,必然需要资金运营,故也会存在由于财务监控方面的漏洞而导致的现象的发证,而内部控制的不完善乃至缺失是这些现象发生的一个共性原因。2001年、2004年,财政部、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但仍然改变不了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的普遍存在现象。究其原因,内部控制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是根源,其作为其他所有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重要地位不可撼动。

(二)高校内部控制及控制环境受关注度日益增高

近年来,无论国家审计署、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等进行的政府债务统计工作,还是高校领导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工作、高校年度审计工作、骨干示范院校验收审计工作等各项检查工作,不论从工作开展的出发点还是检查结果来看,无一不体现了内部控制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在各项工作的整改措施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成了各高校关注的焦点,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成了重中之重。

二、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存在问题

(一)现有组织结构无法有效进行内部控制

1.纵向的权利义务易阻碍有效内控决策

高校的人财物归属于不同部门进行管理,且每个部门均有相关负责人,同时,这些部门及负责人又分属于不同院领导管理,部门之间互不干涉与协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一种纵向关系。因此,缺乏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每一具体决策从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来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缺乏针对每一项活动专门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内部控制。这就必然导致各个部门都从自己部门角度出发,散漫地进行每项活动的决策,而并非从学校整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角度考虑进行决策。

2.内部审计独立性无法充分发挥

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也不能发挥独立性,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受分管院领导管理或是不愿得罪兄弟部门,在内部审计方面发挥不了其独立监督追责的职能,通常只是走个形式,特别是针对校内的部门审计(如成教院、后勤处、校办企业的审计)往往提不出什么实质性问题。是不是这些部门都不存在问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许多高校的贪污受贿案件都与这些有自己收入来源的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多数只是针对相关财务事项的事后审计,即使发现问题也只是要求整改,无实质性惩罚措施,至于有关从管理角度去对相关事项进行风险审计,几乎很少高校涉及。

(二)权责分配问题

1.从领导层面上看

目前,我国大陆高校多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权责划分比较模糊,权力的纵向级别比较明显,注重行政权力,学术权威不受重视,缺乏民主氛围和权力的横向制衡。

2.从财务、审计等部门内部看

财务、审计部门每个岗位分工较为明确,但由于各部门许多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的特殊性,责任界定较为困难,导致许多高校的现状是分工不分责;又由于高校不像企业一样绩效与工资合理有效挂钩,有无责任待遇一样,即有效的问责机制较为缺失,由此形成了许多高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工不分责,分责不问责。

(三)人力资源政策问题——有效激励、竞争与约束机制的缺失

1.有效激励机制的缺失

高校管理模式中,重中高层管理人员轻专业教师及普通管理人员的现象普遍存在,青年教师及普通管理人员的待遇存在“被平均”现象,难以调动这些中坚力量的积极性。在高校人才发展、学科建设、教育创新的道路上,教师待遇尤其是青年教师待遇问题是造成许多人才流失现象的原因。也因高校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高校员工收入通常都是按职称职务有固定的级别,其总体趋势也是“只上不下”,故同一岗位员工不依工作量和成绩论工资而是职务职称论工资,这样的体制无法提升青年教师主动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积极主动投身高校教科研质量的提升事业。

2.人才的竞争与约束机制缺失

高校高层管理人员的任用由政府任命,中层管理人员由学校高层管理人员任命。这样的人用机制,高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时难以保证,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将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划等号,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甚至缺乏自我约束管理;高校内部中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存在论资排辈现象,仍然存在中层“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不能实现庸者下能者上的有效竞争与约束机制。

(四)高校社会责任

由于教育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升温,高校接受上级教育、审计、财政、物价部门对于收入来源、经费使用及资产管理状况的检查较为全面且频繁。多数高校每年均要接受部分上级部门对收费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但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基本不公开,正因如此,对于出现的问题的整改措施以及措施施行进度情况,没有相应的社会监督甚至是法律追责。缺少了学校内部及外部社会监督甚至法律追责来评价高校旅行社会责任的情况,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履行情况的评价监督追责也缺失。

三、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性文件

上级部门政策性制度支持,尚未有明确的关于高校内部控制的制度规范性文件,包括明确内部控制目标。

高校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包括业务层面的财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制度等。

(二)构建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的建议

1.健全独立的组织结构

建立院长负责制下的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制定财务部门牵头,联合审计处、纪委、监督处、资产处等职能部门以及高校相关管理专业的专家进行全面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规范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权、责分配,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执行部门的独立性。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需要内部控制委员会的各成员进行分析讨论进行决议。

2.完善组织结构人员责任界定及决议模式

对于内部控制委员会人员的构成,应有每个相关部门派出至少2人以及校内管理专业相关专家。将所有这些委员构成内部控制管理专家库。委员的选派任用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在任期间出现渎职行为,经内部或外部检举并查证属实的,立即罢免委员资格且永不再任用。决议模式为,每次进行重大事项表决时,由专家库随机抽取各部门1—2名以及专家数名,采取3/4或者全票通过表决制进行所需研究事项的表决。这种委员会随机抽取人员模式能够有效避免长期由固定人员进行决策带来的事先或事后渎职受贿、集体渎职受贿现象。

(三) 实现权责的合理有效分配

1.责任分配与权力授予

权责分离是为了让不相容的业务由不同的人来完成,以减少多人串通舞弊的机会。所以权责分配是首要,包括纵向权责划分以及部门内部各员工之间、岗位之间权责的划分,其次,问责机制的加强,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责任承担及相应的追责或惩罚机制。

2.行为准则和必要专业人员的重要性

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行为准则至关重要,如每位员工岗位职责。另外,每个岗位要求相应的必要专业人员使得高校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尤其是与数据处理和会计、审计职能相关的专业人员。

(四) 发挥人力资源政策的效用

1.政策、制度制定及程序实行方面

在员工的聘用、培训、晋升、薪酬方面,借鉴企业的优秀用人制度,实行用人与绩效挂钩,摒弃用人中“能上不能下”的老观念,实施竞争与淘汰制度,有效利用激励与惩罚机制,提高优秀人才尤其是广大中青年人才的参与度,践行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增强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科学合理配置各级人员内部控制活动中的权限。

2.偏离既定政策的补救措施

在员工偏离了既定的人力资源政策的情况下,要合理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适当的补救措施能够降低损失或者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例如,对违反学校相关规定超过3次以上(含3次)的,关键岗位人员要适时被他人替换;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的人员,由学校分管部门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等。

(五)促进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校在接受各上级管理部门检查后,要针对上级部门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但是,对于整改的效果,上级部门往往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验收。故建议各主管部门应考虑该针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高校检查验收报告及整改意见,还要对整改验收情况进行公告,以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以此约束高校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如此才会提高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秘书处组织翻译.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2] 高桂兰.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2,(1中).

[3] 阚淑媛,杨红艳.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优化浅析[J].财会通讯,2012,(1中).

内部控制环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环境;运输部;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094-01

运输部的一切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任何部门的差错弊端和损失浪费必然都伴有内部控制的缺陷。因此,研究内部控制及其环境理论,对于改善运输部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保证物流的高效畅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的企业经营情况,提出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措施如下。

一、优化经济环境

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经济的开放程度等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形成及实务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内部控制环境受内部人影响大,所以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必须依靠公司的外部引导。应遵循公司制定的经济政策和规章制度来规范和引导本部门的发展,并逐步完善约束、监督管理者的内部机制。

二、优化制度环境

(一)完善运输部治理结构

1.强化管理层的核心地位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虽然从理论上讲,对经营者的控制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及法律规章制度为主体的控制机制;二是管理层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但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外部控制机制不能取代内部控制机制的功能。对内部机制而言,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管理层是相当重要的。为了强化管理层的核心地位,必须明确界定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者之间的责任,合理确定控制的授权范围、授权的层次与责任,避免出现责任真空。

2.健全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体系

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其整体目标,组织结构则在于提供规则、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运输部组织结构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运输经营成果及控制效果。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就必须构建一个任务明确、沟通流畅、协调有效的体系,推进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但是,组织结构只是给物流运作与控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框架,真正进行这些工作的主要还是部门员工。因此,还需要建立一种权责明晰的分配体系,明确每一位员工的权责以及他的利益分配关系,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和预警管理系统

风险评估是一项识别和分析影响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活动,也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物流的整个过程都存在风险,管理层应该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应完善风险评估管理办法,明确各相关管理机构的职责。其次,还要考虑完善预警系统,即围绕经营行为、业务管理、风险防范、资产安全定期进行业务分析、风险监测。通过以上制约措施,真正发挥各自的监督职能。

(三)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1.定期召开各类工作会议。如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整个部门的工作会议,总结年度(半年)工作,对下一年度工作做出部署;每季度召开一次总体形势分析会,重点研究上一运输期间的主要运输指标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等问题。

2. 高层管理人员定期走访下属部门,了解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注重培养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级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相互交流的主动性。

3.管理者应在有利于信息上传、下达的各业务活动基础上建立、调整组织结构。在组织机构的编制管理上应注意遵循“有利于加强经营管理、监理信息畅通、反应灵活、适应公司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运行机制”的原则。

4.应建立员工向管理层反映问题的网络体系。

(四)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可以在内部建立一个隶属于管理层,不依附于任何管理口的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统一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和协调外部工作,并为改进内部控制提出建设性意见。

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改变以往内部审计部门临时设置的局面,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相对独立,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控制和服务职能,才能确保监督控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完善内部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内部控制的检查、考核与评价,由内部审计人员具体负责,建立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优化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环境

(一)提高管理者良好的综合素质及风险意识

重视管理者的品行及管理哲学,树立良好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培养诚信和道德价值观。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专业技能

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保证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必要条件,面对形势,提升会计人员素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内部控制环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内部审计;计算机技术;医院管理

医院信息化作为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它的不断升级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降低经营风险的过程中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信息化也已成为医院发展生存的必经之路,很多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都创建了一整套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针对医院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为广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医院信息化的重要性

1.医院信息化是促进内部审计进步的必然选择

信息是当今现代的主题,信息资讯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促进社会生产进步的一个重要元素。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审计工作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前进的脚步,牢牢把握住信息的先机,为审计的发展抢占优势。

2.医院信息化是提升内部审计监督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传统的审计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医院繁杂的业务审计需要。信息化的到来可以提高医院的审计监督能力,解决人才短缺等矛盾,从而维护医院有序的发展。

3.医院信息化是提高内部审计技术的重要手段

“金审工程”的启用和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逐步实现了手工审计向信息技术审计的转变,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提升是促进审计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医院信息化对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

1.控制环境,把握方向

控制环境作为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它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其他事务的实行及其效果。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控制环境,把握医院发展方向,规划好医院的整体组织结构,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及做好相应的人力资源策划程序工作。

2.风险评估,减少损失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对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是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在面临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的风险时,医院的各个部门都要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加大对风险的管理。医院信息化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更高效地对风险进行数据分析,为内部的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使内部管理能够快速做出调整,以减少医院的经营损失。

3.控制活动,规范管理

控制活动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它的目的是帮助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减少经济损失。控制活动在医院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很好地控制活动,促使职责分开、业务流程、信息处理、规章制度等正常进行。

4.信息沟通,资源共享

医院信息化下审计工作可以促进信息之间的沟通,实现医院内部员工在工作时对工作流程和医院经营过程中所需信息的资源共享,可以使员工明白自己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医院的工作制度,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医院信息化可以沟通政府、民众及与医院相挂钩的任何机构,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

5.时时监督,调整方略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可以随时对在审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不恰当之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医院总体目标的顺利进行,确保相关制度的落实,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审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医院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管理职责混乱

医院在传统的审计管理过程中,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工作,各种工作之间也做到了与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尽管工作程序繁琐、工作的速率不高,但是工作之间的责任结构体系很清晰。并且,还可以利用职务之间的制约关系,对不同的账目进行审计。而在信息化的条件下,由于数据处理都是由计算机进行,在处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数据错误从而导致整个会计工作的失误。不仅如此,信息化还使得很多不相容的职务都兼容到了一起,导致了出错后职责不清晰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审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会计信息资料风险系数大

传统的手工记账虽然效率不快但是安全系数比较高,一般医院的内部资料外人是很难获取的。随着信息化的建设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医院的很多资料都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数据库里,很多不怀好意的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窃取医院的内部资料,从而给医院的经营管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3.内部控制做假难度系数减小

一般的会计工作很多账目都是手工填制的,填制票据的各个款项都是由不同人完成的,想做假难度系数相当大。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就变得简单了,以前要多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基本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而且管理员还可以不受监管地随便进入会计系统,随便对会计数据进行修改,导致账目做假难度系数减小。

四、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管理改进的措施

1.对会计机构的岗位进行调整

医院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系统应该做到独立、职责分离,所有的会计数据处理都必须储存在同一个会计系统中,并且还要对从事会计的相关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把传统不相容的岗位监督制度应用到信息化会计过程中来,以提高做假的系数,防止舞弊,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

2.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

防止做假,除了岗位职务要明确外,还要在观念上对会计信息加以重视,强化审计信息对医院经营的重要性,以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医院实行审计数据信息化共享并不代表审计数据可以外泄。为了减少审计信息的外泄及舞弊情况,医院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审计信息观念,防止员工泄露自己的操作口令。

3.优化内部管理环境,加强内部审计

审计作为一个监督性的工作,医院的内部审计可以很好地对经营活动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作。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及注重复合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制定出一套全新的规章制度,应用信息的快捷性,不定期地进行内部审计以便对医院的运营做出调整

五、结语

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更新,在审计信息化步伐的加速中,审计环境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审计工作只有及时调整审计的内容,把握住新环境中的审计重点,合理地应用信息系统,规范操作方法,设定完善的评价风险管理体制,才能够有助于医院实现运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江涛.医院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管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05).

[2]杨建荣,祝郡.浅析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J].黑龙对外经贸,2011(05).

内部控制环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环境 财务舞弊 绿大地

堪称“银广厦”第二的云南绿大地事件,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巨大震动。随即有文章剖析了绿大地涉嫌违规的原因、动机、手段、现行股票发行制度的缺陷,也有文章分析了绿大地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但是,这些文章并没有就绿大地发生如此严重的财务舞弊与其内部控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从内部控制环境角度,对绿大地的财务舞弊案进行分析后认为,薄弱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财务舞弊事件屡屡发生的根源,而要减少财务舞弊现象应从内部控制环境上入手。

一、财务舞弊与内部控制环境

根据舞弊三角理论,动机与压力、机会、借口是财务舞弊的三大要素。动机与压力是舞弊发生的首要条件,受内在需求、道德修养,外在的客观环境双重影响。机会是实施舞弊的必要条件,但是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可以限制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借口是指使舞弊行为合理化的条件或者环境。舞弊因素使内部控制的存在成为必要,内部控制虽然不能根本杜绝财务舞弊,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控制环境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整体基调,影响着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心理意识。其中,企业的管理者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他们的态度决定整个企业的态度和行为,毕竟企业的管理行为是管理者个人人格特征和风险偏好的具体化。如果管理层强调内部控制设计的完整合理并持续有效运行,那么具体执行过程就会防范可能导致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情况。反之,没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基调,甚至管理层故意舞弊来达到目的,那么最好的控制制度也会如形同虚设。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控制”两字就无从谈起。从国外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到国内的银广厦和近期的绿大地,不难发现与财务舞弊相伴的是薄弱的内部控制环境。面对屡屡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在追究内部控制设计不完备、执行不到位的时候,应该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从源头上寻找解决问题之道。

二、案例反思

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职工的胜任能力、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架构和责权分配、人力资源政策等。绿大地的内部控制环境在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念、治理机制、管理层理念方面存在巨大问题。

1.在诚信和道德观念方面存在问题。绿大地于2006年11月向证监会申请IPO,但是最终未能过会,原因在于其招股说明书中“财务风险”环节存在巨额的存货减值准备,对盈利能力有重大影响。时隔一年,绿大地在2007年再次申请IPO的招股说明书的“财务风险”环节中,没有提及存货减值准备,从而避开发审委的注意,最终获得准许发行。绿大地的管理者通过虚假欺骗手段达到发行上市目的,从这一点可以管窥其内部高层的诚信状况如何。诚信道德的低下已经为内部控制环境的薄弱性埋下了伏笔。

2.治理机制存在问题。首先是“一股独大”导致治理结构不完善。很多研究都表明股权结构会影响到公司的治理结构,而“一股独大”情况下会造成大股东控制的局面,而董事会往往就变成了大股东的“董事会”,这无形中为财务舞弊制造了机会。绿大地的创始人何学葵在事发前一直是绿大地的实际控股人,持股达到28.63%,第二大股东为社科院云南昆明植物研究所,其所持股份还不及何学葵所持股份的一半。整个董事会完全处于何学葵控制之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独立董事无法独立履行各自职责。其次是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由内部经理人控制,股东权利被架空。何学葵不仅是绿大地的实际控制人,2009年之前一直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双重职务,没有实现职务分离。这样的结果是,何学葵兼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这样的治理结构为公司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会。

3.管理层理念偏好风险冒进。何学葵既是绿大地的实际控制人、也是公司管理层,她本人实际是风险冒进型的管理者,为整个公司奠定了“剑走偏锋”的基调。据悉,何学葵本人出身贫苦,从一无所有到身价过亿元,成为举世瞩目的明星人物,无疑付出了艰辛努力,这也可以看出何学葵性格中有非常坚强独立的一面。为了能够获得技术优势,使企业快速成长,何学葵将其持有的10.53%的绿大地公司股权无偿转让给社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这足以体现何学葵身上强烈的企业责任感和果断性。性格中的坚强独立,加上强烈的责任感和行事果敢,使她更加偏好以非常手段来获得企业的高速增长,这就为财务舞弊创造了动机。

三、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的一点建议

1.强化诚信和道德教育。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之基础。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基调,“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他们真正坚持诚信和道德,认真经营才会做好企业,走得长远。任何投机取巧总会被市场、被社会所发现,最终的结果就是受到应有制裁。这就要求除了企业内部人员加强自身诚信和道德修养外,整个社会也要提倡诚信道德修养,并设立惩戒机制,通过外部强制力来帮助道德诚信内在化。

2.公司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与管理层必需分离,建立明晰的委托关系,保证董事会的权威性和监督者的地位,还要加强监事会的职责权限,监事会有义务、有权利审查公司内部的重大异常事项,不要让监事会流于形式。企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权责义务要细化,防止责权不明。

3.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一是独立董事的薪酬问题。目前的实际情形是独立董事的薪资是由上市公司来发放的,独董与上市公司间的经济利益会削弱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而无法发挥外部监督者的职能。二是要明晰独立董事责任。目前,有的独立董事不充分履行职责,仅仅是上市公司的“摆设”,所以要通过明确独立董事应履行的义务和承担责任,来督促独立董事勤勉尽职。

综上所述,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止财务舞弊的重要手段,而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则在于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所以无论是企业角度还是从监管角度出发,注重内部控制环境都显得尤为重要。总之,只有从源头上做好,才能有效减少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均为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张萌.从内部控制环境看上市公司舞弊――以紫鑫药业为例[J].武汉:财会通讯,2012(7).

[2] 蒋冲,章颖,徐建军.人格特征、利益博弈、资本证券化与财务舞弊――基于绿大地舞弊案例的启示[J].太原:会计之友,2012(2).

[3] 张博亚.绿大地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善[J].北京:财务与会计,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