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2、学历证书(复印件)1份;

3、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复印件)1份;

4、聘任书(或聘约书)(任期内连续)1套;

5、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或《外语免试审核表》(附表5)或《外语考试成绩审定表》(附表)1份;

6、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复印件),属于免试对象的提供计算机专业毕业证书复印件或45周岁以上的身份证复印件1份;

7、单位转体文件或工资转移单(转体单位或分流人员必附)1份;

8、《破格推荐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批件(附表)1份;

9、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打印稿)1份;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2009年度考核工作,我局首先调整充实了考核领导小组,按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文件“年度考核工作每年11月开始,12月10日前完成”的要求,考核组于11月23日召开了考核小组年度考核工作会议,认真研究了2009年度考核工作意见,制定了《××县环保局2009年年度考核实施方案》。方案对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原则、对象、目的、内容、标准、优秀等次比例、考核程序、方法、时间安排和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于11月27日在单位会议室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工作会议。

二、细化标准,分级分类考核

年度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在年度考核量化测评表的基础上,又细化分解考核内容和标准,分类分级进行考核,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分类分级地进行衡量评价,在考核工作中坚持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努力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

三、坚持原则,严格确定考核等次

考核中确定等次努力做到宽严得当,公平合理,科学规范。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对“优秀”等次和“不称职”等次的确定特别慎重。考核工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是被考核者认真进行个人年度总结,并填写《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机关工人)年度考核登记表》;二是通报考勤情况;二是召开年度考核会议,进行面对面评议,背对背打分方式;三是局考核领导小组对被考核人员写出考核评语对考核等次意见进行审核,提出考核等次意见;四是对考核拟定等次进行公开;六是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人,并签字同意,将考核表存入本人档案。

四、2009年度考核结果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本年度考核评定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以工作人员实绩为主要依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以保证考核、评定工作的准确性、合理性。达到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本系统工作人员政治素质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成立局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任副组长,、、、、、为成员,具体负责考评工作的实施。

三、实施方案

根据组人联字()号《关于做好××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考核领导小组统一对县非税局、农税局(包括站)、县财政局各股室人、乡镇财政所人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乡镇财政所人员由县农税局负责提供考核资料和优秀人员推荐名单。实行领导和群众考核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考核、年度考核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相结合。

⒈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各乡镇财政所全体干部职工,将个人年度考核表于××年月日前上交局人教股。

⒉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各乡镇财政所要认真地对本单位的责任制进行自查,并对照局机关目标管理责任书和乡镇财政所目标管理责任书,认真负责地提供与之相关的考核资料,于××年月日前分别上报局人教股和县农税局。

⒊××年元月日上午召开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会议,审核股室、局属各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评分、各乡镇财政所目标管理责任制评分,以及农税局推荐的乡财政所优秀人员名单(其中优秀所长人,优秀预算会计人,优秀专管员人)。

⒋××年元月日上午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学习组人联字()号文件,局领导通报各股室责任制考核情况,并进行民主评议推荐局机关优秀候选人员不少于名(不含财政局长、党组书记),紧接着开局考核领导小组会议,根据民意测评,推荐优秀候选人名单名,其中在职领导限名,然后再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优秀对象名,其中局领导名。如果县局获全县××年双文明一等奖,则优秀对象按县局总人数的%即名确定(含局领导名),根据投票结果,最后报局考核领导小组认定。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其一,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考核为触及实质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单方面重视考核业务工作,多数属于临时拼凑人员匆匆忙忙考核,绩效考核质量低;同时,实施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奖金,通常年终时由人事部发放年度考核表了事,流于形式,失去了绩效考核的原本意义。

其二,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严重缺乏量化指标,考核的标准笼统化、简单化,可行性与科学性差,奖惩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且未严格依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讲究平均、平衡,未严格控制优秀指标,且怕得罪人,充当老好人的现象比较普遍。

其三,待完成考核工作后,忽视总结反馈的考核意见,未合理有效地运用考核所得结果,影响绩效考核作用的正常发挥。此外考核最终结果与奖惩衔接不紧密,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只是全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绩效考核的结果未与员工的培训、晋升相联系,未发挥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

二、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应用新财务规则的分析

(一)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系统

部门预算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础,有很强的控制力。部门预算要求具体项目的预算编制必须落实到位,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根据绩效预算的管理进行分类,以单位发展目标为指导,以各部门绩效评估为中心,联合绩效预算管理各项指标,构建绩效考评机制,进一步形成‘绩效目标、评价及预算’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设计出各项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采用定量、定性对比分析方法,全面评价预算决策、配置及使用情况,依据每项指标对系统作用的不同,设定明细指标得分,再将各项指标的得分、权重乘积相加,得到总评分数值,分值越大,说明绩效越高。

(二)推行科学的绩效目标管理

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即目标管理,建设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系统以促进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包括明确的绩效管理目标,科学标准的评价指标系统,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的评定,最终将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与评定密切结合。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目标可分为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考核目标与整体战略化考核目标,如果将各个部门的目标具体细分,则分成不同的个人目标,这样的话就形成了多层次的目标管理系统。

(三)注重绩效考核的实效性

摒弃传统简单、粗放型的考核形式,选用多层次、精细化考核形式。将管理型岗位、技术型岗位区分开来,分类考核管理,以改进传统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同的工作岗位职责不同,以工作实际成效作为考核的基本要求,结合具体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促使考核内容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分层考核,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规范考核制度,明确给出考核的目标、流程,方法,短期考核与长期考核相结合,有所侧重,相互补充,形成完善的考核制度[3]。

(四)科学、有效运用绩效考核成果

完善月考核、季度考核及年终考核的各项相关制度,进一步促进考核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发展,同时促进各种考核数据的制度化、自动化发展。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深入研究员工队伍情况,落实关于执行决策的责任,合理评定员工的业绩贡献,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精准性,实现效益最大化[4]。同时,依照不同岗位目标任务的要求与绩效考核结果相比较,兑现绩效工资与相关奖惩措施,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促使优秀员工不断奋进,不思进取的员工受到鞭策,激发其工作动力,逐渐形成争先创优的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战略导向;绩效管理;研究G单位

一、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内涵和作用

1、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定义

战略导向绩效管理体系是由组织与职工之间建立共同的愿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传递到部门和职工,通过组织与职工制订绩效计划,共同开展绩效实施,并在执行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与修正,最终达到改进组织与职工的绩效、实现双赢的目的。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同时全面提升职工的素质水平;实质是通过动态双向的沟通,从而提高绩效、实现战略目标。

2、建立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对组织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1)从组织的角度看,有利于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其战略目标。建立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既是构想描绘组织愿景和使命的过程,又是把组织战略纳入绩效管理的过程。这一过程能有效地阐释与传播组织的战略,使得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契合,使个人的努力方向与组织的一致,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2)从管理者角度看,有利于管理者真正了解职工,实现有效管理。通过战略绩效管理,改变了管理者与职工之间对立的关系,而是在组织的战略目标和职工的工作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管理者通过与职工共同制订绩效计划传递组织战略,同时通过绩效反馈及时了解职工的工作状况和想法,促进了组织战略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使管理者和职工间的关系变得和谐统一,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3)从职工的角度看,有利于职工提升个人绩效,实现自我价值。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一方面使职工在明确组织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自身岗位工作的内容与要求,另一方面可以看清自身表现与组织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促使职工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绩效、实现价值。

二、G单位的整体概况和绩效管理的模式

1、G单位的整体概况

(1)业务发展情况。近年来,G单位业务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一是战略研究服务重大决策,承担开展广东省“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以及各市、县、镇各类规划的研究与编制任务;二是以统计分析研究为重点,开展科技形势分析和撰写科技统计分析报告,服务管理决策科学化;三是以高新区管理决策研究为重点,服务高新区创新发展;四是公益性科技文献服务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各项业务的开展为促进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人员结构。G单位拥有一支水平高、专业门类较齐全、研究咨询力量雄厚的专职科技队伍。G单位在职人数共91人,按学历分类,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5人,本科学历40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为82%;按资历分类,高级职称以上33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为76%。可见,G单位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开展科技领域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公益性方面的研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数据和决策,解决综合性和重大的科技问题。G单位吸纳并拥有一大批高学历、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属于知识密集型科研单位。

2、G单位绩效管理的模式

G单位的绩效管理基本上等同于绩效考核。G单位在年中、年末会各召开一次由中层以上人员参加、由全体职工参加的总结会,会议将提出并布置下半年、下一年度整个单位的工作计划和中心任务。绩效考核方式分为每季度一次的季度考核和一年一次的年度考核两种,即一年共考核5次。G单位开展季度考核所使用的《季度考核表》已经沿用十多年时间了,各科室、各职位的人员使用同一套的考核指标体系,各指标所赋分值也一直未变。该考核体系总分为100分,由工作态度(20分)、工作能力(35分)和工作业绩(45分)3个考核维度组成;相应维度下设责任心、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工作效率等共15个测评指标。各科室负责人根据职工的季度总结和一季度以来的工作表现评定考核分数和等级,并对其季度工作撰写简要评语及建议奖金发放比例、系数、数额。年度考核则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采用广东省人社厅统一的表格撰写年终总结,主要以“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为考核内容,没有设定考核指标,仅以部门为单位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定优秀、称职两种考核等次。无论是季度考核还是年度考核,G单位均没有使用过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所使用的关键绩效考评和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考评方法。

三、G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与发展目标脱节,个人与组织目标结合度不高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能否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位职工身上,是保证组织战略实施的关键。但是G单位各部门的绩效目标很多时候不是逐层分解自单位的战略目标,而是部门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个人为了提高自身绩效而设立的;尤其是个人对于组织目标不甚了解,认为组织目标高高在上,与个人目标关系不大。这就使G单位的绩效管理与其战略目标发生了脱节,造成了单位绩效与个人绩效“两张皮”的现象。这将无法引导所有职工趋向单位的战略目标,也难以促使每位职工都为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

2、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评,不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绩效考核是对已设定的绩效目标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关注的是已发生或已形成的绩效;而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更关注的是未发生和将来的绩效,绩效考核好比是绩效管理这条链条上的一个结点,它只是绩效管理的其中一个环节。G单位的绩效管理基本上仅限于绩效考核,职工被动接受工作任务,甚至不了解该项工作的目的。中高层领导即考核者通过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两种考核方式对职工进行评分和评定等级,从而使其获得相应的财务报酬,那么考核结束对于表现一般或者不好的职工只能拿到较低的报酬,这对于他们认清差距、提高绩效并无很大帮助。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评,缺乏对职工行为的引导,对于个人来说,不利于改善个人绩效;对于单位来说,也难于实现其战略管理目标,违背了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

3、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难以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G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沿用十多年未变,且各岗位的考核指标完全一样。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根据单位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特点来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指标的设计;二是未根据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形势尤其是没有结合近些年来事业单位面临的各项重大改革来对考核指标做出相应调整;三是没有针对人员不同的岗位类别、工作性质和责任大小等设计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这种未能与时俱进和因岗而异的考核指标体系没有从组织战略的维度来设计,不能准确评价职工的业绩和能力,不利于激励职工和培养人才。

4、绩效考评方法简单,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G单位的考评长年采取主管打分、同事互评的方式,没有采用现代的绩效管理工具。以年度考核为例,参加考核的人员基本上年度考核等次都在称职以上,大家凭主观印象、个人喜好得出科室民主测评结果,上报领导层后还将再次研究讨论并得出最终的考核结果,这期间情面因素、轮流思想、平均主义、主观评价等因素均对考核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G单位的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均存在考评方法传统简单以及考核的公平、公开程度不够的问题,主要依靠主观和定性评价,缺乏科学的衡量机制。

5、绩效沟通不到位,绩效管理缺乏反馈环节

绩效沟通应贯穿于整个绩效管理过程,它是绩效管理的核心。G单位制订绩效计划的方式,还属于传统的行政命令式,即自上而下、逐层施加,科室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缺乏对目标如何设定、如何实施以及如何实现进行充分沟通。绩效监控和辅导不够及时和有效,上级领导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缺乏对职工工作情况保持持续的关注度,也疏于对职工进行及时、到位的指导。G单位的绩效考核也是单向评价,职工的年终考核不管获得哪个考核等次,也只是被动地知悉结果;而对于季度考核,很多职工每个季度的评分几乎都是一样的,分数成为一种惯例和形式;有的职工甚至连科室负责人给自己打了多少分、评为哪个等级都不知道,同时出现科室负责人不说,职工也不好意思去问的现象,反馈环节严重缺失。可见,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G单位的绩效沟通都做得不够,绩效反馈则最为薄弱,这必将不利于职工了解自身的优劣势,也不利于共同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绩效水平。

6、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疏于对考核者的绩效管理培训

G单位非常重视单位业务的发展和对市场的开拓,但却缺乏就绩效管理对单位发展所起重要作用的认识,因此不够重视绩效管理工作。在绩效管理中,管理中层即各部门负责人是实施的主体,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一方面要对单位的绩效管理目标负责,另一方面要对部门职工的绩效改进负责。他们在工作中需要扮演合作伙伴、辅导员、记录员、公证员四种角色,促使单位的绩效管理方案落到实处。但是G单位过于集中精力追求业务成绩,各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的考核者极少参加有关管理方面的培训,就连人力资源部的人员也少有机会参加绩效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从管理层的不够重视到执行层的缺乏专业素养,必然不利于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四、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

1、与职工共同制订绩效计划,提高职工的参与性

绩效计划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它要求管理者与职工共同讨论考核期内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绩效目标并最终达成共识,而职工参与是绩效计划制定的前提。G单位的中高层管理者应该在制订各项绩效计划时,充分考虑职工的参与性,就职工的工作职责、任务的重要性等级、管理者需要提供的帮助、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帮助员工找准路线、认清目标,另一方面提高职工对绩效计划的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另外,G单位正处于各项事业单位改革中,其绩效计划应根据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适时调整,部门和职工的绩效目标也应随之有所改变。

2、持续进行绩效监控和辅导,帮助职工改进个人绩效

在明确绩效计划后,只有持续不断的监控绩效和进行辅导,才会有好的结果。G单位的管理者进行绩效监控,一方面是通过不断的沟通给予职工工作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是记录职工工作过程中的关键时间或绩效数据,为绩效考评提供信息。这样才能保持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避免绩效考评时管理者的评分过于主观或惯性,而是有事实和数据作为依据的。在绩效监控的同时,G单位的管理者还要根据绩效计划,对职工进行持续的指导,一方面使其工作不偏离组织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认真组织开展绩效考评,采取科学合理的考评

指标和考评方法首先,设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指标。其一,有效的考核指标是以“发展”为目的和有助于单位改善内部管理的。因此,考核指标应来自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分解,要从组织战略的角度来确定绩效是“考什么”。其二,根据不同的岗位性质和责任大小对考评对象合理分类考评。就G单位而言,其属于科研类事业单位,可以将人员分为科研型、管理型和服务型,分别对应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和工勤岗,根据每一类型的岗位特点设置具体的考核目标和指标。如科研型人员应侧重于科研能力和素质,管理型人员应侧重于管理能力和效益等。其三,指标的设置应注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尤其应注意科研工作不易量化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其四,指标设置要密切结合G单位知识密集型组织、高层次人才集中的特点,要能充分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其次,G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单位性质、考核目的、工作内容、人员特点、执行成本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可以选取以提取重要性和关键性指标为核心的关键绩效指标法进行考评。

4、及时进行绩效反馈,有利于职工认清差距和找准努力方向

绩效考核结束后,职工有权利了解在这一考核周期内自己的业绩是否达到既定目标、行为态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这便于使职工对自身的绩效表现有清楚、客观的认识。前面提到G单位的绩效反馈环节严重缺失,这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就G单位现有考核方式来说,即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者都应在考核结束后,主动与职工进行绩效面谈,将一个考核期以来职工的工作行为和表现、优缺点、进步与不足、下一阶段的行动方向和目标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有针对性地指导职工,面谈应保持开放性和互动性。绩效面谈要注意一方面要向职工传递单位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要结合战略目标及时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这样才能使职工找准位置和努力方向,不至于一直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促使个人绩效与单位绩效共同提升。

五、构建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

1、落实组织保障,组建绩效管理的领导和执行机构

要建立有效可行的绩效管理体系,组织高层领导的重视是基础。G单位应成立以单位领导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绩效管理领导委员会,负责绩效管理的审查、监督和决策等工作;委员会下设人力资源部绩效管理小组,是绩效管理小组的落实者,主要负责绩效管理的培训、指导和执行等日常性工作。G单位应通过绩效管理领导委员会规划单位的愿景和使命,设定单位的战略目标;通过人力资源部绩效管理小组密切联系职工,灌输绩效管理理念,引导部门和职工规范有效地实施绩效管理。组织保障是构建战略导向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

2、加强制度保障,使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深入人心

当今社会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也应如此,因为组织的战略目标要层层分解到个人,而组织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每个人以组织目标为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对于高层次人才集中的G单位而言,科研工作者具有独立性、创新性、流动性、讲求成就感和平等性等特点,所以更需要采取以人为本的制度模式,才能使单位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深入人心。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明确G单位职工在绩效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其参与制订绩效计划、接受绩效辅导和反馈、可以保持畅顺持续的绩效沟通等,即参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第二,要让职工深切体会并明白绩效管理不是“控制”“束缚”,而是通过持续不断地辅导和修正,提高个人绩效;第三,要倡导管理者与职工、职工相互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让绩效管理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第四,要使职工与单位共同成长,使个人绩效目标和组织战略目标紧密相连,充分考虑个人发展,让个人也能享受到单位发展的成果。

3、强化人员保障,开展多层次的绩效管理培训工作

管理双方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均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强对两者的绩效管理意识和技能的培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首先,人力资源部负责绩效管理实施的全过程,既是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者又是绩效管理的监督者。G单位应充分支持和鼓励人力资源部的全体人员参加绩效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并不断进行再教育,使其成为真正的绩效管理“专家”,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其次,要加强对G单位高层管理者在绩效管理理念方面的培训,只有获得高层的重视和认可才能更顺畅地实施绩效管理。再次,要组织中层管理者参加有关绩效管理的培训和研讨,使他们真正掌握绩效管理的意义和方法,赋予他们相关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中层管理者的支持是绩效管理实施的关键。最后,要开展对G单位普通职工的培训和指导,只有让他们真心愿意参与绩效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战略导向绩效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鸿章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董克用、朱勇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3]封子政:创建战略导向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经济与管理,2004(2):91-92.

[4]李晓飞:高校战略导向型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12-13.

[5]陆远权、郑代新:基于战略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构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9-62.

[6]陈效珍:浅析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