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要有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工作环境,只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增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持续提高。为了抓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主钻研,主动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本年度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评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学习平台,以求实求效的务实精神,努力寻求学习型校园文化发展特色,引领教师队伍逐步向专业型、专家型、名师型角色转变。
一、主要亮点工作:
1、学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乒乓球小组、篮球小组、足球队、声乐队的活动有序开展,并组织了学生到淄博黑铁山、足球博物馆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2、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质量,在县教育主观部门的综合中居全县上游,教学成绩稳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学校立足校本,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日活动,以磨课为中心,打造名师课堂,2018年我校1人次获得市一师一优课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
3、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负提效,省研修平台、市、县教研平台、空中课堂等网络手段,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学习先进教学手段。创建了一对一数字教学班,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4、提高德育素质,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
(1)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班主任外出学习,学习周边学校在学生培养、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优秀做法进行借鉴,与“陈庄小学”、“莲池小学”等10余所优秀学校形成“结对子”,每学期组织管理干部、班主任等不少于50人次“走出去”。
(2)崇德好少年评比活动。依托北京崇德文化有限公司的支持,结合我校作为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方案。通过班主任协助制定不同的目标,由全校师生及家长进行督促完成乐学奖、友善奖、孝敬奖的评比。例如,问卷小调查发现,一个15分钟的课间收到的“老师好!”比往年至少多出50%,一个小的细节折射出,孩子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提升。崇德好少年活动的开展,真正从根源上提高了孩子的德育素养。
(3)开展各种班级“争星夺牌”的比赛活动,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9月份进行“文明餐桌”评比活动,各个班级就餐纪律明显好转,剩菜剩饭由上学年一盆(每天)到现在1/3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9月最后一周时,甚至有的学生主动帮助餐厅服务人员收拾餐桌。“绿色校园”行动,学校的卫生环境焕然一新;“国防小竞赛”、“趣味运动小达人”……
5、家校共育新举措。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家长、学生对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使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在9月份一开学,面向一年级家长开课。从作息时间、课程安排讲起,到如何注意培养孩子做人及习惯的养成,再到教育孩子的艺术技巧等;其它年级的家长会不再是成绩的分析更多的是教育家长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和引导教育孩子。加强后进生管理。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各班都能结合本班实际,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帮教档案,并制定了具体的帮教措施,记载好帮教情况,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对重点的问题学生“一对一”个别谈心,对本校的后进生、落实结对帮教教师和措施,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
6、加强电化教育
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教师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三名教师参加了NOC大赛并获奖。新建“一对一”实验班一个,使农村的孩子与城市孩子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投资20余万新建高标准计算机教室一个。
7、加强美丽校园、智慧校园、人文校园建设。认真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把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与文明校园创建、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发展结合起来,投资6万余元,栽培海棠、国槐、法桐、紫薇等二十余品种近千颗。2018年推进数字化校园提升工程和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升级改造老化的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建立“一对一”数字班。。
8、学校对饮食、用水、用电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与维护,新购笔记本两台,点读笔10个,并新购5000余元教学用品,另对校园文化进行添置和更新,花费65000元安装了石头凳子休闲椅,花费4300元疏通了下水管道,花费8434元安装西厕所自来水,花费5300元对校园路面进行平整, 花费9500元为音乐教室铺地面砖,花费1700元对教学楼个别个别存在安全隐患的门窗进行更换,花费1000元对教学楼污水池进行疏通和改造。为保持校园美观及消除安全隐患,对教学楼前车棚和教学楼防盗门进行了拆除,确保了学校教学、生活设施、设备、饮食、住宿、用水、用电等正常安全使用。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到位。
9、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私自组织学生群众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贴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10、积极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了办园水平。4月份学区统一给每个班级购置了毛巾架、水杯架、保温桶、烧水桶,为每个幼儿购置了小椅子、小缸子;7月份给西马幼儿园每个活动室配备了空调4台,9月份又安装了电暖器,实现了冬能暖夏能凉的保教环境;10月份为每个班级购置了消毒柜。关切教工核心利益,提高幼师待遇。7月份开始给幼师上调工资100元,9月份又给幼师上调工资100元,人均工资达到了约计2200元(含各类保险等);对2018年暑期进行保教活动的幼师,发放补助人均800元。
11、开展“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开展“我的中国梦”宣传活动,举行了“我的中国梦”朗诵比赛、征文比赛,“‘情系祖国,我的中国梦’班班有歌声”比赛,“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队日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师生们进一步认识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含义。
二、存在问题和差距:
1、幼儿园管理不够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某些设备利用不合理,造成人为浪费现象,如空调的使用;保教意识不够,幼儿园曾经存在短时间内的无人看护现象;门卫执勤不能履行职责,存在会客登记不严格、“八佩戴”不执行、甚至出现脱岗现象。
关键词: 工作室 公共素质课程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就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以项目任务为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与企业、与就业的自然衔接的新型教学模式。“工作室制”工学结合新型教学模式具备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因此,“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工作室制”人才教学模式的应用仅局限于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或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及计算机专业中,在公共素|课程教学中采用“工作室制”人才教学模式的目前还比较少见。
笔者结合在本校的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应用文写作公共素质课为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率先进行建立秘书工作室,探索公共素质课程的实践教学。
一、秘书工作室的构建
一般情况下,工作室都是由5-6人组成的小团队,每个实践期内,最多接纳学生不超过15人。目前我校秘书工作室的学生主要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师生主要采用双向选择方式进行配置,教师针对想要进入工作室的学生进行资格考核,选择合适的学生进入工作室进行实践。
工作室还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内容包括礼仪要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劳动记录等,实行量化考核。目前我校成立的秘书工作室,成员组成仅有5人,但已经结合我校每年的秘书技能大赛,工作室承担了多年秘书大赛全程的工作,从策划、组织到承办,到后期的宣传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秘书工作室的运行实践教学模式
(一)工作室强化工作岗位实践
将实践与岗位紧密结合进行工作室实践教学的过程,是强化课程教学效果的一项根本措施。学校与企业需要共同根据市场动向、文秘工作岗位的特点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规划和设计工作岗位内容,如目前市场上对秘书工作岗位提出办公自动化方面新的要求,要求文秘工作人员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掌握微博、微信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单位的公共宣传服务。这时老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自学相关知识的同时,将微博、微信的相关知识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利用,实现在工作实践中学会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相互转化。
(二)工作室强化情景模拟和角色模拟
秘书工作室的工作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它融合了商务礼仪、沟通、文秘专业的各项能力,在工作室的日常训练中,我们需要设置和规划诸如接待客人、组织会议、与上下级沟通等各个方面的情景和角色模拟,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这些模拟训练,将学生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情景模拟中,并在情景模拟中加以强化和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可以比较真实地了解和完成相应的情景和角色扮演,并在模拟训练中锻炼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真正实现在工作情景、角色模拟中的能力提高。
(三)工作室强化真实的工作项目训练
工作室通过策划组织参加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校写作大赛、省写作大赛、省秘书职业技能大赛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项目中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每次大赛的策划组织都特别成功,且日益完善和提高。
学校采取景点、古迹参观和学术讲座两种方式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具体的做法是我校中文教研室每学期均组织带领学生到余荫山房、广东省博物馆个或者带领学生到学校办公室或创办的比较好的工作室参观,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对实践活动认识的提升与深化,加强学生与不同行业、同行业不同工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
(四)学校对工作室的实践进行强制性的控制
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提高学生理论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对工作室实践进行强制性的控制,规定获取毕业证书,顺利毕业必须完成相应的社会实践,这样学生就会有一定的压力,就会主动参与工作室的实践活动。学校规定每个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相应学时的实践活动,如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等,进行文书的拟写、整理,等等,实践活动形式由老师与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时间由老师与学生协调处理,如一些学生可以选择晚上或周末进行实践活动,既保证了学生必要的实践时间,又不影响其正常课程的学习。
除此之外,工作室利用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强制性控制,如统一规划参观活动、统一规划竞赛活动,每学期中文教研室统一制定本学期参观活动,给出一至两项参观地点共授课班级学生选择,如余荫山房和广东省博物馆参观,二者选其一,但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另外,结合我校的技能大赛活动,上半年发动学生进行秘书技能大赛活动,在所有授课班级中发动,选拔优秀的学生十人最终参与决赛,但鼓励所有学生观赛。参观活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均在工作室策划下进行,但学校方面有强制性规定,这样就保障了工作室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参与度,使工作室的实践活动得以全面铺开。
三、建立秘书工作室对促进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工作室使教学形式得以多样化
公共素质课程如果仅仅单一地传授理论知识,无疑就是枯燥的,通过工作室这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运用“商务礼仪”的知识在工作室实践活动中模拟接待宾客,在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中真实地进行接待宾客的活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了理论知识。又如运用“应用写作”中的知识进行公文写作和活动文案的策划,同样先在工作室进行模拟训练,在学校办公室及大型会议中进行真实训练。大型会议的举办也同样进行。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与日常实践紧密结合。
(二)工作室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秘书这一岗位是每个企业的日常管理中都不可缺少的,涵盖面广,工作内容复杂而烦琐,其中最经常打交道的就是人,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同时,秘书的工作包含管理的范围,除了要管理好日常的文档、资料等外,还要管理好日常工作中的诸多事务。另外,对上司要协助其工作,对其他同事或下属要沟通协调,还要负责接待、联系等内外沟通的工作等。因此,企业或工作单位对秘书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但这些综合素质仅仅依靠单纯的理论学习是无法达到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完成,秘书工作室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实践锻炼的机会,打破了以往实习在时间上的局限性,使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实践。
(三)工作室使教师队伍的现状得以改善
秘工作室的出现既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又可以帮助教师。因为很多教师大学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作,没有真正从事过文秘岗位的工作,甚至有些教师是从中文或管理学等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既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又缺乏文秘实践技能。如中文专业转型而来的教师,缺乏秘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在工作室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文秘方面的实践训练,在做中学,既实训训练了实操技能,又弥补了理论知识的不足,真正领悟了理论知识的深层次含义。
(四)工作室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巩固
在秘书工作室的实践学习里,学生可以复习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巩固学习成果。如学生通过在工作室中对拟写、收发文件的处理工作,可以复习秘书写作中文件的拟写规范知识、文件的收发知识,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加深对文件处理工作的认识,真正将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如学生在工作室组织会议活动,复习书本上会议策划、组织的知识,并在具体策划组织会议中将知识得以灵活运用,将学习知识得以复习巩固。
(五)工作室使学生将计算机软件和各种办公设备得以熟练使用
学生在秘书工作室的具体实践中可以熟练使用学校为工作室配备的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碎纸机等日常工作所需的设备。又如学生在迷失工作室中进行模拟文档管理操作时,可以熟悉并熟练运用计算机文档处理软件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等。通过在礼仪训练模拟操作,可以熟练使用礼仪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的设备,通过模拟会议室和办公室,可以熟练使用会议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的全过程。
(六)工作室使学生将学校众多的活动与工作室得以结合
学校内部有众多活动,秘书工作室可以与学校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学校的内部活动中培养实操技能。如有上级领导参观时,可以由秘书工作室的人员负责接待事宜,这样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礼仪接待知识在具体的接待活动中结合运用;可以安排秘书工作室学生去学校办公室观摩学校大、中型会议的筹备、组织过程,通过观摩使学生熟悉具体活动流程,并可以参与进来;可以安排工作室学生到各个院系、部门担任小秘书,进行文书整理、归档等日常工作事务等,这样既能辅助教师的日常工作,又能在工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秘书工作室的成立及运营对其他公共素质课程的启发及影响
成立秘书工作室,领导策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以工作室教学模式带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知识的掌握更灵活和扎实,尤其在策划比赛中的训练,进一步结合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更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开发了潜力,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通过几个学期的实践,秘书工作室成立及试运营情况良好,对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启发其他公共素质课程成立相应的工作室,如数学教研室成立数学建模工作室,英语教研室成立英语沙龙工作室,体育教研室成立身体素质工作室,等等。以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公共素质课程的教学改革,必将大大提高公共素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鑫.创建工作室加强秘书专业实践教学[J].高教论坛,2009(11).
[2]包之明.基于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思考[J].广西教育,2015(1).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课程资源及其类型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资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如此众多的课程资源,我们或按一定的根据把某些资源归属到一起,或按不同的特点,把某些资源区分开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资源的分类。比如根据资源的来源,把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物性特征,把其分为人力资源(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士)和物力资源;根据资源的性质,把其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呈现方式,把其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等。[1]
二、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
化学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由于教材(课程资源的一种)内容有其时间、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前沿也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结合教学实际,使其具有如下特性:1.广阔性,即化学课程资源应包容比化学学科本身的系统材料更为广泛的客观外界资源;2.综合性,即课程资源要注意反映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等方面的联系;3.可探究性,即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应当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观察实验、动手动脑地解决问题;4.亲和性,即课程资源内容的选取和表达形式应能使学生感兴趣,有需要,能唤起思维的积极活动;5.开放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内容具有以化学为中心,向社会、生活、化学科研前沿的开放性,二是资源的信息渠道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三、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首先,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其次,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它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则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通过以上对学生资源内涵的分析,我们在具体开发化学课程资源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实践证明,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自己动脑设计的实验、动手制作的仪器,其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理想实验、教师提供的成套仪器来得更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不要用教材中的实验或教师的经验来代替。比如一些实验的设计、药品的选择、仪器的安装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制仪器代用品(如用废弃的饮料瓶或小药瓶作为反应容器)、自选低成本药品(如用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以降低课程资源成本,培养学生的节约与环保意识。
2.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如:调查家庭中金属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回收利用金属废弃物的价值和可能性,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等。
3.善于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多样化的探索成果
学生的思维方法可能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比如化学计算、物质鉴别、物质合成等大都存在着一题多解的情况,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乏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和捷径,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这些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多样化的探索成果转化为一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环境,使敢想、敢说的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充分提高,而且在思维方法上也会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努力开发教师中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之一。因此,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注意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在教学思想上,要将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的旧有模式,通过化学问题的提出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上,教师除了要准备教材上的和教师个人储备的知识外,更多的是要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在对课堂的控制方式上,教师应从强调学生对教材内容记忆的“结构化”“封闭式”“权力型”转变为注重学生创新品质的“非结构化”“开放式”“非权力型”。
2.发挥自身特长,凝聚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首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注意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分享他人的教学成果,做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发挥群体合力。因为只有全体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有学校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才能有鲜明的学校特色。[2]
3.重视对学生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学生兴趣类型、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调查分析,教师可以用多姿多彩的赏识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化学知识并取得良好学绩的信心;可以归纳出能够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和问题方案等;可以科学地布置作业,综合运用课堂内、外的多种要素,使学生优质高效地完成课程目标。
通过对学生情况的调查,还可以清楚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便能够在材料准备、方案的设计、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具有针对性。比如,对于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活动方案供能力与水平相当的学生选择适当的课题去完成。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练习,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不同梯度的编排,指导学生选择使用,既可避免某些学生因练习过于简单而降低了对问题的敏感性,也可避免另外部分学生因过大的问题梯度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探究兴趣。
4.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特别是学习中的差错及原因分析的反馈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难点所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利于学生突破难点。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常见错误收集、整理、设计成各种特定知识点和技能方面的考查表,进行适时的反馈性考查,以利于学生下一步的学习。
5.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各个方面,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从学校、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了解比较多,可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则主要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寻找和推介,所以教师还应注意发掘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避免学生因“学而无用”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或因学习内容远离生活实际而导致教学活动变得越来越抽象,使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
6.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虽然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有其固定性,但化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和新理念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学习,教学中的不当或有待改进之处要通过反思加以完善。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经验的方式有多种,如教学日记、录音带、录像带以及个人教学心得等。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给自己的教学实况留下记录,也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发展路径做长期的跟踪,对自己的进步做长期的分析,进而找出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的环节。另外,同事观摩与教学评议、教学经验交流会、化学教学专业网络活动等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研究动态,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有效途径。
(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科普资料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座谈讨论、文艺演出、化学晚会、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也最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以现代教育理念,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四)重视利用校外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实习等途径,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化学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校外资源丰富多彩,有社会提供的科普教育资源,如科技馆、博物馆、化学科研院所、各种社区的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所在地区高校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等;有可以作为科学教育的间接社会资源,如化工厂、污水处理厂、农场、农业科技示范田等;有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素材,如在教师指导下,测定工业废水的污染情况,设计防治对策;等等。另外,学生家长也是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家长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和心理上的变化,以便在因人施教时作为参考。此外,学生家长的接触面广,社会知识丰富并各具特点,因而也就有其各自的教育优势,是一种很好的具有多向性的教育资源。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校外资源,教师应当做好调查,建立资源档案,与之建立稳定的联系,并积极开展利用这些资源的各种探究活动,如课内或课外作业、探究性的课题等。
(五)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这种人际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情感交流,这种相互合作与情感交流可以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只有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上情”才能够更好地“下达”,使教师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教育教学动态,同时“下情”也才能顺利“上传”,使领导者及时了解教学的实际,为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只有在和谐融洽的教研氛围中,教学研究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每位教师所拥有的各种资料才能够广泛地交流,优秀教师的教育资源才可以实现共享,才能够带动新一批教师尽快地成长;只有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才能与学生一起在预设的问题情境中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只有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之间才能够团结合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因此,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也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一种因素,也是需要开发的一种课程资源。
(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化学理论课的学习中,对于微观的或抽象的知识,如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电子云的意义、原电池的形成等内容。这些内容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很难使学生充分理解,但如果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编制成质量较高的化学CAI课件,将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化学教学过程更具直观性和活泼性。
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对于特殊或特定的实验,如化学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普通方法不易操作或难以实现的实验、需要让学生反复观察的实验、难以实现或重现的实验、误操作结果的展示等也可以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把实验过程的全部或部分制成课件进行实验教学。
(七)关注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
信息意识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化学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平台,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系列课程信息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网络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强大的交互性以及丰富的内容,因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的检索、收集、筛选、分析、处理等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内的信息资源建设更多的是关注给学生提供信息的渠道和信息本身,因此依托校园网的学校化学教育信息应以其内涵建设为中心:1.建立教师备课系统,提供教师与各种资源的链接,实现教师间的交互;2.建立学生的网上学习系统,提供网上探究的主题,引导与各种资源的链接,实现学生间及师生间的交互;3.建设信息资源库,开发和筛选引进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网络课件、各种学习资料,推介各种网站资源信息,收集学生的优秀作业和探究论文等。
总之,化学学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只要以现代教育理念去辩证地进行开发和利用,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