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刘禹锡的诗全集

刘禹锡的诗全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刘禹锡的诗全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刘禹锡的诗全集范文第1篇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系统中发生的事故也越来越多。在物流活动中,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装卸搬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物体打击事故,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等等。在物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安全都是保证物流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发挥固有功能的重要因素。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事故模式理论,能够较好地说明人――机――环境系统中事故的机理及应采取的措施。运用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对物流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可以找出物流系统的不安全因素,为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及决策提供服务,是降低物流系统事故发生风险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物流安全状况有着重大意义。

1 理论基础及适用性分析

现代物流是伴随着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循环性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基本功能、设施设备、人员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和价值的前提是安全。物流系统安全以现代物流的六个基本要素(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活动)为主线,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始终。

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对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61年吉布森、1966年哈登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机理的能量意外释放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生物能等,它们的意外释放都会威胁安全。能量意外释放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止的方法给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对于特定的能量系统,都可以用该理论对事故发生的机理、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样性、整体性的系统,系统中可能发生事故的时间、空间、形式等都呈现分散性,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物流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不同形式的能量,运用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系统地对这些能量归类、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因此,能量意外释放理论适用于物流系统的安全分析。

同样,物流系统的每个功能要素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它们亦都是一个能量系统,与物流系统类似,可以用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进行分析。

2 模式建立及分析

运用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物流系统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系统能量的意外释放,即能量的不正常或不希望的释放。人们把触发直接原因发生的原因称为间接原因,主要是由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二部分组成。人们有时把导致间接原因发生的事件称之为基本原因事件,但确切地说,间接原因仅是事故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基本原因可以被追踪到不良的管理、个人和环境因素。

结合物流系统的六个主要功能要素,运用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建立的事故模式如图1所示。

2.1直接原因:

物流系统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系统能量的意外释放,即能量的不正常或不希望的释放。

物流系统中充斥着各种能量,在运输配送过程中,行驶的车辆同时具有动能、势能和热能等;在储存保管过程中,物流仓库里面的电器设备具有电能,货物本身具有生物能、化学能、热能等:在装卸搬运过程中,起重机具有动能、势能、生物能和化学能等;在包装过程中,包装设备具有热能、机械能等:在信息活动过程中,设备具有的电能、声能、电离能等;在流通加工过程中,物品和设备具有的机械能、热能等。通过分析,物流系统中的机械能是存在最为广泛的能量形式,意外释放的机械能是导致事故时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主要类型的能量。它们的不正常或不希望的释放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如果没有上一级原因的触发,一般直接原因是难于发生的。比如,若物品安全检查合格,则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包装设备不会漏电,电能就不会释放;如果物流仓库通风情况很好,CO、CO2就不会积集而造成意外释放等。

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出发,预防事故就是控制、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防止伤害或损坏,就是在一旦发生事故、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情况下,防止人体与之接触,或者一旦接触时,作用于人体或财物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尽可能地小,使其不超过人或物的承受能力。

2.2间接原因:

人们把触发直接原因发生的原因称为间接原因,从图1可见,物流系统的间接原因主要由是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二部分组成。

2.2.1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流系统六大功能要素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表1所示:

2.2.2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流系统六大功能要素常见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表2所示:

值得提出的是,在物流系统中,人与物因素可互为因果,如有时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促进设备出现不安全状态。譬如,人接近流通加工领域中的切割机器转动部位进行作业,就有被机器夹住的危险,这属于不安全行为;又如在搬运作业中,如果人为违章拆除安全装置(不安全行为),那么设备就要处于不安全状态,就有压断手指的危险。

在间接原因的两大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要的地位,纵然物流系统中工伤事故中的直接原因是能量的释放,但除了天灾之外,一般的能量范畴也都是由人来控制的。

2.3基本原因

人们有时把导致间接原因发生的事件称之为基本原因事件,但确切地说,间接原因仅是事故的一种表现,实际上,基本原因可以被追踪到不良的管理、个人和环境因素。

由图1可见,基本原因包括:不良的管理、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物流系统六大功能要素常见的事故基本原因如表3所示:

刘禹锡的诗全集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原因,并对清宫的时机做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方法:对我科2006年2月-2010年10月52例药物流产不全并行清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药物流产不全孕妇年龄大于26岁的19例,占36.54%;子宫屈位17例,占32.69%;孕次大于2次的17例,占31.48%;子宫手术史29例,占53.70%;妊娠时间大于50天的为23例,占42.59%。0-5d清宫,标本中见炎性细胞浸润7例,占13.46%;6-10d清宫,标本中见炎性细胞浸润16例,占30.77%;11d以上清宫,中见炎性细胞浸润31例,占59.62%。结论:药物流产不全与孕妇的年龄、子宫的屈位、妊娠时间长短、子宫手术史存在密切的关系;一旦确诊为药物流产不全应即时清宫,避免出血过多、时间过长及逆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药物流产不全因素;清宫术;并发症;清宫时机

药物流产自问世以来,迅速被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接受。国内文献报道[1],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方法日臻完善,其完全流产率达到93%,不全流产率为3%-5%。完全性流产是药流的最完美结果,但不全流产也在所难免。不全流产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阴道长时间出血和逆行感染。这一点是我们妇产科医师一直感到棘手和不断追求新的突破瓶颈问题。特别是目前对药物流产不全因素研究和清宫时机的探讨还没有一个共性认识。笔者带着这两点问题有意对我院52例药物流产不全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能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药物流产不全患者均为我科2006年2月-2010年10月就诊的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停经时间为40-65d,其中,妊娠时间大于50天的为23例,占42.59%。年龄为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4岁。其中,年龄大于26岁的19例,占36.54%。孕次大于2次的17例,占31.48%;子宫手术史29例,占53.70%。这些患者均为计划外怀孕,有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药物流产前进行妇检、尿HCG、B超、出凝血时间等相关理化项目检查。确认无药流禁忌症的患者。

1.2 服药方法: 米非司酮,首次50mg,以后每次25mg,每12小时1次,总量150mg,第3日晨空腹服25mg后1h来医院,服米索前列醇0.6mg,后留院观察4-8小时。

1.3 药物不全流产的判断: 按照上述服药流程规范化服用米非司酮,并在服米索前列醇0.6mg,6小时后未见组织排出,或绒毛、胎盘排出不全,阴道持续流血超过一周或淋漓不断,B超检查,显示宫内存在大小不等的残留物,确定为不全流产。

1.4 药物不全流产处理: 52例药物不全流产患者,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临床医师的建议,及时清宫或在临床观察中实施清宫处理。

2 结果

52例药物不全流产的孕妇一般资料统计结果为:孕妇年龄大于26岁的19例,占36.54%;子宫屈位17例,占32.69%;孕次大于2次的17例,占31.48%;子宫手术史29例,占53.70%;妊娠时间大于50天的为23例,占42.59%。

清宫时间和清宫出的组织学特征为:0-5d清宫,标本中见炎性细胞浸润7例,占13.46%;6-10d清宫,标本中见炎性细胞浸润16例,占30.77%;11d以上清宫,中见炎性细胞浸润31例,占59.62%。

3 讨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已在临床上使用较长时间,受到妇产科工作者的认可。许多早孕孕妇也对这种无痛苦的终止妊娠方式乐意接受[2,3]。但这种终止妊娠的方法并非是绝对性可靠,它可能受到各种干扰因素而导致流产失败或不全流产。通过本组孕妇的各种资料分析,我们认为药流不全可能与异性几个因素有关:

①与年龄有关。孕妇年龄大,其垂体黄体生成素下降、黄体萎缩及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缓慢,子宫对前列腺素敏感性下降。前列腺素能引起子宫频率而强烈的收缩,早期配合米非司酮能较好将妊娠物排出体外[2]。但当孕妇年龄大,子宫对前列腺素不敏感时,这种协同动作就难以实现而形成不全流产。因此,产科医师可根据产妇的年龄合理的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

②与宫腔手术史、怀孕的次数有关。本组孕妇存在子宫手术史29例,占53.70%;与相关资料比较,本组不全流产的比例明显增高。可能是宫腔手术致宫腔黏膜受损、感染、粘连有关。尤其是受孕的卵泡在受损的子宫黏膜处着床,在蜕膜剥离时难度增加。还有既往手术的宫腔形成瘢痕的机会增多,瘢痕的存在严重影响子宫收缩的协同动作。从而影响胚囊及附属物的排出。怀孕的次数增多也可能使得子宫腔变性、感染、粘连,其结果与宫腔手术史有异曲同工的效应。

③与妊娠的天数有关。本组孕妇妊娠时间大于50天的为23例,占42.59%。其比例数据较大,说明这一影响因素在不全流产中存在可信度。可能是随着胚胎发育,羊膜腔增大,绒毛蜕膜组织增加,胎盘绒毛发育茂盛,与蜕膜结合牢固[3,4]。孕酮及HCG的分泌液相应升高,因此,米非司酮对抗孕酮作用相对减弱,故容易造成绒毛及蜕膜组织剥脱不全引。

④与子宫前屈或后屈位有关。有文献报道药物流产不全也与子宫前屈或后屈位有关。本组资料显示为子宫屈位17例,占32.69%。很显然比例确实较大,但笔者认为这也许是一种巧合。子宫前屈或后屈均为子宫的一种正常生理位置,只有过度的前屈或后屈才是一种异常现象。但这种异常现象并不一定影像其生理功能。所以我们以为其形态不是诱发不全流产的主要因素。

对于药物不全孕妇什么时间进行清宫手术,既往临床经验是尽管有些孕妇已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或)相关的理化检查确定为药物流产不全,但有些孕妇害怕手术中痛苦不愿意及时清宫,或有些临床医师对其认识模糊,也医嘱孕妇等待,期望残留的胚胎组织和附属物能自然排出。实践证明这种期待处理并不能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相反,随着时间的延长,反而,增加并发症。刘郓筑等报道,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与流血时间呈相关。本组孕妇的情况与报道基本一致,虽然,我们孕妇在胚胎排出后就常规使用抗生素,但仍然有许多孕妇清宫后的标本中见到炎性细胞浸润。而且,这种炎性细胞浸润的几率随清宫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因此,我们认为,只要临床表现、理化检查的结果相符,诊断为不全流产,就应该及时进行清宫处理,及时铲除并发症的温床。有些孕妇存在清宫时痛苦顾虑,其实,米非司酮能促进宫颈软化 ,米索前列醇是合成前列腺素E1的类似物,促使胶原纤维降解,使宫颈的伸展性增加,因而药物流产一段时间内宫颈较软化[5,6]。医师在清宫时方便操作。早期清宫可用刮匙搔刮宫腔四壁 ,无需负压吸宫,孕妇一般不感觉明显疼痛。当时间延长时,残留的胚胎组织因机化、感染,与子宫内壁产生粘连,而且,宫颈紧闭坚韧,增加孕妇的痛苦、增加术者的操作难度、增加出血的容量、增加感染的机会。更容易损伤子宫内膜,使得子宫产生瘢痕的几率增加。所以说,药流不全的孕妇应及时清宫处理,避免出血过多、时间过长及逆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74.

[2] 谭毅,唐洪,黄妙云。药物流产不全因素分析与清宫时机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13-23.

[3] 任建民。药物流产100例清宫时机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9,30(19):2304-2305.

[4] 刘晓敏,秦爱云。药物流产不全清宫时机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238.

[5] GaryMM,Harrison DJ. Analysis of severe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the use of mifepristone as an abortifacient[J]. Ann Pharmacother, 2006,40(2):191 - 197.

刘禹锡的诗全集范文第3篇

>> 雅鲁藏布江之行 雅鲁藏布江源头探秘 佳作赏析:《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源的守卫者 在雅鲁藏布江的时光里聆听 雅鲁藏布江生物大调查 漫话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浅谈基于Web环境的系统软件数据安全 写在雅鲁藏布江畔的赤诚 雅鲁藏布江黑颈鹤之忧 西行观鹤札记(中) 雅鲁藏布江峡谷段盆因拉隧道岩爆预测 从雅鲁藏布江到墨脱生死跨越四十天 关于即时通信软件数据库安全技术的研究 面向高校零散文件数据安全的同步备份系统实现 冬季,沿雅鲁藏布江中游骑行 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分析 浅谈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分析和应用 有关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分析 基于Pro/E软件数控加工仿真方法的应用与分析 基于数字加工仿真系统的零件数控加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 刘思伟.水资源与南亚地区安全[J].南亚研究,2010(2):1-9.

[8] 吴永年.水资源短缺掣肘印度经济发展[N].文汇报,2011-12-03.

Security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iver Based on Event Data of The Yarlung zangbo–Brahmaputra River

ZHOU Qiu-wen1,2, YANG Sheng-tian1, CAI Ming-yong1,

LOU He-zhen1, LUO Ya1,2, ZHANG Jun-yi3

(1. School of Geograph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mote Sensing Science, Key Laboratory for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and Digital Citi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y,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3. School of Geographic &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刘禹锡的诗全集范文第4篇

2016年4月13日5时38分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大盛村的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东莞东江口预制构件厂,一台通用门式起重机发生倾覆,压塌轨道终端附近的部分住人集装箱组合房,造成18人死亡、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861万元。

事故经过

事故调查组经过调查,还原了事故发生时的情况。2016年4月11日20-22时,冯某操作事故起重机进行钢筋吊运作业,工作完成后将事故起重机停放在3号生产线离轨道事故端116 m处,停机后没有将夹轨器放下并夹紧轨道。至事故发生前,事故起重机没有作业。

4月13日2时起,广东省受到一条长约500 km的飑线(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至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通常伴随或先于冷锋出现,其破坏性很大)影响,出现了8~10级、阵风11级以上强对流天气。5时38分许,飑线弓状回波顶突袭事发地,风力迅速增大,阵风达到10~11级。在风力作用下,起重机沿轨道向生活区集装箱组合房方向移动并逐渐加速,速度超过可倾覆的临界速度,到达轨道终端时,撞击止挡出轨遇到阻碍,整机向前倾覆。倾覆后的起重机压塌部分集装箱组合房,造成居住在集装箱组合房内的人员重大伤亡。

事故原因

经调查认定,东莞东江口预制构件厂“4・13”起重机倾覆重大事故,是一起因强对流天气突袭而引发的重大责任事故。事故调查组也明确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经现场勘验,事故发生前,事故起重机的4个夹轨器齐全、有效且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但均处于非工作的收起状态。经抗倾覆稳定性计算验证,事故起重机滑动至轨道终端时的速度已超过造成倾覆的临界速度,倾覆是必然的结果。调查认定,若夹轨器处于工作状态,事故起重机不会沿轨道滑动至终端并倾覆。

通过反复的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模拟计算、专家论证、综合分析,查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起重机遭遇到特定方向的强对流天气突袭;起重机夹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机受风力作用,移动速度逐渐加大,最后由于速度快、惯性大,撞击止挡出轨遇阻碍倾覆;住人集装箱组合房处于起重机倾覆影响范围内。

间接原因

事故起重机实际使用单位――新侨公司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不到位;东江口预制构件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四航局一公司对东江口预制构件厂安全生产工作疏于管理;中交四航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事故发生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不力;东莞市麻涌镇经济科技信息局(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站)自2015年以来从未对事故发生单位进行检查,未能发现事故发生单位存在的未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岗位责任等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缺失、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和不具备操作资格上岗作业等问题;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麻涌分局未按照上级检查规范执行监督检查,对辖区企业内部监督检查履职不到位等问题。

防范措施

加强起重机安全管理

起重机使用单位要严格落实起重机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完善安全操作规程,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要严格落实起重机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核实并确保起重机作业人员资格证真实、有效;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来临前的隐患排查工作,清理起重机作业影响范围内人员密集场所,确保起重机夹轨器等抗风防滑装置齐全、有效并处于工作状态,严格执行起重机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规范施工现场临时建设行为

各类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集装箱组合房、装配式活动房等临建房屋(宿舍、办公用房、食堂、厕所等)的安全管理,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要求,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要建立并落实施工现场集装箱组合房、装配式活动房等临建房屋的安全风险评估及专项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安全使用。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临建房屋要坚决落实搬迁、拆除、撤人等强制措施,杜绝群死群伤事故。

加强灾害性天气安全防范

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应落实《气象法》等有关规定,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和传播、防雷减灾、气象应急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强化并落实灾害性天气可能诱发事故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尤其是重点企业的防灾减灾意识。要督促气象灾害防御重点企业完善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并接收当地气象台站的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时转移、撤离现场作业人员,尽力减少事故灾害损失。

刘禹锡的诗全集范文第5篇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 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诗人简况】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20岁时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元军进逼临安时,他出使谈判,被无理扣押。后于镇江脱险,到温州拥立端宗,力图恢复,转战东南。景炎三年(1278),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拘囚元大都(今北京)4年,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有《文山先生全集》。

【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又称金陵),宿于驿站时所作。诗人壮志未酬,而故国江山已经沦亡,诗人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诗中便充满了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爱国之情,报国之心。

【内容赏析】

首联写夕阳西下,惨淡的光辉斜照着长满衰草的离宫(京都以外的帝王宫殿;泛指皇帝巡行时的住所),而自己也像那天边漂浮的孤云,不知归宿在哪里。

颔联诗人触景生情,想到了灭亡的南宋朝廷,不禁仰天长叹,发出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作者用依然如故的青山绿水反衬经战争摧残后城垣的颓坏、人民的离散死亡,感慨极深。

接着,诗人在颈联中借景抒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自己如同秋天的芦花一样随风飘零,好像旧家燕子在浩劫之后,无家可归。抒发了诗人经历盛衰荣辱、家国变幻后,内心无比凄苦悲凉之情。

尾联化用屈原《楚辞・招魂》中“魂兮归来哀江南”的语意和望帝死后化为杜鹃的典故,表示诗人虽被迫离开故乡,决无生还之望,但一片忠魂终归南土。诗人这种心志,可谓哀苦之至。同他流传千古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致,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他以鲜血和生命写出此诗,其意则悲,其志则壮,其耿耿爱国之心,拳拳报国之情,催人泪下。

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这首诗是代表作之一。此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前人的咏叹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外柔内刚,真挚悲壮,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

【典故积累】

新亭对泣 颔联暗用典故“新亭对泣”(见《世说新语・语言・过江诸人》)。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后人以“新亭对泣”表示怆怀故国之意。原典有云:“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在这里用来写山河未改,风景依旧。

满地芦花 颈联第一句引用了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的“故垒萧萧芦荻秋”中的“芦荻秋”。在刘诗中,芦荻白花象征王室的末日。在这里,作者写自己像秋天飘落的芦花一样,随风而去,实表将为国殉难。全句抒发国家沦丧之感和悲痛哀伤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人工原创文章

纯原创、定制优质文案,满意后再付款!

开始体验

相关期刊更多

乳品与人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东北农业大学

茶叶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加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电话:400-888-7502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