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中的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考情分析
近几年本部分知识成为各地高考政治命题的高频考点,在主客观试题中均有所体现。主要特点是分布比较广,分值比较大,难度比较高,基本上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其中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及初次分配手段与再分配手段的区别,财政三点手段的辨别和区分、影响财政的因素等知识尤其重要。这要求我们在高考政治复习迎考中要切实重视该部分知识复习。以近四年为例,该部分知识主要分布如下:
、核心考点
考点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既要反对收入差距过于悬殊,又要反对平均主义,将收入差距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既不能扩大,也不能取消。
【误区】将缩小收入差距等同于取消收入差距。显然,这种认为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就要取消收入差距的观点是错误的,背离了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对平等原则,违背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最终导致的将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困。因此,收入差距只能缩小,不能取消。
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
(1)制度上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制度保证。
(2)国民收入分配上要求: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3)初次分配上的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4)再分配上要求:更加注重公平。其举措通常表现为: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物质保障的作用;发挥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5)根本上要求:生产。生产决定分配,因此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从根本上就要发展生产,把“蛋糕”做大。
(6)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误区】注意将初次分配的举措与再分配举措在客注意将初次分配的举措与再分配举措在客观题或者主观题中区别开来,尤其注意初次分配举措中关键词“工资”或者“劳动报酬”等标志性词汇,国家宏观调控的举措如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都属于再分配范畴。
考点2:我国的财政
1.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结合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举措进行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通俗表述就是将“蛋糕”做大。
(2)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即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合理比重,通俗表述就是将“蛋糕”分好。
2.我国财政的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关键词:民生。包括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关键词: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财政通过支持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对行业、重大工程和地区投资倾斜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关键词: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针对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针对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误区】通过财政支出、税收以及国债等变化判断我们究竟实施了哪一种财政政策,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区分开来;我国现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税收)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汇率等),在解答主客观试题中要注意这两种政策的区别。
三、典例剖析
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所作的首个政府工作报告亮点频现,而赢得最多掌声的,莫过于其促进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这一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
材料一 2008年―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元)
料二 2008年―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保障支出情况(亿元)
注: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到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65%下降到45%左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在4.5% ~5.5%之间。
材料三 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显示,中央预算内的一大半投向了民生,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住房保障等支出,都比去年增长9%以上,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增长则高达15.1%。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运用影响制约财政收入知识分析材料二注所反映的问题的危害,并给出解决方案。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数据的归纳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收入与分配》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个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归纳法对两个图表(第二个图表包含注)进行分析,要求考生注意图表外的大标题和图表内的小标题,明确图表的主旨和比较的方向,依据纵比比成就、横比比不足的原则进行比较分析。如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变化情况,在纵比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材料二图表内体现了纵向比较,但在注中反映数据的下降趋势,体现了不足。总结材料一、二共同点就可以得出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结论。
第二问要求考生从影响制约财政收入因素角度解决材料二中注反映的问题,显然这里反映的是分配政策,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故要求考生从分配政策的角度解答此问题。
第三问回答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实质上是回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注意解答此类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即针对图表和注中反映的问题解答。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2008年至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加大;材料二反映了2008年至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保障支出稳步增长,但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低。两个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
(2)影响制约财政收入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材料二的注体现了分配政策不合理,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偏低。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强,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增加国家财政在民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例2 (2014年安徽卷节选)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三 财政助力文化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3)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的教材知识是财政的作用,分析的问题是材料中“如”后的措施,要求将财政作用与实际措施对应分析。
【参考答案】国家财政通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等,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国家财政通过继续扩大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自查自测
1.2014年5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并将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这为城乡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迈了出重要一步。城乡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 )
①中国消除了城乡差别 ②改革开放的红利是这一变化的基础 ③农民工转为市民更为方便,城镇化进程加快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更多的城市就业机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2014年5月14日,国务院对国家发改委请示的批复,同意建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业内专家认为,这标志着收入分配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未来改革进程或将进一步提速。你认为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的措施是( )
A.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B.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C.提高劳动报酬在再次分配中的比重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非常懂得生活”[1]123。这一论断清晰地指出了哲学和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生活哲学研究作为一种新范式成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股重要力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但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哲学这个范式中的一些概念却并未理清,这非但与生活哲学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格格不入,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阻碍了生活哲学本身的发展,因此,界定、理清生活哲学中的相关概念已迫在眉睫。
一
马克思一直认为哲学源于生活,而不是在生活之外。现实生活世界是哲学的基础,但形而上学却颠倒了这一认知,“错误地把思想、观念、现存世界在思想上的独立化了的再现当作这个现在世界的基础”[1]121。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颠倒的关系扭转过来:“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我们这里是从人间升到天国。”[1]73马克思始终立足于生活,从现实的生活中的个人出发,用他们现实的实践活动来解释抽象观念的生成。这实质上就完成了一场哲学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意义就在于使形而上学所谓的哲学基础崩塌,哲学“从天国回到人间”,重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在这里,生活第一次以感性的形式而且作为哲学的基础和前提而出现,故而生活和哲学无论如何是无法分离的。马克思在描述自己的哲学时,曾经指出:“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92这段话里的生活,无论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还是“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本质上都是指现实的生活。因此可以说现实的生活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第一重意蕴。这表明哲学开始懂得生活,离开生活的哲学是万万不能的。
在马克思的哲学里,有一个思想贯穿始终:哲学一定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生活哲学就是对马克思此种哲学观的一种解读。此种解读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马克思的经典文献。马克思在他的多本著作中有过相关描述,这些描述已折射出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具体可结合以下几个文本来考察:第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指出要从主体方面来理解事物、对象,因为哲学包含在对象里,所以此处也就是要从主体方面来理解哲学。接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一步论述:劳动是人的生成过程。而现实生活正是以劳动为根本的,换言之,劳动也是哲学的根本,离开劳动,哲学根本就无从谈起。马克思在这里,已经察觉到了哲学和劳动之间的内生性。第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曾说过:“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73在这里,马克思提出要“消灭哲学”,。所谓消灭哲学其实就是指把哲学不单是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用来改变世界,实现对世界的指导作用,从而使人成为自由的、幸福的人。第三,在《科隆日报》中马克思曾这样论述:“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83在这里,马克思进一步论述哲学与时代、生活的关系,明确脱离生活的哲学不是他所讲的哲学,他的哲学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无法离开生活的,哲学是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精华’。
二
国内大部分学者集中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等原著中来进行马克思“生活哲学”相关概念的研究。尤其是对“生活”这个概念阐述得非常清楚。一方面,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生活概念”。狭义的等同于物质生产;广义的则是指包含物质生产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形态》中有一段话很好地表述了何为狭义的生活概念、何为广义的生活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2]147在此段话中,狭义的生活概念是历史运动的前提和根本动力,广义的生活概念则是历史活动本身。尽管《形态》中的多数生活概念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但是广义的生活概念的提出在逻辑上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它澄清了一种错误认识:将意识完全排除在现实生活之外,将两者割裂、对立起来。
另一方面,在《形态》中,马克思说过“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2]151通过这些经典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生活”这个角度入手,从多种意义上使用了生活概念,当生命活动从指向物质生活资料到自然界到社会,其意义则分别是:衣、食、住、行,生活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活动;劳动,生活就是生产实践;生活是指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宗教活动等,生活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生活概念的诸多现实意义――物质生活资料、劳动、生命活动等,而且这些意义从深度上讲是递进的,因此,我们要进行生活哲学的研究,对此就必须有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那么,在马克思的生活哲学观中,“生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给予了解答。其曾经阐述:“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活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3]57。通过这段描述,马克思不仅规定了人是有意识的自觉的生命活动,指明了“生活”的本质,而且指明了人的生活是人自己有意识的生产自身生命的活动,是由自己创造的。因为“人使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身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3]57,是“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3]57。
对“生活”内涵理解最深刻的学者当属杨楹教授了,他依据马克思原著对“生活”的描述,提出了“生活静态结构论”和“生活动态趋向论”,准确深刻地诠释了马克思的“生活”。马克思曾经指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146依据此段话杨教授指出,“一些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三者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割裂的,相反,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中“现实的个人”是生活的主体,“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生活的起点,“他们的活动”是载体,将前两者联系起来,从而共同构成生活的静态结构。对于生活的动态趋向论,杨楹教授是依据这段话来理解的:“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国;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2]168。在杨楹教授看来,这是马克思在描述了生活的静态结构之后,继而对生活的动态历史性变迁进行的描述。马克思借助“物”的展开来描述生活的继承性、连续性和生活自身的创造性,再次表明生活的历史是生活的再创造这一独特的内涵,这是生活静态的进一步展开,由此,生活静态与生活动态共同构成了生活的历史逻辑。
其实无论哲学家们把哲学看作什么,研究什么,都没有离开过人们的现实生活,最终也是为了改变现实生活寻找理论支撑。正如马克思一直强调关注“生活”一样,它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原则性问题:人生活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生活世界是我们一切活动的基础。这就提醒我们一切活动包括哲学都不能离开我们的“现实生活”,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才能解构社会上一切故作神秘的东西。这正是马克思探索哲学的宗旨,也是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方法论原则,这一点在马克思批判德国哲学家们离开德国的现实生活进行纯粹的理论研究时就已经表征出来了。他说“这些哲学家们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2]145-146。换言之,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实践来解释人的生活,就是要创立一种新哲学,这种新哲学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并积极参与生活。
关键词:案例 生活与哲学 采集 趣味
课堂教学需要有趣的案例。而对于案例材料的采集,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或经典题例中的只言片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在寻求更广泛、更多元的案例来源的基础上,选取有趣又恰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精髓。
一、关注日常生活,思辨标语口号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撷取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学生最熟悉的标语、口号来拓展教学是有效且必要的教学模式。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标语、口号学生都耳熟能详,所以,基于标语、口号所进行的课堂教学容易使教学双方形成认知上的共鸣。
放眼日常生活,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标语口号随处可见,能够援引进课堂的资源非常丰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口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是我们用以鼓励自我和他人的口号;"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频率极高的一句口号。而这些口号都是我们哲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当我们引导学生思考:想到就一定能做到吗?态度真能决定一切吗?学生会很容易的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此为基础,我们感受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区别以及现实意义。
当然,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现成的标语口号并不等于即用的教学资源,对于纷繁复杂的标语口号我们应有准确的视角切入以及必要的剪裁加工。具体说来,就是在标语口号的选用上,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做到讲求时效、关注目标;用力思辨、适度引伸;启发思维、注重探索;增加趣味、生动表述;贯穿主轴、实现回归。当今天我们仍秉承着"大纲为纲,书本为本"的教学思想时,我们不妨关注生活中的标语口号,从中挖掘出我们生活中最熟知、最平凡、最朴实的生活细节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
二、感受流行音乐,体味歌词魅力
流行歌曲在当代中学生中很受欢迎,学生往往一听就会,对歌词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课本知识。利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材料,学生喜闻乐见,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主观唯心主义"时,阿杜的歌词"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就是最恰当的材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问:闭上眼睛天就真的黑了吗?学生定然回答不是。如此一来,既能解释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又能揭示唯心主义哲学的不科学性。在讲授"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时,李宗盛的歌词"当你发现时光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就是最适合的材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时光匆匆,世界在永恒的变化发展的,而且能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讲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歌词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流行歌曲数量庞大,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歌词时要精挑细选,准确定位歌词中的哲理,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三、善用广告语言,灵活思辨哲理
"广告语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太留意但同时又传播最广的一类语言。这类语言弥漫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广告语言,中学生不仅不陌生,甚至对此话题还如数家珍般的滔滔不绝。正因为如此,让广告来为书本知识"做广告"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着独特的效果。
在选取广告语言时,教师不必专注于对某类商品的评价和介绍,而应该是选他山之石,可以攻哲学之玉。"广告语言"对于教学内容的指示,这在《生活与哲学》一册的教学中体现尤为突出。2013年"双11"购物节,有一则广告:一位女士在鞋店试穿鞋子,她的同伴问她好看吗,她说过几天更好看。为什么?过几天淘宝网会打折。过几天,鞋子的价格会变。这正好教育学生,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像这样的广告,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只要我们认真选取,定能为我们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乐趣。
四、巧取哲理故事,体悟哲学生活
《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之所以把"生活"二字放在"哲学"之前,就是因为哲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生活中有很多哲理故事,有趣味,学生也乐于接受。如果能从这些故事中选取适合《生活与哲学》教学的材料,在课堂上加以运用,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用"玫瑰与刺"的故事,讲授"矛盾"的问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跟随她们的妈妈走进玫瑰园去玩。不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回来对母亲说:"妈妈,这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都有花。"母亲听了深思起来......我们可以讲授: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承认矛盾,还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扑克问题。世间万物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告诉学生:同学之间相处也要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与不足。欣赏别人的优点,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诸如此类,有趣又形象的故事数不胜数,只要运用得当,就是我们《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宝贵财富。
总之,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和生活往往"一墙之隔"。只要用心,生活中可以用来讲授哲学的趣味案例俯拾皆是。同时,其它学科的知识,也可以用来为哲学教学服务。那么,趣味案例的采集也要打开思路,不要局限于课本,变成"本本主义"。
只要我们对生活经验采取广泛的提炼,我们就能发现用之不尽的教学宝藏。而取得了趣味案例后,其最终目的就是使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指导生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自身的"创造性",将生活中的点滴案例汇聚到政治教学中来,让《生活与哲学》课堂真正变得鲜活和高效,也充满趣味、快乐。
参考文献:
[1]王晓岭:怎样写歌词,人民音乐出版社
[2]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俗语;哲学;教学;运用
高中生学好《生活与哲学》非常重要,因为生活处处有哲学,学好了哲学可以帮助学生增长智慧,学会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但哲学的理论性太强又过于抽象而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去主动学习,而是被动的识记。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把俗语引入到《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在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有不少通俗易懂、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且富有哲理的俗语。选择其中一些常用的俗语引入政治课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空洞的哲理变得具体化、通俗化,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和理解知识。近几年的文综高考政治题中,用一些常用俗语设计的题型也屡屡出现。因此,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注意一些常用俗语的收集和整理并予以运用,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把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常用的俗语做了一下整理,盼有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教与学:
一 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中可选用以下俗语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2.谈虎色变;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我思故我在;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属主观唯心主义。
4.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5.取薪救火;画蛇添足;邯郸学步;郑人买履;按图索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
6.生命在于运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7.水往低处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9.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0.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11.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揠苗助长——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12.谋事在人;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二 在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中大家可使用以下俗语
1.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放之四海而皆准——讲解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时使用。
3.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5.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真金不怕火来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6.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下马观花——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三 以下俗语可用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教学中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山外青山楼外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亡齿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鱼不离水,瓜不离秧;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3)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4)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事情就很难办好。
(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7)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3)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新陈代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4)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好事多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6)朝三暮四;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7)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优柔寡断——事物的量变达到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否则就会相反。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见高山,不显平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2)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因祸得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典型引路,示范引导;白马非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4)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行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十个手指有长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画龙点睛;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
(6)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7)胡子眉毛一把抓;舍本求末;本末倒置;隔靴搔痒;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白璧微瑕;瑕不掩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辨症施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四 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中可使用以下俗语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可引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人划桨开大船。
2.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时可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有国才有家;国富民强;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4.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爱拼才会赢;卧薪尝胆。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饿死不是嗟来之食。
6.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为人民服务;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巧妙运用民间俗语教学,只是我的一点尝试,归纳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目的在于找到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生活与哲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崔钟雷主编.做事故事处事的哲学.万卷出版公司2008.9
[2] 中国俗语大全,上海辞书出版社
[3] 晨悟编.人生哲理 一日一提醒,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12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 生活运用1 对新课改数学教学的思考: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在理解大众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理念:①数学对任何人都有价值。②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③数学教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④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代数、几何,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⑤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⑥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课程。⑦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2 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2.1 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2 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2.3 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2.3.1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3.2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