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辉煌中国

辉煌中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辉煌中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辉煌中国范文第1篇

经常听祖辈们说过去收入低,人们都是紧衣缩食,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添一件新衣裳而且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直到最后变成补丁。现在的衣服面料、色彩、款式,应有尽有,衣服不再只是起到保暖的作用,更多的是彰显个性的作用。

三十年前,人们生活所需品都要凭票购买,现在是凭钞票购买。那时候人们的主食是番薯,要做上一个月或一个星期的苦力才能换回几斤小米,白米饭几乎是很少的,更别说肉了。建国六十周年的今天,当我们走进超市,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食品让人眼花缭乱,轻而易举就能买到,人们不吃肉该喝骨头汤了,食品不再只够充饥,人们更关注的是食品的营养成分,养生之道了。

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小时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旧泥土房子里,十分不便,夏天天气炎热就睡到外面去,下雨房子还漏水,看看现在的房子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夏天有空调送来凉风,冬天有暖炉烘的满屋暖烘烘的,人们在工作之余,回到家中便能尽享天伦之乐,真是惬意啊!

说了衣、食、住,再看看“行”吧!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到汽车,到轮船,到飞机……嫦娥一号、神舟七号驶入太空,这飞速的发展让人目不暇接,让世人瞩目。

今天站在二零零九年的台阶上,我们回眸历史,从过去的东亚病夫到几天的东方巨人,祖国经历了沧桑的巨变,中国是一头雄狮,它之前的坎坷和挫败只是因为没有觉醒,一旦觉醒,这头雄狮必定会创造东方神奇,这神奇让人震惊。

辉煌中国范文第2篇

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祖国60年间的变化让我们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今天,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科技硕果累累,我们的教育日新月异,我们的体育突飞猛进,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这些都在向世人昭示:我们的祖国是腾飞的蛟龙!我们的祖国是屹立的巨人!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当今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走过60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

2008年走过的日月,是祖国经受磨砺的日子。雪灾、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灾人祸接踵而来,祖国在忍受着痛苦,也在为那些离去的儿女们流泪、心痛。可祖国依然挺立着,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灾害灾难,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毁我们美好的家园,可以让我们失去善良的亲人。但是,动摇不了我们的意志,压不垮祖国的脊梁,祖国依然坚强!我们青春焕发、热血沸腾。摆脱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宽大的羽翼下避风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风雨,敢于战斗。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今天的我们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奋学习、奋力拼搏,是我们学生不变的主题。我们也许会受挫,也许会失败,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远航的水手告诉我们“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

我相信,下一个60年,将是中国更加日新月异的60年,中国将会迎来更加美好辉煌的未来!

辉煌中国范文第3篇

中国歌剧研究会自198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27年艰难而光辉的历程。中国歌剧研究会的历届领导为中国歌剧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此次论坛,是中国歌剧研究会换届之后,成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我们决不辜负老领导、老前辈和全国广大歌剧艺术工作者对我们的殷切希望,继承传统、开拓进取,用我们的全部激情和不懈努力,将中国歌剧事业进行到底。

要发展中国的歌剧事业,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推出既不脱离时代,又不脱离群众,真正被大家喜爱、受大家欢迎的优秀作品来。好作品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小圈子内自赏的,它必须经受时间、历史和群众的考验。为了推动我国歌剧、音乐剧现实题材创作,促进中国歌剧、音乐剧的繁荣和发展,10月7日―9日,文化部艺术司在广州主办了“2008全国歌剧、音乐剧现实题材创作研讨会”,在那次会议结束时,我有过一个发言,涉及我对推动中国歌剧创作的一些思考,今天作为个人的发言,在这里也把要点说一说,以供大家参考。

一、要推动我国歌剧创作,必须深入生活,拥抱时代

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我们只有投身火热的生活,拥抱伟大的时代,注重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注重反映和引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壮阔活动。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作品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我们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只有树立为人民写作的观念,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

二、要推动我国歌剧创作,必须尊重规律,掌握特性

歌剧属于音乐戏剧范畴。它是由音乐和戏剧这两个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的,它是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音乐和戏剧这两个方面孰轻孰重?不可偏颇。因此,我们既要为题材作音乐化的选择,又要反对“淡化戏剧”的不良倾向。歌剧需要剧作家不仅遵循一般的剧作原则,还要遵循音乐与戏剧结合后,互相丰富又互相制约而产生的特殊规律。歌剧的一切艺术特点都是由音乐与戏剧的结合而引起的:音乐由于戏剧的加入而使音乐戏剧化了;戏剧因为音乐的加入而使戏剧音乐化了。歌剧要求作曲家为戏写音乐,也要求剧作家为音乐写戏,必须将音乐、戏剧及二者结合后的艺术效应放在一起作综合思考。只有以剧本为基础,以人物为核心,以音乐为主导,着力解决好音乐的戏剧性和戏剧的音乐性这一对主要矛盾,用歌剧的特殊方式去寻求主题的深化,塑造鲜活的人物,推动戏剧的展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歌剧作品。

三、要推动我国歌剧创作,必须继承传统,敢于创新

继承是一切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没有继承就谈不上融合,更谈不上创新,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要发展中国的歌剧除了要借鉴西洋经典歌剧的创作手法和成功经验,掌握它的技术技巧以外,还要学习并精通中国戏曲“用歌舞讲故事”和“假定性”的表演手段、“虚拟化”的表现手法,也要熟悉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中国的腔词关系,了解前辈们经过努力探索而建立的中国歌剧传统。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立足于民族的基础之上,在“百花齐放”的艺术实践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歌剧作品。任何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想观念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世界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歌剧也呈现出多种风格、多种样式互相交融并行发展的态势。在现今,任何单一的风格、样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来搞歌剧就更需要善于吸收、善于融合,以求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以适应“读图时代”大众从“听戏”走向“看戏”的观赏心理。当然,融合不是简单的累加,它需要调动作者的学养,发挥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强化创新意识,解放思想,打破陈规,以全新的思路,选择独特的题材和视角,给主题立意、故事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以及艺术样式和艺术风格赋予时代的新意和创造的灵光。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新颖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三性统一的艺术精品。

四、要推动中国歌剧创作,必须争取观众,赢得市场

舞台艺术的实践活动大致包括创作―表演―欣赏这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应该综合起来统一考虑。创作脱离了表演则无以体现,创作脱离了欣赏(即观众)便毫无意义。要使我们的创作适于表演,易于接受,为大多数群众所喜爱,就要善于发掘在现实生活中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果作品触动了百姓的情感,打动了他们的心灵,就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共鸣和联想,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和批准,你的戏才会受到欢迎和好评。应当承认,我们作者的爱好与观众往往是有距离的。所以,要研究群众的审美变化,要尊重民族的欣赏习惯,要了解时代的审美特点,力戒陈旧保守,力戒全盘西化,想方设法去缩短与广大群众的距离,树立求实精神和群众观点,只有这样去做,才能争取观众,发展事业。这可不是一般问题,而是一个影响事业生存、发展、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五、要推动中国歌剧创作,必须戒除浮躁,苦练内功

现在好作品少的原因虽说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的原因,有运行机制的原因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作者自身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者必须加倍努力,苦练内功。多一分耐心,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清醒,少一分盲目;多一分脚踏实地,少一分好高骛远,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一个拓荒者的心态来耕耘我们的歌剧园地。不要仅仅把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也不妨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搞一些中小投资、中小场面、中小制作和人少的大戏。只要能回归到歌剧的艺术本体,在音乐、戏剧、人物、主题以及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狠下功夫的话,也同样可以搞出好的作品来。

六、要推动中国歌剧创作,必须聚集人才,形成合力

在市场经济和“快餐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的专业歌剧院团在萎缩,我们的专业歌剧人才在流失。我们既缺乏具有综合素质并有娴熟驾驭音乐戏剧能力的作曲、编剧、作词、导演、舞美设计等顶尖人物;我们又缺乏有眼光、有胆魄、有能力、有实力的歌剧制作人;我们也缺乏才艺出众、光彩照人的歌剧明星。因此,我们要积极呼吁政府加强对歌剧的投入;我们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和企事业界对歌剧的支持;我们要共同创造歌剧良好的艺术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要努力团结一切歌剧的从业人员,互相帮扶,争取拿出更好的作品;我们要鼓励并支持更多年轻的艺术家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要进一步呼吁改革体制和机制以增强活力,解放艺术生产力;我们要建立并提高歌剧的教育和普及水平,为歌剧的后备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发展平台。

歌剧艺术是一门最为复杂的舞台综合艺术,有人把它喻为人类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它属于社会的高层文化。而一个社会的总体文化素质,总是以高层文化为导向,才能逐渐形成全社会的健康文化倾向。我们深知作为歌剧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干歌剧也是要有一种精神的,历史不会空白,我们“歌剧人”没有任何理由让歌剧沉寂下去,因为让它们沉寂下去,被“边缘化”是很不应该的。最近我正在读一本文艺专著,它提醒我们要重新恢复文化自尊和自信;它提醒我们不能丧失用自己的文化艺术价值标准去批判事物的能力;它提醒我们艺术本具有文化的属性,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两者应相均衡;它提醒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守护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它提醒我们要从国家安全出发,建立起我们的文化战略……

“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课题,还提出了要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搞好社会建设的任务,这就给像我们中国歌剧研究会这样的民间社会组织和歌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团结一切“歌剧人”,我们一定要支持所有歌剧院团,加强联络、加强合作、加强交流,中国歌剧研究会应该成为我们“歌剧人”共同的家。我们一定要抓住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接建国六十周年的契机,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共同开创中国歌剧事业的美好明天!

辉煌中国范文第4篇

公元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一个皮肤黝黑的婴孩哭声震天地来到这个世界。等待他的,将是一条坎坷的人生之路,以及富有传奇性的身后名。他的“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的处世之道,在那个时代极具代表性。他便是包拯。公元1000年,范仲淹11岁,晏殊9岁,欧阳修7年之后出生,司马光19年之后出生,王安石21年之后出生,苏轼36年之后出生,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来临。

北宋是一个军事上软弱的朝代。但是,除了军事以外,它的其他方面全都达到了顶峰。陈寅恪如是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则把这一时期称作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他指出:“1000年前后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变化不限于社会政治形式、经济及技术。这种变化牵涉到更为深层而不大显露的现实:关于人、人的世界观及其对时空的观念。”

1000年前后,中国人口经历历史上第二次大增长,从8世纪中叶的5300万,突破了1亿之数。生产力高度发达,年铸铁达114.3万吨,而英国1788年才6.8万吨。两季稻从越南引进,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系统推广。大运河每年从苏杭地区运送700万石大米到都城开封。开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中心。本世纪中叶以后,开封居民晚上可以在城内自由活动。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迥异于农村。在《清明上河图》上,我们能够想见昔日的繁华。

宋代的财源不是来源于农业,而是商业与手工业,超乎汉代、明末及18世纪。与之相适应的是支付手段的大发展以及货币经济的普及。迄至1000年,面

积7倍于法国的宋王朝统一使用单一样式的铜币,而支离破碎的法国当时竟有150多种货币。1024年,朝廷第一次在四川印刷纸币,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宋代文化的发达也令西方叹为观止。书院林立,教育机会扩大。活字印刷术发明后,书籍广泛印行。1000年前后,有“宋四大书”之称的《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先后编成。指南针已经开始在广州的船只上使用。《宋史》中记载,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军队中开始使用“金汁炮、火炮、火箭、火蒺藜”。而欧洲在之前,连弓弩也极少使用。

北宋初,华夏文明已经完全成熟——追溯经典传统、传播知识文化、科技飞跃发展,一个与唐朝那样的中世纪式的贵族帝国不同的新世界诞生了。

1000年时,位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欧洲是怎样的情形呢?

公元1000年前后的欧洲,正处在最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的禁忌,国家的分裂,战争的频繁,疾病的流行,使欧洲各民族在苦难和蒙昧中挣扎。

英国,正值昏聩的埃塞尔雷德统治英格兰。北欧海盗及丹麦国王的侵略,使生灵涂炭。封建君主课以重税,使自由业主迅速降为农奴的地位。

法国,处于卡佩王朝初期。国家四分五裂,王权衰微,国王只拥有从巴黎到奥尔良这块狭长的王室领地,称为“法兰西岛”,周围被独立的公国、伯国包围着。

99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三世第二次远征意大利,进军罗马,斩杀教皇克雷森希厄斯二世。奥托定居罗马,大兴土木,企图恢复古罗马的辉煌,但1002年即去世。

996年—1014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巴齐尔一世发动对保加利亚人的几次战役。他残忍地弄瞎了1500名俘虏的眼睛,然后将他们遣返回国。

辉煌中国范文第5篇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夯实效应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成就了中铁工程建设分公司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成就: 2001年5月8日第一次中标山西侯运高速公路三合同段价值9470万元的公路工程项目,率先得到了市场的认同。2002年,首次实现了铁路市场零的突破,也使建设分公司有机会开始直接项目管理的尝试。同年7月1日公司取得了建设部新颁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隧道、桥梁、路基等专业一级施工资质。又相继中标宜万铁路国际标W20、W3合同段,大丽铁路国际标W6合同段,玉蒙铁路第一合同段,临策铁路二标段、郭白铁路二标段,成为中央建筑企业六大总公司总部中最早有铁路施工业绩的企业。

十年来,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公司坚持以不断扩大国内建筑市场份额创新经营为龙头,以加强中标项目管理、不断扩大“中国中铁”品牌效应为主线,全面落实股份公司质量方针、锐意进取、开拓经营,按国内建筑市场发展的规律探索出一条以工程项目为纽带,按照国际惯例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在全公司二百多个工程公司中选择出13个在桥梁、隧道、铁路、公路、市政综合工程施工中管理科学、专业技术领先、施工实力优秀、业绩突出的工程公司(工程处)作为中铁工程建设分公司管理的施工主体单位,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按市场竞争要求配置资源,共同闯市场,合作创品牌。并创造出具有典型中国中铁总部特色的创新经营模式,使中铁工程建设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中国中铁名义参与市场投标累计新签合同额372亿元,累计完成营业额167.3亿元,上交利润3.466亿元。特别是江西赣龙铁路三标段、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十五标八字岭四线分叉式隧道、攀枝花金沙江斜拉特大桥、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01标段、重庆石忠高速公路方斗山隧道、深圳固戍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标志性工程安全优质的顺利竣工,其中全长4092米的柳州双冲特大桥、日处理污水量24万吨的深圳固戍污水处理厂、全长7600米重庆石忠高速公路方斗山隧道工程、沪蓉西国道八字岭隧道等工程凭借精品质量分别获得2005、2008、2009、2010年度四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双塔墩高158米,主跨324米的金沙江特大桥2010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昆明朱家村立交桥工程荣获2008年度“铁道部火车头优质工程奖”;昆明掌鸠河输水工程荣获2005年度国家“安康杯”;此外,还有多项工程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业主评选先进施工单位荣誉称号。目前由中国中铁工程建设分公司管理以中国中铁名义中标的在建工程项目共计32个,遍布全国19个省市,总合同额219亿元,其中以顺德BT公路工程(总投资40亿元)、玉蒙铁路秀山特长隧道(全长10.302km)、沈阳四环路BT工程(总投资65亿元)、长沙公路BT工程(总投资25亿元)等为代表的工程总承包项目,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铁建设分公司的管理层次,而十年来不断创新发展的历程也使建设分公司具有较大的社

会影响力。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企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它却是由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中国中铁工程建设分公司成绩的取得与那些深知境遇并不完美却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的不离不弃密不可分。公司的一位员工一语道破:最初,时间是借来的,空间是争取来的,但我们的信念却是我们自己的。诚然,只有那些懒惰和意志薄弱的人,才会被短暂的失败弄得丧气,那些积极迎接生活狂风暴雨的人们,总是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量,将所有的逆己因素转化为顺己因素,只有这样的勇士才能在自己取得的成就中领略到美。十年来,以王立平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不断完善体制改革,不断充实新的管理骨干,不断改革创新、突出自主经营。这无疑给了更多人信心与期许,也为之后骄人成绩的取得植入了强有力的基础

与动力。

十年弹指一瞬,蓦然回首,你很难将当初的困境与这个年营业额突破五十亿,实现利润上亿元,可同时总承包多条快速干线BT工程的“建造大鳄”联系起来。你也很难将成立之初那种“或表于形,或隐于内”的怅然失落和今天的“光荣与自豪”联系起来。

十年的艰苦卓绝如同化蛹成蝶一般使得这个精干、高效、创新的团队敢与国际接轨,敢与世界一流的施工企业法国万喜公司比人均营业额、比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人均盈利水平。特别是2010年,建设分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51.15亿元,完成营业额38亿元,实现利润1.008亿元,按260名项目管理人员平均,人均劳动生产率为1460万元/年、人均利润率为38.7万元/年,大大领先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