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学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35-03
专业考察是历史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专业考察,关乎着考察的成效,但史学界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几乎没有。笔者结合近十年来组织专业考察的亲身实践,写下此文,以期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寻求历史学专业考察更为高效和更趋合理的方式与方法。
一、专业考察在普通本科院校历史学实践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专业考察是历史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院校不同于重点大学,在师资力量,生源上差别太大,培养目标也不一样。笔者通过对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江汉大学等几所院校现今使用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湖北大学的“一体三翼”实践教学模式是各类高校普遍使用的模式。“‘一体’指以创新型历史学人才培养为中心,‘三翼’则是分别从课程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来展开历史学实践教学活动”。其中,课程实践环节采取的是课堂讨论的方式,即设置“中国史Seminar”课程;科研实践环节通过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和学年论文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环节则让学生直接到历史档案馆查阅、整理、编辑馆藏档案。“一体三翼”的实践教学模式固然好,但这种模式不适合地方院校,地方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弱,师资力量队伍不强,教师数量少,课业压力大,学生基础差,实现“一体三翼”难度比较大。因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历史事件都很难掌握,阅读量少,所以在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时学生普遍不说话;科研方面因指导教师的匮乏和水平的限制,也难以开展;档案馆实习我们也组织过,除几个基础好的学生外,其余大部分学生看不懂文献,对此兴趣也不大。结合培养目标和地方院校的生源实际,根据学生普遍对历史学兴趣不高和基础知识薄弱的现实状况,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将实践教学重点放在了专业考察上。专业考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愈来愈受我校历史学专业学生的欢迎。从这些年学生书写的实践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专业考察这种方式的满意度最高。
二、专业考察目标一定要明确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在制订专业考察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即要明确考察时,学生在每一个考察点要获得哪些基础知识,掌握什么能力,获得什么感受等。如考察半坡遗址及其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和村落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进行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和最好课堂。遗址大厅保留了发掘时的原貌,是一处典型的聚落遗址。在出发前,教师在课堂告诉学生在半坡遗址大厅重点看构成聚落的四要素,通过房屋地址了解半坡人的房屋形状,通过观察墓地的分布、墓葬的形式、埋葬方式、随葬品等掌握原始先民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等。在博物馆重点考察半坡人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陶器的形状,器壁上的纹饰等,掌握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及审美情趣。这些活生生的教材,比教师在讲台上描述要具体、形象得多。这些年,我们的学生仔细观察后,无须教师用语言引导,都能流利回答教师的提问。如房屋的形状,学生在考察后得出从房屋地址可以明显看出:房屋有圆形、圆角方形、方形等,房屋为半地穴式,房屋内有灶。墓葬,有单人墓、合葬墓,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仰身屈肢葬、侧身屈肢葬。随葬品一般为尖底瓶、陶罐、陶盆。防卫设施有环壕,经济设施有陶窑、窖穴等。只是学生对陶盆底部中间的圆孔不理解,经教师解说后明白那不是生活用品,而是原始先民瓮棺葬上覆盖的器物,古人谓灵魂出入的孔道,说明半坡人亦有灵魂不灭的观念。
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是一系列沿洛河流域分布的大量旧石器旷野地点群,考察该遗址,要求学生观察每一处遗址的地望,了解古人类生存环境,理解原始先民选择居住地的因素。学生在实际考察后,都能正确分析出原始先民选择居住地,首先考虑的是水;其次是安全,一般选在河流沿岸的二级台基上;再次,考虑的是食物来源要方便、充足。通过对非洲石器和洛南石器的比较,学生也能发现它们同属阿舍利文化,但洛南石斧与非洲石斧有明显的不同。
三、专业考察地点的选择一定要具有典型性
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省会城市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延安又是革命圣地。商洛学院地处秦岭腹地,与鄂、豫两省毗连,学院所在地商洛市及周边两省既有广泛的原始人活动的遗址,也是不同时期的人们活动的主要场地,遗留下来丰富的遗迹、遗物,同时还是革命老区,这些便利宝贵的资源对我们历史学专业的考察极为有利。我们在考察点的选择上遵循的原则是典型性和就近性,典型性是主导。据考古发现,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商洛就有先民活动。全市有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点1200多处,其中省级以上文保单位20多处。在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察选择中,首选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遗址考察则选择巩家湾、紫荆、东龙山,这三处遗址文化叠压重重,反映了商洛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及与周边文化的渊源、交流情况,是商洛历史的见证。
考察战国、秦汉遗址选择的是武关、丹凤县古城商鞅封邑遗址。武关是秦楚相争时的主要关隘,残存的武关东城墙断面夯土层次明显,是考古学专业学生识别生土和熟土的实物教材。丹凤商鞅封邑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处的古城村,建于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为商於古道之中心。
考察聚落遗址首选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这两处遗址都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和村落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遗址保存完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王陵以秦始皇陵、汉阳陵、茂陵、乾陵分别代表了秦、汉和唐代的帝王陵建制。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研究秦朝军事和雕塑艺术及秦朝陵墓建制的不可或缺的珍贵的实物资料。茂陵是汉代雕塑艺术的代表,群雕兽像、相搏的艺术造型是十分珍贵的重大文化遗产,是空前启后的“国之瑰宝”。汉阳陵保存了墓里挖掘时的原貌,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对汉代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的研究都具有重大价值。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察城墙我们选择西安市现存的明代城墙,它是我国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墙。考察博物馆选择半坡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商洛市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西北侧,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寺庙选择大慈恩寺和法门寺。大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对研究唐代历史、佛教、佛寺建筑、玄奘事迹极为重要。法门寺是佛教在中国流传和唐代佛教兴盛的见证,寺内珍藏的有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以及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宝。
考察衙署文化选择的是毗邻商洛的河南内乡县衙。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完善于清,占地4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280余间,其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县丞衙、主簿衙、典史衙、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东西花厅、监狱等主体建筑保存完好,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四、专业考察路线的设计和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理
十多年来,我们在反复摸索、对比和实践的基础上,已设计了以下两条路线。
第一条路线:关中线,因其参观点基本上沿陇海线分布,以西安为界分东线、城区和西线,这条路线的设计优点在于不走重复线路,节约时间,节约经费。时间一周。东线点自东向西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陵―华清池。
第一天,从东往西,从商洛市出发,我们首先考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时间早上8点至12点。下午1点从兵马俑向西三公里,便是华清池,在这里考察1个小时。下午3点从华清池乘车半小时西行至半坡,参观2个小时。晚六点结束第一天行程,休息。
第二天:城区点自东向西有:半坡博物馆―大慈恩寺、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明城墙―钟鼓楼。早上8点至11点半,首先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完毕后,吃饭、休息一个小时,然后步行至据陕西博物馆有0.5公里的大慈恩寺大雁塔,参观时间2个小时。下午3点至4点,参观城墙。碑林位于南门和文昌门之间,紧挨城墙。从城墙下来,直接走进碑林,参观2个小时。晚6点结束第二天行程。
第三―六天:西线点自西向东依次为法门寺――乾陵――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汉阳陵博物馆――茂陵。时间四天,其中法门寺一天,其他几个地点距离较近,行程三天。
第二条路线:商洛线。因所参观地皆在学校附近,本着节约经费的原则,我们每天参观一个县,分六天完成。顺序: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洛南县博物馆―丹凤县四皓墓―丹凤船帮会馆―丹凤县博物馆――丹凤县武关遗址――商南闯王寨――商南县富水镇崖墓群――商南县赵川镇东岳坡村古寨――河南内线县衙――商洛市商州区东郊区巴人洞――镇安明清古山寨――柞水县凤凰镇桃园村高塬遗址――柞水县清代阵亡官兵集体墓。
五、专业考察的组织领管理要严密
为了保证专业考察的质量和效率,学院历史系制订了详细具体的专业考察实施方案,从考察的目的和意义、具体安排、经费预算、考察路线、考察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专业考察的考核与成绩评定、见习的组织领导七个方面,既有对带队教师的选拔和考察期间的要求,也有对学生在参观前的准备、参观期间应遵守的纪律和参观后的考察要求,还有院系领导应承担的责任和要做的工作。正是由于我们有详细具体、责任明确的考察方案,使我们十几年来的考察活动得以圆满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六、专业考察的评价机制要完善
为了使专业考察不流于形式,变成专业旅游,使学生通过对遗迹、遗物这些历史的活化石的观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商洛学院坚持纵向评价和自评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立体化的评价模式。学生自评,教师对学生评价及对自己组织活动进行的评价,教研室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和教研室自身的评价,还有学院对任课教师和教研室的评价,教务处对任课教师、教研室的评价相结合。我们从1997年至今,历史学教研室每年三次,分别在公历四月下旬、六月上旬、十一月中旬组织了30次专业考察教学。在每次考察中,我们除配备专业老师全程对遗址、遗物、遗迹进行讲解、答疑解惑外,在每一处考察地还聘请研究人员深入讲解,使我们的学生获得了比校内更为丰富、生动、深入的知识。在每次专业考察归来后,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见习报告,打分后纳入考试成绩中。从学生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通过考察,增加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爱国热情。
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考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课本内容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是适合地方院校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只要各方面做好协调,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果,刘安志.构建“一体三翼”体系,探索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新模式[J].历史教学,2013(24).
[2] 张侃.走进历史现场:论“田野工作”与大学历史本科教学[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14).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高强度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全面展开。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头戏。由此,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高等院校培养计划的重要任务。
历史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如郑宏伟、许铭基提出的“自主、合作、实践”教学模式[1]。暨爱民先生提出了实践教学可以从“文本”转到“田野”[2]。杨果、刘安志提出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新模式的“一体三翼”体系[3]。这些研究成果都很有借鉴意义。本文立足于民族院校历史学专业的实际,分析以见习、研习和践习为主的“三习”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期推动高校师范生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一、“知行合一”与实践教学
知行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早已有之。《尚书》就说过“知之非难,行之为难”的知行命题。春秋时期孔子对这个问题,也有过相关的表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指出追求真知不能光空想,而应该去实践。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反对知而不行。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4]在他看来,道德修养(知)要与道德行为或实践(行)两者互为一体,才可以称之为善。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还需要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方为至善。
王守仁谈“知行合一”,初旨是谈道德修养、道德实践的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也是求真知的过程,只能通过实践方可以达真知的境界。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大学期间研习王阳明的《传习录》,极为欣赏“知行合一”理论,后赴美留学,师从教育家杜威,杜威强调“从做中学”,对“知行合一”理论又做了发挥。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推行生活教育,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陶先生强调教、学、做三者合一,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后来的教育理论发展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际上这也是回归到传统的“知行合一”理念。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5]。文件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定位为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要求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如何将教育部的这个实践育人工作意见落到实处,需要多方合力。就教育培养机构来说,高校必须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二、“三习”实践教学模式
教育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高等院校的师范生实践教学备受关注。在当前的师范生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种种因素制约,师范生的实践教学绝大部分是以课程学习和毕业实习为主。多数师范生在毕业教育实习时,常有这样的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站到讲台方恨练得少”。问题的症结在于平时的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我们认为,要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应以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培养为中心,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在推行探究式学习之上,重点开展问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见习、研习、践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专业能力,形成节奏明快、张弛有度、突出能力的教学模式。
1.见习是实践教学的前提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教育见习是本科教师教育专业观摩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观摩学习中学教师的说课、备课、教学过程和对其教学的评价,使学生了解中学教学的基础流程。我们认为,教育见习应作为一门实践课在师范生的专业课程当中单独列出,贯穿大学四年各个学期的相关教育类课程当中,内化为学生日常的专业能力学习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受益。师范生入校后,即根据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教育技能课先安排相应的见习活动,进入中学课堂听课,体验教学过程。见习可以让师范生站在教师的角度,重新了解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与作用,切身体会基础教育工作的目的所在,还能亲身观察现阶段中学教育课改的最新进展,了解中学生学习特点。见习还有利于师范生了解当前的中学教育情况,对培养职业认同感有很好的帮助。总之,见习能让学生切实地锻炼自己,提升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思想水平,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些都将为学生毕业前的教育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研习是实践教学的基石
通过见习活动,学生们可以初步感悟历史课堂教学的流程与理念,但是要上升为一种历史课程意识,光有见习不行,还需要研习。学生们在见习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研究学习。
研习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研习相关学科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以期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对见习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分析、探究与评价,研习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研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养成正确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研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是以微格教学实训的方式开展相应研习活动,或是专业教师指导专业理论学习,或是聘请中学优秀教师对其进行师范技能的指导和研习,以此来及时消化吸收所学知识与技能。研习活动还可以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如将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小组研究性课题的方式让学生自讲,让学生感悟教学规律;组织各类师范生技能比赛等,以赛促教促学。研习活动还应该紧跟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研究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结合途径。通过形式多样的研习活动,让师范生学会从教育研究者的高度出发,正确审视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内涵,树立一种正确的学科课程意识。
3.践习是实践教学的核心
践习是指毕业教育实习,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一直秉承集中实习、配备专业老师担任导师、全程参与指导的做法。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生基本掌握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方法,提升了实践能力。践习同时也是将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贯穿于实践教学过程中来,是实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将见习和研习的收获和积累熟练应用于践习的过程当中,是高校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师范生的必经之路。践习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策略进行实际操作,进一步帮助师范生在掌握基础技能的基础之上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实现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三习”模式并非单线发展,而是互为循环。如践习过程本身也要求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时先进行一定时间的见习,在见习中了解所在学校、班级、课程教学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的研习活动,并通过实践行动,完成践习环节。在践习结束后,还应该对整个教育实习活动进行研习,开展教育反思,以拾遗补阙,扬长避短。
关键词: 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 古籍保护工作 开发 利用
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是高校内由掌握专业历史知识的专门人才系统地、有针对性地采集、整理、加工、收藏专业文献,为教学和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专业发展提供文献利用及信息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文献效益的机构。它收藏历史学科(主题、领域)文献信息的图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是学校图书情报信息系统的终端部分,与学校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信息收集及服务对象等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又各自有所侧重。
为了适应教学科研的需求,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加大了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以提高专业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而古籍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高校专业图书馆尤其是历史学专业图书馆的重要馆藏文献,旨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完备与多样性的图书资料、多途径和多方位的信息服务,是研究、继承和发展前人思想成果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看重古籍的学术参考价值。客观形势要求历史学专业图书馆必须做好古籍图书保护工作,使馆藏古籍尽可能以其完备的形态呈现于读者面前。
古籍一般是指1911年以前历朝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等,实际工作中也把民国时期影印排印的线装书籍如《四部备要》、《四部丛刊》等列为古籍。古籍材料从甲骨、石头、竹木、绵帛到后来的纸张,其装订形式也从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而至后来普遍流行的线装。古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某些善本还具有文物价值。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现代图书馆藏书中占有特殊地位。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主客观原因,大多数馆藏古籍文献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用。
古籍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素,在阳光照射或高温潮湿的情况下,纤维素易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这样古籍就容易发黄、发脆、易碎。另外,霉菌、蠹虫、水火灾害等也是影响古籍保护的因素。
长期以来,各高校专业图书馆都着力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但对古籍的管理却处于空白阶段。而且由于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受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对古籍的保护需要权衡利弊,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性价比”较高的方法。
一、采取严密的防火安全措施
安全防火对图书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必须采取一系列严密的防护措施,具体如下:修建和维修书库时,首先要考虑到电路的合理安装和利用,以及负荷量的成倍增加。存放古籍的书架,宜用不燃材料制做,若使用木质书柜,应对其进行防火处理,珍贵的古籍善本库,最好能用防火墙隔绝开;图书馆内除安装防火报警系统,书库内还必须备有简易手提式灭火工具,以便随时使用。
二、加强防光措施
如不能把书库建成无窗书库或地下书库,则应当减少窗户的数量和窗口的面积,以减少进入库内的光通量。书库东西向墙不宜开窗,南北向的窗户应小而少,古籍阅览室应防阳光直射。此外,还应设法阻止光线尤其是紫外线直接射入书库。可采取在书库窗户上加设窗帘、不透光遮帘、百页窗等,在书库窗户上设置永久性外遮阳设施(如遮阳板、搭凉棚等),用毛玻璃、花玻璃等安装窗户,减少光的透过量,使用彩色玻璃或在玻璃上涂布紫外线吸收剂等措施。
三、严格温湿控制
适宜古籍保存的温度为16℃至22℃,相对湿度45%至60%。古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温度湿度控制只能采取很简单的方法,如开窗通风、定期晒书、藏书不放底层、用石灰石撒地、建立厚墙体保持恒温恒湿。现代高校专业图书馆除建立符合密闭、隔热、防潮要求的库房外,还需投入一定经费,购置空调设备、除湿机等控制温湿设备,力求创造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不过由于古代通风和晒书的办法,对于维持空气流通,去除潮气都很重要,而且经济简便,也特别适合高校专业图书馆日常采用。
四、做好古籍防虫工作
现今较通行的杀虫方法包括物理杀虫法、微波杀虫法、化学熏蒸法等。而其中微波杀虫法最环保,符合绿色理念。γ射线辐照杀虫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钴60产生的γ射线来照射介质杀菌。波长极短的γ射线能穿透固体物品,通过破坏细胞壁来杀死微生物,达到古籍除虫除菌的目的。这是一种“冷处理”,即处理过程中古籍并无明显升温现象。γ射线辐照消毒具有灭菌彻底、无污染、操作简单迅速、可以连续作业等优点,是值得在高校专业图书馆推广的一种古籍保护方法。
五、植入科技理念,加强现代化技术在古籍保护中的应用
用电子扫描等方法生产出电子版古籍文献,可以防止原始文献的被毁。所谓电子扫描就是用扫描仪将文献扫描进计算机从而进行数字处理的一种现代技术,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很有现实意义。扫描后,古籍原件的数字图像可在计算机内进行多种修复处理,弥补古籍原件的缺陷。譬如,古籍原件的字迹模糊、褪色,可以通过改变数字图像的亮度,调整画面反差,增强图像效果,从而加深那些淡化的字迹,最终使之恢复原貌。扫描后的古籍图像还要进行存储,并刻制光盘。有了光盘版,读者不会舍易求难,再去翻检那些古籍。因此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应加强这些现代化技术在古籍保护中的应用和推广。
此外,作为高校专业图书馆的管理者,也应在保护古籍的行动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进行科学管理。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书籍的虫蛀破损情况并维护好室内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日晒,室内最好配置吸尘器,对古籍定期除尘、消毒。与此同时,从在校学生抓起,通过举办讲座和实物展示等活动,让广大师生明白古籍保护的重要性和正确保护古籍的方法,使之成为古籍保护的宣传员和实践者,为古籍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同样不能忽视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适当投入一定的资金,培养和稳定一支古籍修复队伍,强化他们的敬业精神,用专业化的理念、知识和技能来补救、完善这项工作。
古籍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馆藏古籍进行多方位保护,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只有在保护古籍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对古籍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曾洁莹.浅谈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J].图书与档案管理,2006.3:157.
[2]陈红彦.国外古籍修复人才的科学培养对我们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75-80.
[3]陈永耘.试论馆藏古籍保护管理工作[J].基层图书馆,2003.5:96-97.
关键词:心理学;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07-0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注重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特别是心理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以期更好的促进学科本身的发展。
一、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葛剑雄先生曾经指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史料不可能有多少新的发现。依靠现有的信息检索手段,不久就能将所有的史料收罗无遗,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法也已被历史地理学者推到了极致,要提高研究精度只能寄希望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性的努力。”[1]在当前的历史地理研究方面,理论的总结与探索应该说已经落后于学科的现实发展需要。历史地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学科应该对研究方法的探索与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完备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学科,以此给后来的历史地理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体系上的指引。
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杜维运先生曾经有这样的论述:“历史上有些史学原理与技术,不只被人类创获一次,较古的史学家,利用经验创获一项史学原理或技术,终身用之,受益无穷。可是时间一久,渐渐被遗忘了,后代的史学家,往往再利用同样经验以创获同样史学原理或技术,且可能重复到无数次。这是人类精力与时间的浪费。唯有史学方法成为专门的学问以后,才能充分保留此类史学原理与技术于久远,以避免重复。积昔哲的遗产,启后学的智慧,史学方法的功用,殆莫与京。”[2]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道理也如是说,只有我们创获的研究方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后来者才会避免走回头路。
二、心理学对历史地理专业教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因而与历史学有着天然且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由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多又与历史学相同,因而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般都可作为历史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所以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对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借鉴,首先必须了解心理学与历史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综合研究取得的进展及对历史学研究相关的借鉴意义。历史学研究中对心理学方面的重视,这本身不是什么新创造。修昔底德很早就指出“历史解释的最终关键在于人的本性”。作为修昔底德的门徒,历史学家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以当仁不让的心理学家自居。
已发生变化的是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中占有的地位。[3]胡波先生也在他的书里说:“历史是人的活动,研究和解释历史也同样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离不开人的主观情感、精神和意志,而这是自然科学无法把握的东西,是不能凭着对理知、有意识的表达层次之检讨而获得彻底的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助新心理学的工具。”因此,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引进到历史研究中来,是最自然不过和最必不可少的事了。心理学与历史学的结合在历史上曾经形成一些新的学科及学术流派,如心理历史学、历史心理学、心态史学等等。心理历史学是现当代西方史学领域的新兴学科,是综合运用心理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的科学。依据其源流发展,理论方法及其传播地域,又可分为两大主要流派——心理史学与心态史学。心理史学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美国为中心的心态史学则由法国年鉴学派开创并倡导,以集体精神状态为对象。胡波先生对历史心理学的定义是这样的:历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研究历史上的个体和群体的心里活动,及其对于创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作用和影响的一门边缘学科。这些相关学科之间既有细微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历史学研究,亦当可以运用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之中,利用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拓展历史地理研究方法,促进历史地理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文拟初步探讨心理学研究在历史地理研究的两个分支学科中的借鉴意义。下面来谈谈具体的运用。
三、结论
总之,在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大可借鉴,但也要区别情况而定。我们在研究中借鉴心理历史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抹杀与抛弃,如同物质与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事物的两面,心理历史学采用的心理分析的方法同样可以作为传统历史研究的有益的补充。具体到心理学方法的应用实践,一方面需要我们尽量具备心理学与历史学的相关研究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敢于尝试心理历史学的革新的先进的研究手段,比如定量分析的方法。
长期以来,在历史研究及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理学方法的考量一直没能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历史地理学专业教学与研究水平的进步与提高。从目前的心理学研究的阶段和成果上看,心理学能对历史地理学专业教学和研究所提供的贡献并不为多,学者们更多的是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拓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野,重新审视历史地理学以及历史地理研究背后的历史人文环境,这也许是心理学和心理历史学等学科留给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宝贵财富。希望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更多地借鉴心理学研究的诸多方法,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历史时期地理空间发生的诸多变化,从而使其成为历史地理专业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个有效手段,使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完备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的学科。
参考文献:
\[1\]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J\].东南学术,2002,(4):39.
关键词: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校对历史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大量重复,不仅课程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在“初中、高中课程中都已多次讲过”,“学生得到的新知识并不多”,而且“从深度而言,也大致不出初、高中历史教材的理论框架”。(2)由于教材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导致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对史学界新成果的及时吸收,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3)课堂教学习惯于以教材体例为线索,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学生们的学习空间和学习途径封闭、单一。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弊端,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鉴于此,我们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新思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诱导和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言之,要通过对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学生、素质、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结构。(2)如何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探究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以期促进学生由传统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3)如何营建一种自由、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能、潜能和创新性的提升和发展。
二、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深化、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理论和学术视野,让学生在开放和优化的教学内容中获得全面发展。
1.优化教学内容,压缩专业主干课的授课时间,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理念。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升综合素质,我们将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由原来6个学期的授课时间改为4个学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合理的精简和取舍,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理念。就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而言,与中学教材重复的基础知识、基本史实要避免重复讲述,而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时代特点、重要的学术理论、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则应充分关注。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每门课程的授课总量也要给予控制。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或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自主地获取历史知识;或进行课堂讨论,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
2.将原来的断代史选修课改为专业核心课,提高了断代史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同时增设了一些与历史学有关的专门史选修课程。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授课时间压缩后,将以前开设的秦汉史、魏晋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等供学生选修的断代史选修课程改为专业核心课,目的是在通史课程的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所侧重和专攻,形成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又增设了一些与历史学有关的专门史选修课程,如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史,以便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无论是断代史还是专门史,讲授内容都要避免与专业主干课程重复。
3.通过课程网站中的“经典阅读”“论著选刊”“教学参考”等栏目,及时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研究性。一般来讲,“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成熟性及相对稳定性,教材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教师无论如何及时补充,总会有局限性”。同时,由于“学术日新月异,新史料层出不穷,新方法和观点不断涌现,教材滞后的现象非常严重”。为了改变材内容滞后的现象,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时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上传到课程网站中的“经典阅读”“论著选刊”“教学参考”等栏目。另外,中国古代史课程网站“学习资源”中的“学术综述”栏目,则上传了大量的史学界研究动态。学生正是通过课程网站,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史学界新史料、新观点、新方法,从而保持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研究性。