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长育儿心得

家长育儿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长育儿心得

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1篇

教学是一项良心活,我们一堂课可以认认真真,也可以轻松一过,但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确实天壤之别,作一名老师容易,作一名好老师不易,年复一年的作一名好老师更不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家长与教师育儿心得感悟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家长与教师育儿心得感悟一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把家庭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进步,家长看得到,老师也看得到。小学是每个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把自己定位在“教书匠”这个层次上,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是孩子心灵的导师。还记得去年刚接上这两个班级,很多孩子的眼神里总有一丝胆怯、自卑。一个学期后,我和孩子们才能够如朋友般在课下交流。如今,每天都有好多孩子来办公室,他们的眼中多了几分自信。他们真的成长了,我们只是陪伴着他们,看着他们蜕变。或许多年后,他们不记得我们。只要他们在未来的旅程中能走得更加坚定、自信,就好!

从古至今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们教育行业在合适不过了。其实我们的工作每天都有家长在看着,在体会着,你是否真正关心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究竟付出多少,操心多少,家长都是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的。

教学是一项良心活,我们一堂课可以认认真真,也可以轻松一过,但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确实天壤之别,作一名老师容易,作一名好老师不易,年复一年的作一名好老师更不易。当今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学生的期盼不言而喻,从而对我们老师的要求自然会更高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我们的负担,而是我们努力向前、向上的动力。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老师,不要等到家长来找我们才努力的回想他说的是哪个孩子。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一下子就特别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那份操心。我们与家长沟通,,只要用心的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都会接受的。沟通时,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真心想帮助孩子进步的,而不是找家长来批评孩子的。因为孩子还在成长,都还没有定性,可以建议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请家长思考,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较好的结合起来。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老师、家长、社会形成合力,而并非只是某一方的单独责任。老师和家长就是要多沟通,有了问题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不能无端地相互指责,推卸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

我觉得有必要让每一个老师都记住,“我们这是学校,不是工厂。产品坏了可以回炉,但是教育坏了,就是一辈子”。做为青年教师首先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就是要成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好老师。要完成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家长的态度要好;其次,要用自己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伟大的师爱;再次,还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能够胜任学校交予的任何任务。

家长与教师育儿心得感悟二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儿子锁睦晨今年6岁,目前就读于东关小学学前四班。学习上他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唱歌和跳街舞。进了学前班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们感觉他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唐老师、语言课的郭老师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掌握好小孩品德发展的共性。平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于孩子犯错,家长不必太过激动,可采取摆事实,明道理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欣赏激励法等。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家长与教师育儿心得感悟三

童年是学习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本质的时候,是学习真、善、美的时期。家庭和学校这对CP,毫无疑问是完成这一神圣任务的不二载体。在参加完一年级家长会,听完方校长和李老师的“家校夜话:培养+陪养”后,我确认过眼神,也遇上了对的人。

眼缘之一:重视阅读,得语文者得天下。

方校长在家长会上讲的最详细和展示的最多的就是学生的阅读。他引用莎士比亚的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生动地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他亲自讲解学校的阅读教育体系和激励机制并示范了“阅读存折”和“阅读记录本”的使用,让家长落实亲子阅读有了明确方向。班主任李老师细化了具体措施并提供了详细书单和实际的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亲子阅读是我从吴宇伦一岁半开始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情,抛开考试这一“功利”的目的不谈,对于一个每天自己的孩子管不过来还要管别人的孩子的高中老师来说,每晚的睡前故事时间尤为珍贵。长大是不可逆的,每个家长都应该跟自己的孩子有固定的连接方式,运动也好,读书也罢,一起读着读着,聊来聊去,你才会真正地走进他的内心,建立快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从开学一个月的知识面和识字反馈来看,孩子的阅读之花是绽放着的。当然,我也会有因为工作或者私事而跳过这一程序的时候,这次家长会给我上了一次发条,督促我和孩子继续不遗余力地寻找我们的“颜如玉和黄金屋”。

眼缘之二:培养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

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通过方校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学校用看不见的力量敦促看得见的成长,突出培养学生的十个好习惯:做人好习惯、礼貌好习惯、卫生好习惯、劳动好习惯、学习好习惯、书写好习惯、阅读好习惯、运动好习惯、安全好习惯和饮食好习惯。同时根据评价内容的四大板块、十一个维度设立了十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持之以恒做秀的自己。李老师针对在校在家习惯的培养给出了十几点中肯而且巧妙的建议,比如:养成回家喝水如厕便做完作业再起身的习惯、坐姿和握笔姿势的纠正、练一笔好字等等。李老师说她不是唯成绩论英雄的老师,但对于好习惯的养成一定是严格要求的。这个理念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同,也让我们对家校共育更有信心!

眼缘之三:家校联手,见证美好发生。

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2篇

我想,对于孩子,所有的家长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爱他们,我们都希望当一名好家长,好爸妈。以这个为出发点,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1、关于帮助

在教育小朋友的问题上,我经常做一些换位思考,比如,当我很多事情还不能自理的时候,我希望我的爸爸妈妈能够给我什么样的帮助,是不是帮我做完了,还要说我一下?或者只是协助我仅仅是做完这个事情,又或者只要提醒我我一下而已,并且不做过多的啰嗦,如你懂了吗?你明白了吗?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因为完成事情的方法有千百种,也许我们的做法是最简单的,但也许是孩子觉得最难理解的事情。探索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这么小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要求他们做的时间与效率呢。当然,有时候我自己也很着急,着急要孩子把事情做完,但是回头我就后悔了,因为我们急着让他做,孩子传递着我们的焦虑他们也很焦虑,有时即使很快做完自己也觉得很不耐烦。所以,作为父母,请放慢我们的脚步,与孩子一起成长。

2、关于独立

在我与朱琳炜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把她当成是一个大孩子,遇到问题会寻求她的意见,再和她分享我心里的感受,再问她要怎么做,有时明明知道她的那个决定是错的,我也会和她说,那我们试试吧?她每次就会屁颠屁颠的说好,做完以后,我再和她说试试妈妈办法如何,这是她就会很乐意接受我们的做法,而不会觉得我们的专制和不讲道理。当我们不把她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看待的时候,她不知觉也就变成了一个小大人。

3、关于选择

现在的小朋友很多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因为小又说不出来,又不愿意让你安排。或者是你让她停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让她听你的,她通常又不愿意。这个时候,有可能他就突然很生气,或者恼火,然后不听我们的,我们心情也很不好,还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不听自己的,很没有面子,这时选择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蹲下来,看着她,告诉他,现在要做什么了,她面临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做她先前的事情,然后结果是什么,另外一个是和我们去做什么,结果是什么,当然后者的结果肯定是要么看得见或者他们又想要的。其实,他们很容易听我们的。

4、关于学习

说是学习,在这里我不是完全要讲这一点,只是我不懂得要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时候的孩子每天是最幸福的,吃喝玩乐,样样不缺,但是每一样,他们都需要经过学习,那什么是学习?我觉得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对于他们,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快乐。带朱琳炜小朋友的过程中,她只要自己想学了,想做了,一般我都会放手。弄脏衣服了,有什么关系?吃得乱七八糟了,有什么关系?倒水的时候水洒了一地,有什么关系?摔倒了?那就哭一下,然后自己爬起来就好啦……只要在安全许可的范围内,我都看着她放手去做,当然有时得跟着,有时,还要给他们点爱的鼓励,或者拥抱。有时LG也会说没见过这样的妈,这么纵容她,可是,我真是觉得那些都真的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了,她不断一点一点的进步,做到她之前做不到的事情,她内心的满足感是我们替她们做再多完美事情也代替不了的呀。而且,我觉得,很多事情过后,孩子会对你非常的信任,而且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这种信任或者信心,在孩子清澈的眼睛中,我们都仿佛能读得出来孩子回馈给我们的爱。

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3篇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你们好!很荣幸今天能代表家长们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我女儿一同成长的故事。俗话说:“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这话一点也不为过。在和女儿相处的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有辛苦,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快乐。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平日里工作特别忙,一周陪伴女儿的时间也只有三个晚上。但我格外珍惜与她相处的点点时光。一有空,我就会找出书本,给女儿念故事。女儿也非常喜爱听故事,总是听了一个后,又要听一个。通过念故事,我也掌握了部分普通话的发音,和女儿对话时也能够随时纠正她在说话时的不标准发音。在家里平时我们也注意用普通话和女儿对话,以方便女儿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能掌握正确的读音,对以后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给女儿讲故事还能丰富她的知识储备。我给女儿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每天不间断的给她灌输科学知识及做人的道理,她想不提高就难。另外,我们平时对她单纯的说教可能作用并不是很大,但通过故事,她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起到了教育她的作用。比如通过听讲卫生的故事,她就很自觉地讲起卫生来,注意洗手,不乱丢东西。通过听一些文明礼仪方面的故事,她就懂得了和其他人打招呼要讲礼貌,懂得要和别人分享。

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不能走极端。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就让孩子不停地看电视,也不去管她。还有的家长觉得看电视影响视力,干脆就不让孩子看电视。其实,两种都是不可取的。我的做法是:尽量先和孩子沟通,限定所看的集数。看之前,我就会和女儿商量,我们看几集呀,她通常会说看两集,好,两集看完后,我会果断地把电视关掉,开始,她是有点不乐意,但是形成习惯后,两集到后,她甚至自己会关电视,然后说,现在是讲故事的时间到了,或者玩玩具的时间到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培养她说话算话的习惯,以及自律的习惯。

另外,家长对孩子所看的内容也要有意识的引导。我常常在电脑和手机里下载一些科普性强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去看,比如《十万个万什么》《朵拉》《蓝猫淘气三百问》等,通过这些故事能增长孩子们的知识,并且可以自己随时控制时间,避免电视一集接一集地放,往往二三十分钟就可以结束两集,从而避免她成天地坐在电视机前看个不停。

为了培养小孩子自立的能力,我有意识的向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已做。一般情况下,她能做的,我坚决不做。比如,穿衣,拿水,穿鞋等。开始,她经常会喊:“爸爸,快帮我拿一下水,快帮我穿一下鞋。”等等,我常常告诉她,你不是已经长大了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哟。甚至她摔倒在地,我也装作没看见,让她自己起来,反正她能做的我坚决不管,几次下来,她也不喊我了,会自己去做了。我呢乐得个当个懒爸爸,女儿呢相反变得勤快起来,甚至还帮我们收拾桌子。

在培养女儿逻辑思维方面,我们利用了一个叫做逻辑狗的游戏,每天和孩子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目前我们买了两个系列,共十四本。里面有数学,思维,归类,联想,生活等方面的知识。里面还有插图,女儿很爱玩这个游戏。睡前必玩这个游戏,开始我们还要引导她,给她讲解其中的规则,后面只要给她读一遍题目,她立即能做出正确的答案来。甚至有一次,我们几个大人硬是没搞懂图画的意思,包括她上高中的姐姐。但她一看一下子就把答案标上去了,我们一翻后面的答案,竟然全对。

生活中,我也常常利用一切机会来教她的加减运算。我们住在五楼,我就教他减法,比如上到二楼问她还有几层楼,她马上答还有三层,我告诉她这就是五减二等于三,每天上下楼的时候就是我们练习加减法的时候,所以现在她能很快地说出五以内的加减法,十以内的加法,我教她用手指去数,她往往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女儿记忆力还可以,很久以前的事情都能记得,答应她的事情也会一直记得。她奶奶有时为了哄她,往往给她承诺一些事情,结果过了很久,奶奶都忘记了。可是她还记得,还会去向奶奶要。所以,我们现在都不敢给她一些承诺,如果我答应她了,我也一定会去做到,否则,我不会轻易去为了哄她,去答应一些办不到的事情。女儿呢,也养成了一种说到做到的好习惯。她自己承诺完成几件事,她也会信守承诺去完成。比如,晚上我们会和她商量好,讲几个故事,玩几个逻辑狗游戏,喝一瓶奶,完成后,她就不会再提要求了,也显得非常听话。

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科 患儿家长 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1]。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成为现代整体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儿科工作实践中,由于护理群体是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相对较差的儿童,护士与患儿之间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儿童患病,对患儿和家长都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2]。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患儿的护理,还做好其家属的心理护理。笔者通过对68例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儿科病房就诊住院患儿的家长68名,其中男性30人,女性38人,年龄23-58岁,患儿家长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阅读及回答问卷。

1.2 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症状严重程度从1(没有症状)至5(极严重)分5级,自编问卷内容有患儿家长的基本情况、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评分前由组织者讲解答卷要求和细节,被调查者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在患者住院三天内进行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发出68份,收回68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与国内常模(644)[4]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比较,患儿家属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9个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人际关系分数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相比无差异。

2.2 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的原因有78.8%的家长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71.5%的家长担心患儿病情变化,66.7%的家长担心疾病的预后,61.3%的家长担心经济问题,27.8%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

3 讨论

3.1 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3.1.1 焦虑和紧张:是由于缺乏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担心病情及预后、对医院环境陌生等而引起的,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对病情变化反复陈述,希望得到肯定答案,并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担心遗漏病情变化延误治疗。

3.1.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是由于家长对疾病预后和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1.3 怀疑和不信任: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对治疗方案的怀疑,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信任,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擅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从网络上、书籍找来的方法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网络或书上的方案为准。

3.1.4 患儿家长其他心理表现:容忍: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依赖:家长对患儿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依赖于护理人员,对自己表现得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动作会伤及孩子;同病相怜: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尤其是重症患儿家长之间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新入院的患儿家长有时对老患者的经验的信任程度更甚于医生。

3.2 心理护理

3.2.1 对家长紧张、焦虑的心理的护理

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要第一时间做好入院宣教,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所要遵循的各种制度、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全程、系统的做好健康宣教,为家长介绍病情,对疾病原因、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治疗方案放心;经济问题引起的焦虑,首先要表示理解,强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中断治疗的可能造成的影响,鼓励家长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在用药及检查方面,尽量考虑到病人经济情况。

3.2.2 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

对疾病的预后应以合适的方式向家长进行说明,对预后好的疾病,采用鼓励性语言,使家长建充分的信心;预后差的疾病应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家长,给予心理疏导,使家长正确面对疾病。

3.2.3 对家长怀疑和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着装等外在条件的不信任的,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强调充满爱心的服务,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家长交谈,避免在患儿哭闹、进食及睡觉时间进行,交流时语言通俗易懂,语调适中,语气温和、诚恳,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对治疗方案的差异引起的怀疑,可以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治疗因人而异。医护人员也应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技术,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博得家长的信任。

3.2.4 对其他心理表现的护理

对家长容忍的心理:要向家长指出一味容忍孩子的溺爱行为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出孩子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注意利用家长对护士的依赖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家长同病相怜心理的护理: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向大家推荐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而使疾病恢复良好的病例,由这些家长亲自指出配合护理的重要性和有利之处,可以使家长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4 结论

通过对68位患儿家长调查分析,找出了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解除了家长的紧张和焦虑,操作中尽到告知义务,消除了疑虑,并将健康宣教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对家长进行正确引导,取得了配合,并加强沟通,鼓励合理宣泻,增强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信任感,并能够主动配合护理及治疗,从而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既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对患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增进了护患间的关系,同时促进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为实现满意服务和感动服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 考 文 献

[1]翠萍,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27(12):828.

[2]蒋旭华,张丽.患儿家属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6.

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残疾儿童家长 心理危机 干预体系

分类号 G760

1 问题提出

2011年5月,《南方日报》和央视等各大媒体报道了一则“白领母亲溺死双胞胎脑瘫儿”的新闻:曾是银行经理的韩群凤,在经历为儿子辞掉工作、含辛茹苦、耗尽家财13年后,面对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孩子的康复无望、经济拮据不堪的残酷处境,曾经坚强的她再也承受不住,最终选择溺死孩子,然后自杀,以此来寻求解脱。该新闻报道后轰动全国,残疾儿童家长面临的心理危机问题随之引起学者和其他社会各界的集中关注。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G.Caplan)认为,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使自身与环境平衡与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累,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整个人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但与应激事件有关,还取决于个体解决应激的有效资源及个体对困难情境的评估,因此,心理危机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而是他对自己所经历困难情境的情绪反应状态。事实上,韩群凤事件正是由于家长“不堪重负”下心理失衡导致的结果,是自己感觉“走投无路”后一种过激的情绪反应结果。而韩群凤事件绝非是个案。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接触过许多脑瘫儿童家长,他们对残疾孩子付出了巨大辛苦,承受着超出常人想象的压力。“活着是为了孩子,想死也是为了孩子”,“不敢想孩子的未来,一想就觉得没法过了”,“真想结束这看不到希望的无期徒刑”,类似这样极端的话,我们常常从家长那里听到,其内心的艰辛和苦涩可见一斑。据中残联2012年统计数据,我国现有智力残疾儿童约173.9万名,每年新增13.6万名;0-6岁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名,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2.3万名;肢体残疾儿童139.7万;按照国际普遍引用的166:1的标准估计,中国孤独症儿童数约为164万……这些不幸儿童的背后,是无数个像韩群凤一样处在家庭危机、精神危机中的家长。作为真正的弱势群体,残疾儿童家长更需要理。解,更需要接受心理危机干预。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构建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即以健全与落实残疾人制度为保障,提高残疾儿童家长康复教育水平及心理干预技术为支持,构建残疾儿童家长支持性关系网络为补充的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冀其能有效地帮助残疾儿童家长缓解心理压力,走出危机境地,以更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中。

2 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危机及其成因

2.1 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危机

研究发现,与普通儿童家长相比,残疾儿童父母面临更大的心理危机,主要体现在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更容易产生自责和沮丧情绪,并且极易产生养育倦怠。例如,Uskun与Gundogar曾对土耳其127名残疾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中家长的平均分为14.9,接近于最高等级的抑郁水平;施皮尔伯格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pielberger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中状态焦虑问卷和特质焦虑问卷的平均得分则分别达到51.1和49.0,焦虑水平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张宁生等人研究认为残疾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包括五个方面:个人和家庭问题、经济负担、终身照顾、缺乏成就感和过分保护;李静与王雁曾对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反应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残疾儿童父母在情绪、行为、身体、心智和精神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压力反应。与普通儿童家长相比,残疾儿童父母普遍处于较高的心理压力水平,患有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其中,由于受社会观念、治疗方法、陪护时间、经济负担等现实问题影响,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家长更是处于高压力状态,即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譬如彭虹与周海燕对北京市193名学前残疾儿童的家长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就表明:不同残疾类别儿童家长心理压力具有差异,尤其在终身照顾、缺乏成就感和过度保护方面,智力残疾、脑瘫和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显著高于听力残疾和视力残疾儿童的家长。另外,Majnemer等人最近借助于亲职压力指数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对脑瘫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45%的脑瘫儿童家长处于高压力状态,半数的家长认为脑瘫孩子的健康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时间、情绪状态和家庭生活。

张宁生等人在较早的研究中指出残疾儿童家长的心路历程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否认、自责和罪恶感、困惑、沮丧和接纳;也有人认为大多数家长会经历震惊期、拒绝期、幻想期、内疚期、平静期等几个心理阶段。事实上,不同的残疾儿童家长经历的心路历程的阶段顺序、各阶段心理危机的表现、每阶段持续时间等会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残疾孩子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时刻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处于明显的心理失衡状态,即心理危机状态。

2.2 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的成因

心理危机的产生与个体对危机的反应程度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残疾特征本身带给父母的自责。残疾儿童的父母往往觉得自己要为孩子的病症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自责常常困扰着他们。孩子的语言障碍、感官缺陷、交往困难、行动不便,动作怪异等残疾表征,使得许多家长会有很深重的负罪感和愧疚感,有些家长甚至会产生“强迫”意识,抑制不住地沉湎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搜寻有可能导致孩子残疾的蛛丝马迹,追悔不断;不能正确面对孩子残疾的现实,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报应,产生宿命和无助感。这些矛盾的心理经常折磨着残疾儿童家长,使他们感到非常痛苦。

其次,对孩子未来的忧虑。几乎每个残疾儿童父母都无数次地设想过孩子的未来,特别是那些需要终身照顾的残疾儿童家长。孩子在生活、康复训练中的点滴表现都会让他们不自觉地跟孩子的未来联系起来,有时候,不太理想的康复训练的效果,加之一些“过来人”不顺畅的现实生活,以及对一些资料的查阅,使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忧虑,甚至绝望。

再次,社会环境的“另眼相看”。由于传统观念以及相关保障制度方面的滞后,残疾孩子在今天仍是常常被贴上标签的人,各种歧视性称谓仍是不绝于耳,残疾儿童的家长、家庭也因此被“另眼相看”。居高临下的怜悯、工作生活中的歧视让家长有苦难言。于是一些家长变得自卑、退缩、甚至封闭。Uskun与Gundogar的调查研究发现,残疾儿童家长认为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是导致他们心理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经济压力。残疾儿童的养护、治疗、康复训练需要大量的经费开支。特别是孤独症、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儿童的疾患往往伴随终生,相比普通儿童,他们有更多的医疗、康复、教育、看护等需求,这对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在现实中,像聋儿和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多要求家长陪同,费用更高,大多数家庭难以承受,譬如听障儿童安装耳蜗的全部费用累计约25万元。由于政策保障方面的不完善,在大多数地区这些费用基本上还是由残疾儿童家庭来承担,很多家境殷实的家庭因此变得拮据甚至一贫如洗。这不但影响了残疾儿童康复教育的质量,也加大了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负担。

第五,自身发展受限。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多需要终生陪护、康复,这对家长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孩子,一些残疾儿童家长辞掉了工作,中断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使家长对孩子的康复期望值提高,对康复效果高度敏感,而实际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落差又会使家长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和焦灼感;一些家长由于身心疲惫在工作中状态不佳而遭降职或批评,个人发展受到限制,更难收获成就感,从而愈发生出“人生失败”的感慨。

最后,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改变。这几乎是所有残疾儿童家长共同的经历。残疾儿童的出现,使每个家庭成员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对孩子未来的忧虑、经济状况,康复路线的选择、周围人的态度、康复效果等,这一切引起的压力使得整个家庭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忧虑、抱怨、争执、烦躁增多,家庭成员间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夫妻离异。同时,由于身心全被孩子“拴住”,残疾儿童父母与朋友、亲戚的联系减少,关系变得生疏,这又加重了家长孤立、无助的感觉。

3 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现状

心理危机干预最早产生于美国、荷兰等国,在近二三十年展迅速。然而,我国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较晚。尤其是,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社会对残疾人康复教育的固定观念,以及相关残疾人保障制度的缺乏等,导致我国尚未构建起完善的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加重了家长的心理危机。

3.1 缺乏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法规制度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心理帮助过程,是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运用个人、社会和环境资源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它能帮助个体化解危机,告知其如何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心理危机干预中,要真正调动社会及环境因素使其发挥持续有效的作用,则需要政府方面相关的法规制度做根本保障。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如针对地震、SARS、大学校园安全事件等开展的特定人群心理危机干预,都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也促进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卫生部2008年5月19日颁布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更是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政策方面的指导作用。相比之下,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危机干预关注度就小得多。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的政策、法规更是难觅踪影。这使得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干预长期处于被忽视、随机性强的状态,或者呈现出一定的慈善色彩,这无疑会影响干预实效。因此,要真正帮助残疾儿童家长摆脱心理危机困境,国家及相关部门就要从体现人文关怀与社会公平出发,增强对其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这才是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根本保证。

3.2 缺乏针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心理干预的平台

当前,为应对人们越来越多的压力困扰,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应运而生。在林林总总的机构中,却鲜有专门针对残疾儿童家长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的机构。究其原因,一方面现有的机构由于其专业人员对特殊教育缺乏了解,也很难对残疾儿童家长“对症下药”,作用有限;另一方面残疾儿童家长由于各种顾虑,很少主动走进心理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笔者曾承担山东省残疾儿童家长培训工程的授课任务,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了解到,部分接受过心理服务的残疾儿童家长,其心理咨询途径多以网络为主。由于网络资源的鱼龙混杂,使得家长很难获得切实有益的帮助。

最近几年,随着对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干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一些地方残联或特殊教育机构开始组织一些针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援助活动,如广东番禺区残联定期举行的“残疾儿童家长心理辅导活动”、南京玄武区“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系列讲座”、福建三明市的“心理专家走近残疾儿童家长活动”等,这些对帮助残疾儿童家长缓解心理危机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也非常受家长欢迎。但遗憾的是,这样卓有成效的活动,从全国范围来看,还属凤毛麟角,远远满足不了广大残疾儿童家长的需要。

4 构建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4.1 健全与落实残疾人保障制度

一个社会对残疾人福利保障的态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测试这个社会公平与多文化包容能力的底线和标尺。残疾儿童父母的心理危机状况,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相关制度不健全或制度落实不到位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个韩群凤事件,折射出的是无数残疾儿童家长面临的共同困境,也凸显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漏洞。我国的《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及各类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实施纲要中,都提到了家长在残疾儿童康复中的作用、责任和义务,却很少提及家长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应该得到的支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况且,已建立的各项有关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保障、无障碍保障等各种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在很多时候只是“看上去很美”,并没有被切实落实到位。譬如《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后,各省市也随即制定了实施保障法的办法,从康复、教育、就业、福利与环境等多方面都做了规定,但是对照现实,违反规定的现象比比皆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已于2012年8月1日起施行,但周围的环境设施对于残疾人仍旧是障碍重重;《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也都面临类似的尴尬。与此同时,一些与残疾人权利保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使得残疾人及其家长诉求无门,维权无据。这一切困难,转嫁到残疾人父母那里,就成了担心、无助,就成了压力的根源。现实生活中处于多重压力下的残疾儿童家长,迫切需要来自国家或政府层面的切实的政策支持。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抓已有制度的落实,对落实不到位的要有相应的问责措施,让残疾人得到适合其特殊需要的帮助,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参考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的做法,建立、完善一些法律制度。如制定《反残疾歧视条例》,让残疾儿童及家长不再被“另眼相看”;制定《残疾人就业平等法》,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建立《残疾人家庭社会干预制度》,其中包括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资助、家庭生活干预和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干预等。除了国家制度以外,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制定一系列措施,向当地群众普及特殊教育知识,纠正传统观念,增加人们对“残疾”、“康复”的认识,积极营造“扶残助残、济困救弱”的社会风尚,对残疾儿童家长在生活、就业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或经济援助。

4.2 提高残疾儿童家长的康复教育水平

家长是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家长专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结果,是能否成功进行家庭教育的关键。对此,国外有些专家认为,对特殊儿童的训练,与其说是在训练儿童,还不如说是在训练家长。

谷长芬等人的研究也证明,残疾儿童家长对来自专业支持方面的需求强烈,他们迫切需要获得有关孩子康复教育方面的指导,从而消除面对孩子的残疾“束手无策”的无助感。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可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或开办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向家长提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面的技术指导,如个别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先进康复训练方法的运用、康复矫治器具的操作、残疾儿童的诊断与评估方法等。这些技术保障,会使家长从根本上减少无助感,并能从孩子的点滴进步中看到希望,增强生活的信心。目前,国外特别注重对残疾儿童家长的训练。例如,团体集中家庭训练(Group Intensive Family Training GIFT)计划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家长训练方式。在12周的集训中,家长在专家的督导下亲自实践行为分析技术,并将习得的技术运用于团体的亲子结对活动中。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团体集训方式具有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效果,并能减轻残疾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

4.3 重视对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干预技术支持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现在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残疾儿童家长难以享受到这块资源。针对目前实际,建议由各级残联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在县级以上城市成立残疾儿童家长学校或心理服务机构,为残疾儿童家长提供心理援助。在这里,残疾儿童家长可以倾吐自己的心声,可以得到心理专家对自己生活中一系列“非常行为”做出的科学解释,并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助于消除惶恐,减轻压力。另外,按照“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还要建立残疾儿童家长档案,注重对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发生前的预防与干预。并且,还应加强对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评估,以确保干预的有效性。

4.4 构建残疾儿童家长支持性关系网络

陈琳认为残疾儿童家长的支持网络应该包括以立法为主要标准的政策性支持,以提供经费和改善康复、教育物理环境为标志的物资支持,以专业人员指导和参与为标志的专业支持,以社会舆论关心为标志的心理支持。作为一个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残疾儿童家长需要的支持涉及面很多,笔者认为,除去政策、专业技术等支持性措施之外,构建残疾儿童家庭内部和残疾儿童家长间的支持性关系网络,对于缓解残疾儿童家长压力,走出心理危机更具现实和直接意义。

4.4.1 构建残疾儿童家庭内部支持性关系网络

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和谐融洽,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残疾儿童康复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倪赤丹、苏敏在对自闭症家长所做的调查中,在“生活中优先寻求支持的对象”一项,有44.7%的自闭症家长选择首先从家庭内部支持网寻求支持,列所有寻求支持类别首位。这种家庭内部支持既包括爱人、父母、兄弟姐妹的理解,以及他们心理上对有残疾孩子这一事实的接纳,同时也包含着经济与物质上的支持。残疾儿童家长心路历程中太多的负性情绪,毫无疑问会直接影响到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影响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孩子社会性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而这些反过来又加重了父母的心理负担。因此,构建家庭内部支持性关系网络对于缓解家长压力,建立正常亲子关系,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效果意义重大。这项工作可由当地残联、妇联及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参与,人员涉及部门专职工作人员、特教教师、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从政策解读、特教专业知识普及、心理辅导以及伦理亲情影响等方面帮助残疾儿童家庭成员正确认识残疾儿童,掌握一些家庭康复方法,明确自己职责,强调家庭成员间的理解互助、同舟共济,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家长释放压力,以减轻负荷,理智地面对困境。

4.4.2 构建残疾儿童家长间的支持性关系网络

在帮助残疾儿童家长调整心态,掌握面对困境的应对策略方面,残疾儿童家长群体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例如,家长学校及其他家长组织可以帮孤独无助的残疾儿童家长找到群体的认同感、心理归属感,“同病相怜”的家长在这里可以敞开心扉,倾诉、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同时,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家长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而在这里,家长们可以得到彼此间的鼓励,分享坚持的成果,为下一步的康复训练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除此之外,家长联系网络还成为家长切磋康复教育技能’、交流经验、信息共享的平台。例如,美国教育部迄今已经在美国建立了100多个家长培训与信息中心和社区家长资源中心(Community Parent Resource Centers),每个州至少都有一个这样的中心。除此之外,美国还发展起了为数不少的残疾儿童家长组织,这些组织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自己的群体争取平等的权利,大部分特殊儿童家长组织都建立了家长间的网上论坛或是成立定期的家长间聚会或是举办一些活动,为家长间的联系、交流和互助提供了平台和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