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谷雨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者/王宝琪
江苏省射阳新洋农场中心小学王宝琪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步步接近火焰山,被灸人的热浪烤得舌燥唇干。唐僧、悟空、沙僧尚能忍耐,只有八戒一个劲地叫苦,执意要去找水喝。可是周围都是干旱的戈壁,到哪里去找水呢?悟空灵机一动,说:“你爱听故事吗?我讲个故事给你解解渴。”
八戒说:“我才不听呢!你又是说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那已是老一套了,不新鲜了。”
悟空笑道:“我今天不讲‘望梅止渴’,我讲的故事包你能流口水。你信不信?你听仔细了,我讲完后要考你的哟!”
“考就考,只要你把我的嘴说得不渴了,怎么都行。”八戒说。
悟空说:“听好了。从前有一对兄弟去游玩。路上,他俩偶然遇到一个买杨梅的小贩,弟弟嚷着要哥哥买。哥哥说:‘这杨梅虽然很甜,但还是有点酸,当然少吃点没关系。’弟弟说:‘那你就拣熟的买吧!’哥哥说:‘没熟透的固然有点酸,熟透的吃得太多,仍然会酸倒牙齿的。’弟弟依然缠着哥哥,哥哥没办法,就买了二斤。弟弟贪嘴,一连吃了十几颗,果然觉得牙齿又酸又软,吃饭时,居然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故事讲完了。八戒:你能说说故事里那些带‘然’字的词语的意思Ⅱ马?”
八戒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口水都流了出来,嘴也没先前那么干了。可是他听说要他解释词语,连忙说:“你讲的故事还不是有‘杨梅’?我才不说呢!要说,请沙师弟说去吧!”
沙僧说,“我说可以,但你不许再叫口渴。‘偶然’是说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并非必然;而‘当然’是应当这样或必然这样的意思。”
“咦,这两个词意思相反嘛!”八戒说。.
“还有呢,‘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果然’是事实与所说的相符,意思也相反。”八戒点头。
悟空说:“里面还有意思相近的哩!”
八戒说:“‘当然’与‘果然’是近义词吧?”
沙僧摇摇头说:“‘依然’和‘仍然’才是一组近义词呢!”
“说得对,你们枣比较一下‘虽然’与‘固然’吧l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八戒一个劲地摇头。沙僧笑道:“‘虽然’和‘固然’都表示转折。‘虽然’可和‘但是’搭配使用,‘固然’只能和‘可是’配合。”
1.致政。致,在这里是“交出”“交还”之意。致政,即把所从事的政务交还国君,意即辞职、辞官。例如《柳毅传》:“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再如《礼记·王制》:“七十而致政。”
2.致仕,把禄位交还给国君。如《北史·循吏传》:“其(公孙景茂)后致仕,上优诏听之。”再如《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汉何休注:“致仕,还禄位于君。”
3.致事,把所掌管之事交还给国君。如《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汉郑玄注:“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
4.致禄,把自己享受的俸禄交还给国君。《国语·鲁语下》:“子冶归,致禄而不出。”
5.致位,还职位于国君。蔡邕《胡公碑》 :“致位就第,复拜司空。”
6.去职,离开所任职位。如《后汉书·张衡传》:“自去职,五载复还。”再如《北史·循吏传》:“授济北太守,(公孙景茂)以母忧去职。”
7.辞禄,辞去禄位,亦即辞官。《南史》(卷七六):“永明十年,(陶弘景)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
8.解官,辞去官职。《宋史·包拯传》“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9.解职,辞去官职。《新五代史》(卷二十四):“颜温、行德、俭皆坐族诛。(安)重诲因求解职,明宗慰之曰……”
10.乞骸骨,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辞官的一种委婉说法。《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新唐书》(卷一二六):“(卢怀慎)以疾乞骸骨,许之。”
11.乞身,古时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故请求退职称为“乞身”。《后汉书·李通传》:“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再如《后汉书》(卷二六):“(赵熹)后遭母忧,上书乞身行丧礼,显宗不许。”
12.告老,官员年老辞职。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再如《新五代史》(卷二十四):“(安)重诲益惧,因上章告老。”
13.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14. 挂冠,把帽子高高挂起,(往往是挂在比较显眼的地方)以此来表示辞官。《后汉书·逢萌传》(卷八十三):“时王莽杀其子宇,(逢)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明史》(卷二六0):“公主三奏不达,(冉)兴让挂冠长安门去。”元代白朴有“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的名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一、 激活经验,还原语境
许多古诗词与小学生的语言世界存在隔膜,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缩短这种距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现诗人当时可能的生活场景,实现“语境还原”,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领悟诗境。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白居易《夜雪》时,与学生展开对话,将一首小诗演绎得情趣盎然、言意尽得。
师:夜雪,就是夜里下雪。当时诗人在哪儿呢?
生:诗人应该在窗前看到下雪,不然怎么知道夜里下雪了呢?
生:我知道诗人这时正在床上睡觉。“已讶衾枕冷”中的“衾”和“枕”是说明作者正在被窝里睡觉呢!
生:诗人正在被窝里睡觉,是被冻醒的。“已讶衾枕冷”的“冷”就是告诉你,当时诗人的被子和枕头都是冷的。
生:我补充,这还不是一般的冷,是冰冷冰冷,“讶”就是冷得让人惊讶。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设身处地,像诗人那样地想,那样地生活了,读诗就要体验作者当时的情境。那么,作者在被窝里怎么知道外面下雪了呢?
生:作者被冻醒了,连被子和枕头上都是冰冷的,就知道下雪了。
师:雪夜寒气重,衾枕忽觉冷,这是从“触觉”上知道下雪了。
生:夜里漆黑一片,窗户照理是黑乎乎的。“复见窗户明”是说现在明亮起来了,诗人就猜到是下雪了,那是雪光映照到窗户上了。
师:对呀,“雪光”映照到窗户上,泛出了白色,这是从“视觉”上判断下雪了。
生:诗人从竹子折断的声音中判断下雪了。竹子上积了很多的雪就会折断,“时闻折竹声”,诗人不断听到竹子折断的声音,就知道下雪了。
师:显然,折断的是竹梢,或者是整棵竹子了,这是从“听觉“上知道下雪了。
生:诗人说“夜深知雪重”,这个“重”就是积雪压断了竹枝,发出清脆的声音,由此知道下雪了。
生:雪积在松枝上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风一吹就一颤一颤的,好像很重的样子。
师:啊,你们能凭借生活中的经验来体会这个“重”字,真会读书!这是从“知觉”上判断出这是一场大雪。
这样的“语境还原”,是让学生与诗人通过作品跨越时空,实现对话,生成特殊的语境。学生透过诗句,仿佛看到诗人在“雪夜难眠”的情景,自然诗人的心境就了然于心。
二、 知人论世,还原语境
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许多“人”和“世”很难靠近和理解,教学中要适度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生活,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诗词真正的内容情意,理解诗人的情趣志向。张祖庆老师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在多次朗读后,出示了一段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中介绍白居易在杭州为官离任后的文字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还原语境:
师:这平常的江花和江水,在白居易看来是如此美丽,为什么?
生:因为他所居地洛阳是缺水的地方,而杭州是江南水乡,水很多的地方。所以诗人回忆江南,把普通的江水、江花写进词中。
生:还因为在江南时,白居易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他在想念这些好友。
师:是啊,那一方百姓,那一群朋友,就是他眼中的风景啊!还因为什么?
生:因为他在那里带领百姓建筑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
师:在白居易眼中,那一道湖堤,那六井清泉,就是一道风景。所以他无限向往地沉吟道――江南好……
接下来,师生接读词句声情并茂。江南景美,人好,情浓!能不忆江南?回读“江南好” ,着一“好”字,境界全出。“好”在情深意长,热烈醇厚,呼之欲出!师生深深被诗人的浓烈情感所感染、陶醉。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课例,成功在于教者适时引领学生走近诗人,了解他在江南的这段特殊经历,让学生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 扮演角色,还原语境
《清平乐 村居》中,“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的“相媚好”和“醉”,是整首词的重要语言符号,教师可让学生扮演这对老夫妻,几杯老酒下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起来,他们在聊些什么?
1. 聊儿子
男生:看哪,老伴,咱们的大儿子多勤快,正帮我们干农活呢。
女生:是啊,我们二儿子在织鸡笼,三儿子最调皮。我们可以享福了。
2. 谈收成
男生:老伴,今年庄稼长得多好,多亏有我们的大儿子。
女生:(羞涩地)嗯,嗯。
男生:老伴,这鸡长得多好,起码可以长到五六斤;还有那猪,可以长到两百斤。
3. 论景色
男生:咱村庄景色多美,小溪清清,小草青青。
女生:要是能在这儿生活一辈子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