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学生论文

教育学生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学生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学生论文

教育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高职教育要注重学生两种技能的培养:一是适应能力,二是竞争育肋。适应育动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基本生存、参与能力。适应能力不单纯是学习成绩好,它包括正确的社会认识,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身体和J合理素质等。竞争能力是指具有主动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开拓意识,学有所长,独具特色川固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之厂一,是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生存和发展的立身之本。财会专业高职教育如何加强两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坚持教育目标,改进思想政治课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改变目前思想政治课薄弱、笼统、抽象、被动、以灌输为主的状况。

1.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教育和形式教育。思想教育可以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教育和时事形势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动态上吸收改革开放的新鲜空气,了解社会主义进程,明确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增强成才的目标意识和紧迫感。

2.加强低年级学生的信念教育。高叫氏年级学生多在十八、九岁,对其生理、心理研究表明,这个阶段是人生观、世界又卿衫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年成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胜教育,使每个学生掌握必备的社会主义理性知识,了解翻门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情,清醒地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激发学生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加强高年级学生的职前教育。以就业为背景开展以职业理想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习惯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并在此推动下形成自觉成才的动力机制。职前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在具体实施上采取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工作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与业务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业务规范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4.德育课帮助认清自我。把制定成才计划作为开发习澹力因素的主要内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指导学生。通过教育指导学生确定立才目标,并根据自身隋况扬长避短,制定具有成才具体措施的成洲核J。学生工作也要从‘‘包”到“放”,从“管”到“导”,指导每个学生制定和落实学习宝俄d,使学生会学习、会自我管理、自我引导。在改善和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思想教育同基础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体思路是:①以开发非智力因素为重点,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②以拓宽知识面为基本点,更新知识结构,赢得竞争优势;③以方法论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质量。

二、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拓宽知识面,严格考核要求

1、文化基拙课系列为确保学生的文化素质,对文化基础课应当严格要求,严格考核标准,强调基础素质的培养。以加强四“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为主导,从人文、社会、体育、外语、艺术、技术、自然科学等各方面打下坚实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2、专业课系列专业课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开发专业技能确定一批专门课程,一般应包括:政治经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审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对这些课程力求概念准确、条理清晰,符合大纲要求,加强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且应反映学科新成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知识的深度把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力吩专业教育,拓宽例卫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教育阶段的任务提岁寸学生进行以就业为背景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塑造专业精神,增强专业成就感。

l、专业知识面。拓宽专业面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现布勺科学发展不断向宏观和微观延伸,学科之间不断分化和综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我们的专业概念要有动态感、交叉感,要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其二要以未来人才市场需求预测为依据,以耳七生为基础才刀波行业、部门限制,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专业课可以按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个模块来设置。专业必修课设置原则是应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内最基础、最重要、最现代的内容和方法,在设置上形成系列。同时,开设多层次必修课,并相应开设选修课程,供学生拓展知识面,适应某些专业特殊需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内知识。限制选修课的设置主要用于专业定向和非规模人才的培养。限制性选修课按专业方向或培养规格组成一个模块,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面。任意性选修课主要用于培养符复合型才。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或需要任意选择。学生可以从全院公共选修课模块中选修,优秀学生可以选读第二专业或辅修专业。么扎实掌握专业技能在专业课的设置中,应选择一定数量的本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进行强化训练,促使学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强化划练的指导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主要内容有会计实务应用训练,操作训练,思维勺1!练。

3、塑造专业彩粉申专业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是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其核心内容是:崇尚公平竞争和艰苦奋斗;崇尚开拓与创业;鼓励对事业的追求;强调生活的富有来自勤奋的工作;强调个人的能力、毅力、智慧和决心;注重理性分析,讲求实效和办事效率。具备这种精神,才能使毕业生在澎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非凡。

4、增强专业成就感专业精神的塑造离不开专业成就的有利支持。月袱胃专业成就是指本专业已获得的成果和本专业值得骄傲、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伟大人物的有机统一。当学生进人本专业学习时,本专业的成就激起他们开创新刀也的冲动和幻想。当这种冲动和幻想与他们已掌握的高深知识和技育崖洁合起来时,就会转变为一种现实的创新意识,从而推动似门从事现实的创造活动。在影响人的未来成就方面,专业方面给人以‘能”、另一方面是激发人以“动”、使“能”与“动”结合起来,推动人们进人现实的创造状态,追求专业上的理想。超级秘书网

5、实现多种证书制度,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我国正在脚找U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过渡,因此,职业的选择,职业的演变,要求把专业人才培养成复合型,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的人才,为了适应这种趋势,会计教育要鼓励学生朝复合型方向发展,可以实行毕业证书+多种证书制度。如会计上岗证、刽十师证、注册会计师证、计算机等级证书、珠算等级证、英语等级证书、自学考试证等,学有余力者可持有第二专业毕业证书。超级秘书网

三、强化学生实践教学强化会计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学习只能获得别人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间接经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形成、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站不割御跟,显示才能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且有助于学生的个胜发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很多,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

目前主要有:

(l)学年实习。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对本专业所涉及的主要业务环节有大体把握和了解。

(2)假期社会实践,学生通过广泛接触社会,调查研究,对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索一些问题。

(3)模拟教学实验。对于一些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如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等,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应用、动手能力。

(4)毕业实习。这是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通过所给会计资料,设置专业刽十问题,使学生掌握解决会计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让学生对本专业领域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并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海滨.深化写作论文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全面素质教育〔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么刀),(6).

教育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字:农村基础教育学生流失解决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问题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今,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生源流失问题。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不高,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可谓一大开支,经调查表明,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失学的第一因素。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实体,是与社会发生交换、收入、支出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3、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4、人口压力。一般农村家庭平均有2.3个孩子,家庭规模大,子女多,要同时供养几个学龄儿童,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子女的入学。

(二)教育自身的弊端。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因此伴随着办学条件差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贫困县市却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待遇总体不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3、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虽然“减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现实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仍有待减轻。4、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失学问题不仅造成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阻滞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二、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各种竞争变成了面对面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各类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教育积累是以教育投入为基础的,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反之则越少。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地区而言,西部比东部、中部严重;就城乡而言,农村比城镇严重;所以要实行倾斜政策,向不发达的农村倾斜,同时向弱势人群倾斜,向女童倾斜。因为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破除旧的传统习俗;优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培训,双向交流,优化家庭环境;实行倾斜政策,为适龄学童提供经济补助确是一些有益的做法。

(四)提高认识,依法治教。1、提高全体农村公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由于义务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其义务性和强迫性是以往的教育所没有的,因此在农村要加强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宣传教育。2、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强迫教育。事实说明,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的。因此,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我国自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并且各地区也颁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应该说,从立法角度看,我们的义务教育立法体系还是比较完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屡屡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执法,严格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教育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学术论坛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学术论坛,研究生可以博采众长,从中获取和充实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了解同行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涉猎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能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从而为学术创新奠定必要基础。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看,当研究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思想引起参会者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时,就有动机学习和创新,会使自己充满成就感,也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科研创新动力,通过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还有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刻苦科研使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激发研究生学术热情,启发科学思维,在其读书报告基础上进行学术观点展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并逐渐凝练其研究领域成果。

(一)以“发现教法”为基础

开创学术论坛新模式发现法(也叫探索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探索法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学术论坛活动就是充分运用发现法这种教学法,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搜集文献资料,形成学术观点。“发现”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我校通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引导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发现法是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理论基础。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风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加强学术坛活动建设。

1.高度重视

保障“有效开展”学术论坛“有效教学理论”要求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为了保障学术论坛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了“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每位同学的报告时间,做到了定时定人开展学术论坛活动。与此同时,每次论坛活动均要求报告同学邀请其导师在内的1-3名老师莅临指导,并针对同学拟定的报告题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形式多样

营造“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师生群体在共同的研究实践中形成的,从心理学方面看,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可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的探索行为,可以从“刺激-反映”理论得到解释,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学术论坛的形式是初级论坛中级论坛和高级论坛相结合。初级论坛在导师和学科教研小组的研讨指导后发展为中级论坛,以高级论坛带动初级论坛。论坛结束后研究生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和专家的建议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整理成学术论文投稿发表。

3.勤抓落实

注重实践与创新“学用一体”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理念为指导,我院积极相应国家政策与实践基地合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与黄石市教科院合作成立了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工作站,长期开展合作教研活动。为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锻炼。从学期初开始酝酿并制定了学术论坛实施方案,以方案和制度为指导,认真落实,对所有同学的报告严格要求。所有报告同学均提前将报告主题上交,同时要求报告所用课件提前一周提交校内导师和工作站实践导师修改、审核。每次报告均要求报告学生导师参加,同学必须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帮助报告同学修改,同时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拓展研究视野。一学期以来,通过一系列有力、可行的措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均得到较大的提升,所有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技巧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研究生科研创新与社会教学实践得到有效衔接。

4.营造平台

力争学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我院建立校内学术研讨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学术论坛,能给研究生提供舞台和机会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让更多的专家和教师参与指导。学术论坛吹动学术交流之风,学术论坛创造了一种自由、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术空间。做学术报告既帮助研究生凝练研究内容,也为研究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研究生能在学术论坛这一舞台上激情高昂,尽情的展示自我,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论坛也增进了教育学一级学科涉及的二级学科的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而且启发了大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学术的思考,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科研兴趣”为导向

自主创建“勤学善研”好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研兴趣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进行科研工作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活动有效开展需要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参与学术论坛的同学是本次成果展示的听众,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学习科研方法;另一方面,参与者也是拟评委,能为报告人指出缺陷,让报告人及时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同时参与人也提高了学术观点的凝练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双方都达到良性互动。在学术论坛组织过程中,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帮助同学提高学术思维,了解学术前沿和动态,以学生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要求,以“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同学,构建了形式多样的论坛形式。论坛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单一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取研究课题,在有一定研究成果或思路之后,以自己讲解的形式引导所有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形式二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教育学基础课程为主线,确定一些研究课题,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调研和分析,最终各组分别汇报研究成果和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互相提问、质疑和答疑,这一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形式之三是由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或学术年会的同学讲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分享参加会议的感受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一论坛形式,促进了学生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和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此外,本学期还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座的形式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兴趣。邀请外校专家开展高级论坛15次,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导师开展学术讲座29人次,邀请本校教学名师讲座开展中级论坛10人次。第一,成功邀请多位全国知名专家讲学。成功邀请到外校讲座的知名专家,如台湾辅仁大学林梅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导李太平教授、“磁湖学者”郭冬生教授、中央教科所博士后于泽元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来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第二,定期邀请全校优秀教师做科研辅导。我院优秀教师长期为研究生做好科研做辅导,如教育科研经验丰富的邓李梅教授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每年必出多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优秀指导老师向光富做“实证论文写作”研究方法指导。第三,长期邀请研究生工作站优秀实践导师作报告。如成功邀请到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学副校长冯世飙做“德雅载物,春风化雨”报告、副校长涂国民做“怀揣教育梦想,争做四有教师”报告,黄石市广场路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满红莲做“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报告,优秀教师汪细强做“发挥专业能力,让学有所用———课程研究开发为例”报告,黄石三中的高级教师肖燕鹏做“中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法”报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同时,还创建了勤学善研的好氛围。

(三)以“学习积累”为主体

贯彻坚持“求真务实”全过程“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积极倡导研究生平时多读书、多学习专业理论,多积累知识。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做好学问,在积累中提高创新能力。功在平时贵积累,精心准备多展示。在学术论坛时间中,我院研究生在选定方向和研究课题后,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学术观点。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精心准备,多积累多参与学术论坛演讲比赛,力争出色地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情况。如本学期13级教育学研究生开展的学术论坛有教师教育方向的田子荷同学做“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学前教育方向的汤雅黎同学做“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田一君同学做“提高高中生英语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学”研究报告,邵智博同学做“中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与反思”研究报告,李维华同学做“语言支架在英语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报告,刘海阁同学做“全纳教育视域下”培优辅差“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报告,夏炽同学做“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学术论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术论坛有利于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研究生论坛活动,可以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在发现中学习探索中进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学术意识。学术意识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尤其是研一学生,即使是观摩研究生学术论坛也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学术意识的敏锐度。其次,跟踪研究前沿,提升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核心指标。在参加学术论坛活动中,查阅和搜集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可以丰富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习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同时进行学术交流,有助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迸发创新思想。这些都能为科研写作打好基础。再次,博采众家之长,强化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术论坛,可以锻炼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勤奋刻苦、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另外,通过交流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

积极争取“优质高效”保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离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定期开展学术论坛活动,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研究生教育是我校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坚持走已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纳入我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日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系列学术论坛活动的开展,本年度教育学研究生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科研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进步。以13级参加学术论坛的41名教育学研究生目前科研成果为例,2014年度已发表的省级学术论文45篇,每人次年均发表量达1.09篇,比往年有很大提高。全体教育学研究生都非常积极地参加学术讲座。我们邀请到教育学海内外资深教授博导为教育学研究生做高级论坛讲座,加强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热情,对研究生开展初级论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很多学生领略到专家学者的风范,意识到要以做学问为快乐,更加发奋潜心钻研。如13级王泓荔同学发表EI论文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inDesignofDiabeticRehabilitationMan-agementSystemBasedontheTechnologyofMobileInternet,夏炽同学发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刘路同学在《教学管理》发表“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汤雅黎同学发表“信息时代家园合作的偏差及其匡正策略”,孙逊同学在《教育科学论坛》发表“农村幼儿教师成就动机与继续进修意愿的关系研究”,龚书静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张欣宇同学发表“PSD: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马媛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误区与有效性策略”等学术论文。人才培养是具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改革,着眼于长远,使教育完全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服务。通过学术论坛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增进师生学术上的互动交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二、结语

教育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心理障碍;教学对策

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英语新教材的使用。论文经过一段时问的教学,优秀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往年有了很大提高.但学习困难生的比例也比以往多.两极分化现象从初一就开始突显。由于各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学得比较困难.渐渐地形成了心理障碍。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分析其原因。不仅是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学习困难多,更主要的是学生心理的问题这些学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急躁型。从小学升入中学,有些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仍然运用过去的学习方法.由于方法不当.尽管在英语学习中花的时问和精力并不比别人少.可成绩仍然不如人意。而这时的中学生好胜心强,情绪不稳定,紧张浮躁,总想急于求成。但越急越不得法.效果越是不佳。

(2)焦虑型。随着英语课程不断加深,一些学生知识结构上出现断层.学习的前后内容不能衔接起来,继续学习困难重重。屡次考试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自信心、自尊心受挫.产生失落感而终日紧张不安.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3)抑郁型。一些中学生性格内向、懦弱,在学习过程碰到困难因自己的自学能力低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又得不到老师及时合理的指导.不能及时解决困难,妨碍了进一步的学习。

(4)孤独型。由于目前教学班容量普遍过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加上有的教师教法陈旧,因势利导不够,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整节课呆呆地坐着.感到孤立无助。久而久之.随着自信心的丧失和不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了日趋严重的恶性循环.最终演变为弃学

(5)自卑型。一些理解能力差,反应缓慢.且在小学没能学好英语的学生,对英语产生恐惧感,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苦于无从下手。由于受到自身因索的制约总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永远也赶不上优等生.眼看努力无望,便“破罐破摔”从而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产生自卑心理。

上述各种原因形成的学习i5理障碍造就了英语教学中出现大批的“失败者”。这与新课程倡导的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显然是不相适应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此,关注学困生,用真心实意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用真情实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用恰当的方法帮助他们及时克服心理障碍和学习方面的困难.成了当前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克服心理障碍,重塑自信,达到理想学习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适应学生心理,保护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

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学过程不但是认识过程。工作总结而且也是心理变化过程.并且认识的效果常取决于心理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承认他们的兴趣和个性的多样性与自身素质的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过失。

首先,教师应善待学生。尽显个人魅力,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英语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讲是通过人际交往而达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往往取决于他们与教师的关系.他们往往重视其教师与他们的亲与疏而决定学与不学.喜欢和讨厌某一学科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言:促进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因此,面对千差万别的教育对象以及他们内心的丰富世界.我们应理解、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独立个性.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给学生更多的亲近感和信赖感。学生只有在人格受到尊重的条件下,在真诚、接受和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他们心理上的缺陷才能得以弥补.才能消除自卑感,产生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内驱力。实践正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降低课堂语言学习的焦虑.师生之问良好的情感关系与学习效果有很高的正相关。

其次,根据学生的心理动态,运用多元评价,实施成功教育。教学观察表明.对外语学习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状况更易变化,我们应通过其言行、表情分析其心理动态,引导他们的情感向有利他们认识活动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努力不让学困生成为“陪读生”或“旁观者”.避免学生这一大批极其宝贵的人力资源被自自的闲置和浪费。在课堂上,我们注意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置的问题充分考虑梯度。就每单元的课文教学而言.对优秀生可要求其对课文进行复述、缩写或改写:对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就要求其熟读.听写其中重要词组、句子或常用句型.让他们人人“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同时运用多元评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尽可能地鼓励每一个学生。笔者认为.鼓励和评价学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作业中给学生写评语.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对其倾注的热情和关爱。那些抑郁、孤独、自卑的学生.其实特别期待他人的肯定和赞同.希望老师能够对他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答复教师通过作业中评语——师生书面语言的交流.能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极大兴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配合。在评语中.我们注意简单、有效、具体,并有针对性,并尽量用学生最近学到的词汇、句型。如:You’vedonewellin⋯,Welldone!You’vecaughtupwiththeotherstudents.Keepup!或Goodboy.trytodobetterin⋯.Justpayalittleattentionto⋯让学生在这种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绪中.形成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在对学生学业进行反馈和评价时.还要考虑到原有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不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处于积极学习和成功的喜悦中.并让这种胜利的喜悦化作积极进取的激情.驱使他们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

二、优化教学设计.调动学生潜在主体能量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课堂教学的主人是他们。教学中能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

位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存在这样一种误解.那就是把所有教学内容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到.哪一点没有讲到、讲透或讲遍就觉得是一个缺憾,似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其实不然.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并不见得每个学生都能了解或掌握。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噪,学生却反应冷淡,灌而不进,输而不入。其原因是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思维没有活跃起来。教学论告诉我们:一切被动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有较高效率的。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与接受的过程,教师应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是引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同时利用英语学科的特点,多提供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学习需要.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特别要注意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参与机会,扩大后进生的参与面,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全过程.使人人都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调动他们的主体潜在能量优化教学设计是调动学生潜能的重要环节。《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标还提出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以foodanddrink一节为例.因为该内容是同学们平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可从日常生活中最必须的riceandwater开始。对于中国学生来讲,不仅单词易记.而且这种名词的出现率很高,不会造成心理阻碍。然后再将单纯的食品内容扩展至民俗文化,联系到传统佳节。这样一来,不仅引出了一些课外的但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名词.而且还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而且也“活”化了课堂。因此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在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的张弛、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及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机械地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活机智地组织教学进程,以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这样便能调动和激发学的主体潜能,消除惧怕心理,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课伊始,趣已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的感觉。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获取知识的方法,有时比知识内容本身更重要。向时问要质量是以力取胜,向方法要质量是以智取胜。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会在以后的作业或考试中原封不动地出现。对于这些令人生厌的现象.即使教师花费大量的心血也未必能见到明显的收效。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不得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必须把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纳入课堂教学.特别要把帮助学有障碍的学生迅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当成重要任务因为我们的教育方法不仅包括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方法。

一方面,我们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一切资源,留学生论文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教材是最核心的英语课程资源.教师应根据教材的不同难度、不同教学目的和学生的不同基础与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思考内容与要求.让他们有的放矢地预习,提高听课效率。例如,ProjectEnglish,GradeEight,Unit7,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预习目标与要求:(1)利用音标和拼读规则,自学本单元单词、词组(强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温故知新。(2)通读本单元的对话与课文,了解所要学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难点、疑点以及难以理解的语法现象f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产生求知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3)预习本单元宾语从句的用法,找出本单元中含有宾语从句的句子,总结其规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语法规则)。在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单独指导有困难的学生预习,教会他们查字典,读音标;上课检查时,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使得他们一上课就和其他同学一起进人状态并且帮助他们养成“三先三后”(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发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不断进行正确的学习行为的指导与训练,充分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记忆单词是学困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困难.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从读其音、观其形、释其义、明其类几方面培养自己的观察与记忆力.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单词。如,学习Plain一词时,自然联想explain,complain;。背诵课文应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段落大意、尝试回忆、关键词提示、整体与部分背诵结合等方法。但学习方法也有其独特性.教师得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寻找合适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智力上的不足.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改善学困生的心理品质.减少焦躁、急躁的心理因素。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健康个性

学习英语.掌握这门语言毕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苦的劳动.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与重重困难作斗争。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是不会取得辉煌成就的。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有所成就的科学家几乎都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因为大凡有价值的东西在面临反复挫折的时候.都需要毅力和能力。”同时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也常常会遇到挫折.而挫折也往往蕴示着成功和希望。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充满坎坷曲折的学习过程中.意志坚强的人能以顽强、坚毅的意志战胜一切困难.英语论文以理智权衡熟轻熟重.克服一切障碍直到最后取得成功。而意志薄弱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对学习失去兴趣或放弃学习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对学生意志、毅力的培养。对此.我们一方面可利用教材中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战胜困难,达到期望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应注意,在引导和帮助的过程中。不应以分数来衡量一切,而应本着“不求人人高分.但求人人进步”的指导思想,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使得他们不断增强信心.最终克服一切困难和心理障碍,树立学好英语的坚强决心。

关注学困生的英语学习.不仅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关注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的教育方式因人异.笔者认为只要坚持不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就会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教育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小学语文而言,它不仅是工具性课程,而且对儿童的品格底蕴、社会责任感、健康的审美意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深思远虑,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做好奠基。

1.给学生多方面的营养。儿童从进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低段,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是童话式的,一切都是和谐的和美好的,这对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格底蕴是有较大作用的。但也不能让儿童总生活在童话里,以为现实生活如同童话世界里一样。比如乌龟和兔子赛跑究竟谁会赢?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答案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孩子受童话的影响认为肯定是乌龟赢,因为兔子一定会骄傲,在半路上睡大觉。而美国的孩子则理性一些,认为乌龟不可能跑赢兔子,因为既然是比赛,兔子怎么可能去睡觉呢?他们的答案就带有对现实世界理性思考的光芒。儿童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与成人有较大不同,我们不可能让儿童以成人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世界,但起码应该让儿童明白,童话与现实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不能用童话世界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同伴间过多的、缺乏独立思考的互助和合作,以及教师对弱势群体的过多帮助,容易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个问题上,中美教育也是不同的。曾经看过一位留美学者写的随笔,她在文中叙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一次她送孩子去幼儿园,看见一个大个儿男孩从一个小个儿男孩手中抢走了玩具,还把这个小个儿男孩推倒在地,于是小个儿去找老师,老师却并没有直接去帮他,而是对他说,你要用自己的力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于是小个儿勇敢地扑上去,硬是从大个儿手中把玩具夺了回来。我们姑且不论老师的处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但至少对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精神是有好处的。

另外,教师一味的鼓励和过多廉价的表扬,有可能让儿童把学习看得过于简单,使自以为是、浅尝辄止的情绪滋生,使儿童抗挫能力下降。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教师都懂得了要多给儿童鼓励,于是,“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成了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教学用语。多给儿童鼓励是不错的,但表扬不能滥用,也不能拔高了用。如果儿童是跳起来摘到桃子,即使是小桃子,也应该给予鼓励,但小桃子就是小桃子,不能说他摘了好大一个桃子;如果儿童有能力跳起来摘一个大桃子,他却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摘了一个小桃子,这时应不应该表扬就值得斟酌了。我们应该明白,有时批评也是一盏明灯,可以使迷途的羔羊重回阳光大道,而批评以后的鼓励就像雨后的阳光,能把孩子们的心灵照亮。

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育万年松。儿童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感性的与理性的、理想的与现实的、文学的与科学的、表扬的与批评的,都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不出点洋相是学不会溜冰的,一个人的成长,不经历点波折是不够的,所谓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

2.给学生的心灵播下美好情感的种子。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时也极易受到玷污;又是一块未经开辟的神奇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下的是温馨,就会收获热情,如果你播下的是冷漠,可能就会收获残忍。而语文课程对儿童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材是经过层层严格审定的,它非常重视儿童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时候不能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思维训练不能脱离健康情感的轨道。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体验的个性化,从而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比如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用启发的语气问学生:“……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狐狸吃到乌鸦嘴里的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言。

生甲:“狐狸借一把锯子来,把乌鸦落脚的树锯断,让乌鸦掉下来……”(缺乏环保意识。并且,学生忽视了树还没锯断,乌鸦就会飞走了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教师评:“很有意思!但乌鸦会飞走,结果狐狸还是不能得到肉。”

生乙:“狐狸借一把枪来,一枪把乌鸦射下来。”教师评:“很有创意!竟然想到用先进的武器。这样,狐狸不光可以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还有乌鸦的肉吃了。”(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动物保护协会的意见,在为“残忍”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