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端午节短信息

端午节短信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端午节短信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端午节短信息

端午节短信息范文第1篇

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好热闹!一齐来过个开心的端午节吧! 葫芦收五毒,平安过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节;雄黄烧酒菖蒲剑;三角棕子裹糯米,各色香袋挂胸前。端午节快乐!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信息不然粽子噎死你!端午节快乐!

闻着粽子的飘香,想起远方的你是否安好?让我们托伟大诗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乐乐过端阳! 万水千山“棕”是情,屈原说声谢谢您,端午齐齐看龙舟,亲情维系无远近。

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制几斤粽子,托人到山里采了艾叶,街头买了瓶雄黄酒,加上内心深处的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满街都飘满了粽子的香味,你在远方可闻到了家乡的粽子香,今天也买点粽子,一起过个快乐的端午吧!

工作者是美丽的。当你以勤勉奉献社会时,犒劳一下自己吧,多多吃粽子。 如果有来生,每年的今日我都会把你拥在怀里诚挚的祝福你:端午节快乐!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贺佳节。祝你节日快乐! 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呵呵,你那儿可以看到赛龙舟吗?祝你端午节快乐!

一颗心迁挂着你,一份爱祝福着你,一份真感情在等待着你的回应。祝端午节快乐! 有分离就有相聚,分别得越久越是亲昵。我想告诉你,这个端午节我特别想你。

喜讯:端午节当天,手机号头两位数字是13的用户,可以到街边小摊上免费领取粽子,当然,事先要抹上烫伤膏以防被摊主的开水泼到。

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粽子好吃,但要小心;食品加工,让人呕吐;要看证明,屈原就是这样被毒死的!

我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应该多吃几个粽子,虽说那些粽子是应该扔进江里的。

万水千山“粽”是情,屈原说声谢谢您,端午齐齐看龙舟,亲情维系无远近

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枚粽子,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层是祝福,第二层是幸福,第三层是心想事成,对了,第四层当然就是你写的欠条,快还钱给我!

有句话藏在我心中很久,真的好想对你说,可是我怕说了会连普通朋友都做不成。直到今晚,我终于鼓起勇气对你说:我,我想吃你包的粽子!要加爱心喔!

我是棕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棕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消息,不然棕子噎死你!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相思日久留片心,竹子折半必人为,白去一直心等勺,目中偷走心一片,生死为了等一下,直下二点忘情水,身上立下十条心,故约无边寻芳草。

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

大家都夸你敏而好学,学什么像什么,我记得那天你学刘德华唱歌,真的很像耶。端午节来了,我想你也应该给大家模仿一下屈原跳江自杀,如何?

端午节短信息范文第2篇

端午节高速免费时间2022 22年端午节高速免费最新消息

端午节高速

2022年端午节高速不免费。因为根据交通运输部的2022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时间规定,今年高速免费的假期总共有4个,分别是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及国庆节,而元旦、端午节、中秋节不包含在免费内。因此,2022年端午节高速是不免费的,若有出行安排的要提前做好出行计划。

端午节出行:

端午节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游客假期做好个人防护,安全文明出游。

一、合理安排行程。提前了解出发地、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查询旅游景区开放、门票预约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气状况,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根据天气预警及时调整行程。

二、做好个人防护。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风,养成“一米线”好习惯。乘坐交通工具、入园游览时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避免扎堆。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

端午节出行

三、关注汛期安全。在山区、河谷等区域要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避免前往不具备开放接待旅游者条件的区域,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谨慎选择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四、关注交通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携带违禁物品,行驶途中系好安全带,提前了解安全锤、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逃生门窗位置,掌握紧急逃生正确方法。自驾出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控制车速,注意礼让。

五、关注消防安全。不在野草较多、树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野炊。入住宾馆时,了解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逃生线路,不要卧床吸烟、不乱扔烟头火柴。

六、文明健康出游。积极践行“光盘行动”,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杜绝餐饮浪费,提倡使用公勺公筷。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共设施,关爱自然生态,不在水源地或海滨区留置垃圾,不在“网红”地任性打卡拍照。团队旅游要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旅行社,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不购买明显低于经营成本的旅游产品。

端午节上高速前要做什么准备?

端午节出行

1、轮胎。仔细查看每条轮胎的外观,是否有划伤。如果只是橡胶划伤不影响使用,但是如果伤到里面的轮胎线,就必须更换新胎。如果超过两年轮胎没有动过,最好把前轮的两条轮胎和后轮的轮胎进行交换。仔细检查4个轮胎的一致性,开在平坦的路上,不扶方向盘,看能否走直线,否则赶紧去做下四轮定位。

2、机油。把车放在平坦的地方,待车凉后拔掉机油尺,用擦布擦干净再去,插到底后查看,机油位在油尺刻度最小上限/最大上限范围内即可,不可越过刻度区间。

3、防冻液。防冻液可以防止汽车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膨胀,导致散热器和发动机气缸冻裂。防冻液全年都要使用的。

4、灯光。包括行车灯、倒车灯、刹车灯、转向灯、车内灯、雾灯等,特别是雾灯,如果有问题,需要马上更换。

端午节短信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能源;缓解;能源短缺;环境污染

1 双重压力呼唤新能源加速发展

所谓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能源。它的突出特点是清洁、环保、可再生及有利于生态循环。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氢能、受控热核聚变能和可燃冰。

作为人类社会主要能量来源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经过数百年的过度开采和巨大消耗,已经不可逆转地走向枯竭,而与之伴生的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峻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前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还将愈来愈大,能源紧缺的状况更会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质量的急剧下降,环境日益恶化问题更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严峻的能源压力和环境压力迫切需要加速开发利用新的更清洁、更环保、更经济的替代性能源,新能源便是重要的战略替代性能源。它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新希望。

2 新能源将日渐趋近主导地位

2.1 太阳能

在可再生的新能源家族中,资源量最大、分布最广泛的是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主要集中在直接的太阳光采集照明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德、意、俄等国相继建立起不同形式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装置,有力地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太阳能产品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最近,美国一联合试验室给出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发电成本走势预测:到2015年前后。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系统成本约为千瓦时5美分。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估计,美国国内的太阳能市场将在未来5年内成长35%以上。据德国能源专家预测,随着太阳能电站的增多,大约在2020年太阳能电的成本就将与常规电力成本持平,到2040年将大大低于后者。

2.2 风能

风能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风力发电,通过在风电场中布置风电机组将风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输入电网,以供用户使用。这是目前可再生新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单机容量是风电机组技术水平的标志,2006年安装的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约1500千瓦。而10年前只有500千瓦。风机“下海”是当前的一个动向。海上风能资源比陆上大,不但风速高,而且很少有静风期,能更有效地利用风电机组的发电容量。据统计,风电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装机容量每年增长超过30%,到2006年底,世界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了7500万千瓦,已成为继火电、水电和核电之后的第四大主要发电电源。

2.3 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一种能量形式。生物质能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植物每年的生物质能生产量,就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的矿物能的20倍。生物质能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无污染或低污染及清洁能源。因此,开发生物质能已成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不可缺的重要力量,还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生物质能占美国能量供给的3%,成为国内最大的可再生新能量来源。欧盟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高度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使用,计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源在传统的能源市场中占有20%的比例。

2.4 地热能

地热能也是一种绿色能源,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已经将地热能作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利用,并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全球已经建造了250多个地热能电厂。在美国。地热能给旧金山市供能,在巴西,萨尔瓦多市40%的电力来自于地热能,冰岛只用地热能来发电。在全世界。地热能产生8000MW的电能,而且有相当于10000MW地热能的热量被直接使用。据科学家的预测,如果新的热干岩石流程的技术难题得到解决,再经过几十年的成功运转验证,地热能源就能成为除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外另一种重要的新能源。

2.5 海洋能

来自海洋的能量包括波浪能和潮汐能。地球上某些地方海洋的潮起潮落拥有巨大的能量,利用潮汐的落差可为水利系统提供充足的能源。世界第一座潮汐能电站建于1968年的法国,1984年在加拿大建造了20兆瓦能力的潮汐电站。波浪的利用有各种不同的技术,最常用的技术是类似涡轮的淹没系统,当波浪流经它的时候产生电力;有的利用锥形通道系统,把波浪放大后驱动涡轮;有的利用漂浮系统,在水的表面随波浪起伏,驱动活塞压缩空气,压力增强的空气驱动涡轮发电。

2.6 氢能

氢能是一种高效、洁净的新能源。氢能技术对环境无污染、排放物为水蒸气。氢又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的来源十分广泛。氢可以气体、液体和固体金属氢化物的形式出现。氢能的利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通过内燃机、涡轮机和燃料电池等装置将氢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和电能。氢能可用于交通运输、供暖、发电等各个方面。因此,很多人认为,氢能可以使人类从依赖矿物质燃料的窘境中彻底解放出来,并在21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二次能源。

2.7 热核聚变能

如今石化资源短缺,人们对在未来模拟太阳、利用热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无限的清洁能源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专家指出,现有地球海水中富含的氘如果全部用作热核聚变的燃料,能释放出足够人类使用百亿年的能量。而更为可贵的是核聚变反应中几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无需担忧失控,是一种真正无限、清洁、成本低廉和安全可靠的新能源。因此,如果能在地球上实现对核聚变的控制,让核聚变能源持续有效的为我们所使用,就相当于人类有了第二个太阳一般。于是科学家形象地将这种能持续稳定输出聚变能的装置比喻为“人造太阳”。世界各国的尖端核试验室一直在为此努力。

2.8 可燃冰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固态的天然气,广泛存在于地球上,其储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2.6倍。它还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烧几乎不产生有害的污染物质,是公认的人类21世纪可接替利用的新型洁净能源。美、日、俄等国及欧盟均相继投入巨资进行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调研,对其物化性质、产生条件、分布规律、勘查技术、开采工艺、经济评价及开采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大洋钻探计划(ODP)的实施对推动水合物研究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美国、日

本等国家已经成功取得天然气水合物的实物样品。印度、墨西哥、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也展开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工作,并将其列入国家研发计划,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3 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广阔前景

3.1 太阳能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据估算,陆地表面每年接受太阳能辐射,约相当于4.9万亿吨标准煤,全国2/3的国土面积日照在2200小时以上,我国太阳能有109万兆瓦,即使只开发1%的太阳能,其装机容量就能超过3600兆瓦。如果将这些太阳能用于发电,则等于上万个三峡电厂发电量的总和。据统计,2005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万千瓦以上,光伏电池的制造能力已超过10万千瓦,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光伏发电应用总量达到40万千瓦。2005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70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使用量的50%。在过去10年中增长率达到27%,预料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将达到1.6亿平方米,到2020年达到3亿平方米,年节能约4000万吨标准煤。

3.2 风能

风能是我国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中仅次于太阳能的能源,尤其在北方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岛屿。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10米高空的风电资源是2.53亿千瓦,海上约7.5亿千瓦。由于风电的资源和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若扩展到50米高空,将是25亿千瓦。随着风电技术的进步,可期望中国的风电资源将高达45亿千瓦。

3.3 生物质能

中国生物质能资源量很大。据专家测算,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的农林等有机废弃物的年产能潜力为3.825亿吨标准煤:可用于种植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1.1亿公顷)的年产能潜力为4.15亿吨标准煤,共约8亿吨标准煤。此外,我国已拥有了一批可以产业化生产的能源植物,如木薯、甘蔗、甜高粱和旱生灌木,以及在我国广大地区可以发展的木本油料等油脂植物。目前全国户用沼气池达1300多万座,年产沼气60亿立方米,建成大型畜禽养殖和沼气工程、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程1400座。以沼气、秸秆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总量已超过2.5亿吨标准煤,约占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的50%,生物质发电的装机容量已达到190万千瓦。近年来中国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等产业不断发展,生物乙醇生产已超过100万吨,并已在全国5个省大规模使用。

3.4 地热能

据报道,我国每年直接利用的地热流体资源量已达4.45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位。按目前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水平估算,全国每年可开发利用的地下热水资源总量约68.45亿立方米,折合每年328.8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地源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在北方地区得到普遍推广,其中京津地区发展最快,目前除羊八井用地热进行发电外,其余地区主要是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利用方式有供热取暖、温室种植、医疗、洗浴等。全国主要沉积盆地距地表2000米以内储藏的地热能,相当于2500亿吨标准煤的热量。全国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巨大,仅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相当于1.5×102千瓦的电能,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约相当于2.2×108千瓦的电能。

3.5 热核聚变能

热核聚变需要在上亿度的高温下才能产生,但目前在地球上只有在原子弹爆炸时才能产生这样的高温。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被称为“托卡马克”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期望利用巨大的环行超导磁场对等离子体进行加热、约束,在不产生巨大破坏的状况下创造热核聚变产生的物理条件。为探索和平使用热核聚变能源的方式,我国从1990年开始兴建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历时3年建成的国内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I-7,使我国成为继俄、法、日之后的第4个拥有同类实验装置的国家。经过10年探索,HI-7已经能使实验中最高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并获得可重复的大于60秒的放电。

端午节短信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信息素养;任务驱动;小任务多阶段驱动

1.问题的提出

1.1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区作为独立课程在开设。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了《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学科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表现为:1、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能力;2、对信息活动进行评价的能力;3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正确价值观和责任感。小学阶段的目标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

1.2 小任务多阶段驱动的意义

“任务驱动”就是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创设 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包,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学生是任务驱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学生学情的差异:1必须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以四、六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为例: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机。所以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六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是学生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六年级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较关心,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正确地进行判断与辨析,所以要加强培养正确价值观和责任感。2、学生原有的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能力差别较大,3、学生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接收能力也存在差异。造成了很难用统一标准去评价所有学生。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应用也有些误区:1、任务设计的形式化和简单化,把任务简化为以教学目标的问题的提出,缺乏了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探索性。3、由于信息技术实践性比较强,任务设计中常常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培养,而容易忽略情感价值态度观的培养。

“小任务多阶段驱动”是细化的针对小学生特点的一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模式。“小任务多阶段驱动”教学法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符合认知规律,因此便于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培养良好价值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用“小任务多阶段驱动”教学法,就可以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小任务”的驱动下分阶段有步骤的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小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实际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和提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的设计就成为关键,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来具体谈谈“小任务多阶段驱动”设计的各种要求及原则。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任务多阶段驱动任务设计的优化

2.1 小任务设计要让学生一听就明白

“任务驱动”的本意是让学生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因此,任务不是目的,任务只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手段而已。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一定要将课程目标分解细化生成可操作

的课堂教学目标,切记不要偏离本课的教学目标,或者造成教学目标的不清,应该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有相应的任务与之相对应,并形成一个训练主题互不重复的系统整体的一个任务框架。在设计过程中,把总体目标的分阶段细化,分化为3-5个小目标,并且把每个小目标作为一个阶段,例如《画图程序工具栏的介绍》一课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观察工具栏变化,让学生了解铅笔工具位置、基本属性);第二个阶段布置学生按照课本要求使用起笔画草原晨景,让学生了解画图程序工具基本使用方法;第三个阶段,让学生去观察体验变化不同工具时工具栏中属性的变化,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画图工具,总结画图程序中工具使用特点,让他们试着分析在不同画图任务应该考虑使用最佳画图工具,通过这三个阶段的任务来体现总体目标。

2.2 小任务设计要让学生非常容易上手

小任务同时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意“小任务”的可操作性,第一个阶段的任务设计上要保障每一个学生在使用学习资源包的境况下能独立完成任务,第二个阶段的任务设计上要让大部分学生在使用学习资源包的境况下完成任务,部分学生在讨论和互助的情况下能完成任务,要体现出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第三阶段的任务的设计则要考虑到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包应用,通过探索研究、实践操作之后,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作品。

2.3 “小任务”在设计时要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

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各个阶段的出示任务要有趣味性和多样性。一般来说,每个阶段的任务中包含的知识点不宜过多,一般不能多于两个以上的重点或难点,否则会因为过难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随时进行检查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境况对预设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学科整合来扩大信息技术应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2.4 “小任务”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4.1“小任务”在设计时要考虑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三至六年级跨度比较大,要能根据学段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学法指导。中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逻辑思维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可在任务设计时考虑增加趣味性和直观性想结合的情境,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高段的学生对社会生活参与度有所增加的情况,可以考虑设计学生实际生活情境,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4.2 “小任务”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同龄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因此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循序渐进地来教学,对新的知识点或有难度的任务,教师要先进行示范、讲解,并给出详尽的操作步骤,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能实现自主学习、操作。学生在完成一些与自己实际有关的一些任务时,比如“申请电子邮箱”等,往往会专心致志,乐此不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基于“小任务多阶段驱动”学习的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流程当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般要根据任务的性质、教学时间、教学策略、学生实际来进行灵活安排。一般的流程如下:

3.1创设情境。这一过程一定简明扼要,切忌将情景创设太复杂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通过一个活动主题有机将各个教学目标融入到小任务当中去。如果必要,对需要全班进行知识铺垫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演示。

3.2小任务提出。教师教师应当在设计小任务之初就将检测方法和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考虑进行去,科学的设计小任务,任务的提出要按照教学目标的分解的有序的提出,提出时要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

清晰了解他要怎样学,学什么。同时机动的观测小学生在完成任何的过程中的表现,灵活掌握课堂小任务进行的状况,如果遇到困难,应该马上进行阶段重新划分。让小学生在三到四个阶段中将所以小任务完成。

3.3老师应及时给出评价总结,鼓励学生给出恰当的表扬或进行方法指导进行纠错,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可进行组内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让他们增强自信心,敢于动手,喜欢动手。

4. 结论

基于“小任务多阶段驱动”的教学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主动地增强了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今后我将继续积极地研究和实践这一方法,使这一教学方法日趋完善,从而真正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5.

[2] 戚小玲.对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思考.中小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指导书.1999,3.

[3] 高文.维果茨斯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外国教育资料.

端午节短信息范文第5篇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方法 随机抽取乐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的肌红蛋白(Myo)、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CK-MB蛋白量、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活性等标志物浓度,结合ROC曲线特性分析心肌标志物在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并与同期住院的58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测定值都会相应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ROC曲线特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除cTnT外,各心肌标志物的临界值均呈现动态变化。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临界值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其中,cTnT的诊断窗口期显然更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关键词 ] 心肌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临界值

[中图分类号] R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0122-02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准确诊断对患者的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以胸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为临床主要诊断标准。另外,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将近1/3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极为不明显,而1/4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无明显的ECG异常,而心肌标志物却可以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 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源于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27例,女21例;同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无一例患者治疗失败或者是死亡等情况;对照组:58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0~86岁,平均年龄62岁,男28例,女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的肌红蛋白(Myo)、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CK-MB蛋白量、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活性等标志物浓度,结合ROC曲线特性分析心肌标志物在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并与同期住院的58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1.3检测方法

1.3.1 标本采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的8、16、24、48、72、96、120h等各个时间点内,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对照组患者空腹采集静脉血标本,在标本采集后,将患者血清分离,并将其储存于零下-20℃直至测定。

1.3.2 试剂仪器 CK-MB mass检测试剂(批号:20121209,ROCHE公司生产);CK-MB活性检测试剂(批号:20121225,ROCHE公司生产);Myo检测试剂(批号:20121227,ROCHE公司生产)cTnT检测试剂(批号:20121128,ROCHE公司生产)。

1.3.3 分析方法 各心肌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测定值都会相应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ROC曲线特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除cTnT外,各心肌标志物的临界值均呈现动态变化。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1临床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以胸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为临床主要诊断标准。另外,还表现为疼痛、心律失常、休克、疼痛、心力衰竭等、全身表现为心动过速、发热、白细胞增高等。

3.2临床诊断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将近1/3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极为不明显,而1/4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无明显的ECG异常,而心肌标志物却可以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准确诊断对患者的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CK-MB同工酶,除某些肌萎缩病人外,CK-MB活性增高只见于急性心肌坏死时,故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CK活性测定 CK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4~6 h左右开始升高,18~24 h达到峰值,3 d左右降至正常。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如本组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测定值都会相应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ROC曲线特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除cTnT外,各心肌标志物的临界值均呈现动态变化。由此可见,了解心肌标志物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根据测定条件和时间合理选择临界值,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内各心肌标志物临界值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其中,cTnT的诊断窗口期显然更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参考文献]

[1] 郭玮,宋斌斌,苏曦,等.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的临界值分析[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12-14.

[2] 孙虹,台虹,刘琳,等. 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5):315-316.

[3] 黄冰生,董吁钢,陈丹丹,等. 心肌标志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临界值[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5(5):30-33.

[4] 张同庆.心肌标志物临界值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3):56-57.

[5] 徐辉,石柳.心脏标志物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0):99.

[6] 郭壮波.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