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性语言

个性语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性语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个性语言

个性语言范文第1篇

关键词:揣摩语言;模仿语用;创造个性

常言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所谓的“语言温度”便是每个人表达个性迥异的意境使然。不同的表达个性,才形成语言艺术的丰富多彩。语文教材的文章皆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名家名篇,是学生学习、模仿、内化的极佳蓝本。学生若能习得名家语言个性,集百家之长,定能丰富自己的表达形式,形成自己的表_特色,创造独特的表达个性。

一、揣摩语言个性,感悟表达意境

教材中的文章,语言表达个性鲜明、各不相同。如李汉荣的散文《山中访友》,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凭借的是新奇的构思及其丰富的想象力。老舍的《猫》,活灵活现地展示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尽显主人的无尽疼爱,依托的是风趣亲切、朴实流畅的语言。阅读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文章的表达个性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的语言个性特征。通过具体、典型语句的研读,感悟作者的用意、表达情感和表达效果,尤其是语言个性对表达效果的正效应。

在教《珍珠鸟》时,我就抓住作者语言细腻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对“小家伙”浓浓的爱怜之情。

(出示课件)“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师:“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要与别人交流?”

生:“作者很喜欢这只小珍珠鸟,称它为‘雏儿’。”

生:“作者很疼爱这只小珍珠鸟,称它‘小家伙’。”

生:“从‘哟’这个字可以感受到作者很惊喜。”

师:“是啊,冯老先生的文笔可真是细腻啊!从他的用词就能感悟到要表达的意境。这样的语句还有吗?”

生:“作者还写了小珍珠鸟的可爱。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生:“作者还写了小珍珠鸟的灵巧。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轻易’这个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灵巧、机灵。”

又如,在教学《猫》时,我发现文章的语气词对表现作者情感意境的拿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透露出作者对猫的无限怜惜与疼爱。如果把这些语气词删去,语言个性和表达效果就黯然失色。我做了如下设计:

师:“文章第一段中的语气词特别多,轻声读一读,感受一下它们的作用。”(出示课件)

生:“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

师:“如果把这几个语气词删去,又会是怎样的呢?读一读吧。”

生:“感受不到作者对猫的疼爱之情。”

生:“没有了对猫的亲昵感!”

师:“哦,原来作者用的这些语气词是大有用处呀!真是别具匠心。”

二、模仿个性语用,习得表达技艺

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目的是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和技法,最终为“我”所用,提升表达水平,培养表达特色,形成表达风格。所以在感悟文章语言个性后,教师应创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训练,或模仿、或比较、或补白、或拓展,把名家的语言艺术内化为自己的表达技艺。比如,《珍珠鸟》一文中的句子“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是学生进行模仿表达的极佳“母句”。我让学生模仿冯先生的表达个性,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小珍珠鸟在屋里的活动情景。

生:“这小家伙一会儿落在窗台上,一会儿落在窗帘架上……”

师:“嗯,你想象出小珍珠鸟活动的两种画面。你看,冯先生不但写出了小珍珠鸟落在哪里,还写出来小家伙在那个地方做什么。你也模仿这种方式说说。”

生:“这小家伙一会儿镇定自若地站在窗台上,用红嘴梳理着背上的羽毛,一会儿倒挂在窗帘架上,好奇地望着屋里的主人……”

师:“好极了,这就有了大作家的味道了!学得真快!”

通过这样的模仿实践,学生能较快习得名家的表达特色和技巧,迅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准。

比较语言、比较语用特色也是进行语言运用深化的有效途径。如《珍珠鸟》的开头写道:“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结尾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这种“头有劲尾有味”的方式使得文章主题鲜明。课上,我请学生想想,还有哪些文章也有这样的特色?

生:“《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反复出现‘课题’这句话,突出了修路者的决心和勇气!”

生:“《乡下人家》的结尾那一句是总结,又突出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向往。”

生:……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能够感悟到篇章架构的表达效果,也能够在习作时模仿这样的谋篇布局,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

三、集百家之长,创造表达个性

学生感悟名家表达个性,模仿他人表达技艺,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强化和提升。学生平时的日记、小练笔、习作等都是融合的契机。在平时的小练笔时,我总是引导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或对学生的一些个性鲜明的表达手法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交流、分享,在学生中营造个性化习作表达的良好氛围。如在学习了《乡下人家》《牧场之国》等课文后的一次习作时,我暗示学生多模仿自己喜欢的大作家的写法,模仿名家的语言特色来创作,这样,习作一定更加精彩。一位学生写道:

我的梦想是长出一对翅膀。

我要飞到田野上,看看庄稼有什么需要。如果它们需要阳光,我就用我健壮有力的翅膀扇走乌云,让太阳出来,洒下温暖的阳光,让庄稼尽情地进行光合作用;如果它们需要雨水滋润,我就用我健壮有力的翅膀扇来乌云,让淅淅沥沥的雨水为庄稼解渴,让庄稼喝得足足的、饱饱的,让庄稼长得结结实实的。

我要飞到小河里,用我那健壮有力的翅膀扇走漂浮在小河上的垃圾,让被污染的小河水恢复干净,让小河水清澈见底,让河里的小鱼小虾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戏,让小朋友能够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泳。

我要飞到月球上,在月球上栽花、种树,让月球上有人类需要的氧气。这样,我们地球上的人就可以搬到月球上去居住,让地球减少一些负重,减轻地球的负担。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呀!

文章虽稚嫩,但可看出名家大作的语言表达艺术对小作者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评析时我表扬了该学生,其他同学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语言大师的表达艺术是长期语言实践积累的结果,其间的表达艺术是小学生借鉴的“源头活水”,是小学生极其珍贵的“表达营养”。教师要积极发掘教材中名家的表达个性,引领学生去揣摩、去剖析、去感悟、去模仿,吸取其语言表达之精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之素养。久而久之,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长期实践,小学生的语言表达个性定然会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崔允t.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个性语言范文第2篇

一、徜徉文学,让语言汲取经典养分。

不妨走进经典,与文学人物面对面地交流,用别开生面的语言展示语文世界的奇妙洞天。

1.文学经典具有永恒的魅力,它经受了时间的持久考验,其语言的独特性,其文笔的影响力,是一般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里就选取名家作品中的“笑”来品一品。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了,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都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了。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曹雪芹《红楼梦》)

楼梯上一阵女人笑声,一片片脆得像养花的玻璃房子塌了。 (钱钟书《围城》)

他的笑声也越来越高,响亮和壮丽得像两把剑相击一样。

(福楼拜《萨朗波》)

千姿百态的笑姿,清脆的阵响笑声,放纵的笑声,给我们写作,尤其是锤炼语言留下无穷无尽的启示。

2.不妨让古人走进我们的生活,演绎别样的生活场景。下面是一学生写的《戏说林贾薛》片段:

众所周知,林黛玉颇有些文化,当个出版社的编辑挺合适。可她的小家子气,能与上下级处理好关系吗?处理不好,下岗便是自然。下岗也罢,林黛玉家底厚实,在家当家庭主妇也不错……

再说说贾宝玉和薛宝钗,薛宝钗待人处世圆滑,文化水平又和林黛玉不相上下,持家有道不用说,找份待遇不薄的工作,再跟贾宝玉联手办家商场或企业,生活百分之百用不着愁……

小作者观点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充满时代气息,语言活泼,味道十足。

3.让今人走进古人的生活。你可以直接步入古人生活的时代,可以用“我”来见证古人的言行,也可以与文学人物直接对话,各抒己见,互诉衷肠。以下是一学生写的《哀叹诸葛亮》文首段:

诸葛孔明,你,在世人的心目中,永远是历史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总在高空引照。你的一生总是与智慧交结着,你的一生总与忠良伴随。对!你是智慧的,你无愧是忠良的楷模!但是我要说,你在关键时候不够明智。

语言颇具理性,文学人物在我们面前复活,如此评价,如此开头,如此生发,趣味盎然。

二、幽默凝练,让语言清新风趣。

语言的个性表现不一,大气是个性,轻灵是个性,绚丽是个性,深邃是个性,质朴是个性,清新是个性,犀利是个性,幽默也是个性,凝练更是个性。

1.幽默风趣,语言独具个性特征。你读过林语堂的文章吗?你认识马克・吐温吗?茫茫文海,幽默如一阵清新的风,如一股清洌的泉水,带来清凉的享受,带来捧腹的大笑,带来会心的思考。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一文中的选段:

在写同学录时,小K的“狗吠猫散图”以其搞笑的风格、简单明了的构图,传遍“大江南北”,好评不断。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活泼开朗。

尽管美其名曰友谊赛,但大家都虎视眈眈地把目标锁定为冠军奖杯,大家都想为初三的生活再添一笔灿烂。

读了这段俏皮话,我们不能不喜,不能不爱!

2.借鉴网络,让语言紧跟时代潮流。网络流行语,新词汇、新句式、新仿词等,突出了语言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如一个学生以“减负”为话题的作文拟题为“我被减负撞了一下腰”;一学生在《一件有趣的事》中写道:“老鼠见了我,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躺在地上,不省鼠事。”多鲜活的语言,好一个“不省鼠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吸收新词汇,积累当为首,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社会是所大学校”,向他人学习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采撷名句,让语言尽显诗意才情。

经典名句,意味隽永,如暗香盈袖;时文美文,澄澈心灵,洗尽铅华,展现纯真语言之美。

1.诗文名句的合理运用,不仅显示了你的文化积淀,也显示了你的个人才情,更显示了你的语言文采。一学生在《走进唐诗宋词》一文中写道:“走进唐诗宋词,去品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情怀;去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哲理;去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意境。”文采依然,情也依然,诗文名句,功不可没。

2.品读时文美文,学习用优美自然的语言。一学生在读了流沙河的美文《一生定要美丽一次》后写出了以下读后感:

个性语言范文第3篇

语言无论是在舞台表演,还是在银幕表演,都有它极其的重要性,需要我们细细的领悟。语言是一种载体,一种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文化、情感、技术,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手段;语言能够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它较之于动作,可以传达出更深刻、更强烈、更丰富的思想感情。即使在电影初期的默片时代,也需要借助于字幕来表达人物的对白与复杂的思想情感,尤其是戏剧表演更是语言的艺术。过去老人们常把看戏称作听戏,说明了念与唱在戏剧中的份量。广播剧单靠语言和音响就能令听众们跟着剧情喜怒哀乐,足以见语言的魅力和作用有多么大,演员必须把编导们用文字写出来的各种语句变成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语言才算完成了表演任务。离开了语言如何去表现?光靠动作表现的只是舞蹈和哑剧。

话剧、配音、相声、广播等,语言都是在表现人物,塑造人物,是与人交流,表达思想、主旨、意向、冲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所谓“言为心声”,语言能倾诉最细腻的情感变化,比如与不同的人交流,语言在节奏上、在语调上都会有所改变……舞台表演,由于空间的限制,要求所说的话要能使最后排的观众都听得清晰,所以声音要放出来一些,语调要适度夸张一些,这样也就涉及到了我们所掌握的那些语言基本功底。影视演员则要求说话要更贴近原生态,尤其是在高灵敏度的录音话筒前,哪怕是一个微微的呼吸,都能传达得清清楚楚。只有透彻地领悟人物,才能最终完成真实、生动和赋予感染力的台词。比如情绪紧张时结巴,喝醉时话说得含糊不清。生活中的人在说话,都是一边说一边思索的,有其即兴性与随意性。如果演员塑造角色,也能通过舞台表演出反映角色思想的活跃,情绪、心理的微妙变化,使人物真实可信,那么只有让那些语言拥有生动面貌,这样,人物才是真实可信的。在表演之前,需要演员对人物内心有充分的理解、分析,还要经过创造、提炼、设计,把那些台词变成人物经过思想的活的语言,才会使语言实现人物化,并且是自然流露。语调有抑扬顿挫的变化;语气有轻重缓急的不同;节奏有高低松紧,其变化万殊,微妙无穷;甚至每句不同的重音,所表达的意思就很可能完全不一样,演员只有细细的挖掘,才可能掌握表达角色的语言节奏变化。语调高低以及大大小小的停顿等符合角色的语言,这些都是由人物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来决定的,也是语言表达的多种手段,以此来揭示语言背后的意义。在生活中要对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语言特点多观察和积累,有了丰富的经验才能帮助演员来进行创作。另外,要结合台词课上学习过的那些知识真正活学活用,运用到舞台表演上,否则,所诠释的角色的语言就显得平板、直白,难以表现其丰富的内涵。

有很多的例子都可以说明,好的演员永远不会让你感觉到他是在“背台词”或者“念台词”,而是总能够通过语言无尽的变化,让剧中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赋有生命力的声音,应该是可以塑造各种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气质的角色。一个人的本色声音,应该是只能适合创造一种类型的角色,那么想要适合更多的角色,当然得要变化,就需要不断琢磨、锻炼才能掌握。

个性语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水彩画;民族风格;个性语言

水彩画是用透明的颜料与水调和而为画的一种美术绘画方式。因为水彩画的色彩是透明而含水,由一层色块加在另一层色块之上从而叠加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可是另一方面如果调和的色块过多就会加深色彩的浓度与深度,使色调不明朗,水干燥过快,这样导致水彩画不易制作大幅画面,只适合小幅风景和人物画,这些画明快而简洁,而且携带方便而为速写所运用。

水彩画是美术中一种独立而特有的画种,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与前进,它有了自己的风貌和语言特征,特别是与本民族风格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是其它画种难以取代的。昔日,这种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小品”、“小画种”、甚而认为是“雕虫小技”的水彩画,今天却在结合本民族风格,在艺术上走向多元化,个性化,形成自己特有的个性语言。

一、中国水彩画的民族风格

水彩画是一种古老而又年青的画种。说它古老,是因为水彩画的技法的运用与意境的采纳是吸纳了中国传统画的精华,把传统中的水墨画的技法与意蕴结合起来了;说它年青,是国为它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与西方光色写意技法融合为一体,使之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水彩样式,而这种民族标志也是中国水彩化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十五世纪欧洲产生了水彩画,十八世纪的英国出现发展很快,而在十九世纪时,英国出现了专门机构水彩画家协会,在协会组织下又有专门的水彩画展。除英国外,法国、德国等欧洲各国也迅速发展起来。十九世纪初,我国在欧美的留学生把这种技法引进到国内。这种技法与我国的传统水墨画相近,都是用水技法,所以这种技法一经传进来就为我们画家所接受。水彩画引进中国后,很多画家把中国画用笔与意境的技法相互融会结合,使得中国式的水彩画具有中国民族风格,这样就形成了中国水彩画的民族风格。

水彩画是美术中艺术实践的一种手法,使用简单,色彩斑斓给人的感受也很美观,而且水彩画的颜料又价格廉价,所以受到了很多美术爱好者的青睐,也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一种艺术。水彩画又具有都充满着一股清新鲜嫩的气息,都具备潇洒风雅的格调,它颜色的透明性、重色彩技法、干湿技法运用,使画面显得水融,带着令人微醉的特殊风韵,对观众来讲就像吹过一阵清风,十分爽朗。

民族风格中的题材的表现是水彩画作品中的一种重要绘画语言,一个画家成熟的风格往往会体现在他所选择的题材与内容中,因此发现自己喜爱的且乐于表现的题材语言是水彩绘画创作中的一个探索过程。就如拉斐尔以画圣母名世、郑板桥以画竹为乐趣、徐悲鸿对画马情有独钟、德加以画闻名、于志学痴迷冰雪、齐白石善画虾等等,都是画家对绘画创作语言长期探索的结果,绘画史上几乎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钟爱的民族风格题材。

二、水彩画民族风格的个性语言

1.水彩画的早期民族风格在良好的土壤里得到了健康而快速地成长。早期的中国水彩画是在写生的基础上走向成功,迈向创造性的,这与我们本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离不开的。早期的水彩画在民族风格上不追求表面与做作,而且在理论上也没有过多地追求水彩,也没有过分地追求西洋水彩本体语言的纯洁性与保守性,但这种画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与欢迎。

在这早期的水彩写生的发展与建设中,与一代水彩大师们是离不开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李铁夫大师与王肇民大师,两位大师都是德高艺重的高龄艺术家,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投身于中国式的民族水彩画中去了,分别在民族水彩画中为中国早期水彩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分别达到了不同的顶点。李铁夫说自己的一生只做过两件事,那就是艺术与革命。把艺术视为生命中唯一的使命,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与品质。王肇民则立下“要当全国第一名高手”理想并为之以身相许。在那个水彩画倍受冷落,视水彩画为小不点不起眼的年代,他以自己的痴情与毅力终于达到了他说的“第一名”。他创作的“伟大风格”的艺术作品对中国早期的水彩画做出了表率与楷模。王肇民当之无愧成为中国一代的水彩画大师。著名美术史评论家迟轲曾这样评论王肇民:“他将轻灵秀润的水彩画,转变为庄重、浑厚,充满张力与强度的大气之作,因而他被称为‘大画家’……”把过去看作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水彩画看作成极具民族风情而恢弘博大的大作境界。从而高度地评价了王氏水彩画为中国画界带来了一种不同凡响的新鲜空气,也使水彩画走向民族风格成为中国式的水彩画。王肇民的水彩画用写生的方法,崇尚自然的创造,以画写生构成他作画的特色。他的作品从未出现过虚无飘渺的超现实现状,也没有远离实际的影子与意境,他以实现主义手法来写生画水彩画。他说:“惟有精深强硕的造型,才能反映所见,而且能反映所想”“形是一切”。如这幅“扎^巾女像”可谓“形神兼备”,以水彩画的形式再现这个女孩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强调并遵循着与视觉相关联的西方绘画方式,认为任何精神特色的反映必须依附形的力量,主张“以形为实质,以神为反映,”“形决定神,形备神全。”王肇民的写生继承了西方绘画自文艺复兴以来对形的追求的重要传统,在色彩方面则大胆吸取自印象派以来特别是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的色彩成果。可贵的是王先生并没有走纯西化的绘画道路,他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绘画对笔墨的认识及其精神涵义同西方的色彩造型有机融合起来,概括起来就是,“把国画的笔法,油画的色彩,素描的基础,诗的境界熔于一炉,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作品。”王肇民独到的见解(理论观点)与其独特风格是相互对照,完整统一的。

王肇民的水彩画所展示出来的民族风格在西方美术界也引起了振憾。上世纪八十年代,王肇民的的水彩画在法国巴黎展出,立即引法国艺术界震惊。法国一位艺术家评价说,他有着西方艺术家的视觉与想象,但又不完全似,他还有东方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子与熏陶, “他所采用的表现方法,虽然来自中国传统,但却渗杂了巴黎学派的手法”。这位艺术家高度而准确地把王肇民的水彩画的提高了中国式的民族风格境界。

2.中国水彩画的语言就是民族风格的精神性,也就是说中国水彩画民族风格如何来表现。中国早期的画家无意在中国民族风格的建设与探索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疑把水彩画的精神内涵加以丰富与拓展;试想,如今的水彩画师如果能从技法语言与形式因素到更多地关注本民族文化建设,那么水彩画的主体表现问题和民族化追求将具有不同以往的意义了。有了这个指导思想,那么水彩画就不再担心全盘西化了,也不用担心水彩对水墨的抄袭和对国外洋画的模仿,也不用考虑水彩画是像水墨画还是油画或版画的问题。一方面,在精神上把水彩画与水墨画融化是不容易的事情,如果画师自得其乐,那只能徒有水墨画的表象;另一方面,把水彩画与油画融化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水彩画只有保存通透亮丽的水性,与本土风格结合起来,才是积极可取的探索。从全国的美术展览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有油画像国画一样具有写意的抽象,或者有的国画画得像油画一样具有厚实与耐看,这样的画作在画展中很多都赢得各类奖项。由此看来,展示民族风格的水彩画,在其语言与风格样式上应该具有宽广多样性和持续发展性。不管它是最初的语言还是融合后的语言,水彩画具有的本色是不变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挥,这是水彩艺术发展的规律与水彩艺术与其它艺术交流融合的趋势。因此,我们要用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眼光来看待水彩画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合常理与有违传统的创意做法。

3.水彩画的民族风格要与民族文化意蕴结合起来表现本民族的特色。当前很我水彩画师,说得多做得少,创作的心力不足,钻研劲头缺勤。如果只是口头上谈民族风格,只是想依靠水质特性与传统绘画的关系来谈水彩的内涵,那么,这样的想法与做法是不切实际的。一幅成功的水彩画很让观众一眼就读懂,而不是借助文字与声音来传播的。水彩作为美术中的一种独立的画种,当他与画师和作品分离时,只剩下材质与水分了,这就谈不上水彩画的精神和风格。如像观赏著名的水彩画大师李铁夫、倪贻德、王肇民、古元、王维新等的水彩画作,我们能亲切而容易地看到水彩画中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化韵味的融合。相反观看那些不成熟的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只有技术性的因素,而丝毫看不到民族艺术的风格,这些造型修养薄弱,有的是急功近利,有的是急于求成,他们认为水分淋漓所呈现的飘逸、空灵、流动、洒脱写意样式能翻版水墨的意境风格。王肇民的画面不见飘逸、空灵、流动、洒脱的表象而又具有东方意味,他画西画却能得东方魂魄,这全归功于他博大精深的修养和掌握一套凝练与精妙的手法,能从客观世界中去发现并创作他自己典雅大度,富有民族精神的艺术意境。王维新老师的风格与王肇民不同,他的写意特色和对传统绘画笔墨的钟情一点也不含糊,是鲜明和极具艺术个性的。王老师对墨色的大胆运用并以速写性的写意笔法来建构他的精神世界,其作品富有水墨画特色,但又不停留艺理技法的层面,透过其纯熟的速写和笔墨功夫,我们可以欣赏到画家东方式的审美情趣和诗化气质的思想内涵。这两位画家的作品说明水彩画的民族风格探索不仅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的写意形式,也可以走西方绘画的写真道路,但两者在创作上对画家文化能量的积蓄与审美品格的取向是共同的。

以张翔的水彩画为例,当我们观赏他的水彩画时,总是能感触到画中的“水”与“色”相互结合后的景色,它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趣味、明丽的色调与轻快松柔的。为那些本来让人们熟习的景致与事物身上重新披上了一层透明、轻快、滋润、流畅和活泼的新衣。如他的:江雨霏霏桦林馨。三枝树干、两匹老马、一隅江畔、清新的农家小院,在画家的水彩笔下是那样的简洁明了,只轻轻的几笔便把这看似了不起眼的景色点化得唤起了它身上不曾有过的趣味。张翔的水彩画大多数的题材是以东北三省的民族特色为主题,雪中的城市、雪中的乡村、雪中的山、雪中的动物……无疑他对雪有着更多的眷恋。张翔得也对自己反映东北地域风情的作品最为满意,他说,没人会比我画雪画得更好,因为没人比我更了解雪或见过更多的雪。他钟情于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喜欢雪景题材反映出的干净、纯粹意境。如果你在绘雪的水彩画前驻足一会儿,就好似能听到雪落的声音。因为画面给你带来了内心的安宁,通过画面观看者摆脱了城市的喧嚣,投身于自然的怀抱中。

张翔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水彩画家,他的主业是一个文化商人,正因为他不是以绘画为生,这样就给了他更多更自由的空间,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在这水彩的王国里遨游。不拘泥、不经意的画风,随性而动的笔调,带领着观看者步入了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水彩世界,这就是他的画风。

著名水彩画家李爱国说:“现在几乎各种题材都被画家反复表现过,因此画家不能指望在时髦和新奇中寻找出路,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材料中通过作者的体验(直接和间接),去发现那些鲜活的素材并予以创新表现。…… 只有发自心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各地区各民族的景物与事物是水彩画家经常表现的主题,而这看外表看似普通平常的题材,却最能唤起画家的记忆,最能打动画家的心灵;这些风景、民风、民俗、人物等内容都构成水彩画的民族性的特性。

【参考文献】

[1]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域差异[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冯天瑜.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展开.江汉论坛. 2002.

[3]崔彦伟.装饰绘画画理[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4]竹山g.街路の意味[M].日本东京:鹿岛出版社,1977.

[5]唐绍伟.试论当代水彩画的魅力――谈几位当代名家的水彩画特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 第5期

[6]周明扬.论当代水彩画审美特征的多元性[J].艺术百家2007年 第A02期

个性语言范文第5篇

成功的语言描写可以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同时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下面结合日常的教学探讨一下打造个性化语言的方法。

打造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最根本的是要 “号准脉”。脉象要“准”,必须符合以下几点:

首先要性格准

语言的个性化首先取决于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可以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性格”,准确把握性格的差异,是塑造个性化人物的前提和基础。

例①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叫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扰,永不清平!”

例②“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慢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又核无核,就吞下去了。”

――节选自《西游记》

从例①孙悟空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反对神权,敢于斗争,追求自由平等的叛逆性格。而例②则让我们看到了贪吃好吃的猪八戒的可爱形象,二者迥异的性格特点为《西游记》得以享誉中国文学史立下汗马功劳。

日常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塑造个性迥异的人物,这样可以使人物的个性鲜明,从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其次要身份准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大雪天,秀才、县官、财主在一亭下赏雪,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秀才诗兴大发:“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接着说:“下它三年何妨”,这时一个农民从此经过,一听也接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秀才作诗,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县官吃国家的俸禄,时刻不忘给皇帝歌功颂德;财主家财万贯,吃穿不愁,把下雪当做乐事;只有穷人,穷困潦倒、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由此可见,身份不同,语言也必然不同。

第三要年龄、学识教养准

例①上班临出门之前,三岁的儿子嘱咐我:“妈妈,路上车多人多,过路口要小心。今天风大,带好帽子,千万别冻感冒了。秋天空气干燥,到单位一定多喝水,注意别上火,中午早点回家,一定注意安全。妈妈再见!”

例①中一个三岁的孩子说出这么多细心周到的话语,显然是脱离实际、不足为信,因为这样的语言根本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例②“长妈妈生的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阿长与》中 “我”的母亲即便是多回听到我诉苦之后,依然这样含蓄委婉地询问长妈妈,她的稳重、端庄、识大体,从语言中可见一斑。而长妈妈的“哥儿,你牢牢记住!”“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说……”一个朴实、爽快,喜欢直来直去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长妈妈与母亲语言上的差异,主要根源于两人的家庭教育、学识教养的差异。

第四要环境准

例句:大年初一,你出门拜年,路上遇到了老师,热情的你主动打招呼:“老师,您吃了吗?”这样的语言显然不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

号准以上“四”脉,则奠定了个性化语言的基石,即能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此外为使人物的语言更精彩,更有个性,还需以下“六法”进行辅助:

其一,神态动作辅助法

刻画人物的语言如仅停留在张三“说”、李四“说”这一“裸说”层面,行文就会呆板、无生气,因此在出现人物语言的同时,配合出现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调、语气等,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①“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例②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节选自《阿长与》

例③“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例④“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节选自《羚羊木雕》

惟妙惟肖地模拟出说话时的动作(例②)、神态(例①)、语气(例③)、语调(例④)等,可以使人物的性格更突出。如选文中,一个 “极其郑重”的神态,一个 “摇了又摇” 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出身卑微的长妈妈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之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切以及对“哥儿”的关切之浓。

其二,提示语灵活迁移法

例①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例②“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例③“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我知道送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例④“我把它收起来了。”

――节选自《羚羊木雕》

“说”“问”等提示人物语言的词语,在文章中既可在语言之前(例①),也可在语言之后(例②),亦可穿插在语言之中(例③),如上下文人物对话连贯通畅,为使行文更简洁,精练,也可省略提示语(例④)。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可以使文章更活泼、更灵动。

其三,标点符号增色法

例①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节选自《最后一课》

例②“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非常满意。”

――节选自《皇帝的新装》

例①中两个破折号准确地折射出国家破碎之时,韩麦尔先生欲哭无泪、欲言又止的悲愤之情。

例②中四个感叹号,表现的是老大臣对布料的强烈赞美之情。感叹号越多,感情越强烈,对于老大臣的讽刺味道越浓厚。

感叹号、省略号、破折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的恰当运用,可以使人物语言更鲜活,更富感染力。

其四,叹词辅助法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非常满意。”

――节选自《皇帝的新装》

“哎呀”,这个叹词,在此作用不可小觑。主要有两点:(一)是表明布料的精美已经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二)是老大臣“哎呀”这一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起别人的注意,告诉身边的人,“我”已经看到布料了,我不是愚蠢的,是称职的,一个叹词更“突显”出老大臣的虚伪、狡猾。

其五,对比突出法

中举前: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

中举后:胡屠户:“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节选自《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对他的“啐”“骂”,中举之后的恭维;中举之前的“尖嘴猴腮”,中举之后的“品貌好”,“体面的相貌”;中举之前的“不三不四”,中举之后的“才学高”,虽无一言言其势利,但通过中举前后的对比,其势利之态跃然纸上。

其六,修辞点睛法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

――节选自《范进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