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阅读主体的自主性。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疮。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2.阅读实践的探究性。读物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之外,常常还有更深层的信息,这些隐含的潜在信息密码需要读者去发现、去破解。而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破解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难和困惑就更为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必须对此来一番分析、推理和探究。在对问题的探究解决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提升和发展。
3.阅读过程的调控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要经历感知(看到文字,读出字音)──理解(把单词转化为意义)──反应(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综合(与实际联系的应用)四个阶段。这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还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加以监控和调节。从而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4.阅读结果的差异性。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因此可以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二、教学策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语)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1.引导批注阅读,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以《麻雀》一文为例,我让学生对“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作专题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讲速度的“来得快而猛”;有说态度的“真勇敢、坚定、果断”;有论感情的“一心只爱孩子”;有谈心理的“心急如焚”;有评用词的“简炼、生动、形象”;有议人物的“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有提读法的“‘落’字要读得重而快”。通过批注阅读,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孩子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
2.强化“阅读反思”,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
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即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最正确吗?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不能换个角度或方法想想、做做?等等。以此调整,深化阅读活动。二是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动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让学生每读完一段,都想想: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读完全文再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以此启发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中逐渐深入、逐步全面。
【关 键 词】问题情境;科学教学;有效教学;中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62-03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里的火把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换言之,好的问题,不仅能统帅整个课堂教学的脉络,而且能引领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引,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一、问题情境的要义
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是指能够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并能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质疑、分析或推理去主动建构新知识的疑难。有效问题的产生不是现象与问号的简单组合;真正有效的科学问题应该是镶嵌于一定情境之中并在质疑之后提出的。例如,气体液化时,放出热量,这只是属于知识的再现,不是问题;气体液化时,气体是吸收还是放出热量?这纯粹只是问题的设计。人被100℃水蒸汽烫伤,为什么比100℃开水烫伤更加严重?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情境设计。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问题、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亦即,知识不能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应该蕴含在问题之中,让问题镶嵌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激发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1]如果形象地将问题情境的设计比作知识的“溶解”,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好比知识的“结晶”。这类似于我们吃落花生获得营养素一样,落花生里的营养素就是知识,落花生里的核仁就是问题,落花生的外壳就是情境。我们通过剥去落花生的外壳,吃了落花生的核仁,才能获得营养素。问题情境作为学生学习思维的挂钩点,是通向有效教学的“助推器”,使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有意义学习成为可能。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创设愤悱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的系统因其具有开放性,需要吸收一定的物质与能量,同时又要向外界耗散能量,才能走向有序。否则,将走向混沌、死寂。[2]耗散结构理论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启示:当人的大脑处于认知失调时,更有利于信息的输入,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从无序走向有序。所以,教师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矛盾思维,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失调的困惑,以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心向,这样才能激起强烈的追根求源的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例如,在建立参照物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把小车平放在桌子上,把课本放在小车上,推动小车,使它从桌面的一端缓缓移动到另一端。接着让学生思考,小车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有的学生说,小车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有的学生说,小车是运动的,课本也是运动的。对于同一个物体,怎么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与冲突之中,从而触动学生大脑深处的神经,去解疑问难。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为生活而教育”。这说明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内涵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寻找教材与生活的挂钩点,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例如,在“气压与气体流速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1)我们浙江省东南沿海,是台风多发地区。当台风吹过建筑物时,你认为,应该沿着风向把两侧的窗都打开好还是紧闭门窗好?我们看到台风会把有些房子的屋顶都掀翻,你知道为什么吗?(2)现在的汽车大多都安置有顶部天窗,当行驶的汽车打开天窗时,空气是从车内往外流,还是透过天窗往里吹?为什么?(3)地铁车站和火车车站的月台上都有一条警示黄线,当列车进站时,要求旅客退到黄线之外,以保证安全。也有报道说有人行走在铁轨旁,当列车高速经过时,人并没有碰到列车却被卷入其中,造成事故。你知道原因吗?一连串的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课文中跳了出来,学生通过回忆或倾听回答,对气压与气体流速的关系认识会更加深刻,这一“跳跃”比单纯的课堂练习更能抓住学生的心,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搭建学生思维支架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科学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和领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支架”,认知台阶,使学生容易理解,不断深化。
如,在教学《空气》这一节课时,如何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一瓶集气瓶,如何测出瓶中空气的体积?引导学生分析,先用水灌满,再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即为空气的体积。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何测量这一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引导学生分析,氧气取不出来,用什么方法?用燃烧的方法,用什么物质燃烧?可燃物,用什么可燃物?燃烧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学生小组讨论,木炭、硫不适合,会产生新的气体;铁的着火点太高了,不适合,应选择红磷。红磷的量要怎样?足量,要消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应该在什么时候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温度降到室温的时候。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什么?溶解五氧化二磷。通过这一系列层层递进式的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教师合理、有序、多层次地分解问题,按照思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逐步深化、这样就能引导学生逐步地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易忘记,过一段时间即使部分忘记了,还可以通过自己思考推导出来。
(四)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欲望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实验中各种现象创设出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实验问题情境,使其产生悬念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大气的压强》教学时,教师顺势拿出一玻璃杯,倒过来,杯口垫上一个合适的塑料片,用手托着,塑料片没有掉下来,但手一放,塑料片自然就掉下来了。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将杯子用水装满,塑料片还会掉下来吗?让学生猜想,有的学生说:肯定会掉下来,水和塑料片加在一块更重了。有的学生说,不会掉下来。教师实验演示,塑料片没有掉下来,水也没有流下来。面对这样的实验事实,同学们议论纷纷,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急切地想去探索发现,最后达成一个共识,杯外的空气代替了手的作用,给塑料片和杯内的水一个向上的托力,这就是大气压强的作用,水到渠成地引出主题“大气压强”。
(五)创设生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知识自主建构
教育心理学家梅里尔在首要教学原理中指出,只有当激活已有知识,并将他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时,才能促进学习。[3]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白板”,任意供教师涂抹,而是装着许多“前科学”概念、错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学生思维中的错误点,寻找学生知识建构的支点,引导学生参与知识自主建构。
如,在《温度的测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做后教,创设生成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先让学生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学生们都纷纷动手,开始测量。结果让教师非常意外,有的同学测量结果忘了写单位或写错单位;有的同学测量时没有把温度计与被测的液体充分接触;有的同学俯视或仰视读数;有的同学把温度计与烧杯的底部接触;有的同学把温度计与烧杯的内壁接触。接着,教师让学生评价,指出错误的症结,认识错误的原因,然后讲解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让学生重新测量其它物体的温度,效果很好。创设生成的问题情境,暴露学生错误思维过程,目的在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只凭理论分析是不能根治的,其根源是对事实的错误体验。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重现学生错误思维事实,让学生重新体验和反思,惟此才能标本兼治。
(六)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开放性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从问题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提问,以打破学生墨守成观的思维定势,促使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使其对问题理解得更全面,掌握得更牢固,运用得更灵活,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从某些意义上说也是给学生留有“空白”和“开发区”,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以此来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如,学生在《大气的压强》小组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利用器材,设计实验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器材:吸盘、红墨水、滴管、针筒)结果学生提出很多的想法:(1)滴管吸红墨水。(2)用手按住针筒口后,活塞就很难。(3)两个吸盘紧按在一起后,很难拉开。(4)吸盘按在光滑的桌面,很难拉出。(5)吸盘按在光滑的瓷砖上,可以挂毛巾。(6)利用针筒吸取药液。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生活的器材,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表达与交流,使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创设好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科学的热情;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下自己去体验、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以便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加澍.中学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J].物理教学,2012(12):6-12.
关键词 活力课堂 教学效率 途径与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中心工作。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但往往收效甚微。那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就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强大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对科学有兴趣。”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何等重要。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身边的现有资源是很多的,如多媒体网络,还有和教材配套的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录音磁带、教学光盘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课堂教学过多的照本宣科,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活动的余地,就会束缚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就很难谈得上学习的兴趣了。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穿插游戏、故事、表演、辩论、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晏子使楚》、《将相和》这两篇课文时,我并没有把时间花在讲、问、答上,而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导他们读文字,想动作,练语气,扮角色。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大胆想象、自主交流,随后认真扮演起其中的角色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表演课文中的人物,饶有兴趣地体会了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又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安排学生辩论:是否只需要做对人们有用的人,要不要做一个像苹果、石榴那样也注重外表的人。通过辩论,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的明白了“落花生”精神的内涵,知晓了如何做一个现代的“落花生”。
(三)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布卢姆认为,老师的心理激励及老师所教给学生的不断自我激励比时时斥骂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一些提出与众不同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即使他的观点是毫无道理或错误的,切忌出现嘲笑、讽刺、挖苦现象,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使用这些鼓励性话语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你真会读书”、“通过你的朗读,老师知道你已经把课文读懂了”、“你真会学习”、“你的朗读真棒!”等。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千万不要吝啬这些话语,因为这些话语像绵绵细雨一样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在运用这些鼓励性评价的语言时,也不能滥用、模糊的用,要把握好“度”。
二、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有了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对教学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导航,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对每节课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它有效的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当一个人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学生一旦具有这种强烈的动机,那么这一节课他肯定是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的,也就是说,学生参与积极活动的时间在这一节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制定的目标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要求过高,学生即使很认真、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反而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目标要求过低,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在课堂上就紧张不起来,会产生“课堂疲软”。正如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教授所说:课堂教学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千万别“荒了自己的园,种了别人的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处理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和鼓励学生,使之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是思考的结果。能够出题考对方或提出问题,一方面表明学生是思考过的,另一方面表示自己思考上的疑惑;这说明学生正参与着学习。但是,教师必须要对问题的提出与回答作出积极而又慎重的点评,点评既不能影响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达到修正思路的目的。还要注重加强学生对各种问题的反思性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处理能力,学生才能更好的主动参与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会大大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逐渐提高。
四、课堂教学注重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的作用,学生处在主体的地位。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同时,语文这门学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模糊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来表情达意的。【语文要素】
2.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3.能结合不同语境,了解同一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能从读迁移到写,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该词。
4.背诵古诗《蝉》。
[教学重难点]
1.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2.能结合不同语境,了解同一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能从读迁移到写,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该词。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来表情达意的。(重点)
2.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重点)
一、交流平台: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
生活中,是否会有某一件事或某一样东西在不经意间打开我们的心扉,进驻我们的心田,给我们滋养,让我们透悟呢?郭沫若有过,许地山有过,琦君有过,冯骥才也有过。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一,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预设:
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特点表达的感情《白鹭》白鹭外形和情态的美赞美之情《落花生》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有用悟出做人的道理《桂花雨》桂花雨香气四溢;摇桂花的乐趣思念家乡《珍珠鸟》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生活感悟。
2.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交流阅读体会。
3.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就是要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像本单元几位作家一样具有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能力。
二、词句段运用:对比的写法
1.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三个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三个句子都是通过对比的写法,表达出作者对笔下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2.提问:这些句子重点说明的是前面事物的特点,把后面的内容去掉可以吗?(不可以,如果去掉了,就不能突出作者要重点说明的事物的特点了。)
3.让学生试着用对比的方法说说生活中的某种事物。
预设:松树,一种平凡的树,它不像花朵把自己的艳丽呈现给人们,只是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为人们送去星星点点的绿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不同语境,了解同一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意思,能从读迁移到写,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该词。(难点)
2.背诵古诗《蝉》。
一、词句段运用:一词多义
1.出示句子。
指名朗读句子,借助工具书查查“开辟”和“姿态”的解释。
开辟:①开垦。②开创、创立。姿态:①姿势。②态度;气度。
2.练习将同一词语放在不同语境中说话。
(1)指导学生将“温和”放在“形容气候”的句子中说话。
例如:昆明一年四季气候温和,被称为春城。
(2)指导学生将“温和”放在“形容性格”的句子中说话。
例如:张老师的性格十分温和,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学,她总是轻声细语地指出错误,从来不发火。
3.师:关于一词多义的辨析,首先要明确其含义,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语言环境和句子的本意进行比较,才能用得对,用得准确。
4.补充练习:根据下列词语不同的意思,用每个词语写两句话。
骄傲
新鲜
自然
简单
精神
便宜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虞世南的《蝉》,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诵读,分享理解古诗的一般方法。
3.介绍作者。
4.出示注释,借助插图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饮:饮用,喝。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籍(jiè):凭借。
诗意: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师:这首诗有什么含义?(诗人以“蝉”喻指清高尊贵的人,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5.联系本单元课文,体会作者借助“蝉”寄托个人志向、情操的写法。
6.同桌或小组间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熟读成诵,并默写。
一、遭遇冷场 展现真实
相信很多老师都跟我一样,不止一次地为公开课、评优课上教师教学的花样翻新、学生的妙语连珠、课堂气氛的活而不乱而感叹。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可是坐下来思考,不免使人在脑海里浮现出两个字――“作秀”!
真实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场景:学生出错连连,疑惑多多;回答或偏或正,有深有浅;热闹与冷场并存,精彩和平淡交互……
前几天。有幸听到了闫学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一课。课堂上就出现了“珍贵”的冷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读了十来遍课文了,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沉默不语!
“谁知道‘伯牙’指什么?‘绝’和‘弦’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试探着举起了手。
囝老师耐心地引导学生把题目拆开来解释,再连起来说,并及时鼓励、表扬会学习的学生,既解释了题目又指导学生习得了学习的方法。让课堂焕发了生机。
课听到这里,我们在感叹学生的腼腆、教师的机智的同时,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涌上心头:这才是真实的课堂!自己在上课的时候,不也经常遭遇这样的情景吗?事先精心创设的情境,学生并不领情;自己一再启发时,学生没有响应。但这毕竟是真实的课堂。“只有真实的,才是美丽的”,真实是教学的基础和最高境界。
二、潜心文本 轻松应对
我在教学中也有遭遇“冷场”的经历。那是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课前我确定的教学文本的价值取向――要做花生那样的人。可是到了课堂上很多学生却表示要做像苹果、石榴那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我一下子没了主意,幸好这时下课铃声响起,我逃也似她离开了课堂。
课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果两种体验都是正确的,那么,课文被选人教材的目的是什么呢?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当时的中国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许地山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扎扎实实学本领:为国家做事,其爱国之心浓缩在殷切的期望当中,文本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其写作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当然,时过境迁,文本的内涵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如今讲体面也好,讲实用也好,都要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他人有用的人。
反思我们的教学,如果课前我能够潜心会文。课上也就不会出现束手无措,或是引导偏差的尴尬了;如果我对文本有深入地把握,也许这意想不到的冷场会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三、化解冷场 闪现智慧
其实,冷场带来的不只是尴尬,还有机遇和挑战。在冷场面前,如果教师束手无策,任静默蔓延,那此时的冷场便成了整堂课的死穴;如果教师能随机应变,重组资源,那么冷场可能成为契机,使课堂呈现意想不到的精彩,更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调控艺术。
曾从杂志上看到著名特级教师程玲教学《一粒种子》的案例片段:在学生说到“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就想出去”时,问大家“热闹”在课文里指什么,不料一位学生说“热闹”就是“很乱”“怎样乱呢?”
学生竟没有一个举手的。程玲老师因势利导:“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乱在课文中指那些事情?”大家便不约而同地读课文: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教师趁热打铁:“它们在唱什么歌?”
学生争相发言。
“小朋友也在唱……”孩子们一下子说不上来,老师说:“怕不是唱《小树苗》吧?来,老师指挥大家唱一个。”
快乐的歌声刚停下。老师又问:“这个‘热闹’是‘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