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发展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其趋势性变化,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新常态大背景下,企业发展战略是引导企业理性发展、良性发展、健康发展的基石。企业发展战略最高境界应该以实现企业的战略良性循环为最终目标,以此明确企业的长远发展路径、方向、阶段目标,锻造企业长远发展的机会和支持基础,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良性有机衔接,创造企业长远发展的竞争能力及生命活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良性循环,首先要求现在的企业是一个健康的企业,评价依据依次是:市场地位、创新业绩、生产力、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盈利能力等(据费雷德蒙德•马利克)。其次是对企业的定位进行彻底全面研究、思考,按着正确的程序及优化的路径进行明确,对其发展企业产品多元化等重大问题应该采取谨慎态度。再次,构建和创造企业发展战略的战略支撑点,有力支撑企业发展战略需要。

二、提升策略

针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及其战略使命,提升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功能导向意识。

增强环境的研判意识,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在增强,企业更需要时刻对宏观环境的研判,做好应对行业波动及市场变化预案,打造战略判断分析及预测能力。增强企业发展战略良性循环意识,企业长远的生命力及持久的竞争力取决于其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战略的良性循环,企业应该时刻注重其适合的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战略之间的良性衔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资源配置,以及企业文化都要渗透发展战略的功能导向意识。以及辅助发展战略预备准备、实施时机等意识。

2.强化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方向性、长远性的引领。

国有企业发展不仅仅以市场占有率、盈利水平为标准,国有企业处于好的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准是其发展处于主动状态,处于良性的战略循环。国有企业应该构建发展战略制定、执行、更替的工作机制,企业的方方面面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人员配置等重大事项服务于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引领这些重大决策。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中楼阁,需要实实在在的发展战略可靠的支撑基础、支撑点、支撑方式。坚持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协调性及有机衔接,避免发展战略出现间断或衔接不协调,造成企业发展战略不能够良性循环和发展,企业发展往往处于被动,或者背离市场及自身优势,而走向下坡路,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3.着力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创造性执行。

企业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小型电力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要正确制定和实施小型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首先应分析和研究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通过分析和研究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明确企业所要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根据各种因素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方式和影响作用的不同,企业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三个层次。既要分析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又要分析微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既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依赖于内部条件的不断改善。只有不断改善内部条件,充分发挥其经营优势,企业才能不断抓住机遇,回避风险。

企业要有具备一定先进技术水平的、规模适度的、结构合理的固定资产,也要有足够的无形资产,尤其是要具有排他性的专利、专有技术、知名商标和商誉等,小型企业要从缝隙中生存必须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效应。企业要保障“战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充足,不仅是在实践方面,也包括理论研究方面。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企业技术资源条件分析,主要是考察企业新产品研究和开发能力、企业设备与工艺的先进水平,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与质量水平,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品牌形象等无形资产的数量和先进水平。另外,应把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技术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来分析和判断企业管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适应程度。

还要分析小型发电机组企业的经营能力:一方面,电量计划要交给大容量机组,否则自身难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要执行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才能取得有限电量的上网许可。因此,中小型发电企业必须进行电除尘器改造、烟气脱硫改造、高压辅机变频改造等一系列科技改造项目。这些项目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按照电量被情况下测算,则回收是遥遥无期。特别是对火电企业,在煤炭供应方面,面临客户关系、运输渠道、供应商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化,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普遍存在单机容量小、能耗水平高、总体容量小、运行年限长,总体竞争能力低下、企业员工人数偏多等问题。

小型电力企业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企业发展战略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战略目标,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不可过高,超过人们的承受能力,也不能过低,要充分利用“边际效用原则”。制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首先要确定的是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发展方向,而且要在单一经营与多样化经营战略中做出合理选择,这是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领域的界定,它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风险和发展前途。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所要坚持的一贯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今年以及今后几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因此,小型企业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小型企业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营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技术进步,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促进企业另谋出路。努力实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约束性目标这个大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企业总体战略的分析与比较,如何选择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是另一重大问题。采取单一产品的企业发展战略,能使企业在同行业中达到领先地位。但是这种单一经营战略一般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当企业投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克服单一经营的缺陷,企业一般都需要从单一经营向多样化经营方向发展。小型发电企业不能单独依靠发电来维持“生计”。应合理确定多样化经营的方式、范围结构和发展方向。对于小型发电企业,“发电”只会使公司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狭窄,面对企业发展形势,应采用综合产业创效,高度重视项目开发工作,在内完成厂内检修、维护任务,对外走出去加大市场开发、包揽工程等,才能加快创业步伐。

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问题是如何不断扩大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而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能否扩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产品的市场发展方向是否正确,二是在选定的市场上所采取的竞争手段是否有利于提高本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例如,集团公司是以供热为主的小型发电企业,发电已逐步退出市场,供热将是最大的发展空间,它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因此,市场发展的正确选择有利于企业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创新与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热电联产遭遇到“中国式的尴尬”,就是对热电联产的本质认识存在着误区,将热、电两种产品机械地分割,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热电厂的供热作用和节能环保作用,片面地理解国家对火电机组“上大压小,上煤压油”的政策,认为热电厂也是规模越大越有利于节能减排,规模大就代表着效率高、环保和现代化,小的一定是效率低、污染重和技术落后,从而盲目扩大热电厂装机容量,或将装机规模较小的热电厂与小型火电厂等同关停对象。关停小火电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热电联产机组决不能与完全小火电划等号,我们应该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这个问题。

小型电力企业发展战略设计

小型电力企业发展战略应该包括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如质量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管理。

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

决策与管理、研究与开发、技术战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应是企业并驾齐驱的创新管理体系。拥有一个高决策层统一研究创新规划,研究开发计划,重点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和重大研究开发课题及有关经费计算等,进行高瞻远瞩是十分必要的,海信集团就成立了一个由决策层、决策咨询层和管理执行层构筑的高层智囊团。企业的目标不能只制定,如何才能逐步完成,走出一条创新道路,这就需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对整个行业的把握,构架起高效有序运行的“四轮齐驱”创新体系。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战略管理程序和制度,确保企业战略管理有序进行

如果战略管理逐步建立起来,企业应该着手将其制度化,让战略管理不因某个人的喜好而取消或改变,让其真正可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起到相应的作用。这种机制的制度化在已经可以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流程的建立,二是制度的建立。

战略管理机制的制度化是在战略管理已经步入正轨时才需要建立的,在从来都没有实施过之前,根本不需要建立,也派不上用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创造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必须改变旧的思想,探索新的经营之道。要从全新的观念出发,确立自己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必须把新的观念、哲学、战略、目标贯彻到全体员工中去,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根本,是一种精神,正是靠着这样一种精神才团结起一帮人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不断努力。海尔集团利用宣传板报将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告知全体员工,让大家在内心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从而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各生产要素

目前国电集团尽管进入了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的大机组时代,但是老机组、小机组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主要资产为电力的企业,有的整体生产规模和经济总量还比较小,主业发展空间有限。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长远发展的眼光,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形势,大力拓宽创效增收渠道,扬长避短。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集团公司“发展”大棋局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小火电一直在高成本、高污染和日趋严厉的产业政策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关停低效机组,早日谋求“转身”,越来越成为小火电员工的自发愿望和要求。国家出台上大压小、异地置换、电量转移等政策,为集团公司的科学发展带来了良机。

企业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发展战略;预算管理;研究

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含了预测、执行、控制、调整、分析、考评等管理活动,对于企业而言具有全面性和全过程的管理作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业绩,提高风险防范的效率。本文主要从管理活动实施出发,一直到企业的经营都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

企业战略主要是企业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企业的所有资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化发展目标。企业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计划、绩效考核、财务预算和战略规划,其中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战略规划。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快,为了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需要制定标准和要求更高的战略规划。不同企业的战略规划不同,层级划分也各不相同,通常会采用五年战略规划和十年战略规划的发展目标,不同发展阶段和目标的实现方式不同。比如,IBM的十年战略规划是发展成为全球型的整合性企业,利用全球资源进行发展和创新[1]。中国远洋集团的五年战略规划目标为实现跨国公司到全球公司的转变。首钢集团提出的战略规划为依靠首都打造高端技术服务综合产业服务区。

企业管理中,预算是一种重要的财务计算工具,可以用于分配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通过开支监控、计算企业利润以及现金流量等监控企业的战略目标完成情况。企业预算的方向为全面预算,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预算编制工作不仅是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同时也需要管理层人员、技术人员和基层员工的共同努力。预算监控是一项全过程工作,包括编制、执行、监控、考核与评价、项目管理等。企业通过采取一年、五年、十年等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并采用各种监控和调节方法,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预算反映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还可以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站在战略视角下对企业的预算编制进行重新审视,充分考虑企业的技术、经营和战略需要,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企业的预算目标。将预算反映到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中,通过开展预算实现企业更好的管理。企业要将预算细化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通过预算指标给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要对预算进行充分的分析,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在不同的战略时期要采取不同的预算目标、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充分发挥预算在企业经营活动和战略目标中的指导作用。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就要做好企业预算工作,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系统。

二、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有效建议

(一)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前提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内部的考评指标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的业务水平,全面分析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战略目标。从企业的经营收入、盈利、债务偿还以及资产负债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实现企业运营发展要求为目标,定期考核企业的编排和执行工作,及时的反馈企业的考核结果,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后期预算管理,进而构建起一个科学、完善的企业预算管理系统。

(二)构建起完善的企业管理机构,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内部之间的竞争。企业管理人员要对预算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完善企业预算管理方面的机构和工作人员,构建科学、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将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充分结合起来[2],对工作人员的预算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增加员工个人薪酬在薪酬管理中的比例,制定弹性的薪酬制度,以实现不同员工的利益需要,提高员工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实行全过程预算管理,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进而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分解成多个阶段和目标,针对不同的战略重点,企业要采用差异化管理的方式。企业要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构建预算管理模型以此来设置预算目标。将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分解成具体的中期目标或者短期目标,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效率。此外,企业还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发展动态以及企业的发展状况,合理的设立企业的预算目标。充分的评估企业的竞争对手和自身发展能力,明确企业当前的处境,分解企业的预算目标,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企业的预算目标。

(四)以绩效考核为判断标准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采用绩效考核方法全面的评估和判断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及时的发现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充分结合起来,科学的指导企业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中的积极性,以不断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进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结语

总之,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大作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也是在预算管理之上,其具有的优势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服务,并通过有效财务指标确保企业的发展平衡,使企业发展策略更具科学性与指导性。

参考文献:

[1]王俊艳. 企业发展战略与预算管理集成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

企业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尽管人们对企业战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从更接近于企业战略的实践来看,企业战略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企业与顾客认知互动的过程,具有顾客中心性、认知互动性和战略过程性三个特征。企业战略定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行为,而是一种顾客行为,是顾客在为企业定位,因此顾客价值是一个战略问题,本文将其纳入餐饮企业战略的范畴加以分析;此外,结合餐饮企业产品的无实体性、不可分割性、不可储存性等特点,由此决定了员工对于餐饮业的关键作用,尽管员工战略和餐饮业的人力战略有一定的重合之处,但是为了强调员工价值对餐饮业经营的重要性,本文将其单独列出来并上升到战略高度进行研究。

餐饮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力的两个维度

(一)顾客价值维度

对餐饮业而言,“顾客即上帝,顾客至上,顾客就是‘衣食父母’”的理念已司空见惯。因此可以得出:餐饮业是顾客需求的集合体。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从饭店企业与顾客需求的逻辑关系来看,顾客是饭店企业存在的根本;二是从企业是价值活动的集合体的观点来看,对餐饮业而言,所谓的价值归根结底取决于顾客为饭店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支付的价格。对于餐饮业来说,核心能力就是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即能否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是评判餐饮企业核心能力的终极标准。

(二)员工价值维度

尽管顾客是餐饮业生存发展的“衣食父母”,但是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顾客关注的不再仅仅是餐饮提供的有形产品,而是更加关注整体的消费环境。而在餐饮中,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就是处于一线的餐饮员工。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詹姆斯•赫斯克特(JamesL.Heskett)等教授在研究总结了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迪斯尼公司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成功经验后得出:企业的利润及其增长主要由顾客的忠诚(满意)来推动;顾客忠诚(满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影响;而顾客获得的价值是由忠诚(满意)的员工创造的;他们之间形成一个相因相果的循环“服务利润链”;此外,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研究发现,顾客转换供应商的原因,70%是由服务问题引起的;另外有资料显示,顾客由于对服务不满意而离开供应商,比由于价格或产品质量因素而离开供应商的可能性大五倍。而在餐饮业中,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就是处于一线的员工。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同顾客一样,员工也是餐饮业生命力的源泉,是餐饮业持续竞争力的保障,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餐饮业发展的关键。因为,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提供优秀的服务。

餐饮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餐饮业管理中,对外必须坚持“顾客至上”,对内则须坚持“员工第一”。因此,餐饮企业应当本着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爱护人、激励人的原则,以激发员工的潜能,增进员工的忠诚。

基于价值维度的餐饮业服务制胜策略

(一)模型基本内涵

餐饮企业作为一个服务性企业,其成功经营高度依赖于其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的阶段,即员工接触顾客并提供服务的那段时间,这个接触是如此重要以致于被人们称之为“关键的一刹那”,该模型的起点就是这“关键的一刹那”,它发生在员工与顾客之间,员工与顾客分别与两个制胜飞轮相关联(详见图1)。

一个成功的“关键的一刹那”就是一项好的服务,这样就能使顾客满意,反过来将使顾客以后经常光顾,很多的回头顾客又将使企业负担更多的顾客服务,这样就可能促使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这个方式,这个飞轮转的越来越快,顾客也获得了利益,最终企业也从中受益,同样,有些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差,会导致顾客不满,使得顾客不再光顾,这样使服务质量更差,也是飞轮停转的结果。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得到了损失,但是不同的是,顾客的损失只是暂时的,而公司失去了客户,将长期影响公司赢利。

与此同时,如果得到企业的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这两种支持的话,飞轮会转得更快,即通过公司内部整合,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以及外部整合,市场营销,发展战略,这两个飞轮就会高速运转,其结果就是企业获得利润,即实现了股东利益。股东虽然不直接参与餐饮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但是对餐饮企业的发展却举足轻重,获得了利益的股东会进一步追加对顾客和员工的投资,使得顾客和员工更加满意、忠诚,这样就使得该服务飞轮持续不断的运转下去。该模型基于“多赢”思想,实现了顾客、员工、股东三方利益共赢。

(二)顾客方面

众所周知,服务在提供的开始阶段最关键,即“关键的一刹那”,这时,公司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由顾客来检验。成功的企业经营的一个基本方面不是在销售产品,而是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1.顾客满意度。衡量满意度的方法是去耐心观察顾客的满意程度,还是抱怨,存在的问题是顾客长期不满或相当不满,没有爆发之前发觉不了,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一切都太晚了。事实上,研究表明,只有4%的不满意顾客会投诉,粗心的公司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顾客。顾客满意度至少在三个方面表述了朴素的商业概念:更高的消费水准,满意的顾客会消费的更多;保留率,满意的顾客依然忠实;口碑,满意的顾客是一个公司最好的拥护者,满意率对高消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顾客保留率。商业的价值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顾客的光顾,开拓新客户的高昂成本只有客户同公司在业务上保持相当长时间后才能收回。顾客满意度表现的最重要的结果是说明了企业在保留顾客上的能力,然而顾客满意度并非是留住顾客的唯一要素,顾客没有流失有可能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其它的替代供应商,或者他们对其它公司提供的短期价格折扣和其促销方式不在乎等其他原因。

3.顾客参与。保留率是顾客参与的必要条件,是顾客制胜飞轮转动的下一个阶段,顾客参与是一种关注状态,它反映了二者之间的某种情感关系,顾客关心企业,企业关心顾客。尤其是在餐馆、旅店、航空公司等服务行业,顾客参与对其它顾客和公司员工常常是有帮助的。参与进来的顾客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很挑剔,他们已经习惯于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而言,正是这些人的挑剔才促使企业不断进步。所有这些表明,一线员工最能够认识到顾客在关心什么。

(三)员工方面

从服务的关键的一刹那开始,在员工和顾客开始接触时,员工和顾客之间有一套类似的动作,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微笑,另一方也同样会给对方以微笑,心情畅快的员工就会轻松而快乐的与顾客交易。

1.员工满意度。员工是主角,公司对员工管理不善,是不会取得成功的。餐饮企业应像重视客户那样重视员工。员工对服务理念的积极态度(满意的工作)是成功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长久以来,人们有着一种错误的理念,即把“服务”和“使用仆人”联系在一起,把服务和地位低下联系起来。如果不制定保证员工满意的策略,那么一线员工就会制定自己的生存策略,他们会时常脱离一线工作,以躲避那些傲慢的面孔,对此,他们会采取一种极不正式和不在乎的态度,消极地应付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坏的口碑从员工口中开始流传,并且产生极大的破坏性。这时,改革应当从管理高层开始,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不体现出服务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那么公司其它员工产生相同的想法就不足为奇了。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使员工长期满意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除了工作出色使人愉悦之外,没有什么比使顾客感到满意更令员工开心了。看到顾客满意的微笑,能使人感到振奋,而愁容满面的顾客,却令人沮丧。

2.员工保留率。顾客是留住员工最有效的、最积极的长远因素。对于优秀的员工来说,他们是公司极大的一笔财富,这些人有知识,工作效率高,熟悉内部网络,与顾客关系紧密。忠实顾客与公司之间的长期关系,至少有一部分是与忠实员工之间建立的。餐饮企业之所以要留住忠诚的、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们比新员工服务得要周到,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公司收入的动力源,他们对顾客的忠实度影响很大。

3.员工参与。参与是员工热情参加企业各项事务,努力达到企业目标的能力。只有员工热情参与,才能表现真诚的笑容给顾客。

参考文献:

1.王泽光.中国旅游饭店的机遇与发展:论加入WTO后旅游饭店的走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C•鲍曼.战略管理.中信出版社、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社,1997

企业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效应;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其实是呈现多元化的,因为我国的国情不同,所以说发展方向是很多的。从产业布局来分析的话,分的越细,规模越成熟则活力越强。现在一个企业发展如果最重要的就是企业采取怎样的策略。

我国的国情显示: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其思想观念、技术装备、经营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为了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首先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

一、战略方面

1.战略调整

由扩张型转向防守型。企业可以将节奏放缓,减少投资,增加过冬的储备,积蓄能量,可谓“冬眠”。例如,企业的投资部门要减少兼并收购项目。某知名网络公司为了“过冬”,已经砍掉所有投资项目,提出了“做好做强不做大”的口号,苦练内功,不做无谓的扩张,捂紧钱袋。从07年香港成功上市,加之成功收购其它网络企业积累的现金,手上有超过2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有了这2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他们的预期是:我们即使是跪着,也会成为最后一个倒下的公司。 对于一些没有前景的业务或单位,可以考虑直接尽快结束,以避免更大的无谓损失。 但对于受危机影响不大的行业,如果目前现金充沛,对未来的现金流预期也很好,可以在成本很低的情况下趁机收购。但由于涉及对新业务的整合、额外现金流的投入、短期内利润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等负面因素,企业在收购的诱惑面前,需要充分判断、辨别、评估危险。

2.剥离或外包非核心业务

企业需要对自身业务重新梳理,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运用二八原则,找出现金流贡献大、市场销售贡献好的业务单元。 对于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可以进行剥离; 对于非核心竞争力的经营环节,可以考虑外包,这些环节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销售、采购、记账、人力资源、IT、维修、法务、食堂等后勤服务、运输等 。

对客户群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及时进行产品价格的调整,以应对客户群体在未来成本承受能力上的变化,将价格降到目标客户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以确保销售的实现和现金流的回收,尤其是变动成本比重比较低的公司。

提前锁定客户未来的订单,降低销售的不确定性,如:签订全年合同;这时可能需要平衡销售额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需要适当放弃部分利润。

适当改变营销模式,尽量采用低成本的方式,如网络营销、精准营销而非大面积集体轰炸等。 以上可谓“冬猎”。 中小企业历来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发展目标

1.政府扶持到位

政府的政策扶持是一个关系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和系统目标能否实现的首要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缺乏、人才短缺、技术落后,很难与大企业相互抗衡,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发展所必要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这就要求政府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扶持政策到位目标体现在政府观念的到位、政府身份的到位、政府扶持政策的到位。

政府观念的到位是指政府应改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大中小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平等的一员,都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各自的贡献.并且大中小企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规模结构的形成过程是既定约束条件下资源的配置过程,它们相互依存、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都应给予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而不能只重视大企业,忽视甚至歧视中小企业。

政府身份的到位是指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以恰当的角色出现在中小企业面前,不能超越其职权干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的行为应该是:代表和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负责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发展规划和发展产业指导;负责贯彻落实及督促和检查中央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的执行;推动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等。

政府扶持政策的到位是指政府制订的政策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运用政策的行为是间接管理而不是直接管理,是引导而不是行政干预。

2.社会服务到位

由于中小企业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差,一般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满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需要以及实现信息、培训、市场、法律等方面的自我服务,政府、社会、中介机构都要采取措施,以便中小企业能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获得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和信息。

以行政区划为载体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政机构,参与、帮助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中介机构。政策性中介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实施特定政策意图、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可设立提供长期贷款的融资机构、出口担保机构和免费为创业者提供注册、信息服务的商会及社区机构 。

根据市场需要由政府协助成立以盈利为目的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投资、咨询、信息、培训等机构 。以社区为依托,以民间投资为主体(政府适当资助),建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组织,形成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技术创新、培训辅导、信息网络、市场拓展、合作服务。

3.融资服务中介人到位

中小企业发展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有资金不足,而光靠自己的信誉和财产抵押难以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就需要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人来协调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鼓励银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中介人可以是中小企业工会组织的代表团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使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帮助中小企业打通筹集资金的渠道,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

根据我国的国情,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理顺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 这是从中小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益对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小企业必然会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目标,但企业的盈利目标与社会效益目标是密不可分的。我国中小企业社会效益目标是:增多财富、增加就业、城市化程度提高。首先,中小企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职工收入,这样可以避免社会资本过于集中,促进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均衡分配,达到共同致富的目标。其次,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多,人们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创办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不断强大,扶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最后,中小企业的壮大,就业人口的增加和人们财富的增加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